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kok-3G TrueMove七日無限上網

1389158764-3927162251 Bangkok-3G TrueMove七日無限上網

從去年去曼谷發現3G上網這麼便宜之後  

每每出國我都會找一下到底怎樣可以省下上網的錢

這次去曼谷按慣例準備在機場買3G SIM

在網路上查了半天 只看到DTAC電信公司有這樣的方案

不過真正到了曼谷機場 我竟然遍尋不著DTAC的櫃位

在入境大廳我看到了Truemove    好了沒魚蝦也好

Truemove也是挺大的電信公司    所以我想提供的服務應該差沒有很多

這裡已經排了不少的旅客準備購買他們的SIM      

大大的小牌子寫著現在促銷的方案

七日無限上網299泰銖    超過1G還是可以上網但是會降速

以觀光客來使用     頂多就是上網找點資料用一下google map

再用通信軟體分享一下照片給朋友    1G挺夠用的

而且這方案還包含了100可以打電話    這其實挺重要的

因為在曼谷觀光客太多    許多餐廳如果可以提早訂位的話比較不用等

所以有了這100元的電話額度    打電話就方便多了  

Truemove也準備要開4G    果真台灣是個落後國家什麼都很慢

這裡的SIM卡有各種的大小    正常大小Micro SIM/Nano SIM都有

不過也不用想要買哪一種的    因為這裡的店員經驗豐富阿

直接把手機給他們    他們就會幫你處理到好的   

我的手機是繁體中文介面    也沒看他們皺個眉頭一下子就設定好了

這方案主要是推給遊客的    算是預付卡的一種

我用的是蝴蝶機所以是Micro SIM

不過沒有拍照    因為店員火速地把SIM卡裝到我手機裡面去了阿

只能請我的中華電信代打一下

店員還會給一張小紙條    上面有基本的幾個使用說明

不管是要查餘額還是電話怎麼打    都有說明

這就是電話號碼    雖然是預付卡一張下次可能還可用

但是下次來應該還是會買一張新的吧    感覺手續比較簡單    哈哈

在整個package裡面也是有打到國外的國際電話費的介紹

很多人在國外也常打回家    所以有這樣的訊息還挺方便的

不過當然最好是請家人打過來    因為接電話不用錢的

有了門號可以上網    這樣的旅程真的會方便而且有趣許多的

Bangkok-四面佛Erawan Shrine曼谷必拜

四面佛算是在曼谷市中心相當火的觀光景點吧

雖然我不是來曼谷拜拜的    但是在最熱鬧的市區的四面佛

一定來看看順便虔誠地拜一拜的    畢竟有拜有保佑阿

其實在這麼熱鬧的地方有這麼靈驗的四面佛    還蠻奇怪的

查了查才知道四面佛原來有一個酒店Erawan酒店    1951年開始興建

施工期間不斷的發生意外導致工程延宕    一直找不到問題只好找大師來看

大師建議蓋一座四面佛壇供奉四面佛    祈求工程順利與平安

沒想到這一來還真的再也沒有發生工安事故了

現在Erawan酒店已經拆除了    但是靈驗的四面佛依然鼎立在這裡

不只當地人來拜    來自於世界各地的遊客也把四面佛當成不可不來的景點

因為觀光兼拜拜    真的是一舉兩得    有玩到又求到平安阿

BTS的奇隆站出來往四面佛的方向    在天橋上就看到了滿滿的人潮阿

在曼谷的各大廟宇旁邊都會看到賣花的   

跟台灣一樣總有許多人在廟旁邊賣拜拜用品賺錢

四面佛真的是位於曼谷相當精華的地帶ㄚ

在曼谷市中心ErawanRatchadamri 路和Phloen Chit 路交界

因為是一個神壇並不是一座廟    所以沒有其他廟宇的大器建築

不過有沒有建築不重要阿    這裡的人氣絕對一級的    香火超級鼎盛的

台灣的旅遊團好像把四面佛放在必遊的景點之一    因為在這裡好多台灣人

好多人啊    其實我不知道怎麼拜    不過心誠則靈吧   

來這裡點一炷清香吧    用虔誠的心

年輕人老年人男人女人還有小孩    人人在這裡都是虔誠的拜著

希望身體健康祈求升官發財    當然平安就是福阿

在旁邊這裡有VIP座位喔   

而且這一旁也有專業的表演   就是像我們台灣以前會在面前演歌仔戲一樣

希望讓神明也看到大家的誠意   

旁邊也放了很多的神獸    大象的木雕

來一杯神水吧

四面佛又名四面神    是印度神祇

原本是印度教婆羅門教三主神之一的梵天(Brahma)    

