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忠南飯館 帝寶旁的平價飲食


週日的午餐要吃啥呢 本來我以為中壢隨便吃吃就好了
不過原來Una爸爸早有盤算阿 要來去台北吃
忠南飯館 不知道是要吃啥的 好像是快炒吧 只是是比較偏外省的口味
這店家就位在建國花市旁邊阿 仁愛路林蔭大道旁
整個環境一整個優阿 斜對角就是帝寶 怎麼這樣的小店會在這裡
這幾年台北市的大環境變化的挺快的 不時都有土地開發或都市更新
忠南飯館所在的這個位置 可能是基地不夠大吧
不然這樣的地段怎樣也是要蓋起百萬豪宅阿
就是因為在這樣的地段還可以開著小店
就可以想像這裡的生意有多好了
我們來的時候一點多了 外面還有好組在排隊等
看這外觀 真的看不出來這裏是車水馬龍的仁愛路
也不能想像兩個車道外就是林蔭大道
裡面的空間其實不太大 所以通常來都要等一下
趁著等待的空間 大家先點個菜吧 所以正門口就貼了張菜單阿

而趁著等待的空檔 Una也沒閒著 在門口玩起了跳跳跳拍照的遊戲

我們完全沒有計畫 所以在門口等了大概20分鐘
其實這裡的人很多 不過像是快炒的店家
出菜很快 所以其實吃一餐飯很快的 所以我想他們的翻桌率應該挺高的
這大概是他們即使位在這精華地段 但還提供這樣評價料理的主要原因吧

190/160/130有便宜吧 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阿

看這菜單 大大的掛在牆上
看這感覺手寫的板子 一副已經用了很久的樣子阿 只能說這裡真的是好實在阿

牆上的這一個法律顧問證書真的讓我著實嚇了一跳
一般的小吃店 完全是不可能還需要法律顧問的阿
我想可能是忠南飯館的生意太好了 很怕有人用這樣的店名去到處招搖撞騙吧
所以用這樣的法律顧問證書 來給大家一個小小的提醒阿

首先來看一下飯 這裡有在來米跟蓬萊米兩種選擇
Una首先就說 在來米比較好吃阿 然後就把社會課本裡面在來米蓬萊米的介紹講了一次
現在的小學生真的是很厲害 連這個都知道

開始上菜囉 首先來的是泡菜回鍋肉
用泡菜入菜好像是很容易受歡迎的菜色 因為泡菜有酸酸甜甜的味道
不管炒什麼都可以把整體味道提升 甜甜酸酸地在夏天相當的開胃
當然回鍋肉這樣基本的菜色 不太容易炒壞

空心菜 真的是基本但永遠吸引人的菜色阿
看這炒出來的顏色 那翠綠的樣子就是青脆的表示阿
我小時候還在挑食的年代 只吃空心菜 哈哈哈哈

豆干肉絲 紅辣椒綠辣椒 感覺很辣阿 韭菜豆干肉絲都切成差不多的大小
顯然刀工非常的熟練阿 當然整個吵起來味道十足
非常的下飯的味道 來杯啤酒更好啊

豆瓣魚 這看起來就很辣阿
很香很好吃 不管是豆腐還是魚肉處理的都蠻剛好的 嫩而不爛
不過這鯉魚的魚刺實在太太太多了阿 好容易卡在牙縫阿 所以不適合我

獅子頭 這跟以前吃得不一樣
一大多的魯高麗菜蓋著兩個大獅子球
這個獅子球做的非常的好 大部分的獅子頭都因為肉的比例太高 吃起來容易感覺膩
不過這裡的獅子頭一點也不 肉的比例高但是吃起來挺爽口的
當然那高麗菜有點像白菜滷的口感 剛好是我很愛的味道

清湯 聽說就算不點湯 這裡也有湯招待
不過在這樣都是快炒的重口味下 搭配蛤仔湯爽口一點

雖然只有四個人 我們也點了六道菜 不過這樣不到1000元阿
這裡是台北的仁愛路阿 真的很難想像在台北可以找到這樣的價位 真的很像快炒店
店因為在建國南路跟仁愛路口 距離花市不過一百公尺的距離阿
所以下次逛花市前後 來這裡吃個飯吧 享受一下吹冷氣吃快炒 平價又美味的食物

106台灣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88號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新竹-翁記滷肉飯(牛埔店)

1350307251-1415441082 新竹-翁記滷肉飯(牛埔店)

今天吃啥呢? 是的 吃的是滷肉飯

最近滷肉飯一直是新聞的焦點 大家都在討論那大鬍子的滷肉飯漲價的事

雖然最後大鬍子的老闆 出面90度鞠躬不漲價了

不過大碗一碗還是要64 真的太貴了啦

今天來吃的是翁記滷肉飯 這一家在新竹滷肉飯界可是相當的知名阿

但是卻一直保持著神秘感 幾乎可以算是隱藏版的美食

不過怎麼隱藏呢? 明明這店家就在城隍廟的門口阿 超級好找的

只是因為因為這一家店特別地的營業時間 導致很多人都沒機會一飽口福

早上四點半就開始賣了 而因為生意好通常八點多就賣光光關門

所以雖然聽說這家店東西好吃 但是我可是從來都沒去過啊

終於店家聽到大家的心聲了 翁記滷肉飯開分店了

而且跟老店城隍廟 有不一樣的營業時間 這樣讓大家都有機會嚐嚐

只能說FB真的對喜歡吃吃喝喝的人很有幫助

這樣的消息是因為有同事去吃了阿富魯肉飯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就把新竹幾家好吃的滷肉飯都說出來了

