中壢-Mint Pasta中原旁人氣義大利麵館

中原這裡餐廳好多啊 中北路新中北路都有

這天來到的是Mint Pasta好像也是名店 剛到門口就感覺店內的門庭若市

 

生意真的有夠好的     不過排隊動線有點怪需要排在餐廳中間的走道 由南瓜當起點

有位置的時候服務人員會帶位 然後在櫃檯點餐結帳

整個空間真的是人聲鼎沸啊 牆上的畫都挺有自己風格的

店裡面生意這麼好 但後院才是小朋友的天堂啊

也有戶外座位 這一整片草坪還很適合小朋友奔跑     最厲害的是這裡有小兔子啊

對小孩來說有這麼可愛的小動物    絕對是待著傻傻地看了不走

不過因為天色晚了 沒看到小兔子

倒是牆外的火車摳囉摳囉的奔馳過 所以這裡也是適合看火車的好地方

借網路上一張照片     這就是白天的庭院     很多人在這裡遛小孩

點好東西之後 號碼牌…一個

酥皮濃湯 這就一般的味道到處賣的都是這個味道

沒想到兩個人點的東西都是蛤蠣    只是一個是蒜炒一個是奶油

基本上蛤蠣很多看起來就很棒  麵條的份量也是相當的多  所以不怕吃不飽

麵條主的軟硬適中  醬料也中規中矩的  加上價位合理  很適合學生跟一家人一起來

 

 

Mint Pasta 中原店    320桃園市中壢區新中北路61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11:00–22:00

竹北-馮姊姊飯糰

馮姊姊飯糰…沒想到第一次吃這一家已經是接近10年前的事情了啊

最近偶爾早上會經過光明一路  生意都很好  週末的時候排隊的人龍更是讓我驚訝

今天比較早出來  就在來回味一下吧  順便改寫一下這一篇十年前的文章

因為是上班日  所以買了帶走的人多  工作人員也多所以排隊消化得很快速

工作人員真的很多  大家分工合作做飯糰也賣東西

基本上已經做好的飯糰庫存就放在一旁  也就是這樣才能加速人潮的消化

因為生意好所以放不會太久  吃的時候都還是熱的

配料很多種  如果有什麼不吃的點的時候就提醒一下  就會當場幫你做一個符合你需求的飯糰

基本上收錢的應該是老闆娘  有時候我覺得她好冷淡…其實也不是說要多熱情但總覺得做生意做生意

馮姊姊飯糰能開在光明一路商圈  而且一開就10年了  我想東西起碼中規中矩的

除了外帶之外 內用的空間其實不小  也挺舒適的

豆漿…只能說  用泡的真的沒有豆漿味道耶…

從外觀看起來飯還算是粒粒分明  一點點的黏性所以可以把內餡完整包裹起來   口感吃起來也不錯

飯糰的內餡選擇超多種的  但每家可能都有不同的安排

油條好像是基本配備  可能增加口感  這裡還放了酸菜

整體來說我覺得味道還好

馮姊姊飯糰  302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402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05:30–11:00  星期日休息

新竹-二六食堂 墜落的學子的美食天堂

清大夜市越來越沒落了啊 好幾家店家都因為樓房拆遷而結束了

不過這裡畢竟是大學生的美食天堂 還是有不少的店家可以選擇的

這天來到的是位於有名豆花店附近的二六食堂     大大的看板在清大夜市這街上挺吸引人

第一次來吃是2015年7月  後來才發現我果真始終如一  兩次都覺得這裡不怎麼樣…哈

這裡是日式的蓋飯     不過以口味看有些還算有創意 (菜單是2017年版)