是創造天地之大神擁有四面臉孔

梵天在東南亞被視為佛教的護法神法力無邊    掌管人間榮華富貴護持佛法

因為有四面朝向東南西北而外形近似佛像    所以中文多稱為四面佛

泰國人崇拜和嚮往梵天的觀念由來已久   

自古泰人認為人出生後第六天梵天刻命數在額頭上

所以在泰國的傳統上有有梵天崇拜的根基    但是後來拜梵天熱潮一度消退

所以現在泰國的四面佛崇拜   維基上說可以看成是印度梵天崇拜的復興

我對泰國的文化變遷沒有研究    不過四面佛的熱度我想是沒有人不知道

真的很虔誠阿   

跪著也好焚香祝禱的祈求也好   

四面佛就位於曼谷最熱鬧的地方    距離兩條BTS的交叉SIAM站走路可以到

在逛完了百貨公司之後    來這裡拜一拜吧   

Bangkok-大皇宮&玉佛寺 曼谷觀光的第一站

雖然不是第一次到曼谷了    但是因為上次來已經好久好久之前了

所以我還是決定花一點時間來去看一下    就是在來當一次觀光客囉

首先我來到的是大皇宮    這裡曾經是暹羅王果的皇宮    泰國王室也曾經住在這裡

因為這樣的背景所在大皇宮在所有泰國的王宮上算是相當重要的

大皇宮建於拉瑪一世的1782    歷史也挺悠久的

這幾乎是所有旅遊書上面一定會介紹的景點    所以一大早人就已經好多了

二月的泰國怎麼太陽還這麼大啊     

真的很多人啊     看到這麼多人我還真的一度要放棄

不過想想反正改天再來應該也是這樣的人潮    既來之則安之阿

來一個小小的遊行嗎?    可能有什麼活動樂儀隊就這樣的經過

總覺得這樣的隊伍帥氣程度打了好幾折 哈哈哈哈

曼谷的觀光客真的是超多的啦     光是買一張票在太陽下排了快半小時

終於買到票可以來去參觀了    門票蠻漂亮的

憑著這張門票可以參觀大皇宮之外     也可以參觀有名的柚木皇宮

排完了購票接著就是排隊進入    怎麼這麼多人啊

遠遠的看這個建築真的是很漂亮   

但是近點看就發現這可都是很耗工的建築    我想應該是花了很多人力來興建的

其實我真的是門外漢看熱鬧的啦

這個金光閃閃的建築物就是大家很重點的一個建物

在這樣的藍天下這樣的金光閃閃    真的是很漂亮

不過人真的好多阿    而且好熱

常常在曼谷的廟宇裡面看到這兩尊    我想應該是守護神吧   

還是在這金光閃閃的旁邊    太大了拍不下

整個人滿為患阿    看到全部人都往那裏擠看起來那裏很重要

所以我也來去    原來是可以進去

真的就在這裡四處看建築也很過癮    畢竟這裡是數一數二的重要景點

其實很壯觀的建築    而且因為是國王的住所所以花了大量人力金錢的裝飾

整個看起來很漂亮而且非常有東南半島的風格

連這守護神都是金身    好漂亮啊

 

很細的裝飾    應該是純手工打造的

這裡面可以進去    要脫鞋

其實我真的分不清楚裡面的建築物    因為太多了阿

在整個大皇宮裡面有好多種不同的建築 

這裡還有吳哥窟的模型

可愛嗎?

裡面也有玉佛寺    所以來拜拜的人也很多

這麼熱的天氣    這樣的亭子成了大家休息的地方

既然是這麼重要的地方     還是有一大區塊是封鎖不開放給觀光客的

越是這樣的地方越是引起大家的注意跟好奇阿

其他的照片就這樣囉    我其實忘記了    哈哈哈哈

在門口的警衛也有許多人找他拍照    不過他不帥啊    哈哈

準備要走了發現要走出去比走進來還要難啊    因為現在的觀光客更多了

所有的人都擠來擠去的    而且外面人多車也多路上也塞車了

摩天宮殿(Phra Maha Monthian)建築群

塔溫提瓦皮班門(TAWANTEWAPIBAN):是拉瑪四世命令用陶器碎片和大理石所建造的大門。

阿馬德烏爾林宮殿(Amateur Lin Palace):在拉瑪三世整修之前,已做為皇宮的主要中心。之後建在皇宮的北方,被命名為帕珊塔庫信宮殿(PAISANTAKUSHIN)。蒙特的特點在於內有泰王的皇位和卻克里王朝之後所建造的宮殿,是大皇宮的代表宮殿。

.塞蘇圖拉恭睦(Ho.SASUTORAKOMU):為泰王專屬的儚族僧侶所工作的地方。由於要管理許多僧侶的秩序,所以在宮內建造了此建築物。

阿蓬碧莫亭:現存的建築物是拉瑪五世時建造的。是當國王出門乘轎。坐大象時的前往北方和南方用來在牆上的基座。

拉查路迪宮殿(RACHARUDI)和珊娜瑪曲安宮殿(SANAMUCHAN):可能是國王休息及宮中舉行儀式的地方。

帕珊塔庫信宮殿(PAISANTAKUSHIN)。

.普拉蘇拉賴披曼(Ho.PURASURARAIPIMAN):國王將所擁有佛像存放的地方。

.普拉塔透蒙特(Ho.PURATATOMONTIEN)。

卻克里佩特圖披曼宮殿(Chakrapat Phiman ):在拉瑪二世時代已再作為主要的宮殿而發揮作用,東西兩旁各有副殿。

前側(北)的覲見廳(噸普拉羅利那,TONPURARONNA)和後側(南)的覲見廳(噸普拉羅冉,TONPURARONRAN)。

後側覲見廳的東西副殿。

節基皇殿(Chakri Maha Prasat Hall)建築群

節基皇殿(卻克里宮殿)曾是拉瑪五世度過童年的地方。1868年,拉瑪五世即位後,就開始計劃在皇宮的北邊建立宮殿群,由於宮殿狹隘,拉瑪五世在王宮為了他的妻兒建造了安曼彌庫宮殿(UIMANMEKU),宮殿群於1873年完成。1900年,大多數宮殿已是非公開的。

