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大館 香港古蹟活化 警署監獄進化成觀光景點

香港雖然是一個很成熟的國際大都市  不過還在成長…每次來都有些變化

本來打算就是來吃吃買買的行程  這次發現了新的景點  大館

一開始看很多介紹都說要預約領取入館證  不過我們星期日來的時候是開放大家進入的

中區警署建築群是香港法定古蹟  經過活化工程後定名為「大館」

提供一系列歷史文物當代藝術展覽  表演及文娛活動

除了兩座全新的建築物原有的16 座古蹟及多個戶外空間均被修復活化

建築群內包括三項法定古蹟  前中區警署  中央裁判司署  域多利監獄

這個古蹟的活化計畫  是香港賽馬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夥伴合作項目

很難想像…賽馬會耶…根本是賭場的莊家竟然成了了非營利機構來營運大館

 

大館按照文物保育的最高規格  致力保留歷史建築原貌為館內的歷史建築群賦予新生命

大館內原本作為警署法庭和監獄用途的建築  開放之後將讓大家可以欣賞個年代的建築風格

當然還有當時的司法機關的設計特色

既然是這樣的老建築  當然也要寓教於樂啊  透過這地方的歷史讓大家可以多點法治觀念   這位大媽也…姿勢100分

大館是昔日警務人員和公眾對前警察總部以至整個建築群的簡稱

早在 1880 年代各大報章已稱呼前中區警署為「大館」  賽馬會用「大館」為營運名稱也是對這建築群歷史的尊重

1841年英國皇家海軍登陸香港後  港英殖民政府委任威廉堅上尉為香港首席裁判司主理治安並於荷李活道設置裁判署

最初裁判署還只是個草棚  日後則成了前中區警署建築群是香港早期的司法重地

前中區警署   建於1862年至1864年間的營房大樓  是建築群中最古舊的建築物之一

面對荷李活道的四層高大樓屬後維多利亞風格

其紅磚牆花崗石雕刻以及巨型圓柱最為特別  而裡頭又有鍛鐵陽台以及花崗石建成的地板樓梯

量身高…怎麼這裏好幾個地方都要量身高…哈哈

原來   當警察要有身高也要有良好的視力…

這建築裡面有一個書局   覺得很漂亮耶…

真的沒有計畫的隨興亂逛…真的打發時間來著..

前中央裁判司署   建於1914年建築物採希臘復興式建築風格  建有宏偉的石柱還有以花崗岩砌成的護土牆

建築物內特別建有一獨立通道及地下隧道  過去用以押解囚犯進出裁判司署警署及監獄之間

幾間建築都很漂亮   就隨興地看看吧   這裡有介紹這裏當時是監獄的一些歷史…

來拍一張…

這一片牆…一堆網紅來拍

不過這牆壁的確是很高啦   畢竟要防止囚犯逃出去…不過好像還是有人逃獄耶

我不是網紅…但還是要來當個代言人…

cof
cof
rhdr
rhdr
cof

真的很漂亮的樓梯設計…

cof

 

 

簡單的展覽…其實展示了很多在監獄中的一些用品

亂拍

這牆上密密麻麻的…大家其實都可以留…這是身高…哈哈

 

外面就是簡單的香港住宅…

cof
cof

域多利監獄

建於1841年是香港開埠初期最先以耐久物料建造的建築物

監獄曾在二次大戰時遭轟炸並嚴重損毀  修復後在1946至2005年間重開作為監獄  至2006年正式關閉

建築物以花崗石及紅磚石建造 至今依然保留著維多利亞式的建築風格

之前有一段時間工作跟看守所監獄有點關係   這空間真的就一直都很小

這個設計很有趣…剪影

大館  香港島中環荷李活道10號  網址:www.taikwun.hk

從港鐵中環站D1出口步行至威靈頓街  再於擺花街轉入荷李活道

HK-勝香園 檸檬香氣的豬仔包檸檬脆脆有創意

到香港就是吃跟買啊…買可以放在最後一天…而吃呢…每天都要來幾家

這次來的是勝香園   我常常把蓮香園蓮香居勝香園…弄混…

勝香園是大排檔…就是路邊攤啦   只是在中環這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   還有地方可以擺攤一擺就幾十年也算是厲害

