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黑皮驊魯肉飯 滑順入口甜而不膩 好好吃

沒想到…黑皮驊搬家了啊…不過距離原來的地方也就100公尺左右啊…

新的黑皮驊搬到了嘉興路   這裡好多小吃餐廳啊   對面是曾家乾麵   然後隔壁的私房小廚也很不賴

竹北-曾家乾麵 一樣好吃的味道                      竹北-私房小廚 平價美食

下班時間生意很好啊   店內空間變大座位變多了   在這裡吃也好   當然也有很多人外帶回家享用

跟原來的店比起來啊   有點裝璜感覺漂亮了些

就是這個老滷鍋…看看這鍋子應該是傳家寶了吧…這樣的老滷汁煮出來的滷肉   一定很好吃的啦…

內用外帶的顏色不一樣喔   價格很實惠的小店    平價又好吃也難過總是生意興隆

綜合湯…不戶少了豬血…因為豬血已經賣完了啊…這湯很簡單   滷豆跟豆干都很入味

魯肉飯來了 這魯肉飯一端上來就讓我流口水了    看看這金黃的滷汁還有那晶瑩剔透的滷肉 真的太太太誘人了

之前就聽說這一家的滷肉飯很厲害 只是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吃過

這次來還沒吃光看到這碗上面的滷肉就讓人超級期待的

這滷肉吃起來也很厲害喔 一整個就是入口即化完全不需要咬就已經化掉了

滷汁不太鹹稍微帶一點點的甜度 很標準的滷肉   不過因為滷得實在太軟爛了 就算看起來包含了一些肥肉

但是吃起來一點都不感覺油膩 真的是相當的好吃

黑皮驊魯肉飯HAPPY-HWA 302新竹縣竹北市嘉興路150號03 658 7112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10:00–14:00, 17:00–20:30 星期六10:00–14:00 星期日 休息

新竹-古早味燉品屋 人蔘雞湯/蓮藕排骨湯都好好喝啊

過了這麼多年   終於又找到時間來吃個燉品…這天感冒在家躺了一下午   然後晚上來看皮膚科

吃個燉品吧順便搭個魯肉飯    不過今天捨去了名氣比較大的原味燉品屋

說實在的這生意比較清淡啊 我們來的時候根本沒有客人心裡還小小擔心了一下

正對面就是源味燉品屋(原名原味燉品屋)    食尚玩家有來介紹過

而且這一家的名氣比較大生意好很多     之前來吃的時候其實挺喜歡的

但是啊…雖然覺得好吃但是網路上可以負評不斷呢…現在名字也改成源味了

新竹-源味燉品屋 魯肉飯依舊好吃燉品更是冬天暖身良品

這裡也是賣燉品為主 選擇其實也蠻多的   不過看這價位    好像比對面便宜5元耶

一碗燉品要價65/70    大概都這樣啊    基本上就一碗碗裝好從鍋裡面端出來

這裡也有魯肉飯    只賣湯可能大家吃不飽還是要賣個主食才行

之前吃原味燉品屋的時候 對他們的魯肉飯相當的感到意外好吃

所以對於古早味燉品屋的魯肉飯我也有些許期待

這魯肉飯端上來的時候還有一顆蛋 這是我另外點的啦   平常魯肉飯一碗25不會有魯蛋的

不過這魯肉飯的魯肉看起來有點肥    其實看到那白白的肥肉就….

