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利強記北角雞蛋仔 香港人氣小點挺適合邊走邊吃的 哈

話說這北角的雞蛋糕名氣真的很大啊 不過我沒吃過

去了香港這麼多次我壓根沒有想到要去吃雞蛋糕…雞蛋糕台灣不也到處都是嗎?

這次去了太古看怪獸大樓    回程就在北角下車吧 總是也體驗一下這高人氣名氣的小點心吧

出了北角站是King’s Road搞了半天跟我們住的地方同一條路    地鐵路線一直沿著這條開的

這一家新光戲院 這海報也太復古了吧

如果說現在還有這些片子還在播的話 大概也要成為香港另一個特色需要一探究竟了

利強記北角雞蛋仔 出了北角車站B1出口右轉 大概走不到五分鐘就到了

沿路還算挺熱鬧的 不過房子還是比較就了些 感覺離金融區鬧區遠了舊都這樣的都市風貌

店門口真的滿滿的雜誌報紙的介紹    滿面牆成了裝潢了

好多的名人都來訪當然也成了這裡的活招牌啊

一份雞蛋糕17元    台幣大概70     也不算貴

剛好看到老闆很快速地把蓋子蓋上

然後從後面拿了一包給我…可惜了應該跟他要現烤的才對

這真的是雞蛋糕啊 只是比我們台灣的小一點    形狀則更像是鴿子蛋

但是一整片就直接賣給你了 所以一顆一顆的都還黏在一起呢

這個雞蛋糕看起來跟台灣的一樣    但是吃起來倒是還挺不同的   

利強記的雞蛋糕外皮比較酥一點    不像台灣的雞蛋糕依般比較鬆軟比較濕一點

這吃起來很像是餅乾的口感 也跟很多餅乾有一樣的香氣

而且麵香蛋香混雜著    相當簡單    沒有甜膩的味道其實還挺一口接著一口的

只是這就是雞蛋糕啊 說實在的我有點不太懂為何大家都這麼的推崇

還是剛出爐現烤得更好吃呢?    這只能待下次再來分曉了啊

利強記北角雞蛋仔    香港北角英皇道492號     +852 2590 9726  每天    10:00–23:00

港鐵北角站B1出口 右轉  

HK-工業極簡風 冷峻但舒適 TUVE精品飯店

每次到香港來都住商務旅館    時間久了也習慣那種中規中矩的設計

這次來出差住的是精品旅館    小而美的居家風格讓人很舒適

HK-Lanson Place Hotel精品飯店 服務到位環境優雅

周末的飯店是自己訂的 這次捨棄了之前住的中環    

TUVE精品飯店    設計相當的新穎到位    而到了現場才真的知道優質飯店就藏在小路上啊

只能說這飯店相當的特別 在一堆很香港的店面硬生生就很不同的門面

但是看到這門面還是搞不清楚這是一家飯店啊 因為根本沒招牌

這個像是有銅銹的陳舊感的大門相當的有特色    

這是精美的鐵工廠吧…

不過…這裡也不是飯店的門     而到用餐時刻這個是可以推開的 變成對外營業的餐廳

真正的大門在這裏面…

這明明就是通往監獄大牢的入口啊…是水牢吧?