當然也有人說到這很難吃到的隱藏美食

所以翁記開分店的消息 就這樣被我得知了阿 真是一整個太幸運了

這牛埔路上的分店開沒多久 在一棟新的建築

不過這門口的裝潢 紅磚牆搭點日式簡約風格的設計 這是百年傳統老店阿

裡面也是一樣 紅磚樣式的櫃檯 分隔出餐廳與廚房

所有的東西都在你面前處理 看得到的

整個空間整齊明亮 跟在城隍廟的環境相當不同

這裡賣得東西相當的簡單 就是滷肉飯為主

當然也要有一些燉湯 價格好像高了點喔 一盅80

不過沒關係 我們點了再來判斷價位

首先上桌的是滷肉飯阿 大碗的35小碗的25 價格相當的平民

看到這晶瑩剔透 閃閃發光的滷肉

看起來這肥瘦的比例跟其他家都不一樣喔

這裡的滷肉裏頭肥肉的比例蠻高的 看起來感覺好像油了一點

不過用看的不準拉 當然吃了才知道

這翁記阿 真的不是蓋的

只能說好好好好吃阿….那看起來很油亮油亮的滷肉一點都不油阿

而且吃起來一整個就是入口即化的

伴著飯吃 滷肉好像被融化了一樣的平均的分佈在米粒上

因為這樣所以飯吃起來有黏黏的感覺相當的特別阿

一口接一口真的好好吃

當然來一點滷筍干吧 這就普通了點

接下來要嚐一下有點貴的燉品了

這一盅是藥燉排骨一盅是蘿蔔排骨

整個味道相當的入味 看請來是用料實在

蘿蔔燉的非常的軟爛 很好吃

而且這裡面的排骨好多阿 真的是滿滿的料阿

以價格來說是不便宜 不過我覺得算是相當實在的味道

店家雖然沒有大排長龍的人潮 但是客人也是一組接著一組的

以平價來說 這裡的東西相當的簡單

滷肉飯本身真的相當的令人驚豔 因為真的是很好吃

喜歡吃滷肉飯的人一定要來試試看阿

牛埔路就在鐵道附近 走去買飲料的路上 順道拍了一張電聯車的近照

這真的是用命換來的一張照阿 行駛中的電聯車引起的風也是很大的

新竹市牛埔路8

 

新竹-早安國慶日之翁記滷肉飯(城隍廟店)

清晨六點到城隍廟做啥? 沒有人這麼早來逛夜市的吧….

是的 沒人來逛夜市 來逛早市好了 不過這麼早在城隍廟夜市有店家開嗎?

有的這就是傳說中一大早就熱銷 新竹的隱形美食翁記滷肉飯阿

其實在上個星期 我才去拜訪過新開的翁記滷肉飯牛埔店

終於一償宿願的吃到了這傳說中的美食 那味道真的是有讓人想念的厲害

所以趁著假日  一大早專程來到了城隍廟夜市 想來一探這本店的滋味

六點多的城隍廟夜市 人一點都不多阿

不過秋天的天氣非常的舒爽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 微微的風沁沁的吹著

這是我第一次在這麼早的時候來到城隍廟夜市

大部分時候都是傍晚或晚上來 一整個華燈初上的熱鬧

當然此起彼落的車聲人聲 四處總是非常的熱鬧

一早人不多 不過生意算是不錯的

後來發現很多客人是老先生 可能是有早起運動習慣的

不過也有不少的年輕人  顯然是衝著這家店的好味道來的

但是可以看到的  像我一樣拿著相機拍照的人不多

感覺上這樣的店家  不容易吸引觀光客 因為來玩的人很少可以起的這麼早的

這店家很傳統 用的是鐵製的桌椅

桌上這個壓克力板 有菜單跟點菜單的雙重功能阿

而且用完可以擦掉繼續用 非常環保但實用

早上的城隍廟 已經有人在拜拜的

這也是城隍廟夜市的好處  來吃飯拜一下 保平安有飽肚子

店裡的人手還不少呢

這滷肉飯我覺得價格相當的平實 大碗的35 小碗的25

淋上滿滿的滷肉 看起來相當的可口

真的是系出同門的 這裡的滷肉肥肉比較多

因為滷得非常爛 讓整個肉都爛了 吃不太到肉的口感

不過因為去了油膩 吃起來可是滿滿的膠原蛋白阿

那種黏的感覺 是別地方沒吃過的

不過我覺得如果米可以再好一點 把那種飯的粒粒分明軟Q適中強調出來

這碗滷肉飯會更加棒啊

這蛋看起來滷得很夠味阿 不過比較小顆看起來好像是雞蛋

白菜滷 則很軟爛 不過我對於白菜滷一點都不挑 我超愛

人蔘雞湯 這雞腿好大的一隻阿

雖然我也覺得一晚燉湯要80 有點貴

不過這雞腿可是相當的大隻 而且魯的軟爛 已經骨肉分離了

湯的香氣很重 飛起來順口又不油膩 我喜歡

我覺得湯的味道 很香

我一整個喝完後 只剩下這些蔘鬚

有沒有 沒人沒人 大部分的店家都沒啥人啊

旁邊的柳家 也很有名 不過不是營業時間  只看到整理乾淨排放整齊

十月十日 雙十節阿吃完了早餐來生個旗嗎?

