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中西區-熨斗目花珈琲 綠意老宅風

真的沒有計畫到一個程度了…這次來台南懶得連最喜歡的咖啡館都沒有整理,  還好有朋友推薦了一串店家

因為真的沒什麼概念,  所以就直接從最近的開始考慮,  過年期間其實很多店家也都還沒有開

熨斗目花咖啡,  這店名真的太奇特…熨斗…然後目花是啥啊?   從友愛街走過來,  大概10分鐘的距離…

以一個來到台南市區沒有幾次的人來說,  台南真的是有點新鮮,  不過很多廟,  很多古蹟,  更多的老宅讓這城市與眾不同

真的是個漂亮的門面啊,  本來就老宅的建築,  門口的這些綠色植栽超搭的…整個就是美…

綠色植栽真的是百搭啊,  不管是什麼樣的建築風格,  擺了滿滿綠意盎然後就讓人覺得舒服…當然也很好拍

看似沒有人的空間,  其實已經被預約滿了啊,  這家是名店…如果要來提早預約的好…只是剛好這天我自己來,  還有窗邊吧檯可以坐

保留大部分老房子的樣子,  坐了一些改裝,  使用大量的植栽與乾燥花…就是漂亮耶

空間很寬敞,  透過大片落地窗引入陽光整個空間很明亮舒服

其實坐在這樣的位置非常的舒服,  只是吧檯有點窄…稍大一點會更好…

從坐的地方看門口,  好美…而且植栽室外室內都有,  相互呼應的綠意綿延

二樓也是漂亮啊,  這兩片牆…不刻意地整理帶著點缺陷的牆面,  原始的呈現出時間的痕跡

二樓的空間也算是不小,  但是並沒有把桌椅都擺滿,  讓客人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活動,  也不會互相影響

類似合適的設計,  更輕鬆地放鬆的空間,  很棒耶…只是客人自己要注意就是…襪子不要有破,  腳不要有臭味,  哈哈

漂亮吧…因為是吃了早餐就過來,  只點了奶茶…然後這奶茶我覺得還好…哈哈哈哈

不過朋友說很喜歡這家的火鍋,  這也是他推薦我來的原因…喔喔

熨斗目花珈琲 珈哩WUDAO café  700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90號  06 221 2573

營業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11:00–21:00星期六日10:30–21:00

New York-果真大蘋果之紐約真好玩Whitney Mesuem 時尚之都的藝文饗宴

好懷念紐約啊…真快都已經過了這麼久了…最糟的是…我現在還沒寫完…明明去的時候是2017…哈

這天來到的是惠特尼美術館…其實我也沒有想到我竟然在紐約去了這多美術館呢

New York-果真大蘋果之紐約真好玩 藝文饗宴MOMA當代藝術館

當然   這一家有點意外…本來只是要去High Line逛逛的  哈哈

不過後來知道原來這號稱紐約四大博物館之ㄧ  那就逛一下裝文青吧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由葛楚·范德伯爾特·惠特尼女士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於1931年成立位於紐約曼哈頓

此博物館以美國現代藝術的收藏聞名  作品有些比另一家現代藝術博物館還要新

New York-果真大蘋果之紐約真好玩 藝文饗宴MOMA當代藝術館

在惠特尼博物館建館前30年  美國的藝術是相當保守而且崇歐的

藝術品的展出購買和教育幾乎都由美國國家設計學院主導  惠特尼博物館的成立打破了美國藝術的保守情況

一開始1918年僅是藝術家俱樂部的會員成果展  稱為惠特尼畫室俱樂部   年度大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美國當代藝術家

1928年會員成長到800名左右於是開始籌備博物館設立   在1931年正式在美國曼哈頓上東區開幕

另一說是惠特尼美術館成立原因據THE NEWYORKER報導

當時原來的所有人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女士於1930年希望能捐贈當代藝術品給予大都會美術館

