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天星小輪 承載港人來往兩岸 欣賞維多利亞港美景

從第一次踏上香港開始  每一次來到香港總是會搭個天星小輪

有時候是真的需要來往尖沙嘴跟中環  之前為了看黃色小鴨  這次則是為了一杯咖啡

不過不管什麼理由  來到香港沒有搭著天星小輪來往維多利亞港兩岸  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對於觀光客來說  天星小輪不只是一種交通工具  本身就是一個屬於香港特有的文化

基本上天星小輪就兩種路線  尖沙嘴往返中環  尖沙嘴往返灣仔

這照片是在尖沙嘴站拍攝的  基本上每一班船都是滿滿的

雖然大部分是觀光客但也有不少本地人夾雜其中

很久之前  我寫天星小輪的時候  就覺得這是一個觀賞中環天際線的最好地方

但是不只這樣  這是體驗香港在地生活  與全球客一起感受維多利亞港海風的優閒

尖沙咀天星小輪:港鐵尖東站L6出口沿梳士巴利道往鐘樓方向步行前往約5分鐘

中環天星小輪:港鐵香港站A2或港鐵中環站A出口  沿民耀街步行前往約10至15分鐘

灣仔天星小輪:港鐵灣仔站A1出口沿人行天橋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走至港灣道後再轉往會議道約15分鐘

詳細時刻表請看官網  http://www.starferry.com.hk/tc/service

這裡是香港  天星小輪碼頭  跟香港這摩登的城市真的很不搭

幾乎每一班船都是滿滿的  而且真的有超多遊客的啦

話說這天星小輪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啊  從這碼頭的建築看起來真的可以感覺到歷史

美國的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就曾將乘搭天星小輪遊覽維港  列為人生50個必遊項目之一