 

節基皇殿(Chakri Palace):建於187657日,1882年完工。由新加坡的建築師約翰和他的團隊亨利。羅斯利集團。最初設計完成的是西式建築,其中有一部分是泰式建築,目前是王室的藏骨堂和武器博物館,可開放參觀。

牟沙譚波羅瑪杜宮殿(MUNSATANBOROMAATO):大皇宮的餐廳。

森睦透提瓦拉圖巴透宮殿(SONMUTTOTEWARATOUBBATTO):這裡是拉瑪五世發佈解放奴隷宣言的地方。

達姆羅沙瓦圖安魯歐宮殿(DAMURONSAWATTOANANUON):王室喝下午茶的地方。

尼帕圖婆塔巫魯屈西圖宮殿(NIPATTOPONTAUONUICHITTO):收納王室衣物的地方。

兜率皇殿(Dusit Maha Prasat Hall

玉佛寺(The Chapel Royal of The Emerald Buddha )建築群

大雄寶殿

大平台

舍利塔

碧隆天神殿

藏經閣

吳哥窟模型

 

曼谷大皇宮

地址:泰國Na Phra Lan Rd, Phra Nakhon, Bangkok

電話:+66 2 623 5500

服務時間: 星期六 08:3015:30 

 

Bangkok-WatPho臥佛寺 係金耶

人的懶惰病一旦犯了真的是很難救  

去曼谷已經是二月份的是了  大部分的文章都已經寫完也post

不過臥佛寺大皇宮鄭王寺這些著名景點的文章  竟然還被我丟在outlook裡面的草稿

這中間又經歷了出國很多次也吃了一大堆的東西  均已經一一post

但臥佛寺依舊躺在那裏

說起去曼谷臥佛寺應該必遊景點吧    

臥佛寺是是泰國最古老佛寺之一  就是因為有一尊巨大的臥佛聞名

at Pho就是臥佛寺囉  要來臥佛寺搭昭披耶河交通船最方便了

而且因為臥佛寺離大皇宮玉佛寺只有一站  基本上可以放在一起逛的

門票100元  很便宜

臥佛寺又稱菩提寺  是曼谷最大的佛寺也是佛像佛塔最多的佛寺

要進去參觀臥佛寺首先要脫鞋  所以在脫鞋區一整個是臭臭臭

真的有臭鞋的那種魚腥味..只能快快離開

為了避免太多人的鞋子混在一起或遺失了  每個人有一個袋子可以裝鞋子

自己的鞋子自己拿著

來臥佛寺就是要看臥佛  一進大門就看到大大的頭

整個頭真的很酷耶  都是刺刺的

臥佛身長46公尺高15公尺

眼睛和足趾都鑲嵌貝母 鞋底鑲嵌了108個吉祥圖非常精緻

人真的很多啊  不管是哪裡來的人

大家都來參觀  泰國本來就是一個佛教國家

來這裡觀光兼禮佛算是個相當不錯的安排

小的臥佛在旁邊讓大家膜拜

全身都金光閃閃的

不過臥佛實在是太長了  拍照很難拍到全身

鞋底就是108個吉祥圖騰  

十隻腳趾

本來空間就不大  這麼多人搶著拍照就更擠了阿

難得可以等到一個比較空的時候

果真是巨人一枚  整個鞋子也太大了吧

添香錢的方式這裡不太一樣  拿錢去換小小的零錢

沿著牆邊許多的缽  把零錢投進去  感覺相當有趣

就這樣  你的錢去換這些小零錢  都已經一碗一碗準備好了

臥佛的背部沒有太多的設計 

繼續添香油錢

有沒有看到臥佛握著是有枕頭枕著的

不過這枕頭是方形的應該很不舒服吧  

整個寺內有總面積約八萬平方米它擁有超過一千尊佛像  是全泰國有最多佛像的寺廟

臥佛寺的前身是建於1788年的福哈倫寺(Wat Phodharam)在拉瑪三世時重修的

泰國的廟裡面有很多的雕像  不過跟我們這裡的長得都不一樣

有時候看起來兇兇的醜醜的  但是真的是神

這是浮屠?

