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豆干好吃啦

大溪,第一個想到的,我想大家都一樣是豆干,沒錯啦,豆干真的是大溪的名產,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是也有賣豆干的大溪老街。大溪被大漢溪所貫穿,是早期發展經濟的重要據點。特別是在劉銘傳在大溪設立了據點之後,大溪成為貨品集散地,老街開始出現了店屋。而日據時代日本的都市更新,將大溪的和平街及中山街進行改造。大溪的和平老街是大溪最繁盛的老街,每一間房子都相當華麗,有巴洛克風格的雕刻,相當具有歷史意義。而老街位於大漢溪旁,所以來老街逛街的人也可以順便欣賞大漢溪上河水切割的美麗石頭,之前來的時候都為了停車的問題,在老街附近繞來繞去找不到停車的地方,現在在大溪橋旁,已經有一大片停車場落成,對於想來的人非常方便。

(大溪橋算是新的,也是具有巴洛克風格,遠遠的那頭有一大片的停車場。)

大溪位處北橫公路起點及鄰近石門水庫,所以去拉拉山或慈湖可以順便來老街走走,嚐嚐這裡的美食,當然我們也吃了這裡有名的豆干跟碗粿。

黃日香豆干:民國十三年,黃家先祖為了撫養家中大小,開始賣豆干,但是因為有時生意清淡,一日所得不敷家用,所以儉省的妻子邱露將豆乾改良,以紅糖製成焦糖為染料,使用古井清澈井水,契而不捨的改良,才研製出風味獨具的秘方,由於口味獨特,鄰居每天都聞到豆干的香味,所以「黃日香豆干」之名不徑而走。不過我們吃的不是黃日香,是廖心蘭,雖然名氣不如黃日香,不過現滷的豆干,一樣香Q入味。

里長嬤碗粿:這個碗粿很好吃,雖然看起來很簡單。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里長嬤是前福仁里里長的夫人,按照古法,用在來米研磨成米漿後放在蒸籠蒸,出籠之後在碗粿上面撒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有菜脯、香菇及大溪特產黑豆干,淋上以醬油製成的醬汁吃起來菜脯脆脆,黑豆干香香,真的很好吃喔。

(這是老街的地板上的地磚的圖樣。)

(老街旁一定有老廟囉!)

(老街常有一些傳統技藝的表演,老街旁的中正公園裡,有一個比人還大的陀螺。)

新竹-晨訪南寮港

南寮漁港,位於新竹市西北,在38年完工。這裡也是新竹早期發展的地區,全盛時期,這裡聚集了來抓小卷的漁船,甚至也有大型的拖往漁船,不過後來因為頭前溪溪口淤積,所以新建的新竹漁港,取代了南寮漁港的地位。(南寮漁港跟新竹漁港不是同一個地方?難怪當時彭老師寫的文章裡,我有看沒有懂。)近十年來,因為文化保存的理由,這裡成了都市更新的計畫之一,這裡不在是一般的漁港,而是發展成休閒中心,結合了漁產品直銷中心,及附近的十七公里海岸與步道,這裡成了大家最好的休閒場所。

以往來南寮漁港,都是在傍晚,偶爾來看看夕陽或是買個海鮮,不想這次想換個時間,不知道清晨的漁港是什麼樣的風貌。在快速道路68通車後,要到南寮真的是很方便往西走到底,不過這次選擇了走中正西路,一大早也沒車,所以也很快。

不過雖然說是一大早啦,太陽起的更早,所以到漁港的時候,太陽已經遠遠升起,不過這樣的陽光呈現在照片裡更是漂亮,跟黃昏有一點點不一樣,更亮一點點,所以不用太多技術就可以拍出好的照片。

一早人不多,船的數目比人多的多。空氣很清新,不過帶點鹹鹹的海水味。偶而有幾個不知道是剛回港還是剛睡醒的漁工在船上準備。不過漁產品直銷中心,裡面可是熱鬧滾滾,幾乎每一個攤位的人都來了,開始把所以的海鮮魚貨上架,因為很快就會有客人上門。