雖然有點浮誇  但也說明了這有文化跟風景的交通工具  真的不只是交通工具而已

全滿

這就是碼頭  超級傳統的  不知道是不是業務太繁忙了沒有時間可以重建

不過也許重建了之後  天星小輪那帶著點傳統味道的特色沒了  就不再那麼迷人了啊

工作人員其實挺危險的…

這天天色好美啊…只能說運氣超好的

回個頭  看一下ICC

沒隔幾個月又來香港…是真的走不膩就是…灣仔要去尖沙嘴的人一樣這麼多  每一班可以搭兩百多人

哈哈  看到這徵人廣告

只能說這天的空氣也太差了點…

回頭看個IFC

一樣的景色  天氣差超多的  整個照片的美麗程度差100倍

這百來年歷史的天星小輪一直見證著香港的成長

而去了這麼多次香港的我  也一直看著新的建築一直蓋…這城市還是在成長之中啊

喝完咖啡逛完誠品…沒錯就是我們的那個誠品

再搭回去中環…這天真的是沒行程可言  還好在中環六號碼頭旁邊有巴士可以直接上太平山

夕陽的餘暉撒在海面上  波光粼粼的映著金黃色的光輝  好美啊…

也許現在有地鐵也有過港隧道  但是天星小輪的氣氛是無可取代的

不見得是最快的  甚至有時候環境有點亂有點熱  但是海風吹拂在臉上的黏膩帶著點生活的真實

陪著港人成長的天星小輪  也帶著我認識香港十多年

大安-玉喜飯店 老式餐廳 港點好吃砂鍋土雞湯 必點

如果不是朋友推薦  怎麼也不會知道有這一家港式飲茶隱身在忠孝東路某大樓的樓上啊

玉喜飯店  位於捷運忠孝敦化與國父紀念館站中間

有上海朋友來台灣玩  請他們吃飯一定要找好吃的餐廳  不然就丟了台北美食多的美名

問了台北通他給我這個名字  一開始還挺納悶的啊  不過吃完後的確得到好評

一樓的門口看起就是一棟老房子  搭了電梯到了三樓  門口有服務生在招呼

星期日生意比較好  所以訂位只能訂到六點  六點以後只能現場候位了

這裡比較像是宴會廳  大部分都是圓桌也有一些小方桌  客人不少但空間不覺得吵雜

菜單相當的簡單  就兩頁..翻個來也有  選擇算是挺多的

這一頁五樣560  超過的部分算單點  基本上就是炒跟港點都有

看了看玉喜飯店的網站才知道原來這一家也是歷史悠久的餐廳了

有喜宴合菜跟港式點心  甚至也被歷任台北市市長喜愛用來招待賓客

官方網站裡面有十大名菜  我們隨便點的中了兩樣  乾煸四季豆跟砂鍋土雞湯

紅燒牛腩  這是功夫菜啦  牛肉軟嫩但是帶著咬勁  蘿蔔嫩而甜

乾煸四季豆   煸的相當的夠味道啊  蔥蒜都已經看不到了全成了整體加分的小配角

絲瓜  軟爛有甜度  可惜沒有蛤蠣

水晶鮮蝦餃  其實這天來的目標就是港點啦

這個鮮蝦餃真的不賴  不用沾什麼醬料  皮非常的Q裡面的蝦子大隻有彈性  非常的爽口

腐皮捲  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卻是滿滿的餡料在裏頭  外軟內脆的口感很棒

鮮蝦腸粉  好晶瑩剔透啊!!!   很Q很脆的滋味  加點醬油就很不賴了

砂鍋土雞湯  這鍋是這一餐的重點跟精華啊

這放了很多的食材  雞肉外有放了火腿  加湯還會再加入白菜

這湯真的起濃稠的啊  才放一下下那湯的表面就已經產能薄膜一片了啊  可以想像這油脂多豐厚

不過就因為雞肉豬腳的搭配  這湯喝起來相當的溫純  香氣口感兼具啊  真的很讚

本來以為這是上海菜呢…結果立馬上海朋友就說沒啊…上海菜沒這道…

這土雞的肉質相當的紮實  皮也在煮了很久之後變得有點Q不只嫩

玉喜飯店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89號三樓  02 8773 8898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11:30–14:30, 17:30–21:30

HK-香港恭和堂龜苓膏 老字號健康概念…但吃起來好像咖啡凍喔!!!

來香港一定要吃甜品  不過這次甜品吃的不多但是吃到了有名的補品…

本來沒有這個計劃的  但是看到其他人介紹吃了辣螃蟹後  又吃了一份龜苓膏

不管是平衡一下這辣螃蟹的辣與鹹  或是吃一個涼爽的補品讓自己覺得健康

恭和堂這一個已經超過一百年的老店  都是大家可以嘗試的小點心

銅鑼灣這裡真的再晚都很多人啊  觀光客也很多在地人也不少

這裡一看就知道以前應該是中藥行吧  不管是花茶涼茶或是龜苓膏  標榜的都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這龜苓膏還不便宜呢  一份要台幣快200

不過這裡標榜漢方溫和的補  可以每天吃喔   甚至連孕婦都可以吃

龜苓膏由多味中草藥熬制而成   功能很多….促進新陳代謝  養顏美容  清熱降火  潤肺止咳  滋陰補腎

根據現代營養學  龜苓膏含有多種活性多糖和氨基酸

具有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  能調節血脂血糖

看了這個有沒有需要每天來一點….

這裡的龜苓膏的口味有10多種  但是基本款其實沒有太多味道

所以直接給了一大瓶的蜂蜜  可以中和原味龜苓膏的苦味   更好入口

恭和堂之藥製龜苓膏  功效為養真陰健脾除濕毒  對皮膚疾病有明顯之功效  這我倒是真的需要…

恭和堂龜苓膏性質溫和 ,不涼不燥 ,有開胃 、助消化、清血毒 、 通大小便。

龜苓膏主要的材料為龜板及土伏芩  使用古法  當然現在已經不是用大的甕柴燒

但是可以保留土伏苓之解毒功能而不至過份寒涼  所以甚至可以讓孕婦吃  這一點敢這樣寫很厲害

說實在的  真的沒啥味道  就感覺到中藥的微微苦

所以如果沒有加上點蜂蜜  幾乎沒啥味道  我笑說這跟小7買的咖啡凍有點像….

這一份則是加了無花果的  其實感覺差不多啊

其實吃完有點小空虛啊…不過還好是在吃完了飽足的螃蟹後來贖罪的  不然失望感會更大

不過本來  這跟甜品不一樣  這是補品  如果要吃爽快開心  就吃甜品去吧

有沒有就是咖啡凍的感覺….