不不不我沒這麼熱血阿 來這裡一整個是順便阿

誰叫這城隍廟夜市離新竹市政府這麼的近阿

翁記的名氣真的不小阿 有機會請來試試看

不過按照我自己的經驗 在新竹住了十幾年了

從來都沒有為了吃滷肉飯起的這麼早的 所以哈哈 只能說要吃城隍廟的翁記就隨緣吧

新竹市中山路75(城隍廟內)


檢視較大的地圖 

 

大安-九州杏子日式豬排


住在台北真的很幸福耶 有好多好吃的東西啊
這一天臨時約了Ronald 吃飯 這麼臨時的我們就約在有餐廳聚集的忠孝復興站
這裡真的是非常棒的地方啊 好幾個SOGO百貨好多的美味餐廳
一直對於日本的豬排飯很難忘懷的我 一看到這日式豬排
二話不說地就選了他 因為我一直覺得日本人怎麼可以把豬排弄得這麼嫩這麼好吃
既然這裡開了一家店 鐵定是要來品嘗一下的
中午十二點多 不用排隊 真好 可能是周一的原因吧
聽說這裡有時候也是需要大排長龍的阿 整個空間的設計很簡約

牆上貼了許多這樣的書法 日文但是寫的是台灣的文章

中午有許多的套餐 看這這些東西我每一個都想吃啊

當然也有標準的菜單 不過大部分都是以豬排為主 搭配其他的炸物

這就讓我非常的熟悉了 自己的醬料就自己來製作吧
記得要把芝麻磨的樂碎越好 這樣可以跟醬料充分的混合
豬排沾了之後 才能夠把滿滿芝麻跟醬汁都吃進去

這一份是最基本的杏子豬排套餐 吃這一份就可以把最多種的炸物一次滿足
裡面有炸豬排 炸蝦跟炸牛蒡絲 當然茶碗蒸跟味增湯是必備
這裡的米吃起來有點像日本的米 很Q也算是粒粒分明吧
問了一下服務生 他們稱這個米是越光米 說是它們自己在台東種的
我在想是不是直接引進日本越光米的品種 然後在台東耕種 不過服務生就沒辦法確定了
不過在這裡吃豬排餐 跟在日本一樣 白飯跟生菜是隨你吃到爽阿

看到Ronald吃的這一份 真的讓我感到太意外了
這一份豬排叫做蔥花蒜泥鹽味豬排
這樣的處理方式我在日本真的沒看過啊
這樣面的蔥跟蒜泥超級多的整個蓋過了豬排
這個豬排真的炸得相當的好啊 外皮很酥但是整個肉質超級軟嫩的
吃起來有豬肉的香氣 但是一整個跟台灣的豬排都不一樣
怎麼可以有這麼軟嫩的味道 把蔥花蒜泥搭配配豬排一起吃
那清脆的口感更是把肉的香味帶出來
雖然這不是我點的 我只吃了一小塊 不過這味道真的讓人想念阿

中午來吃還算划算的 主餐之外還有甜點跟咖啡阿
我喜歡他們的杏仁豆腐 還蠻好吃的阿

好滿足 雖然我點的杏子豬排套餐感覺輸了 但是豬排也很好吃
真不愧是日本來的啊 下次一定要再來

九州杏子日式豬排 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300號 SOGO復興店10樓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中山-高玉日本料理 連午餐套餐都好吃阿

高玉 我想喜歡吃日本料理的台北人都知道吧

據說這可是由黃茂雄跟曹興誠等科技業大老們共同出資所開的店

這個店挺低調的 不以裝潢取勝 強調的是純正的日本味道

而且為了要維持這味道的純正

高玉還特地從日本空運食材 希望可能呈現最正統的味道給客人

這店就在我們常去的大樓地下一樓

雖然常去 但是因為實在是不便宜阿 所以之前也都沒有去吃過

沒想到這一次因為開會只有幾個人 我們就靜靜地來到了位於地下室的餐廳

在包廂裡進行我們的午餐會議阿

因為是午餐會議阿 就簡單的來個套餐吧

不知道多少錢 但是以這裡的定位我想應該也便宜不到哪裡去啊

一上桌就先來杯茶 當然這個沒什麼特別的

每一家餐廳都要做的 只是這茶杯上大大的高玉兩個字 好顯眼阿

當然吃日本料理 生魚片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因為完全不用調味料的調理 絕對是考驗食材的好壞跟新鮮度的關鍵

高玉一直是講究食材的新鮮的 這些生魚片真的非常的軟嫩

一小盤三種不同的魚提供了不同的口感

有軟嫩入口即化的 有稍微Q彈有咬勁的

當然也有透過噴槍炙燒後一點點那生與熟的巧妙搭配

而且這芥末吃起來就是現磨的阿 絕對不那種化學顏料去調出來的

香氣不濃但是有明顯的顆粒

這茶碗蒸真的好軟嫩阿 絕對的入口即化

裡面的肌肉也非常的軟 吃起來很Q 一整個火侯剛剛好

還有焗烤 這一個套餐真的挺特別的

不過這焗烤我覺得還不錯 因為起司放的沒有太多或者是份量剛好

所以不會有焗烤吃到最後覺得太膩的問題

這個是蘿蔔泥搭著魚肉 這個蘿蔔泥覺得不是配角阿

已經處理過的 所以沒有生蘿蔔的青菜味道

沾在魚肉上 吃起來挺順口的

服務生不介紹 其實感覺不出來是蘿蔔呢

炸蝦 天婦羅 感覺上這一個套餐沒有特別的主餐

但是幾乎大部分日本料理裡面會看到的元素這裡都有了

當然蝦子很新鮮 重點是炸起來的油膩感處理得很好

最後來一碗湯吧 喝日本料理的湯 最怕那個鹹度了

果真大老闆喜歡吃的 一定要養生阿

這裡的湯鹹度剛剛好啊

照例 怕你吃不跑吧 再來個握壽司補一下

本來每個人的配額是三種不同的握壽司的

不過我們趕時間就這樣上桌了

這握壽司對我來說經驗的是那壽司米阿

好好吃 一整個就是越光米上身的晶瑩剔透

當然師傅的手藝很好 力道用的剛剛好啊

整個魚非常平貼地黏在米上頭 但是米的形狀跟口感並沒有被影響

看起來好像沒吃飽是吧

這一整個份量十足阿 挺稱的阿

最後再來個葡萄柚的甜點 看得到果肉的阿 這個也做得不錯啊

只能說這店家算是誠意十足 當然要吃也要口袋夠深

我們吃的套餐沒有大菜 但是我覺得相當滿意了

下次如果有更有錢的人請吃高玉的話 希望可以嚐一下其他的東西

PS, 上次在南軟裡面的小高玉吃得相當滿意 聽說師傅系出同門阿 倒是可以考慮看看

 

