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yo-藥妝店買買買

2f3e51987112034c20930b0ca0e0d0f4 Tokyo-藥妝店買買買

其實我對於在日本藥妝店買東西是沒有太多概念的,不過在五月的員工旅遊時候,很多女同事都是準備著清楚的清單,準備趁著最後一天在東京自由行的時候,要去藥妝店好好的採購一番,我這才發現,原來日本的藥妝店有這麼多有趣的東西呢。

六月又去了日本一次,這次就有同事請託要去買東西了,老實說我也好奇到底有什麼好買的,所以我也找了時間去藥妝店看了看。藥妝店在日本真是多阿,還有幾家的大連鎖店,我一點研究也沒有,所以要去哪裡買呢?嗯,看哪裡方便吧,再怎麼說,我是來出差的,實在也沒有太多力氣特地去找藥妝店。其實大部分的藥妝店都要交通方便的地方,大部分的車站旁邊都找得到,所以如果只是要買個一兩樣其實就隨便找一家吧。如果真的是要大肆採購的話,放在最後一站吧,等玩夠了,再用最後一點點時間買。

其實選擇性這麼多,怎麼找的到阿,我那聰明的同事,就是從網路上把所有要買的項目都列下來,連照片一起,這樣只要把整張清單給店員,他們就可以直接幫忙找了,這樣可以省非常多時間,也免得逛了半天,在藥妝店裡面都迷路了,可能還是沒有找齊要買的東西。當然如果更有空的話,可以比個價,這樣就可以買的又齊全又便宜了。

幾次下來,我也幫忙買了好幾種熱門產品,來看一下吧。

每個車站旁邊都找的到好幾家藥妝店,而且有好幾個有名的連鎖店。

光是眼藥水,選擇性就很多。

真是嚇到大家了,本來只是想拍藥妝店的貨色齊全阿,可是沒想到阿姐你的嘴巴也太大了。

來這裡,千萬不要自己找,因為很難找阿,特別是看不懂日文的話。

先介紹一下這7-11專賣的雪肌粹吧,不知道是有什麼神奇的效果阿?

這個吸油面紙還蠻厲害的,兩面都可以吸油,非常省,重點是吸油力還蠻好的。這也是7-11專賣。

休足,去玩嘛,休足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腳走累了,貼貼休足有恢復疲勞的效果。其實這個東西有點像是撒隆巴司,不是傳統那種撕下來會痛死人那種,是新的那種,軟軟的撕起來也不會痛的。貼起來的時候涼涼的,所以很舒服。一樣是休足也有不同選擇,可以貼腳底,也可以貼小腿肚,看自己喜好囉。

我買的是一盒兩包,每包有六片。其實還不貴。

就像這樣,兩腳都貼。

眼藥水。大家都說愛買小花。不過有朋友要買這個。我想說怎不買熱門一點的阿,後來才發現這個效果比較強。看看右邊照片的右上角的5,就是等級。等級越高,效果越強。所謂的效果就是清涼刺激感。我第一次點的時候,只覺得,我的眼睛快要瞎了阿,真的超級刺激的。不過後來發現,原來老人家都喜歡這一味啦,老人家不喜歡太普通的眼藥水。

提到眼藥水,就不能不提這個小花啦。紅色的是等級3,粉紅色的是等級1,差別是粉紅色是給戴隱形眼鏡的人使用的,所以不能太強。之前新聞還有報過,西門町因為有店家把小花眼藥水上架銷售,被相關單位罰,因為這個還是需要衛生署核准才能賣。因為這樣,我要買眼藥水進來的時候,還有點提心掉膽的。之前又有個新聞說,有人因為太愛點眼藥水了,一天點個幾十次的,搞的眼睛紅腫什麼的。其實本來這種東西就不能夠點太多啦,畢竟對眼睛來說還是外來物,所以使用上請大家還是要小心喔。

小花真的超級紅的,幾乎所有的同事都知道。最近在電視上看到眼藥水的廣告,就是小花的這一個廠牌呢。看起來過一陣子也許小花就進台灣囉。

這是啥?感冒藥啦,不小心在東京就給他頭痛,既然藥妝店這麼多,就買個感冒藥來吃吧。

哈哈,還有日文辭典。在二手書店買的,跟新的一樣,打五折。(哈哈,這跟藥妝店完全沒有關係。哈哈哈哈)

這個給眼睛SPA的眼罩。其實這個東西跟暖暖包一樣,是透過熱來讓眼鏡舒服,不過溫度沒有這麼高,所以對眼睛來說,真的非常的舒適。 

這個小護士,AD有名的,因為台灣買不到。這個可以用來猜一點外傷或蚊蟲叮咬的,不過跟傳統的小護士不一樣,這個AD並不是油性的,所以猜起來不會油油膩膩的,而且效果其實也不錯。也就因為這樣,記得有一次員工旅遊時候,有同事買了快50罐回來分送親友。 

 接下來就是屬於媽媽們最愛的,一樣是用來處理蚊蟲叮咬的,我以經搞不清楚這些有什麼不一樣,不過既然有人點,就幫忙買囉?

這個設計也太可愛了哈囉凱蒂,這樣小朋友會比較想要擦嗎? 

一樣的功效,買,這些媽媽們真是太優秀了,怎樣就是要買 

小護士,恩,原來小護士跟小花眼藥水是同一個廠商生產的 

這個OK棒是店員介紹的,超便宜的,還有防水的功能。 

有什麼不同阿? 