恭和堂-銅鑼灣  香港鵝頸波斯富街87號  +852 2576 1001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10:30–23:45

201708搭廉航玩北海道虎航+酷航 函館進札幌出

有一陣子沒有搭廉航了  這次臨時決定到北海道才決定搭廉航安排比較彈性的行程

函館進札幌出  這樣的行程台灣的一般航空公司沒有

函館進  這一程搭的是虎航  就是台灣虎航了  因為新航已經退出了

回程從札幌回搭的是酷航  現在的酷航也已經跟原來的新加坡虎航合併了

朋友跟我說  虎航一早出發班機多辦理手續很慢  所以我又提早了半小時出門

不過也算是很順利啦  我五分鐘就辦完了  反而有很多空白的時間

一大早大部分的商店都沒有開  所以也沒東西吃

大ㄐㄧ一樣是廉價航空  但是有的航班有登機門可以使用空橋

但是虎航是小飛機  所以大家就搭著接駁車到停機坪來登機

其實這感覺很好啊  離飛機很近

去程的位置在第六排  所以下了接駁車還有時間多拍幾張照片

雖然是暑假但是這班飛函館的沒有滿…果真函館不是熱門的點啊

因為一大早都沒商店開門  所以我預選了廉航的餐點  只能說真的相當的精簡

說真的  怎麼不做的大器一點  大家花錢也比較甘願啊  回程酷行買的餐點也一樣讓人覺得小氣

函館機場好小喔…

不過從函館機場離市區很近  搭巴士沒多久就到了…小機場有時候有這樣的好處

回程的新千歲機場就大多了  分成了國際與國內兩個航站

這裡還挺好逛的  很多賣店也很多餐廳  所以如果有時間是可以在裡面逛一下的

搭廉航的人建議早點來機場  在這裡的餐廳好好吃一頓先在上飛機

這多啦A夢的一片牆很吸睛

還有很有趣的鏡子…還有很多東西  但是我趕時間…

國際航班沒有想像中的多  多是來自台灣中國香港韓國的飛機  一個小時沒幾班

所以辦理收機手續的地方分成AB兩區  一整區辦理一架班機的手續

因為不能使用預辦登機所以人還不少  不過動作算挺快的

我來回都沒有買托運行李  因為太常去日本了我去完幾乎都相當輕便的裝備

不過也因為要控制手提行李的重量  幾乎啥都沒有買

本來行李箱基本的衣物就有一定的重量了  加上我硬是帶了電腦跟電源線

回程10.2公斤  剛剛好超過了10公斤的限制一點點  不過還沒有秤手上的書跟行動電源呢…

算是驚險過關了啊…不然就要加買行李了

這天是我第一次搭787的飛機啊  有點新奇

說實在的沒有窗戶…不過我也沒有完窗戶的設計就是

飛完只感覺好像沒有這麼乾…聽說這也是新飛機的優點

我的運氣還不賴  沒有選座位不過他們給了我4B  就經濟艙第一排啊

因為是逃生門旁邊的座位  所以有問了一下  但是  我其實並沒有看到逃生門啊…

而且本來是B  隔壁的人要跟我換  就這樣我到了4C  一整個開心啊

真的很棒的位置  而且沒有多花錢去選

唯一的小小缺點就是這算是路衝吧  要小心腳容易被空服員踢到就是…

廉航的時間真的抓得很精準  所以看他們表定的時間跟一般黃空比起來真的比較短

這次的兩段飛行都比預定時間提早幾分鐘就到達  真的非常的幸運啊

非常好的飛行經驗  誰說搭廉航不優呢???