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38B1  電話:02 25032215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中山-渡海來台 日本一風堂拉麵

前一陣子台灣興起了一股日式拉麵的熱潮

一風堂在中山北路開了店 而山頭火呢 則是開在SOGO忠孝店裏頭

聽說剛開的時候 那道地的日本拉麵一整個風靡台北阿

要吃個拉麵要排一個小時的時間 真的跟當時UNIQLO來台的時候盛況相當阿

就因為這樣 我們每次到台北每每談到日本拉麵 但都不敢安排

總是擔心吃個飯要大排長龍

這天在台北待到八點多了 雖然沒吃晚餐但其實並沒有很想找東西吃

準備走去捷運站前搭車回新竹前 來到了忠孝復興站

小田先生說 還沒吃過一風堂吧 要不要去看看

也是啦 體驗新店還蠻有趣的

只是原來我搞錯了 原來一風堂不在過馬路的那SOGO裡面阿

就這樣我們搭計程車來到了中山北路的一風堂

 

果真好像熱潮已經過了阿

雖然八點半多的時間 整個店裡面還是非常熱鬧 客人滿滿

不過這用來排隊的椅子上已經沒有人了

一風堂整體的裝潢相當的現代 不過用了大料日本繪畫風格來裝飾

整個空間呈現出相當有趣的對比

桌子跟椅子呈現出不太一樣的風格阿 那白色紅色的椅子感覺挺摩登的

在椅子底下有一個籃子讓客人可以放包包衣服的

這相當有有日本貼心的風格

整個空間相當的寬廣阿

餐廳用了大量的紅白黑的對比 來呈現現代的風格

最有趣的是 超多的湯匙用來裝飾

這一片牆一風堂的背景  但是上面掛了超多的白色湯匙 相當特別

既然來自名門 當然要好好介紹一下一風堂囉

一風堂成立於1985 2008年起也陸續在紐約 新加坡 首爾 香港等地開店

厲害的是在2010Yelp!網站評為全美人氣餐廳No.1

2010-2011年亦獲得了東京年度拉麵大賞

不過來台灣的一風堂 其實是透過賣燒肉的那個乾杯進來的

一風堂創始人河原成美先生 透過友人牽線認識乾杯 說是理念相投

不過我想應該是臭味相投吧    所以就攜手進台灣市場了

成立了乾杯一風堂 並於20125月在台北開設台灣第一家分店

一整個要入境問俗阿 竟然在菜單裡頭看到了虎咬豬 掛包阿

這是日本也有的菜色嗎? 下次去日本一風堂的時候要好好了解一下

當然 紅丸跟白丸這兩種基本的口味 是我之前在日本吃的種類

這裡也是基本款的菜色阿

白丸算是一風堂的經典拉麵了

這個豚骨湯頭 超級濃郁的 我想一定熬煮的相當久 才能有這樣難忘的香氣

只是大骨熬製的湯頭 太過油膩了點阿 喝起來實在太重了

這是紅丸 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不一樣啊

除了碗是紅的之外 就是那麵上面一丁點的辣椒阿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點東西啊 這可是特製的辣味味增阿

這可以讓整碗湯頭的香氣增加 多了一點不同的風味

可是長久反覆研究才有的

不過這裡面的兩片叉燒真的是太銷魂了

雖然只有薄薄的兩小片 但是超級軟嫩的 一整個入口即化

這樣的味道真的是只有日式拉麵才有的 跟那溫潤湯頭一整個相當契合

這裡儼然成了一個觀光地點了

在門口有一群年輕人在吃飽喝足之後 就拍起照來了

今天我穿著襯衫西裝褲 實在不適合做這樣的事情

不過這一風堂的首吃 不滿意但還是讓我重拾對日本拉麵的想念

也許月底去日本的時候 再去本店吃吃看吧Omori-博多一風堂拉麵 

一風堂拉麵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85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中山-台北犁記餅店 光緒至今百年老店


中秋節又到了 這應該是一年之中跟過年一樣的送禮旺季吧
不過通常這也是一年之中最容易變胖的季節了
因為大家禮尚往來的那些月餅阿 鳳梨酥阿 綠豆椪的
那個熱量都挺驚人的 可能一小口的就要吃近一兩百大卡的熱量
不過不管怎的 節都是要過啊 所以禮也是要收當然不見得要吃啦
今年的第一份禮 是來自於台北犁記的鳳梨酥跟大陽餅
基本上鳳梨酥我吃不吃都還好 但是太陽餅是我很愛的食物
所以算是有中了我的心意
整個包裝金黃金黃的喜氣十足阿
大大的字眼 百年老店就在盒子上印著