至於價位     因為這裡是清大夜市商圈耶    當然價格要是學生能夠負擔的

雖然已經是暑假了但是這裡的生意還是很好

應該是很多學生還沒有回家    而這裡的價位就鎖定了學生族群

整個空間不大 人很多

裝潢的很可愛    在櫃檯的上方有一個小小的熱氣球…雖然扁了….上面寫著26

味增雞腿蓋飯  看起來雞肉挺嫩的喔    不過我沒吃到….沒辦法說

唐揚雞蓋飯

炸雞塊蓋飯的意思 揚在日文是炸的意思

好幾塊的炸雞塊加上了點高麗菜絲苜蓿芽海苔淋上一些黃芥末醬

我覺得這炸雞塊不夠酥脆啊 不知道是不是已經炸了一陣子

吃起來感覺不夠酥脆 不過加上黃芥末是可以提升風味的沒錯 這也是很日式的吃法

雞肉的肉質還OK    但是我覺得這蓋飯的整體風味只能說及格

接下來這兩張照片是2017年8月的

這天吃這一餐真的失望到沒話說  只是這裡生意跟兩年前一樣的好  座無虛席

但是我真的不了解這樣的品質怎麼有這麼多人來吃啊…

不管是照燒豬排或是味增雞腿…肉都有點乾…一點都不多汁軟嫩

米飯也是非常差…感覺放很多天的樣子…所以真的是粒粒乾的分離  口感相當糟

edf

 

生意真的好好啊     真的是座無虛席耶

但老實說我是覺得還好而已啊    可能這裡份量夠價格又相當實惠吧

畢竟學生就是學生啊 有時候可能對吃沒有這麼的挑剔吧

二六食堂    新竹市東區建功一路26號    0963-535-933

竹北-鄉親養生館 按摩外還有滷肉飯吃

本來想要找朋友吃飯的   沒想到大家都沒空   那就自己來去鄉親馬一下順便吃滷肉飯吧

鄉親在新竹算是很有名的一家養生館    因為這裡除了按摩之外還有東西吃啊

我之前已經來過幾次了  吃了滷肉飯也覺得還好 竹北-馬一下後來個滷肉飯吃到飽在鄉親養生館

但是只能說按摩之後還給妳吃飯喝湯  真的是佛心來著的阿

晚上七點多的時間來  整個養生館裡面滿滿滿的人啊

這裡的生意真的超好的  看起來很多人是剛下班  也難怪需要開24小時跟小七一樣

因為我也是剛下班  所以沒有想說要按全身

所以來抓個腳吧  我沒有常來也搞不清楚哪一個師傅比較厲害

隨機的一個師傅來幫我抓  不過師傅還真的很厲害啊   才一動手我就開始痛了

他跟我說忍一下喔   可是真的…..所以不得已還請他手下留情呢

現代人坐辦公室很少動  加上常用電腦玩手機平板通常肌肉都欠磨練阿

所以偶爾按摩一下可以讓筋骨輕鬆點    師傅說上班有空的時候就伸展一下身體

雖然是抓腳一個小時    不過一進門先泡腳

然後師傅會幫忙把脖子肩頸都按一按    剩下一半的時間再來抓腳

我覺得這樣的安排剛剛好啊  因為肩頸很重要因為通常都很緊  隨便一抓就會唉了…

幾次感冒的時候想說來刮刮痧 我也是來鄉親按摩間刮痧

全身刮痧弄得跟被家暴一樣的恐怖 不過流個汗之後真的身體舒爽不少啊

只是這全身弄成這樣…出去玩是要不要下水啊???

在按摩完畢之後就是美食時間了

其實剛坐下來就先上茶也來了一小盒的水果

按完師傅會問一下需要吃嗎?    因為我還沒吃飯所以滷肉飯排骨湯跟綠豆湯都來吧

這滷肉飯看起來有點肥喔…跟我之前來吃的印象一樣耶都沒有變

這滷肉飯吃起來真的比較油一點    好不好吃就見仁見智  綠豆湯倒是還不錯

本來來鄉親的目的就不是滷肉飯綠豆湯阿   所以東西好不好吃不是重點啦

雖然我們副總說鄉親很多師傅是大陸來的感覺有點敷衍  但是我不覺得這樣耶

而且生意這麼好一定是口耳相傳     所以我覺得是很值得來體驗一下的

抓一個小時的腳  原價600因為有特約所以500元

抓完之後真的是輕鬆很多可以健步如飛囉!!