我們是繞了一圈才找到…但要找勝香園一點都不難…就定位九記牛腩就可以囉

勝香園就在九記牛腩這個名店的正對面   只是有點不起眼   馬路這裡也沒有明顯的招牌就是

就是一個小攤販的概念啦   只是這攤販的座位也還不少

夏天的香港不若台灣這麼熱   但是也是會流汗的天氣   這樣的下午一堆人坐在這裡吃東西   沒有空調…

就靠著幾隻大電扇的運轉   帶了空氣流通也帶著點水氣降低四周的溫度啊

話說這樣的大排檔在有點熱的夏日午後   生意是很好的

這是馬路的另一邊…中環這裡算是小山丘房子都沿著地勢一間一間的蓋

很多房子都被改建了   做生意用的   這裡的環境鬧中取靜…

要吃啥呢…當然是網路上找一找啊

只是下午時間也沒有很餓   只是覺得這名店一定要來踩個點的   然後喝個飲料解個渴順便歇個腳

這裡有名的有檸檬糖脆脆奶油脆脆咸檸七茄牛麵   很多人點茄牛麵感覺很厲害

因為真的一點都不餓….就簡單點了招牌

咸檸七   鹹檸檬加七喜

冰冰涼涼的七喜甜中帶著微微的鹹度帶著檸檬的酸    這是到處都找的到的特色飲料啊

牛油檸檬汁蜜糖脆脆    大家都叫這個檸檬脆脆   一開始聽到這個名稱還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看了才知道原來根本豬仔包來著  哈哈

當然啦   一般的豬仔包在勝香園這裡叫做奶油脆脆   而這一份檸檬脆脆顯然有不同的醬料啊

叫做脆脆就是這麵包已經烤的超級酥脆了   到了那種一咬還沒斷那麵包屑屑已經掉滿地的程度了

漢堡包的這一面跟裡面有不同的口感   但是都屬於香而有咬勁的麵包

其實這醬料放的還挺多的   已經滲入到麵包裡面去了啊

把一般的奶油換成了蜜汁檸檬   有蜂蜜的那種香甜   再帶著檸檬微微的酸氣與滋味    真的很特別很好吃啊

勝香園  香港中環美輪街2號  +852 2544 8368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08:00–17:00星期日休息

HK-中環The Cupping Room Central燕麥拿鐵特色 可頌香酥迷人

飯店竟然沒有早餐…出乎我意料之外啊…原來Design Hotel跟SPG只有部分合作…什麼卡都沒用

那就要中環吧   那裏要什麼有什麼…不過請記得蘭芳園星期日是沒有開的…

在往蘭芳園的路上   就看到了這一家Cupping Room是咖啡吧吧

簡單的外觀設計但跟中環這裡大多數的傳統香港建築很不同

之前在中環很少看到有咖啡耶   不然也只有連鎖的   但是這次來經過好多家而且每一家的裝潢都很讓人印象深刻

在咖啡館裡面坐下來看著咖啡師沖咖啡   緩慢的品味一杯手沖單品的滋味

對我也是這幾年的新改變   也許香港也是   他們也正迎來第三波的咖啡文化

也是一個很好拍的環境   由裡到外簡約的設計是現今網美最愛啊

使用了大片玻璃窗要把外面的天光引進來   不需要多說大片就是美   加上那灰色的牆面襯托玻璃的簡潔

一樓就一個大的吧檯   這是櫃台跟廚房區域   這裡主要賣飲料跟麵包甜點   不過既然是早餐主要點了麵包

咖啡是這裡的強項啦…看店裡面放了不少的獎盃就知道了   不管是世界盃還是其他都有不錯的表現

因為有這樣的頭銜就更容易得到雜誌還有一些評鑑的注意   而Cupping Room也上了官方的旅行雜誌

二樓的空間很簡單   但是滿啊   所以只能在一樓擠一下

一樓空間除吧台之外就是沿著牆的一圈椅子了…適合等咖啡時候坐一下

不過因為生意很好所以也很多人在這裡內用

整個環境真的很簡單

到了這個角度   拍大片窗戶跟吧台

觀光客超多的   很多香港人都是買了就走坐著的反而觀光客坐下來偷個閒

來杯拿鐵吧   這特色拿鐵不是加牛奶加的是燕麥奶

這可送看起來就好好吃   吃起來果真跟看起來的一樣…很鬆很有層次   濃厚麵香中帶著簡單微微的甜

好好吃…外面相當的酥裡面則很Q   這可頌超推薦

燕麥奶加進去   咖啡味道真的有更淡   但還是好喝喔

The Cupping Room Central  中環閣麟街18號地舖, 香港  +852 2511 3518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08:00–17:00  星期六日09:00–18:00

