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直達咖啡 因為愛喝咖啡所以開了一家咖啡店…有心人的咖啡館

準備要去尾牙了…不過沒有一杯咖啡感覺一整天沒有開始…(明明都下午兩點了…哈)

這天來到了位於新竹演藝廳附近的直達咖啡   其實在竹北也有分店

竹北-直達咖啡 活潑優雅的咖啡空間

其實之前就想來了  但剛好公休日去了別家   冬天來一杯熱咖啡真好…特別這裡風大感覺更冷

整個店裡   以木質的家具為主   櫃台後面的這一個大大的世界地圖…

多看幾眼發現這個精巧的設計

在世界地圖裡面   好像有放了一些透明玻璃罐   裡面放了咖啡豆啊

原來…就是把個地方生產的咖啡豆直接放在這地圖上啊…

牆面的顏色就是綠色跟黃色…整個比較活潑   但是還算是沉穩

每天都從一杯好咖啡開始…因為愛喝咖啡  而開了一家咖啡店…的確有點瘋狂…哈哈

不過也算是很厲害喔   這樣的一家咖啡館也開了有七年了…算是通過市場嚴格的考驗了啊

當然這裡也有賣各種的豆子…架子上擺了多…

只是這些咖啡豆都使用了像是裝茶的罐子一樣   感覺一點都不像咖啡  哈哈

櫃台邊也放著一些豆子…

很有型   不知道是不是老闆本人   隨口問了一下沖咖啡的溫度…

其實這個見仁見智啊…好像85-90間都有人用   甚至不同的豆子烘焙程度也都有些許不同

這個咖啡啊…屬於中度烘焙的   果實的酸度少了果香少了  多了點莓果的紮實

這個甜點我不愛…直接從冰箱拿出來上桌時候還硬硬的…

直達咖啡 演藝門市 300新竹市北區北大路166巷8弄2號03 535 6266

開放時間:星期六日10:00–19:00 星期一二三四五10:30–18:30

中壢-Number 13 Cafe純白與浪漫的藍 中原大門網美咖啡館

把握變天前的冬陽…出來曬曬自己

想到了位於中原大門附近的網美咖啡   這一家老是被忘記…終於有機會進來

白色底藍色窗框   北極熊…這幾個元素就是這一家的特色…真的挺耐看的風格

門口簡單的板子   但是很搭整個店…NUMBER 13 CAFE…

門口還有一個時鐘…哈哈   13點嗎?

一旁還有一隻北極熊   這是這一家店的LOGO…除了這個以外   其實店裡面超多北極熊的…

整個空間就整個白色啦…天花板上的管線沒有包覆   但是因為管線不多又整齊配置    不會雜亂

一進門這一個吧檯也很漂亮   整個大白色   然後後面的架子放了一些東西點綴

這個吧檯真的很美耶…用了六角形的全白磁磚   簡單中有變化

這擦得跟鏡子一樣亮的咖啡機…

後面中間淺藍色   據說是這裏外帶的手提紙袋…好可愛喔   好精巧的設計

這手沖的設備走的也是簡單的風格   還放了一個藍瓶子的…

從裡面往外拍…整個空間真的很簡潔   淡淡的藍色整個空間有點微微的浪漫

真的到處是北極熊啊…只是這照片的焦距也太怪  哈哈   北極熊們都是模糊的…哈

大仁五街…怎麼連舊門牌的顏色都是這樣自然的淡藍啊

這一個小角落放了基本書   簡單的櫃子裝飾外也有點置物的功能

整個甜點櫃裡面選擇很多啊…好多人買了帶走…是很好吃嗎?

