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虹橋機場台胞證辦理一次性簽證 快速又便宜

1357104265-3784636961 Shanghai-虹橋機場台胞證辦理一次性簽證 快速又便宜

兩岸的交流真的相當密切阿 

台灣同胞要去對岸除了需要有台胞證之外    重點是要有有效的簽證

之前去中國都會在台灣先辦好簽證    因為這樣比較保險

不過如果有臨時狀況怎麼辦呢?    其實中國這邊也想到這樣的問題了   

有許多地方可以辦一次性的簽證或者台胞證加簽

我已經有台胞證了    所以我就想試試看在台灣以外的其他地方怎麼辦理

去年我搭飛機從香港轉機去青島    第一次嘗試在香港機場辦理台胞證加簽

我發現原來手續這麼方便簡單又便宜阿(詳參)

不過香港畢竟是特別行政區    不算是100%的中國

所以這次我要嘗試的是在上海機場辦理台胞證加簽

所謂的台胞證加簽    是要有有效的台胞證    一般效期是五年

而要入境的時候要申請一次有效的簽證(又稱簽注)

如果這次嘗試的經驗很好的話    我想以後隨時想要去中國

真的是台胞證帶著隨時就可以出發了

我飛的是虹橋機場     下了飛機後很快走出來 

在海關的關口前就看到了很大的招牌    台灣居民辦證簽證

我發現其實使用的人還不少呢

(浦東機場也有阿Shanghai-浦東機場台胞證加簽 電子化全面啟動 )

因為我的台胞證還在有效期間內

所以我只要辦理簽證就可以了

為了推廣這一項服務     現在在台灣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的櫃台就有這樣的操作指南

之前因為我都網路上辦理好了登機    頂多到櫃檯匆匆忙忙掛行李

所以都忽略了原來有這一個操作指南可以參考

真的很先進阿   無須填表免交照片

這跟我在網路上查詢到的資料不太一樣

看起來這手續又進步了阿

果真    現在可以直接掃描台胞證去抓資料了

整個辦理區就這樣不太大

因為只有台灣人會用到這樣的服務

這就是辦理的機器    我看很多人可能都還不知道

自動受理機器     要使用有幾個條件

1.台胞證的有效期限超過三個月

2.台胞證上沒有有效的簽證 (廢話    有簽證的話就已經直接入關了)

3.台胞證還有空白頁面

如果不符合這些基本規定    就去填寫資料在窗口辦理吧

首先要把台胞證的資料頁面放在機器上進行掃描

我覺得它的效果蠻好的    抓到的資料都相當的正確

而資料抓完之後    要在螢幕上補充幾個資料

1.來中國哪個地區(螢幕直接點選)

2.來中國的目的(螢幕直接點選)

3.在中國的聯絡方式(先點選 中國或台灣手機後再鍵入號碼)                     

都完全後就可以把身申請單印出來了

上面就是全部台胞證上的個人資料還有剛補充的幾個資料

只要簽署就完成申請文件了

然後把文件連同台胞證    遞給5號櫃台

他們就會依序把資料登入製作簽證

最後在7號櫃台    繳交50元人民幣就可以了

這真的划算阿    在台灣要請旅行社進行加簽的服務

基本上是400元台幣    我可以拿到350元的優惠價

不過這裡只要花50元人民幣    大概是235元台幣

拿到台胞證之後上面就是已經貼好了簽證(簽注)

這是一次入出境的簽證

有效期間是三個月  

這是50元的收據一張

很不錯的服務阿    真的是又便宜又快速

跟每次花錢在台灣請旅行社去幫忙辦理    都要花四五個工作天

快速許多而且也便宜許多    相當推薦

PS:手工申請需要貼照片    為了避免自動機器無法使用    建議照片帶著

   當然啦    就算真的需要照片忘了帶    辦理櫃檯旁邊就有照相服務的

 

Shanghai-外灘 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


每一個城市都有獨一無二的夜景 對於觀光客而言絕對不可以錯過
上海 這一個數一數二的熱鬧城市 當然也有一個美麗的夜景
外灘 來到上海一定會參觀的景點 這裡從早到晚都有絡繹不絕的遊客
當然 晚上的夜景更是吸引了滿滿的人潮 來這裡欣賞這裡讓人屏息的燈光秀
外灘位於上海的市中心 就在黃浦江的江畔
現在這裡已經有正式的名稱叫做中山東一路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習慣叫它外灘(叫中山東一路多沒美感)
來這裡主要是欣賞這裡美麗的城市風光 特別是這裡的建築
從外灘往黃浦江的另一邊看過去 就是浦東繁華的金融區
那裏有許多的高樓櫛比鱗次的 金茂大廈 環球金融大樓 當然還有Shanghai-東方明珠塔
所有高樓林立成就了上海的天際線

外灘其實一點都不長 全長只有大約1.5公里 南起延安東路 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
所以欣賞外灘的方式 絕對是慢慢地散步

會修片的人可以可以把底下這三張照片弄成一張

雖然這景致很漂亮 不過有點過度商業化了
每一棟大樓上面 那些簡單的有名商標就算了
那一大片的LED不斷地用最強的電力燈光 在宣傳在廣告
真是讓人不想看到都不行 這有點破壞了這美景的純粹 中國的商業行為已經跟西方不相上下了