2017/8/6   IT236 TPE-HKD 0700-1130

2017/8/12  TR215 CTS-TPE 2010-2310

蘆竹-大夫第咖啡 ABC與古宅的火花

自從機場捷運通車後 沿線好吃好玩的地方忽然都成了熱門景點

也因為這樣我才得知原來在不遠的蘆竹就有一個古宅咖啡廳    大夫第

大夫第    是指古時朝列大夫有功名之人士的府第

而蘆竹的大夫第     目前是一座私人收藏    屋主將位於安徽的古典徽式書香世家宅邸運回

然後一磚一瓦一柱一樑的回復原貌    重現美麗的徽派建築

只能說…太有才了啊     雖然在台灣有一棟安徽的徽派建築挺怪的 但是讓大家不用飛去就可以感受

一點準時到應該不會太晚吧….但其實在門口已經有一堆人徘徊了

大夫第名氣很大了    但在馬路上是看不到的     他就躲在這鐵皮屋工廠的後方啊

一堆人在門口就是等著鐵捲門打開後 衝進去卡位的

鐵捲門的裡面是這樣 一大片空地 也是停車場

可是真的有幸停車在這停車場裡面的    可能要排隊一陣子才能進到大夫第

因為第一批人都是車停路邊 然後在鐵捲門前面等開門的

開門之後 要在鐵皮屋處買票 100元可以抵消費

經過了鐵皮屋後面就是這整棟完整的建築了…徽派建築

最讓我不解的就是這兩旁高於房子本身的牆面了 這叫做馬頭牆

馬頭牆 是徽派建築裡高出屋面的牆體    黑白相映錯落有致

有防風防火的功能    是當地建築的一種特殊風格

古代徽州男子在年少時便離鄉背井出外經商    高出居宅的馬頭牆

象徵家人「望遠盼歸」的思念    也是主人追求「讀書做官」的理想

其實這個不太容易想像….這些象徵思念啊理想的

進到裡面就看到這簾子 其實以前這是櫃子擋起來的     就屏風避免前門穿後堂的穿堂煞

因為馬頭牆的牆面高於房子 所以整個房子內部的採光這天井就相當的重要了

這裡的每一樑一棟都是從安徽空運來台的 所以都是有400年歷史的古蹟了啊

中國早期在古蹟的破壞上面算是不遺餘力吧…所以這建築搬來台灣也算是幸運的被保留

前後兩個天井 一方一圓應該是有風水上的考量

而在天井下方     有水池     可以調整空間的溫度外也可以做為消防用水

當然這水也對外有接著家裡的水池…一整個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概念

天井 是房子的眼睛     是大宅院裡與外界最直接的聯繫

在這裡能夠充分感受風的移動    鳥的細語窺見時間的挪移

光射進  雨灑落  陽光空氣水  在這裡產生不同的情緒

以前的女人足不出戶    但面對著父老外出打拼只能守著這個天井看著外面

透過陽光的角度感受季節的變化 思念著遠方的親人

其實很好拍…我覺得來這裡認真拍照是沒有錯的

就像老闆娘說的 不用買飛機票飛到安徽去 蘆竹就給你徽派建築

其實就因為建築太過特色    這裡的的飲料餐點就失去的焦點

這石雕也是一樣飄洋過海的來到了蘆竹    這些東西都是手工的雕刻

整個空間很開闊 不過桌椅不多

主要就是正面這兩張大原木桌     然後還有幾個房間裡面也都是用了原木桌子

不過桌子都很大 所以是可以併桌的    只是人真的不少還是早點來的好

其實這門票還挺漂亮的 可以抵消費

感覺應該是回收使用的喔 除非不消費不然也沒辦法帶回家 哈哈

只是點餐挺花時間的 因為人力有限所以點餐慢做餐更慢…請大家多點耐心

再往裡面一進就是八卦區了

還好放了一些位置讓大家可以休息一下

中間的八卦水池旁邊用紅繩子圍了起來     我想是因為之前很多客人站到八掛上去拍照吧

只能說…風水使用的八卦怎麼可以站上去呢 大家也太把這裡當自己家了啊?

這一個角度就是店家自己介紹時候拍的角度     有點陰暗拍不太起來

在這裡的柱子跟石雕有很多的傳奇故事     在八卦上面的圓形天井旁是八仙

八仙 是中國道教及中國神話中的八位神仙

包括手搖芭蕉扇的漢鍾離    手持寶劍行俠仗義的呂洞賓

鶴髮童顏、倒騎小毛驢的張果老    愛吹笛子的韓湘子

跛足的鐵拐李   年輕貌美手持荷花的何仙姑

才藝縱橫的浪子藍采和    還有貴為皇親國戚的曹國舅

他們都是凡人得道     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代表了人生百態

八卦與太極 皆是中國哲學     思想史上重要的概念

八卦代表一切自然現象的動靜狀態    太極則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

陰陽交匯水陸構八卦佈局鬼神驚

八卦太極池是蘆竹大夫第裡最具靈氣的位置    其上天井射進的光在此匯聚日月精華

有沒有 這樣的地方怎麼可以站上去啦!!!

幾個房間裡面是這樣

其實這裡因為地形氣候跟安徽還是不同啊 所以這裡有打地基也撲了石子地板

這一間只供拍照不可能在裡面吃東西喔

這裡除了自己發行介紹大夫第的小雜誌外 桃園誌也因應機場捷運通車

介紹了位於領航站附近的大夫第    所以已經成為機場捷運一日遊的基本景點囉

 

我覺得店家還挺貼心的 有這樣的古宅原汁原味同時也提供了導覽的服務

雖然說導覽專業度有進步空間 但是那心意滿滿    當然基本對於這建築的介紹對門外漢來說很夠了

而且每一個小時就有一次導覽耶 不用預約

看著大家都很認真地聽著導覽     喝杯咖啡也學一點東西挺不賴的

兩旁對外的門    以前只有主人大官才可以走正門的

要點東西就要在這裡排隊囉 記得拿著一開始買的門票

只是他們人手不太夠    速度真的有夠慢大概有天荒地老這麼久吧

這裡也以手沖咖啡可以選擇     只是它們在廚房作業其實看不到….