這裡也有手沖喔   我本來以為這樣網美的店只有義式咖啡機的…

這個鑽石山…巴拿馬的翡翠莊園的豆子…這除了有微微的果香之外   還以巧克力的氣味啊

Number 13 Cafe  320桃園市中壢區大仁五街32號03 456 5661

開放時間:星期六日10:00–20:00  星期一二三四五12:00–20:00

北投-農禪寺 最神聖的網美聚集地 寧靜莊重的佛教淨土

這真的是一個網美的景點  已經有一陣子可以看到很多的網美在這裡拍照上傳

其實…我一直以為這地方位於北海岸耶…所以也沒真計畫要去看看

一直到了這天入住北投Aloft 住了面對著關渡平原的房間  遠遠遠遠看到一個很特別的建築

這一查…才知道…原來這個往美景點農禪寺就位於不遠處啊…

開個車過來非常的近  記得從大業路轉到大度路要走慢車道喔  然後停車位還挺多的很方便

還沒開進停車場  就有工作人員給了一個傳單…是一些注意事項…看起來太多網美來好像有造成一些困擾

農禪寺為東初老人於1971年所創設  寺內僧眾禪修之外以務農維生所以命名為農禪寺

據說這位東初老人好像就是聖嚴法師的師傅喔…而聖嚴法師就是在這裡剃度的

所以聖嚴法師在1979年接任農禪寺的住持後  這裡就被視為法鼓山的發源地

原有的房舍為兩層樓鋼筋混凝土平房  總面積約100坪其實一點不大

外牆為洗石子室內地面為磨石子  就是典型台灣 60年代常見的建築形式

由於農禪寺的建築形式反應特定時代特色且聖嚴法師為當代台灣相當有代表性的宗教領袖

此台北市政府於2004年通過農禪寺原有建物為市定歷史建築  並劃定周遭土地為保存區

但是但是但是…現在常常被網美捕捉的那個厲害的建築…這個帶著時代感的農禪寺…那是新的

聖嚴法師在準備興建農禪寺水月道場  有兩個基本的想法

第一  水中月 空中花  主要來自佛教的要義  第二  環境景觀道場  道場應與環境有密切的關係

水月道場的建築師本身也有修行佛教  而且還翻譯過佛教書籍

他信任佛教理解教義  所以在這季芯的農禪寺時候  可以看到很多佛教的影子

但其實最重要的是  整個建築物顛覆了大家對佛寺的既定印象

有佛寺的內涵但是簡單簡潔的設計  讓大家容易親近

農禪寺大量運用清水模建造  水泥結構建立後不在表面多做修飾  讓大家直接看到原始的水泥樣貌

建築旁邊的長廊 本體經文刻字  全都是清水模  記得手摸一下感受一下微微的粗與原始感

開山農舍是寺內最早的建築是最初弘法的歷史見證

農舍被椰子樹圍繞  是早期的佛門弟子修行的地方

農禪寺水月道場位於關渡平原上

四周無高聳建築物  北面有大屯山系  有美麗的天際線成了這裡最好的背景

園區西側為停車場為了在視覺及空間感上區隔  兩道清水混凝土牆被安置於園區與停車場之間

每道清水混凝土牆上有間隔相當的開口   兩道牆的開口交錯  因為角度的關係近端無法看穿但遠端則空隙逐漸加大

大殿的正向立面朝南正前方有一個長80公尺寬40公尺的長方形水池

往大殿看水面上有深灰色平台  然後五根大柱子頂著天

整個大殿與後方的金剛經牆遮蔽了大部份園區外的不協調景致

水池上有三個方形水池…裡面有種植蓮花  季節對的話看到水面開滿蓮花增添美感

天晴無風時水面如鏡  真的正殿背後的山景天空都清楚的映照在池面上  甚至也可以看到Aloft的倒影

然而一旦起風  即使微微的吹過水面生波  池面所有的景象瞬間模糊

這種變化讓人感覺似真似假  就是法師說的水中月空中花嗎?

大殿主結構為22支巨柱支承水平頂蓋  再由頂蓋從上方懸吊木質牆面而圍塑出室內空間

牆面與上方頂蓋之間為水平玻璃條窗採光  並在視覺上強調牆面與頂蓋的脫開

一樓的四周皆為玻璃牆與門  創造出室內外的視覺連結

而玻璃牆的室內及室外兩側之地面也都刻意採用相同質感石材並且為同一水平面

因此在室內外都可以明顯察覺整個量體是懸在空中  而以玻璃輕觸地面

西側二樓整面木牆鑲有字體鏤空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文  一進大殿便能感受其巨大的震撼力

又由於經文鑲嵌於西側因此當陽光於特定的時間穿透經文灑入大殿時

經文會投射在大殿的許多地方  包括佛像佛壇柱子地面玻璃牆面木質牆面  相當的特別

園區中庭的金剛經牆為水刀切割混凝土版而成之鏤空遮陽外牆

當陽光透過鏤空字體灑入長廊行走其間若似漫遊於金剛經的經文之中  跟前面提到的心經相互呼應

這空間很舒適…這天來的時候沒有什麼人…

法鼓書店…也有吃的…只有素食喔

簡單  舒適幽靜…

就算不是佛教徒    來到這裡還是感受到重的寧靜與莊嚴…真的自然而然地放低音量放慢腳步喔

農禪寺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  02-28933161

Shanghai-唐韻秦風 上海什麼菜色都有…西北菜滋味豐富

有朋友帶路就是開心…更開心的是還開車帶我們逛…

前一天帶著我們吃了好料喝了時尚咖啡  然後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也帶著我們一起跨年