不過黑色水泥牆面感覺有點冷峻    不太亮的燈光就一路帶著我們往前

雖然感覺是水泥牆面 但是條紋設計的編排很有秩序的美感

地板是大理石    有天然的紋路 相當美

這大廳有星空夜裡的浪漫啊

一個大平台 放了整盆的花 本來以為沒有人呢    原來這花擋住了工作人員

這樣的工業風真的讓人很喜歡耶    真的簡單再簡單了

一旁的椅子也相當的簡單 整個空間看不到任何多餘的東西

這大廳的洗手間也太低調了…這燈光這麼昏暗然後標示做得這麼小…

這洗手間相當的大 也很有設計感

不過風格如外頭一樣 低調到不行的昏暗然後大量的石材呈現出俐落的風格

雖然大廳是這麼優雅的嘿…但搭著電梯來到了房間樓層竟然一片白啊…而且超級…

這飯店不大一層樓只有三間房間    真的很小巧

這房間號碼是在門上面小小的    就跟樓下的洗手間一樣的需要仔細找才看的到啊

這床好大啊    真的是兩個人都還可以翻滾的大小啊

不過仔細看看其實這是兩張床併在一起    只是併的相當的好沒有感覺有縫隙

差在哪裡?    感覺是上面的燈沒有開啊

這房間的地板就是水泥地板 沒有放置地毯也沒有鋪設磁磚

腳踩在地板上就像是踩在原始的建築地板上 有回歸的感覺

牆壁也是一樣維持原始的樣貌 搭配木條做成的床頭設計

真的簡單到不行    但真的有夠好睡的床啦

四顆枕頭的配置    一個人有兩顆

真的床相當的蓬鬆

毛玻璃櫃子裏面是衣櫃啊    相當簡單

不過沒有配置熨斗跟燙衣板 需要可能要找櫃台

我想大部分的商務客不會選擇住在這樣的精品旅館 加上天后也比較遠一點

這一個大箱子真的是相當的精采啊

原木的設計 透過燈光的搭配算是個擺設一樣

推開來才發現原來 這是個置物櫃

再打開來…桌子的設計

一物很多用啊    的確啦有時候如果桌子用不到收起來感覺空間更簡潔

當然椅子也是設計款

床頭燈也是很精緻的

這床頭櫃…相當的厲害

只能說所有的東西都很簡單 木頭鐵件簡單的搭配

連這個礦泉水的水瓶都具設計感    有比較好喝喔…哈哈

吸頂燈

空調的開關就這樣地躲在這裡

Handy這手機真的到處都是耶

 

浴室的空間不太大 這房間沒有浴缸只有淋浴間

跟房間部分是用毛玻璃做隔間的 所以浴室還算是挺明亮的

花灑也很大 用起來相當的舒適

用了大量的石材

這放毛巾的架子 很漂亮的設計

這掛勾也是    這裡面的小東西都是很有設計感的

連這請勿打擾或是請整理房間的牌子也挺漂亮的

這個是有磁力的 所以請直接貼在門外囉

 

打開了耶…感覺很有趣    我想這晚上應該是營業到晚點

不過天后這裡雖然只跟銅鑼灣一站的距離 但這裡很明顯沒有太多的商業活動

Check out了    趕時間的時候千萬別搭叮叮車啊    有夠慢的啦!!!

這次住TUVE經驗相當的好啊 雖然只是睡覺但是這很有設計的飯店有許多的驚喜

Tuve hotel    香港銅鑼灣清風街16號    +852 3995 8899

HK-PMQ元創方 香港文創空間文青必訪

一整天逛了好些個老房子    走的路線跟之前來香港玩很不一樣

到了上環就來PMQ吧 一樣是老房子只是已經改建成文創景點了

門口有超大的胡桃鉗     其實已經12月了到處都是飄著耶誕音樂閃著燈飾

PMQ已經開了兩年多了    跟台灣一樣越來越多的老建築透過引入文創給了新生命

PMQ原是Police Married Quarters也就是已婚警察宿舍的意思

1889年中央書院從歌賦街遷到這裡

是香港第一所為公眾提供高小及中學程度的西式教育官立學校

傑出校友包括國父孫中山和何東爵士    難怪裡面的展覽有提到孫中山先生

書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嚴重破壞    1951年改建為香港第一所為華籍警員設的已婚警察宿舍

提供140個單房和28個雙房單位  當時香港人口增長對警員的需求增住宿可吸引更多人投考警隊

這建築是現代主義的建築特色     強調實用性    採取的半開放式設計著重採光和通風


2014年這裡變身成為文創地標PMQ 元創方    這是保育中環的項目之一

PMQ 元創方內有眾多設計工作室及商店    雲集超過100位設計師及創意企業家

帶來不同的時裝飾物時尚生活產品食品家具珠寶及手錶設計服務及設計廊等

每一個單位都有不同的展示 當然文創產品創作者需要大家的捧場

這真的是每一個文創者最期待的     自己的創作有人賞識

可是其實這種文創產品其實都不便宜啊…

不過就遊客來說 來這裡真的可以逛很久啊    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很美…

最好的逛法 大家約個時間啦

不然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不同 有人想多逛這一間有人想多逛那一間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    對於創作者的創作請加以尊重 不是每一間可以接受拍照的

當然有很多的攤位有動手做的活動 這也是一個很容易賺錢的方式

自己沒有創意但是透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學一點技巧 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潛力啊

好美的裝飾…都是玫瑰花

香精油花器    整體就是一個藝術品

自行車 放著也是藝術啊    不過這真的是人家刻意放的真的是藝術

茶…

日式MUJI也在這裡開店啊

極簡的設計方式 本來就很吸引人

手工家具

可愛…麋鹿揹著鋼琴…像背著背包一樣

一整間的創作都就在每一片牆面上啊    慢慢地欣賞吧

3D列印的HELLO KITTY

好豐富的顏色喔

好年輕的味道…

椅子椅子…

PMQ元創方    香港島中環鴨巴甸街35號

Seoul-DDP東大門設計廣場 絕美設計首爾必訪

其實從首爾回來已經好久了啊 但是前幾個星期有朋友回來拍了這幾張照片

讓我又想起DDP真的是一個好美的建築啊    那就來回顧一下DDP好了

Seoul-東大門設計廣場 札哈哈蒂設計 來自星星的新地標

DDP東大門設計廣場     於2014年開幕    舊址是東大門運動場 

DDP算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設計創造產業發源地概念的複合式文化空間

真的功能超多元的    有國際會議宴會新品發表時裝秀演出等文化活動也有商務及購物休閒空間

對遊客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太美的建築了    一整個是來自星星概念啊

去過DDP兩次 不過我沒有在晚上去過

看了朋友拍的照片真的忍不住讚嘆這設計師的創意啊   

東大門設計廣場是由設計師Dame Zaha Mohammed Hadid札哈哈蒂所設計

是座三維非標準建築以與周邊地形結合為設計理念

Dame Zaha Mohammed Hadid是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英國女建築師