一盒有十包 大小跟我們一般看到的太陽餅一樣

圓圓的太陽餅 是圓圓滿滿的意思啊
整個酥皮相當的酥脆感 當然一拿起來那餅皮陸續散落 真的是HOLD不住阿
不過那餅皮的香氣淡淡的 只能說忍不住要咬一口阿

真的咬一口之後 那酥皮真的相當的酥
當然重點是裡頭的餡料阿 那香氣濃多了
裡面的餡料甜度剛剛好 當然對於喜歡吃甜食的人可能不夠甜
只是這樣的甜度剛好不會讓人覺得膩
而且這餡料的份量蠻多的 所以一口咬下那酥皮的酥與餡料的軟Q一起入口
風味真的相當的迷人阿
看看底下是犁記官方網站對於太陽餅的敘述 挺有趣的阿
看來平凡無奇的餅,竟敢名稱「太陽」?
試試能耐,往嘴一送……一煞時,酥破餡露──
那個香酥!那份Q軟!無以言喻……
果真如沐春光般的令人通體舒暢、餘溫蕩漾!
此餅果應名曰:太陽

鳳梨酥採用的是鵝黃色的盒子 搭配著金色的線條 一樣非常的喜氣有過節的氛圍
鳳梨酥真的是台灣的經典阿 當然旺來旺來這樣的諧音也是吸引人的地方

犁記餅店從光緒年間 1894年開始就開業了 所以這真的有歷史阿

先來看看這鳳梨酥的外觀 這份量不大 兩口就可以吃完
不過用料相當的不錯 有奶油的香氣

這個鳳梨酥內餡看起來沒有那麼明顯的鳳梨絲
當然所用的鳳梨是台灣本土的鳳梨 調製成鳳梨醬 真的甜度適中
不過並不是最近比較夯的土鳳梨酥 所以裡面還是參雜了一定比例的冬瓜露
我不在意的因為好吃比較重要
只是犁記的鳳梨酥 我個人覺得味道有點太淡了 雖然比例好吃但是應該還有空間

從這個角度看起來 這裡的皮跟餡的比例我覺得蠻剛好的

我的太陽餅都還沒吃完呢 理專按往例也送了禮盒過來
往年他都送日出的鳳梨酥 不過今年竟然換了
而且就這麼剛好 還是這百年老店犁記的綠豆椪
跟其他的一樣 用橘色的袋子裝子 裡面也適用鵝黃色的紙盒
整個店家非常整體的設計

其實我是蠻喜歡吃綠豆椪的 本來想說留下來自己吃的
不過紙盒上有特別註記 這個綠豆椪不含防腐劑
所以保存期限只有三天 這真的有點短阿
綠豆椪跟鳳梨酥比起來 整個份量大得多了
這一個綠豆椪有100公克的重量 感覺相當的料多扎實阿
不過這熱量也相當的扎實 一個綠豆椪竟然有450大卡的實力 這真的太驚人了
於是乎 我就把這個綠豆椪當成了禮品送給了一個客人 哈哈哈哈
因為我沒
有吃 我沒辦法評斷好吃不好吃

按照網站上面的說明 這個綠豆椪採用超級粉綠的綠豆(這是什麼意思 粉綠的綠豆?)
以百年來的古法自製成綠豆餡 在內餡以北港紅蔥頭跟本土芝麻及豬肉製成的滷肉
充分的融合 呈現出半甜半鹹 那特殊但是迷人的口感

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73號 電話:(02)2506-2255 營業時間:平日:9:00 am~21:00 pm

檢視較大的地圖 

松山-鳳梨酥節冠軍 佳德糕餅


說到佳德的鳳梨酥阿 真的是很有名阿
我記得是某一個中秋節吧 收到非常多的禮盒
不太吃月餅的我 只挑了一兩個綠豆椪跟鳳梨酥來吃
老實說佳德的包裝中規中矩的 一點都不顯眼所以並沒有讓我注意到
不過同事說 佳德的鳳梨酥很好吃阿 值得嘗試看看
就這樣我開了一包 那很簡單但是就是鳳梨酥的味道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佳德非常有名阿 可是曾得過台北市鳳梨酥節的金賞獎呢
就因為這樣 聽說這是大陸客來台灣最愛的伴手禮之一
每天早上店門口一開 就是滿滿的人潮 花錢想買還要大排長龍
就這樣我只知道佳德很好吃 但是後來就不太有機會吃了 因為沒人買的到 哈哈
這次拿到這一盒禮盒 真的是一整個莫名其妙阿
不過同事可能知道我愛吃吧 就把一整盒給了我
這個紙袋設計的非常的好 完全針對紙盒量身設計
如果不是上面寫著台北最佳伴手禮的話 其實拿起來還蠻好看的哈哈哈

這一盒不是單純的鳳梨酥
是一整合的綜合水果鳳梨酥 裡面有好多種的口味阿

總共有20顆阿 我沒有仔細算 不過好像裡面有六七種口味可以嘗試

佳德真的很受歡迎阿 不過我想這榮譽榜佔了很大的因素阿
在過去幾年佳德在台北鳳梨酥文化節的確是得獎連連阿
不只得到好幾個獎項 也得到台灣100的觀光特產認證
好像來了台灣沒有買就不算來到台灣一樣

不只在紙盒上 在官方網站也是放了這樣的資料

佳德糕餅創立於1975年 除了鳳梨酥是這裡的招牌之外 
其實也一直在開發新的口味 這次拿到的這一盒水果酥禮盒裡面就是綜合不同的口味
而且還有鳳黃酥老婆餅牛奶酥餅太陽餅綠豆椪等 
這麼多選擇 難怪陸客來到這裡就不想走了 
不買點東西回去送親朋好友可是會讓人家笑來了跟沒來一樣啊

這個包裝非常的小巧 金黃色的包裝相當的喜氣阿
在包裝上就大大的寫著金賞獎

外觀上看起來 真的跟其他的鳳梨酥一整個一模模一樣樣阿
外皮酥脆 不過很油阿 
難怪吃鳳梨酥的熱量很高 不能吃太多
看外包裝上寫的 100克大概有450大卡 而這一個鳳梨酥大概45克也要兩百多卡