晚上的黃埔江 還蠻平靜的

當然另一種外灘地美則是這裡沿路的古典建築 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也有綜合東西風格的
這樣眾多的建築物大集合 感覺是一個博覽會一樣
外灘的上海租界區算是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發的起點
本來還是一片泥灘的這一塊地方 在1844被劃入英國租借後 英國人開始使用開發利用 在這裡鋪馬路做堤岸
1846年上海被開發成為商港 許多地銀行商行總會在這裡蓋起了一幢幢的大樓
所以這裡可曾經是上海的政治經濟商務文化中心
來這裡有個國家的領事館 也有個各大銀行的總部 當然最有名的俱樂部也在這裡

其中的外灘12號 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 本來是是滙豐銀行
1923年興建 英國人相當的自豪認為這是 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間最豪華的建築

至於房頂上端有鐘樓的建築是著名的江海關大樓 1927年興建 到現在還在報時 每15分鐘會敲一次鐘

不管是浦東的大樓 或是外灘這裡的建築群 燈光會準時的在晚上十點鐘就熄滅阿
所以務必要把握時間 因為知道了點燈跟沒燈的差別 你一定會後悔你錯過了上海最美麗的景緻
當然如果時間剛好沒有排到晚上 那也一定要來外灘
因為白天雖然沒有這麼多燈火輝煌的美麗 但是這麼多的大樓集錦也夠你看得了
不過大家可能都驚嘆於晚上的外灘美景 白天的人還真的一點都不多

從豫園走過來的只要幾分鐘 就過幾條馬路
這邊是比外灘比較南邊 所以東方明珠塔在最最左邊
不過沿著行人徒步步道往北邊走 會越來越看到東方明珠塔往中間靠攏

當然金茂大廈跟環球金融大樓也是注目的焦點

這一艘是公安的船 就停在外灘旁邊
不過有一點點掃興阿 因為它擋住了一些很好的視線 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而且船上硬是要插著五星旗 真的是…

來上海嗎? 千萬別錯過外灘 不然別跟人說你來過上海

檢視較大的地圖

Ginza-銀座茶屋 柳庵 Miss Japan幫你倒酒

來東京出差常常來銀座吃飯    不過每次都是一群人來吃飯的預算有限

這次三個人來吃飯    哈哈哈哈真的吃很好

我們這次來到銀座的888大樓

裡面一整棟都是餐廳阿    而且要什麼特色料理都有

我們選的(應該說是出錢的老大選的)是傳統的日本料理

現做的生魚片與壽司    15000日圓吃到飽

後來才發現這一家店跟我們之前吃的鐵板燒是同一棟大樓呢

Ginza-銀座巴里夕顏鐵板燒  

雖然餐廳位於大樓裡面的三樓     可是這外觀可一點都不像是在大樓內

相當的具有日本餐廳的簡樸風格    相當的低調

掀開布簾之後的世界是這樣的 

整個店家都用木頭的裝潢    地上用的是大塊石頭

首先參觀廁所? 哈哈哈哈

不是我啦    我們副總對裝潢相當的有興趣阿    所以特別用手機拍了這些照片

這店家其實很細心的    男廁女廁用的顏色不一樣花也不一樣

整個店裡的裝潢就屬這個最吸引我的目光了    不過拍不太到就是

這個很漂亮的日式裝飾品    上面還用了錢做裝飾

看請來就是祈求生意興隆賺大錢的意思啊

準備開動了喔

兩個師傅服務所有的客人   其實位置也沒有幾個啦

全坐滿也只有十個位子左右    另外還有幾個小包廂

這裡因是高級餐廳    所有的食材都是當日進的  

而且沒有菜單    當天有什麼樣的食材師傅就做什麼給你吃

當然有特別喜歡的東西可以點    只是沒有也沒辦法就是

我們這個師父還蠻親切的    一邊料理也一邊幫我們介紹

只是我        

先來個開胃菜吧    清脆的魚卵先

現在剛好是銀杏的季節 

銀杏用最簡單的處理方式    烤熟了之後沾一點鹽巴就很好吃了

生魚片一

生魚片二

生魚片三

好棒    在生魚片三之後的魚肉四是熱的…..

雖然生魚片很好吃啦    不過很冷阿

外面的溫度也只有不到十度    這樣的天意吃著冷冷的生魚片    實在喔

不過日本人真的很愛吃生的吃冷的阿    可能原味最好吃吧

生魚片四

在生魚片後    師傅的另一個拿手好菜來了

用手上的各種不同的食材    搭配日本超讚的米

握壽司來了

握壽司一

握壽司二

握壽司三

握壽司四

握壽司五

握壽司六    這…一路壽司吃到底?

握壽司七八

握壽司九 

看起來壽司小小的一個

但是怎麼吃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個之後

也覺得有點飽了阿

不過日本人的食量比較大    所以再送上這小小的壽司

酒足飯飽之後    來一碗熱熱的味增湯吧

這天喝的燒酒    一瓶是麒麟山一瓶是浦霞

我只能說好好好好喝阿   相當的順一點都不感覺辣

好喝到讓我這個酒量超爛的人都想一口接著一口地喝下去啊

底下是這天的亮點啦   

因為客人不多    所以客人跟廚師還有服務生都會隨便聊聊

聊著聊著就說起這個服務生可是2011年的Miss World Japan

講到這個大家都好奇了起來    日本小姐現在在這裡當服務生

說起來真的很難讓人相信阿    不過我用她的名字綠還真的查到了

2011年的Miss World Japan叫做田中綠   

看看這兩張照片    有沒有像啊?我從懷疑到相信了   

不過也是啦    這餐廳是在銀座的大樓裡面

走的是高檔食材良好的服務    服務生可是英文都很好

所以我想真的是遇到了日本小姐來服務我們阿     這真的是太榮幸了

晚上九點多的銀座     已經有點冷清了

本來我還想說這麼冷    衣服不夠來去逛一下的

可惜日本的商店在weekday八點就都關了    只能window shopping

走著又來到了亞洲的第一家A&F    不過現在不只東京在福岡新加坡香港都有分店了

第一次來的時候     要進去還要排隊呢

 