HK-生記粥品專家 濃郁銷魂粥品

餓得要死還堅持要來吃不太吃得飽的粥品…這就是生記粥品的魅力啊

之前在香港吃過粥品   那次在富記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有去旺角的務必要去吃啊…大家都說讚的喔

HK-富記粥品 真的是銷魂的好吃啊

不過這天的生記也很厲害啦   來到上環想吃粥的時候也很推薦

就要到生記粥品的時候   先看到了生記清湯牛腩   這跟生記粥品是連鎖店

說起牛腩   也是來香港不可錯過的美食喔   除了大名鼎鼎的九記牛腩何洪記之外

華姐清湯腩也很棒喔  HK-華姐清湯腩 天后站好好吃的牛腩 輪胎人也推薦   也是米其林推薦餐廳之一

除了以下分店之外   別無分店…只能說人紅仿冒多啦

店裡面不大但是生意真的是…就像那對聯一樣啊   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這店的服務人員非常的客氣喔   也許有人覺得做生意不都這樣嘛…不過其實香港的服務業有時候真的臉比較臭

所以遇到這客氣熱心的   一定要強調一下

在門口就有很大的菜單了啊   因為常常很多人排隊   可以一邊排隊一邊討論吃什麼

二話不說  就是要粥…而且很餓就要點雙拼…就是有兩種主要的食材的

粥上來之前先來了蔥加了醬油…等等如果覺得粥需要多點味道或是用蔥將來壓腥味   就加點進去吧

但我後來加進去只是為了增加粥的口感   會多了青菜的那種爽口

魚腩牛肉粥跟魚腩豬肝粥

說實在的這一碗粥要190左右還真的不便宜啊   但是食材很多啊….而且好好吃喔…真的好好吃…

雖然說有點貴啦   但是也真的是真材實料的

不管事牛腩或是豬肝的   那牛肉的軟嫩那豬肝的爽脆柔嫩   絕對是一流的口感

而那魚肉的份量也很多   吃到的肉新嫩有彈性真的讓人覺得好好吃…

當然除了加進去的食材之外   粥本身也是重點啦

在香港吃的粥真的很不同   那米粒都已經輾得有點碎了才去煮的

所以吃起來根本沒有什麼顆粒的   但又沒有到變成米漿的程度   就有點綿又不爛

雖然沒有顆粒但是還能感受米的濃郁香氣   再來就是那高湯了…真的很鮮甜啊

厲害的高湯細心熬煮之下呈現完美口感的粥   搭配上真材實料的食材   這樣的味道真的非常的棒

生記粥品專家  香港上環環畢街7-9號  +852 2541 1099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06:30–21:00 星期日休息

HK-鏞記酒家 燒鵝叉燒真材實料好吃的名店 只是挺貴的啊

鏞記名氣真的很大 每次去出差人不多很難點所以都沒吃到

三個人就方便吃嗎?     其實也不是

在中環這一個地區逛了很久    離開PMQ的時候想說來吃吃九記牛腩吧

這也是一個名氣響亮但我一直沒去過的名店

只是走到門口…這人還真的不少啊    好吧!!!不知道要走多久

就這樣我們選擇了鏞記…其實鏞記也要等啊…只是坐在椅子上等叫號碼稍微舒服點

這金光閃閃的大門…是賺很多的意思嗎?

有人說鏞記是名店但也是高貴的店 許多香港本地人都沒來吃過呢

但是在店裡面台灣人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都很多耶 顯然是一家海外招客很成功的餐廳

玻璃窗看進去 燒鵝燒鵝 是這裡的招牌囉

真的吃氣派吃排場的啦    裡面的服務人員素質比大部分的餐廳好都很有禮貌

看了一下價格 還真的不便宜啊

難怪香港朋友說他沒來過….後來我們真的點的很節省…

還是吃飽了 但一個人也花了台幣一千多

也有飲料 不過發現茶資竟然才60台幣 忽然覺得這好便宜….