卻因當時藝術風氣保守所以館長的拒絕  而使得其收藏無法展出

最終只好自己繼續經營   受到Juliana Force的幫助於1931年成立惠特尼美術館

其實也可以想像啊…那個年代的大都會應該以收藏了這麼有歷史的文物為傲

現代藝術在當時只會壞了大都會的名聲吧?? 哈哈

現在這一個惠特尼美術館  於2015年5月1日正式開幕

之前館址最早位於曼哈頓威治村  因館內空間有限   2015年正式遷入位於肉類加工區meatpacking district

北側為著名的High Line Park  然後緊鄰哈德遜河畔

所以我們的行程  這一天就先看完惠特尼的展覽後   沿著High Line 一路走回Penn Station

底下那滿是綠意的就是High Line 公園

這角度還真好   雖然離下城有一段距離   因為離那些摩天樓有段距離   反而可以看到天際線啊…

其實可以縫再大一點啊…哈哈

好可愛的餐廳啊…裡面看出來很美   外面往裡面看也很有設計感

透過建築的設計   跟展品互動

裡應外合…哈哈

就美國國旗…這樣也可以

這是…我滿懷好奇心的用心看著

沒有一個人是孤獨地存在著…真的嗎?

現代藝術就是什麼都可以

把一堆照片放在起成了照片牆…難怪很多人的家裡都這樣設計…因為真的好看

是不是很難懂…哈哈   不過也相對的讓人有感覺   這些看似生活看似平常的   也是種藝術品啊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99 Gansevoort St, New York, NY 10014  +1 212-570-3600

星期一三四日10:30–18:00 星期五六10:30–22:00 星期二休息

中山-北美館初訪 日本當代藝術大師池田亮司 視覺聽覺衝擊感官與心靈

話說北美館好像就近在咫尺啊..但是我沒去過…哈哈哈哈 這…不好意思說了…

這天沒上班 就來逛逛美術館好了 雖然這一項不是我的專長…

但是畢竟北美館是現代藝術美術館 這通常是比較貼近生活的展覽內容比較好親近

New York-果真大蘋果之紐約真好玩 藝文饗宴MOMA當代藝術館

Barcelona-巴塞隆納當代藝術館MACBA 這裡不只有高第

London-Tate Modern泰德現代藝術館 身邊任何小細節都可能是藝術啊

大同-臺灣X荷蘭社會設計展-在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ower Station of Art 石上純也Free Architecture自由建築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成立於1983年 臺灣首座公立美術館 當時現代藝術運動正興起

開館以來就負責推動臺灣現當代藝術的保存研究發展與普及   除整理臺灣近百年美術史外 亦持續關注發展中的當代藝術

整個建築物是由建築師高而潘所設計 建築採取低限灰白的國際現代主義風格

設計中帶入了華人四合院的傳統 懸臂飛廊形式並以傳統建築斗拱之元素堆砌為井字形主體架構

大廳明亮開闊挑高約九米 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展示空間   四周以玻璃帷幕採光取代封閉牆面 在那時候算是很新的設計概念

挑高的大片玻璃設計…整個大廳開闊舒適採光超好的   光是坐在這裡都覺得舒服

大廳…現在也放了展品耶…也是池田亮司的…只是有點吵   哈哈哈哈

可以湊近去聽一下這超大音箱的聲音    但是啊…真的有點吵…

位於三樓的展覽種類還不少   各種風格

不過我很喜歡整個空間的設計…空間採光好   光是這樣的背影都覺得美啊…

不過這天看的這個展…都是狗的圖與瓷器   我覺得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啊…因為把這些這樣放著…怎麼有點像是夜市那種套圈圈呢?   哈

不同的燈光   配合不同的主題

真與假  虛與實   總是這樣的互相影響著…然後真的變成了假的…虛的成了實的

展覽的風格卻有容易懂的繪畫雕塑   也有厲害的大型展品

這一部分有夜店FU    有著變化莫測多彩的燈光投射   眼花撩亂   然後像是電音一般的音樂熱情撥放中

一下子又轉換心情來到安靜的繪畫展…

這天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池田亮司的個展 他是日本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作品涵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及平面等奠基於程式編碼及演算法的作品

只能說…讓你的各種感官都派上用場的 這次作品中部署了混合聲響 影像的複雜設置

這些經典元素的確顛覆了以往的藝術 數位科技真的在今日藝術上已經變成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巨大的投影各種頻率與節奏的聲響 光影光束變換與閃爍的視覺就是總結…