秋天的漁港清晨,只能說真美

竹北-采田福地

竹北有古蹟?真的嗎?我想除了我之外,對於大部分的竹北人來說,也很難相信竹北有古蹟,不過看了其他格友的介紹後,原來竹北真的有古蹟,而且就在不遠的中正西路往南寮的路上。不過顯然竹北人並沒有很熟悉也不重視采田福地這個古蹟,特別是中正西路上的路標上,竟被貼滿了傳單。而許多采田福地的鄰居,也搞不清楚這是什麼,顯然竹北市政府要加油宣傳。不過這個地方真的不好找,隱藏在住宅區中,如果眼睛不夠犀利的話,很容易就錯過。

采田福地,已經有兩百多人的歷史,是去全台少數原住民的祠堂,而這個已是在乾隆年間,竹塹社人在漢人渡海來台後,開始學習漢人祭祀祖先的祠堂。這個祠堂本叫做七姓家廟,據在采田福地幫忙的先生說,這是當時為了避免被株連九族,所以一家人拆成七個姓氏,但是仍然共同祭祀,併同時祭祀福德正神。(這七個姓是錢廖三金衛黎潘)

(當時的人常以捕鹿為食,所以可以看到底下的圖案中,還特別把獵鹿人與鹿放在上面。)

 

就在咸豐年間,移民來談的漢人發生閩粵械鬥,把整個祭祀公館給毀了,後人在重建的時候,就把整個祭祀公館重新命民,將漢人稱原住民用的「番」拆成采田,加上也祭祀福德正神,所以就定名為采田福地。

采田福地整個的建築風格,屬於不完整的三合院型式,只有正身及左橫堂,不是很清楚為何沒有右橫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敵人總是來自右方的海邊,所以不建右橫堂,對於防禦可能容易點。

(台灣傳統的建築型式,燕尾型式的屋脊。)

(乾隆皇帝所賜的匾額,義勇可嘉)

下個月初,這裡有盛大的慶祝儀式,慶祝兩百多年的建廟,好幾個采田福地的義工,特別聚集來這裡討論細節,有這些人的幫忙貢獻,采田福地才能永續經營。

中壢-觀光夜市一頓飽足

中壢,這個在桃園南部的主要城市,有啥好玩的?老實說一時間還真的想不出來。今天跟同學碰面,想到要吃飯,忽然想到自己也很久沒有去中壢新明夜市了,乾脆來去夜市逛逛好了。

中壢觀光夜市,位於新明路上,旁邊是新明國小。跟其他的夜市一樣,吃的喝的穿的玩的樣樣都有,不過因為是晚餐時間,所以人幾乎都往吃的攤位聚集,我們因為肚量不大,所以決定先走一圈,在決定要吃啥。當走到新明路與中央西路,忽然看到一堆人在排隊。通常有人排隊的攤位,不是哪個電視台有拜訪過,鐵定東西是好吃的。潤餅,平常就蠻喜歡吃的,既然人都已經排了這麼長了,沒有吃吃看顯然是對不起自己囉。這家的潤餅,直的蠻好吃的,除了包了許多高麗菜跟豆芽菜,所以吃起來不膩,同時蘿蔔乾跟炸過的油酥更讓整個潤餅咬起的的口感又香又脆,除了這些還有香菇跟一點點花生粉跟一些紅醩肉,整個吃起來很香又不膩,而且蔬菜的水瀝的很乾,所以整個餅皮一直都乾乾的,吃起沒不會濕濕的而失去咬勁,所以是真的好吃耶,這麼多人排隊不是假的。對了份量還真的不小,只要30元,算是便宜好吃又大碗喔。

在潤餅攤位的旁邊,還有一個宜蘭蔥餅,也是一樣排滿飢腸轆轆的人,有興趣的人也是應該要試一下,聽說這是公館夜市蔥餅攤位的連鎖,所以也是有口碑的啦。除了蔥餅跟潤餅之外,整個夜市還有一個很多人的攤位,就是簡師傅麻辣臭豆腐,這個攤位前面人滿為患,還因此造成大塞車。不過這裡的老闆沒讓客人排隊,反而是採用發放號碼牌的方式,看起來老闆很有經驗,知道夜市人多不好排隊,用號碼牌叫號比較實際。