Shanghai-當個假文青在M50

這天在上海  當了一整天的文青 

Shanghai-1933創意園區 屠宰場也有春天 

Shanghai-一杯咖啡輕鬆的午後時光在紅坊 之後  又來到了M50

照舊  這裡是舊的工廠  不同於1933是屠宰場 

紅坊是鋼廠  M50這裡是紡織廠的舊址

過去幾年這些舊的工廠經過了創新重新賦予生命  

硬體不變但新的內涵反而讓上海更豐富阿

這裡的風格我覺得文藝氣息更多了點 

雖然這裡的建築物不像1933一樣是大師設計的

但是這裡感覺內涵比較不同  沒有建築的特色沒有大片公園的雕塑藝術

所以這裡必須要走進每一棟建築物裡面  腳踏實地的去欣賞

這裡有許多的藝廊設計事務所  藝品的展示  所以很多來的觀光客會靜下來欣賞

所以整體環境呈現出靜謐卻有活力的樣貌  不過這樣的氛圍讓人很舒服

想體驗新上海  M50我覺得一定要來啊 

特別是喜歡藝術或是想沾惹點文藝氣息當個假文青的

在到達M50的路上  會先看到一大片的塗鴉牆  可惜我沒下車拍照

大部分人都覺得塗鴉牆讓整個社區感覺有點髒 

只有壞孩子才會到處塗鴉的破壞景觀  不過要能夠塗鴉 

可不是一般人就可以的  基本上也要有點繪畫跟美術的天分才行阿

所以如果可以好好的規劃  簡單塗鴉就可以讓整條街道美式嬉皮風味十足

大部分的藝廊 文藝中心裡面都是禁止拍照的阿  所以只能拍拍建築物的外觀

只能說沒魚蝦也好啦  不過其實這些建築物也都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了

在摩登的上海  也不容易看到這樣保存良好的舊建築了

藝術….

人真的很少阿  也少了點商業氣息阿  這樣的環境真得更舒適 

上次在Shanghai-田子坊 迷人的小弄堂世界  那種人潮真的是標準的觀光景點

舊廠房留下來的大煙囪

人少到  這店家不會倒閉嗎?

這一大片牆的塗鴉真的挺漂亮啊

這樣的對比是啥意思?

每一棟建築都挺不一樣的

看起來就是舊倉庫阿

參觀了個畫展  偷偷拍了一張照片

畫廊

輕鬆地坐下來對談  一杯咖啡  一壺清茶

很漂亮的門牌設計

舊房子裝著童趣

歐式風格?

好優雅的環境阿

小兔子一隻..偷偷的躲在牆角

結束  五點了天暗了

許多的時尚活動也喜歡選擇在這裡舉辦  這樣可能感覺沒有這麼的匠氣

2005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2005時尚之夜法國工商會中國傳統節日乙酉中秋論壇

寶馬車展  諾基亞及西門子產品推廣等

在蘇州河畔  這裡是新的景點 具有獨特的人文風情  這裡是M50

上海莫干山路50


檢視較大的地圖 

Shanghai-一杯咖啡輕鬆的午後時光在紅坊

很多人說上海沒什麼可以看的阿  所以我把這次的行程定藝文之旅阿

就是不看我印象中的上海景點(其實也看了不少

而主要以這裡新興的創意園區為參觀重點

許多的創意園區都是把以前廢棄的工廠重新規劃利用 紅坊也是 

紅坊本來是上海淮海西路的上鋼十廠  2008年改建成紅坊創意園區

既然叫做紅坊  紅色是的主要顏色  紅磚的建築搭配鋼材  保留了原來的風貌

一來到紅坊  一下子就會被放在草地放的各項藝術品給吸引了

各樣有趣有創意有藝術設計的戶外藝術品  不只讓大人喜愛 

小朋友也喜歡跟這些藝術品拍照

不過我承認  我累了 在逛紅坊的時候我累了

所以我只有在公園四周走走逛逛  看了看這了相當新穎創新的建築物

看了看這廣場上各式各樣有趣的雕塑  然後坐下來喝了杯咖啡

不過有這樣輕鬆的環境  真羨慕上海的人 

一邊休息一邊還有藝術可以欣賞  提升一下氣質

 

這裡跟田子坊 1933還有M50都不一樣啊

所有的建築物圍繞著這個廣場  上面許窩的裝置藝術真的讓人很耳目一新

這天下午天空比較陰  剛剛好適合在這裡閒晃  要是我就躺下來了

這一堆美腿真的好酷啊

看人坐在旁邊  這些美腿可都是又高又壯阿

愛因斯坦也來參一腳  不過一點都不覺得不適合

這算盤跟鍵盤的搭配  是過去與現代的結合  很有創意阿

有人知道算盤上的數字是多少嗎?

這是啥抽象的創意   藝術藝術….

這是蓄水池嗎?生鏽了弄點草點綴一下  就成了藝術品了

就說有時候藝術一點都不困難阿  有時候人出名之後什麼都變成藝術了

這一台全部用磚所做成的賓士車很厲害啊

磚沒辦法用鈑金的方式去塑形  得細心的用模的方式去讓每一塊磚有各自的弧度

跟愛因斯坦相輝映嗎這位老先生是?

