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ga-滋賀Miho Museum美秀美術館 貝聿銘的桃花園 內外皆美的美術館
完全是看心情來決定要怎麼玩…這樣的玩法其實挺冒險的…還好大家都好配合
因為要從琵琶湖離開往奈良去 看看已經十幾年沒見的東大寺大佛
所以我們就把途中繞一圈山路就會經過的美秀美術館排進來了啊…只能說我們這次真的是知性藝文之旅啊
會知道美術館也是因為大師貝聿銘在五月過世了 所以有很多的報導然後朋友介紹了這個位於滋賀的美術館
在旅途中另一位朋友知道我們在琵琶湖又提到了美秀…這才覺得…原來這很陌生的滋賀有這樣很厲害的美術館呢
停好車後 來到了小小的廣場 這裡可以搭接駁車 不過走路進去也只要不到10分鐘啊…
記得…在這裡要先買票喔 裡面是沒有賣票窗口的
在看介紹的時候才知道 原來貝聿銘大師在設計這個美術館的時候 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光想就好美了 是吧
這一個美好的人間淨土 就從夾岸的桃花林開始滿滿的落英繽紛
山中的小山洞只見著遠遠的洞口的光 但越往裡面越是開闊 那種豁然開朗的驚喜…發現了一個好地方
貝老說想讓大家體會一下 經過了櫻花林經過了隧道然後開闊地看到了坐落群山懷抱中的美術館
那是一個帶你帶到藝術讓你感受知性的細微設計
到了隧道的另一頭…回頭一看 隧道一出來其實是透過一座橋連著美術館的 這橋好美啊
這美術館真的是挺遠的 不管是開車或搭巴士都需要不少時間 所以遊客不多 剛好可以體會這世外桃源的美好
這真的與大自然的山林融為一體的建築啊…換句話說真的也是遠要要命的美術館
滋賀縣已經夠陌生了 這甲賀更是讓人不知在哪裡 一路開山路彎來彎去的…真的考驗技術…
但是這樣的考驗 在到達數位於深山中一切以自然為核心的設計理念的建築後 真的讓人眼睛都亮了啊
而且啊..為了要降低對自然的影響 這建築物很大的比例是在地下的…
這一對開的自動門 合起來圓形的設計…超美…
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 位於滋賀縣甲賀市 是一個私立美術館創辦人為神慈秀明會創始者小山美秀子
這個建築讓我覺得非去不可的原因 不外乎這是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
這美術館在於1997年11月開館時還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 去看美術館 其實是為了這個大師設計的建築啊…
一進門的大廳…正前方的大片玻璃 然後百年松樹的景色…真的沒話說
建築物的中間 使用了很多的玻璃…這好像是貝老最擅長的 把陽光引進來光影變化讓整個大廳自然充滿和煦的光線
超愛拍…哈哈
美秀美術館的館藏以小山美秀子生前個人藏品為主 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約逾2千件
貝聿銘Ieoh Ming Pei華裔美籍建築師 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 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 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 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
代表作當屬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了啊 在興建當時根本被罵到臭頭的但是現在可是羅浮宮不可缺的一部分
而我們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則是他很早期 但卻是讓人看過就難以忘懷的傑作啊
近期作品有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2019/5/16凌晨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家中逝世 享年102歲
所有的展覽都不能拍照…哈哈 所以這一篇文章只有建築物的照片
遠遠可以看到的是神慈秀明會聖地…神慈秀明會就是興建美術館並把收藏品拿出來展覽的單位
神慈秀明會的本部設於館旁 開車離開的時候有經過 據說佔地更大建築設計亦出自貝聿銘手筆
這隧道很美很好拍…然後在隧道裡面超級涼爽的…
Miho Meseum美秀美術館29-1814 滋賀縣甲賀市信樂町田代桃谷300
電話 +81 (0)748-82-3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