呵呵,麵包超人也來湊熱鬧,果真是給小朋友使用的產品。 

看到沒,還是蚊蟲咬傷用。 

Tokyo-風雲兒(Shinjuku新宿)

每次到東京之前,都想要找個一兩家有名的拉麵店吃吃看,風雲兒是上次日本同事搜尋到的,只是沒想到上次星期日來,遇到了風雲兒公休日,所以這次我自己趁空檔跑過來吃。

網路上說,這家店的生意很好,我傍晚七點到還沒有什麼人潮,不過在店裡面已經是滿滿的(其實店裡面只有15個位置。),除了每個位置都有人在吃麵之外,位置後面也站了等待的人。不過雖然我只等了十幾個人,不過也等了二十分鐘。而在我等到的同時,排隊的人潮也慢慢增加,室內已經排不下,開始有人在門口排了。

看了看大家吃的東西,果真跟網路上介紹的不一樣,這裡有名的不是傳統的日本拉麵,而是沾麵つけめん。(這種沾麵,之前在麵屋武藏也吃過。)其實沾麵不只吃法特別,我想也比較符合台灣人的口味,因為不會那麼鹹。一般日本拉麵的鹹度台灣人比較不能接受,如果是沾麵的話,只要不要泡太久,通常嫌度會淡一點。風雲兒這裡的沾醬非常濃郁,很香的味道,不過這沾醬真的鹹,所以是不能喝的,面很快的沾一下,真的吃起來是很不錯的。不過我想這裡的麵是重點,吃起來非常的彈牙,我想可能是他們在煮好以後,有特別用冰水冰鎮,所以才有這樣的效果的。在這樣的夏天,吃這種沾麵,也清爽許多,不會吃到滿身大汗。風雲兒的麵味道相當的不錯,是值的一試的。 

PS:風雲兒其實不太難找,從JR新宿站南口出來,過馬路,右轉沿甲州道一直走,過三到四個路口,遇到第二個新宿線的地下鐵入口後左轉,這個路口一轉進來有一家星巴克。過了星巴克十公尺左右右轉,即可看到。

門不太大,還好在巷子口,而且有旗子標示,不然很容易錯過。

桌上總是有些小東西

牆上的計時器,用了紀錄麵煮了多久了

 

大家都很忙,因為生意太好了

位子上滿滿的人,所以要排隊就在後面,這樣吃飯的人壓力很大

好像不吃快一點不行喔

這個看起來像是店長,統籌一切

這是沾醬,也是這個麵的精華

麵其實是煮熟又冰鎮過的

都是用國產的雞蛋喔

上次是白天來,這次是晚上

吃飽的時候,外面還有人在排隊。我運氣很好

Ikebukuro-麵創房無敵家(Ikebukuro池袋)


無敵家也是上次計畫要來吃的拉麵店,那時候的打算是淳久堂書局買書,順便吃個麵。不過後來因為在新宿的淳久堂就已經買到書,所以並沒有到池袋來。這次想說反正閒著也沒事,跑一趟池袋好了。無敵家就位在淳久堂書局的正對面,從池袋南口出來,穿過百貨公司,沿著明治通往南走,很快就到了。這個店的生意真的很好,這天的太陽還蠻大的,我一點左右到,外頭已經排了長長的人龍,想說等等吧,我這一等,就等到了三點多。既然大家願意在大太陽底下排隊只為了吃無敵家的拉麵,我想這拉麵的味道應該挺特別的才是。

因為無敵只開到四點鐘,所以三點多不去吃也不行了,這時候已經不是吃飯時間,人潮稍歇,,我只在門口排了大概十分鐘不到。店家非常的貼心,因為害怕大家在大太陽底下等候太辛苦,還準備了扇子讓大家可以搧搧涼。

整個店裡面只有十七個位置,這好像是東京拉麵店的特色,可能是因為拉麵的價位便宜,店面太大成本太高,也可能是這樣才能夠營造出排隊的狀況,這樣也越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潮。無敵家的廚房跟座位間,用了竹簾子隔了起來,雖然還是可以看到裡面的作業情形,但拍起照來的效果就不太好。(不過最神秘的還是一蘭拉麵囉,根本把客人擋在外面,什麼也看不到。)

終於我的麵來了,哇,這不只是網路上大家說好吃,真的是賣相十足。這一整晚的湯頭感覺超級濃郁的,喝起來也真的有好香好濃的感覺,鹹度還是鹹了一點,不過是可以入口的等級。(這是拉麵的特色啦,日本人味道吃比較重,所以應該很難改。)麵吃起來,軟硬適中,還算是Q,最讚的是肉片了,每一片都有一公分這麼厚,滷的超級的爛,光看口水就留下來了,吃一口入口即化,有油花的部分也滷的透爛,所以也不感覺油膩,我想這個肉絕對是他可以吸引這麼多人頂著大太陽排隊的原因。整體而言,這個是屬於值得專程來吃來排隊的等級。

PS1:在等待的時間,我已經在淳久堂跟星巴克混了好一陣子。雖然日文還不行,在淳久堂聽了些英文CD吹吹冷氣總可以吧,呵呵

PS2:池袋這個淳久堂書店,有九層樓,書還真是多。

PS3:星巴克的妹妹,我把保特瓶拿給你,是要請你幫我裝水啦,不是要你幫我丟掉

PS4:山手線真的是大家的好朋友,去哪都方便,呵呵。

無敵家就位在人來人往的池袋車站旁。即使三點了,還是有排隊的人潮,這樣更讓人期待。

 