大師就是大師 超越了單純想像到的藝術…本來藝術就是沒有框架沒有極限的…任何可能性都有…

中庭引進自然源 同時也帶進了隨時間移轉的光影韻律 這樣帶著綠建築的概念真的很歷久彌新啊

 

地下一樓的展覽室免費的   一樓到三樓的展覽則是要買票入場的   門票成人台幣30元…只能說也太無敵便宜了點…

這天的地下樓的展覽主要是把一些過去年度的活動做個整理   讓沒看過的人可以感受一下…

當然模型小小的   如果能夠真正體驗大型可以與觀賞者互動的展品真的就更好了啊

這個會唱歌的機器很有趣…重點是歌的內容啊

臺北市立美術館 10461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落成:1983年12月24日

開放時間:星期二三四五日09:30–17:30星期六09:30–20:30 星期一休息

Shiga-滋賀Miho Museum美秀美術館 貝聿銘的桃花園 內外皆美的美術館

完全是看心情來決定要怎麼玩…這樣的玩法其實挺冒險的…還好大家都好配合

因為要從琵琶湖離開往奈良去  看看已經十幾年沒見的東大寺大佛

所以我們就把途中繞一圈山路就會經過的美秀美術館排進來了啊…只能說我們這次真的是知性藝文之旅啊

會知道美術館也是因為大師貝聿銘在五月過世了 所以有很多的報導然後朋友介紹了這個位於滋賀的美術館

在旅途中另一位朋友知道我們在琵琶湖又提到了美秀…這才覺得…原來這很陌生的滋賀有這樣很厲害的美術館呢

停好車後   來到了小小的廣場   這裡可以搭接駁車   不過走路進去也只要不到10分鐘啊…

記得…在這裡要先買票喔   裡面是沒有賣票窗口的

在看介紹的時候才知道  原來貝聿銘大師在設計這個美術館的時候  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光想就好美了   是吧

這一個美好的人間淨土  就從夾岸的桃花林開始滿滿的落英繽紛

山中的小山洞只見著遠遠的洞口的光  但越往裡面越是開闊  那種豁然開朗的驚喜…發現了一個好地方

貝老說想讓大家體會一下  經過了櫻花林經過了隧道然後開闊地看到了坐落群山懷抱中的美術館

那是一個帶你帶到藝術讓你感受知性的細微設計

到了隧道的另一頭…回頭一看   隧道一出來其實是透過一座橋連著美術館的   這橋好美啊

這美術館真的是挺遠的   不管是開車或搭巴士都需要不少時間   所以遊客不多   剛好可以體會這世外桃源的美好

這真的與大自然的山林融為一體的建築啊…換句話說真的也是遠要要命的美術館

滋賀縣已經夠陌生了  這甲賀更是讓人不知在哪裡  一路開山路彎來彎去的…真的考驗技術…

但是這樣的考驗  在到達數位於深山中一切以自然為核心的設計理念的建築後  真的讓人眼睛都亮了啊

而且啊..為了要降低對自然的影響   這建築物很大的比例是在地下的…

這一對開的自動門   合起來圓形的設計…超美…

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  位於滋賀縣甲賀市  是一個私立美術館創辦人為神慈秀明會創始者小山美秀子

這個建築讓我覺得非去不可的原因  不外乎這是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

這美術館在於1997年11月開館時還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   去看美術館  其實是為了這個大師設計的建築啊…

一進門的大廳…正前方的大片玻璃   然後百年松樹的景色…真的沒話說

建築物的中間   使用了很多的玻璃…這好像是貝老最擅長的   把陽光引進來光影變化讓整個大廳自然充滿和煦的光線

超愛拍…哈哈

美秀美術館的館藏以小山美秀子生前個人藏品為主  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約逾2千件

貝聿銘Ieoh Ming Pei華裔美籍建築師   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  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  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  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

代表作當屬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了啊  在興建當時根本被罵到臭頭的但是現在可是羅浮宮不可缺的一部分

而我們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則是他很早期  但卻是讓人看過就難以忘懷的傑作啊

近期作品有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2019/5/16凌晨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家中逝世  享年102歲

