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麺家いろは來自北陸富山的黑拉麵 冠軍拉麵名店台灣首發在竹北

剛好想起來…自強南路開了一家新拉麵店啊

只記得好像很有名    據說是拉麵冠軍來著

新竹的拉麵店真的有夠多的    來自日本的連鎖拉麵店也都已經進駐

無聊的新聞報導還針對這一件事情寫了一篇文章..

誰說這裡沒美食 這5家來自日本的拉麵店新竹都有分店

    麵家IROHA竹北店    新竹縣竹北市自強南路103號    03-658-9732

    博多一幸舍拉麵竹北店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245號    03-657-2860

     博多一幸舍拉麵 新竹店    地址:新竹市關新東路256號    03 577 2700

    新竹-博多一幸舍豚骨拉麵 湯頭怎麼了?   

    博多一風堂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102號    03-558-9733

    竹北-一風堂 顛覆我對台灣一風堂的印象 好吃的赤丸豚骨拉麵 

    花月嵐新竹巨城店    地址:新竹市中央路229號4樓(遠東巨城購物中心)    03-533-1763 

    富士山55沾麵    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480號    03-558-8567

     竹北-富士山55 名古屋來的電視冠軍沾麵

聽說是由義美引進來的    所以大家都很期待

畢竟義美在台灣人的心目中相當的優質 這樣的廠商引進的拉麵對大家也多了點好奇

這樣的組合 據說是使用天然的食材沒有人工添加物    希望大家吃得健康

而且特色黑醬油拉麵 竟然是使用義美的純釀造黑醬油…

這算是另類的置入性行銷嗎? 不過這樣的組合真的OK嗎?