這碗魯肉飯的品質我覺得一般般    這魯肉加了一些瓜瓜吃起來香香甜甜的

不過當一碗碗的燉品端上來的時候 嗯看起來這味道也應該是很好的阿

這一碗是人蔘雞湯    看這湯頭不太油還有一大隻的雞腿啊

湯頭很溫潤不鹹不甜有淡淡的人蔘香氣   還吃的到蔘鬚    雞腿已經燉的軟爛

但那皮已經爛的入口即化了啊    肉質軟但還有Q度很不賴的一小碗人蔘雞湯

蓮藕排骨湯    有了雞湯當然也要來嚐嚐這裡的排骨湯

我一直很愛蓮藕排骨 這一碗看到滿滿的蓮藕切片

蓮藕湯有一個很獨特的香氣 蓮藕那種一點點脆度一點點粉爛的口感也很不一樣

一邊吃著魯肉飯 一邊喝的蓮藕湯    這搭配還真不賴

這蓮藕排骨湯裡面的排骨也有好幾塊啊

而且一看就知道這排骨已經燉到相當的軟爛了    一旁的軟骨也是已經到了軟爛透明了

輕輕的一咬就可以骨肉分離了   這肉真的好軟好爛好味道啊

這古早味燉品屋名氣雖然沒有對面的原味燉品屋這麼大

但是這裡的燉品也一樣是水準以上的     喜歡喝個燉品的可以都吃一下比較看看

古早味燉品屋  300新竹市北區中正路240號

新竹-阿富魯肉飯 香甜可口的傳統味道

滷肉飯真的是國民美食…這天來到的是阿富魯肉飯…

滷肉飯魯肉飯    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名稱呢…其實也不重要啦…

阿富魯肉飯       就在城隍廟旁的馬路上    小小的店面但招牌非常的簡單明亮

之前吃過北門街的金連滷肉飯    據說跟阿富兄弟分家的     所以阿富魯肉飯算是正宗

新竹-金連滷肉飯 軟嫩綿密的滷肉香甜可口

位於大馬路旁人來人往的   在這裡吃很有早期吃路邊攤的感覺   環境沒有金連好

簡單的菜單就在牆上   然後上面有不少名人的簽名…

想說很少來一次點了菜單上   幾乎所有東西…

油豆腐跟筍絲是可以單點也可以混著點的   所以一次滿足

基本上這就是很傳統的那味道啦   沒有太多特殊的地方   油豆腐加了甜不辣醬

搭配魯肉飯來一碗貢丸湯吧   貢丸是新竹的特產   一次滿足兩種不同的期待

當然這貢丸湯的貢丸Q彈紮實   吃起來很爽脆的好吃   而湯頭就最簡單那種的傳統

我點了魯肉飯加一顆蛋     這滷蛋很紮實味道有滷進去

 