無敵家,外觀用木造的裝潢來裝飾。 

還有夏季限定喔,果真是日本人的style。

扇子,真的他們好貼心,因為排隊通常要排一陣子,給各扇子一邊排隊可以搧風。 

而且這是店內等待專用的,千萬不要帶走。 

入口處所介紹的招牌。 

這個大碗挺有特色的。 

看牆上的這個公告,有點老舊,剛好配合整家店的裝潢。 

位置真的很少,大概十幾個。所以很容易滿座。要吃要有耐心點。 

這裡廚房也很小。用竹子簡單的隔開。

大家都非常的忙。 

調味料。 

雖然東西簡單,不過什麼都有。 

水,嗯,吃拉麵最重要。不過這裡的湯頭味道沒有這麼鹹,還好。 

 這是日本人的做事態度,入魂。

麵來了,看起來超級好吃的啦。特別那個蛋。哇 

 看這肉燉煮的入口極爛。

吃光光,連湯也喝光了,再來一碗吧。 

Tokyo-Suica西瓜卡


要到日本特別是關東自助旅行,怎麼解決交通問題,是最令大家傷腦筋的,不過有了西瓜卡,交通就不是問題了。所以的西瓜卡SuicaJR東日本為了使用在自家路線而開發的一種非接觸式智慧卡系統的乘車票證,其實跟我們的悠遊卡基本上是一樣的。

Suica的名稱源於Super Urban Intelligent CArd(超級都會智慧卡)的簡稱,在日語中也有「順暢通行(スイスイ行)的智慧卡」的語意。也和西瓜(すいか)的發音相同,讓人感到親切。Suica的標誌(Logo)以JR東日本的代表色綠色為主,將鐵道路線以西瓜表現。Suica字樣的部份在「ic」兩字使用反白的顏色,表示為使用IC卡的智慧型票證。吉祥物是一隻企鵝。既然標榜非接觸式,因此使用非常的便利,不需要接觸只需要揮動感應一下即可,不過為了應付東京大量的通勤族,還是以Touch & Go最好。以反應速度來說,比悠遊卡來的更快一點,與香港八達通及新加坡ezlink卡採用同一技術。(哈哈,我都有是有這麼常出國就是了?)

記得第一次去東京的時候,那時候Suica還只能使用在JR上面,不能在都會去的私鐵或地鐵巴士使用,搞的雖然買了Suica,但是要到某些景點還是挺不方便的。終於在2007年,Suica整合了幾乎所有的東京都內的交通工具,真正達成一卡在走,東京趴趴走的。以現在人的皮夾裡面老式一堆的卡片來說,能夠整合越多功能的,大家願意攜帶的意願越高,使用的機會也越高,所以除了JR東日本區域內,其實Suica也已經跨出了關東,到了更多不同的區塊。

當然跟我們的悠遊卡一樣,除了交通使用之外,也要更深入一般人的生活,所以舉凡是吃喝玩樂,Suica都有涉及。這真的對觀光客來講實在太方便了,因為常常玩一趟回來會發現自己帶了一大堆的零錢回來,就這樣被放置於抽屜中然後忘記。在Suica把一大堆店整合都可以用之後,我們就是把錢儲值進去到卡片裡面,要用的時候刷一下,這樣就不會有太多零錢的困擾了。(這真的不能不講,不管在便利商店或者是在星巴克,用Suica真的就要稍微接近點一下就OK了,超快的。我們的悠遊卡,要把可片放在機器上感應好久才會交易成功,實在遜多了。)

其實Suica也不斷在幫JR東日本打市場,像是之前推出跟Narita Express推出的套票,讓本來大家覺得非常貴的Narita Express機場快線,價格大為優惠,也大幅的增加了使用Suica的人數。JR東日本真不愧是超大的交通集團,完全瞭解大家的需求,透過不同的交叉銷售,讓所有的人對於Suica的使用更頻繁,也加強了大家對這個卡片的忠誠度。

JR東日本,在機場的地下樓就可以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進市區,競爭從這裡開始。

要使用西瓜卡嗎?得先熟悉一下這個買票機。

當然西瓜卡用最多的,應該是JR,在東京市區超級方便的。路線超級多。記得要帶各地圖,不然真的很難找到要去的地方。 

西瓜卡也可以用來搭乘公車。 

其實搭巴士的機會比較少,所以要先查好。而且搭巴士,容易塞車,對於遊客來說,比較不好控制時間。 

口渴了嗎?喝個水吧,一樣西瓜卡就可以囉。 

肚子餓嗎?要吃拉麵也可以 

想要買便利商店的東西,西瓜卡也收。 

連百貨公司高島屋也可以用,這是讓我最覺得訝異的地方。 

出去玩,一定要買禮品的啦,西瓜卡也可以。 

也可以買便當囉 

不想拉著行李跑來跑去嗎?用西瓜卡把行李箱放在置物箱吧。 

這個企鵝就是西瓜卡的吉祥物。 

當然大家最熟悉的7-11也可以用 

還有星巴克囉。 

其實現在也慢慢可以用在新幹線了,不過使用方式還要在瞭解一下。 

這就是日本JR的招牌,擠死人,這樣子算是一般般的,上班時間包你跟前後左右的人完全無間繫。 

Tokyo-Midtown中城&新國立美術館

Midtown中城,六本木的新景點,算是個綜合商業大樓。其實這個大樓蓋好已經好幾年了,不過好幾次來東京,都因為行程太緊湊所以沒有辦法把這個景點排進去。不過我一直想來走一走,上次員工旅遊的時候,因為下雨只在Midtown喝了一杯星巴克,看了看這個建築,感覺就已經很好。不過因為沒時間,所以沒辦法把旁邊的幾個景點一起看完,覺得有點可惜,所以趁著這次來東京出差週日的空閒,再來了一趟。

雖然我不是念建築的,但是總是對具有設計感的大樓非常有興趣,可能是常常去一些大城市出差,總覺得許多國外的建築設計跟台北的大樓比起來,不只新穎,更具美感。我想這是應該也是Midtown給人的第一個想法。

Midtown有點像是一個城中之城的概念,在這裡你幾可以找到所有你要的東西,不管是一般生活必須的超級市場,或是假日才會來的各式餐廳、電影院,甚至想要體驗一下文化氣息時候需要的美術館這裡都有,所以不管常住或是短期參觀都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Midtow樓上有一個五星級飯店,Ritz Carlton,這種飯店在東京是非常的貴的,我想沒人贊助應該沒機會來住。還好已經住過Ritz Carlton Hong Kong Ritz Carlton Singapore。(Singapore-Ritz Carlton)