滿滿的燈籠打得很漂亮 掛著一生懸命的牌子

日本人真的是用盡全身的力氣 只求把一件事情做好

對於拉麵的堅持與付出 我想店家是這樣在落實的…希望義美引進這店家也是用這樣的精神

看看日本本店的官方網站 就這一張

東京拉麵冠軍    2009-2012還有2014年 五年得到冠軍

只能說真的太神奇了…這來自北陸富山這個黑布立山的所在    竟然連拉麵都這麼神奇

就真的這麼神奇的店家 讓富山縣的旅遊推薦上也推薦這拉麵美食

富山旅行指南「富山黑湯拉麵」麵家iroha

門口就一個等身大小的人參立牌 就是日本本店的社長啊

五度冠軍…台灣人很愛這樣稱號 只要有這樣的冠軍啊第一名啊 保證滿座

這天來的時候隊伍沒有很長 大概等了20分鐘

店內的裝潢不複雜 標準日本連鎖拉麵店的裝潢風格

店員一樣是滿滿的精神 一直用日文歡迎也謝謝客人的來訪

富山黑醬油味玉拉麵    白金雞湯味玉拉麵

價位250元 以這樣的名氣這價位還算是OK啦   

雖然前兩天有新聞說 台灣人對於動輒三百的日本拉麵很少唉貴

但是一碗鬍鬚張漲個兩元    一碗40就被罵到臭頭   

不過這算是舶來品啊    就像台灣珍珠奶茶到了國外不也是賣的乍舌啊

富山黑醬油味玉拉麵     因為這個拉麵得過冠軍所以就點了    其實另一種白金雞湯味玉拉麵也得過

很快的拉麵就上來了  因為我一個人來所以坐在吧檯的位置    他們就在我前面料理

其實挺有趣的 他們一邊做料理一邊哈拉…不過如果像是日本拉麵店那種全心全力就更讚了

黑醬油拉麵系列的就是以黑醬油為主軸     再加入豚骨魚介等多種食材熬煮的湯頭

其實對於醬油拉麵台灣人是比較不熟悉的 我吃過的醬油拉麵也不多

整個湯頭還是很香 喝起來鹹度還好應該是有調整過了

味道裡面有一個獨特的苦味 不過不重反而算是一種特色了

這叉燒….好好吃…

入口即化軟嫩多汁     處理得相當好的叉燒

半熟蛋     吃拉麵真的這是很好的搭配

這一顆蛋也是黑醬油拉麵跟黑醬油味玉拉麵的差別   如果想吃蛋就直接點後者吧 可能省10元

不過這拉麵裡面放了一些高麗菜…其實我覺得沒有這搭    雖然可以增加口感

這拉麵還挺Q的    口感還不賴

這好像是義美自己生產製作的拉麵啊 所以在品質的控管上讓人很放心

這一份拉麵算是不錯 但其實跟豚骨比起來比較不容易吃出特色

不過既然得過這麼多次拉麵冠軍 顯然對日本人來說這樣的味道口感相當突出啊

很快的又來了…才幾天的時間    就經過肚子餓了

這天點的是另一種冠軍拉麵    白金雞湯味玉拉麵

這一碗感覺好豐盛啊    湯是白的跟前面的黑醬油拉麵不太一樣

從名字上知道這是雞汁拉麵啊    有半熟蛋有玉米跟蔥花

這湯頭我很喜歡耶 不太鹹也不膩 有雞湯的溫醇與香氣    喝起來很濃郁

雞肉還吃的到雞皮呢 有好幾塊每一塊都白白的

不過在拉麵裡的雞肉吃起來很讚 非常的多汁   比起單吃雞肉有時會覺得乾澀這一點都不會啊

這一份對我來說比前面的黑醬油拉麵來的有特色    真的有冠軍的姿態喔 

說道雞湯拉麵 一定要說一下華泰名品城的錦拉麵囉

中壢-錦拉麵 桃園高鐵華泰名品城之人氣拉麵 總有一天吃到你 

麺家いろは 富山黑拉麵IROHA竹北市自強南路103號     03 658 9732

中壢-House Cafe since 1910百年紅樓 美食展覽咖啡香

真的沒想到中壢也有這樣有趣的咖啡廳啊

House Cafe Since 1910     這百年的紅樓建築被改裝成咖啡廳賣法義式餐點

其實之前就發現有這麼一家店了    不過到這次朋友提起了才決定立馬來去啊

百年紅樓的建築 其實應該要白天來的    晚上總是很難拍出這建築的美啊

走到了門口才發現這裡不只是一家餐廳啊 也是一個藝術空間

晚上打上了燈光之後 真的很有氣氛

能夠保存百年的建築也不是普通的紅磚瓦砌起來而已    這房子也是名師設計有一定的風格

這樣的大宅院自然要有庭院空間    種了不少植物    綠樹紅瓦真的相得益彰

而這一張長椅     在夏末午後可以想像乘涼聊天有多麼舒適

House Cafe這房子從1910年到現在    已經邁入第107個年頭了啊

所以在餐廳的名字上直接點出這一點   

整個空間非常的舒適    座位間相當的寬闊

服務人員很多而且訓練有素 對於各種問題都有明確的解答

因為我還問了料理裡面的小東西 竟然有答案…讓我挺驚訝的

有人在google上說服務不好 這天來的經驗我倒覺得服務還不賴啊

其實整個裝潢從內部看起來 沒有留下太多這是百年建築的影子

只剩下幾片牆還有紅色磚牆露出來

其他部分其實都重新處理過了啊

當然很會擺設 簡單的擺上一些東西這個角落就有FU了

每一桌上都有的花…真的一朵小花讓整張桌子變得相當的優雅

一整壺水給你     一坐下來水也來了挺快的啊

菜單選擇還挺多的

這裡是法式義式料理     所以來這裡基本上是想吃燉飯跟義大利麵的

以下有套餐選擇   

加60元會有飲料    也是後來選了瑪黑茶的原因

加230會有湯沙拉甜點跟飲料    以價位來說其實不低

整個餐廳的空間 四周幾乎都是落地玻璃了啊

很多燈的設置讓整個空間相當的明亮舒適     如果白天有自然光照進來想必也很不賴

櫃檯的部分 也是很簡單布置

真的從內部看不出來這是老房子吧

就布置來說    我覺得做得很好

氣氛溫度相當的適切 但是就老房子來說好像有點沒有太多表現就是

蠟炬….

搭配的茶是瑪黑茶耶     一下子就讓我開心

雖然我相信是一個茶包而已    但是他們泡好把茶包拿起來了 端上桌的就是最剛好的茶味道

不苦不澀淡淡的水果香氣    搭配甜點真好吃

這沙拉水果不少 還放了蜜棗     很少吃到這樣的食材在沙拉裡面

不過酸甜酸甜的 還真的開味開胃

番茄蔬菜濃湯    煮得很爛味道很剛好

帕美森老起司羅勒海鮮燉飯

 

蒜香培根鮮奶雞蛋細扁麵

 

蛋糕…這是磅蛋糕    加過熱了吃起來很不賴   

鬆鬆的甜甜的 入口即化奶蛋香濃郁啊

話說磅蛋糕是麵粉一磅奶油一磅糖一磅蛋一磅    以前只知道吃今天算是長知識

吃飽飯到後花園看一下吧    以前的大戶人家總是有後花園可以玩耍的

打了燈光點了蠟燭 氣氛很好啊

還有原來後花園的小橋…這已經是古蹟等級了啊

隨手拍就很美

連洗手間都這麼的精緻有美感

大榕樹也是一直屹立在這裡吧

 

二樓的陽台    好美啊

在門口這裡基本上是一個藝術空間啊 隨時幾乎都有跟藝術家配合展出

順著樓梯上來的空間也是展示空間 不太大所以能夠展示的東西不多

這次的展示產品很簡單   

這建築真的好美啊 建築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吧

準備離開了 從外面看進去餐廳裡面    這一整個是新穎時尚的咖啡廳啊   

下次要下午來下午茶 感受一下白天這百年建築的美麗

2017年9月又來一次  這次沒有特別拍照  只是來的時候剛好夕陽照著紅樓

映著藍藍的天  超美的啦

House Cafe 1910    320桃園市中壢區正大街32號     03 281 1910

開放時間    每天    11:30–22:00

新竹-帕比絲印度咖哩 台灣廚師的印度料理 香料真的重

怎麼覺得我最近好忙都沒有應酬…開發新竹餐廳的進度有點受到影響了

不過開完會還是要來吃個好料的 今天來到金山街

平日金山街基本上我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塞車啊 還好這天是星期日路邊停車很容易

上次來這裡是吃新加坡料理 這天就來點印度菜囉

園區有不少的印度工程師 所以這裡也有印度人開的印度餐廳

但是聽說那家要等非常久    就先吃這一家台灣師傅的印度菜囉    帕比絲印度咖哩

果不其然…印度工程師很多 等的時間就來了兩組印度人

店內的掛了一些有印度風的擺飾…放的也是印度音樂

經典咖哩…好期待喔

不過說實在的之前在印度吃的印度咖哩真的是重口味的 跟台灣人習慣的不太一樣

所以雖然期待但也怕太過道地啊    我想台灣廚師的印度菜也許有融合點台灣特色吧?