這樣也可以喔  這不是我家的衣架嗎

好漂亮的玫瑰阿

這是中美第一夫人的對談  旁邊還有文字說明這歷史背景

不過誰來跟我說明一下  請問哪一位是中方代表啊?  

明明兩個人看起來都像是外國人阿

馬戲團到了  小丑們一起出來遊行走街

連這個路標都這麼的別緻  看看幾個具設計感的圖樣  很可愛

喝咖啡阿  選了連鎖店Coffee Bean應該比較不會錯吧

在旁邊就是雕刻時光咖啡館

在這樣藤蔓攀爬的紅磚屋內  真的相當有回到未來的幻想

不過這房子這樣的搭配  有點頹廢有點爛漫

這一片牆是啥….

很漂亮的房子  玻璃屋建築  如果天氣好一點陽傘打開就更有風味了

建築 美阿

周遭的很多都是美術館藝術中心的

要在這裡立足不容易啊  建築不突出還真的沒人要看

不對秤  不方正的房屋設計  看起來不平整但是非常美麗

美術館阿

我喜愛那窗內這隻小貓  手裡拎的是一個小人嗎? 哈哈哈哈

無知這樣超大篇幅的設計是廣告  也是諷刺?

真的就是四處走走  也沒有走進去任何一個的藝術中心去看看  我真的是累了  

不過因為這樣反而留了一點時間讓我可以去看看下一個創意園區 M50  

 

上海市長寧區淮海西路570


檢視較大的地圖 

Singapore-Marina Bay Sands金沙雷射燈光音樂水舞秀 一整個驚喜滿滿的Wonder Full

前一個星期在大榴槤裡面無招牌吃飯的時候    廠商說八點金沙有秀可以看

才剛剛吃完大家一整個迫不及待的衝到外頭    就看到那遠遠的金沙前面

有雷射燈光跟水舞的秀    搭配著音樂好想挺不錯的

不過隔著一個濱海灣阿    並沒有看清楚    所以一個星期後我又搭飛機來新加坡

而欣賞這一個金沙免費的燈光水舞表演    就是我這行程的重點了

連續兩個下午四點多開始    那屬於新加坡的雨季一整個大發威

那傾盆大雨嘩啦嘩啦的下個不停阿    在金沙裡面晃了大半天的我實在有點沮喪

不過那老天爺可真的是相當的賞臉    就在表演開始前的十幾分鐘 

整個雨就停了一整個雨過天青阿

我真的一整個是飛快地穿越過重重的人群阿    往最前面一排去

很多人都會把香港跟新加坡比

這也讓我想起在那維多利亞港每天晚上八點鐘正式啟動的燈光秀    幻彩詠香江

幻彩詠香江主要是那些大樓的雷射燈光秀    配合著音樂

不過金沙這裡的內容更豐富些    加上了水舞與投射之後    有更清楚的主題

等於是以新加坡的天際線作為舞台     對所有的遊客來一個現場表演

整個表演總長度是13分鐘    一天有兩場

晚上八點整與晚上九點半

地點則是金沙購物廣場外    面對濱海灣的大平台前方

我很喜歡這個表演

整個表演的名稱叫做Wonder Full  滿滿驚喜?驚喜滿滿阿

真的燈光雷射焰火音樂水舞    有聲有色

新加坡真的是一個讓人驚喜的國度

一個城市大小的國家   但是創造出許多的第一

這樣的水舞表演    雖然只是金沙的表演   

但是看完後我只能讚嘆這13分鐘帶來的驚喜

據說在聖淘沙上還有另一個水舞秀也很讚    我想下一次我要專程去看看才行了

整個人潮真的很多啊    雖然這廣場不大

但是所有的人可真的都是聚精會神專注地看著正前方

隨著水舞的變化沉迷於音樂與畫面裏頭

故事的主題歌在最後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有沒有一整個世界大同的感覺啊?

的確啦    站在這裡欣賞表演的人來自世界各個角落

那天在無招牌前面看的是這樣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受

不過音樂差了一點    也看不到水舞上呈現的故事

這是金沙官網上的照片   真的是很美的阿

來新加坡    我覺得這已經成為必看的景點之一了

記得來金沙吃個晚餐    逛一下商店街最後以這個表演收尾

一天的行程一定覺得豐富圓滿阿


檢視較大的地圖 

 

Singapore-馬來Mee Rebus&Mee Siam VS. 中華鹵麵&lasak 叻沙(Eunos友諾士站)

之前就說過熟食中心是新加坡人飲食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因為現在人自己在家開伙的機會大幅變少     所以熟食中心就是大家來覓食最主要的地方

不管早中晚    這裡的選擇豐富而且價廉物美    

來一下英文教學吧    熟食中心我都叫做food court不過英文其實是Hawker

這裡的店家在自己的小攤位上面都貼了我愛Hawker Food的貼紙

是的    要先愛自己遊客才會愛來啊

他們也用貼紙來宣示對於用料的選擇

上次在新航的商務艙裡面    才算是認識了叻沙

新航A380初體驗 倫敦-新加坡(2012旋風歐洲五國之十二) 

