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個星期在上海跟Simon查餐廳的時候Shanghai-60年代香港氣氛 查餐廳
他很喜歡那種70年代的的裝潢跟氛圍 因為那是記憶中的味道
吃飯的時候他知道我接著要去香港 所以推薦了我一間也是有老香港味道的餐廳
雖然我去香港是去出差的 不過出差也要吃飯啊
所以我拒絕了廠商的安排去吃好吃的利苑HK-利苑酒家 港式飲茶(米其林一星)
華星冰室也不是簡單的朋友推薦而已啊
在openrice開飯喇的網站裡面 這家餐廳可是被選為灣仔地區的熱店呢
因為openrice匯集了許多網友的意見 所以通常不會太差
一進門 是的這餐廳是很簡單的裝潢 跟新式的連鎖茶餐廳是不太一樣
人氣還蠻熱的 不過並沒有看到排隊的人潮
這個桌子椅子真的跟我在上海茶餐廳看到的一模模一樣樣阿
這牆壁上的白板有著滿滿的明星簽名
好多有名的人都來過啊
在牆壁上除了有大白板之外 還有許多的海報
大部分的海報上面都有那個明星的簽名
這些海報有的好久了阿….大家都是一路跟著華星冰室長大的阿
跟其他的香港茶餐廳一樣 這裡的餐點選擇性非常的多
這菜單就壓在桌上的玻璃底下
員工雖然都很年輕 不過大家都是白色襯衫黑色長褲
這個通心粉 我上次是在新釗記吃的HK-新釗記
對於這樣的吃法我一直抱著一個疑問 不過每次在餐廳都看到當地人在吃
吃了之後對於他的組合相當的驚訝
那個湯頭是相當有味道了 通心粉煮得剛剛好不軟不硬
豬扒包….在這裡千萬不要花錢去吃麥當勞阿
因為這樣一份豬扒包 其實跟麥當勞賣的價錢差不多
不過整個的作法比麥當勞的多了點當地的特色
面皮有烤過 裡面的豬排半烤半煎味道很不錯
整體感覺就是香港的感覺
不過其實要說豬扒包 我還是比較推薦 澳門茶餐廳阿HK-澳門茶餐廳
這感覺好像是早餐喔
烤土司搭配著炒蛋跟火腿
不過這的確是香港茶餐廳很有名的吃法
這個一整個就是厚片的感覺 哈哈哈哈
我最愛的奶茶來了 好好好好喝
茶味超級重 但是加上了奶味變成了茶香很重 喝起來非常的甘
許多很潮的年輕人自己來吃晚餐阿
其實價位也相當的平價 一餐吃飽也不過台幣100元阿
看看牆壁上的這個獎牌 這餐廳能夠屹立不搖不是沒有原因的
店門口的這個大大的貼紙 就是openrice
100個好評…. 很多嗎? 好像也不是喔
不過這餐廳能夠打敗其他人入選灣仔地區熱店 應該有點本事啦
我吃的東西太少了 下次要再試試看其他的
今天又是茶餐廳之旅阿
其實在香港好吃的東西真的好多阿 有非常高級的米其林
也有平價但是一樣美味的傳統料理
想出國的 來香港是一個相當簡單方便的選項阿
灣仔克街6號廣生行大廈地下B1號舖
+852 2666 7766
檢視較大的地圖
分類: 環遊世界-亞洲各國
Zhejiang-江南水鄉烏鎮 小橋流水人家之冷死人
看著東森購物的旅遊行程 是烏鎮阿 那景色好熟悉阿
這才想起來我的烏鎮一日遊的介紹還沒有寫呢 真的是懶惰....