至於肉燥呢    算是又爛又香    讓人看了就流口水的那種

搭配了醃蘿蔔一小片     那種黃色的醃蘿蔔已經不常見了     那是有年紀的人才懂得美味   哈哈

阿富的魯肉飯不錯吃的      因為滷汁的味道香醇肉滷的夠爛又不會硬

澆在白飯上每一顆米粒都裹著香濃的醬汁   就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啊

阿富魯肉飯 300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  03 525 4305

開放時間:星期四五六日一二1:00–01:30  星期三休息

新竹-金連滷肉飯 軟嫩綿密的滷肉香甜可口

好久不見的金連啊   果真星期一晚上去照光都要順便吃個小吃的

金連一直都挺愛的   只是沒有很常去   之前第一篇已經是八年前了…

金蓮算是很會搬家的   這已經是知道金連以來第三個點了…

其實新的店弄得跟舊的店有點像

只是把櫃台往裡面搬了 但是櫃台上面還是有清楚的菜單跟價格   點完東西先付帳

牆壁上面寫著金連滷肉飯的心路歷程

金連媽媽說滷肉飯的肉不要用絞肉機絞的     要慢慢的剁這樣才會又Q又有味道

按部就班地來滷上六個小時後    淋上米飯上面才能可口的讓人懷念

金連的老闆跟阿富的老闆是兄弟啊 後來分家了用媽媽的名字開了金連

阿富也很好吃 只是阿富總店位於城隍廟旁中山路邊    環境沒有那麼舒服   但也是好吃的滷肉飯

看看菜單再慢慢點東西吧   滷肉飯是這裡的招牌

不過也跟滷蛋筍干還有油豆腐搭成套餐  不過套餐沒有湯想喝湯要另外點囉

這是1號套餐   裡面除了滷肉飯之外還有滷但油豆腐跟筍干

這一份其實分量還不少啊 可以吃得飽的    只是好像少了點青菜喔 哈哈

樣樣都好吃不過有一個小缺點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滷鍋撈出來的

所以所有的油都流到碗底下去了    所以要稍微瀝一下不然吃起來會比較油了點

滷肉飯就是這樣    加一點酸菜    這滷肉飯真的很好吃耶 因為這滷肉滷得很透很爛

整個肉吃起來不膩而且軟軟黏黏有滿滿膠原蛋白的感覺    口感綿密啊

跟著白飯一起吃 一個超級下飯的阿

旁邊的酸菜看起來不怎麼樣 但增加了不同的口感    整碗真的一下就可以扒光光的

小滷肉飯加蛋…本來滷肉飯是沒有蛋的喔…

我超愛白菜滷的啦…就是下飯

貢丸湯來一碗   只是其實我很飽了耶….這貢丸湯裡面有三顆貢丸

新竹的貢丸很有名…不用多說這貢丸就是紮實具有彈性的   湯挺清爽的很傳統

搭配滷肉飯比較油一點的東西   還挺清爽的

金連滷肉飯  300新竹市北門街55號  03 524 9110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10:30–01:00

竹北-清滿魯肉飯 溫馨小吃

從家裡走出來只要150公尺就有魯肉飯可以吃了啊  對我這種懶人來說真的是太方便了

只是雖然如此我這個人沒那麼愛吃一樣的東西啊  所以也來吃過三四次而已

雖然是一家小餐廳 但是菜單也太大一張了吧

除了基本的魯肉飯跟湯之外 還有養生的湯品 冬天到了這是主打

簡單的點菜單  其實這裡還有提供外賣服務  可以打電話來問問看

老闆一家人人都很好  覺得相當的親切有禮貌

兩個小孩有時候也會幫忙擦擦桌子端端盤子的 教的還不錯喔

新手機的拍照功能真的進步好多啊

這照片把原來半年前的照片給取代了 整個光線進來更多拍起來東西好吃多了

這滷肉飯端上來 我只覺得怎麼滷肉這麼少啦….

但後來發現還真的剛剛好呢 因為滷汁在底下這樣的份量搭配飯的份量剛好

太多滷汁反而容易吃起來太鹹

這飯是比較有咬勁的 不知道是什麼米煮的 吃起來又不硬要慢慢感受米的香氣

滷肉則肥瘦都有 吃起來也帶點滑順

點了一個好基本的湯喔 蘿蔔湯

這湯味道很簡單 加一個胡椒粉之後更讚  蘿蔔都燉的很爛的  幾乎要入口即化了啊

竹筍跟香菇雞湯  很簡單的味道   雞肉挺嫩的

山藥排骨湯   排骨煮的爛但是不乾   湯頭清爽

清滿魯肉飯    302新竹縣竹北市莊敬北路112號    03 668 3806

營業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11:00–14:00, 17:00–20:00  星期日休息

三重-今大魯肉飯 親民價格滑順香甜的魯肉飯

本來是在北投打算吃北投市場厲害的魯肉飯的   不過兩點多已經關了啊…

折衷的方式竟然是在回中壢的路上  來去三重吃一家也很厲害的魯肉飯   這是魯肉魂上身嗎?