她說她想要打破建築與自然的界限    

在設計技法方面    採用了一種將二維平面圖面信息轉換成三維立體設計的最尖端設計技法

整個建築是毫無接縫的流水線形外觀呈曲線形像個巨大的外星宇宙飛船    內部沒有一根柱子

晚上打了燈之後 怎麼怎麼拍怎麼美

東大門在印象中本來只是大家來這裡批貨買東西的地方 跟五分埔一樣的定位

不過有了DDP的加持 東大門這裡根本就是超級熱門景點了

據說DDP 獲選紐約時報2015年全球必去的52個旅遊景點     2014開幕2015就獲選

2015年韓國Instagram標籤最多次的地點/2015年韓國Facebook使用者認為最有人氣的地點第五名

當然在很多的韓國電影電視劇裡面 也會到這裡取景

而最近去過幾次首爾的我 也真心地為這個建築折服啊 絕對必訪的地方

外面好拍 其實內部空間也是很好拍    一整個跟藝術品一樣的建築

記得台中國家歌劇院開幕前    強調這建築有多難蓋    因為整個牆面都是彎曲的

一共使用了一千三百七十二片不同大小彎曲牆面建構主體     其實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DDP啊

因為看起來DDP也是很類似的建築工法     但經過實際走過兩個建築的人來說DDP好像細緻度更勝一層樓   

這是清晨的DDP     人好少跟假日那種人山人海的感覺差好多

這天的天氣有點陰陰的 12月的首爾沒有看到藍天    是這幾個月首爾街頭充滿了抗議人潮的反映嗎?

人少少的DDP有不同的氣氛 早晨的東大門這一區少了人聲鼎沸更少了汽車的來往喧囂

這樓梯的設計真的很美…台中歌劇院的真的稍遜耶…

這是10月去首爾時候拍的照片    10月的天氣真的很舒適  

秋冬之際有美美的藍天    周末下午這裡聚集了很多人潮因為這裡就是一個大的公園大的展場啊

有辦活動參觀的人潮也不少

加上有陽光整個DDP整個活了起來啊

只能說真的很大的一個展覽館 整個設計相當的有質感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會喜歡

每一個走道都這麼的寬闊高挑 真的很美

在陽光下這真的是一個會發亮的建物啊

很傳統的東大門最現代的DDP 一整個讓這個地區升級

首爾市中區乙支路 281(乙支路7街)    4/2/5號線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站1/10號出口

HK-南山邨 簡單就是美 攝影熱點

從彩虹邨離開後 繼續老屋之旅

HK-彩虹邨 香港新玩法 拍老屋邨

一樣南山邨也是被列為遊客很愛拍攝的香港景點     新興玩法因為大家都有社群軟體可以分享

9個遊客最愛拍攝的 香港景點 !彩虹邨與海山樓

南山邨位於九龍石硤尾     搭港鐵要搭到石硤尾站     從B2出口走出去要稍微找一下 

石峽尾這附近都是建築區啊

有理髮店耶…我我是不是應該來剪個頭髮了?

南山邨在大約1949年至1953年時屬石硤尾的木屋區    1975年政府在此興建本邨

好拍的地方在哪? 其實跟彩虹邨一樣就是因為老屋邨的設計簡單    一整片看起來很壯觀啊    

後來也有專業的人士來這裡拍DM啊

最近火紅的攝影景點就是在這裡囉    本來是平台空地上的舊式兒童遊樂場

但因為這一個空地三面被被大廈圍繞     很有特色

來這裡拍照的不只遊客喔 本地的香港人也挺瘋狂的

對稱美…數大就是美…

其實真的是很簡單而且看的出來房子都已經幾十年了啊

但這就是攝影的魅力…有好的取景其實都有很不同的味道

說實在這真的也說不太上是兒童遊樂設施吧….當然啦是可以爬上爬下的

好美啊…只是妹妹啊…你是穿裙子耶….