準備去上海的時候 就想找一個上海附近的小地方去走走看看
後來發現原來上海附近什麼沒有水鄉特別多啊 周庄烏鎮同里 也不知道怎麼地選了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 因為傳統的水鄉風光 這裡是相當熱門的旅遊景點
當然對於台灣人可能不是那麼熟悉 不過這可是5A的景點 黃金周要預報的
前一天晚上的雪挺大的阿 白雪把車子滿滿的覆蓋住了
車上有雪就算了 地上有冰才知的是麻煩阿 天氣要冷不冷的 一直維持在0度上下
地上竟然就有那個雪化成水之後又結成的冰 整個地板變得有點滑
出門之初完全沒有計畫到這樣天氣 我還穿了K-Swiss的平底運動鞋
烏鎮的景區其實分成東柵與西柵 距離有點遠
不過喜歡的人可以待上一整天把兩部分都看完
在西柵的門口看到這些景色 好漂亮可是好冷阿
我實在對於這天氣有點適應不良
雖然我已經穿很多了 特別是不在衣服保護內的頭跟手
因為太冷了 所以我決定只看西柵就好了
這門票一點都不便宜阿 真不愧是5A的景點 門票也是5A級
光是西柵的門票就要人民幣120元
一進西柵的門 先搭船吧 船夫會擺渡到鎮上
雖然很近 但是這可是完全靠人力的船阿
這天的天氣很晴朗 不過好冷阿特別是在河上風吹起的時候
雖然這是一個有名的風景區 不過冬天不是旺季啦
所以人不太多 整個環境相當的安靜
在河岸邊的船 是給觀光客搭的吧
整個環境其實真的很清幽
建築物保存得很好 從地板就可以看出這地方的歷史阿
這些建築大部分都是清代保存下來的
這裡也有染坊阿 這種早期大染坊曬布的景色真的是很美麗
以前的人住在這樣的地方 冬天下雪到底要怎麼辦啊? 很冷的耶
既然是水鄉當然整個鎮上就是以河流貫串 所以什麼沒有橋特別多
這天剛好有人在這裡辦喜事阿
所以他們是搭著喜船去接新娘的 整個船布置得非常喜氣洋洋的
可以看到所有各式各樣的房子都是依著河流建築
真的是典型的江南小鎮特有的 小橋流水人家
看看這瓦片上的積雪阿 我想整個冬天應該都不會化去吧
有了白雪的裝飾 這些房子看起來更有詩意了
走在裡面真的有回到200年前的感覺
其實整個烏鎮裡面有蠻多民宿的
如果是夏天來 住在這民宿裡面體驗一下這種民居
也可以感受一下這裡夜晚的風味 一定很不賴
不過冬天就算了 畢竟這麼冷 萬一民宿的暖氣不暖不就被凍死了
木造的房子 沒住都覺得冷阿
因為裡面有人居住 而且有不少的遊客
看這兩個師父全副武裝的 準備要大展身手啦
看到這地板上的冰沒有 超級滑的
真的很美麗啊 不過我其實已經一百個想要離開
沒戴帽子的結果 頭倒覺得還好有頭髮保護著
我那耳朵….一整個凍得都發紅了….應該不會掉下來吧
用手撥了撥圍巾去幫耳朵 結果手露出來了….天啊我怎麼會沒想到要戴帽子????
已經冷到了 不過這地方也不是想走就可以走的
起碼要把一圈繞完阿
不過老實說啦 這裡真的是非常有味道的地方啊
這裡是江南的特色 與其他地區完全不一樣
也難怪這裡與附近的水鄉 一起成為了中國呈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名單
河流總是文明的起源 而這裡的人在河流邊生活 有了與眾不同的發展
以前的人沒有冰箱 所以應該都很喜歡吃醃漬的東西
我覺得這些醬缸真的太可愛了阿
其實不是醬缸是這樣的造型 只是因為怕雪化成水跑進去 在上面放了蓋子
這路邊的魚竿可是這裡的名產阿
就在這裡遇到了一群來自台灣的遊客阿
天氣好時後在這裡坐下來喝個咖啡感覺一定非常的讚的
天下第一鍋 還真大鍋
以前這裡應該也是大戶人家或是賣東西的商家吧
這麼大的廣告 搭船的時候不看到也很難
真的很漂亮 在橋上拍的景色總是特別開闊
真的是小橋流水阿
每一個轉角皆是風景阿
怎麼看都覺得這樣的風景值得一再地欣賞
天氣太冷了真的是我的天敵阿
剛才要辦喜事的原來在這裡 一個大飯店
不加修飾的牆壁 有原始風貌
木頭長廊 以前這裡一定是興盛的賣店
天氣好一點應該搭個船的
好一個美麗的景緻阿 怎麼可以這麼漂亮
這裡晚上是酒吧區阿 不過現在都鋪上了點雪白
高塔 拍了照就閃
這是京杭大運河 還在使用中呢
很難想像這樣的運河是人工建造出來的 真是大工程一個
我終於喝了一碗熱茶 超級滿足的
接近中午了 人越來越多
好漂亮
真的保存得很好 難怪可以去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郵局 來一張明信片吧
我已經冷到不行了 想閃了
即使看起來小巷子的那一頭很美….我完全不想去探險
終於有熱的東西可以吃了阿
這羊肉好像很好吃的樣子 生意很好
立馬來一碗吧 整晚吃起來一點羊騷味都沒有啊
而且肉質軟嫩一咬即爛 相當的好吃
當然在冬天裡面的一碗熱湯真的暖到心裡 當然重點是暖到耳朵跟我的手 哈哈
水鄉之旅就在我凍得快僵掉的耳朵跟手的抗議之下 草草結束阿
Narita Airport-だし茶漬けえん 成田機場好吃的茶泡飯專賣店