有這幾種豆子 放了咖啡粉讓大家聞香一下

主人是瘦瘦的ABC大男生 聽他講話的聲音就知道是ABC啦

旁邊的女生很漂亮是很漂亮很漂亮的那種漂亮…

可惜了 用了紙杯    我想人手不足只能便宜行事 不需要收杯盤也不用清洗

南瓜拿鐵是招牌 有淡淡的南瓜香氣而且還可以喝到南瓜泥在最底下算是很新鮮的嘗試

其實來這裡真的有記得這裡的飲料很好喝嗎? 其實說實在的我只記得等了很久

不過這建築的確很有特色

我就算去過安徽合肥    但在合肥只有看過現在建築市區中也不可能有這樣的特色建築

假日時候人潮太多了     進場可能要等許久

裡面人手不足讓排隊點飲料或製作飲料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是小缺點

不過必須肯定有機會能讓台灣人感受這樣美好的特色建築很棒

當然…如果能在非假日時候    輕鬆的悠閒的少點人擠人的享受就更好了

蘆竹大夫第 Modern DaFuDi咖啡廳    338桃園市蘆竹區龍安街二段1632號    03 313 1095

開放時間    星期二三四五六日    13:00–19:00    星期一  休息

中壢-Mint Pasta中原旁人氣義大利麵館

中原這裡餐廳好多啊 中北路新中北路都有

這天來到的是Mint Pasta好像也是名店 剛到門口就感覺店內的門庭若市

 

生意真的有夠好的     不過排隊動線有點怪需要排在餐廳中間的走道 由南瓜當起點

有位置的時候服務人員會帶位 然後在櫃檯點餐結帳

整個空間真的是人聲鼎沸啊 牆上的畫都挺有自己風格的

店裡面生意這麼好 但後院才是小朋友的天堂啊

也有戶外座位 這一整片草坪還很適合小朋友奔跑     最厲害的是這裡有小兔子啊

對小孩來說有這麼可愛的小動物    絕對是待著傻傻地看了不走

不過因為天色晚了 沒看到小兔子

倒是牆外的火車摳囉摳囉的奔馳過 所以這裡也是適合看火車的好地方

借網路上一張照片     這就是白天的庭院     很多人在這裡遛小孩

點好東西之後 號碼牌…一個

酥皮濃湯 這就一般的味道到處賣的都是這個味道

沒想到兩個人點的東西都是蛤蠣    只是一個是蒜炒一個是奶油

基本上蛤蠣很多看起來就很棒  麵條的份量也是相當的多  所以不怕吃不飽

麵條主的軟硬適中  醬料也中規中矩的  加上價位合理  很適合學生跟一家人一起來

 

 

Mint Pasta 中原店    320桃園市中壢區新中北路61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11:00–22:00

竹北-馮姊姊飯糰

馮姊姊飯糰…沒想到第一次吃這一家已經是接近10年前的事情了啊

最近偶爾早上會經過光明一路  生意都很好  週末的時候排隊的人龍更是讓我驚訝

今天比較早出來  就在來回味一下吧  順便改寫一下這一篇十年前的文章

因為是上班日  所以買了帶走的人多  工作人員也多所以排隊消化得很快速

工作人員真的很多  大家分工合作做飯糰也賣東西

基本上已經做好的飯糰庫存就放在一旁  也就是這樣才能加速人潮的消化

因為生意好所以放不會太久  吃的時候都還是熱的

配料很多種  如果有什麼不吃的點的時候就提醒一下  就會當場幫你做一個符合你需求的飯糰

基本上收錢的應該是老闆娘  有時候我覺得她好冷淡…其實也不是說要多熱情但總覺得做生意做生意

馮姊姊飯糰能開在光明一路商圈  而且一開就10年了  我想東西起碼中規中矩的

除了外帶之外 內用的空間其實不小  也挺舒適的

豆漿…只能說  用泡的真的沒有豆漿味道耶…

從外觀看起來飯還算是粒粒分明  一點點的黏性所以可以把內餡完整包裹起來   口感吃起來也不錯

飯糰的內餡選擇超多種的  但每家可能都有不同的安排

油條好像是基本配備  可能增加口感  這裡還放了酸菜

整體來說我覺得味道還好

馮姊姊飯糰  302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402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05:30–11:00  星期日休息

Okinawa-きじむな Taco Rice琉球美國村 融合墨西哥與日本的創意料理 塔可飯

因為去租了個車子耽擱了點時間 所以我們直接跳過來原來要去的神社

其實一下飛機沖繩的天氣也太好 好到讓我願意放棄一般的觀光行程(其實是不想曬太陽吧!!!)