仰之彌高

這是第三面…仔細看看那個門啊…都是鐵的拉門現在已經不太常看到

只能說…很多人真的很有天分很會取景 本來很普通的一個小社區因為會拍的人而紅了

不過請大家記得現在社區裡面都還是住著居民 所以來這裡拍照請放低音量囉

結束了南山邨 就一邊走一邊逛去美荷樓吧

Singapore-Legendary Bak Kut Teh發傳人肉骨茶 分家後改名但味道不改的好口味

發起人是我在新加坡吃的第一家肉骨茶餐廳     印象很深刻因為那濃郁的胡椒香

那時候部落格還沒有開始寫….所以沒有記錄當時的發起人

這麼多年以後…這次出差同行的朋友找了一起去吃發起人    二話不說就走吧

到了門口才發現…唉…人事已非

這裡不是發起人啦    不過地址一模一樣感覺就是這裡 怎麼換了招牌呢?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分家了…姊弟分家了     發起人一拆為二

原地址改名改成發傳人    發起人則搬到其他地區去了…

有沒有看到門口的大告示牌…明星首選…真的看看店內的照片就知道

因為一大早來人不多

說實在的新加坡的天氣這麼熱 大家還這麼愛這種一吃就香汗淋漓(誤)的肉骨茶…

這照片牆真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啊….來自各地的明星都要來吃一碗然後拍張合照的

不少的台灣旅遊節目 來新加坡也都不會錯過發起人…只是…發起人已經不是發起人了…

家族第二代第三代…不過為了錢還是分家了…這種故事聽多了就是…

肉骨茶湯搭配豬雜湯….裡面啥都有啦

雖然前一碗的食材很多但我還是對於單純的肉骨茶有比較多的感情啊

這湯頭濃郁 有大量的蒜頭胡椒     當然也有滿滿的肉香

喝完一大碗立馬精神百倍     因為肉骨茶就是以前人要補充體力迎接一天的挑戰最好的早餐啊

這湯頭真的很香    特別蒜香很加分

而肉的部分算是很紮實但不硬…不會難咬的 基本上很好從骨頭上剝下來的

免不了又要再說一次肉骨茶有兩種…就跟斯斯有兩種一樣

在新加坡吃的主要是這一種白湯 主要有濃郁的胡椒香氣

但是馬來西亞吃的主要是黑湯   以中藥材入湯喝起來比較溫和   

兩種一直在爭執誰才是正宗…但其實東西好吃就夠了 菜名本來就只是外在的表象啊…

豆苗…

順便來說一下肉骨茶的由來好了    感謝維基百科什麼都找的到

肉骨如其名      是以帶肉的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

而茶字則是源自創始人的名字李文地    因為賣肉骨湯而被顧客稱作肉骨地

福建話中的    地與茶音近故後來被稱肉骨茶  小吃本身並不含茶葉

五香…好吃 但是好飽…

隨著肉骨茶在東南亞以至亞洲及世界各地流    烹飪風格亦隨著當時當地的華人而有所改變

常見的肉骨茶風味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潮州派:顏色較淺    但湯裡用上更多的胡椒,所以有較重的胡椒味—新加坡比較流行

福建派:顏色較深    因為用上較多豉油(黑醬油)作調味所以有較重的藥材味—盛行於馬來西亞

廣東派:加入中國藥酒    以加強其藥效

Legendary Bak Kut Teh 發传人肉骨茶    

154 Rangoon Rd, Singapore 218431     電話6292 0938     營業時間: 星期一二三日五六日    09:00–23:00

HK-中環星巴克冰室 復古風格內有雅座

中環星巴克冰室大名鼎鼎啊     去過這麼多次香港的我也已經去過了

這次本來是沒有計畫要去的 只是去開會竟然就在這星巴克冰室的隔壁

在開會有空檔我就又來了…當然來喝一杯跟新竹味道一模一樣的星巴克拿鐵 哈哈哈哈

HK-中環星巴克冰室&煤氣燈街

星巴克冰室位於都爹利街Duddell Street     這條街可不是普通的啊

都爹利街本身是一條小街    算是死巷子吧     與雪廠街連接處有條花崗石樓梯與4支煤氣燈

這煤氣燈是現在香港僅存     歷史悠久於1979年8月15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1984年市政局為這4支煤氣燈在英國訂造燈紗及燈罩

現時煤氣燈由傍晚6時至早上6時亮燈    自動開關

所以來這裡不只是喝咖啡 也可以感受一下煤氣燈街的復古情調啊

好天氣的日子    只是要工作啊 還好有一杯星巴克算是短暫的歇息

乍看 還是一樣啊…

全球星巴克都長這樣的

星巴克就是很舒適 簡單

這天的觀光客不多    因為最近陸客少了    這樣也好沒有太多的吵雜

請亂拍照…從這裡開始

這裡不是一般的星巴克 這裡是幾十年前的復古冰室

所以請大家用力的殺記憶卡吧….不過今天好像只有我在殺…

內有雅座…看看這地板的地磚就知道很有歷史啊

星巴克其實越來越多的分店 找了古蹟找了特色建築 引入當地特色

當然 這樣的地方名人很多啊

哈哈 冰室還要說明一下由來

其實就是幾十年前啊 香港人就很愛哈拉啊 不時就要找朋友一起喝茶嗑瓜子聊天

當然冰室這種舒服環境就成了首選

而現在這樣的冰室已經好多都被淘汰了 因次星巴克把這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特色呈現出來