到三重今大魯肉飯已經三點多了…門口竟然還有人排隊…所以這家也是有厲害的喔

魯肉飯25元  哇   台北有這樣的價格啊…真的佛心來著

除了魯肉飯外  就香菇排骨苦瓜排骨湯個來一份吧…

燉品果真是這裡受歡迎的品項啊…他們超忙

這白菜滷很棒喔  我很喜歡那種滷的軟爛的口感

出起來超滑順的  鹹淡適中的讓人一口接著一口

滷蛋與豆腐這個組合我覺得普通…

這魯肉飯是這一餐的重點啦   我想三重人三點還願意來排隊  顯然這很有魅力

不過雖然說是三點還在排隊   但是它們的速度很快   其實也等不了多久啊

這魯肉看起來就很軟爛   吃起來果真是滑順軟爛啊   醬汁不鹹帶著甜拌著飯好好吃

不管是香菇排骨或是苦瓜排骨   這裡面的排骨肉很紮實  吃起來很夠味

至於湯頭的話  苦瓜有著淡淡的苦瓜味…香菇排骨則是加了大蒜跟蛤蠣   喝起來多了鮮味跟蒜味

用這樣鮮甜的湯頭來搭配滑順入口的滷肉飯真的太適合不過了啊

今大魯肉飯 241新北市三重區大仁街40號  02 2983 6726

開放時間: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06:30–21:00

竹北-鬍鬚張魯肉飯 超綿密香甜粒粒分明的魯肉飯

我喜歡吃魯肉飯 所以當然也沒有錯過有名的鬍鬚張  鬍鬚張應該是全台灣最有名的魯肉飯了啊

賣滷肉飯賣到開連鎖店還開到日本去 這店家實在太厲害了啊

當然店紅了就動輒得咎了 去年那魯肉飯漲價事件

讓許多人展開了拒吃鬍鬚張的活動 不過事過境遷後這裡生意還是非常的好

因為是有名的連鎖店所以網站的建立的很齊全  還說到了魯肉飯的歷史

魯肉飯的歷史可回朔到周朝 根據周禮所記  周朝大王每一頓飯會有八道珍貴的菜色

其中的二道為淳熬與淳母都是將肉醬剁好蓋在一盅米飯上 上面澆上脂油肉汁

兩者之差異在於淳熬使用的是糯米飯 淳母使用的是粳米飯

晚上的吃飯時間整個鬍鬚張人聲鼎沸啊

這是從官方網站上下載的照片一個是創始人一個是現在的董事長

左邊這位就是鬍鬚張本人啦 民國49年民生西路的魯肉飯攤

生意太好導致創始人張先生沒有時間整理鬍子啦

久而久之老顧客就叫老闆鬍鬚張了 沒想到這鬍鬚張一紅就好幾十年了

官方網站上一個大大的看板  像是打油詩一樣的寫起了魯肉飯

 店內也有這照片喔…

不知道是生意太好了需要這麼多的服務生  還是因為賺太多了所以請了這麼多服務生

一進門就有人帶位 幾乎跟著你的馬上遞上筷子菜單跟你介紹菜色

同時收碗盤整理桌子的 在廚房準備料理的還有櫃台收錢的

這裡的服務生也太太太多了點啊 這真的跟坊間的小魯肉飯店規模等級差太多了

有沒有 隨便一張照片就看到六個人了  哈哈

因為是連鎖店 整個店面的安排SOP各方面都上了軌道

上菜速度非常的快速 即使生意非常好但是不用等太久

很多人來這裡吃也有許多的人帶走 這裡的生意根本不受之前漲價事件的影響啊

有許多的餐可以選擇   老實說鬍鬚張的東西是不便宜啊 不過大的店家通常比較有保障啦

點菜單很簡單 吃飽再拿著去櫃台結帳

只是看到左下方最後一項肉燥加淋要15元 這真的是第一次看到阿

大部分的魯肉飯店加對於加淋一下肉燥都很大方的啦

果真是連鎖店 看看這個筷子的外面小紙包裝  好可愛的花色啊

首先來的是豆芽菜 其實很少人把豆芽菜當成一道菜的啦

不過燙得很剛好  脆脆的還挺好吃   然後來一盤A菜吧    好清脆爽口

蘿蔔湯 這蘿蔔的軟嫩剛好啊  還有一定的脆度但保有蘿蔔的香甜 我還挺喜歡的