我們直接開到了美國村 一個早期美國大兵生活的地方  

說實在的這色彩繽紛真的好適合這一個擁有碧海藍天湛藍美景的小島啊

時間也到放飯時間 所以我們的沖繩之旅的第一站就是Taco Rice

我真的沒做功課 所以大家怎麼排就怎麼吃啊

Taco是屬於墨西哥人的食物啊 用玉米粉製作的餅皮夾著爽口的醬料一起吃

而Taco Rice是屬於日本人的改良版 帶入日本人自豪的日本米

沖繩發明的Tacorice  把日本跟墨西哥的特色加在一起  日本人在餐飲業真的也是創意十足啊

日文叫做Omu Taco跟蛋包飯有異曲同工  蛋包飯叫做Omu Rice

餐廳裡面的環境也是相當的五彩繽紛 本來屬於拉丁美洲的墨西哥

那裡的人熱情好客 好天知命 多彩的顏色只是剛好反映它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

不過這…外星人吧!!!   好可愛的塗鴉牆  整個很有童趣很可愛

這張桌子不太像是餐廳的餐桌  比較像是小朋友的遊樂場  東西也太多了點

真的可愛…

真的是名店喔  很多名人的簽名  他們的簽名都是簽在紙上像是用裱的一樣來處理

一張一張整齊的排放在牆上  跟我們這裡直接簽名在牆上不同

大家點的東西拍起來都差不多的   顏色漂亮多彩

蛋包做底 有鮮豔的黃色  加上點美乃滋跟番茄醬就有了白色跟紅色  這東西看起來就是騙小孩的食物  哈哈

當然在蛋包底下藏著大量的生菜跟飯

日本的蛋包處理真的很棒  就是那種半熟看的到

但是吃起來卻不感覺是生的  非常的滑嫩  這樣的蛋包在台灣真的很少看到但在日本幾乎是基本的技巧

因為有很多的生菜  所以吃起來口感很多元

有滑嫩的蛋包  清爽的生菜  加上米飯  每一口都吃到很多食材

因為飯跟蛋可以混在一起吃  還有番茄跟美乃滋的調味  一整個豐富多變化的味道

這樣的創意一定得到很多小孩的喜愛的  難怪整個空間這麼五顏六色

Taco Rice Cafe Kijimuna 塔可飯餐廳  北谷町美浜9-1  Depot Island大樓C棟 2樓    098-989-5100

營業時間 : 11:30 – 22:00    定休日 : 全年營業

新竹-二六食堂 墜落的學子的美食天堂

清大夜市越來越沒落了啊 好幾家店家都因為樓房拆遷而結束了

不過這裡畢竟是大學生的美食天堂 還是有不少的店家可以選擇的

這天來到的是位於有名豆花店附近的二六食堂     大大的看板在清大夜市這街上挺吸引人

第一次來吃是2015年7月  後來才發現我果真始終如一  兩次都覺得這裡不怎麼樣…哈

這裡是日式的蓋飯     不過以口味看有些還算有創意 (菜單是2017年版)

至於價位     因為這裡是清大夜市商圈耶    當然價格要是學生能夠負擔的

雖然已經是暑假了但是這裡的生意還是很好

應該是很多學生還沒有回家    而這裡的價位就鎖定了學生族群

整個空間不大 人很多

裝潢的很可愛    在櫃檯的上方有一個小小的熱氣球…雖然扁了….上面寫著26

味增雞腿蓋飯  看起來雞肉挺嫩的喔    不過我沒吃到….沒辦法說

唐揚雞蓋飯

炸雞塊蓋飯的意思 揚在日文是炸的意思

好幾塊的炸雞塊加上了點高麗菜絲苜蓿芽海苔淋上一些黃芥末醬

我覺得這炸雞塊不夠酥脆啊 不知道是不是已經炸了一陣子

吃起來感覺不夠酥脆 不過加上黃芥末是可以提升風味的沒錯 這也是很日式的吃法

雞肉的肉質還OK    但是我覺得這蓋飯的整體風味只能說及格

接下來這兩張照片是2017年8月的

這天吃這一餐真的失望到沒話說  只是這裡生意跟兩年前一樣的好  座無虛席

但是我真的不了解這樣的品質怎麼有這麼多人來吃啊…

不管是照燒豬排或是味增雞腿…肉都有點乾…一點都不多汁軟嫩

米飯也是非常差…感覺放很多天的樣子…所以真的是粒粒乾的分離  口感相當糟

edf

 