所以來這裡我先找了一家中式的食物     裡面有叻沙跟鹵麵

會選其實是因為在台灣的一家馬來西亞餐廳裡有吃過    想吃點南洋版的來比較比較

這一家叫做福春    生意很好所以人潮一直沒有斷過

以第一次來的人來說    找有人排隊的店家    就可以找到這一個店家了

店面真的不大     但是老闆夫妻跟員工的手可是沒有停過

不過他們賣的東西不多種而且相當的熟練

所以雖然人潮不斷但是速度還蠻快的    我大概也等了差不多十分鐘就吃到了阿

叻沙其實有點算是娘惹蔡    因為是華人的東西混合了馬來人的口味

在新加坡通常會加入些椰奶去豐富奶香味    當然也讓整體的口感比較溫和

不燃光看到上面飄的一層蠟油就讓我卻步了

這一份叻沙香氣非常的濃    湯頭香辣奶香濃郁非常的好喝

之前在新航商務艙吃的    料更多啊而且奶味更重辣度也少了點

難怪我會一直念念不忘了

鹵面是來自於中國廈門    1950 年代被引入新加坡

選用粗扁的黃麵條    但最具特色的是這濃稠深色澱粉醬汁

(台灣吃的只有單純的勾芡而已    感覺大大的不同啊)

濃稠的深色醬汁使用豬骨雞蛋和香料熬    也是鹵麵好吃與否的關鍵

而那一塊塊的就是鹵面的配料    用燉肉跟炸肉卷   

記得來這裡吃東西一定別忘了加蒜泥薑粒紅椒    一定讓食物的味道更上一層樓

有了中華料理     也來試試看馬來料理吧

之前我吃過幾次Mee Rebus真的是一試成主顧

我大大的驚訝那傳統馬來食物的美味     酸甜辣的味道同時躍上舌尖

所以即使會很飽我也要試試看

這個就是Mee Rebus  

看到上面的青辣椒了沒?     這不辣但是增加了許多的香氣

而最特色的就是那小小的金桔     一定要把這金桔汁擠了加進這麵裡面

那酸酸甜甜帶一點點辣度的味道超級好吃

我一直很懷念上次吃到的感覺    而這一家的味道也很不錯

這則是Mee Siam跟我們的麵線有點像    不過加的調味不一樣

這辣度比較高    看那湯汁的顏色就知道了

一樣有金桔    所以一樣的酸酸甜甜    但是辣度有再強一點

一下子吃了四種不同的東西    而且都是一時之選阿    超級滿足的 

本來以為屬於中華料理體系的鹵麵&lasak 叻沙    在味道上應該是最適合華人的

不過畢竟這裡是熱帶阿    馬來人對於配料的選擇似乎又更符合我的喜好

那金桔一定是重點    哈哈哈哈

這幾次來吃了超多新加坡的道地美食     特別是在Hawker裡面實在有太多東西了

大家如果有來新加坡    千萬不要錯過了熟食中心裡面的好料阿

Singapore-中峇魯 甜甜圈紅豆冰/閩南排骨蝦麵 

Singapore-來牛車水吃聯合本記煲飯吧 

Singapore-簡單的好味道 釀豆腐  

Singapore-一年四季都吃紅豆冰&豆楦 


檢視較大的地圖 

Singapore-無招牌的無招牌海鮮(Esplanade)

來新加坡不吃螃蟹就跟沒來過一樣吧  大家都這麼說 這裡的螃蟹真的很好吃啊           

不過我其實已經來過這麼多次了  也吃了好幾家有名的螃蟹名店啊

這次來新加坡  廠商訂了無招牌   其實我吃過了但是沒什麼特別的印象  哈哈

所以說要吃無招牌我沒怎麼掙扎(我的觀念是  餐廳這麼多幹嘛吃一樣的呢?)

當然吃無招牌  可以去東海岸吃  可以去VicoCity這個shopping mall

當然也可以到濱海灣去到大榴槤裏頭去吃  一邊吃還有新加坡的招牌景色欣賞

大榴槤就是Esplanade是新加坡有名的藝術中心  就是看表演聽音樂的地方

這裡也有不少的食物可以享用   當然景色非常的不賴

無招牌就在濱海灣旁邊  往左邊看就是金沙酒店

一整個是新加坡新的地標  像是一條船也像是一條魚

這天的中午  我在那船頭57樓的地方吃了午餐啊  那裡景色真好

往右邊看  就是金融區啊  是新加坡的天際線

Merlion魚尾獅公園也在前方  不過有點遠了看不是很清楚

正前方的那羅馬式的建築  就是Fullerton Hotel晚上要住的地方

Singapore-Fullerton Hotel  

螃蟹本來就是無招牌的招牌   加上這地段好

無招牌在許多人的想法就是非常貴  不是當地人會常去的餐廳

不過生意還是很好啊  因為商務人士跟觀光客會來

通常來這裡  先點個椰子來喝吧  那清涼的椰子水搭配海鮮相當適合

特別是那果肉好好吃啊

不過今天來這裡我實在沒有認真的拍照啊  只拍了Chilly Crab 辣椒螃蟹

這裡感覺煮得比較稀  不過那醬汁用來沾這裡的炸饅頭真的是絕配啊

可以讓人一口接著一口的吃不停

這裡用的是斯里蘭卡蟹  雖然處理的時候已經把蟹殼都打碎了

但是還是要用螃蟹夾把那大大的蟹螯夾碎  不然還真的是挖不出蟹肉呢

這螃蟹非常的扎實新鮮  好吃

跟其他家不一樣  這裡最有名的菜是白胡椒蟹

那香氣跟黑胡椒螃蟹完全不一樣  比較淡一點  不過吃起來還是小小的辣

網站上的照片是一整隻  不過明明上桌的是被撕碎的一整隻大螃蟹

之前吃過太多次了  所以這個料理對我來說沒有太多的驚喜  不過當然這還是名店

吃完飯的時候已經晚了  外面正在燈光秀啊(晚上八點起每天都有)

主要的表演其實在金沙酒店的前方水面上  有水舞搭著音樂跟燈光

  這真的是美麗啊  難怪這裡這麼多人來

吃完飯看個美麗的夜景  一整個超值組合

不管是哪一家  不管是辣椒螃蟹黑胡椒螃蟹白胡椒螃蟹  都好吃啊

來新加坡一定要試試看的啦

Singapore-長堤黑胡椒螃蟹 

Singapore-Jumbo Seafood珍寶海鮮樓 

 

無招牌 No Singboard Seefood :8 Raffles Avenue, #01-14/16(The Esplanade)


檢視較大的地圖 

Singapore-一年四季都吃紅豆冰&豆楦

新加坡這一個熱帶國家一年四季都是夏天  來這裡不吃冰怎麼行呢?