點了二人分享餐    一整餐吃請起來還挺夠味道的

有特約廠商可以省了10%的服務費 加上桌上的Gomaji提供coupon可以抵100

德里清雞湯

清雞湯挺好喝的 但是有好重的薑的味道喔

喝完全身都熱了啊 有喝了薑母茶的FU 哈哈

香料脆餅

餅脆脆的加上像是沙沙醬的香料 吃起來有點爽口

跟我的印象一樣…香料香料香料 印度料理大把香料放進去就對了

香Q麥球

這上桌時候好大一顆啊 但其實裡面是空心的喔 所以戳個洞就消了

但是整個麵皮好Q的樣子    真的好對我這個麵包控的胃啊

沾上一點點咖哩醬 吃起來就好香好夠味    而那個Q度的口感真的不賴

月桂飯

這米看不出什麼月桂口味啦 但是這米煮的很棒    粒粒分明     吃起來也很Q

搭著咖哩吃也是非常的適合   

羊肉瑪莎拉

羊肉很有咬勁    這瑪莎啦…其實我吃不出來跟一般的咖哩有什麼不同

不過這香料的味道相當的重 口味比後來吃的奶油咖哩來的更香…

我覺得香料有點多耶 但是這比較像是我在印度吃的感覺 只是印度的又多了點辣度…

奶油牛肉咖哩

牛肉吃起來很嫩 咖哩則因為加了點奶油吃起來比較溫順更好入口了

不過不管是這一份牛肉咖哩或是前面的瑪莎拉   都一定要把醬汁留下來搭著麥球或烤餅

印度香料奶茶    真的是香料奶茶…

所以是只要有香料就可以稱作印度料理了 哈哈

原味烤餅    這不在二人套餐的範圍    想說點來吃吃看口感

而且咖哩剩了一點單吃太可惜了 一定要來感受一下烤餅加咖哩的味道啊

這烤餅就是香Q啦 用手拿著吃真的比較像是吃印度料理喔  

沾點咖哩後    先入口的是咖哩的香料味道 接著會感受到烤餅的麵香啊

一口一口那飽足感立馬提昇    本來二人套餐吃完感覺剛剛好的 加了烤餅就有點過了啊

不過一整餐覺得還挺不賴的 雖然香料很多但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啊

好吃的一個小餐廳 只是因為人手不多 點完東西後要等一段時間才會上菜喔

帕比絲印度咖哩    300新竹市東區金山二十三街69號    03 567 8591

開放時間    星期二三四五六日    11:30–14:20, 17:30–21:30    星期一  休息

大安-永康肥鰻屋 香甜鰻魚飯

永康街可以吃的東西相當多啊     但是很少來

這裡已經被觀光客給佔據了啊 當然也包括很多台北本地人

準備來這裡吃飯擔是走了一圈找不到什麼合適的啊     那就隨便來一家吧 吃鰻魚飯

在日本料理中鰻魚飯算是相當高貴的料理啊    因為鰻魚要處理的好不太容易

店內的生意還不錯 裝潢有點像是居酒屋的樣子

不過今天跟同事一起來 就簡單吃個東西囉 沒有打算喝酒(其實…我好像從沒自己打算喝酒過…)

既然是肥鰻屋那就點個鰻魚吧

首先搭配個酸酸甜甜的生菜沙拉    其實在日本吃鰻魚很少會這樣搭啦

不過這生菜沙拉酸酸甜甜的還真的挺開胃的

味增湯的味道也不賴 有改良過的台式口味喝起來不太鹹點到為止的味增味道

果真是簡單到不行的鰻魚飯啊    跟在日本吃鰻魚飯是一樣的規格

整碗飯裡面就是這麼簡單    只有烤鰻魚鋪在飯放面    然後旁邊放了幾片薑片

小小片的金桔用來擠在鰻魚上    簡單去腥加味的    不過後來發現這鰻魚沒有腥味啊…

加了點金桔的話會有點淡淡的香氣…

簡單吃一口這鰻魚還真的很好吃啊    軟綿香甜入口即化

烤的程度相當的剛好    是誘人的琥珀顏色     熟透但不過硬真的有好好照顧

而這飯也很棒 煮的剛好的軟度也不太爛

飯淋了一些醬汁吃起來有淡淡的甜度 跟鰻魚飯搭配起來很美好

鰻魚的刺處理得相當的乾淨    吃起來也沒有負擔

生魚片丼飯

基本上我沒有很愛生魚片丼飯 因為整份都是冷的感覺很不飽…

不過這生魚片很新鮮    簡單沾個芥末醬油 可以感受那於魚肉的鮮甜在嘴中Q彈

其實本來是想來吃這一家的 永康街這裡面有好幾家店的外觀很吸引人

可惜這些店沒有做料理 主打飲料甜點的

永康街這一區對於台北人來說應該是很好逛很好吃的地方    不過遊客太多了有時候擁擠了點

希望下次有機會是週間時間來這裡喝一杯茶

永康肥鰻屋    106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12-2號    02 2357 0028

開放時間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日    11:00–14:30, 17:30–21:00

大安-Sarabeth’s紐約早餐女王登陸台灣 貴鬆鬆的名店

號稱紐約早餐女王的Sarabeth’s台北分店開了    好像很厲害的店我想應該很多人吧

不過其實早在快三年前我就已經吃過了東京新宿分店了

Shinjuku-Sarabeth’s紐約的早餐女王 紐約第一名甜點店 東京也有了

說是很厲害但是星期五的傍晚來 看到了空曠的餐廳是時間不對嗎?

Sarabeth’s 2012年起觸開始在海外開設分店     台灣是在日本韓國外的第三站

不過怎麼感覺台灣人沒有很捧場啊…

很全球一貫的裝潢風格嗎? 用了文化牆面 白色打白色的燈有種純潔但又有點調皮的風格

Sarabeth’s創始店於1981年在紐約曼哈頓上西城設立   

整個品牌的風格就是時尚高格調…又帶點輕鬆的歡愉情境

因為很受當地人的歡迎而且也備受媒體的喜愛 被稱為最美味的甜點店    紐約早餐女王等

因為有小小孩 所以基本上這一餐是沒有認真拍照的

有趣的是我回頭去看三年前在東京點的東西 竟然跟這天點的東西一模一樣

我想可能點的都是店內的招牌 所以就會有一份班迪尼克蛋然後一份法式吐司

但同時也發現    原來台北的價格比起東京新宿來說 一整個有過之啊…

原來一樣的東西在台北一定要更貴這個原則是不會被打破的    即使東京人明明收入比較高

經典班尼迪克蛋360元    

其實我還真的挺常吃班迪尼克蛋的     因為把半生熟水波蛋加上荷蘭醬汁

加上麵包很有咬勁搭配了火腿 一口咬下那口感多元很有層次

旁邊的生菜…是非常的好吃…沙拉醬酸甜得宜生菜非常的嫩很清爽的搭配

法式吐司480元

這個價錢我覺得真的是有有有貴啦…就這樣單點480台幣耶…

只能說這牌子名氣大的確吸引很多人 但這高貴很貴的價位的確讓人不敢親近

這裡全部都是單點 在點一壺茶加起來就超過600囉

這法式吐司其實煎的不錯    外表看起來就是細心照顧才上桌的

撒了淡淡的糖粉     吐司外層被蛋些些裹住一口咬下相當鬆軟具有彈性

吃的時候加上點蜂蜜     當蜂蜜被吐司吸收後讓整個吐司的口感變得比較細緻

附在旁邊的奶油也相當的香醇一點都不膩    整體的搭配很棒    口感味道都不賴

只是480這個定價實在不太親民啊

Sarabeth’s 台北敦化SOGO店    09:00 – 21:30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6號B1