觀光夜市不只有幾個有名而且好吃的攤位,還用最夯的方式行銷喔,想看看中壢夜市有什麼東西嗎?記得上上中壢觀光夜市的網站喔!www.jlyes.com.tw

新埔-客家古厝

新竹的這些地方如新埔、關西、竹東等地,都有著豐富的客家文化、聚落以及古厝。總是在偶而的騎車經過時,為路邊古樸美麗的客家古厝感到深深驚豔。貓所棲息的竹北這地方,距離義民廟很近,假日無聊時貓常往這些地方閒晃。而在義民廟附近周遭的這些地方,他的一般民居、還有新埔鎮上的老建築物就都很有看頭,這些古厝頗有名氣的。

某日,安公子跟貓說,不應該繼續在家裡當流浪貓(安公子註:是不要再當宅貓吧)了,所以就剛好在週六下午,一起出去拍照走走吧。

新埔上枋寮劉家古厝:在從義民廟前那條十字路口往東,那邊就都是很傳統的客家民居建築,這一路上有很多的民宅都很有客家特色,不過大部分都是住家。有一次繞到裡面的小巷去,結果一時之間驚醒多位休息、工作的阿伯紛紛抬頭看著我,這樣子之下當然是不能繼續參訪下去囉。但劉家古厝,則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可讓遊客散步或騎腳踏車閒逛的地方;遊客也可以走到有開放的房子內部做參觀,但古厝的另外一邊目前有住著住民,請勿大聲喧嘩、影響其住家。這個倒還和鹿港某些古厝還滿像的。

在義民路的路旁的指示牌

重修碑記這可是花了五千萬經費的

上枋寮全貌數景

兩邊屋脊的燕尾造型

內有住戶喔,所以還特別註明,請勿大聲喧嘩,尤其是使用擴音器等。

新埔上枋寮一般民家:在義民路旁還可以看到另外幾家民房,房子很古樸,而且也很住家;週六下午我們前往參觀時,圍牆上還晒著棉被呢。

新埔上枋寮天祿堂:位於劉家古厝後方的小路上,還有著另外一戶「客家三合院天祿堂」,這裡並沒有列入古蹟保護,目前也還當做一般的民家,我在週三的午後前來拜訪,沒有其他的的遊客,我試著往前面多一些的地方近看著它。一百多年前,這也是大戶人家吧,從屋脊的兩端看去,可從其燕尾造型看出它當初的不平凡。

大門前的椰子樹,有被特別的介紹。

新埔鎮上的其他古厝:由義民路二段往新埔鎮中心前去,可以在路旁又看一家很古色古香的老厝,不過這一家看起來就是荒廢了些,似乎也沒人住了。新埔這一帶地區,有很多老建築都沒有維護,大概也是因為古厝維護太昂貴了,以劉家古厝而言,光政府提撥的經費就需要五千萬元。所以很多房子就沒有好好維護,或者乾脆用其他的風貌改建了,就改建掉原有的風味。

感覺好像是荒廢了,但又像是有人住的地方

路邊的一處民家,它就沒有那個屋脊的燕尾造型了。

我對客家建築裡的這個大門口,覺得很新奇。這可以站衛兵嗎?

這是一個有上鎖的地方,而且還有養狗。這是在新埔鎮上,彎進去的小路裡邊

—————————————————————————————————————————————–

那日是星期六,本來沒想到去新埔,只是新埔真的很近,加上聽說那裡有客家民居算是特別,所以走了一趟。整體看起來,大家對於能夠展現客家傳統特色的建築,仍然相當珍惜,所以政府還大筆花錢來整修。比較好奇的是,房子的一半開放參觀,另一邊則仍然住人,整個感覺的就每天有一堆陌生人在你家的其他房間進進出出,偶爾還有人探個頭看,感覺總是不太自在,不過我想這就是接受政府補助保留這樣文化的代價吧。

PS:感謝流浪貓整理了這篇文章,仔細看了一下,的確單眼相機拍出來的效果真的比傻瓜好啦。呵呵

New York-金融海嘯都是你的錯啦-Wall Street

曾幾何時,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打開電視看華爾街紐約股市的收盤狀況,因為這是台灣股票市場的指標;不過最近的金融海嘯,也是從美國一路淹沒歐洲到亞洲,而所有的矛頭都指向華爾街這些天之驕子所玩的金融遊戲。