生意真的好好啊     真的是座無虛席耶

但老實說我是覺得還好而已啊    可能這裡份量夠價格又相當實惠吧

畢竟學生就是學生啊 有時候可能對吃沒有這麼的挑剔吧

二六食堂    新竹市東區建功一路26號    0963-535-933

竹北-鄉親養生館 按摩外還有滷肉飯吃

本來想要找朋友吃飯的   沒想到大家都沒空   那就自己來去鄉親馬一下順便吃滷肉飯吧

鄉親在新竹算是很有名的一家養生館    因為這裡除了按摩之外還有東西吃啊

我之前已經來過幾次了  吃了滷肉飯也覺得還好 竹北-馬一下後來個滷肉飯吃到飽在鄉親養生館

但是只能說按摩之後還給妳吃飯喝湯  真的是佛心來著的阿

晚上七點多的時間來  整個養生館裡面滿滿滿的人啊

這裡的生意真的超好的  看起來很多人是剛下班  也難怪需要開24小時跟小七一樣

因為我也是剛下班  所以沒有想說要按全身

所以來抓個腳吧  我沒有常來也搞不清楚哪一個師傅比較厲害

隨機的一個師傅來幫我抓  不過師傅還真的很厲害啊   才一動手我就開始痛了

他跟我說忍一下喔   可是真的…..所以不得已還請他手下留情呢

現代人坐辦公室很少動  加上常用電腦玩手機平板通常肌肉都欠磨練阿

所以偶爾按摩一下可以讓筋骨輕鬆點    師傅說上班有空的時候就伸展一下身體

雖然是抓腳一個小時    不過一進門先泡腳

然後師傅會幫忙把脖子肩頸都按一按    剩下一半的時間再來抓腳

我覺得這樣的安排剛剛好啊  因為肩頸很重要因為通常都很緊  隨便一抓就會唉了…

幾次感冒的時候想說來刮刮痧 我也是來鄉親按摩間刮痧

全身刮痧弄得跟被家暴一樣的恐怖 不過流個汗之後真的身體舒爽不少啊

只是這全身弄成這樣…出去玩是要不要下水啊???

在按摩完畢之後就是美食時間了

其實剛坐下來就先上茶也來了一小盒的水果

按完師傅會問一下需要吃嗎?    因為我還沒吃飯所以滷肉飯排骨湯跟綠豆湯都來吧

這滷肉飯看起來有點肥喔…跟我之前來吃的印象一樣耶都沒有變

這滷肉飯吃起來真的比較油一點    好不好吃就見仁見智  綠豆湯倒是還不錯

本來來鄉親的目的就不是滷肉飯綠豆湯阿   所以東西好不好吃不是重點啦

雖然我們副總說鄉親很多師傅是大陸來的感覺有點敷衍  但是我不覺得這樣耶

而且生意這麼好一定是口耳相傳     所以我覺得是很值得來體驗一下的

抓一個小時的腳  原價600因為有特約所以500元

抓完之後真的是輕鬆很多可以健步如飛囉!!

鄉親養生館  竹北市自強南路251號(24小時營業)

電話:03-6589388

HoChiMinh-Pho Le最厲害越南河粉錦麗 胡志明必吃

還好有人介紹 這號稱全胡志明最好吃的河粉才沒有錯過

來越南很多人說河粉表現太亮眼 就算天天吃也不覺得膩

前幾天吃了幾家都還算不錯沒有失望

不過看到有人介紹錦麗牛肉粉號稱第一 而且開分店開到了香港

就真的滿滿好奇心的搭車前來  這一趟車資算是這幾天在胡志明搭車最高的了啊

本來以為這錦麗都可以到香港開分店了外觀應該相當的時尚吧

沒想到位於第五郡的本店外觀依舊相當的樸實   

座位相當的多所以吃飯時間來也有位置  也或許這裡真的有點遠..可能很多人去分店了

 