機場捷運試營運搭乘20170218

本來以為機場捷運的搭乘要好久之後了啊 沒想到這天竟然跑來試乘

剛剛開始試營運的第一天 台北車站的人潮洶湧只能說想要嚐鮮的人還真的多啊

其實也擔心人太多 我這不太排隊的人沒辦法忍受

不過真正體驗後發現 有洶湧人潮的應該就台北車站站吧    

想要體驗的人試試看別的車站吧    這天我的出發站是桃園高鐵站    

本來表定發放號碼牌的時間是7:40/9:40/11:40/1:40四個時段

不過桃園高鐵站這裡 可能因為人不太多所以我們大概9:15到馬上就拿了號碼牌

而且也不用等立刻就可以進站開始搭乘體驗了啊

一進站的這個大廳地板上      很棒的設計

又是方向的標示也是設計 地板上機場跟中壢就兩個方向

什麼都還是新新的感覺好好喔

桃園高鐵站很常來    有沒有機場捷運好像沒有差

只是對於要去機場來說 以前只能在這裡搭接駁巴士現在多了一個選擇

基本上時間可能快一點點價錢也沒有省啦

目前高鐵桃園站這裡只有普通車     所以想體驗直達車要到機場去喔

不過既然是來湊熱鬧的 當然是普通車直達車都要來一下啊    

因為有柵門的關係    基本上大概很難跟列車合照了

從這個路網很清楚的看到

紫色這條是直達車     台北車站到機場第第一/第二航站     中間只停新北產業園區跟長庚醫院

藍色這條是普通車     台北車站到環北站      每一站都停

跟台北車站的人潮比起來 這裡真的不用擠

只是高鐵桃園站是高架車站 風比較大就是

在高鐵桃園站這裡 有出口直接連華泰名品城    所以想逛outlet也可以搭機場捷運來

車站入口處有工作人員在發放號碼牌    然後入站就把號碼牌回收然後蓋章

就跟去夜店一樣囉     憑著手上的這一個小章可以進出各個車站

因為以後可以沒有這種熱情全程搭完 所以今天就是要給他搭到爽

高鐵桃園站–環北站–機場第二航站

機場第一航站–機場第二航站–台北車站

台北車站–高鐵桃園站

因為想順便了解一下捷運跟機場航站的動線 所以今天去了第一跟第二航站視察了一下

高鐵桃園站往環北站    很大的轉彎

目前雖然只有往南通到環北站 但目前中壢市區還有兩個站體在興建

等到通車之後 機場捷運將會往南通到中壢火車站

車內拍的照片 很晃嗎? 哈哈

其實搭乘的經驗還好耶 而且在好幾各轉彎處車速相當相當的慢….

A21環北站    這算是踩線    竟然搭了就一定要到最後的環北站

環北站…走出去好像也不知道要幹啥…因為出去接的是中豐路跟環北路    其實真的沒啥

手把…

這車速的變化還真大 據說車速最高是100     在車廂裡面的螢幕都有各項訊息顯示

這一張是時速84公里

這張時速只有12公里

桃園體育園區站 我想這一站應該是機場以南除了高鐵桃園站之外會有最多人進出的車站了

這裡是桃園國際棒球場    職棒的比賽常常在這裡舉辦   

以後看職棒可以搭捷運來     還挺方便的

不過如果從台北來的話     我想我應該會選擇搭高鐵然後再轉吧

因為搭機場捷運的時間比較長 價格好像也沒有便宜到…

在領航站有捷運列車的機房…

A13機場第二航廈

好久沒來….最近去日本都從松山機場出發

機場第一航廈第二航廈間有Shuttle    不過完全沒有搭乘

這天的就來試試看吧    後來發現從Shuttle出來另一邊這是這走道

不過Shuttle的設計超級不大方的啦…躲在小小的角落裏面

有點見不得人的樣子 非常不入流的設計

現在機場裡面的標示算是清楚了    桃園機場捷運

第一航廈這這大大的標示…搭電梯就往捷運去 還挺方便的

開闊的空間   

想要去台北 但是在第一航廈站搭直打車一定不會有座位啦

所以我們就先搭去第二航廈站好了…結果發現…其實也很難有位置 哈哈

不知道在試營運免費或半價結束之後    還有這樣的人潮嗎?

直達車的螢幕有出境班機的資訊    也有航廈的標示     這一點是最機場捷運的呈現

大家來試乘的心情都很好…捷運今天不是工具而是目的…

高速公路

好高喔    這也是反覆測試一直沒辦法通車的原因啊

這安全性一定要重視的 畢竟關係著所有乘客的安全    

在直達車裡面有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東西     我直覺這就是跟香港的機場快線學的啊

現在其實LED也好面板也好    都可以表現得比這個來的好…

還是設計者覺得這是一種美感    的確啦在車廂內的每一個螢幕都有顯示到達時間了

林口附近跨過高速公路    跟高速公路的高架也有交叉

好高好高…其實沿途兩邊的景色還不賴    兩邊都有小山丘綠意盎然的

不過有一兩個區域也有很多的墳墓就是

其實搭乘的經驗還不錯 因為沒有很搖晃

而剛剛啟用的新車廂 環境維持的不賴

車廂裡面也禁止飲食 維持台灣捷運一貫的風格 也可以讓環境維持得更好

在過了新北產業園區 一架ANA的787飛過來

越來越近耶…運氣相當的好 然後它就慢慢的轉彎往松山機場方向去降落

台北車站這裡超熱鬧的啦 來試乘的人真的不少

因為不用錢 我想很多人真的來湊熱鬧的    一天全家大小來體驗兼殺時間

台北車站站這裡的大廳 還蠻高的  

這裡可以接捷運紅線藍線還有綠線

只是紅線藍線是台北車站站     但是綠線是北門站

但是距離都不太近     所以拉著行李從捷運來換機場捷運去機場 感覺還挺挺累得…

機場捷運的列車不長     當然有一整各車廂是給行李搭的

以運量來說真的不大    不過我是挺擔心這捷運真的會賺錢嗎?