鄉親養生館  竹北市自強南路251號(24小時營業)

電話:03-6589388

新竹-民族路永和豆漿大王 人氣早餐

已經是四年前的紀錄了  這天來到監理所想說就來重溫一下好吃的台式早餐吧!!! (大張照片是201708)

我看台灣應該有一半的豆漿店都叫做永和豆漿吧

用這樣的店名真的沒有辨識度    不過大家都這樣取   

到底是哪裡開始永和成了豆漿的代名詞的  

前一天在南大路吃到了有點失望的豆漿店    所以決定下一次再去拜訪另一家店

開著車子往新竹的方向前進    來去三民路吧    那裏好像有不錯的餐廳

不過沿著民族路看到了一家排隊的早餐店    排隊就是好吃阿

所以立馬改變心意停了車子來到了這一家永和豆漿

生意挺不賴的  很多人買了帶走  店裡面的人手也很多 顧客每一個都嗷嗷待哺的樣子

現在已經換了新生代了啊  他在負責炒水煎包的內餡  一旁還有師傅在叮嚀著

這裡東西好便宜阿    我想這也是吸引這麼多的顧客在外面排隊的原因之一吧

豆漿米漿都只要10元水煎包也只要12元  四年前來買的時候還只要10元  不過12還是挺實惠的

做好的水煎包煎餃都放在這裡    要買的人請自己取用

如果室內用的    可以用盤子裝

豆漿好大一碗才10     這是我吃過最便宜又大碗的豆漿了

豆漿的味道挺香濃的    看的出來這裡走的就是俗又大碗的路線

而且厲害的是  這豆漿才端到桌上就在表面接了一層豆皮啊….豆皮耶…就知道這豆漿有多濃了

這水煎包的外觀真的太讚了    兩面真的煎得相當的金黃一咬下就是酥脆阿

裡面包了高麗菜跟冬粉混合的餡料   

這高麗菜實在是太輕脆了    熟的剛剛好還保留著高麗菜的甜度與青脆的口感

如果喜歡吃辣的人加一點辣椒會更有味道

這煎餃看起來簡單  但是皮還不賴餡也很實在  只是油了一點點

蛋餅很好吃蛋皮非常的Q   

燒餅看起來就很好吃的樣子

因為是剛起鍋所以可以想像一定很酥脆    咬一口果不其然阿

那燒餅的邊邊真的太好吃了    超級香的

燒餅裡面夾著蛋吃起來沒有太特別    但是我對燒餅本身真的喜愛至極

這燒餅不是傳統豆漿店那種    比較厚一點點

但是外面香酥裡面還有麵香    太讚了

生意很好啊    人潮一直沒有斷過

水煎包應該是這裡的招牌之一

這老闆娘感覺是總指揮    一下子在後面包著煎包

一下子又到台前去幫忙賣東西

之前店內用是後結  但現在改成拿了東西就結帳了  其實這樣也好生意很好不會亂

已經準備要走了    又看到老闆還是繼續的下著水煎包

在平底鍋裡面放了水    把包好的煎包依序地放置進去  

一段時間熟了之後起鍋    兩面金黃的水煎包就完成了阿

看到老闆娘一直包著煎包老闆一直在下鍋    這可是這裡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阿   

新竹市民族路208

竹北-和漢 牛肉麵傳統好口味

經國橋下的文興路自強南路口開了一家和漢  招牌有夠大的啦…這天終於來試試看了

本來是打算吃蒸餃的  不過看到牛肉麵好大一個碗(真的就是好大一個碗)  就改變心意了

這和漢位於老邊旁邊而已  感覺相當的大器的空間  挑高耶

忘記這一個位置之前是做什麼的了  這麼挑高的空間真的很舒適

一進門有可以選小菜  這小攤子有點舊式風情

師傅還挺多的啊  一堆蒸籠如果是蒸餃都是現蒸的

找位置坐下來   點東西  吃完在付帳

麵食館  主要就是牛肉麵跟蒸餃囉  看照片上的蒸餃也是很厲害的

有紅燒   到今天選了牛筋牛肉麵  也就是半筋半肉

這碗真的很大  牛肉麵的分項也不小啦  因為麵條相當的紮實

牛肉有這樣的兩大塊   很完整的牛肉塊  看起來就好吃耶..

果真整塊牛肉已經燉爛了  輕輕一咬就下來  軟爛得相當好吃

牛筋則真的相當Q彈帶著微微的脆度  看這顏色就是美味啊..