讓現代的年輕人可以回想一下過去的美好年代

真的是退燒了吧 之前來都超多人的

這菜單不是星巴克的囉     早期的香港店家手寫的菜單 說實在這個字還真的很有特色

這是另一家的菜單

玻璃窗裡面 放置了一些很有香港味道的擺設

星巴克

星巴克的飲料單

這個美好時代過去了     現在人懷念的很

已經失去的東西總是最好的 特別是青春

好可愛的海報喔

帝女花?花女帝?

什麼老東西都可以POST就是了?

1971年的時候冰室文化邁入最高峰

雖然是舊文化的冰室設計    但咖啡還是一杯熟悉的味道啊

對了想上廁所嗎? 請跟櫃台拿鑰匙囉

因為這裡不單純是星巴克根本就觀光景點來著 遊客眾多啊

為了方便真正的客人使用所以廁所是有上鎖的 要拿鑰匙才能打開使用

星巴克冰室    香港中環都爹利街13號    +852 2523 5685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    07:00–21:00

星期五07:00–22:00    星期六08:00–22:00    星期日 09:00–20:00

HK-香港屋邨好好拍之海山樓(怪獸大樓) 變形金剛拍攝地

這次的行程可以總結為香港的老日子之旅    因為幾乎每一個景點都是感受過去的香港

香港的住宅一直都讓我覺得很有趣 不管新的房子舊的房子都擁擠異常

地小人稠本來就是香港的特色 在金融區有一幢幢旱地拔蔥似的大樓比高的

而住宅區一點也不遜色 比較新的住宅大樓四五十層樓也挺平常的

今天這一站算是一個總結吧 但是真的更直接地感受到香港人生活的壓力

怪獸大廈又稱海山樓 這大樓最近很紅啊   

因為變形金剛選種了這麼拍攝    讓人開始注意到這樣的老屋邨的魅力…其實應該說是好拍…

海山樓位於港鐵線地鐵太古站附近(香港島鰂魚涌海山樓)

搭乘地鐵太古站下車後    B出口左轉 大概就可以看到了

其實這大樓真的有點恐怖…密密麻麻的

感覺環境真的不太優耶    因為幾十年的大樓了 外觀斑駁有了時間的痕跡

但是這真的很大    聽說早期的香港因為地窄人稠     分配房子住宿的時候每個人有固定的空間

有時候一間房子可能要住兩戶的人

怪獸大廈是由五座大樓所組成的福昌樓  益昌樓  益發樓  海山樓及海景樓

從高空俯瞰大樓時整個大樓的結構像是英文字母E字    整個怪獸大廈是七十年代的建築物

當年流行的綜合用途建築      樓上是住宅樓下擁有各式各樣的小商舖

一整個空間就可以滿足了生活的大小事情   

萬旗飄揚一直是香港大樓的特色…

以前蓋房子跟現在不一樣 講求的是極大化住宅空間

當時候香港的經濟還沒起飛 供給給更多居民住的地方比較重要     當然也不會有太多的公設

對比這樣的擁擠的環境 現在人真的太奢侈了啊

不過這樣的居住環境在現在的香港還是挺多的 也凸顯了香港的貧富差距很大

中庭有一群人在打牌…天氣舒爽    但是陽光照不進來

在中庭打牌打球很好的休閒 只是真的不太大就是了

在地下樓已經開了新穎的商場 原來一樓的這些店家好多都沒開了

整個空間真的就是讓人窒息的壓迫感啊

就算中庭的距離 兩棟之間也不到10公尺

住在低樓層的人我想應該很少看到陽光跟藍天吧    

越接近大樓的深處 那種壓迫感真的排山倒海啊…

感覺像是被關在牢裡麵沒有重見光明的一天….

看的到藍天但伸手觸碰不到 那是何等難受煎熬啊

不過已拍照來說 還真的是很好拍 很有感覺….

只是變形金剛在哪在哪????