整個大廳的設計還挺漂亮的

新的設計比較兼顧了實用與美觀    跟以前老的想法很不一樣

這巴士跟汽車的入口    牆壁上還有一首詩呢     這各設計還不賴

而且現在真的人實在太少了 還可以走上馬路拍照 哈哈

台北車站這裡的行李預辦登機     可以自己處理

一開始據說有點問題 不過好像已經改好了

當然也有航空公司櫃台    只是現在只有華航華信長榮立榮可以用…

我個人是覺得這裡應該不久就會撤了吧…哈哈

人潮有夠稀少的啦…當然啦也許還沒已正式開通客人還沒開始使用

這裡也有這一片牆喔   

預辦登機真的廣告的很大    可以把行李check in了拿到登機證後 輕鬆的去機場

在香港我偶爾會去做 但是如果我是台北人要去機場我覺得我會手提著行李去機場耶

因為飛機起飛前三個小時才能辦理 我覺得對我來說太早了…哈

回程從捷運紅線下了車    要走到機場捷運

雖然說可以一直在地下街裡面走    只是這距離真的有點遠

看到這一個地板上的大大標示只是表示你走進了機捷的範圍了     其實還有一大段距離呢

光是這一段距離不知道就要打消多少人搭乘機場捷運的念頭了

畢竟拉著行李搭捷運要走這麼長的時間來轉機場捷運

就時間來說好像也沒有比較划算喔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這機場捷運的發展吧

cof

第二天整個豔陽高照天氣太好了    又來到高鐵桃園站接朋友

拍了這張照片    機場捷運緩緩地駛出車站    優雅的緩慢的…

cof

回程的時候 用縮時攝影拍了長庚醫院站到第一航廈的路程

可惜我的位置在向著陽光這一面 拍起來有點背光

中壢-甘田果鋪 復古風的輕鬆空間

打算來甘田果鋪已經很久了    只是這家店真的很夯啊 常常都是滿座的

這天比較早出門 就直接來等開門啦

甘田果鋪位於元化路上 就在中正公園旁邊 停車算是挺不方便的 

這家店走的是鄉村復古風吧    從門口就感覺的出來 木頭跟園藝的搭配總是讓人放鬆

一樓的位子不多    櫃台算是有點擁擠   

整個空間的顏色大綠色 搭配紅色的燈還有大紅色的咖啡機

放了烘豆機…這裡的咖啡豆也是自己處理的

鐵金剛耶 一樓的牆上放了好幾尊鐵金剛的模型    

往二樓走其實還有更多有點年代的東西擺放著 整個空間的味道就是這樣呈現的

哈哈 還有藍白紅的理髮廳的標誌耶 現在好像都看不到了啊

二樓空間    整個店裡面沒有太多的裝潢大部分是用擺設來呈現出氣氛

大綠色的牆面 基本上讓整個空間變得比較活潑

簡單的擺上一些裝飾    就很有特色了

這也有許多的老東西    現在人幾乎是迷戀老東西啊

這老電扇老店是…真的好讓人懷念啊

大同娃娃…小時候應該大家家裡都有吧…

還有要離家出走的行李箱

ET這可是當年最賺人熱淚的外星人了   跟小男孩一起騎單車慢慢往天上去的橋段超深刻

這裡只有甜點跟鹹派    沒有可以吃飽的東西

說起來價格不便宜呢 這檸檬派夠味但是稍微甜了點

這鹹派很好吃喔 入口即化又可以吃到很多的食材

以前不習慣吃鹹派 但後來發現鹹派弄得好的相當精緻可口的

不管什麼飲料只要跟火龍果搭配 就成了這模樣…基本上火龍果的味道都被柑橘類的蓋掉了

三樓空間    一樣有一整片大綠色的牆面 整個空間就活了起來啊

其實抓準了現在人的喜好 不用花太多錢一樣可以設計出很人性溫暖的環境

也是很簡單的擺設  

不過這裡的沙發倒是都挺精緻的    很有復古的風格

鐵金剛…只能看不能摸喔 不過光看也滿足了很多人童年時候的回憶啊

雖然沒有華麗的裝潢 但把收集的老東西放一放那味道就出來了

這裡不限時間相當的大方 所以有很多學生來這裡念書    相對來講會比較安靜很棒的環境

甘田果舖    320桃園市中壢區元化路213號    03 452 7727

開放時間    星期六日09:00–22:00星期一二三四五10:00–22:00

中壢-大四喜 麵食館 樣式豐富東西好吃

喝完星巴克吃啥呢? 今天吃簡單點來個北方麵食好了

大四喜在中壢是連鎖店    這天來的是中央東路的分店 SOGO附近也有分店

從網路上看起來東西不錯    店家人氣挺高的    只是這附近的停車位一位難求啊

桃園金牌好店…有認證過的喔

其實這一張重點在    後面那幾個字    中壢最好的麵食館

我想不用多說 這裡的人氣已經說明了一切啊

以價位來說有人說比較高一點 不過這位置相當方便相較於其他的餐廳這算平價了

對於價格來說我覺得合理 因為現在出門吃要省…真的不容易

大四喜…每一個桌子底下都有這樣的裝飾    有點老氣就是 哈哈

不過說實在的 北方麵食說起來也不是什麼新的食物就是…

東西算貴嗎? 我是覺得還好啦

這裡賣的東西都是傳統北方小吃    也有牛肉麵下次可以嘗試看看

這一份小菜很簡單 小魚乾海帶跟豆干    不過味道還挺不賴的    

在架上的小菜選擇相當的多 喜歡自己拿囉

這泡菜相當的基本…就那樣

中式燒肉捲餅

有中式的有法式的 說實在的還挺好奇在這北方麵食館裡面的法式捲餅是怎樣?