這湯頭其實算是傳統的  淡淡的紅燒香氣淡淡的調味香氣

不過喝起來不會太鹹也不太油  香度很夠  一口一口的溫醇牛肉湯

如果只想喝牛肉湯  30元  搭配麵食或是蒸餃還挺適合的

細麵粗麵手工麵   這裡的麵的選擇不少

我一項都喜歡手工的麵條  這麵條端上來   真的有手工啊  有兩公分寬吧

吃起來口感非常好  很有咬勁  飽足感也很夠  我喜歡這樣的麵條

結果第二天我就跑來吃蒸餃了  當然也是因為第一天的牛肉麵很得我的歡心

蒸籠端上來還熱騰騰的啊  一直到了蒸氣散去才拍了這照片

光是看這片那每一顆蒸餃都很飽滿  皮不薄但是一點點透還可以看到內餡  而餡料相當的飽滿啊

這皮真的很Q彈啊  而且放涼一點吃起來更覺得有口感

裡面包著大大的肉餡跟鮮蝦  加點醬油就很夠味道  八顆100元但是吃到的是純手工的心意

和漢麵食館  30272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5號  03 668 3525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11:00–14:00, 17:00–21:00  星期日11:00–14:30, 17:00–22:30

竹南-12咖啡 小鎮滿滿綠意文藝氣息的咖啡館

其實還挺常去竹南鎮上吃東西的  但是沒有太注意這裡咖啡文化的發展

前幾個星期去了一家手沖咖啡  竹南-欣樂園咖啡 小鎮也有單品咖啡香

這才發現這單品咖啡的觸角已經慢慢地在竹南蔓延了

這天來到另外一家  位於頭份竹南中間橋的旁邊  正常開車不太會經過耶

開始覺得喜歡咖啡近來開咖啡廳的人  要嘛都有點錢不然就真的是一股傻勁啊!!!