這天來的時候,剛好這裡有一個宣導節能保護地球的活動,許多的志工將許多點了蠟燭的杯子排成一個大心形,中間則放著一個心形的壓克力板,這個壓克力板是最有趣的設計,因靠旁邊的腳踏車的動力,才能夠讓這個心發出紅光,一閃一閃的,不只是創造出美麗的夜景,也教導大人小孩知道能源是非常不容易產生特別要珍惜。

這個是網站上的照片,新穎的建築風格與周遭的大樓不太一樣。 

這是座綜合性的大樓,有飯店,有MALL,有餐梯,辦公室等。

要來,搭大江戶線還蠻方便的。

這大樓近看真的很漂亮。

這是大門的部分。聽說整個大樓是取自日本神社的概念所設計的。

連的介紹都這麼新穎。

裡面很現在,搭配了竹子。這竹子竹節是真的,但是葉子是假的。

很漂亮的設計。

這個甜點店很有名,常大排長龍。

同一間店,不同時間拍的,但是在這樣的店一定很舒服。只是也不便宜就是。

另一家甜點店,這裡的甜點看起來都很有吃。

果汁專賣店。這裡竟然開這樣的店。

在這裡有車子的展示。

這台車子超級漂亮的。

這服務台有沒有像五星級飯店的大廳。

服務人員都很熱心,也很專業。

整個內部的設計真的讓人感覺很讚。

這是我們吃晚餐的餐廳。

這定食很特別,味道還不錯。

這裡面都是蠟燭。

很多的蠟燭組合起來。

這活動就在中城的後方舉行,這裡本來是有這一個裝置藝術。

這需要很多的志工幫忙點蠟燭。

一個心型。

還排出MIDTOWN的字樣。

白天看起來沒那麼顯眼。

入夜囉。

好多人來參加。

晚上了,旁邊的東京鐵塔點燈了。

中間這個心會跳喔。

要讓心跳動就要努力踩腳踏車。

晚上的景色很不錯。

心亮囉。

這個地方晚上很漂亮。

這是中城裡的超市賣的芒果,夠貴吧,三顆9800。

國立新美術館就位在Midtown的旁邊,同一個地鐵站,不同的出口。來了Midtown兩次了,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還是沒辦法進去參觀一下,只是光從這美術館的外觀,非常新穎的玻璃建築,可以把自然光引進美術館裡面,加上非常不傳統的設計,採用有弧度的外型,顛覆了大家對於美術館的印象,所以就算只是在外面的庭院走一走,吹吹屬於夏天傍晚的涼風,也夠寫意舒適的了。

從中城走過來很快。

裡面還有不同的燈的變化。

有弧度的造型。跟傳統建築不一樣。

正面看就覺得超現代。前面這個尖尖的底下就是傘間。

放傘的地方,也設計的很現代。

Tsuruoka-鶴岡小鎮

這次出差的目的地是遠遠的山形縣鶴岡市。山形縣,這個地方真的還蠻遠的,我只記得是阿信的故鄉(阿信,嗯我想應該很多人不認識吧…)。鶴岡則是一個靠山面日本海的小城市,小,指的是人很少,其實以面積來講,這個小城市,可能有台北的三倍大,是日本的第七大城市。很有趣,這些資料都是我們參觀工廠時候工廠介紹的,因為對於大部分來訪問的來賓一定對於在遠遠的日本海邊有一座晶圓廠都很好奇。

搭乘了上越新幹線,從東京到新潟,再從新瀉轉JR羽越本線到鶴岡,單程花了快四個小時。不過就是因為在這麼偏僻的山裡面,所以來這裡也體驗了不同的人文風情。

可能是我第一次參觀日本人工廠,不知道日本人的禮貌如此周到,當我看到那一整排列隊歡迎我們的人,真的是覺得有誇張…而且列隊的人是這個工廠的總經理帶領著十幾個個部門主管,顯然我們雖然是一個來自台灣的小公司,但是他們這麼重視我們,實在非常令人感動。後來在工廠裡面的各個角落,只要是我們會經過的地方,都可以看到welcome board或電視上秀著我們的名字,頓時我們只有一個想法,我們真的不想這麼高調…

這個地方真的是小地方,晚上的時候超級安靜的,路上幾乎沒有什麼車子,也沒有什麼店家開著的,所以我們只能呆在飯店裡面,不過也不錯,這裡可以泡泡溫泉。日本真的是個溫泉王國,我們住的飯店離日本海不過幾十公尺,也有溫泉可以泡,真的是非常的讚,可惜時間不太夠,只有晚上泡了一次,不然早上起來再泡個湯,看著外面日本海的風光一定也是很讚的。

那天的晚餐,我想是我們這幾天最豐盛的了,因為靠海,所以各種海鮮都端上桌了,每一道都是又新鮮又好吃的,在搭配著這裡的清酒,真的是佳餚美酒。不過有一點真的不能不提阿,日本人總是會在大家吃飯的時候找陪酒小姐,這天在這個偏僻的鶴岡,他們也找了兩個小姐來幫忙倒酒順便陪大家聊天,我只能說鶴岡真的很偏僻,可能年輕人都跑到大都市去了,這時候就忽然覺得台灣的酒促小姐真的是又年輕又漂亮。