燒味雙拼    選了叉燒跟燒鵝的雙拼

看到燒鵝的皮真的讓人食指動不停啊…那燒烤的程度這樣的美好

淡淡的焦香    肉吃起來也很嫩 而且帶著肉汁沾點微甜的醬汁相當獨特的美好滋味

叉燒真的好好吃喔…外面也是微微焦焦的硬

口感就變的多元有層次…這一份真的是很好吃難怪有名    只是我覺得價格真的是高了點

這炒飯真的是真材實料啊    這是楊州炒飯

看到這麼多的蝦子跟叉燒     賣你貴但也不手軟的放很多材料啊

這炒飯真的很好吃 粒粒分明而且一點都不油膩

從以前到現在吃過這麼多次楊州炒飯 這盤真的可以稱第一了啊…

還一碗湯吧 這碗湯真的是太精華了

之前在上海餐廳有吃過這樣的煲湯 用了豬大骨還有金華火腿去熬的

整個湯充滿了膠原蛋白    濃郁但不油膩

魚肉吃起來很嫩 好吃的炒飯搭個濃郁的湯一起吃    真的讓人心滿意足啊

只是跟其他也是一樣美味的港式美食比起來    鏞記真的屬於高檔貨啊

值得吃一次 但是吃一餐的價錢底的過其他餐廳三四餐耶 所以會不會去第二次呢?    要考慮一下

鏞記酒家    中環威靈頓街32-40號鏞記大廈    +852 2522 1624

營業時間:每天11:00–23:30

HK-麥奀雲吞麵世家 真好吃但也真貴vs沾仔記

本來想吃蘭芳園的     不過已經關了啊

四處找找就看到了沾仔記     不過同行的朋友早上已經吃過了

所以過了個馬路看到這一家也是麥雲吞的 嚐嚐新的店吧

其實我也是想嘗試看看新店的啦    沾仔記吃過兩次了好吃已經沒話說 

HK-沾仔記雲吞麵 

麥奀一坐下來其實好奇的是這店名    麥奀    到底怎麼唸呢?

問了服務人員    這字是由不大兩個字組成的…不大就是小所以念小

麥奀是個人名     維基百科上這人可有名了     幾乎是香港雲吞面的鼻祖

他的父親麥煥池三十年代在廣州西關創立池記雲吞面檔 吸引達官貴人社會名流慕名

因為戰亂舉家搬至香港    他的兒子麥奀繼承了父親的手藝在香港逐漸打下基礎

據說麥奀的雲吞面遠近馳名門庭若市(其實這天來並沒有喔…)對於香港的麵食文化影響深遠

看看這價位…好像比對面的沾仔記來的貴不少耶    也難怪這裡生意稍清淡

不過既來之則吃之啊    貴一定有什麼道理的不然怎麼有辦法開在沾仔記對面呢?

牛腩筋撈麵

看看這牛腩筋    滷得好爛好好吃啊    吃起來香氣四溢口齒留香啊

世家雲吞麵

看的很多選擇的菜單 直接選了一個基本款 我想這應該可以最容易吃到雲吞的品質

麥奀的麵是細麵     一般稱為細蓉     只能說也太小碗了點

不過可是大有學問喔    四顆雲吞再將剛剛燙熟的面放在雲吞上沒有完全被湯給浸沒

所以麵條口感非常爽口有脆度    而重點雲吞呢? 真的小而且整個內餡就是蝦子

整個蝦味相當的濃郁 吃起來超級彈牙的 真的是很好吃

只是…真的太小碗了 連我這個食量不大的人都覺得沒飽….所以立馬過街進去沾仔記

而我的很有實驗精神…再來一份雲吞麵…哈哈哈哈

沾仔記的基本款雲吞麵28元 比麥奀來的便宜不少 但上來的時候分量又比較大

整個店門口貼滿了米其林的介紹 雖沒有摘星但是也是米其林推薦

整個雲吞跟麥奀的比起來大非常的多 吃了才發現原來每一個雲吞裡面都有好幾隻蝦子

據說這是沾仔記的創意    乒乓雲吞每一個雲吞都有乒乓球般大小

裡面飽滿地包著豬肉和蝦肉     但是大了鮮度少了些    飽足感夠但是好像又少了什麼啊

這個結論是因為有比較啊 基本上沾仔記的東西依舊相當有水平的    兩家各有長處啦

回到飯店後 查了一下這一家餐廳才發現這可是名店來著啊 

文章全文  香港最正的9家雲吞面

1麥奀記    中環威靈頓街77號

2麥文記    佐敦白加士街51號    HK-麥文記麵家 隱身名店旁的道地美食

3何洪記    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12樓1204-1205號鋪

4好到底面家    元朗阜財街67號

5沾仔記     中環威靈頓街98號    HK-沾仔記雲吞麵  

6劉森記   深水埗桂林街48號

7永華面家    灣仔軒尼詩道89號

8麥奀記(忠記)    上環永吉街 37 號(家庭不和 大兒子另外創立)

9池記    銅鑼灣波斯富街84號

 

麥奀雲吞麵世家    中環威靈頓街77號     2854 3810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11:00–21:00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