十二月的東京真的很冷阿 今年聽說是近幾年天氣最冷的一年
而準備回台灣的這一天 除了冷風颼颼竟然還下起雨來 一整個讓人只想躲起來
年底了台灣人回台灣或日本人到台灣玩的很多 早上中午的班機都補不到位置
讓我只能不甘心的搭兩點的飛機回去 從成田機場回台灣真的是遠很多啊
光是成田快線就要多花一個小時 更不用說飛行時間也比羽田飛松山來的長了
十二月的機場也布置了高高的耶誕樹讓大家一起感受耶誕的氣氛
本來我想到東京車站吃一碗拉麵再回去的
不過想了想要帶著行李上上下下的還是放棄
所以決定來去機場吃東西
雖然我常常去成田機場 不過在機場裡面吃東西還是第一次
我來到的是機場南翼的餐廳與血拚區
不知道怎麼的 我好想吃蓋飯阿
不過機場竟然沒有蓋飯專賣店
走來走去的就在Uniqlo旁邊看到這一家專賣茶泡飯的店家
茶泡飯 小時候大人都說這樣吃不健康啊傷胃 不過其實這味道很讚阿
我每次去日本都很期待吃到 只是沒有想到竟然有專賣店阿
這樣的店果真都是走小而美的路線 就在師傅前面一排吧台的位置
另外沿著店面圓弧狀有一圈位置 全部坐滿也大概12個人吧
整個的裡面都是茶泡飯 不過當然有各種不同的配料
在店門口就放了一大張菜單 可以供大家參考
當然也可以一邊跟店員點餐一邊看
感覺這東西相當的簡單 不過畢竟是在機場裡面的小餐廳
所以每一份大概都是要800日圓左右
等待的時候 店員先端來一杯冰水 日本人都這樣啊
不過印象最深刻的是放在桌上這一小瓶芥末
這看起來就是現磨的 香氣很重阿
平常只有吃高檔生魚片的時候才會有現磨的芥末可以沾
大部分時候的生魚片都是芥末醬 化學的
所以可見這食物有多麼高貴
分量很少耶顯然我是點錯飯的份量了
在點餐的時候 店員會詢問你需要飯的份量 我隨便說M吧
所以來了一份 連我這一個胃口不大的人看了都覺得吃不飽的份量
不過看著裡面的食材 我相信這完全真材實料
裡面有海老也就是蝦子
小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不過吃起來像是干貝的樣子
另外還有磯天
當然這是套餐所以除了飯之外還有小菜幾碟
左邊白白的是豆腐 這個吃法跟台灣很像
就白豆腐加一點醬油 可以吃到豆腐的原味跟豆的香氣
豆腐很嫩所以相當的好吃
青菜跟蓮藕片就相當平常了 不過還好這些都不是醃漬品
當然茶泡飯最重要的就是茶啦
所以也上了一壺茶 這茶聞起來也是香氣十足 是綠茶
既然茶是分開的
顯然店家要讓客人自己動手做 把茶倒到碗裏頭
自己可以決定要加多少茶 自己可以決定飯要泡多久
泡得越久飯越軟 但除非真的泡很久啦
不然其實都還是茶泡飯可以吃到米飯的口感 不會變成稀飯的
因為我很愛吃茶泡飯 所以我覺得這一餐相當的值得
但是我真的沒吃飽阿…..
Tokyo-藏人廚ねのひ(Nenohi)日本料理(Sony祖先開的)
這是忘年會的季節了阿 按照慣例我們來到了東京
雖然很多日本公司都撐得非常辛苦啊 不過在這歲末的季節還是要一起吃個飯
這天我們從東京車站的八重洲北口走到了丸之內北口的一家餐廳
隱藏在丸の内オアゾ(OAZO)百貨公司六樓的小角落 雖然不好找不過顯然不是普通的小餐館
有沒有 創業在寬文五年….這個年代得去查一下日本史才會知道有多久了阿
可能因為不太好找也可能因為很高檔
所以中午的時間人並沒有很多 所以我想這真的是高級餐廳
在大門口立了這一個大的釀酒桶
上面放了一些精米 用來釀大吟釀用的
據說要用米的米心 一般吃飯用的米要把外面的部分去除
只保留核心的部分來釀酒 如果去除的部分超過50%的 釀出來的酒才能叫做大吟釀
這擺著的這一瓶 是用35%的精米做的
這裡真的是精華地段阿 店門口看出去就是東京車站
東京車站剛剛才整修完畢 很美麗的一個建築阿
日本料理囉 當然要強調一下這裡的食材新鮮度
所有的食材都用冰塊去保持溫度避免變質
有沒有看到這裡的米都是用來自新潟縣的黃金泉源米阿
人少一點的可以坐在吧檯 一邊欣賞師傅的刀工手藝也算是上菜秀吧
當然師傅現烤的手法跟溫度火侯的控制也都是很有趣的
當然有精緻的餐桌紙 上面的文字可是有故事的
連這個筷子都很了不起 這可是跟日本皇室所用的筷子是同一家生產的啦
不過我覺得日本人不挺環保的 他們還是大量的用拋棄式的筷子
雖然這筷子一定是高級衛生的 但是總覺得應該換個方式阿
MIJ日本製? 哈哈
這位是SONY的創辦人第十五代
不過都已經過了這麼久了 我想大部分的SONY人應該也搞不清楚吧
店家特別介紹它們的大吟釀 我們不來一杯就對不起他們了
所以來一壺吧 這酒的酒瓶真的非常的漂亮
金屬製的 除了有那種金屬特有的質感跟日本料理相當的搭配之外
同時也可以讓酒的溫度維持
我酒量差就來這一小杯吧
小菜先來 常常日本人的小菜都是醃漬物
不過這裡的醃漬物還挺好吃的 不太鹹
前菜呢 這是簡單的青菜加一點柴魚片味道很搭
那個豆皮真的很嫩阿 日本人很會製作豆皮
都相當的精緻 吃起來維持簡單的豆位不太重但是相當的嫩
之前在日光吃過豆皮料理
沙拉 我們算是吃便當?