其實壓迫感很重啊 而且跟中環那種高樓大廈櫛比鱗次的壓力一點都不差

其實真的有點恐怖 如果這裡不是拍過變形金剛然後名氣變得很大

我想看到這大樓的外觀 一點都沒辦法吸引我走進去的

同一條路上的新大樓     其實也沒有那麼新

一樣的壯觀但是少了怪獸大樓那樣的滄桑斑駁與陳舊感    

我很不專業拿著手機來 對於這裡的環境其實沒有很喜歡待得不久

很多的攝影玩家真的是用朝聖的心情來的 因為這裡對他們來說更可以表現出香港

攝影好去處 ﹣ 鰂魚涌怪獸大廈

【香港景點】石屎森林傳奇-鰂魚涌怪獸大廈

晚上點了燈後 多了點溫馨的氣氛    萬家燈火用來形容這一個大樓在適當不過了

這裡沒有變形金剛只以屬於家的溫暖    

海山樓 香港鰂魚涌街19-43號(港鐵線地鐵太古站)

HK-Lanson Place Hotel精品飯店 服務到位環境優雅

忽然覺得好久好久沒有去香港了啊…當然上次有一個不好的經驗忘掉好了…

看到酒店名單的時候開心了一下啊 Lanson Place Hotel耶 這個精品酒店之前住的經驗還挺好的

HK-Lanson Place Hotel    看了一下時間原來已經四年半前了啊

只能說時間過得真快啊…才一轉眼呢

Lanson Place Hotel是第一家香港的酒店拿到精品酒店認證的    不是連鎖體系但算是很小而美

外觀就是這麼的有設計啊 一些現在建築中有這樣的設計 不過樓上就恢復現代了 哈哈

晚上感覺這裡好清幽喔 雖然其實這裡離銅鑼灣的車站走路只要幾分鐘

但是因為這巷子不大 到了晚上車子也少了人更不多

而且酒店相當低調 沒有什麼大的看板啊 所以第一次來可能要靠谷歌大神

一樓基本上沒有什麼東西    這一個大廳裝潢就相當有味道

這裡主要是porter一下車它們就會過來幫忙提行李     一路帶著你到1樓去check in

寄行李也是在這裡喔 每一個人都是穿著整齊設計感的制服

這一個區塊怎麼這麼空啊? 後來才發現擺上幾張桌子這裡就可辦活動了

check in大廳     右手邊是一個休息室    有一大片書牆沒有拍到有點可惜

整個裝潢走一點點復古的風格 整理的相當整潔

雖然好幾年了 但維持的還挺不賴了 很怕這種鋪地毯的地方久了就舊了

這次餐廳的空間 我沒有吃早餐所以不知道餐點如何

不過環境是挺優雅舒適的

好可愛的裝潢啊 出了樓梯看到這樣的環境

門卡 可愛吧    結果不小心竟然帶了一張回來….

哇…好可愛溫馨喔

其實這次住的空間比上次的小了一點    雖然說有幫我升等啦

上次還有一個單獨的客廳空間

這床看起來有夠好睡的啦     整個裝潢風格淡淡的很優雅   

有點歐風但是又不多     看似鄉村其實也還挺現代   

枕頭看起來就好澎好舒服

想看書嗎? 椅子也不賴 立燈讓你可以舒適的看書

書桌部分    算是小吧 而且電視放在書桌前面這樣書桌跟電視就不能同時使用了

這樣的設計有點浪費 萬一一個人想看電視一個人享用桌子辦公舊無辦法了

Handy   看起來越來越多的酒店有這樣的配備了

香港這裡的Handy可以3G無限分享網路 可以免費打中國香港的電話

不過其實我沒有認真用耶 因為我自己有準備網路 而且我覺得介面有點慢

地板是舖了地毯的 不過維持的還不錯所以很舒適

整個空間其實不大 但是交通真的很方便而且整理得很整齊清潔

浴室裡面這個馬賽克磚牆我有印象

淋浴間 這間沒有浴缸

備品    毛巾相當的厚超舒服超好用的

門口是廚房空間 真的什麼都有

有電磁爐廚房的洗碗槽   

這廚房用品真的一應具全耶     鍋碗瓢盤杯子水壺電磁壺開瓶器

有筷子 有刀子    真的有人在這裡料理嗎?