最近這幾年非常流行純鳳梨餡的鳳梨酥
廠商說這是正本清源阿 畢竟鳳梨酥就要滿滿的鳳梨餡 不要用冬瓜餡來偽裝
不過對我來說東西好吃順口最重要阿 因為常常純鳳梨餡的鳳梨酥會偏酥
佳德的鳳梨酥就是取其中庸吧
裡面有鳳梨餡 不過也參雜了一些冬瓜餡
因為這樣的組合 吃起來不酸但是也不枉費市鳳梨酥的名稱
聽說當時台北市要辦鳳梨酥文化節的時候
還訂出了所謂的鳳梨酥黃金比例 鳳梨果肉必須佔餡料 20% 以上
酥皮重量是餡料 1.5 倍 成品含水量不得超過 12%
希望這樣的比例 可以讓整體吃起來外酥內鬆軟 有滿滿鳳梨的果香但又不太酸不太甜
的確看著這鳳梨酥切開時候 那鳳梨絲就是美味的保證阿
難怪這樣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 也讓鳳梨酥文化節的評審臣服阿

金選獎 這些東西名堂還真多

蔓越莓鳳梨酥好像是近幾年來新開發出來的口味阿
不過這外皮跟平常吃的不太相同
感覺好像是比較健康取向麵粉中參雜了五穀類的樣子

蔓越莓口味的 所以內餡真的就是蔓越莓的顆粒
不太甜不太酸 蔓越莓的顆粒吃起來口感與鳳梨餡料不同
這樣的味道相當適中 很好吃
不過鳳梨酥畢竟是鳳梨酥阿 這一顆小小顆的但是就兩百多大卡
真的不能吃太多啊 吃多了會胖

現在接近八月底了 下個月底就是中秋節了應該算是鳳梨酥的旺季吧
不過在佳德糕餅的官方網站上面 竟然已經有聲明出來了
東西賣得太好了 已經拜託大家不要在訂購中秋節前的送貨了
因為訂了也沒貨可以出阿 這樣也看的出來佳德有多夯了
我想在這樣的狀況之下 就算我有到南京東路 也不可能花時間去排隊
所以下一次要再吃到 可能是好幾年以後了吧 哈哈哈哈

佳德糕餅有限公司 CHIA TE BAKERY CO.
105台北市南京東路5段88號 營業時間: AM7:30~PM9:30
Tel : (02) 8787-8186
Fax: (02) 2764-6679