不過這擺盤絕對不能隨便 看到那一片楓葉沒有
這沙拉的醬非常剛好 可以把生菜的香氣提出又不會搶了菜的味道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便當料理阿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 但是每一道可都是精心搭配阿
這個玉子燒好好吃阿 大家去築地應該都會去好吃的玉子燒
那魚肉真的烹調的相當讚 應該是這魚肉本身的肉質就相當新鮮
魚肉相當的Q彈燒烤的有一點點甜
肉質本身相當有脂肪 所以非常的滑嫩好吃
這飯雖然不是重點
但是我真的超級愛日本的米飯的
這個飯煮得剛剛好所以有閃閃亮亮的樣子
而且加了一點花的子去煮 整個飯除了米的香Q
還有很重的花的香氣 超好吃的
味增湯 這裡的當然不會太鹹
這應該是白味增 這是我第一次在日本吃到這麼適合台灣人的味增料理阿
雖然飽了 但是我還是把整晚飯都吃完了阿
這碗上面有可愛的圖樣阿 像是挑夫狂著東西
日本人很喜歡在碗底做文章 不過也是啦就像是挖寶一樣
吃完飯了看到這個很開心的
這甜點超級好吃阿 可是我忘記這叫做什麼麼
有點像是豆腐有點像是布丁 我之前吃過一次但是想不起來哪裡吃的
有人知道這是啥的話 可以跟我說一下嗎?
吃飽了 又要去趕另一個會了
天氣很冷 不過天空很藍阿
東京車站的丸之內口
這個重新修繕後的挑高門廳 非常的古典有歐式的感覺
6F, 1-6-4, Marunouchi, Chiyoda-ku, Tokyo, 100-0005
Shanghai-壹江南 創意料理
這不是俏江南 是壹江南
準備要回台灣的前一天 我在新天地待了一個下午
隨意地逛逛喝杯咖啡坐了一下 看這地方的人潮來往
晚上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吃飯 我們來到這一家比較偏遠但是食物還不錯的店家
壹江南賣的是創意料理 說不上是哪一個菜系
不過也沒有差別啦 因為我對於菜系這種也沒有什麼研究
反正不管什麼樣的菜系 好不好吃才是重點
這一家店主攻的是上班族 因為附近有好幾棟寫字樓
不過放假日的晚上 生意就清淡多了
一進門這牆壁上的裝飾跟店名相呼應
有一個憶江南的詩詞 相當的雅致
這個大鳥籠就放在樓梯旁邊 大概高有兩公尺吧比一個人還要高
這可不單純是一個裝飾品 裡面還真的養了不小的鸚鵡呢
整個店家裝潢其實真的很典雅 沒有太複雜沒有太強調中國風
生意比較清淡的好處就是環境比較安靜
不過在吃飽飯之後 兩個小朋友的追逐就讓整個環境熱鬧了起來
這樣的感覺真的不錯吧
首先來一個紅色鐵罐的涼茶吧
菜單上寫的是王老吉 這也是我之前喝過的品牌
不過端上桌的竟然是加多寶 我還一整個奇怪
後來才發現原來王老吉跟加多寶分家了
所以新名字叫做加多寶 不過味道一樣
加多寶做了很多的廣告 連有名的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裡就一直會看到加多寶廣告
號稱是 銷售量最多的紅色鐵罐涼茶
我真的是完全忘記我們吃了什麼了 還好有照片
這豆皮很有咬勁但是內餡非常的香
搭配著底下用來煮的雞汁 好好吃阿
再來則是主食麵疙瘩 看這湯頭就覺得好香甜阿
這麵疙瘩的料很多啊
湯頭是用海鮮去熬煮的 有沒有看到那隻螃蟹蝦子?