不過這牛肉捲餅好好吃啊    這皮很有層次煎的也剛剛好

而內餡牛肉有咬勁搭配大蔥    香氣十足又有口感

這蔥油餅很簡單 煎得很好顏色很漂亮

這煎餃有大顆喔 一嘴吃下撐了點

這細心照顧的煎餃味道還不賴    皮煎的酥香內餡則相當飽滿

咖哩蝦仁蛋炒飯

周遭幾乎每桌都有點炒飯耶…不過這炒飯上桌的時候也讓人挺驚豔

這炒飯看起來油亮    而且粒粒分明    蛋跟蝦仁都炒地入味

吃起來真的讓人一口接著一口 而咖哩淡淡的剛剛好    襯托著不搶鏡

小米粥    小米粥可以加糖不過我愛吃原味啊

這小米粥煮的挺剛好地爛但還可以看到米粒 一種米地原本香氣明顯呈現

這紅燒牛肉麵分量很夠耶

牛肉滷得相當的透所以吃起來很軟爛    很好咬

搭配簡單的青菜跟蔥    這是相當簡單而且傳統的牛肉麵

這拉麵很好吃耶    吃起來很Q彈

湯頭是很基本的紅燒牛肉麵 幾乎沒有辣度湯喝起來有點清甜

大四喜北方麵食館(中央東路分店)中壢區中央東路38號  (03)4253172 

營業時間11:00 – 14:00/17:00 – 20:40

中壢-龍岡圖書館 最美的圖書館最文藝的時光

記得小時候常常跟著嬤嬤來到士校市場買菜 傳統市場裡面人聲鼎沸菜販的叫賣聲不斷

小巷子裡面人擠人 青菜水果豬肉雞鴨魚肉樣樣兼具

好長一段時間過去了 士校這裡市場已經沒落     只剩幾攤固守但不見買菜人潮不知還能撐多久

現在的士校…連學校名字都改了 陸軍專科學校…

離題了 這天要介紹的是龍岡圖書館    就位於士校市場旁    最近挺夯的一個地方  

雖然說是龍岡圖書館 但是就一個當地人來說 這裡是士校龍岡是遠遠大操場那邊

而正式名稱是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

人紅了大家都找你簽名 圖書館紅了大家都來看書嗎?

當然啦 也有很多人專程來這裡拍照的 畢竟這圖書館的建築物相當有特色

在地出發感覺地方的情感    綠建築環保概念

書一樣的設計凸顯圖書館的主題 內部的裝潢溫潤讓使用者有舒適環境

底下是建築師事務所的概念    我們都不是設計師只有用感覺體會設計師想表達的
本案基地長面大致面對南北向,先天座向優良,地點位於中壢龍岡地區,離鬧區略為偏遠,周邊多為住宅,而基地旁由數棵老榕樹形成的老樹綠隧道為其一大特色。本案用途包括圖書館、溫書室、地下停車場及拆除重建之社區活動中心,出入口及動線的妥善安排為本案一大課題。
另本案Program屬傳統型社區圖書館機能,數位科技元素無法與大型圖書館比擬,但我們期望擺脫現有現今主流新圖書館所謂「人性化」之制式框架及一致冷調風格,真正挖掘出人們內心深處對圖書館的根本渴望—溫度與人文氣息兼具、親切友善辨識度高、多樣且令人愉悅滿足的閱讀場域……等,並融合基地元素,回歸閱讀、人性、材料及空間的本質。

概念一 來自老樹與環境的觸動   本案各機能及使用動線、開放時段雖稍交錯複雜,然以空間需求、整體涵構及物理環境等綜合元素,經過妥適分析整理後,整體配置、空間組織、開口策略便應運而生:考量空間量及機能連續性,仍決定以競圖風險高的連續性完整量體為主,但街角主入口盡量退縮,以低矮、友善、穿透性強的量感搭配景觀綠意,以呼應老樹綠隧道。

專業的照片真的很厲害 上面一張是我用手機拍的

底下這是雜誌上的照片 廣角果真看起來整個建築更美了

這一本書的感覺也更能夠呈現出來

背面也是有設計概念的 像是樹的氣根

說實在的在這一個本來是眷村的環境 忽然多了一棟有設計具有概念的新建築

獨特的建築設計紅了 連帶著也讓大家更多利用圖書館的機會    好像也是很好的方式啊

牆上的這些字 是這屬於眷村地區的特色 樣樣都是美食啊

門口的還書口…其實我找了很久到底在哪啊?

側邊 入口的部分全部木質的設計真的讓這空間很容易跟人親近

這一塊就在大榕樹的底下 有大樹的庇蔭喔

好美的環境啊 我必須承認這裏我以前從來沒有來過

因為大部分只會走中山東路 榮民南路這裡連進來都沒進來過啊

這麼多年了 這裡也變了很多路拓寬了    許多建築已經拆了蓋大樓    

而這老榕樹被完整地保留 對於很多的當地人應該是情感的延續吧

從後面的落地玻璃拍進入口處的空間

這一區是閱報區    各種報紙讓大家閱覽    ;

這是二樓往大廳拍   

說實在的這建物裡面大量的木頭運用 真的很舒適

當然這樣的設計空氣也比較舒適

樓梯間…

二樓的入口處是期刊區 後面則是兒童閱覽區

兒童閱覽區色彩繽紛很漂亮

研究一下咖啡好了 每天喝咖啡多少了解一下咖啡的歷史跟種類吧

三樓是主要的圖書區

這是一個圖書館分館所以藏書並沒有非常多    但是以社區型圖書館來說夠了

早上來的時候座位很多 看起來愛看書的人都起得比較晚…

到了下午時間就已經座無虛席了 很多人找書看書上網使用電腦 當然四樓的自習室也許多人在用公

很有設計感的空間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一個角落

翻開一本書不管是小說散文勵志的傳記的旅遊書也罷食譜也好     在這裡請遵循自己的心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很明顯是誇飾但是多看書對人的心情真的有療癒陶冶的作用啊

唯一一點 請帶小朋友的家長可以順便教育一下小朋友

圖書館裡面請尊重其他的使用者放低音量    不要奔跑

想要跑步想要叫囂 外面草皮很大可以進行放肆     大家一起維護環境給讀書人一個舒適的環境

四樓的溫書區的空間也設計的相當棒 很溫暖舒適

想借書嗎? 沒問題只要帶著身分證就可以辦理借書證了

證件辦好之後 一次可以借30本    30天內還…只能說現在圖書館超大方啦

既然有這麼美的圖書館就在附近 還不開始唸書

想多了解這個美麗建築背後的設計概念嗎? 看看建築師怎麼說吧

盧俊廷建築師作品─「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

專訪盧俊廷建築師─剖析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的設計始末

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    320桃園市中壢區台貿一街100號    03 286 8500

中壢-Table No. 2小巷內的咖啡香

隨便在網路上搜尋的 本來想說這地址不知道在哪裡

到了的時候才發現這裡距離Sogo還真近     更有趣的是竟然就在朋友家隔壁

Table No. 2    不知道有沒有Table No. 1喔?