雖然只是短暫的停留,不過在這個遠遠的山形鶴岡,真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裡環境非常的幽美,山頭上的滿滿綠色的樹林滿布,沿路上的樹都非常高聳,清早的時候,薄薄的霧氣讓整個城市非常的美麗。只是這裡遠了點,即時是日本人,可能也沒有很多人來過。不過這裡的人熱情好客,也一樣的以自己的城市為榮,社長在跟我們吃飯的時候,還給了我們鶴岡的旅遊指南,希望我們有空可以來,以一個外國人來說,我想大部分的人連這個地方都沒有聽過,趁著這個出差的機會,我來到這裡,感受了遠遠日本海小城市的可愛。

這是日本地圖上的山形縣。

鶴岡就在這西南角的地方。

鶴岡站到了,根本沒什麼人。

這裡可是溫泉王國呢。

就是這裡,我們的目的地。

山形這個小地方也有半導體廠喔。

這個房間和式房間,是海景房喔

這裡的房子都是日式的,不高。

旁邊的飯店,跟我們這一家竹屋都在日本海邊。

日本海的風光很不錯,只是天氣沒這麼好。

日本車站每一個站都有印章,給大家蓋章紀念用。

鶴岡站的印章很漂亮。

晚餐好好吃喔,只是我竟然忘了帶相機。

飯店主人很用心,便當盒的包裝也蠻講究的。

這個便當看起來好好吃喔,超級豐富的。

很漂亮的景色吧,雲霧飄渺中的美景,搭配著翠綠色的田野。

這是山形的特產,連觀光手冊裡面也有喔。

Tokyo-上越新幹線(東京Tokyo-新瀉Niigata)

好久之前搭乘過一次新幹線,而且在台灣搭高鐵的經驗也很多,但是想到到日本能夠再搭新幹線還是很開心,一早拉著行李,擠上人潮滿滿的JR,在大家準備上班的時候,我們晃到了東京車站,準備搭車。雖然我們買的是PASS,不過還是要先去劃位,因為日本搭新幹線的人真的很多,如果沒有先劃位,有可能根本上不了車。在哪裡劃位呢?每個車站都有JR的服務中心,綠色的,大大寫著JR的字樣,一般都在閘口附近很好找。因為JR的員工通常英文有點普通,所以要劃位,記得要先把要搭乘的車次時間,起迄站別都寫好,以免到時候因為雞同鴨講浪費許多時間。劃位很重要,因為要進新幹線車站的時候,不只要看你的PASS,他連你的車票都要看,我想他想確保上車的人都有位置,不會因為有人沒有劃位而影響到其他人的搭車的舒適。

今天要搭的是上越新幹線,而且我們就是搭到終點新潟,這個新幹線列車很大,分成上下兩層,上層一般是Green Car,我們只能搭下層的一般席。下層的視野很特別,從窗戶看出去,剛好是月台的地板高度,拿起相機來拍照,感覺像是再偷拍

因為台灣的高鐵有一部份師承日本,所以其實車廂裡面蠻像的,普通車廂一樣是3排加2排的設計。一樣有賣飲料咖啡的小姐,只是台灣高鐵是推著手推車,而這裡的販售小姐則比較辛苦,揹著一堆飲料,不過她的禮貌真的很周到,要離開這個車廂的時候,還不忘了轉過身來跟車想裡面鞠躬,果真是百分百日本的服務。

搭乘這個車子,我完全感受到什麼叫做一分前一分貨,這個指的不是座位大小服務這些,本來以為作新幹線嘛,再怎麼樣看個風景總可以吧,很可惜上越新幹線的車廂裡面,Green Car才有可以看啦,因為普通車廂在下層,而軌道兩旁有加高,所以從頭到尾沒有看到任何風景,就是灰灰的水泥牆,看來下次一定要買Green Car。(沒差啦,反正在離開東京市區後,我想兩旁的風景不過是鄉村FU,搭配著美麗的山景,看多了看多了

其實我本來以為新潟是很偏僻的地方,不過看到新幹線有這麼多人搭乘才發現,這根台北高雄所謂一日生活圈是一樣的,有了新幹線之後,即使有三四百公里的距離,不過在有了新幹線之後,大家可以很方便的穿梭,也帶動了新潟這個地方的發展。

準備出發了,在東京車站的第23號月台。

這就是今天要搭的列車,不過車子前面被拆了一小塊掉。

 

就是這台車,跟我們的列車在親嘴。

GREEN CAR的標誌囉,幸運草。 

真的是在地板的高度,非常像在偷窺。 

再來一張近一點的,這真的是偷拍。 

還真多人在吸煙室吸煙。 

車裡面超級乾淨的。 

這是往上面的車廂。 

好多歐吉桑歐巴桑在我們這一車。 

可以往上,也可以往下。

上下待遇大不同阿。 

車廂裡面人還不少。 

這樣拍感覺多了點美感。 

果真沒風景可言。 

只有地板的風光。 

這是另一輛新幹線。 

這車也很漂亮。

這又是另一種顏色的新幹線。 

這也不一樣。還真多種。 

車廂裡面的介紹。 

這也是,回乘坐的車子是單層的。 

回到東京了。 天氣好像不怎麼樣。

看到了新幹線的家。 

 

有不少車子在休息。

一樣是22/23月台。 

這車子剛剛離開。 

月台上有列車編成的說明。這樣就知道車子為何要親嘴了。

買票的地方。

這是輕井澤車站,冬天的景色。 

果真是美麗的輕井澤阿。 

這是台灣高鐵,是前面高鐵列車的兄弟。 

Shinjuku-新宿三代目 助拉麵

這次的來東京,本來想趁著星期天來吃兩家拉麵店,網路上找了找鎖定了兩家拉麵店,九段斑鳩跟是無敵家。不過九段斑鳩因為星期天是公休日,所以又找了位在新宿的風雲兒,希望可以嚐嚐不同拉麵店的味道,特別這幾家都是網路上評價蠻好的名店。