所有的展覽都不能拍照…哈哈  所以這一篇文章只有建築物的照片

遠遠可以看到的是神慈秀明會聖地…神慈秀明會就是興建美術館並把收藏品拿出來展覽的單位

神慈秀明會的本部設於館旁   開車離開的時候有經過   據說佔地更大建築設計亦出自貝聿銘手筆

這隧道很美很好拍…然後在隧道裡面超級涼爽的…

Miho Meseum美秀美術館29-1814 滋賀縣甲賀市信樂町田代桃谷300

電話 +81 (0)748-82-3411

Ryogoku-すみだ北斎美術館 大師就是大師…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世界

不是一個很熟悉的車站  但這裡有滿滿的日本文化特色

江戶東京博物館  相撲的專屬比賽場館都在這裡  這裡是兩國站

其實兩國站也不遠  距離秋葉原也只有兩站  之前來這附近吃過相撲鍋

這天來是為了北齋美術館  一開始就是圖著這個美術館的外觀設計很漂亮

但是在參觀完之後  這小小的但是很有內涵的美術館是相當讓人著迷的

北齋美術館主要是為了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所設置的  為了讓大家了解這國寶大師的生平

其實在了解葛飾北齋之前  首先會看到的是很漂亮的建築物本身

這個亮眼的建築是由建築師妹島和世所設計的   雖然兩國這一站感覺充滿了傳統的氛圍也是早期下町比較多庶民住的地方

不過美術館的建築物走的是相當現代的路線….外觀像一個金屬盒子  前面是一個公園…

外觀牆面是一塊塊的霧面板子560x120cm  基本上有點反射功能所以陽光下相當的耀眼

以外觀來說真的是一個很現代的建築啊…很有一體的美感

但這看似一體的金屬盒子  但透過了一些不太規矩的設計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有些變化的美感

除了正門之外  其實在建築物的各面都有入口  內部則使用了落地玻璃…所以內部也有光影變化

這裡距離晴空塔Skytree很近啊…因為都在墨田區  搭車只要一站的樣子…

整個美術館展出的就是浮世繪囉   所謂的浮世繪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  其實現在還常被運用…相當具有日本特色