華爾街,這個紐約曼哈頓島南方短短的一條街,卻引導了全世界的經濟走勢。

為了感受華爾街的盛況,也為了目睹在這裡上班的天之驕子,所以我選了星期一的一大早,跟著上班族擠著沙丁魚般的地鐵,來到了華爾街。出了地鐵站,先看到的是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這個教堂就在華爾街旁,這個教堂可是大有來頭喔,尼可拉斯凱吉的國家寶藏裡,三一教堂可是最後藏寶的地方呢?因為是一早,上班的人很多,所以路邊跟台灣一樣,也有早餐車,不過大家可是排對等著買呢?不過早餐還是三明治跟bagel,不像台灣的早餐車花樣這麼多。

華爾街真的很短,不過走進來證券交易所就在裡面,上面掛著一面大國旗,美國人還是很愛國的。上班的人很多,管制也很嚴格,沒有證件沒辦法進到裡面。聽說以前證券交易所有開放參觀,不過在911以後,這個優惠就取消了。

就在華爾街的街口,大金牛就站在那裡,每個人都爭相跟它拍照,不知道是不是摸了它之後會變好運。不過華爾街已經正式步向熊市了,大金牛代表的牛市已經暫時告一段落,大家下次去看到大金牛時候,記得幫它擦一擦,擦亮一點,看股市會不會回春。

其實華爾街沒有什麼特別的景色,但是卻是自己覺得一定要來看看的地點,主要是因為接觸金融業好幾年了,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嚮往外資的工作,可能是覺得華爾街的金童可以賺很多吧,去外資不知道會不會也這麼爽,只可惜時不我與阿,現在的景氣差,金融業首先發難開始大裁員,外資夢也就這樣破滅。

PS:華爾街是Wall Street的翻譯,聽說是真的有到牆在現在華爾街的所在,是早期荷蘭移民為了要防禦原住民的攻擊所興建的。

HK-大澳漁村 傳統香港漁村

來到買東西買東西的香港,除了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摩肩擦踵的人潮,你還想到什麼呢?我想大澳可能是一般人的香港行裡面,不會走訪的地方。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的西部,是香港現存最有名的漁村,現今的大澳仍然保有漁村的純樸風貌,因為水上的風情與一般人印象中的香港完全不一樣,所以有香港威尼斯的稱號。基本上大澳因為位於離島,離市區頗遠,所以都市化程度比較小,也是讓這裡的風貌獨特的原因。

東涌坐巴士繞了好一段山路,終於到達大澳,一下車,就是撲鼻的海水味道。眼前所看到的,真的跟香港完全不一樣,沒有大樓,甚至有許多木造的房子。特別是在水上的高架屋,也就是棚屋,更讓人讚嘆,香港竟然有這樣原始的地方。來大澳的人還不少,不管是香港當地人或是觀光客,都對這香港的另一面感到有趣。就因為是漁村,所以這裡到處可見曬乾的魚貨,傳統的鹹魚、蝦醬及魚肚更是遠近馳名。當然遊客多,所以這裡的居民也做起小生意,賣些名產跟小吃,阿婆豆腐花還蠻好吃的呢。

整個漁村很小,只是大部分的房子看起來簡陋的不像這是香港,甚至許多房子看起來像難民營,可能小小的 三坪 ,卻要擠進一家子。當然這樣的環境衛生也不是很好,感覺住這裡的人身體都要很勇才行。

其實在來到大澳之前,完全沒有想到香港有這樣一個地方。到了這裡反而覺得香港不像一般人認知的一樣,只有一堆shopping mall,反而仍保有一點點人文的氣息。不過跟其他地方一樣,這裡只剩下老人與小孩,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外流到都市中去討生活,不過仍有一群人,為了保留大澳的傳統風貌而努力。

My Aspire TWO

Aspire TWO? acer的小筆電不是叫做Aspire ONE嗎?是沒錯啦,它的本名是叫做Aspire ONE,只是這台是我用的第二台,所以叫他Aspire TWO

不過為何會有第二台呢….