12咖啡館  這咖啡廳真的快被這一片綠意盎然的前庭布置給遮蔽了啊

其實不只自己布置的這些可愛的盆栽  這裡還有行道樹也種得很茂盛

感謝老闆幫忙提供的這幾張門口的照片  老闆回FB的速度真的很快超有效率

解除了我喝了咖啡竟然連大門都沒照這無敵不專業部落客的窘境啊

除了喜歡拈花惹草養了這麼的盆栽之外   老闆一定也很有才

一進門就是一堆畫作  在這竹南小地方用畫作來布置咖啡廳  絕對是特色

這張是趕著離開的時候 匆忙拍的  有點晃了…但其實整個空間都很有藝文氣息

因為帶著工作的上的朋友一起來所以我沒有認真地拍照

不過這咖啡廳裏面的藝術氣息真的挺濃厚的  每一幅畫看起來都像是大師的傑作

就算這些都不是店家自己畫的  但也顯現出店主人另一種人文的氣息

哈哈  桌上好亂  這照片是準備走時匆忙拍的

這畫作是什麼風格呢?  不過大部分的畫作都是比較顏色鮮豔多彩  豐富了整個空

有沒有注意  整片牆也是用了水藍色的油漆  空間活潑但又不覺得複雜

樓梯底下的這一個座位  感覺好文青啊

旁邊貼著不少奧黛麗赫本的海報  只能說不管什麼樣的空間放上她的海報絕不會錯

她的優雅美麗 就算叼一根煙也還是讓人覺得完美的女神一個

12咖啡館強調的是自家烘焙  所以當然賣咖啡豆是一大特色

這裡的選擇真的有夠多的  所以準備點的時候  眼花撩亂的各種豆子讓人難選擇

老闆驕傲地說  不好意思 我們的豆子比較多了點…哈哈

外面大太陽的  在這裡面真的舒適

單品咖啡全部都在吧檯後方的黑板上  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的豆子都有

打上粉紅色星星的是中深烘焙  沒有星星的則是淺烘焙

W是水洗N是日曬  備註清楚  大家可以針對自己喜好挑選

老闆挺好客的  很喜歡聊  所以有人說如如果自己來務必要坐在吧檯

一邊跟老闆聊天一邊看老闆手沖咖啡  咖啡師專注沖咖啡的樣子  都是迷人的

而且他們真的很熱情  會分享不同的豆子給客人喝

本來以為這麼好的事情只有坐在吧檯才有份  不過這天沒有坐在吧檯的我們被招待了

不是小小一杯  是跟我們點的滿滿一杯咖啡這麼多的份量啊

唯一可惜的是 我沒有時間可以拍攝老闆手沖咖啡的畫面啊

大部分的單品一杯都是150  以手沖來講價格很合理

這裡當然也有咖啡機服務  要一般的美是或是各樣的義式咖啡都有提供

然後也有鬆餅啊等吃的東西  只是我其實沒怎麼翻  因為我就是要手沖

這天點的是淺烘焙水洗的杜梅索  耶加雪菲可算是我的入門款了  淡淡的果香順口會回甘喔

12咖啡館  350苗栗縣竹南鎮立達街125號  03 755 0558
開放時間  星期二三四五六日  1000-1800  星期一休息

Bangkok-Phil Coffee曼谷鬧中取靜的咖啡香

又是咖啡廳啦…曼谷的特色咖啡廳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增加

這好像是個大城市的趨勢啊 台北也是很多小而美種品質做出自己特色的小店

Phil Coffee這一家也是咖啡空少推薦的店家之一   

不只咖啡空少有推薦 底下這一篇文章也把Phil Coffee列為曼谷十大必喝的咖啡廳之一啊

The best coffee shops and cafes in Bangkok

從BTS Thong Lo站走過來大概要10分鐘     還好這一天的陽光沒有賞臉

有太陽的時候有夠熱 想搭車又有夠塞…有時候真的很難決定怎麼做   

Phil Coffee位於一個小巷子裡面    巷口有很大的餐廳    不過google map帶路簡單找到

這是一間被高樓住宅包圍的小房子    因為附近是高樓更顯得這小屋子的可愛

紅磚牆的設計 應該也是挺久的房子了

雖然說天氣陰陰的 但是還是夏天啊…走過來還是流汗了…

真的很早來…這店家本來就比較不好找也不是在熱鬧的大街上 所以一早生意清淡

不過開在這裡我想自家烘焙的咖啡豆銷售才是重點吧

甜點櫃裡面的甜點也不少    可以搭配     也有冰滴咖啡

店內的空間挺寬敞的 裝潢就很咖啡廳 中間還有個大桌子

好想看一下這滿滿咖啡的樣子喔

外面就像是自家庭院一樣

另外一個空間     本來有二樓但是沒有開放

這也透過小天井引入陽光    很舒服的設計啊

看來只有加蓋的房子可以這樣處理     舒適自然又環保省能源

咖啡單     喜歡哪一種呢?

負責手沖的是年輕妹妹

 

 

 

 

 

 

Phil Coffee的豆子是自己烘    就在大空間的隔壁小房間裡面

準備要走的時候拍了一張照片 裡面有點凌亂工作人員忙碌著

就他們不怕熱的烘豆子才讓客人有好的咖啡可以享受啊…

 

Phil Coffee Company Ltd., 21, Sukhumvit 61, North Klongtan, Wattana, Bangkok, 10110 Thailand  (BTS Thong Lo)

Tel: + 66 (0) 2 001 5850     開放時間    星期六日    10:00–17:30    星期一二三四五    09:00–18:00

中壢-Taco Monkeys墨西哥料理Lamigo關係企業

那天看到這家店開幕還找來LAMIGO的球員跟啦啦隊    想說什麼店啊這麼有趣

整間店在復興路這裡相當的顯眼 大黃色的外觀很難不注意到

復興路這裡的餐廳很多 缺點就是難停車     本來中午要吃的不過因為停車而取消

但是晚上就來了 一整個就是非吃到不可

其實會請來LAMIGO的人是因為這是LAMIGO球隊的總經理開的     所以開幕時候有媒體報導過

中壢人好口福!Lamigo開餐廳 專賣墨西哥國民美食

在店內有照片特別說明為何引進墨西哥菜色

1990年達達集團董事長劉保佑於墨西哥Tijuana投資建廠至今二十餘年

有鑑於台灣的墨西哥料理多偏美式    因此興起將傳統墨西哥Taco引進台灣的念頭

劉保佑是現在LAMIGO總經理劉玠廷的爸爸     因為長期在墨西哥所以引進的東西應該夠道地吧?