佛像

更多佛像

泰國的寺廟真的也都是大同小異  不過建築物還真的是很美就是

這樣的設計相當有皇宮的感覺  在曼谷很多類似的建築

雖然是二月天  不過天氣真的是很熱

逛完了臥佛之後  隨意地走走不過盡量要躲在走廊曬不到太陽的地方

臥佛寺後方還有「泰國古式按摩學校」及一間按摩房  它是泰國傳統醫藥研究和傳授中心

很多人推薦要按摩可以來臥佛寺裡面  感覺會跟在外面的按摩店按摩不太一樣

這裡也可以學習按摩的技巧  挺有趣的

光就建築來說很漂亮  不過對於泰國人來說廟是用來拜的阿

真的很多這樣的造型

進到室內有電風扇  而且大家就肅靜了起來

跟著大家跪下來  虔誠的膜拜祈求一個好年冬  

其實躲到哪裡都是一樣阿  除非是在購物中心裡面

泰國一年四季只有兩種天氣  熱跟很熱  不過融合各種文化的曼谷還是很多人喜歡


檢視較大的地圖  

Tokyo-薯塊三姊妹じゃがピリカ 薯條三兄弟姊妹作

日本人絕對是一個多禮的民族啊    每次來開會都要帶點伴手禮來送

就像每次他們來我都已經不知道要帶他們去吃什麼了    我想他們應該也困擾要送什麼吧

Tokyo-白色戀人(白い恋人)來自北海道馳名伴手禮 

Tokyo-東京マカロンラスクMacaron Rusk馬卡龍餅乾 

Tokyo-銀座文明堂 百年老店老店 手焼きカステラ(蜂蜜蛋糕)  

Kamakura-春限定 櫻花伴手禮 鎌倉五部 

Tokyo-ときめきバナナバウムクーヘン香蕉年輪蛋糕Baumkuchen 香甜好吃阿 

Tokyo-浅草中村屋 浅草こげ煎 高檔蝦味先?仙貝?是鍋巴吧!!! 

Tokyo-香蕉又不是香蕉的東京香蕉 

Aichi-坂角總本舖八樂蝦仙貝 

Tokyo-北海道限定 扎幌咖哩仙貝 

自從他們發現台灣人超愛薯條三兄弟之後    他們就很常帶薯條三兄弟

不過這次他們除了薯條三兄弟之外    還帶了三兄弟的姊妹薯塊三姊妹來

我只能說日本人很厲害啊    薯條三兄弟真的受到大家的喜愛

Tokyo-必敗伴手禮 薯條三兄弟じゃがボックル(2012東北秘湯追櫻之旅Day5-3) 