Shanghai-南麓浙里 上海米其林推薦餐廳 江浙菜好家常好好吃

Shanghai-上海10 Corso.Como Cafe好時尚好摩登 米蘭來的時尚咖啡

這天是要吃西北菜…一開始有點兩光…因為找了一家已經結束營業的分店

不過反正有車嘛   立即往其他分店去   想吃西北菜就是…一定要吃到

按照網路上對於西安美食的介紹  說是不只可口還花樣眾多讓人眼花撩亂

然後說唐韻秦風是很道地的西北菜 將代表古老文明的陝西飲食介紹到了上海

這裡的麵食都是手工製作  冷盤也是點了之後才開始製作  熱食則是口味獨特…反正就一堆好評啦

記得掃QR code後大家一起點菜囉…

只能說…中國在行動支付的發展真的非常的快速   台灣人還真的一下子適應不來  哈哈

明明就只有四個人…然後呢…點了三份麵食…

北方人吃麵食的確變化很多啊   不只麵的形狀不同處理方式也很多樣化

這個涼拌菜…好像家裡自己會弄得喔   不過很爽口

這個羊肉…好好吃喔…

當然加了很多的香料特別是孜然   所以吃起來不會有楊的腥羶味道

整個香料很重只是吃起來不會覺得太鹹太辣   非常夠味會停不下來的

烤羊肉串…這個有點像是沙嗲…不過羊肉吃起來相當的有咬勁啊

這青菜很不西北喔…好清淡的味道

這個烤餅…有點像是大餅的那種燒餅…裡面夾了肉夾了青菜…就漢堡的感覺

當然餅的口感不同之外   內餡包的也是具有西北的香料特色

小春雞來一隻…這個的處理就跟我們這裡很像了…

 

唐韻秦風(乳山路店)  上海市浦東新區乳山路231號(近福山路)

營業時間 午市 11:00~14:10 晚市 16:30~21:15

中正-青又田咖啡 南門市場旁的現烘小巧咖啡館

中正紀念堂看完了KAWS Holiday的展覽後   還有點時間來去吃點東西吧

本來是看到網路介紹附近有幾家有名的早午餐的   不過我的時間只夠來杯咖啡啊

按照慣例請出谷歌大神來幫忙   打入咖啡看到青又田…

其實附近的虎記商行也有不錯的手沖   有機會也可以試試看 中正-虎記商行 老房舊時光 只賣咖啡香

這咖啡館位於南門市場的旁邊   是南昌路的巷子…

這裡很有時代感…只是…很多年前也混過南海路啊…完全不知道這裡小巷子東西也不少

(話說這也太久之前的事情了吧…哈哈)

本來以為這是一家比較新穎的店家啊   原來這是一家自家烘焙

小巷子其實店其實不少   但是都小店所以來往的人也不太多   這咖啡館也真的很小

裡面只有三個小桌子而已   老闆自己執壺手沖    大大的看板   有賣耳掛   也列了很多豆子…

既然是自家烘焙就當然要請老闆推薦一下囉   跟他說了我的喜好之後他推薦了溫泉豆…

好特別的名字喔…老闆說這是中度烘焙…果香比較淡但是會有巧克力的香味

既然是現烘   店裡面放了烘豆機…店面很小烘豆機也不大

其實我對豆子的價格沒有太多概念   但是啊…手沖一杯75真佛心來著啊…

咖啡豆八折…然後藝妓特價中

店裡面只有三個小桌子   內用空間不大   這樣成本低…

我只坐了20分鐘   這75元一杯的手沖這麼大杯耶…然後這杯子還真漂亮…

溫泉豆這豆子我沒有聽過   不過味道非常的好  喝起來超級順口的

咖啡味道剛剛好不太重   一點都不苦  然後輕微的果香氣…整體均勻超順口好喝的

青又田現烘咖啡  100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59巷28號號  02 2396 5007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08:00–18:00  星期日休息

竹北-八庵和風食堂 浮誇拉麵王 整尾龍蝦色香味俱全

本來不是來八庵吃的啦…只是想快快吃完晚餐然後可以回家的…

停好了車才發現本來計畫要吃的店沒有開…然後就看到了八庵…

八庵其實在新竹還挺有名的啊…竹北-八庵壽司割烹 吃真飽  原來之前吃的那家是八庵壽司割烹…

反正八庵在新竹的分店還不少   評價還不錯所以拓點挺快速的…

這天這依舊在麥當勞對面大停車場旁邊啊  停車相當的方便…

還沒進門就看到了這個大的海報   季節限定的拉麵王…海陸龍蝦拉麵…只能說好奢華的拉麵喔

這裡有兩層樓   生意很好客人進進出出的   從簡單的丼飯日式咖哩  170-200的價位

然後有一些生魚片 壽司  海鮮丼飯   拉麵… 龍蝦拉麵的價位算是高的…

在櫃台上面就擺著好幾隻龍蝦啊…看起來真的是相當地引人注意的…

我點了生魚片丼飯   然後搭配了套餐  上了沙拉茶碗蒸   飯後還有甜點

這些上來的時候   我還是很認分的等著我的丼飯的…

這是最後的甜點…紅豆紫米布丁..