整個空間其實挺舒適的    前端是廚房端跟櫃台 要先點單結帳

整個桌子擺得非常寬 所以空間非常好但是對做生意來說好像有點浪費

開始來的時候沒啥人 可是後來生意挺好的    以年輕人為主要的客群

沒有太多的裝潢 但是很舒適

這裡主打是墨西哥美食啊 所以套餐都有這個玉米片

其實真的很像是多力多滋啊     只是這個玉米片是用烘烤的不是用炸的所以沒有油膩感

而玉米粉做的玉米片吃起來不是那種很酥脆的 是比較有咬勁的

剛開始吃可能不習慣 但是搭上了莎莎醬汁後    還真的好吃

TACO     這好像是墨西哥的國民美食啊

整個餅皮也是用玉米粉做的 加上各種的醬料    一端上來有特別強調要提早吃

原來是玉米餅冷了之後會變硬 吃起來就會好像前面的玉米片哈哈

不過即使裡面加上了各種的餡料 我覺得味道不特別耶

當然跟莎莎醬一樣裡面都有搭配可以提味的水果 讓肉與果香融合     只是我不太習慣

墨西哥起司薄餅    這薄餅一整個就是PIZZAD的感覺啊

一整片已經切好了端上來    只是餡料是夾在中間的    這個餅皮也是挺有咬勁的

只是不知道為何我總覺得味道有點淡 不像披薩各種口味都有重點

肉桂味的墨西哥原味米漿     這倒是讓我比較意外的味道

本來店員還擔心我會不習慣 點之前還問說要不要給我試喝一下

Taco Monkeys    320桃園市中壢區復興路10號    03 422 4313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11:00–14:00, 16:00–20:00

板橋-樹太老 但肉沒有太老…哈哈

這天來到了新北市新的總圖書館     只能說現在每一個縣市的圖書館都越來越有設計感

台北就是不一樣啦 圖書館裡面的書還真多

光是雜誌區各種類型的都有還有大量英文日文韓文的雜誌 可以讓各地的人都有最新的雜誌可以閱讀

在圖書館的正對面就是愛買     所以餓了就來愛買裡面找食物吧

台北的人就是多所以一樓餐廳的選擇也不少 就決定來吃樹太老吧

樹太老這一家連鎖店其實新竹也有 不過我沒有吃過就是

沒想到這樣的連鎖店我竟然是吃了板橋的分店…

因為剛好是吃飯時間人還挺多的 記得人多時後要先跟餐廳服務人員登記喔

起司豬排…現在好怕這種食物一整個好吃但是非常的肥….

這裡主要是賣定食     其實也就是什麼都有啦所以選擇很多    很適合聚餐大家都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

店食套餐有飲料跟甜點    小菜跟高麗菜絲可以一直續…跟日本的豬排餐廳一樣

所以吃飽絕對沒有問題

星期日又是最熱鬧的晚餐時間 生意很好啊

只是因為太熱鬧了在這裡吃飯好像也有點壓力 比較不會吃飽了還可以留下來聊天

豬排醬跟高麗菜絲醬

木竹托盤    這是天丼     點了之後忽然想起…這不是金子半之助這不是金子半之助這不是金子半之助…

真的讓人懷念起金子半之助的味道了啊

中正-排隊名店 台北車站微風金子半之助 天丼真好吃啊值得一排喔!!