特別是台灣人    總是可以清空架上所有的產品    還讓免稅商店有了限購的規定

所以換個方式    把薯條變成薯塊    把三兄弟換成三姊妹   希望能夠再創銷售的高峰啊

看看包裝上面的這個三個可愛的方形小人   

在包裝的後面    特別介紹了這三姊妹啊    這可是有三種不同品種顏色的馬鈴薯製成的

跟薯條三兄弟一樣    一大盒裡面有十小包    每一小包其實真的一點都不大18公克而已

當然跟三兄弟一樣是屬於油炸的零食啊    所以這熱量還是挺高的

不過必須說這種東西的口感真的讓人很難控制    一口接一口一下就可以吃完一包了

看看官方網站上的介紹

有三種不同的顏色    大小相當的薯塊     用三種不同顏色品種的馬鈴薯做成的

把一小包打開全部倒出來     看起來還挺多的

可能是跟薯條三兄弟比起來    薯塊看起來數量大得多了

不過說實在的一樣18公克     這份量怎麼可能差多少    視覺差異罷了

整個口感來說    一樣是酥酥脆脆的相當的好吃

而且因為處理得很好    感覺不是那麼油膩    我想這就是讓人一口接著一口的主要原因了

西屯-春水堂 順便欣賞秋紅谷人工美景

會來到春水堂真的一整個意外的 

本來的計畫是要在豐原廟東夜市吃完晚飯    然後到秋紅谷這個台中新興的公園走走的

但是這個計劃被我烏龍的搭錯車子打亂了    只能說我太少搭火車了   

車子一路開到了朝富路    隨手轉個彎準備停車就看到春水堂啊

春水堂這餐廳一點都不特別啊    這種人文茶館到處都有在竹北也有分店    不過我從來也沒有想過要進去

像是春水堂這樣的茶藝館    台中超多的阿    不知道是不是台中人特別愛哈拉聊是非的關係

也就是因為春水堂是從台中發跡的    所以決定在這裡解決晚餐

春水堂這個店是總店    我覺得整個環境挺好的

兩層樓的餐廳一點點中國復古風的裝潢    外面則有室外的吸菸區

因為天氣很舒服     所以我們選擇了坐在戶外

人終於退去了啊    雖然是春水堂這樣簡單的茶館    但是是全滿的要候位十幾號

戶外的感覺也挺不賴的阿

生意很好啊    座無虛席

這是官方網站裡面的照片    整個空間其實相當的舒服

老實說我真的是見識淺啊

我一直以為這樣的大店面的店家一定裡面賣的東西都不平價

但是春水堂竟然有許多的小東西可以吃啊    Lily說這裡本來就是以這種很家常的東西見長

首先來的這一小碗豆皮看請來就好好吃的樣子啊

整碗的豆皮滷得相當的軟爛    而且超級入味的

這一盤的豆干米血也很好吃    只是辣了點對我們來說有點不太適合

不過因為都很入味    而且軟爛適中所以吃起來口感味道都是一流的阿

我沒有想到原來茶館的滷味這麼好吃耶

兩個很不餓也吃不多的人就點了店家的炸醬麵

炸醬麵的麵是圓柱狀的很有彈性    加了滿滿的炸醬與小黃瓜絲    味道不會太濃郁挺剛好的        

這碗則是功夫麵

這功夫麵真的超香超好吃的啦    麵條很Q彈有咬勁

這醬料則真的是有功夫啊    吃起來比炸醬麵的味道來的更多元一點多了點蝦子的香氣啊

簡單的吃了麵之後    來杯有名的奶茶吧

這裡的珍珠真的挺Q彈的阿    只是我們把甜味降低後感覺沒那麼好喝耶

吃完了我才知道原來春水堂真的是一家簡單的茶館    只是因為有名了開了不少分店

這就在台中新興的景點秋紅谷旁邊    所以吃完飯一定要來去走一走幫助消化啊

晚上的七期這裡真的挺漂亮的    許多的大樓都點了燈光    特別這裡的高級住宅相當的多

新的大樓建築設計都很漂亮    裡面住的都是好野人啊

秋紅谷是一個都會公園吧    不過跟一般的公園不太一樣

往下挖挖出一個水池    旁邊種了一些樹

走到底下有親水的感覺    晚上還有蛙鳴感覺相當的舒服

只是這地方有點奇怪的是    好多的Hotel/Motel在四周啊    這真的是台中的特色呢?

前一陣子的泰迪熊展還留了不少熊在這裡啊    拍兩張紀念一下吧

春水堂朝富店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朝馬三街12

電話:04-22549779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斗南-圓環當歸鴨麵線 湯頭一流麵線好吃

這天匆匆忙忙地來到斗南    中午吃點什麼呢?