起源在17世紀  繪畫主題主要是人們日常生活風景  浮世是指當時人們所處的現世

這一個入口處的…有名吧…如果有買過外國人專用的西瓜卡   應該很多人拿到的就是這一種吧

葛飾北齋(1760-1849)  出生於江戶地區 就是現在的墨田區  也就是這屬於他的美術館蓋在墨田區的主要原因

從小就喜愛繪畫跟旅遊   旅遊過程中觀察到各種不同的生活與風景

學畫不只學習日本狩野派土佐派與光琳派等繪畫流派技法   西洋畫與中國畫也常常觀摩琢磨出自己的畫風

他最知名的畫作應該屬於《富嶽三十六景》 主要就是以富士山為主題

各種不同的主題不同角度季節與生活細節…但都看到富士山躲在裡面…

神奈川沖浪裏  世界上曝光率最高的浮世繪之一

荷蘭畫家梵谷對此畫非常激賞  名作星夜被認為受到了此畫的啟發

古典音樂的印象派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亦受到此畫啟發而創作了交響詩 海

畫中的三角大浪也成為許多後世創作戲仿的名畫面之一

預定於2024年發行的改版一千日圓紙幣之背面也將採用神奈川沖浪裏  只能說是國寶啦…在鈔票上耶

凱風快晴 與 山下白雨  以赤富士及黑富士景像與富士山佔據畫面大片比例出名

甲州三坂水面  因為湖面倒影非鏡像且角度偏移  不合物理常識而聞名  原來這樣也可以…

其他的可以看一下   基本上就是庶民風情囉   記得找一下富士山在哪裡

據說本來只有36張啦   但是後來追加了10張…

四樓的常設展裡  有一個動態展重現葛飾北齋84歲的動態作畫場景  一旁還有也是浮世繪畫師的女兒阿榮

不過啊…這個動態並不是一直動……冷不防地動一下…其實有點可怕…哈哈  因為很可怕所以沒有拍  哈

鄰近JR兩國站的  江戶東京博物館   則又是另一建築大師菊竹清訓必看點的建築作品了

すみだ北斎美術館  東京都墨田区亀沢2-7-2   星期二三四五六日9:30-17:30星期一休息

Hakone-箱根Pola Museum of Art森林中的綠寶石 自然與人文兼具的美術館

完全沒有計畫不知道周末該去哪裡啊…一定很多人覺得我很浪費在東京的時光…

那天在京都開會的時候  跟朋友聊起來…她推薦了一個位於箱根的美術館

查了查路線只能說這真的好遠好偏僻…搭了車到了小田原  本來想說來去江之浦測候所的  殊不知…這巴士竟然停駛了…

就這樣好像是註定般的  也只能買了車票就往箱根去吧

Pola Museum真的交通很不方便啊   雖然小田原有直達巴士但一天一班跟沒有一樣

所以想去的人其實真的要抓好時間  車程真的需要一點耐心的

當然把這美術館加入箱根的行程   保證你的箱根行跟別人不一樣喔

這天早上的天氣真的很不優…本來想搭個海盜船看看富士山的…

殊不知沒有富士山可以看就算了   海盜船直接停駛…不過運氣也算不賴到美術館這裡天氣整個放晴了

Pola在日本是一個化妝品集團  而這個美術館用了這個名字也的確跟這集團有關係

這美術館展示的是主要就是Pola集團的前總裁鈴木常司花了40年以上時光精心收集的典藏品

可惜這美術館2002年開幕  但鈴木先生在2000年就過世了…沒辦法看到這很棒的美術館的呈現

一進去美術館…就哇   超大的玻璃帷幕的設計….還可以看到外頭的山呢

這是大量融入自然元素的建築啊…他們自己說有8的等級….

縫紉機….這也是一種創作啊

除了館內之外   外部也有一些大型雕塑

這裡主要以印象派的作品為中心的作品和日本畫家所畫的油畫等西洋藝術

日本畫及東洋磁器 玻璃工藝等各式各樣的藝術藏品

主力收藏畫家包括19世紀法國印象派大師如莫內Monet和雷諾瓦Renoir

後印象派代表如塞尚Cezanne和高更Gauguin和20世紀鬼才梵谷Van Gogh和畢卡索Picasso

其實館內雖然館藏很多  但是拿出來展覽的不多   而且很多都不能拍照喔

風格真的很多元….

這看起像什麼?   這是莫內蓮花池的立體版啊…

作者真的是看到了莫內的作品感到感動後   用了很多材料各種的顏色  加上燈光   呈現出來這樣美麗的作品

很美…

這一區很厲害…超級時尚的…超多花瓶還有香水瓶

看完了放置室內的展覽品  一定要往外頭走去  沿著場館有林蔭步道

此處種滿參天的山毛櫸和大片的姬沙羅群  而在這林蔭中還放置了各種的藝術雕塑

夏日微風拂面秋季紅黃落葉  把大自然與藝術之美融為一體令人沉醉

這天早上剛剛下過雨  木棧道上面還留著濕滑的水氣  不過也讓整個環境涼爽有仙氣啊

這是入口處   怎麼這樣拍起來這麼美啦

跟大部分的美術館不太一樣  因為美術館就希望有人來所以通常要交通方便點

但Pola位於神奈川縣的箱根地區啊  真的是叫做深藏在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內

所以這裡其實除了展覽品之外  其實整個建築還有與自然融合的概念也是訴求

趁著陽光露臉  我先跑出來走步道…所以照片比較光線好比較漂亮

Pola美術館的建築師是東京科技大學的安田幸一教授  整座建築物的概念是建築與周遭大自然渾為一體

充分運用自然光  把館內的無價藝術與館外的美麗山光雲影和諧融合

雖說不凸顯建築物的標奇華麗而是儘量與大自然山水共存相依  但我還是覺得建築物很美

這是一家人的形狀   有看出來嗎?