話說三個月前,當acer推出Aspire ONE的硬碟版時,二話不說,馬上跟代理商買了一台,老實說,這個產品小歸小,可是所有功能都有,完全不遜於原來在使用的老碩碩。考慮到老碩碩已經五歲了,而且體型壯碩,實在有時候提久了都會手酸,所以當然買一台當紅的netbook來玩玩。一開始拿到,當然是非常開心,而且用起來都還算順手,所以出門帶著真是輕便又好用。

不過好景總是不長到了十月底才十月底喔,每天在電視報紙上,總是看到王振堂信誓旦旦的說Aspire ONE賣的有多好,世界各地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不過Aspire ONE就在某一個星期四晚上,開始出現心率不整,接著頭暈眼花,然後就休克罷工了

送去acer維修中心時,星期六早上,只有一個人在櫃檯,沒想到他老兄實在態度也不怎麼樣,感覺好像東西送修是我們的義務一樣,於是回到家就上acer網頁好好complain一頓。當然東西是修得很快啦,只是一個小問題,把面板換到就好了雖然東西回來了,但是對acercomplain竟然沒有人回,這可讓我百般的不爽快阿,所以打電話給代理商開始@#$%,後來又發現OS的使用有一點問題,讓我有堅定的意志要跟acer槓下去。當然代理商是很盡責啦,又幫我檢查這,檢查那的,不過我還是沒辦法接受acer對我不理不睬的態度。(回想起王振堂在電視上的信誓旦旦,不斷強調產品在歐洲市佔率第一名,我跟代理商撂下一句話你們acer是看不起台灣客人阿,不要把次級品拿來台灣賣,如果覺得台灣市場不重要的話,搬去歐洲阿搬去最愛acer的優羅普阿….聽起來有點賤我知道,不過在後來與acer服務專員對話中,我又講了一次…)

好不容易代理商幫我檢修完畢,他們說已經檢查的差不多了,對於造成我的困擾不好意思,對於我提出會換一台新的要求,他們承諾如果再發現一個問題,就換一台給我。代理商實在太認真了,讓我也不好意思在多說啥。不過我還是繼續想著,在多一個bug…啊,有了,就真的有一個bug之前忘了提出來,acer算你倒楣。又跟代理商一頓@#$%,頓時我又想起acer還沒有回復我的email呢,索性拿起電話,發揮我以前080先生的功力,努力給他@#$%,最好用的是那一招「我不想聽你這些官方說法啦,這些我也會講,叫你們主管出來主管不在是吧叫他打給我」為了怕他忘記,我還記下他的編號259先生。

還好他主管識相,在事情被我向蘋果日報爆料之前就回我電話,不過也因為 小姐的來電重視了我的問題,所以我拿到一個補償的offer,退錢或是換一台新的,想了想換一台新的品質應該是無敵的好吧,而且保固一定棒的所以我有了一台全新的Aspire TWO

PS:感謝堅持筆名要用「張曼玉」的林XX提供的蘋果爆料專線,雖然沒用上,不過已經達到嚇阻的效果。

New York-Central Park輕鬆的週末下午

跟紐約有關係的電影,大部分都有Central Park,特別是許多的浪漫喜劇,Central Park幾乎是電影的最佳配角,男女主角永遠都會在某一個角落散步談情,前兩天看到電影Made of Honor(新郎不是我),忽然想起在中央公園的那一個下午。

紐約人一直以在曼哈頓島擁有這樣一個綠色大地為榮,其實以中央公園所處的地段就可以知道他對紐約人的重要性。公園東邊臨有名的第五大道,來紐約逛街,公園入口處的LV、Gucci、Apple旗艦店及這兩年在亞洲紅透半邊天的Abercrombie & Fitch是每一個觀光客必逛,而通常大家也會順道近來公園走一走。

中央公園非常的大,真的要用走的,應該會把腳累壞吧,所以騎自行車,划直排輪是許多人逛中央公園的方式,當然有更多人用跑步的方式,享受中央公園的新鮮空氣。在公園的入口,就可以看到許多馬車,這是公園的特色,想像自己像個公主王子一樣,坐著馬車接受所有人民的致意,不過我是沒做過啦,只是電影都是這樣演的…