沒有計畫也沒有特別的喜好    單純是因為這裡有位置停車啊

圓環當歸鴨麵線    生意很好啊    因為旁邊有圓環所以空間比較大

我記得好幾年前我來吃這一家店的時候    生意也是這麼的好啊

生意超好的啦    不管是在這裡吃得或是帶走的

所以這裡的工作人員非常的多    看他們手根本都閒不下來煮麵的切鴨肉下水的

看請來第二代也加入了啊    不過動作都很熟練了

其實我對這裡的味道不太有記憶了    不過記得是挺好吃的就是了

看著店裡面的大型看板    2012年台灣小吃101名店    原來幾年不見多了這個頭銜了啊

不過對於這裡的老顧客來說    這樣的票選沒有什麼影響吧

當然這樣可能會吸引了更多的觀光客過來捧場    畢竟能夠入選這樣的名單一定有點原因的

我對這樣的活動沒有太多概念所以我上網google了一下

2012年也就是民國101年的時候    經濟部商業司指導了這一個票選

由專家及網友一起票選出大家喜愛的小吃店

其實這樣的票選活動通常會有一些爭議    不過能夠入選基本上都不會太差的

看這個名單各個縣市的店家都有    而圓環當歸鴨麵線就在中部雲林的其中一家

圓環當歸鴨麵線    創店至今其實財二十幾年    算不上是有歷史的老店

不過能夠這麼快地變成大家喜愛的店家    想必店家有努力過啊

整碗當歸鴨麵線相當的簡單    就是一把麵線跟幾片鴨肉  

看起來非常的簡單    但是這湯頭味道相當的濃郁 

既然是當歸鴨肉線麵    這當歸湯絕對是最重要的阿

當歸湯是以10多種珍貴藥材及高湯熬製而成    完全不添加任何人工香料

喝起來相當的清爽但是有濃厚的中藥材香氣    一點都沒有負擔的感覺

至於鴨肉呢    也是挑選80~90天的成熟鴨   吃起來肉質相當的扎實

至於麵線跟我們常吃的白色或紅麵線不一樣

這麵線有特別先炸過在川燙    所以吃起來不爛口感相當不過具有咬勁

整碗吃起來分量相當的剛好    在點個鴨肉炒個青菜加上一點小菜還蠻好的

我覺得這裡的米血相當的好吃    軟嫩不黏牙   

店家的官方網站上資訊不太多    但是這幾張照片真的把食物拍得相當吸引人啊

斗南不是熱門的鄉鎮    但是也就是這樣的小地方反而能夠找到讓人驚豔的美食呢

斗南圓環當歸鴨麵線

雲林縣斗南鎮福德街75(南台圓環邊) 電話:05-596-0326


檢視較大的地圖  

竹北-御食堂 精緻日式料理

上次要請日本客人吃御食堂不過陰錯陽差的我錯過了   

這次自己來自己花錢吃    看了看網路上其他人對於這家餐廳的評價   

大部分都很正面啊所以也就相當的期待

據說這餐廳跟明園的是系出同門啊  新竹-明園日式創意料理   

明園的東西很好吃所以這裡應該也不會太差才是

御食堂是位於光明一路商圈文義路上    文義路上的店都蠻低調的

而御食堂賣的是日本料理    餐廳外觀也相當的日式簡約風格   

這餐廳有專屬停車場    所以還算挺方便的   

畢竟在光明一路這裡停車位真的一位難求啊                  

整個餐廳弄得相當有味道    大量間接照明呈現出有點慵懶但也算優雅

因為只有兩個人所以即使定位也只分到了吧檯的位置

說好也是很好    因為可以看到廚師在前面的料理秀   

雖然本來不是要給客人看的但是因為就位於廚師前面有些話請小心講    

人多一點的話有訂位應該會被分配在這樣的小包廂裡麵

看起來很不像日本餐廳的裝潢    但是燈光用的不錯

在廚師的後方放了許多的清酒    大大小小的

來吃日本料理搭配一點清酒燒酒都還挺不錯的

可惜我不是酒咖    對於喝酒這種是不是我的專長    就吃東西吧

菜單用木頭方方面    看起來挺別緻

但其實裡面的菜單相當的簡單啊   

簡單點好菜之後    會先送上店家招待的小菜

這是高麗菜泡菜    當然日本料理送的泡菜絕對不會是韓國泡菜的

這泡菜酸酸甜甜的    味道剛好    而高麗菜還保有青菜的清脆口感

相當的讓人開胃    這個小菜有得分

    當然熱茶在這樣的天氣相當重要啊

在上菜之前喝個茶暖暖胃    這茶具相當的別緻啊

為了怕服務生太頻繁來倒茶    我們請他放了一壺在我們桌上   

就說我們的位置很好啊    廚師就在我們面前料理

不管是不是我們的食物看了就很想吃啊    除了料理的製作擺盤也挺講究

在遠遠的角落    另一個廚師在負責燒烤的部分

如果點了泡菜雞翅或是明太子肉串    就由這位師傅操刀顧火侯

首先來一個生魚片吧  

日本料理的生魚片幾乎是斷定這餐廳好不好的重要餐點之一

除了魚的種類之外還有魚的新鮮度   

不過這大大的盤子裡面裝的八片生魚片

320元啊    價錢一點都不平價

這生魚片其實是好吃的阿   這種東西我相當相信一分錢一分貨

魚的肉質相當的扎實有彈性   吃起來完全沒有任何的腥味

除了旁邊的白蘿蔔絲之外   記得也把那片紫蘇葉跟著生魚片一起吃

那紫蘇特殊的香氣與口感   將給生魚片另一種味道

沙拉來了    這沙拉不太一樣喔上面鋪的是鴨胸肉

整個沙拉的味道相當的中規中矩    但是鴨胸肉相當的軟嫩

雖然是沙拉的料理方式    

但是鴨肉一點都不過熟也沒有因為是冷的就變了味道

只是裡面的黃椒紅椒沒辦法得到我的青睞    就是逃不過被挑掉的命運

軟殼蟹壽司來了啊

這是這裡的招牌吧    幾乎每一桌都有點

一分四個壽司    每一個都很大啊沒有辦法一口吞下的

整個壽司的料也很多    所以味道很豐富

當然重點是包在裡面的軟殼蟹    本來壽司就是米飯跟內餡的口感

但是軟殼蟹的加入讓口感變得更多元    因為微炸的軟殼蟹有香氣

重點是那咬勁不同於原來的壽司   

非常耐咬而且愈咀嚼越能感受壽司的美味

在軟殼蟹壽司上簡單的擠了一些美乃滋

這讓壽司的味道更溫和    剛剛好的份量不讓美乃滋搶了原來壽司的味道

蛤蜊湯

我很喜歡喝這種用蒜頭去熬煮的蛤蜊湯    因為那湯頭真的很濃

蛤蜊跟大蒜的精華都熬出來了    光是這湯就可以禦寒保健啊

在點這份的時候    電源有推薦要不要把蛤蜊換成大顆的    不過要加錢

我選擇了維持原來的小蛤蜊    雖然蛤蜊比較小但也是一整碗滿滿的

泡菜雞翅    這炭烤的泡菜雞翅就把泡菜包在雞翅裡面慢慢地烤   

烤到外皮金黃後撒點芝麻    肉質吃起來相當的軟烤得相當剛好

而泡菜不太辣跟雞肉的搭配相當剛好    我覺得這是必點的菜色之一

明太子雞肉串

這真的是點來嚐鮮的阿    烤雞肉串上鋪了一層的明太子

明太子真的是讓整串有加分    但是總覺得這樣的組合怪怪的

烤鮭魚飯糰

吃不飽嗎?    烤個飯糰吧

飯糰烤得剛剛好焦黃硬度剛剛好    吃起來可以多一點飽足感

鮭魚的香氣本來就很適合搭配飯糰    整體來說很好吃

因為這裡的價位不算便宜    我們點這麼多兩個人吃起來是沒有飽的

不過店家貼心的幫每個人都準備了水果跟甜點

小小的一片蓮霧跟一小杯的紅豆紫米粥   

紅豆紫米煮得相當的軟爛甜度也挺剛好的

雖然我們沒有點什麼大菜    但是每一道料理都相當的精緻

只是價位稍微高了一點    要吃飽的話需要多帶點銀子囉

 

御食堂 和食炭燒

住址:新竹縣竹北市文義街260號    電話: 03-5586909 有附停車場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新竹-168新加坡美食 夜市起家