重點是麵疙瘩也是創新的感覺
我們台灣做的麵疙瘩一看就是麵食
不過這裡的看起來晶晶亮亮的 應該是在麵之外加了其他的粉去做的
吃起來非常的Q彈 搭配湯汁喝起來一整個就是海鮮在嘴巴裡跳舞跟牙齒森巴阿
炒茶樹菇 就簡單的炒肉絲跟芹菜
味道怎麼也可以這麼好啊 店家很厲害啊
最簡單的炒青菜 普通了點
這一大碗紅燒肉
我很喜歡裏頭的筍絲 超級入味的
而且筍絲很有咬勁 越吃越有味道
但是肉的部分則稍嫌太肥了 肥瘦的比例沒有抓好
最後來一個甜點吧
這個松子糕好像我們的年糕一樣 不過沒有這麼黏
甜度也非常地剛好 讓人很容易入口
那松子的加持則讓味道更多元也加入了核果的口感 好吃
雖然才幾道菜阿 但是真是滿足
上海浦東新區新金桥路1088号(近金湘路)
021-51321332
檢視較大的地圖
Tokyo-東京拉麵街 鹽拉麵專門ひるがお
每次來東京都匆匆忙忙的 要吃拉麵總是要在吃完晚餐之後
這次我的行程總算是稍為的輕鬆一點啊
這天早上我在東京車站附近開完會之後 就在車站的拉麵街吃碗拉麵吧
在十二月底這冷冷的天氣裡 一碗拉麵總是能夠讓身體馬上溫暖起來的
在這街上的銀杏樹 葉子快要掉光了
不過有這樣美麗的樹的妝點 一整個冬天是這樣的美麗啊
這天一樣是在丸之內口這一邊 剛整建好的東京車站真的相當的美麗啊
在東京車站裡面 為了服務洶湧的人潮
這裡有一題東京拉麵街 聚集了許多家知名的拉麵店
所以要吃拉麵來這裡就對了 記住這個日文
目前東京拉麵街一共有八家店 拉麵街算是拉麵的一級戰區阿
八家店開在一起 好不好吃馬上見真章
不好吃的可能也開不了多久就被淘汰了
所以能夠在這裡開店的幾乎都是一時之選阿
不到十一點的時間 有些店家剛忙完早餐正在整理
不過六厘舍的外頭已經是常常的人龍在排隊了
這家店真的非常的夯阿 每次我來到東京拉麵街它都是大排長龍
上次在skytree吃的時候 也是等了半個多小時才有一個位子
不過它的東西真的好吃阿 難怪大家苦等也心甘情願
我已經吃過了好幾家 所以目標是從那幾家沒吃過的選擇一家
之前我在山頭火拉麵吃到相當不錯的鹽味拉麵
所以今天絕對在是一次這號稱是東京口味的鹽味拉麵
一樣 門口擺了個自動售票機阿
這樣真的可以精簡人力 又省了怕收錢的人汙錢的困擾
因為只有我一個人 所以我就選了最基本口味的
店裡的人雖然沒有滿 不過人潮也沒有斷過
兩個師傅在廚房忙著
大部分的拉麵師傅好像都很年輕阿 他們對拉麵都有滿滿的熱情
位置上真的啥都沒有 大部分都是介紹店裡面有什麼在賣的
調味罐 通常會加的是左邊那一貫好香的芝麻
拉麵終於來了阿 一樣香味撲鼻
不過因為是醬油拉麵 所以整個顏色比較清
跟豚骨拉麵那種濃稠乳白的湯汁比起來 這樣感覺健康點哈哈哈哈
裡面有叉燒 溫泉蛋 很多蔥 還有海苔
醬油拉麵主要就是吃這些材料的原味阿
看那個溫泉蛋上面還有小小的蝦子在上頭呢
那叉燒跟別家吃得不一樣啊
這個感覺比較焦一點點所以香氣比較重 不過軟嫩的感覺就少了點
我喜歡在拉麵裡面加蔥 香氣更重而且有青菜的清脆
更可以中和了許多肉的強烈味道
這個麵看起來煮的有透阿
而且煮的不軟不硬 吃起來剛好
我吃完了…..連湯都喝掉了
也是啦也把湯都喝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因為很多日本的拉麵湯頭都太鹹了 能夠喝完表示味道剛剛好
而且鹽味拉麵除了吃料也要喝湯 這湯頭相當的清甜有香氣蠻不賴的
好吃好吃 這師傅還真有型阿
HK-隆堡蘭桂坊酒店&蘭桂坊酒吧街
開春第二個星期我就開始出差了阿
這次跟國內以證劵為基礎的金控公司 他們在訂酒店上沒有向外資這麼大手筆
不過其實我覺得酒店其實也都不錯啊 只是不像外資的那些等級這麼高
在香港住的是蘭桂坊酒店
光聽這個名字 一整個不感覺是要來出差的吧
蘭桂坊 不就是那一個有名的酒吧街嗎?
是的 我住的這一家蘭桂坊酒店就是位於酒吧街這裡
不過在上環還有另一家一樣是叫做蘭桂坊(九如)的酒店 那就就差了一點
從這酒店的外觀就感覺這酒店開一整個是要跟蘭桂坊這樣的地區特色搭配的
整個算是比較新潮的
大廳沒有這麼大 不過布置得相當的溫馨
這酒店走的是精品酒店的路線 所以弄得比較潮一點
有沒有 馬上就一個給酒店的獎 是隆堡集團的最佳精品酒店
現在叫做精品酒店的 有超級豪華的也有小而美的
不過跟商務型的酒店訴求不太一樣 通常都比較時髦一點
一層樓沒有很大 不過走道的燈光非常明亮了
大門的設計就比較普通了
一走進門 我一個人幹嘛給我一個twin bed room阿
還不如給我一張大床還可以在上面翻滾呢
這房間住各四個人一點都不小阿
其實空間非常的大
我一直在想這空間這麼大是要幹嘛 難不成讓我在這裡翻跟斗嗎?
