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噓! 請安靜 最安靜的步道賞最美的翠峰湖

沒有想到這次這樣的幸運啊,  在11月中竟然可以看到完整翠峰湖全貌…她可是以披著神秘面紗聞名的

這次來翠峰湖之前,  朋友就說…宜蘭今年雨量多,  加上東北季風…不小心翠峰湖就躲在濃厚雲層的後方

所以…要早一點到,  有幸看到翠峰湖的時候,  就趕快把照片拍一拍,  因為也許下一秒鐘就只剩白牆

太平山一直是個讓人很有嚮往的景點,  特別在車量管制之後,  這裡的空氣就更是清新了…

只是…雖然看似不遠,  但是開車還真的是要很久…宜蘭市區都要開個兩個多小時才會到

翠峰湖就更遠了,  從太平山莊這裡還要開個16公里才會到…又多個40分鐘,  只是…現在的路況很好…平整好開

翠峰湖位於太平山與大元山之間,  海拔1840公尺,  是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雨季時湖面可達25公頃

要賞翠峰湖,  最好就是使用翠峰環山步道了,  這步道主要是循著昔日運材軌道路線整建的

整個環山步道全長3.95公里,  高度落差大約160公尺,  難度挺低的…全家大小都可以來…

整個步道有兩個出入口,  分別位於翠峰景觀道路15.5K(西口)與16.5K(東口)

寧靜步道…讚讚讚啦,  台灣之光…

只想跟漂亮湖景拍照的人,  直接開到東口,  這裡的停車位多…然後幾百公尺可以到達展望台

在步道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告示牌介紹翠峰湖這裡的生態…

不過,  3.95公里的步道實在很適合走起來,  所以車停在西口,  順時間走到東口,  花個三個小時細細品味這湖景

然後,  沿著公路走一公里,  回到西口停車處,  一共5公里左右…

才開剛始走沒有多久,  就可以透過林間的縫隙偷偷地看著翠峰湖了…青山綠水…這天也太美了啊

台灣亞熱帶的氣候本來就是四季分明,  在翠峰湖這裡更是…所以一年四季的翠峰湖各有特色

官網是說春浴新綠, 夏洗雨霧, 秋賞紅葉, 冬觀白雪的四季體驗,  但其實…就來吧…來了才知道任何時候都迷人

 

為保留原始風貌, 步道全程採用生態工法,  以不破壞原始地表不干擾底層動物為原則

所以雖然高度落差不多,  但是盡量自然就是沒那麼好走…濕濕滑滑的路段多,  最好穿雨鞋或登山鞋來

步道800公尺處設有展示站,  以舊有機關車油庫改建而成,  展示翠峰湖環境生態及運材歷史

戶外刻意批設了鐵軌,  雖然不長,  但是希望重現當年運材車的樣貌…

觀湖平台,  階梯採高架方式而建盡量避免干擾地表的動植物

整個平台上,  真的是可以看到翠峰湖的全貌,  這天運氣超好…整個葫蘆形狀沒有一點缺陷

各個時間點都適合…介紹上說有時候太陽從對面的望洋山頂升起美不勝收,  住在翠峰山莊的人可以安排一下

 

 

翠峰湖因為海拔高氣溫低,  長年又是在比較常下雨的潮濕環境,  所以這裡的苔原生態豐富

溪溝內苔蘚類生長茂密翠綠欲滴,  質地柔軟吸水力強的泥炭蘚遍地叢生,  也成了最好的吸音泡棉

就這樣…這裡的靜謐真的讓人意外,  連鳥叫聲都不多…測得的分貝數竟然不到25分貝…

步道中間…寂靜步道的介紹,  然後呢…就聽到了大姊的講話聲音…這…也太不寧靜了啊…請大家靜下來感受一下

不過這裡開始,  很多路段就變得比較泥濘了…可能大部分都在林間日照少,  然後太平山本來就是迎風面在這秋日時分

所以隨時注意腳步,  要踩穩…雖然都有踩點,  但有人還是不小心滑倒…這時候穿著登山鞋就是優勢了啊

在2022/7/18,  國際寧靜公園組織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 授證翠峰湖環山步道成為全球首條寧靜步道Quiet Trail

遊客在這裡,  聆聽一下大自然的聲音,  靜靜的…用心體會大自然的美好

這一區快還有苔原…真的有夠美的…然後…請不要為了拍照就離開步道走進苔原…這樣直接就是扼殺了他們的存在

離開了林間…這裡就是相對好走的一般產業道路了…

整個步道,  這路標非常的清楚…每100公尺有一個木樁

終於來到了可以看到湖景的另一側,  其實這裡也距離東口不遠了…

東口這裡的觀景台…只能說…太美了…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水面上幾乎平靜無波…然後倒影這樣的清晰沉穩