一直聽說在花園街有很好吃的新加坡料理  

這店家是從花園夜市裡面脫穎而出  生意太好了所以開了店面啊

終於這一天我想到了這一家店啊  雖然天氣不怎麼樣不過來吃吃看口味吧

我很常去新加坡  所以說到新加坡料理其實我吃了很多了

這裡號稱是新加坡美食  我來嚐嚐看囉

中午的營業時間很短啊  只有11點半到下午1點所以要吃還要保握時間呢

生意很好幾乎是座無虛席啊  看來這餐廳許多人肯定的

其實我在菜單上看了半天啊  不知道從何點起耶

好吧  南洋料理的咖哩通常都處理得不錯  那來一個咖哩雞飯吧

這一整盤端上來有簡單的  就是滿滿的飯上面淋了滿滿的咖哩雞跟醬

沒有任何其他的配料喔?  這也太陽春了點  可能是老闆要大家多點點菜的招式

看起來不起眼的咖哩雞飯  其實很好吃啊

這咖哩相當的濃郁  而且不辣反而帶點甜  椰奶的香氣很重

跟飯拌在一起吃真的是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啊  出乎我意料的好吃啊

不過雞肉的部分  感覺稍微乾了一點點  有點美中不足

整體而言  這咖哩很對我的胃口  不像印度咖哩那樣的重口味

但也不是日本咖哩那樣的甜  混入椰奶的味道相當的溫和好入口  相當不錯的一道 

因為不知道要點啥  所以除了咖哩飯我點了蝦仁炒飯

雖然我去了這麼多次新加坡  我還真的不知道新加坡的蝦仁炒飯是什麼味道呢?

這一盤端上來  這也太普通的樣子了吧                                                          

吃一口感覺沒有什麼特色  少了點香氣

不過因為炒的乾所以有粒粒分明的樣子  還算是可以接受

這炒菠菜沒技術啦  這應該是台式的炒法吧

肉骨茶吧  這是我最常在新加坡喝的湯了

不過這湯一上來感覺味道就淡了點啊  因為新加坡的肉骨茶應該讓人一聞就上癮的

新加坡的肉骨茶是白湯  就是以重重的大蒜跟胡椒香氣撐起來的一碗湯

不過這碗差得非常多啊  整碗喝完我也沒以那種喝完滿身汗的舒暢感

倒是這碗裡面的肉  還挺嫩的算是這不完美的肉骨茶裡  僅剩下的好味道

整體來說其實我有點失望啊  

而且可能因為生意太好了  店家的態度其實並沒有太好  這點也要改善一下啦

 

168新加坡美食

地址:新竹市東區花園街16

營業時間:11:30~13:00(中午);16:30~21:00

電話: 0972-164966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新竹-和樂早餐 創意的河粉蛋餅

好久沒有在假日出門去找早餐店了啊    冬天果真是讓人慵懶的季節

這天的天色不好灰灰的    來自大陸的霧霾讓人感到沮喪    吃早餐去吧

這天的早餐是位於武陵路的和樂早餐    讓人很快樂的名字希望東西也很好吃

網路上有人說這是他吃過新竹最好吃的早餐喔    這樣讓人挺期待的

一進門就看到老闆非常忙碌地在煎東西    雖然是假日但是生意很好

店裡面位置很少    想點東西還是畫一畫這樣老闆比較不會弄錯了

小店家沒有太多的系統    但是大家就是先來後到的依序點東西拿東西

小本經營所以都是自家人在服務    不過經驗豐富了所以速度也蠻快的

看看這裡有啥吧!!河粉蛋餅很有創意的樣子   其他的就是一般我們常吃到的早餐

這裡的豆漿適用非基因改造的黃豆去製作的    有特別強調

現代人對於這種跟健康有關係的事情都特別注意的

這豆漿的味道有淡淡的黃豆香也不甜    還不錯

首先來一個飯糰吧

這飯糰裡面有油條魚鬆酸菜菜圃還有滷蛋    不過包的沒有很扎實有點散

飯糰的味道還算不錯    所有的食材味道挺搭的沒有特別強的味道

蘿蔔糕   

這蘿蔔糕挺好吃的阿    是港式的   

這河粉蛋餅一上桌就讓我覺得很特別    因為沒有看到蛋餅皮

而且那蛋看似沒有全熟    還閃著蛋黃獨有的黃色光芒啊

當然裡面還偷偷的藏了一點起司   

看起來很好吃啊    是的直接以河粉代替了蛋餅皮

加上蛋去煎成蛋餅    想吃有點變化的加個起司囉

整個蛋餅的口感跟我們其他地方吃的蛋餅大大的不同啊

因為河粉比較軟Q    蛋也煎得很軟    加點醬油膏就讓整個味道很明顯

起司加一分我覺得多了點  如果有半分的我覺得比例會比較剛好

整個早餐店的東西很簡單  大部分都在水準之上 

而且價格非常的實惠啊  值得試試看

和樂早餐

新竹市武陵路272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斗南-60年老店 米糕甲米糕與排骨酥湯都好吃