竹東-玉泉早餐店

在網路上搜尋竹東好吃的早餐時候 除了竹東-阿胖早餐 便宜好吃人氣傳統早餐店一定會看到玉泉早餐店

這兩家店不只在網路上的競爭激烈阿 連實體的位置 都只隔了兩家店

在吃完阿胖後 決定有機會再來去吃一下玉泉早餐店

比較一下為何兩家店的人氣都這麼好

玉泉自助早餐店位於竹東鎮東寧路一個大大的三角窗位置

比起阿胖來說位置好了許多阿 店面非常顯目

據說只要是在當地的竹東人 沒有人不知道這家老字號早餐店

也是啦 剛好遇到老闆跟他聊了一下 他說這房子已經有百來年的歷史了

而開早餐店也超過40年了所以現在也交棒給第二代來經營了

看看這大大的招牌阿

賣的東西還真多 來這裡吃早餐可以有好多選擇 難怪可以吸引這麼多的人來吃

網路上說這裡的東西可以分成五大類 菜包 煎包 蛋餅 米食 飲料

不過我還看到了三明治麵包等等的東西在架子上

看起來老闆想要提供更多選擇給顧客阿

在販賣收錢的都是自己人阿

他們手腳很俐落 態度也很親切 做生意會成功態度絕對佔了很重要的因素

不過玉泉的早餐店好幾種都是由我們的外勞朋友操刀的阿

感覺道地少了點 哈哈哈

不過其實沒差啦 只要有標準的SOP不管誰來做都一樣

在東西出爐之後 會全部份在櫃檯

點好餐之後拿出來給客人後再收錢整個流程野蠻順的

不時會發現 生意真的太好了啊 煎得沒有賣得快

這裡都用傳統的鐵盤子來裝盛食物

首先上來的是煎餃 有韭菜口味 加一點辣椒非常美味阿

這蘿蔔糕 就普通了點 味道稍微蛋了一點

這蛋餅真的是這裡的特產阿

感覺上大大的一份 裡面包了滿滿的餡料 味道十足

這是韭菜包 哈哈 我忘記拍照就給他用筷子戳下去了

其實我就是要看裡面的餡料怎樣啦

這個其實跟在阿胖豆漿吃的那個韭菜蛋餅一整個相似阿

裡面有滿滿的韭菜加上粉絲肉屑 爆香快炒後才包到這包子裡頭

滿滿的韭菜香氣衝鼻 非常好

不過因為外皮是包子跟韭菜蛋餅的口感一整個不同啊

吃飽喝足了阿 感覺上差了一點點 有點說不上來

走兩步來去看一下阿胖的生意如何

還是一樣有排隊的人潮

不過好不好吃 哪一家好吃是很主觀的判斷

不管事阿胖的排隊人潮或是玉泉的門庭若市 都有死忠的支持著阿

所以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來試試看就是知道了

最有趣的是 老老闆看到我拿著相機

就問我說是不是要上網了阿 然後就一直說阿

他很怕國稅局來查阿 生意這麼好怎麼有空可以開發票阿

看來生意真的是非常好啊….值得大家來嘗試一下的店家

玉泉早餐店 新竹縣竹東鎮東寧路三段50


檢視較大的地圖  

竹北-老四川 夏天的麻辣鍋

我一直不是愛吃辣的人 所以對於麻辣鍋這種東西的喜好也不強

就算是冬天 我去吃麻辣鍋的機會也不多阿

不過這一次算是盡地主之誼 帶了日本朋友來這裡享用

其實日本人喜愛這樣風格的飲食嗎? 我覺得應該還好

上個月我們在銀座的一家中國餐廳吃飯 翻了翻菜單 日本朋友看到了鴛鴦鍋

我跟他介紹這可是台灣最夯的吃法阿 不只是冬天

在夏天時候 吹著冷氣吃著火鍋的感覺更是特別阿

就這樣我們相約 這一次的鴛鴦鍋

因為很少吃所以我對於哪一家麻辣鍋好吃是沒有研究的

陰錯陽差談到老四川

這才知道原來這一家鴛鴦鍋 不只是在竹北有分店

其實全省各地都有分店 而且是生意很好口碑相當的正面

所以我們就訂了竹北的老四川

也還好老四川生意很好 晚來可能沒有位置了

讓我們開會的時間非常的有效率

因為大家都不想到最後沒吃到麻辣鍋 又回去吃那間餐廳

老四川的生意真的很好啊

我們在一個月前就預約了 因為聽說太晚預約只能吃九點半時的那一場

那種消夜場 實在是不適合我們阿

我們已經是八點半才到了 不過這裡正是門庭若市最熱鬧的時候

整個餐廳的外頭就已經瀰漫了那屬於麻辣鍋特有的香氣

猛然一吸納嗆辣的香氣中 有著熟悉的美味

整個餐廳裡面的裝潢挺中式的 古典雅致的壁畫書帖青銅器及燈籠式的吊燈

有那種回到清朝的感覺

老四川很有趣 這並不是一家來自四川的公司 反而是大陸東北哈爾濱市來的一家麻辣鍋店

大廚親赴哈爾濱研習 把四川的麻辣燙中三香三椒三料及七滋八味九雜帶回來

這裡的消費其實不低阿 每個人的基本鍋底消費就是100

其他的料就用點的

畢竟麻辣鍋對日本人來說可能太辣了 加上我自己也不太吃辣

所以我們點的是鴛鴦鍋 有紅鍋跟白鍋兩種不同的湯底

紅鍋部分是遵循四川傳統古法煉製 整個麻辣辛香 變化無窮 整個火紅的其實讓我沒吃到就頭皮發麻了

白鍋部分是養生白味鍋 用豬大骨和中藥配方熬煮四十八小時 湯汁甘醇味美完全沒有藥膳味

很多人都說這白鍋比紅鍋好吃….

鍋底來了 裡面已經有滿滿的鴨血跟豆腐了

這涼粉算是開胃菜吧 看起來很紅但是挺好吃的

四川人愛吃辣這大家都知道 只是為什麼阿

四川的地理位置 也不是需要透過吃辣來增加體溫的

網站上說四川的氣候潮濕多雨 多吃辣可以增加維他命C 能增進食慾利消化去寒出汗通氣活血

整個鍋的特色在於麻與辣的表現 花椒和辣椒非常的協調的呈現

這裡號稱用三香三椒三料 七滋八味九雜

三香乃蔥薑蒜 三椒乃辣椒胡椒花椒 三料乃醋豆瓣醬醪槽

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鹹香 八味是指魚香麻辣酸辣幹燒辣子紅油怪味椒麻

九雜是指用料之雜

透過不同的做料全部匯入調製成麻辣湯 味多味廣味厚味濃 麻辣辛香變化無窮

真的很厲害的形容阿

下了超多的東西的 吃的完嗎?日本人可以接受嗎?

其實一邊吃我們一邊擔心阿

雖然他們對於嘗試新鮮的食物非常有興趣

不過這麼辣會不會 不敢吃反而吃不飽了?

不過真的啦 這東西算是色香味俱全

顏色就讓人感受到麻辣鍋的特色 更不用說那醇厚的香氣一整個用料豐富

吃起來雖然辣 但是麻的口感中和了辣

一入口不讓人覺得抗拒 不過當然後勁是十足的

看著大家手忙腳亂的狀況 一邊吃一邊說辣 真的很有趣阿

記得不只要吃料 還可以試一下湯

白鍋溫潤好喝 也可以把紅白鍋加在一起喝

  

最後來一碗古早味的刨冰 中和一下

不過這樣真的不會拉肚子嗎? 哈哈

一整個杯盤狼藉阿

如果沒吃完的 店家還會幫忙將上鍋底打包

回去主要放冷凍庫 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煮 加上一些青菜就又非常的豐盛了

老實說這一餐給我大大的滿足啊

很少吃麻辣鍋的我也覺得挺好吃的當然我對白鍋的讚許多於紅鍋

日本朋友也都說好吃不過第二天是反映肚子拉了幾次就是哈哈哈哈

竹東-阿胖早餐 便宜好吃人氣傳統早餐店

每次到了周末 如果不是睡到中午直接吃午餐

那那個早餐要吃什麼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爬文爬一爬 感覺好像竹北已經沒有什麼好吃的早餐店了

只能把觸角在伸遠一點啊 看看四周的新竹市與竹東

終於找到了一家吃過都說不錯的早餐店 好像食尚玩家也介紹過

這樣的店家應該不會太差吧?