店員直接推薦第一個

椰子一整顆就不用介紹了  來到東南亞吃飯搭椰子水還挺清涼退火啊

這一盤比臉還大許多的生菜  跟前兩天看到的一樣

基本上只認識九層塔    其他兩種香料不太認識

至於豆芽菜也是河粉好朋友  這裡提供的是生的豆芽菜

不過聽說有位外國朋友把豆芽菜燙熟的服務  

我本來想說給我的應該要是燙過的吧   

沒想到還是生的可能他們認為我們亞洲人應該可以接受

這一份基本款大的75000小的70000   換算成台幣大碗剛好100元啦

端上來的時候還挺大一分的  裡面的牛肉牛脆骨還不少

先喝了一碗湯  我就真的醒了..這湯頭怎麼可以這樣的清甜爽口

帶著微微的肉香  還沒有加檸檬就有那清爽的果香  層次多元的讓人可以飛起來了

昨天看人家介紹的文章  還想說有沒有這麼誇張  好吃到完全顧不到要拍照

然後吃完還口齒留香的回味無窮  這一會我真的有這樣的感受啊

牛肉的處理也相當的厲害  端上來時還有看到牛肉的粉嫩顏色

看起來這牛肉也是上桌前淋了滾熱湯汁才逐漸變熟的

吃起來相當的軟嫩好咬好入口  肉汁更是香甜的讓人忍不住多感受一下

除了牛肉之外還有牛肉丸  也是很有彈性咬勁

大概就是食神裡面的那種程度了  整個跟牛肉搭起來一彈一軟嫩相當的厲害

這面紙是會收費的如果沒有使用記得要還給他們喔

Pho Le Nguyen Trai    413-415 Nguyễn Trãi, Phường 7, Quận 5, Hồ Chí Minh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06:00–01:00    電話: 08 3923 4008

Natali’s Bohemian Styl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laoreet cursus volutpat. Aliquam sit amet ligula et justo tincidunt laoreet non vitae lorem. Aliquam porttitor tellus enim, eget commodo augue porta ut. Maecenas lobortis ligula vel tellus sagittis ullamcorper. Vestibulum pellentesque cursus risus, in ultrices odio. Morbi dui metus, fringilla quis urna vitae, fringilla tristique nibh. Donec ultrices est ut dapibus dapibus. Nunc fermentum viverra risus, et mollis ante commodo sit amet. Vestibulum eu enim nec lectus volutpat dignissim vel sit amet dui. Maecenas sodales mi non nibh egestas gravida. In in dolor orci. Mauris viverra eu enim eu luctus. Praesent vel orci pulvinar, semper augue et, interdum sapien.

Pellentesque quis sodales tellus. Pellentesque at aliquet magna. Mauris vel nunc lobortis, imperdiet velit vel, congue massa. Vestibulum ante ipsum primis in faucibus orci luctus et ultrices posuere cubilia Curae. Vestibulum pellentesque cursus risus, in ultrices odio. Morbi dui metus, fringilla quis urna vitae. Nulla lacus magna, mattis sed semper sed, tincidunt sit amet sapien.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ras neque sem, congue eget iaculis eget, mollis sed lacus. Donec ante nibh, ornare ac eros at, accumsan rhoncus lectus. Praesent finibus et quam id gravida. Donec et velit id arcu commodo tristique congue ac ligula. Proin a tempus justo. In aliquet libero ac lobortis faucibus. Quisque facilisis tincidunt posuere. Aenean finibus tortor dictum nisl semper, ac sodales odio volutpat. Maecenas ultricies hendrerit nisi nec varius. Phasellus vel lectus sed mauris rhoncus tempor sit amet non risus. Aenean eu fringilla diam. Mauris iaculis facilisis sem sit amet blandit.

  • Etiam eget enim vitae elit!
  • Nam semper nulla at turpis!
  • Donec vestibulum ante at nibh!

Aliquam dignissim, nisi ac luctus blandit, ipsum est accumsan leo, a dignissim nibh ipsum ut nulla. Nam sit amet arcu ligula. Morbi sed quam et sapien faucibus pharetra ultricies ac neque. Vestibulum quis pulvinar urna. Praesent sodales purus in accumsan fermentum. Etiam euismod, neque at tincidunt auctor, magna erat tincidunt nisl, venenatis tristique arcu massa sit amet ex. Phasellus consequat placerat enim, vitae sollicitudin urna ornare at.

Be the change that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

Duis nulla purus, scelerisque a augue ut, tempus rhoncus erat. Nam massa mauris, accumsan eget fringilla sed, placerat nec mauris. Mauris blandit odio sit amet mattis ultrices. Fusce luctus porta mauris malesuada posuere. Proin sagittis pellentesque augue quis congue. Proin feugiat quam eget eleifend imperdiet. Maecenas commodo nulla et ipsum bibendum, id lacinia dolor varius. Pellentesque id orci laoreet, sollicitudin ante vitae, aliquam mauris. Praesent in turpis tortor. Integer ac lacus orci. Nulla vitae felis urna. Donec at nunc semper, efficitur felis tincidunt, finibus tortor. Pellentesque nec est eu risus suscipit vestibulum. Nulla convallis non tortor at fringilla. Maecenas at elit justo.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