是在幹嘛啦  哈哈

其實步道真的很短   才670公尺   但一邊走一邊欣賞感受   也可以走二三十分鐘

總覺得這個很怪…有點像蟲…

在看完了展覽  逛完了外面的林道   餓了渴了…那就來這美術館附屬的咖啡廳喝杯飲料吧

這Tune Cafe就位於美術館的正中間啊   上有玻璃帷幕迎接陽光   周邊又是大片落地窗戶引進綠意

很舒服的環境   算是一個很好的ending

日本神奈川Pola Museum of Art

地址:神奈川縣足柄下郡箱根町仙石原小塚山1285(箱根登山巴士S/TP線)

開放時間:9:00 am – 5:00 pm  電話: 81-(0)460-84-2111

霧峰-亞洲現代美術館(亞洲大學內) 大師就是大師 安藤忠雄 清水模三角形與光 大破大立展覽吸引人

說到安藤忠雄這個建築大師 我的了解很有限

但是一發現這大師竟然有作品 位於台中的偏遠霧峰    立馬就勾起了我的好奇

基本上大師的作品我們雖然不懂 但是抱著外行人看熱鬧    再怎麼樣也要去湊個熱鬧啊

不過雖然來看建築 但反而拍照比較多是在裡面的展覽

後來才發現 這學校的創辦人自己就有不少的收藏    很大方地放置在學校裡面讓大家欣賞啊   

那一根大電塔什麼時候可以拔掉????    一整個礙眼到不行

這是網路上的照片 說實在的在拍照的時候就發現這麼美的建物旁的大電塔一整個應該PS掉

 

從這設計圖的稿件就可以看出 整個三角到不行的建築

三角形代表人建築與環境   

對於這一個建築 好多人都是讚聲不斷啊    畢竟本來安藤就是大師

而台灣的建築美感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太多的進步    有大師在台灣蓋美好建築

讓台灣建築紀錄上 有個可以端上檯面躍居國際的設計 再怎麼也是挺光榮的一件

光之禮讚宛如屬天祝福─走訪安藤忠雄的亞洲現代美術館

在網路上查了查    發現這一棟建築對於台灣真的相當有意義

甚至劉育東先生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十年苦鬥》亞洲大學 安藤忠雄的美術館

以下就是這本書的書摘    簡單卻清楚地把安藤先生的想法呈現    讓大家可以多了解建築

—————————————————————————————————————-

二○○八年一月九日,無論對台灣建築界、或是對安藤先生來說,應該都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在這一天,安藤先生親自飛到台灣,和我們一起在台北舉辦記者會,正式對外發布訊息,並定調「亞洲大學安藤美術館」主體結構為三個錯開的三角形。記者會後,安藤先生與前總統李登輝展開一場精彩對談。
消息披露後,許多人都非常好奇三角形代表的深層意涵,安藤先生曾就此簡單詮釋:「三角形分別代表人、建築與環境。」在建築結構上,相較於圓形、方形,三角形是更具高難度、挑戰性、尖銳而且複雜的。

▲亞大安藤館定案模型定案透視圖

如果簡單比較一下安藤先生建築生涯各階段的作品,試圖從中尋找其生命哲學及創作理念的變化軌跡,或許可以直覺性地看出三個面向:
第一階段是方形、長方形建築:例如著名的住吉長屋、光之教堂。
第二階段是圓形、弧形建築:例如淡路島夢舞台、蓮花池下的本福寺水御堂。
第三階段是三角形:例如三宅一生的21 21美術館、亞洲大學美術館。
方形、圓形、三角形,是人類文明中最簡單的三個幾何造型,卻也因為最簡,所以最純淨、想像空間也最大。
而亞洲大學安藤美術館,並不是單純的三角柱形量體,而是由三個錯開的三角形交錯疊置—在建築形體上,衝突性更強、結構更複雜,施工因而更難、必須挑戰更高的技術水準,相信在當今世界各地,都算得上是三角形建築中難度最高、也最具代表性的傑作。
廣大的安藤迷或許知道,在亞大安藤美術館的籌建過程中,安藤先生曾一度因癌症住院治療(在《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歷書》中曾提到相關事件)。面臨生死關口,有些人可能會選擇歸隱、告別建築界,但當時已六十八歲的安藤先生卻很快就返回工作戰場,並在演講中堅定地說:「我好了,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此時回顧,不得不心生佩服,並對某種意象上的巧合感覺微妙。
相較於國際性的大案子,無論是預算或基地,亞大美術館都是中小型建築,但這位永不放棄的生命鬥士,卻選擇將其極具挑戰、難度相當高的傑作放在台灣—這不僅意味著他對台灣朋友、以及「在台灣蓋一座安藤建築」這件事的重視與回應,也透露了大師獨特的卓見。