是的  來這裡一定要吃冰  而且要吃的就是這裡有名的紅豆冰

當然啦  台灣流行的一些冰品飲料也都進來台灣販賣

這裡也有許多有名的連鎖飲料冰淇淋  但是這裡傳統的紅豆冰還是許多人的最愛

就是因為這裡一年只有夏天  隨時都是吃冰的好時間阿 

所以要吃冰走到哪裡都可以吃  各個地區的熟食中心百貨公司的美食街

(上次吃就是在中巴魯的熟食中心(Singapore-中峇魯 甜甜圈紅豆冰/閩南排骨蝦麵 )

只要想吃就坐下來吧  這天我來到的地方是位於烏節路的Orchard Center裡面的美食街

紅豆冰最有名的就是那五顏六色的外觀吧

聽說早期是將碎冰做成球狀然後淋上彩色糖漿  直接用手吃

不過隨著時間的演進  反而跟台灣的刨冰很像只是顏色不同

在百貨公司裏面果真價錢比較貴  

其實跟我們的刨冰一樣阿  裡面要加麼樣的料可以自己選擇

紅豆冰通常都是在碗中底層放上果凍 紅豆 甜玉米和棕櫚籽

然後在上方鋪上像是小山一樣的刨冰  最後淋上糖漿跟煉乳

這糖漿的五顏六色真的是很特別阿  看起來很誘人

但是對於吃慣了傳統糖水調味的我來說  那紅豆冰看起來非常的漂亮

但是總覺得幹嘛把一堆的色素吃進肚子裡面呢?

不過其實入境隨俗囉  試一下這道道地地的紅豆冰是一定要的啦

這紅豆跟我們一樣煮的透爛阿  不過怎麼好像沒有綠豆阿

看起來我們台灣的的配料還真的是多非常非常的多啊

除了紅豆裡面還有啥啊?

新加坡的旅遊網站上說  在紅豆冰的小山裏頭

一口一口挖掘出各種配料的過程像是挖成寶一樣也是樂趣阿

不過紅豆冰都只有五顏六色嗎? 

底下的這一種是把紅橙黃綠的糖漿換成了椰漿

那吃起來獨具風味  因為那椰漿有椰子的香氣也保有甜度  很好吃阿

紅豆冰真的是很新加坡式的甜點阿 

看著那相當細的刨冰充分的吸收了糖漿  加上口口的配料真的是超級消暑阿

當然不能吃冰的人也有其他的甜點啦

這個東西叫做豆楦  我覺得這應該就是我們常吃的綠豆仁吧

有點像是我們坐西米露的感覺

不過最特別的就是它們加進了油條 

油條阿  這不是早餐店才有的嗎?

不過這裡的油條被加進了豆楦裡面  讓整個口感並的更豐富

雖然奇怪但這可是道地的甜點呢

人在國外最喜歡的就是嘗試新的食物

台灣沒有專門賣新加坡食物的餐廳  所以來這裡我吃得很開心

Singapore-簡單的好味道 釀豆腐

十一二月的新加坡  正是雨季的季節

十一月來這裡的這兩次  一天總是有一陣暴雨  

第一次的雨下在午夜   剛好洗去這一地的酷熱讓早晨的的空氣更清新

而第二次的  竟然都下在下午啦  這一下可是讓我的行程一整個被嚴重影響

本來要去的Gardens By the Bay因為這一陣雨也被迫放棄

改成在金沙裡面逛街  不過這裡的東西都這麼貴是有啥好逛的阿

這是TWG有名賣茶的店  有空喝個下午茶倒是不錯

這與一路從下午的四點半一直下  而且是用一路狂瀉的下法

就本人困在購物中心中了  其實我只擔心晚上的雷射燈光秀取消而已

準備要吃飯的時候  在購物中心裡面一邊走一邊找

這裡的店家生意都很好  因為下雨的關係大家也不會走遠去吃東西

看看這鼎泰豐  我一直覺得很神奇

新加坡的鼎泰豐比台灣還要多  但每一家幾乎都是這樣的排隊

看到這樣的人潮  我還是回台灣吃好了

除了鼎泰豐之外  這裡還有一家吐司工坊

是一家新加坡當地的餐飲店  裡面有咖椰吐司跟馬來式的麵

東西很好吃阿(詳見.....)