一行人在星期日中午,透過google很快就找到了,不過沒有看到網路上寫的排隊的人潮,是怎麼?嗯原來是公休日,怪了,網路上沒有看到這個訊息,結果白跑一趟。不過反正新宿拉麵店這麼多,我們還有口袋名單,三代目助,為在新宿三丁目C6出口旁,從風雲兒搭了一站地鐵,很快就到了。

其實這家店是Jim在網路上找的,其實連他這個在東京住的人都不知道,不過網路上評分不錯,想說應該不會太糟糕。星期天中午,看著小小的門口掛著營業中的牌子,嗯嗯,又可以吃好吃的拉麵了。

這個店還真的是小,所以門口只好擺著大大的看板,免得不經意就錯過。裡面有著拉麵店暗暗的FU,只有三個員工,不過人也不必多啦,因為這裡總共也只有十二個位置,有人負責煮麵,有人負責點菜或放配料,有人打理座位,三個人夠用了。

跟其他的麵店一樣,這樣要先用自動販賣機買食券,可以跟店家溝通想吃的麵的硬度還有湯的濃度,不過對於不熟悉日文的人可能就辛苦點。(之前去的一蘭拉麵,用問卷的方式就比較方便,而問卷還有中文版更是貼心。)麵總共分三種,黑白赤,雖然都是豚骨拉麵,白色的是傳統的豚骨拉麵,黑色的是用麻油調味的熊本風拉麵,赤就是加了辣的豚骨拉麵。

我挑了傳統的白色豚骨拉麵,比較濃的湯底,還有比較硬的麵。這裡的麵是細麵,煮的硬一點的時候,吃起來咬勁十足,而湯頭濃郁的豚骨香更用吸引一口接一口。而叉燒比較薄,煮的也軟爛,不過沒有那種入口即化的口感,但是已經足夠表現出肉的香氣。這裡的湯頭不鹹,是台灣人可以接受的程度,雖然濃郁但是油的剛好,所以是可以把湯頭喝光光的。整體來說這裡很不錯,價位又便宜,加上交通方便,是值的吃上一次的店。

PS1:吃了幾家拉麵後,我現在覺得麵屋武藏的湯頭鹹得太可怕了,以後我想應該不會再去了。

PS2:到了新宿,逛個街吧,這裡很多店都不錯,小田急百貨公司有許多的家電可以選擇。

本來要去的風雲兒,沒吃到拉麵,也要照個相。

新宿三丁目車站旁,我們找到了助。

這個店門真的太小了點。

店門小一點,只能放大一點的海報。

有三種不同的味道喔。

裡面只有十二個位置,一直都滿的。

很有FU的裝潢風格。

助,大大的店名就放在店的牆壁上。

麵煮好了,要把叉燒還有配料放進去。

認真主麵的師傅。

這個師傅吃太多了喔,是因為自己家的麵太好吃了嗎?

看這濃郁的湯頭。

咬了一口蛋,好好吃。

新宿的街上,十二點多人還沒有很多。

呵呵,TIFFANY。新宿也有。

中村屋是很有名的連鎖甜點店,看這menu選擇性還真多。

中村屋的冰淇淋好好吃喔,光看就會讓人流口水了。  

Japan-JR East Pass

這次去日本,因為要去遙遠的Yamagata(山形縣),所以一開始安排時候,就在考慮是要搭飛機還是坐新幹線,當然啦,搭飛機是快很多,不過以我們公司摳毛的個性,當然沒讓我這么爽快,所以決定以新幹線+JR,做為我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實也好啦,畢竟飛機再怎么快,其實離市區都還有一段距離,從成本上來看,如果買JR Pass的話,那除了可以涵蓋往返山形縣的新幹線跟JR,甚至連往返機場搭乘成田快線的錢,以及在東京市區閑晃搭乘JR的錢,也都包括了,可以說是一個對公司有省錢,也間接省了我自己的荷包的一個方案。

這次買的JR Pass跟前一次去關西買的不太一樣,因為負責關東地區的JR公司叫做JR東日本,而負責關西那邊的叫做JR西日本,是兩家獨立的公司。以涵蓋範圍來說,JR東日本的Pass大的多,所以其實票價也貴了些,不過以搭乘的車子等級來說,JR東日本是非常划算的,因為可以新幹線搭到飽,這對喜歡坐火車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

以新幹線來說,JR East Pass就涵蓋了長野新幹線、上越新幹線、秋田新幹線、山形新幹線及東北新幹線等路線,幾乎大部分熱門的地方都可以到。前去的輕井澤,搭長野新幹線就會到了。就算是去遠一點的地方,也可以先搭乘新幹線,然後再轉JR。以我們這次要去的鶴岡來說,就是要這樣安排。當然有了JR在東京市區裡面也非常的方便,因為JR有好幾條線在東京市區,用這個PASS可以在市區裡面趴趴走。(當然要在市區玩,有時候還是得搭配地鐵,畢竟許多東京真的太多有趣的地方了,有地鐵可以涵蓋更多景點。)

以我們這次的行程來說,要用這張票搭乘許多路線,算一算真的是蠻划算的。如果呆的天數多個幾天或要去的地方也涵蓋到關西的話,記得要買七天全日本的PASS,這樣範圍更家涵蓋了東海道新幹線跟山陽新幹線,這樣就算是想去關西也OK。同行的同事是買七天的全日本PASS,看了他們的搭乘記錄,真是的超級划算的。除了以下跟我一樣的行程外,他們還搭了長野新幹線往返輕井澤,也搭了東海道新幹線,往返東京跟京都間。

這些是我的搭乘記錄,雖然不多,但是已經值得。

成田機場品川(成田快線)

東京新潟(上越新幹線) 新潟鶴岡(JR)

鶴岡-新潟(JR) 新潟東京(新幹線)

東京成田機場(成田快線)