非常快速的魯肉飯就上來了 這是招牌一定隨時都有的阿

在漲價事件的時候鬍鬚張的董事長就上過電視介紹過他們的魯肉飯

他說因為特別講究所以他們東西比較貴一點  鬍鬚張是採用新鮮禁臠肉 每頭豬只有一台斤相當珍貴難得

將肉切成寬3mm長3~5cm的長條肉絲 以獨家配料用小火慢慢熬煮四到六個小時

每十五分鐘攪拌一次而且過濾多餘油汁 再用科學方式去檢驗甜鹹熟爛含油量

的確這裡的魯肉真的很軟爛 一整個入口即化幾乎是吃不到肉的感覺啊

就是魯了很久很久之後 整個肥瘦都幾乎融化了  鬍鬚張魯肉飯用的米也很不錯 這個真的吃得出來

只是真的很小一碗啊 每碗都是以150公克的米飯來搭配38公克的粹魯

鬍鬚張說這個是黃金比例啊 本來以為肉燥太少了

不過其實充分拌勻之後 還是可以讓每一顆米粒都沾到滷汁好吃  但是因為太少所以一定吃不飽啊

鬍鬚張的網站上說整碗滷肉飯是吃巧不是吃飽 哈哈官網自己承認份量太少了吧

最後那個紅紅的叫做奈良漬 酸酸甜甜的搭配滷肉飯真的挺合適的

雖然小碗的真的小小一碗吃不飽的分量

不過這一碗可是有接近400大卡的熱量呢?    果真不能看不起小碗魯肉飯

必須說鬍鬚張有名還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啦

東西好吃而且已經開店開到日本去了 所以喜歡吃魯肉飯的人一定不可以錯過的

鬍鬚張魯肉飯(竹北光明店)

地址:302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105號

電話:03 558 5466  營業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上午10點到晚上11點

中壢-阿亮魯肉飯 中原旁人氣小吃店

才沒多久的時間  這阿亮的招牌已經換了  變的新又亮

來大學旁邊覓食絕對可以找到很多選擇  而且通常都是便宜又大碗

這天來到的是中原大學旁中山東路與中北路口的阿亮魯肉飯

阿亮就傳統的小吃店  飯麵都有  生意很好每次來都是座無虛席的

菜單就放在桌上  請填好後交給櫃檯  吃完再結帳  因為生意好的關係  多少要等一下

這裡的滷味還挺好吃的  滷的夠透

小菜也可以試試看  滷花生

既然店名是魯肉飯  一定要點來吃吃看的

這魯肉飯除了魯肉之外還有一些酸菜  酸菜可以增加口感

滷肉肥瘦都有  但是瘦的部分比較多  優點是比較不會膩但是通常也會稍嫌硬

我覺得這樣的搭配吃起來普通  滷汁味道一般  算是一般口味的魯肉飯

蘿蔔排骨湯  我喜歡這裡的蘿蔔燉的很軟爛  雖然排骨的肉不多

但是湯頭簡單不油膩  就是稍稍清淡…

擔仔麵  這真的是傳統小店家啊  魯肉飯擔仔麵讓喜歡吃飯吃麵的人都有了選擇

擔仔麵我愛的就是那湯頭啊 基本上其實肉燥加進去麵裡面

搭配了韭菜豆芽菜  還有丸子跟滷蛋…一整個傳統到不行的  挺好吃…

阿亮魯肉飯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山東路一段307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17:00–03:00

新竹-戽斗魯肉飯 一早的魯肉飯早餐 元氣滿滿

一早就吃魯肉飯?    有沒有太膩了一點啊

不過在新竹的確有很多的魯肉飯賣的是早餐時間 讓早起需要滿滿活力的人有不同選擇

這天來的這一家是戽斗魯肉飯    位於北門市場旁邊…只是北門市場在哪裡啊?