網友們都說來這一家店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

果真是阿 雖然隊伍不長但是早餐店要排隊基本上就應該是好吃的保證吧

這一家店在竹東的東寧路 因為算是舊市區 所以路都很小條阿

如果是開車來的 車位應該不太好找

不過反正是竹東反正一大早警察還沒上班反正店家都還沒開門阿

所以停在商家的門口應該是沒有關係的

前面大概有十組人左右 看起來應該不用排太久才是

這店裡面的價目表 大大貼在牆上

東西其實樣式不很多 但是挺便宜的

竹東真的是個生活的好地方 比起竹北便宜多了

用美食地圖看了一下 阿胖豆漿也在上面

每一個小桌子上 也有價目表

其實這裡的座位不多 所以很多人其實買了是要帶走的

而要內用呢 要自己找位置阿

東西在櫃檯點付錢後 老闆會幫忙端過來 不過自己端也不賴

其實就一個店面的大小而已

裡面可是應有盡有阿 我沒有去點餐 所以沒有近拍照

首先是水煎包跟福州包

福州包看起來就是小size的水煎包阿

連內餡也很像

水間包的皮厚薄不一 如果可能都很薄應該會更好 呵呵

內餡有滿滿的高麗菜 吃起來非常的甜

不過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蝦米的香氣很重

我想是不是在包進去之前有先炒過 已經先爆香把蝦米的香氣炒出來了

所以吃起來很好吃

這是這裡有名的韭菜蛋餅 大部分的格友都推薦這一道

看看這個餡料阿 好好吃的樣子

有韭菜有蛋有粉絲有豆干 整個炒在一起

整個吃起來份量十足而且香氣很夠 當然搭配著蛋餅皮口感更好

這一整個有韭菜盒子的感覺 哈哈

搭配店家的辣椒 非常的好吃阿

這是粄條蛋餅

既然叫做粄條蛋餅 就是蛋餅皮裡面包著的是粄條根蛋

這個吃法我想是客家人的創新吧

因為新竹的板條非常好吃 Q具有彈性

跟蛋餅皮搭起來口感不同

不過因為粄條本身沒有什麼味道 所以這一道一定要沾著醬油或辣椒醬一起

這樣吃起來才有明顯的味道

這就是店家自製的辣椒醬阿 看起來好辣阿

吃起來也是很辣 而且香氣十足

用這樣的好吃的辣椒醬 搭配前面的蛋餅或水煎包

真的味道非常的搭配阿

這裡東西好吃而且便宜 兩個人吃到撐不到100

難怪就算一早人潮一直不斷阿

只可惜這店家在竹東阿 從竹北過去遠了一點

油錢花得可能比早餐錢還要高阿 哈哈

阿胖豆漿  新竹縣竹東鎮東寧路三段56


檢視較大的地圖 

 

竹南-吉佈德 好吃急不得的噴水香腸


急不得 吉佈德 這一家絕對是名聲響亮的店家
我常常覺得竹南這地方有點偏僻 要找好吃的還真的是不太多
不過這位於3號高速公路竹南交流道旁的這一個平凡小店家
賣得是平凡的不得了的香腸
但是因為東西好吃 幾乎變成了我跟同事間心目中的竹南必吃好店
吉佈德 位於台13線 也就是 竹南的公義路上
不過這一家電低調地不得了阿 完全沒有招牌
整家店是一個隨便用木頭搭起來的小屋子 公義路這一段沒有住家
這樣的小木屋 隱身在樹林間
如果不是這裡永遠都是門庭若市 滿滿的車潮引人注意
真的很容易錯過阿

可能因為生意太好了 烤香腸散出來的煙太過燻人
現在店家門口已經用鋁箔紙搭了幾個大的煙囪 把煙引到屋頂上去排放
這樣的外觀 看起來有沒有機器人的FU阿

整個店家的開門時間不長 大概是下午一直到晚上七點半
基本上呢 不管什麼時候來 這裡都可以看到這樣常常得排隊人潮阿

跟小屋子一樣 這裡的內部沒有任何的裝潢 用簡單的日光燈點亮

別以為這一張是因為生意不好啊
客人剛剛離開 所以桌子上還留下了還沒收拾完的垃圾
不過五分鐘不到 這幾個位子已經被其他客人佔滿了

這裡的香腸強調的是用碳烤的阿 因為這樣所以整個香腸的香氣超級濃郁
不過因為生意太好了 現在分成兩段烤香腸
第一階段先用烤箱烤 把香腸烤到半熟
然後移到碳火上繼續考 把香腸烤到熟度剛剛好 然後香噴噴的上桌
看這一跟我拿到的 有沒有讓人垂涎三尺啊?

外觀烤的熟度適中之外
吉佈德香腸最厲害的是這個香腸一點都不油阿
香腸的內餡有相當完美的肥瘦肉比例
加上烤的時候有稍微戳一下 讓多餘的油可以滴出
所以上桌的時候 看起來相當軟嫩又不會油膩
看看這一盤用切塊上桌的香腸 那粉嫩的顏色真的好好吃的樣子
當然不只是看起來好吃 是真的好好吃阿
不油不膩軟嫩不硬 真的是我吃過第一名的香腸極品阿

之前去的時候外觀長這樣 用好幾個抽風機來抽

每次跟訪客報這一家店好吃 都很難講得很清楚到底是哪一家
可能因為吉佈德的生意太好了 所以這附近的香腸攤還真的是很多
所以靠這幾個抽風機勉強辨識
現在有了像是機器人的抽風管 應該好認一點了
不過其實看車潮人潮其實要錯過也不是很容易啊

吉佈德這個名字取的真好啊
因為東西好吃 裡面隨時都排滿了等待的客人
所以好吃的東西真的是急不得 用耐心等待來的美味香腸

不管什麼樣的內裝 這裡的服務人員都很用心的調理
香腸也好 烤山豬肉也好 都相當的香嫩
如果不用上班 開一瓶啤酒一起吃 更是絕佳的搭配
有機會經過這裡一定要來試試看阿

吉佈德噴水香腸
地址:300新竹市南下香山交流道接台13線左轉
電話:0958 390 103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