▲亞大安藤館的早期配置圖

  若將這座三個錯開的三角形建築放置於安藤建築的世界地圖上來看,從方形、圓形到三角形,台灣彷彿正站在一個前瞻未來的關鍵點上;若將眼光聚焦於台灣、台中,則圓頂方形建築主體的亞洲大學,與代表著前衛建築精品的亞大安藤館相互輝映,從古典、現代、到前衛,一脈相承的意象,透過沉默的建築,與世對話,揭櫫豐富深刻的精神意涵。
身為建築學者,在台灣安藤建築的建構過程中,我既是參與者,也像是旁觀者,在我看來,也唯有這樣一座挑戰最高難度的藝術傑作,才足以在台灣建築發展歷程上樹立新的里程碑。

(本文為節錄,精彩全文請見劉育東《十年苦鬥》亞洲大學 安藤忠雄的美術館)

只能說大師就是大師啊 簡單的線條有概念的設計    然後就變成了超好拍的建築

其實亞洲大學是好拍的學校 這一棟歐式建築是行政大樓暨圖書館

一整個把歐洲的宮殿搬來台灣了    比起四平八穩的傳統建築 校園裡的美麗建築讓學生很驕傲吧

離開的時候天色比較暗了    但是這建築依舊讓人嚮往啊   

難怪這學校被譽為中台灣最美的校園 也需引了很多的偶像劇來這裡取景

 

這個仿羅馬競技場的地方則是體育館    

再回過頭來看看安藤忠雄這美麗的建築吧

整個建築就是三角形大爆發    從建築基地外觀天井室內的各種設計    都充滿了三角形

據說這三角形是人建築跟環境的意思

整個建築基本上有三大特色    三角形是第一個    清水模是第二個   

再來就是光    這好像是安藤大師的建築特色    善用設計把光帶進來成為建築的一部分   

到處都是三角形   

真的沒有太多的建築照片

這天在美術館裡面有展覽 像我們這種文藝青年當然要來看看展覽啊(誤!!!)     

大破大立 很有趣的主題

有四個創作人士     其中一個是五月天的阿信    真的太有才了

票價成人一張250元     花錢進來的人不多    但是我覺得相當值得

首先看到的是安藤先生的手稿    有才就是有才

看看這隨手一畫的台灣高鐵    也太美了

有才能的人就是真的不一樣 這些手稿都有故事

這些是江賢二的作品    這些畫作其實都很大 相當讓人有想像力

別看旁邊這個椅子沒什麼    這是作畫時候的工具 而椅背上的小洞洞在燈光下也呈現了光影

本來以為這些都是專程去創作的作品啊

不問則以一問責真的大吃一驚    原來這些都是創作時候的工具

前面這個圓筒就是用來放畫的檯子而已    這上面的線條則是顏料自然從畫作上流下來的

不說不感覺 但原來最簡單卻是最美麗的作品

這個就更厲害了 這些全部都是作畫時後留下來的衛生紙..

配合這整個建築物的三角概念 簡單的一放就是一個作品啊    只能說真有才真有才

畫作都很大器 充滿了想像

整個空間 滿滿畫作

樣面的三角 房間中間的三角椅子 真的三角到底了啊

阿信 只能說真的有才    創作已經可以公開展覽了

地球    有沒有看到那掉了點滴的地球啊?    