好久沒有來斗南了啊    既然來了就要來吃吃這裡有名的米糕啊

上次吃米糕甲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啊    不過再一次來到這裡

整個店家已經整理過了啊    招牌看起來相當的新穎看起來剛換不久

雖然換過了新的招牌    但是整個店的環境一點都沒有變

這裡還是屬於家庭式的小餐館    整個開店的時間從中午一直到晚上下午也不休息

兩點多來到這裡    還是一直有客人來來往往的

米糕甲    大大的看板上介紹了幾本的幾樣料理

東西不用太多種    這裡只賣米糕排骨湯跟魚丸湯    看起來是樣樣皆精華啊

米糕甲在1945年時候就創立了    到現在也接近70年了

阿扁簽名的看板還留著掛在牆壁上    當然快十年了

現在牆上還有小英跟蘇貞昌的簽名    很明顯地這裡是綠色的    哈哈

他里霧    原來這是斗南的舊名稱啊

在牆壁上貼了斗南的觀光地圖    來到這裡不只吃吃米糕也要逛逛不怎麼熱鬧的街道

米糕來了啊    相當的小巧    看起來是古早的桶仔米糕的感覺

上面有滿滿的各種材料    香氣十足啊

老闆娘幫忙在米糕上面加了一大坨的蒜泥    整個味道相當地種啊

不過米糕本來的味道就是相對比較重的    光是那些材料就都是炒過入味的

米糕通常是比較不好消化的糯米    不過米糕甲的米糕蒸的非常的軟爛啊

雖然可能還是沒那麼好消化但是相當好入口

加上上面的食材拌炒後才去蒸    不管是香菇蝦米都相當地夠味

除了米糕是必點之外    吃飯也要配個湯吧

我點了排骨湯    看起來就是好好吃的樣子    很像是排骨酥湯

雖然是裹了一層粉去炸了    但是粉裹得沒有很厚

而且因為滷得非常的爛    所以即使外面裹粉也沒有影響整體的口感

整個肉已經是入口即化了    而且湯頭不鹹溫和好喝   

很小而不起眼的店家但是東西好吃    經營了快70年果真是有幾把刷子的

斗南米糕甲

地址:630雲林縣斗南鎮中正路96

電話:05 597 4090


檢視較大的地圖  

Yamagata-Tsuyahime新品種つや姫 (美姬米Tsuyahime) 比起越光米一點都不遜色

說起日本米大家會想到什麼米呢?    我想一定是越光米吧!!!

我想來自新潟縣的越光米幾乎已經成為了日本米的代名詞了阿    不過現在吃越光米不稀奇了

越光米在台灣也可以買到    但是現在越光米已經出現對手了阿

是的來自山形縣的つや姫 美姬米最近聲勢看漲拿到好幾個金獎 

上次去鶴岡的時候再車站前面的土產店    店門口放了滿滿的米    現在想起來原來那就是美姬米阿

不過我不是在日本買米帶回來    這次我是跑到山形米的推廣活動場子上去買米

米幾乎是我們日常生活每天都會吃到的東西    所以價格挺便宜的

不過既然從日本原裝進口來的米    而且又得了很多個獎

想當然這米不便宜    所以他們的推廣活動是在微風廣場及Sogo裡面的超市

因為會來這幾個高檔超市買東西的    才可能願意花多很多的銀子買日本米回去品嘗阿

為了這個活動    山形縣還派了工作人員來場地幫忙

看起來他們是很認真的規畫希望把美姬米的名聲可以打得響亮一點

看看這個米煮好的樣子阿    真的是晶瑩剔透阿

吃起來也相當的Q    好吃的日本米根本不用加任何的東西就讓人停不下來

話說我會來買這些米還真的是有些許無奈阿

我們去鶴岡拜訪的工廠長是當地的觀光大使

當山形要來台北辦美姬米的推廣活動時候     我們就接到了觀光大使的邀請阿

喜歡交朋友的VP二話不說地就答應了    只是他答應的是我會來參加

一包日本原裝進口的米兩公斤要價580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天價阿

我覺得這個推廣活動其實辦的沒有很成功耶

因為沒有太多人在這攤位前面停留

如果不是我來的目的就是來買米的    我應該也不會多看兩眼吧

當然來顧攤位的日本人還是挺認真的阿   

我想我應該是他今天最大的顧客吧    所以他很聽話的讓我拍照哈哈哈哈

米其實沒啥好拍的阿    就這樣一包一包

這樣一包兩公斤裝    不過這包裝有設計過只是好像也很普通

在包裝的背後有對於美姬米的介紹

山形縣為於日本東北地方的南西部面向日本海

這裡90%地區都是特別豪雪地區    冬天時候都是雪下不停而且積雪很深

但夏天的氣溫又很高   算是相當極端的氣候

這裡有最上川穿越縣境中央    所以培育豐饒的土地及資源

而因為有原生的山泉水的灌溉    讓山形的米本來就很有名

平成21年推出的新品種美姬    以米粒較大白皙有光澤黏性夠為特色

近年來常常在各大比賽中得到優勝

這是日本米的新品種喔    在外包裝上有特別強調

美姬米是在平成21年才推出的    2014年是平成26    到現在也不過五年阿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