我根本來沒開始吃沙拉跟茶碗蒸…服務人員端了一碗龍蝦拉麵到隔壁桌…

看那碗裡面的龍蝦  好大一隻喔…(啊…明明那麼好幾隻大龍蝦就在面前的櫃台上啊…)

看了真的覺得口水直流…外面天氣這麼冷…好像來一碗拉麵也不錯齁…

然後我就立馬改點一碗龍蝦拉麵…真的看到這樣料好實在的一大碗…都快飽了…

然後我就想起了去倫敦時候吃的龍蝦大餐…台北的美式餐廳波士頓龍蝦…聽到龍蝦就覺得浮誇了

這龍蝦拉麵上桌的時候   還真的擺的漂漂亮亮的啊   一隻展翅的龍蝦…

其實上桌前廚師們已經把所以有龍蝦殼都剪了…也把大部分的肉都拿了出來切好

所以相當方便實用   基本上不太需要用到手就可以吃到全部的肉了啊

龍蝦身體的肉…很有彈性啊…而且一入口那種Q彈的咬勁   好吃喔

這一份叫做海陸   所以其實放在龍蝦的另一邊是叉燒肉啊…只是在這一碗裡面好像完全被忽視了…

龍蝦優雅地躺在湯裡麵   就像在泡湯一樣耶…當然啦…紅通通的..哈哈

這個拉麵的湯頭跟麵也都還不賴耶…拉麵是細麵…我拍照拍得久了點麵   不過麵還不會太爛

而湯頭部分   有點蒜酥的那種香氣   喝起來也不太像是豚骨的那樣濃郁…而且也不會太鹹

至於叉燒其實是軟嫩的   而且肥的部分不多   不覺得油膩…

哇   可以簡單就把鰲裡面的肉整片拉出來啊…

不過鰲裡面的肉是比較鬆的   口感跟身體的部位很不同   不過能夠輕鬆拉出肉來   表示這龍蝦新鮮啊..

二話不說…傳IG  哈哈哈哈

八庵和風食堂  302新竹縣竹北市自強七街38號  03 667 3334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11:30–14:00, 17:30–21:00

Lisboa-里斯本貝倫區 哲羅姆派修道院 世界文化遺產 融合各種風格的美麗建築…

來到了里斯本  我的西葡之旅也踏上了最後一個城市  真的是老天保佑…每個城市的天氣都好美

到了里斯本之後  過了中午才出門所以決定直奔整個里斯本最遠的景點  貝倫區

這裡有世界文化遺產哲羅姆派修道院與貝倫塔可以看之外  還有那厲害的葡式蛋塔  據說是創始店喔….

Lisbon-貝倫蛋塔 里斯本必吃蛋塔創始店 Casa Pasteis De Belem外酥內香醇軟嫩好好吃

更精確點的說  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其實蛋塔是哲羅姆派修道院裡面的修女發明的呢…

下了公車之後  就是蛋塔店  說實在真的很好吃…吃完之後就出發看古蹟了…

除了公車之外還有路面電車…藍色的天空滿布著電桿…還是很美

黃色的路面電車是里斯本的招牌…不過這天在修道院前面捕捉到的是紅色電車

從外觀看超美的…只是真的大太了很難全部拍起來

這個建築物好美啊…所以忍不住又來一次背影照

藍天沒有白雲   曬了有點熱可以感受南歐熱情的陽光   這樣曬著說實在真的太舒服了

除了很多人圍在門口的廣場看著年輕人恣意地舞動著…感受輕鬆的氛圍外

還有一堆人在排隊…是的…要進去參觀修道院是要排隊的…而且…這一排…就快一個小時….