不過如果人多的時候 的確這裡可以做可以躺可以開派對了
桌子不小
還有一個42吋的平面電視 不過我沒有打開過
浴室也很大 用浴簾來隔開
如果真的做出乾濕分離會更讚 因為會安全很多
飯店很貼心 已經準備好了轉接頭
不過這一次我有記住自己帶了
門的旁邊就一片大的穿衣鏡 出門前照一下吧
還有浴衣 不過不習慣穿
這裡的早餐在飯店的最頂樓
不過這裡是飯店的酒吧 晚上才有營業
整個餐廳也相當的簡單 用了大量的玻璃跟鏡子
不過老實說 在中環這裡大部分的頂樓景色都不怎麼樣啊
除非是靠海的大樓
東西選擇沒有很多啊
我一直以為蘭桂坊是一家很有名的酒吧
找了半天找不到那家叫做蘭桂坊的酒吧 我還發訊息問了朋友
他才說蘭桂坊是一整個區域 只是這裡不知怎麼地聚集了很多的酒吧
吸引了相當多的人潮在晚上過來這裡找樂子
所以越來越多人來 酒吧也越開越多越來越有特色
看看這酒吧旁的牆壁上 真的很潮阿
很可愛的塗鴉 不過把蘭桂坊的特色標註出來了
我十一點多去買水 從酒店下來走一分鐘就到了蘭桂坊的酒吧區
這裡真的音樂震天 煙霧迷漫阿
每一家酒吧都滿滿的人 大家有的喝酒有的聊天
當然看帥哥看美女的也很多 果真這裡是越夜越美麗越夜越熱鬧阿
不過回到了飯店房間 我明明就住在15樓
怎麼還可以聽到酒吧納音樂重低音的聲音阿 這樣算是來蘭桂坊一遊嗎?
中國香港中環雲咸街33號
Singapore-Fairmont Singapore Hotel
新加坡 我又來了阿
開春的第一個周末我就又飛來了 從冷得要死的上海回到又濕又冷的台灣
然後幾天後來到了熱得要命的新加坡 好一個三溫暖
這一天住的酒店是要City Hall這裡 一樣是新加坡相當忠心的地區
不過跟商務區有一站地鐵的距離 所以酒店相對便宜一點
Fairmont Hotel在網站上找了一沼也有四星級阿
這酒店就在上次住過的Swissotel Hotel Stamford旁邊 離Raffles City很近
Singapore-Swissotel Hotel Stamford
所以想買東西住這也倒也沒錯
照片裡面左邊就是Swissotel右邊則是Fairmont
酒店前面的廣場就是這個紀念二戰死傷的紀念碑
過一條馬路就是很厲害的Raffles Hotel
上次我來這邊逛過一次 這酒店實在太貴了住不起阿
來自台灣的微熱山丘在這個高檔酒店裡面有設櫃賣台灣鳳梨酥喔
Singapore-隱身Raffles Hotel內的微熱山丘
雖然四星但是門口總要放點裝置 提升一下 哈哈哈哈
這大廳真的很大阿 維持的挺乾淨的
這房間是king size的大床一張 真的很適合翻滾 哈哈哈哈
不過感覺總是跟五星級差了一點點 看這個梳妝台的設計
跟房間不太一致的設置
空間很大阿 不過總覺得用不到
這酒店應該是有年紀了 地毯感覺怎麼清理都不夠乾淨的感覺
我想跟五星的差異就在這裡了
不過這裡一個晚上也接近七千台幣阿 真是貴…..
浴室也很大
整個房間感覺就是很大 但就是不夠精緻
我想大部分的房間應該都是賣給團客吧
不過裡面有熨斗對於商務人士很適用
我住到低樓層六樓 所以還可以看到他們的花園
晚上回到酒店所有的燈都打開之後
拍起照片來感覺就變高級了阿 果然燈光對於飯店房間拍照上大加分
這飯店附的早餐是飯店一樓的Prego餐廳
這餐廳有獨立對外營業
不過整體的餐廳相當的好 比飯店本身還要好
我因為很早來所以人不太多
早餐最重要的就是麵包 因為那是我的最愛
而麵包的種類多寡算是我評定他們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這是美式的餐廳
真的很舒服阿 可惜我沒有空
就匆匆忙忙地來吃了點東西 就匆忙地離開
如果可能輕鬆一點一定會更好
這個設計很讚 現打的果汁吧
這是師傅幫我調的 木瓜跟柳橙
當然還有一大壺的咖啡 喝完我一整天都精神興奮吧 哈哈
在新加坡總是很短暫 我七點40分check out就準備開會去
而在一天開完會之後 就直奔機場囉
Fairmont Hotel:80 Bras Basah Road, 新加坡 189560
Tel:+65 6339 7777
Singapore-NamNam越南河粉
我已經吃遍了新加坡的當地美食了嗎? 不然怎麼會在新加坡吃越南河粉?