五月的中央公園超多人,不管是來看熱鬧的觀光客,還是在被寒冷冬天困在家裡好幾個月,好不容易看到春天的陽光,跑出來享受日光浴的紐約客,大家都很開心的享受著。我還真的沒看過這麼多人,一起在大草坪上野餐的,而且跟台灣人不一樣,大家搶的不是樹蔭下的位置,而是爭相在陽光下沐浴。

當然入境也要問俗阿,所以當然我也就找了一個好位置坐下來,聽聽音樂,看看書,享受一下紐約人的週末下午。公園裡的活動很多,跑步、溜冰、棒球、籃球、排球,當然也少不了街頭藝人的表演,所以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在這裡找到合適的活動。

記得那天在公園中晃了晃,想說反正大都會博物館不遠,就走過去吧,當然走倒一半就後悔了,公園真的很大,等我走到大都會的時候,腳已經在抗議了。不過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在大都會好好欣賞,畢竟這是個跟大英博物館及羅浮宮並列世界前幾大的博物館,裡面的館藏可是比全台灣的東西加起來都還要多好幾倍呢。

紐約人努力工作,賺很多錢,當然他們也很重視生活,所以週末中央公園成了全家大小的遊樂場,甚至許多人以擁有中央公園view的辦公室為目標,記得上次去拜訪客人時候,從會議室看出去,那一片翠綠的景致,真是會讓人上班心情好阿。

 

PS: Made of Honor新郎不是我,是由實習醫生的男主角Patrick Dempsey主演,是一個標準的浪漫喜劇。劇情非常簡單也可以想像,男主角不信任婚姻,對愛情通常只是玩玩,但是確有一個紅粉知己,不管什麼事情,這位紅粉知己總是在他身邊,當男主角慢慢發現自己已經愛上女主角而且無法與女主角分開時,女主角竟然遇上了另一個男人,而且兩個人已經準備結婚,所以男主角同意擔任女主角婚禮的「拌娘」,目的只是希望有機會可以搶回女主角,結局當然還是好萊塢一貫的Happy Ending囉,我想喜歡浪漫愛情喜劇的人會喜歡。

湖口-老街展風華

常常走省道要回家的時候經過湖口,都會看到湖口老街的路標,的確這個知名的湖口景點離省道台1線不過一百公尺,非常的方便。
秋日下午,天氣真的很舒服,風微微的吹,陽光也暖暖的曬。印象中,老街好像很短,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過距離上次來,已經好久好久了。
湖口老街,昔稱大窩口,大約在一百年前建立的,也就是在日據時期就已經建立(有另一說,老街在清光緒年間,鐵路開始興建時,就因為鐵路帶來人潮,所以聚集的人潮興建老街),因此老街並不是台灣獨特的建築型式,事實上,湖口老街與迪化街、三峽、大溪、北埔、金門等地老街,都可以稱做是所謂日據時代的「大正式建築」,只是湖口老街保存的更完整,並沒有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風貌。

跟其他的老街一樣,這裡的屋子依然有人居住,大部分的人也利用老街吸引人潮的優勢,做起小生意,吃的喝的還有玩的。老街的房子均有拱形的門廊設計並相對,非常整齊,而且均有騎樓。整體風格比較簡單,不似巴洛克式一味強調細部的裝飾,而是透過線條與面做搭配。

湖口老街我想應該是多元文化聚集,街頭的天主堂與街尾的三元宮,不過相距幾百公尺,加上建築風格結合了東亞的紅磚建築、西洋的華麗裝飾與廊柱及閩南式的堂號浮雕,大部分都採用吉祥圖示,例如福祿壽、花草、龍等泥塑來妝點。近年來社區整體營造也讓老街擁有新風貌,許多的牌樓整修,管線地下化及石板路的興建,都讓老街不因老而與現實脫勾,大窩口促進會,就是很重要的策劃者,帶領老街不因新潮流而失去活力。

老湖口天主堂與老街另一端點的古蹟三元宮遙遙相對,二者一為東方、一為西方,卻共同見證老湖口從興衰走向沒落的發展史。來到老街上,可以充份感受老街居民對中國傳統廟宇信仰及西方天主教信仰的兼容並蓄 。