我想我就是在這裡曬黑的…這天根本一點都不像是10月啊   很適合穿短袖的天氣   這樣的美麗陽光下一個小時日光浴

這個是教堂的入口   如果只參觀教堂是不需要門票的

這個教堂門口的雕刻也太細緻了…這些不折不扣的石頭要有這樣的雕刻   想必那時候花了很多人力去建造

藍天綠地  白色牆面帶著時間留下的痕跡

終於快輪到我買票了…後面依舊是有長長的人龍啊    畢竟這裡是聯合國認證過的文化遺產   近來走走看看是一定要的

話說這哲羅姆派修道院最早大概是在1450的時候蓋的….後來有點沒落沒人重視

1497年時候  葡萄牙的民族英雄偉大航海家達伽馬  在準備啟程前往印度之前曾經在這個地方祈禱

後來這個行程相當成功 所以在曼努埃爾一世時候又開始規劃興建新的  以紀念達伽馬從印度有功而歸

本來該修道院是供艾維茲王朝成員作舉行葬禮之用  但後來也成為海員們祈禱的教堂

這個建築使用了在地生產的金色石灰岩啊…看起來真的很美…

整個修道院一開始採用了曼努埃爾式Manueline的建築風格   但是後來在換了建築師之後

整個風格有點變化轉為文藝復興的風格

反正就是…融合了西班牙的摩爾阿拉伯風格還有後期文藝復興的風格  被稱為曼努埃爾式建築風格

不很順利的…整個修道院花了快100年才蓋好…這樣花了很多心力經歷很多時間的建築很具有時代感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  這哲羅姆派修道院在經歷大地震的洗禮後仍然屹立不倒   甚至沒有什麼損毀

說實在的真的很美…光看這些在石頭上的雕刻就知道有多辛苦了

整個迴廊真的是超級好拍的地方   有美麗的弧線精美的雕刻    石材的原色淡雅

在藍天下   這本來有點帶著點黃色的石灰岩   有點閃耀

中間有一個草坪…這裡真的每一個角度都很美…超好拍…

有陽光的角落   更不用說   那石頭更是閃閃發光的感覺

每一個美麗弧度的陰影   在地板上應成另一個優雅的弧線

坐在這裡曬著太陽   想像那時候達伽馬來這裡祈求出航一切順利…他帶領著葡萄牙走向航海王國

一邊拍照一感手摸著這美麗的建築…歷史是有溫度的啊

建築裡面有很多可愛的雕刻  花花草草還有水獺

室內部分有一些展示…然後用了傳統的磁磚來裝飾

很愛拍…

一共有兩層樓可以參觀

這個就是不用錢可以看的那個教堂喔   但是不花錢的話只能在1樓   這是二樓拍的

超美的

很無聊的一張照片…朋友說…要貼著牆壁點…然後要用力

rhdr

 

據說這裡…是真的有人葬在這裡耶…

這裡面有兩個石棺   1880時候  達伽馬跟詩人兼編年史家Luis De Camoes的墓被移到這裡來

看完了這美麗的修道院   別忘記去貝倫塔喔

貝倫塔跟哲羅姆派修道院在世界文化遺產的清單上是一pair…

叫做 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 and Tower of Belem

Lisboa-護衛里斯本的港區貝倫塔 世界文化遺產與湊熱鬧的發現者紀念碑

竹北-東家製麵 番茄牛腩麵跟乾拌麵各有特色

前一陣子想去文興路吃東家製麵   沒想到關了…然後今天經過光明一路   原來是搬過來了啊…

這一家跟金山街的東家麵食   兩個老闆是兄弟 兄弟開店各自努力!!!

新竹-東家麵食番茄牛腩麵 湯純肉嫩

整個店裡面整理得很乾淨  布置挺簡單的   菜單主要是牛肉麵炸醬面蔥油餅 假日還有麻辣鴨血

我坐著聽著年輕老闆跟客人聊天  清燉牛肉麵的湯頭要滷時幾個小時

開餐廳最重要是味道…東西好不好吃是最重要的  要開分店不能急先把這一家店做好吧

這是新店的菜單   打勾的部分是新店這裡才有的菜色

好像還是看著圖片比較容易點餐齁…

經典番茄牛腩麵   不知道該點什麼就點了菜單上最厲害的

這一碗牛腩麵牛肉蛋跟番茄撲滿 底下則是粗麵

上面的蛋花很細很好吃    很像番茄蛋花湯的裡面的蛋花….滑順細緻好入口

這個麵的口感我覺得挺好吃的   跟之前第一次去文興路吃的感覺有些許不同  有進步耶…也比較Q

這牛肉滷得很入味啊  吃起來很Q很有咬勁    越咬越香口感很棒紮實有味道

而那牛肉的香氣很迷人 最近吃這麼多家的牛肉麵 這個牛肉算是很讚的

番茄牛肉的湯頭  味道也很棒  看的到番茄

湯帶著淡淡的番茄香氣當然還有一點點微微的酸  很清爽的

沒有紅燒的那種鹹沒有麻辣的重口味 跟清燉比又多了點蔬果的淡淡酸甜

這一碗麵真的湯頭牛腩連蛋我都覺得很好吃

醬燒乾拌牛肉麵

端上桌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啊 當然跟其他的乾麵比起來   上面的這幾塊牛肉真的是料好實在啊