不過那大店面的店家實在人都太多了

所以我還是選擇了美食街阿  就是購物中心裡面的熟食中心

跟去熟食中心一樣  來這裡的好處就有超級多的選擇

不管是當地的美食或是來自各國的特色美食  這裡都有

我真得是眼花撩亂阿  因為我吃過的新加坡食物都蠻好吃的

每一樣都想吃但食量卻這麼的有限

我選擇了釀豆腐  因為前一次來的時候

非常意外地吃到但是印象深刻阿 

所以前幾餐吃的都是重口味的  這一餐換一下清淡一下也不錯

釀豆腐是一道當地相當傳統的客家菜  這在台灣還真的很少見阿

在豆腐內填入魚肉或豬肉餡製成  當然現在的餡料越來越多口味越來越多元

在架子上放著這麼多種的豆腐類製品  要吃什麼自己挑

不過畢竟這裡是美食街阿  價格一整個是外面熟食中心的一倍以上

這裡6.8新幣是基本價格  可以選擇六種豆腐加上一份麵或米粉

如果要再加任一種豆腐  一個加一元新幣

釀豆腐本身是相當清淡的   所以這旁邊放著辣椒醬根生辣椒

讓喜歡吃辣的人可以加著一起吃  

通常肉餡是魚肉居多  搗成白色黏稠狀再包進去豆腐裡面

釀豆腐我喜歡吃湯的  因為那湯頭爽口清甜  

不過有些豆腐用炸的一放進去湯裡頭  會變軟而影響口感

所以乾溼可是分離的  哈哈

豆腐裡面包著餡料調味剛剛好  一口接著一口

而不同的豆腐不同的餡料不同的做法  吃起來有不同的口味

一碗釀豆腐裡面可以吃到七八種的感覺

這真的是太特別了

十一月第一次來的時候  我在Bugis Junction裡面的美食街吃了釀豆腐

這是第一次我吃這個食物  雖然跟其他的東南亞食物不同

這是清淡的不直接加入許多的調味料跟辣醬

不過正合我的口味阿  因為我還真的不太吃辣

就這樣  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讓我了解了另一種口味的美食料理

 

Singapore-Clarke Quay克拉碼頭的異國風情

 

新加坡是一個小地方    不過這裡可以探索可以遊樂的地方其實蠻多的

即便我來過很多次了    還是有許多的景點可以開發

不過Clarke Quay並不是什麼新興景點阿    大部分的旅遊書都會介紹一下這裡

來到這裡做啥最好呢?   吃東西喝茶嗎?

其實這裡最有名的是這裡的夜生活阿

在克拉碼頭這裡有許多知名的PUB Bar    每到夜晚就是燈火燦爛

帥哥美女喜歡在這裡流連    所以吸引了更多的帥哥美女阿   

 

因為我是搭巴士從武吉士往克拉碼頭    一下車就看到馬路對面是有名的松發肉骨茶

我是沒有吃過松發肉骨茶    不過網路上介紹的人很多

不過這肉骨茶應該跟黃亞細的差異不太大    都是新加坡道地的白肉骨茶

加了滿滿的胡椒肉    整晚肉骨茶香味十足

喝一下就會覺得全身都熱了起來    喜歡肉骨茶的人可以嘗試一下

地址: 11 New Bridge Road, Singapore 059383

新加坡真的是非常的小阿    從克拉碼頭還可以看到金沙酒店   而且還蠻清楚的

不過也是啦     這裡以前是碼頭離出海口不遠

從克拉碼頭沿著新加坡河往前走     有健全的步道

很快就會到達Boat Quay那也是另一個有餐廳跟夜生活的景點

接著就是金融區了    常常去住的Fullerton Hotel也在那附近

在前走一點就是濱海灣了     可以看到魚尾獅公園

如果能夠在這裡輕鬆地跑步或散步應該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行程安排

這棟建築物相當的有特色阿    有各種顏色的窗戶是新加坡的郵政博物館

克拉碼頭是以新加坡第二位總督安德魯克拉爵士命名的

這裡就在新加坡河邊    所以河畔風光也是這裡的重點

才剛走近克拉碼頭就聽到遠處傳來的尖叫聲

這是從紐西蘭的來G-Max (Reverse Bungy)