三元宮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廟宇,為五開間二殿二廊,格局嚴謹而完整,本廟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建築結構上,正殿的承重構造拋棄傳統廟宇的石柱,而改為磚砌方柱,更省去通樑等木構件,使得廟內顯得樸實穩重。而這樣的磚構造除了與老街具有同樣的風格之外,也成為本廟最大的特色。

1965年正式落成的老湖口天主堂,乃是義大利籍神父滿思謙所籌建。老湖口天主堂座落於湖口老街頂端,即原湖口火車站舊址。其建築本體位在稍高於街平面約3公尺的小丘上,以洗石子牆面、垂直分割列狀彩色拼貼玻璃及拔尖十字架等宗教特徵作為建築立面的主要元素。內部以挑高鋼筋混凝架構與雙斜面屋頂突顯建築內部高聳莊嚴的意象。

老街真的非常的短,如果經過花個一個小時,體驗一下這裡的建築之美,更可以吃吃喝喝,不錯囉。

寶山-風清日暖寶山行

從進入園區開始,寶山就成為常常聽到的地方,當然有時候要到北埔,走寶山的小路過去也比較方便,而因為新竹有太多人在園區上班了,這條寶山小路上下班常塞車,所以小路也被拓寬成大馬路。寶山最讓人耳熟能詳的,自然是寶山水庫,而寶山水庫群山環繞,處處美景,也可以算是科學園區的後花園。寶山水庫之所以會興建,主要是中央政府決定開闢科學工業園區,推展科技精密工業,而科技工業的用水需求極大,所以配合園區的開發,特別規劃了這個水庫的興建,並於74年6月完工。寶山是一個離槽水庫,是利用竹東圳攔河引水,將頭前溪支流上坪溪的水引入水庫。當然水庫的水除了供應園區之工業用水,也提供新竹地區的民生及灌溉用水。

之前就聽說寶山水庫的風景還蠻漂亮,不過一直都只有機會去沙湖瀝吃飯喝咖啡,但都沒有時間欣賞一下水庫風光,趁著秋意涼爽,特別去逛環湖步道。
為了要去走步道,還在網路找了找,發現很多人其實跟我一樣,對於寶山的認識都是沙湖瀝,所以一般人都搞不清楚在沙湖瀝沒開的時間,要怎麼找到步道。剛好看到有格友發表寶山水庫的遊記,所以我還特別問了一下,原來環湖步道的入口真的離沙湖瀝很近,才三百公尺左右,以順時針方向,過了沙湖瀝的門口,一下字就可以看到。
一大早,步道上幾乎沒有人,不過剛好趕上了垃圾車收垃圾的時間,所以悠揚的音樂與山裡的蟲鳴鳥叫互相輝映。因為是秋天,微風伴隨著暖暖的陽光,走步道真的是很舒服的一件事。步道上有兩做吊橋連結水庫兩端,一是寶湖吊橋,只供行人使用,還特別註明,一次最多只能五個人,走起來的確是搖搖晃晃的,腳下踏的木板也吱吱作響,還真的是有fu…(初到吊橋口,看到警示看板上用油漆噴上本橋封閉,本來以為因為建了新橋,所以還猶疑了一下,不過完全只是沒有公德心的人搞的鬼。)

另外一座是碧湖吊橋,位於步道尾端,是一座可以供汽車通行的橋,兩座橋雖然大小不同,不過造型幾乎大同小異。整體而言,步道的設計算是還OK,只是遊客的公德心實在有點…路上真的是垃圾很多阿。
整個步道大概1.5公里,連同聯絡道走一圈差不多3公里多,大概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我想最悠悠閒閒的慢慢走,呼吸點新鮮空氣,是真的不錯的休閒。

(悠閒的釣手,不知道水庫裡可以釣到什麼魚?)