這天感冒阿 懶得跑太遠
加上許多的南洋美食都挺辣的 所以越南河粉又是熱的又不是太辣就中選了
其實這家店是位於Raffles City地下一樓的美食街裡面
不過生意很好啊有排隊 所以來這裡吃應該是不會錯的才對
其實越南的河粉好吃已經聽許多人講過了
不過一直沒有機會嘗試
之前對這河粉的想像 大概就是像吃我們的板條一樣吧
PHO就是這個字 許多地方都直接把PHO拿來賣
也不用翻譯 因為這樣大家就會知道這是來自越南的美食
因為是在美食街裡面 這裡的價格一點都不親民阿
隨便都要接近200元台幣才能吃到一碗熱騰騰的食物
其實除了河粉之外
在菜單上還有許多東西 甚至還有像是三明治的東西
只能說沒見過世面阿
首先上的是這個牛肉丸的河粉
再來是雞肉河粉
最後是生牛肉片河粉 其實這些河粉的內容都一樣阿
裡面有加辣椒不過不辣 有點蔥跟小片的檸檬片
把檸檬汁擠在湯裡面那檸檬的味道會更強點
整個河粉吃起來的味道真的跟我們的粉條很像阿
不過這個越南河粉比較細 不過口感很接近都是相當的軟嫩
我想比較不同的是湯頭吧 這湯頭有點酸酸的
喜歡魚露的話還可以把魚露加進去
因為越南也是屬於熱帶了 所以酸酸的湯頭可以促進食慾
當然這種清湯的湯頭最能夠吃出食材的原味了
牛肉丸非常的Q嫩 雞肉也很嫩
那生牛片片從原來的些許粉紅 到吃的時候已經全都熟了
熟度剛好所以保持最好的嫩度 一整個真的讓我食慾大開阿
雖然這河粉不是在越南吃的 不過已經讓我一飽口腹之慾了
有機會還要再嘗試看看
在這賣河粉的店裡面 也有賣越南咖啡阿
不過好小一杯 這杯子我有感覺大概是三十年前每家戶都有的那種杯子
這裡的生意真的是很好啊 連吧檯也是坐得滿滿的
不過怎麼這師傅像是印度人啊?哈哈哈哈
吃完了越南河粉 又跑去亞坤坐了一下
不過它的茶還真的是好好喝阿 茶味超濃郁的
檢視較大的地圖
Shanghai-南京路步行街 啊 就這樣?
想到上海旅行的人如果是看旅遊書的介紹 我想一定會看到這個很重要的景點
南京路步行街 不過對我來說來這裡不是逛街 反而都是吃東西
不過既然來了 當然還是走走看看
整個南京路步行街 我是從人民廣場站這邊走過去的
首先會先看到上面照片的這一個暗紅色大理石的南京路步行街字樣
這可是江澤民親手提的阿 顯然這個地點相當具有指標性
其實從西藏南路走過來的路上 就已經相當的舒服了
晚上的新世界燈光打得相當的漂亮
新世界已經經過了好幾次 但是我都沒有進去阿
南京路步行街位於上海市黃浦區
東起外灘 西至靜安寺 南京路步行街全長約1033公尺寬4.2公尺
其實並步是一個很長很大的景點 但是這裡有很多東西啊吃的喝的看得買的
所以還被稱為中華商業第一街….真的有重要阿
這裡有許多的街頭表演 不過好多都是自願的不收費
只是來這裡把自己的才藝秀出來 自娛娛人阿
平常的晚上人潮都算不少 因為觀光客跟本地人都會來
這步行街的歷史很悠久了阿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 上海被開闢成為通商口岸
南京路也因此變成上海開埠後最早成立的一條商業街 也在1865年正式定名為南京路
這裡真的有好多的商店阿 各大品牌都有阿
所以真的要買東西 這裡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不過其實上海很多的購物中心都匯集了各種品牌
當然來這裡看燈光秀阿 很厲害的
這個超級大的溫度計是真的可以用的喔
晚上其實在這裡走還蠻輕鬆的
不過聽說到了重要節日的時候 這裡就人山人海幾乎是寸步難行阿
所以雖然我覺得就這樣 不過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這就是上海的重要地方啊
原來剪刀是可以有專賣店的 而且好像還很由歷史
晚上的上海真的是燈火輝煌
走累了 來蘋果吧…. 哈哈哈哈
Shanghai-靜安寺 精華區中的寺廟
宗教是人的信仰心靈的寄託 當然在繁華的大都市裏面更是重要
上海靜安寺 就位於上海市中心最精華的地方
靜安寺據說最早是在三國時期就已經建立的 到了北宋年間才改名為靜安寺
不過當然寺廟這種地方躲不過文化大革命的破壞的
所以一度住持遭到迫害 佛像法器被搗毀 僧眾被迫還俗 寺舍被佔用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阿 對我來說這只是一個觀光景點
其實那天晚上在計程車上看到這裡燈火輝煌相當漂亮
才知道原來靜安寺是上海挺重要的地方 所以這天吃完早餐後走路過來看看
整個靜安寺的地點真的相當的在市中心
也位於地鐵站靜安寺站的旁邊 當然有大的購物中心在一旁的
所以來這裡洗滌心靈後 還是不免俗地會去購物中心中享受一下世俗的樂趣
靜安寺….正門是沒有開的喔
寺廟門口的這一跟是啥阿
為何我一職覺得這是跟金錢豹有什麼關係的….