看著已經褪色的招牌 不會來錯時間吧 

還好 雖然招牌褪色但是客人絡繹不絕    這是很簡單的家庭式餐廳    

想吃什麼隨便畫    這菜單應該已經用很久了

這裡的魯肉飯最有名 所以當然要來一個魯肉飯先囉

這魯肉飯看起來…有油喔    感覺上肥肉用的比較多    上面還撒了很多胡椒粉增加香氣

雖然用了不少的肥肉部位 但是因為滷得夠久所以吃起來已經不太油膩了

可能是因為少了一些皮的部位 所以雖然滷了很久但是比較沒有膠質那種口感

味道不鹹也沒那麼甜    拌著飯一起吃還不錯但是其實沒有太驚豔

這個白菜滷就很簡單 一整碗的白菜

煮得相當的軟爛好吃 但味道稍微清淡了一點

看隔壁桌的人點的荷包蛋 好好吃的樣子    所以我也點了一個來試試看

看的出來每一顆荷包蛋都很用心的處理 蛋白已經間的焦香

蛋黃則還是半熟    所以那滑嫩香甜的蛋黃流出來超級可口

很多人喜歡把半熟的荷包蛋跟滷肉飯拌在一起吃    那金黃滷肉飯想起來就很厲害啊

可惜我這次沒有試試看 因為荷包蛋看起來太好吃到 一整個一口吞下才想起來啊

戽斗魯肉飯    300新竹市北區仁德街88號

新竹-發記魯肉飯 簡單平實的味道

在巨城運動完後 想找個地方吃個東西

開著車來到熟悉的民生路啊 看到了大大的魯肉飯招牌

其實平常我都是吃豆漿油條的 但這天決定來吃吃看這一家魯肉飯的味道

除了燉品外還有甜品    很有趣的組合

其實連著三家都是餐廳 這家是傳統小吃魯肉飯而隔壁看起來很西式風格的pub

看這發記魯肉飯的招牌 還可以外送喔 只能說現在的生意真不好做啊

這滷肉飯端上來的時候 看起來魯肉不多但是其實分量跟好 不然可能會太鹹

整個滷肉飯有瘦有肥    還搭配了一些滷的瓜瓜    也放了幾片小黃瓜調色也增加風味

這裡的魯肉飯我覺得米還不錯 吃起來有Q

但是魯肉的部分我個人覺得瘦肉部分比例多了一點    瘦肉吃起來有一絲一絲的

口感感覺比較乾了一點    雖然有看到肥肉但是並沒有滑嫩入口即化的口感

金針排骨湯

這裡的金針湯料還真多 整晚滿滿的金針啊

金針不只好看也很好吃    淡淡的金針香氣

而金針吃的就是我們常看到的金針花的部分    雖然煮熟了但是保有脆脆的口感

這排骨已經燉爛了    輕輕一咬就骨肉分離了

而肉也沒有因為用燉的就太老 因為在湯裡面所以多汁不柴 算是挺好喝的

發記魯肉飯    新竹市民生路261號之一

竹北-阿富魯肉飯 怪怪的

阿富魯肉飯是城隍廟前的名店啊    以魯肉飯來說真的是相當的優啊

竹北的阿富魯肉飯前一陣子從博愛街228號搬家了

一樣是位於博愛街上    只是搬到了光明六路以前在竹北警察局的對面

其實還是很簡單的裝潢啦    只是整體感覺真的很新

整個空間相當的寬敞也很明亮    當然整理得也非常好

在晚餐時間生意還挺好的    阿富真的是名店

阿富的菜單分成兩種    內用的是粉紅色的放在桌子上

如果是要外帶的話    需要使用位於店門口的黃色菜單

畫完需要點的東西後記得寫上桌號

我一個人來所以我點了套餐70

包含了大碗的魯肉飯滷蛋一個油豆腐跟筍絲

阿富的魯肉飯魯肉有肥有瘦    加了一點糖所有有些許的甜

不過這裡的飯品質感覺不是很好    吃起來硬硬的

最好吃的是這一半片的醃黃瓜了   哈哈

油豆腐不太入味    筍絲則一整個有個怪味道啊

說不太上來是什麼味道    但就整個怪怪的

我想我下次想吃阿富魯肉飯還是去城隍廟吃正宗的阿富好了    哈哈哈哈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