兩個類似的英文單字 用地球的原始生態對照現在遇到的困境

接下來這個展區 把阿信的工作生活都呈現了

BALL

BOX

清水模 與光

單純的美感     清水模其實挺流行的 但這樣大氣的建築用這樣的設計

其實光影呈現出來的美感    有時候比實體的設計更讓人感動

而在安藤忠雄的建築裡面 非常善用光影的變化

清水模是這樣的簡單單純    但是光影的變化時時刻刻的 非常好的搭配

可惜下午時間 窗簾放了下來  

接下來這些很多都是館藏    概念也很簡單

把一個完整的雕塑 一片一片的切開再組合

我一直都不是很會欣賞藝術 但是對於現代美術館的展覽卻常感到有共鳴

不是大城市的霧峰 因為亞洲大學而美麗

當然安藤的建築儼然是這美景中最不能錯的一部分

只是也千萬別只是看看建築啊    有時間的畫買票進來感受一下藝術的氣息吧

準備離開了 沒想到這抹夕陽竟然把天空抹得這麼美啊

之前好像沒來過霧峰 這次是為了建築來的 但是沒想到裡面的展覽也讓人看得相當的收穫滿滿的

亞洲現代美術館    413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號    04 2332 3456#6468

Singapore-SAM新加坡美術館 吹冷氣看展覽 另類旅遊方式

來新加坡N次大小地方大概都去過了  所以這次來一個不一樣的吧

其實我知道Singapore Art Museum已經很久了啊  

之前幾次來都住在Bras Basah這一個地鐵站旁的Victoria Hotel  從地鐵站走到飯店的路上就會看到

後來才知道這裡原來有兩個博物館  一個是稱做SAMSingapore Art Museum

另一個則是National Museum就在馬路對面  只是展示的比較多是新加坡這國家的歷史

要來這裡真的也挺方便的  可以搭到黃線的Bras Basah站或是綠線的City hall     

整個SAM的建築走的就是南洋風格啊  就算不是來這裡參觀展覽其實光拍照也不賴

一早來的時候就有新人專程來這裡拍婚紗照  看看這一個走廊相當的優雅啊

白色的牆面灰色的百葉窗  有點馬賽克的地磚

SAM對新加坡人是不收費的阿  這樣的制度真的很好啊

希望人民可以透過這樣的設計  想來就可以來隨時地可以感受一下藝術的氣息

外國人買門票要10元新幣  大概240台幣

從這個樓梯上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SAM知道大家都喜歡亂拍照啊  所以對於所有的展覽都可以拍照只是切記不要使用閃光燈

我覺得這個美術館的風格很特別  別以為是美術館就只有美術展品

其實展出的東西相當的多元  其實還蠻有趣的

各種的捕動物的籠子與器具  只是都是縮小版

地球繼續暖化溫度一直升高  這是這裡的主題  整個空間自己有看沒有懂需要解說

光影....

用紙所做的地圖  

這就是地圖上的濱海灣

This land is our land.

很有趣  一片牆上一很多人的名字也是一種藝術啊

看似古代的仕女手上拿的是筆記型電腦還有高檔的手提包  很跳Tone

這個很厲害喔  細看才知道這些是由八千個沐浴乳的蓋子拼成的

白色的部分  這個蓋子是關起來的  深色部分則是把蓋子打開  超有創意的

當然還有機器人  立體的機器人跟後面的畫是同一個東西

這裡的設計都很有巧思啊  有時候看其實真的很普通但是就有小智慧

所以說有時候只是需要細心一點  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變得更有趣了

漂亮吧  就是顏色的組合

當然也有這樣看起來是很油畫的作品

這看起來沒有懂啊  大大一片血紅的....

簡單的作品打上燈光  實體與投影的交錯

巨人喔

紅色的漸層變化 

來個人像吧

真的很棒  而且來的人不多所以不吵鬧加上有冷氣超舒服的

螺絲  一堆螺絲就可以組合成這樣的作品  有想過呢?

一些鐵絲一些墨黑的灰

畫作真的跟藝廊的風格很不同

SAM at 8Q

我們買一張票10新幣一定要夠本啊  所以走到這幾十公尺外的另一個場館

外面真的有夠熱的

土壤與電

空間真的超大的阿    這樣環境太贊了

而且星期天還沒有人    這樣的環境真的太享受了

好多不同的主題    除了畫與文字    還有影片的配合

坐下來吧

讚吧

沒想到還有介紹地震    這裡是介紹台灣的921大地震

喜歡嗎?這裡有許多不定期的展覽   如果來到新加坡沒有太多計畫

倒是可以來SAM看看    感受一下一些些藝術的氛圍

 

Singapore Art Museum

71 Bras Basah Road, Singapore


檢視較大的地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