還有NJR東京市區的搭乘

PS1全日本七天日幣28000、東日本五天日幣20000(這是普通車廂的價格,Green Car貴一點),真的有搭車,一趟新幹線來回就已經回本了。如果想舒服一點,記得多花一點錢買Green Car,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商務艙,這樣不但快速而且有可以有更寬廣舒適的空間。

PS2:之前寫過另外一篇JR PASS的介紹,沒用過的人可以參考一下。JR PASS

PS3:如果只是去東京,買這個比較划算,因為可以搭乘成田快線從機場很快速的進到市區,又包含了西瓜卡可以在市區使用地鐵跟JR路線。Tokyo-Suica&NEX(西瓜卡+成田快線)

抵達成田機場的出境大廳,記得要往地下一樓走,手扶梯一到就看到了這個JR的專屬服務中心。其實每一個大小站都有這樣的服務中心,處理JR相關業務。而在這裡可以把我們買的PASS收據換成車票。

這個辦公室不太大,只有兩個櫃臺,有蠻多人在這裡買車票或換車票的。日本人的動作有點慢,所以要有點耐心。

上車了,車票跟成田機場快線來張合照。

車票的背面,有介紹用這張票可以使用哪些路線。

這是票的正面,有我的姓名跟護照號碼。

光是新幹線就可以搭這麼多條。

我這個車廂,也有駕駛艙,不過沒有人駕駛,因為是跟其他車廂連在一起的。

成田機場快線裡面紅黑色的搭配,很有特色。

車票,記得要除了換PASS,還要換乘車券。

YOKOSO JAPAN,這是日本觀光的口號。大家應該常看到,之前志玲姊姊的節目有用過。

每個車廂都有這個地圖,告訴我們現在車子開到哪裡了。

到東京站了。

我搭過頭了,所以要換車,在新宿要走的遠一點,才能搭到山手線。

綠色的山手線。很有名,就是市區內的環狀線。科南的故事裡面,常發生命案的那條JR。

車快來吧。月台上人還真不少。

來了來了,綠色的山手線。

月台上負責按鈴的工作人員。

換到京濱東北線了,藍色的。、

新宿站超多人的啦,聽說是流量最大的車站。

新潟,坐了好久的新幹線才到的。

跟新幹線來一張合照。

換車往鶴岡。

好餓,在月台上買個鐵路便當吧。

車上人不多,這條JR線路比較冷門。

每條線路的車廂都長的不一樣。

鶴岡站到了。

車站外的雕塑。

鐵路便當都是海鮮的,吃起來有點冷,不過味道還OK。

後記 2010 Nikko/Kusatsu/Karuizawa

很快的,員工旅遊就這樣結束了,在出國前,我發燒,在回國後,我重感冒,連續咳了一個星期,可是運氣很好的我,在日本呆的這五天中,身體狀況還蠻好的,還可以在旅遊過程之中,不斷的跟小P一直跳再跳。我想是我可能是對台灣水土不服

回到公司,每個人都在討論員工旅遊的情形,我們這一團很幸運,因為大家都很投入而且很有的聊,所以大家都覺得整個旅程很開心,不過聽說有其他團,感覺普普,建議以後不要辦這個行程了。其實旅遊嘛,難免有拉車或不順利的事情,但是如果大家能夠一起面對,就算是天氣不好,就算是導遊有點悶,只要遊伴對了,一切就對了。

不過我實在有一個不爽的地方不能不抱怨阿,雖然旅行社說,他們其實已經反應N次了,但是不受飯店重視,不過我覺得消費者如果都不講話的話,我覺得只會讓飯店覺得他們這樣對客人是應該的。話說我們最後一天住在新宿的華盛頓大飯店,這個飯店其實位置非常的好,離新宿車站不遠,懶得走路的,也有便宜的100元公車新都心循環經過,所以許多的旅遊團很喜歡住這裡。大家住飯店一早來吃早餐,應該是本著開心期待的心情,可是在新宿華盛頓,要吃飯,很抱歉,請先排隊。其實依我的經驗,飯店趕賣這麼多的早餐券,應該是有足夠的空間跟菜色供應給客人的,可是華盛頓大飯店,完全不是這樣。我們搭電梯到25樓的餐廳,電梯門才一開,就發現排隊的人潮已經蔓延到電梯間了,看這個人潮,沒排個20分鐘應該是吃不到東西,看到這場面其實我有點沒辦法忍受,所以我跑上前面去跟服務人員詢問,結果他只說請排隊請排隊。我跟他抗議,為何我們住房的房客為何要花時間排隊等吃飯,但他不太理我。後來我往裡面看了看,裡面明明就有很多的位置沒有人用,但是他們並沒有分配給在排隊的客人,這才發現這些日本人不會調度的問題。終於等到我們的時候,旁邊的兩桌都吃完了,他們走了大概20分鐘,桌上都沒有人收拾,所以這兩張大桌子就這麼空著20多分鐘,對應我們離開時候依舊的大排長龍,實在是無話可說阿。

我比較納悶的是,除了我,大家好像都覺得排個幾十分鐘等吃飯很理所當然。我在想,如果飯店知道自己的餐廳容納人數有限,就不要賣這麼多的早餐券阿,不然就應該趕快擴充。我想台灣人都太客氣了,面對這樣不合理的待遇,應該要爭取阿。

PS1:在輕井澤王子飯店接駁車讓我們等了四十分鐘一事,我也是抱怨連連,雖然說這些日本人就是跟你鞠躬道歉,沒辦法彌補流失的40分鐘,不過這是原則問題,他們是服務業,把事情做好是基本的。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做為客人的一定要提出來的,不然他們從何改善起呢?所以,如果有遇到類似的事情,請不要悶在心裡,記得要說出來,也為下一個來玩的遊客爭取應該有的服務。