New York-手不酸的自由女神

說到紐約,怎麼可能錯過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呢?只是第一次來的時候,因為時間不長,而自由島又離市區有一點距離,所以沒有去參觀,當然第二次來紐約,特別空了一天安排去自由島走一走。所以一旦有第二次到紐約的機會,絕對會留一天的時間,參觀一下這個全世界都知名的景點。

自由女神像,位於紐澤西州哈德遜河口的自由島上,這個雕像是法國在1876年送給美國慶祝建國100週年的禮物,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頭帶著有七道尖芒的頭冠,這代表了七大州五大洋。她的右手舉著代表自由的火炬,左手則捧著1776年美國獨立時發表的獨立宣言,當然腳下還踩著打碎的手銬腳鐐,十足的自由表徵。整個雕像高46公尺,已經在198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紐約的地鐵發達是世界聞名,所以當然只要搭著地鐵,就可以到每一個熱門景點。自由女神在自由島上,所以可以先搭乘地鐵到South Ferry站,然後在Battery Park的Castle Clinton買票搭乘Circle Line渡輪。不過我想我應該是興奮過頭了,出了地鐵站,只顧著找渡船口,完全沒有仔細想,看到船要開,就匆匆忙忙得衝上去,當下只覺得奇怪,怎麼不用錢阿?等到船開了之後,還想說,自由女神就遠遠的在那邊,一定會到了。只是怎麼開了十分鐘,自由女神還是遠遠的,索性乾脆好好的休想曼哈頓的美麗天際線。九月底,紐約的初秋,不過天氣很好風和日麗,不過在渡輪上,海風仍吹的人頭暈。慢慢的才發現,原來我上錯船了,這艘船是要前往Staten Island的,不過就將錯就錯吧,好好的欣賞也享受這免費的紐約海景。(後來查了一下旅遊書,原來許多人會利用黃昏時分,搭乘渡輪往史塔頓島,同時在船上欣賞充滿絢麗光彩的晚霞。)

當然欣賞完海景之後,正事還是要做,原來的行程可得繼續進行。所以在史塔頓島上完全沒有耽擱,馬上就搭同一班船回紐約。上岸後,翻開地圖,怎麼有看沒有懂,就找各路人問問好了,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就這麼近,兩個碼頭只要五分鐘阿,真是有點小尷尬,我還以為我已經把路線圖研究得很透徹了呢。經過Battery Park先看到的是美國的象徵,大老鷹一隻,老實說還蠻壯觀的,接下來就是一個古堡,原來這就是賣船票的地方Castle Clinton。賣票口非常多人,即使票不便宜,不過我想對於所有人來說,都已經人在曼哈頓了,遠遠也看到自由女神像了,怎麼可以不踏上自由島,好好的欣賞這位佇立紐約百來年卻手不酸的堅強女性呢?整艘船滿滿滿,大家都很興奮,由遠而近,每個人手上的相機照個不停,因為每一個角度,都有美麗的紐約市做背景。

船緩緩的從紐約往自由島開,經過自由女神的正前方,然後繞到她右後方的碼頭讓大家下船。這個島老實說,還真的不大,我想如果沒有自由女神像在這裡,應該也不會有人來吧。從這個島上,往曼哈頓看,真的很美麗,特別是比比相鄰的高樓大廈,跟一對來自於喬治亞州的老夫妻聊了一下,他們難得離開家鄉,來到紐約當然這裡也是首選,後來又遇到一個來自羅馬尼亞好可愛的小朋友,大大的眼睛,雖然他還不會講話,不過一直跟你笑,讓你不理他都不行。在島上,有各種不同的角度可以看自由女神像,背後看,測著看,當然還有仰著頭看,當你站在她的腳下,整個雕像真的是很壯觀。

其實在911發生後,自由島曾經被關閉了三年,因為美國政府一旦擔心恐怖份子會把自由女神像當城下一個攻擊據點,因為自由女神代表的自由民主,是美國的精神,自由女神像更是美國人的精神支柱。不過現在雖然開放了,還是把女神頭冠上的觀景台關了,因為美國人還是怕怕。

在享受完自由島上的溫暖陽光跟自由空氣後,繼續搭上渡輪往下一個點,Ellis Island。這個島是早期移民來美國的入境事務所,只是現在這個事務所變成了移民博物館,許多當時移民著用的皮箱、照片,及相關文件都是展示的內容。也因為美國一直是民族大熔爐,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匯集在美國,提供給美國活力予熱情,也帶來美國的競爭力,所以在這個博物館,也特別把來美國的移民分佈做了詳細的統計。

沒來美國當美國人,來移民博物館過過乾癮也不錯,呵呵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