真的一整個對不起佛祖阿…..
要進來靜安寺是要買票的阿 真的有點太世俗了點
不過可能大家都覺得來這裡玩耍順便參拜是一個相當一舉兩得的是情
所以人也還不少
如果要買香 請再掏點錢出來
怎麼這麼… 愛錢
不知道為何 除了參拜之外
大家喜歡把零錢往上丟 是不是丟進去這香爐之後會更好運?
整個建築物在陽光下很漂亮啊 閃閃發光的
這一天的天氣相當的好 旁邊的大樓跟寺廟的差異很大
旁邊這樓還真的是高阿
這跟寺門口外面那高聳的石柱上一樣
陽光下的靜安寺
真的是香煙裊裊阿
看的出來再重建的時候花了很多的心思阿 這些柱子可都是實木呢
好的木頭用來蓋最重要的寺廟
就是一個有指標性的景點重要的建築物 一切都很漂亮
整個建築雖然古色古香的樣式
但是整個就狠新….哈哈哈哈
這天的天氣相當適合拍攝陰影
我們進來的時候人還不多
不過才不到半個小時 外面買票的人已經大排長龍了阿
原來到廟裏面拜拜也是旅遊的重頭戲 哈哈
沿著靜安寺的周邊走一圈
廟裡面的氛圍就是不一樣 感覺真的相當的靜謐
牆裡牆外 一個城市但是不同的氛圍
很舒服阿
我很享受這天的行程 相當的輕鬆但是相當有重點
樹上的葉子都掉光了 還是很有FU
來把零錢立起來吧 如果沒辦法也要摸一下這塊大石頭
很厲害喔
金爐這裡很熱鬧阿
這也是一個拍照的好地點喔
這裡有太多香客的期待與願望
新的一年裡面 希望大家心想事成
呵呵 離開這個門萬事都解脫了 取得真好
許願池嗎? 也不是阿 不過大家拼命地把零錢往裡面丟
如果能把錢丟進去中間的小洞裏面 好運就來了
不過難度還真的有一點高阿
當然啦 大家都會有好運氣得
好多錢 哈哈哈哈
我喜歡金爐上的這小吊飾
走出靜安寺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在門口的地板上有這樣的設計
挺漂亮的阿
門外的牆壁上 不改宗教勸人為善的初衷
諸惡莫作阿
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686號
Zhejiang-五芳齋 粽子專家
一路從上海往浙江烏鎮的路上
看到了許多的五芳齋 這才知道這是一家以粽子出名的店
聽說這裡人從早上就開始吃粽子
吃習慣了台灣粽子的我 當然也想嘗試一下新口味看看浙江的粽子味道如何
看著五芳齋店外的看板
這店家是創於1921年 也有90餘年的歷史了
現在已經成了連鎖店 不只賣粽子也賣其他的東西
打從這時候開始 那櫥窗裡頭的大嬸就注意到我了
其實我是要幫五芳齋打知名度阿 除了粽子之外還有醬鴨
跟一般的連鎖店一樣 所有的菜單都在點餐櫃檯上
我剛剛拍完這一張照片 那大嬸就跳出來說
在店內不可以拍照
我身在匪區不得不屈服……
果真是連鎖店阿
這粽子的外觀看起來跟我們台灣的是一樣的
看這個樣子這應該是水煮的那種
切開來一看果然阿 這跟我們南部粽一樣阿
是屬於水煮的那種粽子 所以煮得比較爛比較綿
米粒比較爛了所以吃起來特別的黏
而這豬肉跟蛋黃也挺香的 不過沒有放花生阿 哈哈哈哈
跟台灣粽比起來 我還是覺得台灣粽子的粽子香氣比較濃 台灣粽更勝一籌吧
我覺得粽子還OK 不過這個大雲吞就非常的好吃阿
不過不知道裡面包的那個青菜叫什麼名字
台灣不太用的 像是香料一樣有一個特殊香氣
但是又不像香料那麼的重 只是淡淡的香
吃起來相當的爽口
這是手工蒸餃阿
照片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 不過實物有點小
其實包得很漂亮 不過裡面只有肉所以乾了一點
如果能夠加一點青菜讓整個口感更豐富則會更好
其實還有一樣我沒有拍 豆漿 因為用紙杯裝起來啥也拍不到
這裡的豆漿還蠻特別的 有豆香但是跟台灣的那種豆香不同
但喝起來也不像是用泡的那種味道
就是有豆香有豆漿香 但又不熟悉阿
不過也是好喝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