PS2:感謝旅行社這次的安排。更感謝導遊大哥的體諒,體諒我這個很不配合的團員,因為太常出國了,我總覺得什麼都不用說明解釋,還好導遊人很好,沒把我丟出出外。Annie你的服務很不錯,加油,別被有的沒有的擊倒了。

Shinjuku-一蘭拉麵 (2010 Nikko/Kusatsu/Karuizawa Day 5)

這是日本同事介紹的店,前一天晚上因為帶著大批人馬,怕找不到拉麵店,所以選擇了熟悉的路線,去了麵屋武藏(請參考Tokyo-麵屋武藏新宿(Shinjuku, Tokyo/Nikko Day 1))。不過對於麵屋武藏的拉麵湯頭之鹹度阿實在是不敢領教,感覺跟上次吃又更鹹了。這一天趁著有空,可以慢慢找,所以中午就拿著地圖,憑著對地圖上的記憶,新宿中央東口開始了尋拉麵之旅。雖然這是一家在東京很普及的拉麵店,不過還是有人不知道,所以一路上問了三到四個人,用著我最近這幾天常用的一句日文xxxxx どこですが?真的可以說是一路打打撞撞的的找到了這一家店。

這家新宿店位於地下一樓,買了拉麵票進去之後,才知道原來別有洞天。拉麵店的座位一個人算是有隔間吧,所以即使是一起來的,吃麵也要專心吃,還沒辦法一邊吃一邊聊,不過也大概是因為這樣才能真正品嚐這拉麵的好味道。這裡的拉麵就一種選擇,基本的豚骨拉麵,其他的選項都是加麵阿,加蔥阿,加蛋的,所以想吃別種拉麵的,就不用來一蘭了。這裡的麵是細麵,其實並不是我喜歡的那種,不過這個麵煮的算是該好,也很有咬勁,吃起來很順口。至於這裡的湯頭,真的太讚了,沒有麵屋武藏的鹹度,吃到最後竟然把湯給喝光光,可見這麵的好吃阿。

這就是斗大的招牌,不過躲在新宿的巷子裡面,從中央東口過來其實不遠。

日本的拉麵店都一樣,設置了自動券賣機,先買券選擇要吃什麼,之後再進場。

這裡很不錯,一進來就先給你一個問卷,讓你決定自己的麵的狀況,或是湯的鹹度。

大家就坐在這門聯後面。 

生意好阿,所以先排隊買票,然後再排隊等位置。

很有神秘感的拉麵店,感覺大家像是在看小電影一樣。

我坐在25號。

每個位置都有水龍頭,可以自己加水。不過這裡也沒人幫你裝水。

每個位置都有這個說明,說明製麵的過程。

如果要離開位置,可是要放上這個牌子。

看這拉麵,麵跟叉燒,看起來又流口水了。

恩好吃,連湯都喝光光,所以碗底的一行字出現了,嗯嗯,店家對自己的麵也很有信心。

Mitaka-三鷹吉卜力森之美術館/宮崎駿博物館 (2010 Nikko/Kusatsu/Karuizawa Day 5)

每次翻旅遊手冊都會翻到這一頁,宮奇駿博物館,想去已經很久了,不過一直到這次的公司旅遊才把這個點排進行程裡面。其實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票要先預定,來到東京才想到買票,根本就不可能有位子。所以這次在出國前,就託旅行社買到了門票,想說要好好的逛一下這個孩童的夢想花園。

我們是訂十點的票,所以一早起來吃完早餐,八點半就從飯店出發。還好飯店在新宿,離三鷹這一站不是很遠,先透過新都心循環到新宿站,再搭乘JR中央線就可以了。如果有特急或快速,就不要搭普通,因為時間真的差很多。

三鷹看起來是一個小站,不過日本人真的很擅長行銷自己的城市,所以在車站前面的地圖就可以看到他們對這城市的所有重點景點。不過因為天氣不是很好,而我們也時間有限,所以今天的行程重點就是吉卜力美術館。

從車站往美術館的路上,一路綠蔭夾道,有一個很美的名字,風之散步道,真的,如果天氣晴朗,加上一點點為微風,在這裡散步鐵定是舒服得不得了。美術館就躲在公園裡面,不太大。用散步過來的,會先看到可愛的龍貓接待員,胖胖的身軀,坐在不大的亭子裡面,記得要跟它拍個照,因為裡面不能拍照。

人真多,才剛十點鐘,不過等著要排隊進場的人已經很多了,一進場換了門票,也就是等下看電影的入場卷,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設計,像是幻燈片的樣子,每個人的都不一樣,而且每一張都是宮奇駿電影裡面的某一個場景。

在美術館裡面,展示了很多跟動漫製作的相關知識,甚至透過實際的手動操作,讓小朋友可以自己試試看並體驗有趣的動畫世界。裡面也保存了許多大師宮奇駿團隊的製作底稿,大家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熟悉的動畫,不管是早期的天空之城、龍貓,或是最近幾年的波妞,所以的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熟悉的大師作品。

其實美術館不大,但是真的處處充滿了驚喜,可惜裡面不能拍照阿。不過離開前記得到頂樓,跟天空之城裡頭的機器人來個大合照,起碼帶點實際的紀念回去。

我們從新宿站出發,搭JR。

 

三鷹站很快就到了,不太大的車站。

路上蠻多人都是要去美術館的。

 

大大身軀的龍貓囉。

 

排隊的人不少。

 

裡面什麼都不能作。規定很多的。

 

這是看電影短片的門票,幻燈片一張。裡面是宮奇駿電影的片段。

機器人,不高耶,我本來以為它更大隻的。

咖啡廳,因為下雨裡面還蠻多人的。

  

回程有懶,搭公車吧,沒想到公車上也是這個美術館的介紹。

 

這個站牌很有FU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