這東西有趣了   是坐在鐵製橢圓形坐椅上    由美國來的的超粗超有彈性橡皮筋繩

以超高時速200公里向外彈升到60公尺的高空

就這樣的來回擺盪    特別的是在回落時候那種自由落體的墜落感

而且是往新加坡河中央快速衝去    那種刺激與恐懼應該很好玩吧

就是這樣在高空中擺盪

可能現在來這裡的有各國的遊客

這裡的建築也漆上了各種的顏色    非常的活潑好看

因為早期這裡是通商口岸    所以來自各地的人種都有

也讓這裡的建築風格更多樣化    不過我是看不出來有哪幾種啦哈

在河邊的則是這一個各項是飛碟形狀的棚子

其實就是餐廳用來遮陽遮雨的棚子    不過這儼然已經成為克拉碼頭的特色之一

因為新加坡河就在旁邊    所以也有小碼頭可以讓遊客搭觀光船

平常都是在路上看著河面上的船來來往往

偶爾換個角度    搭著船快速地看一下新加坡河的兩岸     各種建築與特色區域

好像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玩法喔

在這裡搭船可以一路從克拉碼頭到濱海灣    看魚尾獅

甚至可以到達摩天輪那裏    所以搭一趟船可以飽覽所有的重要景點阿

這個區域就是有各種風格餐廳的地方了

大大的陽傘設計讓大家可以躲進來躲雨避太陽

這中間的噴水系統是小朋友的最愛阿

來這裡真的是看建物    有早期的倉庫改建成的

也有南洋式的建築改建的    不過現代都是餐廳了

下午時段這些餐廳都是沒有開的 

看起來大部分都是pub     晚上營業的居多

這餐廳還沒開放    不過看到工作人員已經把桌上都整理好了

就等日暮低垂歡迎客人進來了

這餐廳的外觀真的是太酷了阿

還有一大堆的兵馬傭雕像陪著你吃飯

當然一樣有mall讓你隨時想買隨時都可以買

這裡五顏六色的建築    在傳統的建物內    有了現在與傳統的衝突

遠遠的那圓形大樓就是Swissotel Hotel

十一月初這裡的購物中心已經開始布置耶誕節的裝飾

這大大的胡桃鉗是主題

我每次都來得太早沒有辦法看到熱帶耶誕的美麗景色

這間星巴克我還真是來了好幾次了    哈哈

來這裡才能找到熟悉的味道吧

其實白天來這裡還真的是沒有什麼特別的

頂多拍拍照看看這裡的多元建築

晚上來我想會精采許多阿 

這河水也太黃了點阿

感覺山雨欲來的樣子     那烏雲緩緩地飄過來

十一月的傍晚    真的是非常的舒服阿

一點都不熱還有風徐徐地吹

所以我買了杯星巴克    但是並沒有坐在店裡

在新加坡河邊坐下來    聽聽音樂發個呆看看人還真的是不錯的享受呢

很漂亮的牆壁裝飾

雨季就是雨季    這雨也太大了點

克拉碼頭與牛車水Chinatown很近阿    巴士兩站 地鐵一站

所以是走路可以到的距離     沒雨的時候走過來也很愜意阿

  
  

Singapore-來牛車水吃聯合本記煲飯吧

新加坡的東西好吃多過這裡的景色美麗啊    我越來越有這樣的認識

因為有各種不同的民族在這裡聚集    這裡的食物不但帶有各個種族的美食特色

有些甚至相互的融合而創造出跟原有味道相當不同     但依舊美味

之前幾次來也都是在熟食中心找到相當道地的食物   

這一天來到了牛車水    也就是中國城

要找美食其實俯拾皆是    對於觀光客最有趣的莫過於熟食中心了

Chinatown這裡的熟食中心還真的是多啊    外頭下著大雨躲進來吃東西剛剛好

別看這牛車水大廈空空蕩蕩的阿

樓上可是人聲鼎沸    生意興隆的很呢

正值準備吃晚飯的時間了    這裡的客人蠻多的

有些是一家人來這裡吃飯這樣就不用煮了

有些看起來就是上班族剛下班    來吃個飯之後再回家

還有些就是一副觀光客的樣子阿    四處張望帶著相機看著書按圖索驥找好吃的

這天吃得東西不是大家可以朗朗上口就喊出來的新加坡美食

煲飯     感覺像是廣式的食物    因為在香港吃過這一味

會選這一家是因為看到這裡有排隊    而且在這攤位前方的一整排桌子

每桌都有買這家的煲飯    看著那砂鍋裡面有點黑黑的飯

在拌的時候升起那一陣煙伴隨著的是香氣瀰漫阿

看這價位也不太貴阿    新幣五元起跳 

因為人數的多寡可以點不同分量的沙鍋

因為是用砂鍋處理    所以來吃的時候要有點心理準備要等很久阿

一般來說等半個小時算是相當正常的

因為煲飯一定要趁熱吃    放得稍微久一點那飯可能會因為砂鍋的溫度繼續變硬

那可能整鍋的口感都變了   

這裡的生意很好    所以爐子上一直有砂鍋在處理當中

現在這個階段是已經從爐子上拿下來了    準備要端出去給客人了

從這裡到那店家大概有二十公尺吧

一路上起碼有十幾桌的客人有點煲飯阿

我坐的地方更遠了    不過還是有許多人點這樣的食物

終於上桌啦….滑雞飯  臘味飯  什錦飯 

這一份是什錦飯    所以裡面有臘腸跟雞肉

這飯端上來的時候蓋子還是蓋著得     老闆會在你面前把蓋子掀開來

那一瞬間一整個香氣四溢撲鼻而來啊

聞那個香氣真的讓人食指大動     更不用講在長久得等待後的飢腸轆轆了

來個芥藍菜吧    燙得有一點點爛    不過那梗還是非常的脆

這蓮藕排骨湯很好喝阿

本來我對於蓮藕這東西就相當的有好感阿    用來煮湯有相當獨特的香氣

而吃起來不太爛還保有一點脆度是最好的

這這這….這是啥啊?西洋菜    我看到這東西就卻步了

這東西就像是放太久的青菜一樣     整個黃掉了

通常應該不會太好吃的才是  不過看網路上其他人的介紹說這個湯很好喝    

全部的菜都上了    那就準備開動了

這些東西要全部都拌再一起阿

首先要把店家附的有點黑黑的蠔油倒倒飯上面    然後努力的把東西都拌再一起

因為砂鍋底下直接受熱    所以在鍋底會有些米飯已經成了鍋巴了

這也是受許多人歡迎的原因之一    因為口感多重阿

拌好就是這樣啦    因為加了蠔油一起拌所以整個顏色非常的深

這米是東南亞常見的長米    本來就不叫不容易煮爛不過不鹹反而是有點甜甜的

所以口感挺好的有粒粒分明的感覺     不過跟日本越光米的那種粒粒分明不同

而且鍋巴跟米一起咬下     有點黏又有點焦的衝突很另類

臘腸很香有點點焦的口感我喜歡

不過雞肉還蠻嫩的並沒有因為在火爐上處理而變太老

整體吃起來還蠻好吃的   

熟食中心的選擇真的是非常的多啊    每一家都是一時之選

因為太多店家聚集     如果生意不好很快就會被淘汰了

所以來新加坡不知道該吃什麼的話    找個熟食中心就有好料了阿


檢視較大的地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