這附的小菜味道真不怎麼樣…還好湯還可以接受

重點當然是這個啦 這個天丼炸得還好外表看起來稍油

不過吃的時候因為有沾點醬所以油膩感比較不明顯

當然也可以把醬淋在上面 這樣就這些炸物跟飯都有甜甜的味道了    醬調得很好所以整體味道有加分

咖哩豬排    點的時候想起了在名古屋吃的味增豬排…哈哈 我竟然弄混了…

Nagoya-名古屋名物 矢場とん(Yabatan) 份量十足味噌豬排みそかつ

專賣日式定食的餐廳使用木質托盤 其實是有加分的

我覺得好吃耶…哈哈

這豬排炸得還好   本來就要沾點咖哩所以不是要吃那酥脆的口感    當然光吃也挺酥脆的

我覺得這麵衣應該有挑過才是 很均勻地沾附在豬排上 炸起來顏色很漂亮

把半熟蛋跟蔥還有海苔拌勻之後 用了沾著豬排吃

這豬排吃起來還挺嫩的    雖然不能跟日本那種有著粉紅色夢幻的豬肉比    但也很棒了

套餐包含飲料 就很簡單紅茶綠茶…沒啥特別的

前面是黑糖葛切    後面是和風麻糬

我必須說…真的是名字取得好好喔..哈哈 這甜點端上桌感覺上就很普通…

樹太老Kitaro    板橋南雅愛買店    (02)7715-9122    新北市板橋區貴興路101號

週一至週五AM 11:00-PM 21:00    週六日例假日AM 11:00-PM 21:30(亞東醫院站)

竹北-老邊滷肉飯 好普通的一家店

每天開車下班下了經國橋回到竹北  老邊應該是看到的第一家店吧

不過聽說這裡的東西普通而已  所以一直到這一天實在不知道該吃啥我才走了進去

老邊就是一家傳統的小餐廳  賣的東西都是我們常吃的小吃

滷肉飯腳庫飯米糕粽子四神湯  也有牛腩飯炸醬麵湯餃排骨酥麵  真的選擇很多啊

其實經過都看到這個餐廳的生意還不錯

不過我的總結是這餐廳東西相當的普通阿  我吃的東西都屬於吃飽用的

工作人還還不少  玻璃的後面是點餐結帳與廚房

現在工作人員的那個位置放了不少的菜單  內用外帶都寫一下吧

這兩個人的位置就是結帳的地方

東西還算是蠻便宜的  老實說竹北的東西都還蠻貴的這樣的小吃這樣的價位算便宜的

首先是滷肉飯  而且加了一個蛋

這滷肉飯看起來相當的普通    除了滷肉之外還加了一點點的肉鬆

首先這飯的米應該就是很普通的米  滷肉飯的米具有相當重要的腳色阿

之前的文章裡面寫著這裡的米吃起來乾乾的  感覺不優  不過四年之後來吃感覺有進步

而旁邊放的那一小塊醃蘿蔔乾乾的  但已經比之前好吃   之前我的感想是太難吃了根本無法入口

之前說滷肉也有一點點乾乾的   可能肥瘦的比例不太對

可是這一碗滷肉肥瘦都有  吃起來口感還挺滑順的  加上已經半熟蛋黃拌在飯中更是香醇啊

四神湯  這一份還算是普通的味道  料算豐富  搭配著魯肉飯吃挺適合的

台南米糕  四年前有底下的筒仔米糕   但現在已經沒有了

這台南米糕加上一顆蛋  做法跟前面的滷肉飯一樣   不過這但是另外加點的

其實滷肉飯加蛋跟這一份米糕加蛋  真的有不同啊

米糕的米比較乾了點  需要有點去咀嚼出米的香氣  蛋黃加在裡面沒有加分

跟滷肉飯比起來  這一碗的分數比較低

藥燉雞肉  黑黑的藥燉湯頭  可惜稍稍鹹了點

雞腿還算是有咬勁  但是感覺應該不是當餐煮的

四年前有賣肉粽   但是現在菜單上已經找不到了  之前還為了吃肉粽來第二次

底下這些都是四年前的心得了  改天有機會在吃一次更新一下

這裡的肉粽剛吃還不錯  不過沒想到裡面的米感覺有一點點不熟

所以吃起來有點硬硬的  餡料很簡單

不過當然淋了點甜辣醬之後  一切味道都變好了  不能說這粽子很難吃  但是很難讓我想再吃一次

反正已經沒賣了…沒得機會幫他翻盤

我真的很好像  說糯米不能吃太多  但是我一次點了肉粽跟筒仔米糕

這米糕的味道比粽子好  各種料的味道都還不錯

當然重點又是那甜辣醬  加了甜辣醬之後其實都吃不出原味了  不過2017的現在也沒賣了

這是腳庫飯   算是彰化的名產吧

之前在彰化吃過彰化的腳庫飯  那美味讓人難忘

不過這東西一端上來我就覺得差距相當的大啊

看看那個肉    感覺上應該挺硬的吧  咬一口果不其然滷得有點過頭的瘦肉  吃起來變得比較柴

至於另一麵這個豬皮其實蠻Q  只是豬皮的內脂肪太多了

吃起來有點膩    如果能夠把這些油膩的脂肪先處理掉應該會加分許多

這筍乾也挺普通的    加上米飯跟滷肉飯有一樣的問題

如果米可以換好一點的應該會更讚

 