咖啡真的是文明世界最愛的飲料了    台灣的咖啡文化也慢慢地進入品嚐不同咖啡的境界

越來越多的咖啡師自己進咖啡自己烘然後也自己沖

在這麼一個安靜的小巷子裡面 這樣的裝潢的確挺特別的

一打開門才發現原來還真是熱鬧…聽說這是Pluto的姊妹店啊

Pluto在Sogo旁 但我沒去過 哈哈

好簡單的環境啊…簡單歸簡單但是很有感覺

整個牆壁做成清水模的風格 簡單但是很清爽沒有負擔的風格

簡單的燈光設計 加上木頭的桌子

我喜歡這種大桌子 加上一個小盆栽就是一個景

有沒有設計一看就知道了啊…錢好像也不用花很多喔

前面的部分則是一片落地窗 坐這位置也挺舒服的

雖然外面只是一般的小巷子 但是有一種居家的悠閒

Table No. 2.

有美女…這一個角落也很舒服   

整個空間說大不大 但是就是簡單輕鬆的風格

這花束真的豐富了這一張桌子

其實重點是後面的架子 簡單有設計感

隨手拍一下

店內有自己在烘豆子    烘豆機通常不只實用也有展示的效果

有這樣機器的店家 感覺都比較有個性   

這是櫃台區    在這裡點東西結帳    工作人員忙進忙出的

在拍照的時候工作人員跑來跟我說 請不要拍到工作人員    了解了….這要求很合理啊

我就來喝咖啡的 那就一杯咖啡吧

來這種叫做Roaster的店    不用說就來一杯單點吧

巴西 聖路塔西亞 去果皮日曬     中烘焙   

核棗花生巧克力檸檬草蔗甜可可堅果乾淨香甜    單品一杯130元 挺平價的喔

因為沒什麼客人我就自己拍起來了…其實挺好拍的耶

只能說拍照時候真的很明顯可以感覺整個裝潢的力道    簡單又好拍很重要

現在流行用簡單木頭托盤

這味道還真的是挺棒的 很清爽的味道

有咖啡的香但不太厚重     喝起來果香味十足    冷熱皆美啊

我其實挺喜歡這一家的裝潢風格的    簡單但是有味道

但是有一個小缺點 就是有點吵雜…當我開門走出咖啡廳 那安靜的氣氛讓我放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裝潢做的很少沒有太多吸音的設計的關係    

不過這真的是一種矛盾啊 人少生意不好他們經營不了    人多又覺得環境跟品質受到影響 

Table No. 2 Coffee Roaster    320桃園市中壢區興平路163號    03 435 8793

開放時間    星期二三四五11:00–20:00    星期六日10:00–20:00    星期一休息

內湖-Timama 創意義大利料理 戰斧豬排好好吃

TI媽媽…聽到這餐廳名稱還以為這是快炒店呢

不過並不是 這店的外觀寫得很清楚這是一家西式的餐廳

這天我一點都沒有認真地拍照 甚至本來也沒有想寫 畢竟沒有照片很難表達

不過吃完這餐後 忽然覺得還是要交代一下 因為這裡的義大利餐很有創意

菜單很簡單    就主餐一頁背後翻過來則是飲料啊

說創意這餐單裡面很多    澎湖小館虱目魚都可以用了搭配義大利麵跟燉飯呢

香煎台南風味虱目魚燉飯

我必須說這個燉的還挺好吃的    也很肯定這種料理的創意

可是我怎麼就沒辦法從虱目魚粥中跳出來    一直感覺這有湯比較少的虱目魚粥的味道…

當然虱目魚用煎的吃起來有口感也很香

燉飯的米不軟不硬    但有吸收了湯之所以很有特色

 

辣味澎湖小館醬細圓麵    這好入味啊…

簡單的處理但是味道都出來了    也不賴

香煎12OZ戰斧豬排搭季節蔬菜

我沒有點這個因為本來想12OZ有點多啊

後來才發現原來骨頭也有重量啦所以肉沒有想像中這麼大片

沒有細問這怎麼處理的 不過看著這肉外表的顏色但裡面卻還是這麼的細嫩多汁

想到之前學到的舒肥鍋     用低溫去烤熟的烹調方式

這豬肉吃起來真的有夠嫩的 即使這麼厚一塊但吃起來一點都不覺得硬

肉質軟嫩還帶有滿滿的肉汁 非常的好吃

Timama Deli & Cafe    114內湖區江南街71巷16弄32號    02 8797 4679    開放時間每天11:30–21:30

金山-神秘海岸/燭台雙嶼/獅頭山公園 吹著寒風也要賞的美景

只能說我們的擇期不如撞日真的撞到好日子…

這一天早上台北市還出了大太陽    下午開車到北海岸時候已經天色變的陰暗

今年的一月雖然天氣異常 但是這天是少數只有13/14度的日子

海邊的風真的讓人難以擺出得拉緊衣服 手機拍照的手也被吹得抖了起來

不過既然都要來了 一定要衝的啦 燭台雙嶼不也不畏寒風的一直佇立嗎?