這樣的裝潢真的不賴     很簡單

衣櫥裡面有浴衣     熨斗跟燙衣板

這些飲料跟小餅乾可以盡情的吃    不過在mini bar裡面的就要收錢囉

抽屜裡有本書 介紹小的精品飯店    當然Lanson Place Hotel也在

銅鑼灣這區的寫字樓沒有這麼多    飯店即使在23樓看出去的景色就這樣

不過這幾天天氣超好的 雖然有點霧霾但是天空還是挺美的

Lanson Place Hotel    香港銅鑼灣禮頓道133號

Singapore-Old Airport Road新加坡舊機場路 當地人最愛的美食中心

中午朋友才問說要去Old Airoprt Road Food Center嗎? 下午我就來到這裡了啊

本來同行的廠商說要找我去吃牛排…但是我實在對於道地的小吃有太多的興趣

雖然是跟廠商一起去    但是因為很熟所以他們才敢帶我們來吃小吃

通常他們說我們飛了這麼久 帶我們來吃小吃覺得很沒有禮貌

舊機場路food Center名氣真的還不小    有人說是新加坡第一必訪的

當然這是新加坡人的生活一部分 一區一區都有這樣的food center可以早餐吃到晚餐

首先來個老夫子炒粿條吧     朋友指名推薦    當然網路上也有介紹

炒粿條有黑的跟白的     大概台幣不到100就可以吃得飽了啊

黑的跟白的炒粿條看起來就顏色不太一樣而已啊    應該是醬料用的不太一樣

粿條真的是很好吃 特別用炒的把所有的食材都均勻的拌炒後上了醬料

各種食材的味道因為有醬料的搭配而各顯得有特色

當然各種食材不同口感    吃的時候感受不同的味道

幸運炒蝦麵    在新加坡吃過很多的蝦麵 但是好像這是第一次看到用炒的

油麵啊   其實炒的感覺上好像都差不多喔    不過這一份有看到蝦子

加上了店家特製的辣椒    微微的辣但是味道變的層次很豐富啊

舊機場路豬什湯     其實應該是豬雜湯吧….這還真的第一次吃到

好像是貢丸湯加上一些豬的內臟    然後一點香菜點綴     當然還要有胡椒

老伴豆花    這也是朋友推薦必吃之ㄧ啊

聽說這是老伴豆花的總店 現在已經在全新加坡很多地方都吃的到了

豆花…相當的難拍…完全沒有焦點….

這裡的豆花很不一樣啊 跟台灣的香港的都不同啊

有點像是布丁豆花 但是又比較細…同事說…就是那個台灣超市都買的到的中華豆花啦….

是的是的真的有夠像的 就是那種滑順感    甜而不膩也不需要加糖水 好吃

春捲…這好吃喔

外面的皮感覺有稍微處理過 不像台灣這裡賣的這麼的軟

這皮比較硬一點所以可以切     內餡其實就有點像了很多的青菜組合

吃起來爽口有飽足感

沙嗲…羊肉跟雞肉

好好吃的醬料啦 但是看這烤的樣子已經沾了醬汁去烤的就算是不沾沙嗲醬料吃起來也很讚

五香    跟我們的甜不辣很像的東西

真的好吃沒話說 吃起來Q具有彈性    搭配上面這餅乾或是小黃瓜都很不賴

看到這一家有人排隊就拍了 因為已經吃飽了

這一個小吃店的碗碟都要回收了 減少垃圾量減少汙染物

每一個店的碗盤都有編號店家都回收清潔使用    也是按照碗盤的數量跟每一個店家收錢

所以如果要跟店家要碗大家分享的話    一定要跟有買食物的店家拿喔 不然會被瞪

舊機場路美食中心 Old Airport Road Food Centre

Blk 51 Old Airport Road, Singapore 390051

HK-彩虹邨 香港新玩法 拍老屋邨

現在去玩香港的方式變了 不是只有傳統香港的景點

愛拍照的人為了找好拍隨便拍都好看的景點 開始鑽入小弄進入社區

這次來的就是很多人都推薦 最好拍的屋邨     彩虹邨

連香港的媒體都有這樣的報導…9個遊客最愛拍攝的 香港景點 !彩虹邨與海山樓

彩虹邨     位於九龍黃大仙      可以搭乘港鐵到彩虹站     C3出口出去就到了

港鐵的站名 每一個站都有不同顏色搭配     彩虹戰士最豐富的啦…

也有人蒐集香港每一個地鐵站的站名     也是一種認識香港的方式

地鐵站出口一出來 是這裡的一所中學

記得爬上停車場樓上喔 這就是全部人拍攝彩虹邨最好的場所

彩虹邨是香港的一座公共鄰近港鐵彩虹站

這裡的特色是   每棟大廈的外牆都塗上不同顏色     而且以彩虹的顏色排序     就像是彩虹啊

而且不只如此連這彩虹邨裡面的街道名稱也是以彩虹七色紅橙黃綠青藍紫開頭 挺有創意

天氣好 這樣停車場頂頭的大平台 整個是曬東西的好地方啊 可以曬蘿蔔乾也可以賣棉被

曬棉被也很好拍 哈哈

顏色很豐富 不只大樓

這裡的籃球場羽球場的地板也有各種顏色的設計    整個拍起來相當多彩多姿啊

數大就是美…這一整棟房子戶數很多    但是遠遠這樣看就很有特色

不過現場看覺得屋子上的彩虹顏色淡了許多啊 只能隱約感覺

假日的籃球場上有不少小孩在打球

本來只有多彩的彩虹邨 多了一個有動態感覺的籃球架

也有專業的人這裡拍啊     因為顏色實在太漂亮的了

模特兒就躺在地板上 背景顏色花俏搶眼 整個照片絕對鮮明好看

喜歡拍照的人可以拍幾十張只為了一張滿意的照片我就四處看看隨便拍隨便放啦

這個景點待的不久     應該重點拍到了啊…那屬於彩虹邨特殊的彩虹建築

彩虹邨     港鐵地鐵彩虹站

HK-動漫基地在灣仔 想入非非老夫子展(一次性活動)