老邊滷肉飯  新竹縣竹北市自強南路211

中正-了凡香港油雞 來自怡保發光在新加坡的香港油雞叉燒小店 米其林一星

經過台北車站前的和逸  看到了凡  不就是前一陣子喧騰一時的新加坡米其林餐廳嗎?

本來還想說下午肚子一點都不餓有點殘念  沒想到這跟客戶一路下午聊到了吃飯時間

竟然發現了這名店又已經是吃飯時間  我當然不會錯過

了凡是在新加坡第一本米其林指南裡面  拿下一顆星的殊榮  重點這是一家小攤販起家的平民美食啊

新加坡米其林一星小販「了凡香港油雞飯麵」,海外第一間分店在台北!

PS:和逸台北車站這裡真的是冠蓋雲集啊…好幾家米其林…香港的天好運東京的蔦拉麵新加坡了凡

只是台灣人真的口味換得很快一整個求新求變  了凡這一個店面之前是有名的越南三明治

中正-Lee’s Sandwiches法越式漢堡 清爽的口感紮實的麵包

生意很好  門口就有服務人員 一進門就拿到了菜單  櫃台先點餐結帳

實在太難選擇所以我問了工作人員  他說叉燒  但結果我點了油雞…(真不知道問什麼問??哈哈)

一個小攤販出身但是可以得到米其林的賞識  東西好吃已經被認證了啊

雖然是在新加坡的米其林指南上  但這其實是來自怡保的店家  也是啦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很多

只能說美食無國界  其實了凡的正式名稱是了凡香港油雞飯‧麵

也就是說這是一家來自馬來西亞怡保地區的人在新加坡開的小攤飯  販賣香港美食

然後…選了台灣成為第一家海外的分店…齁…好拗口…

原來有兩家小攤販被米其林推薦喔  下次去新加坡一定要去吃吃看

這辣椒看起來好厲害啊

其實我是不吃辣的  但是都有人幫忙拿來了…那就姑且一試  而且這可是來自東南亞的辣醬

雖然有辣度但是還是有點酸酸的  吃起來挺爽口的

油雞  這跟我們台灣常吃的油雞很不同啊  整個皮已經烤成有味道的咖啡色了

從報導裡面看到  了凡的醬料很特別  所有的東西都要加上醬料才上桌

看看這本來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的雞肉  加上了醬料後更是水嫩有光澤

其實旁邊有小小的參八醬非常適合跟麵拌在一起

這油雞還真的好好吃啊  肉質相當的水嫩

因為淋了獨門帶點甜的醬汁  這雞肉的水嫩加分也讓味道成了不太一樣的油雞

雞皮的部分也相當的嫩  完全不覺得雞皮油膩  反而因為滑順而好入口

叉燒  跟燒肉的不同就是這叉燒那吃起來酥脆香Q的皮了啊  這一份叉燒的份量還不少呢

這叉燒外皮烤的真的相當有咬勁啊  跟肉比較軟香有很大的對比

一口吃下  這兩種不同的口感在嘴巴中變化著

一份130元  比台北的便當稍微高一點

當然這東西的份量簡單重點在於主菜叉燒的表現啊  不過畢竟摘星了…

這樣的價位讓每一個人都吃得起米其林  只能說真的大家有口福啊

撈麵  這麵看起來就很不同啊  撈麵是把瀝乾的麵條拌上醬汁

而這麵條也是香港常見的  之前在香港吃雲吞麵都是使用這一種

這種麵的特色就是雖然已經煮熟了但是那帶著點脆度還有點咬勁

了凡香港油雞飯‧麵   HOYII北車站/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36號1F(台北捷運車站M6出口)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11:00–22:00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