要去看燭台雙嶼基本上有兩個路線 一個走的是正常的步道往獅頭山公園去

這個就不多說了因為路線很容易查的到     這天走的是神祕步道

其實神秘步道現在也不神秘了啦    因為來的人很多

走到水尾漁港的盡頭    跟著人潮走就是了…或是可以看到一些人從那個方向回來

才剛剛走到海岸的消波塊 就看到有新人在拍婚紗

真的要給新娘拍拍手啦    我穿這麼多被這風一吹都覺得要流鼻水了

她為了美美的照片    露肩的禮服飛舞的婚紗    真的很美…但可以想像她的OS….哈哈

神秘海岸    說起來這名字還真的很有趣

當然啦這要從戒嚴時代講起…反正那時候就因為戒嚴所以所有的海岸都是有軍事管制的

也就是說這些海岸是不能來不能拍照攝影     也有駐軍的設置進行監控

反正就是你不能出去也不能從這裡進入台灣    因為這樣大部分的海岸都會有些神秘色彩

沿著這裡一直走可以看到燭台雙嶼之外 也可以通往獅頭山頂

台灣的海岸線真的是具有很豐富的地質生態    野柳是最有名的

少了女王頭的加持    真正來拜訪的人也沒這麼多名氣也少了點

但是只要有人走過這樣的美景就會慢慢地被傳播     這神秘海岸也慢慢的成為大家探索的目的地

這天的目的地是要去看燭台雙嶼     所以對於神秘海岸其實是匆匆的帶過啊

這個洞…走過後真的是別有洞天    豁然開朗的景色跟讓人屏息的海岸景致

據說這個洞叫做一線洞    是一個海蝕岩洞     只能說老天爺留著一條路讓大家欣賞美景用的

真的超級開闊的啦   冬天的海岸果真有不一樣的美

風迎面吹來大家真的就是披頭散髮的不整齊    強勁的風也激起了比較大的浪花

這裡其實沒幾步路就是海了 石頭難免有濕滑且有縫隙  

請務必要小心    畢竟這裡其實不是一個真正開放的海岸    天候不好還是得多注意自己腳步

只能說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啊

經過了千萬年海水的侵蝕    本來可能在地底的板塊浮了上來

本來完整的石頭呈現出一層層的紋路    每一塊石頭都是精雕細琢獨一無二的作品

這裡也有綠藻啊…只是比較靠海面其實不那麼方便親近

要看綠藻就228假期接近春天的時候去老梅吧

唯一可惜的這天天公不作美啊    這樣的美景如果是碧海藍天的背景那就完美了

就走在這些很不規則的石塊上    沒有任何路徑

請小心翼翼     自己找尋安全可靠的路線     一邊找順便一邊欣賞這些巨石

一整片綠藻啊   

也不知道是造物者的安排還是怎樣 雖然看起來這路線充滿了挑戰

不過一顆石頭跨過一顆    還挺順利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天的海風真的是有夠冷的…

再冷也要留下合影啊    其實他們在退兩步就入海了耶…說實在的這裡拍照其實並不安全…

在強勁的海風也帶動了挺高的浪花

打在岸邊的石頭上激起的浪花也相當的厲害啊    一波接著一波的

不過大部分的岸邊都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走動 就算是海浪一波波也沒有影響

終於啊…燭台雙嶼到了啊

沒有柳暗花明這兩顆大岩石一直在那裏啊     偌大的海平面上就這兩顆

走到這裡也是相對的高點了    只能說這裡空氣好好啊

只是這麼冷大口呼吸到的都是冷風…

為了能夠跟燭台雙嶼拍照 這些人真的冒著風險往更前面的石頭站著

說實在的這天的風真的很大耶    這樣真的太危險了啊 其實真的差不了那兩步的

燭臺雙嶼高約60公尺    有著淒美夫妻石的傳說故事流傳著

其實這裡本是金山岬的一部分    因為板塊運動形成橫直交錯節理的岩石

海水及風不斷地侵蝕結果    讓原來跟陸地相連的石頭與岬角分開

小小的海島經過長時間的海浪侵蝕下方的海蝕洞逐漸貫穿成海岬    形成類似石門的海拱

後來海拱頂部崩塌形成兩座海石柱形的顯礁

石柱岩基相連水面上分歧為雙嶼    外形像兩座燭臺所以被稱為「燭臺雙嶼」

人總是喜歡賦予這大自然的奇景一些想像    這樣美麗的傳說也增添了這景點的吸引力啊

這像是豆腐岩吧

全景來一張

這樣的天色之下海水還是綠的 看起來這水還挺深的

如果天空是藍的 那碧海藍天鐵定更迷人了啊    看起來得預約好天氣再來一次

 

 

獅頭山上走的小路上會遇到一處廢棄的碉堡    碉堡番號寫著北37

雕堡上方還留著毋忘在莒四字    雖然不清楚但是還依稀可見

從這個碉堡的瞭望口    正好可以望見雙燭嶼形成一特殊角度的畫面    有看電影的FU耶

有點像是坐在電影院裡看著螢幕上的雙燭對峙    有有有…親密戲嗎?

獅頭山公園的中正亭    有一個觀景平台

但其實最吸引人的還是這不銹鋼製的圓形框景    說實在的不知道為何是這樣的設計

只是不可否認的 這樣拍起來照片有點變化的

之前看雜誌 有看到瑜珈老師在這裡做瑜珈    挺有趣的

底下有碑銘曰燭臺雙峙    這在同治年間被列為淡水八景之一啊

所以這裡是有歷史的景點了啊     也是無論遠眺或俯瞰    這裡都是視野遼闊各種地形美不勝收

在整區的最高點就是獅頭山公園了    整個公園生態很豐富

獅頭山原名為金山中正公園(這裡跟蔣爺爺是有啥關係啦???)    位於金山海岬

本來這裡是軍事要塞的海防基地的    也因為這樣大部分的自然景觀生態與海岸線可以不被破壞

獅頭山海拔高約70餘公尺    山上林木成蔭花木扶疏

有不少的觀景涼亭    視野真的有夠好的    只是這天真的風太大算是草草的結束…

下山的路上有看到廢棄的碉堡啊 還有米彩的裝飾坐落在這山林中有著綠樹的保護   

以前在這裡守著碉堡的阿兵哥一定很辛苦啊 孤單寂寞覺得冷…一定是他們的寫照啦

天氣變好的時候一定要再來啦…北海岸的地質景觀真有夠豐富的    來一次不夠的

20841 新北市金山區獅頭山公園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