醬燒灑一點芝麻     吃起來香牛肉嫩還有芝麻地的提味跟口感

原來底下還有一些醬料啊

整個乾拌麵應該是放了豆瓣    有豆瓣的香氣帶著芝麻的微微香

粗麵條的口感好    裹了醬料真的很有咬勁也口口感受麵條的彈性

東家製麵   302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68號  03 657 0550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11:30–13:30, 17:30–20:30

Lisboa-護衛里斯本的港區貝倫塔 世界文化遺產與湊熱鬧的發現者紀念碑

里斯本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城市   因為一點多出門吃完飯都已經快兩點了   所以決定先來比較遠的貝倫區…

一下車就是厲害的蛋塔店   真的沒吃過這麼好吃的

Lisbon-貝倫蛋塔 里斯本必吃蛋塔創始店 Casa Pasteis De Belem外酥內香醇軟嫩好好吃

但其實…來貝倫區其實主要是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啦…不是蛋塔…但好像少了蛋塔的美味這區域也少了點滋味

這裡的世界遺產是貝倫塔跟哲羅姆派修道院   花了好多時間排隊進去修道院…很值得…

Lisboa-里斯本貝倫區 哲羅姆派修道院 世界文化遺產 融合各種風格的美麗建築…

但是也因為這樣錯過進去貝倫塔的時間了   有點可惜….

貝倫塔Belem Tower一座防禦工事   就位於出海口啊…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

用來紀念達伽馬成功航海世界一周以及防禦港口以及哲羅姆派修道院   整個是在海上的建築啊…

這個角度好美…真的對於以前的人這種可以流傳幾百年不退流行的設計   感到佩服

非常好…那個繩子就在我面前給掛了起來…不在接受訪客了…

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里斯本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海港

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最早提出一個防禦計劃  貝倫塔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

另外貝倫塔的建造也為了紀念里斯本的主保聖徒 聖文森特(St. Vincent)

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Francisco de Arruda)被任命為貝倫防禦工事總建築師

他以前在北非建造過許多防禦工事頗有名氣  貝倫塔的建造始於1514年1520年完工

由皇家工程大臣迪奧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負責

當時他也負責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的建造(所以兩個一起成為世界遺產的原因?)

在貝倫塔的建築風格上很容易看出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的風格

他大量使用了摩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藝術元素比如說崗亭頂端的胡椒粉盒形狀的炮台

為了顯示出國王的聲威  塔上裝飾了許多曼努埃爾式的象徵物

比如說厚的石繩環繞塔身點綴石結 渾天儀或是耶穌十字和一些其他的動植物元素

其中一座石雕犀牛相當引人注目它在崗亭的底座上顯示了葡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績

隨著時間流逝貝倫塔失去了它建造時的主要用途  但依舊佇立塔霍河邊上的港口

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  它被用作海關電報站燈塔  甚至改造成地牢成為監獄

今天的貝倫塔聳立在里斯本的港口  成為了葡萄牙的象徵

1983年  貝倫塔和哲羅姆派修道院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算是對於航海時代的一個懷念

一旁這一個縮小版的貝倫塔…可以跟本尊一起入鏡喔…

真的好美喔….

oznor

 

 