有好一陣子沒有去香港逛逛了    不過依舊沒有太多的安排

出發之前就知道香港有一個動漫基地啊 不過沒有特別有興趣

沒想到越是沒計畫就越是要拜訪到啊 去灣仔吃瑞士咖啡廳的路上就經過了

HK-瑞士咖啡室 (灣仔) 感受傳統香港早餐店的氣氛與美食    既經過之則參觀之啊    

動漫基地前身綠屋建於1920年代    樓高4層是廣式四層高唐樓的典型建築包括露台建築

本來沒有名稱因後來政府收回後    茂蘿街的3/5/7號以綠色的油漆美化外牆     綠屋因而得名

現已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2013年7月中     市區重建局宣布完成活化綠屋    並命名為動漫基地

地下用作零售畫廊及美術館等    1樓用作展覽空間及零售2及3樓用作動漫藝術工作室興趣班

這裡不定期有展覽 所以可以先查查看再展什麼    再決定要不要去

吃飽剛好也開門了 這天有展覽 老夫子耶…這真的是好讓人懷念的漫畫啊

有點四格漫畫的FU 有點創意加上幽默    總是可以讓人開懷大笑的

年輕一代的人可能不認識老夫子是誰 不過在小時候他的漫畫可是伴著我們長大

大部分的故事都很生活化 有點無厘頭有點詼諧 偶爾諷刺

這個展覽名稱為想入非非 很老夫子的風格啊

在偷看喔….旁邊的望遠鏡可以拿起來看 但是好像也沒啥

到底在看啥….

門口是大番薯跟老夫子坐鎮啊

樓上有一個咖啡廳 好像挺有名的不過還沒開

整場都是跟老夫子相關的懶懶    歷史背景故事人物介紹

這…要躺在地板上一起拍吧…

有好幾種不同的板ㄈ 我看的是黑白的版本

剛剛準備要開展工作人員其實還沒有完成布置

不過我們也不是闖進來的喔 因為是正式開門才進的來的

哈哈 苦中作樂

在老夫子的故事裡面    常常使用成語當成主題    所以看看漫畫也可以學到東西的…

 

也有現場展出不少的漫畫橋段 現在看起來就是淡淡的幽默感但還是會會心一笑

小人物大時代

大番薯是老夫子最要好的朋友     只有三根頭髮身型矮小身材肥胖額有皺紋體重極重

老夫子一樣他喜歡黑色圓領背心外套     內穿藍色長袖襯衣橘色長褲黑色功夫鞋性

樂天好吃懶做在漫畫中常用來諷刺減肥人士和好吃懶做的人

我對這個腳色沒有這麼負面的認識耶    只覺得是一個可愛的小人物有點天然呆…

真的很想長高…

秦先生也是夫子要好的朋友    

頭髮濃密外表俊朗身型高蹺身材適中性格幽默自豪

個性崇尚時髦    有時穿格仔衫有時穿西裝更會穿新潮衣服     喜歡戶外活動是陽光男

跟老夫子一整個就是大對比啊    不同的外型不同的思考模式

老趙是老夫子的死對頭    經常穿西裝帶領帶

為人吝嗇愛貪小便宜     喜作弄別人    這種反派腳色說壞也沒那麼壞     常常整到自己

 

陳小姐是老夫子的追求對象    樣子姣好身材適中短髮    常穿旗袍及高跟鞋

基本上雖然會偶爾跟老夫子約會     卻大多數會拒絕老夫子的追求不肯收他送的花

也是啦…老夫子看起來不只40啊…個性保守    兩個人能如果在一起也很怪

只是…如果不接受人家追求幹嘛還跟人家出去啊…這小姐這樣也不對啦

住宅區旁邊 看到最寫實的香港人生

最後當然要介紹一下老夫子囉   

他是整部作品的主角     頭髮稀疏約40歲左右(齁…怎麼可能 不適60喔???)

臉上長有八字鬍子身體瘦長身型略瘦額有皺紋

基本上一直都穿同一款衣服     帶著黑邊細小瓜皮帽   

黑色企領馬甲黃色長衫藍色格子圖案長束腳褲背心式圓領內衣白襪和黑色功夫鞋

老夫子風趣幽默愛幻想喜歡做白日夢好打不平富正義感愛管閒事喜歡冒險不喜束縛

基本上一個太正常的人是很難有故事性的啦 所以算是一個怪咖

灣仔離金融區又再遠了一點     這裡的街道也比較仔了

開始看到跟鴿籠式的建築大樓     新舊交雜著    

動漫基地    香港島灣仔茂蘿街7號    +852 2824 5303    www.comixhomebase.com.hk

從港鐵灣仔站A3出口沿莊士敦道直走約10分鐘    右轉進茂蘿街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