從貝倫塔沿著海邊  往回走…很快就會看到另一個有名的地標  發現者紀念碑

這個紀念碑也算是厲害啦   只是幾十年的歷史真的沒辦法比得上貝倫塔的悠久…所以拍照快閃…

發現者紀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是葡萄牙紀念15至16世紀航海時代的一個紀念碑

位於里斯本貝倫區巴西利亞大馬路Avenida da Brasilia

位於聖哲羅姆派修道院正前方  鄰近4月25日大橋…其實也沒有這麼近啦…

但是出海口  是當年葡萄牙人在航海時代出海的地方

發現者紀念碑於1940年首次在葡萄牙世界博覽會上展示由藝術建築師特姆及雕刻家里奧普度所建造

1960年以混凝土重建  紀念碑也於同年8月6日完成重建

以紀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週年  1985年在紀念碑內設立展覽廳

發現者紀念碑是個高52公尺  外型有點像是船頭的樣子  紀念碑東西兩邊分別都雕有兩個葡萄牙方型盾徽

紀念碑北面刻有一把大劍  紀念碑一樓是一個關於里斯本歷史的多媒體展覽二樓是觀光層

發現者紀念碑以恩里克王子「站」在紀念碑的船首位置

在其的東西兩邊均雕有32名航海時代的航海家導航員傳教士等葡萄牙人

就在發現者紀念碑的旁邊  據說是北邊啦  有一個廣場上面大理石鋪了一個地圖…

這是一個有50公尺直徑的羅盤  正中間有特別標示世界地圖及在航海時代葡萄牙人的冒險路線與到達的地方

這是南非送給葡萄牙的  由Cristino da Silva所設計   使用了葡萄牙傳統的馬賽克來設計

就跟發現者紀念碑互相呼應著  這是屬於葡萄牙人的榮耀比台灣人一直在講亞洲四小龍一樣的榮耀

標示的地點包括了亞速爾群島維德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安哥拉馬達加斯加錫蘭帝汶島澳門帛琉   還有台灣喔

說實在的這的確是葡萄牙人的驕傲  一定要讓全世界人記得的啊..

什麼美國什麼中國  在那個年代不可一世的葡萄牙可是名符其實的日不落國呢

新竹-東門市場享噹初 來份漢堡配麵線

聽說東門市場的店家又變多了   這天跟朋友一起來踩點

這裡有許多店家聚集   而且營業時間到比較晚一點   所以好像晚上成了年輕人活動完畢  吃飯的地方

很開心有很多有心人   希望把城市變得有更多樣貌   讓大家有更多地方停留

新竹-老市場新氣象 文創風走進老東門市場 享初食堂 賣大腸麵線的居酒屋

新竹-老市場新氣象 文創風走進老東門市場 老市場的手沖珈琲夏特

不過逛了半天每家都很多人耶…所以找了漢堡配炸雞的店家坐下來   享噹初

這個名字跟這裏面另一家享初食堂有點像齁…聽說是姊妹店…

依稀記得   在享初食堂有一個MOAI造型的面紙盒…很簡單的店面設計…

基本上就是麵線為主角…然後搭配各種漢堡囉…

有單點跟套餐…但是只有單賣漢堡喔…麵線是不單賣喔…然後搭配的飲料就可樂雪碧…

漢堡配麵線   好像從丹丹漢堡開始紅的…我沒吃過丹丹漢堡沒啥概念就是

挺喜歡MOAI的…好想去復活島喔…

來了來了…價錢比麥當勞便宜   基本上就是飲料+麵線+漢堡

我不喝含糖的可樂雪碧的…但是套餐一定有…然後我又想吃麵線

基本配備的麵線…加了油條…這算是比較創意的…把麻辣鍋那一套…讓油條可以有兩種口感的特色拿來

放了大量的蒜泥跟香菜…還有醋…吃起來很不賴呢…不會太爛也不會勾芡太多…

不過那屬於台灣人熟悉的小吃口感依舊啊…雖然是年輕人開的店   但感覺很有在地口味啊

朋友點的炸雞…粉裹得沒有很厚   雞腿肉吃起來紮實

漢堡…牛肉加了花生醬…這是享噹初的招牌喔

但其實啊…使用花生醬在漢堡裡面已經流行好一段時間了啊   我就很愛吃摩斯的那一款

花生醬的香氣濃郁   搭配牛肉排味道是挺特別   不過因為花生醬很濃稠   所以不會讓麵包變得很軟爛…這是加分

吃起來比麥當勞的好吃點…但是必須承認…漢堡本來就不是我的菜…哈哈

享噹初  300新竹市大同路86號東門市場1116號

開放時間:星期二三四五六日11:00–21:00星期一休息

桃園-藏巷 簡單舒適可愛 住宅區可愛小店

已經不太去星巴克的我   每個星期都要找找小店喝一杯茶或是一杯手沖

每一家的星巴客都很舒適   很穩定的品質只是一成不變的風格

每一家小店  不同的裝潢特色   通常人也比較少環境比較安靜舒適   當然也是一種支持…這樣他們才能繼續下去

這天來到了桃園國光街   在運動中心這裏   停好車走進巷子   這裡可是標準的住宅區啊

整個其實就一班的住家改裝的   不過看起來這個房子也是幾十年的年紀了…小小的庭院還有斑駁的矮牆

小店裡不只有茶   餐點也是主要的營收來源   也是啦   只單單賣咖啡客群有限

一些盆摘整齊的放在牆前   木質的看板整個很有舊時光的文青感

這個磨石子的牆面   非常的質樸   庭院沒有放置什麼雜物   感覺很舒適…當然這有點日式風格的窗戶也是很美

整個空間基本上沒有太多裝潢   天花板的管線也沒有包

不過簡單的擺設  卻讓這種小清新的可愛主題相當明確   看看架子上的盆子   看看天花板上燈具旁的乾燥花

先找到座位後然後櫃台點單結帳   甜點就在甜點櫃裡面

簡單乾燥花的設計一整片牆…其實挺美的

這空間其實很舒適…簡單就是美啊…

二樓的空間沒有很大   其實也只有幾個靠窗的座位   另外就只有兩張桌子

但…這個窗戶真的好喜歡啊  外面的光線可以進來…有自然光就是舒適   然後簡單的燈…

來…打開電腦在拍一張

一樣維持著簡約但一樣美的環境

這個燈…超棒的…

硬是要背影一下

抹茶紅豆…簡單不甜膩   搭著茶喝非常好…

櫃檯前用了幾隻試管裝了各種的茶業…可惜忘了拍   一般這樣的手法都是咖啡館在用的

這茶葉的顏色…好美…透明的茶壺…這琥珀色的茶色超美…感覺就是有認真照顧掌握沖泡時間

藏巷 Hidden in Lane  330桃園市桃園區國光街34號  03 339 0135

開放時間:星期三四五六日11:00–20:00  星期一 二休息

Shanghai-上生新所 上海最新老建築新風味 網紅泳池超人氣

去過幾次上海  所以幾個有名的景點都去過了…

出發前問了問上海朋友  他就推薦了一個新的剛剛開幕沒多久的…但已經成網紅景點的…上生新所

90年前的哥倫比亞俱樂部和今日改造後的上生新所

近100年前  這裡叫做哥倫比亞俱樂部  是屬於外籍僑民休閒娛樂的場所  附近這一片根本就屬於外國人的高級住宅區

裡面有孫科別墅/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Columbia Country Club)兩棟歷史保護建築

1953年這片區域劃歸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上生所)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和孫科別墅分別被改造成了廠房辦公樓 隨後這片區域又陸續興建了一些工業建築

隨著幾十年的發展  這片承載歷史的地區被遺落在上海新華路的建築群中

2016年上生所與上海萬科對該地塊進行了整體交接 上海萬科正式接手並進行改造計畫

原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北立面修復改造  跟旁邊的麻腮風生產大樓共同限定了一片迎賓廣場區域

天冷果真人少  這天來只有幾隻小貓在拍照   這裡使用了小的石材拼花設計來妝點這廣場  整個廣場復古可愛

這裡的建築都很漂亮耶…可惜這天天色不怎麼樣…

稻城書局   這書局漂亮…

這一個建物則是另一個重要的建築   建築風格與海軍俱樂部一致都是西班牙傳教風格(Spanish Mission Style)

基本上修復而讓大家看到當時的風貌  這個落地窗…只能說很厲害…

採用了變色玻璃  隨著不同角度完美呈現彩虹漸變的效果

這樣新穎的設計是改建才有的  但是並不影響原來建築的味道   只是…我竟然沒拍到那個落地窗…哈哈哈哈

這天這麼冷  戶外的座位都直接收起來了…不過這麼摩登的新建築   倒是讓這裡多了不一樣的味道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是巴羅克建築風格  總建築面積有6210平方公尺

包括四幢二層花園建築一幢大禮堂一個游泳池

對現在人來說俱樂部有游泳池一點都不特別

但是在100年前…有游泳池網球場保齡球彈球房跳舞廳這些等設施可是稀罕啊

終於找到了上生新所那最紅的空間  就是那個游泳池啊…

說實在的  游泳池…有什麼了不起啊..只是100年前就有了這樣的游泳池…的確是厲害的

這個游泳池位於海軍俱樂部旁邊 是露天的設計

整個長寬式42*100英尺 是少見的英制泳池

整個游泳池是馬賽克來打造的 在池邊的滾邊還有距離文字也都是…

在改造時候其實盡量保留了原來建築的質樸氣息  跟新的建築就有一個天生的老味道啊

泳池四邊的拱型廊道也是吸引許多人佇留  基本上來這裏都會看到網紅來拍照取景

現在這裡旁邊有一些餐廳   在池邊喝杯飲料吃個飯感覺超好的

cof
cof
cof
cof

這是現在這一輩人信仰的嗎?   顏值即是正義   只要好看   就有無限可能

是真的拍起來挺漂亮的啊…

這二樓的地板設計很突出耶…根本斑馬躺地板上啊

代言人真的上癮了…

不過因為天氣冷天色又有點灰   這天的人很少啊   所以拍照不太會拍到其他人

這裡是整個上生新所的重點   已經成為網美聚集地   所以能拍到這樣很少人的照片   超棒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