觀景台其實距離東口停車場也不過一小段路,  所以這裡的人非常多…特別很多觀光團就單純來這裡拍照打卡

真的沒話說的美…遊客不少,  但是大家好像也都被這美景震攝了啊…

這天真的很幸運,  兩個多小時全程都是好天氣,  走完步道還有這樣的風和日麗…讓人整個心情好起來啊

小百岳 陽光燦爛的日子登山去

在無法出國玩耍的2020,  開啟了台灣的山林旅行,  雖然沒有征服百岳的雄心壯志,  卻有著取小百岳的滿心樂趣

為了推動全民登山運動,  讓大家可以親近山林,  在壯闊的三千公尺高山外,  小百岳的規劃讓大家可以輕鬆征服

沒有絕對的標準,  但讓住在每個縣市的人都有參與感,  所以小百岳分布在各個縣市,  外島離島都有

有著,  輕鬆可以全家一起踏上的簡單小丘陵,  也有著帶著難度需要有點準備的中級山

在無法搭飛機出國旅行,  享受異國的歷史文化與美景,  用雙腳慢慢地開啟與台灣郊山的連結…

編號山名縣市鄉鎮市區高度文章
1大屯山台北北投區1092陽明山-大屯山 芒草箭竹 捕捉美麗的雲海
2七星山台北北投區1120陽明山-登七星山而小台北 台北第一高峰
3大武崙山基隆安樂區231
4槓子寮山基隆中正區163
5觀音山新北八里區616八里-觀音山 硬漢嶺 景色開闊享受臺北盆地大屯山與台灣海峽
八里-觀音山 快速安全的夏日健行 硬漢嶺見山海景色
6基隆山新北瑞芳區588瑞芳-基隆山 360度山海景觀 賞落日觀夜景 只要30分鐘
7紅淡山基隆仁愛區210
8大崙頭山台北內湖區478內湖-大崙頭山 親民步道美好景觀
9劍潭山台北士林區153士林-劍潭站到劍南路站 橫跨劍潭山 老地方觀機平台賞台北
士林-劍潭山親山步道 三角點/微風平台/北眼平台/老地方觀機平台/圓山飯店
10五分山新北平溪區757平溪-五分山 360度景觀 有山有海還有101城市景觀
11姜子寮山基隆七堵區729七堵-姜子寮山 霧鎖360度景觀 白牆一片…
12大尖山新北汐止區460汐止-小百岳大尖山 汐止人後花園 快速登頂賞遼闊景觀
13南港山台北南港區375信義-台北最美天際線 九五峰+南港山+拇指山+象山 輕鬆路線走起來
14土庫岳新北深坑區389深坑-初秋的土庫岳 清爽舒適愜意的健行
15大棟山桃園龜山區405龜山-大棟山 開車直達小百岳
龜山-山佳/大棟山/樹林 春暖花開走起來
16南勢角山新北中和區302中和-南勢角山(烘爐地) 土地公公保佑你的簡單小百岳
17二格山台北文山區678石碇-二格山 輕鬆快速宜人郊山 賞101與翡翠水庫
18天上山新北土城區429土城-天上山 快閃小百岳 20分鐘登頂
土城-15分鐘登頂太輕鬆 秋遊天上山太舒爽
19福德坑山新北三峽區321三峽-鳶山彩壁 福德坑山 鳶山 爬郊山拍美照
20獅仔頭山新北新店區858新店-獅仔頭山 驚險崖梯輕鬆走
21金面山桃園大溪區667大溪-金面山 全程林蔭遮蔽 攀爬不斷很有趣
22東眼山桃園復興區1212復興-東眼山 藍天白雲青山綠樹…景色壯觀視野開闊…還有美麗的彩虹
23溪洲山桃園大溪區577大溪-溪州山 登小百岳眺望石門水庫景緻
24石門山桃園龍潭區551龍潭-石門山 眺望最美的石門水庫
25石牛山新竹關西鎮671關西-石牛山 景觀好路線多變有趣的小百岳
關西-景觀好路線多變 被震成兩半的石牛山巨石
26十八尖山新竹東區130新竹-超輕鬆登十八尖山 最親民方便的小百岳
27飛鳳山新竹芎林鄉462芎林-飛鳳山 觀日坪步道 O型健走
芎林-飛鳳山中坑山大板根 秋高氣爽最好的活動
28李崠山新竹尖石鄉1914
29獅頭山苗栗南庄鄉492南庄-獅頭山 廟宇古剎 古木石壁 愜意輕鬆
30五指山新竹北埔鄉1062五峰-五指山 美哉五指連峰
31鵝公髻山新竹五峰鄉1579
32向天湖山苗栗南庄鄉1225南庄-向天湖山 彷彿仙境的雲霧步道 爛泥巴多了點
33仙山苗栗獅潭鄉967獅潭-登仙山 飲仙水 手腳並用登頂賞美景
34加里山苗栗南庄鄉2210南庄-苗栗國第一高峰 小百岳加里山 拉繩攀岩直上頂峰
35火炎山苗栗三義鄉596三義-火炎山 迷你大峽谷 感受大自然鬼斧奇怪
36關刀山苗栗三義鄉889三義-關刀山 出關古道關聖段 超冷門小百岳
37馬那邦山苗栗泰安鄉1407泰安-馬那邦山 登頂的一抹楓紅
38鐵砧山台中外埔區236外埔-鐵砧山 輕取海邊小百岳
39稍來山台中和平區2307
40聚興山台中潭子區500潭子-聚興山 新田步道 春暖花開走起來
41頭嵙山台中北屯區859新社-最速路線30分鐘上頭嵙山 大坑五號景觀真讚
42南觀音山台中北屯區318北屯-南觀音山 輕鬆登小百岳 城市山林盡收眼底
43三汀山台中太平區480太平-三汀山/咬人狗坑步道 視野遼闊看盡台中城市景觀
44暗影山台中太平區997太平-暗影山 好遠…但好輕鬆 15分鐘完登
45大橫屏山南投國姓鄉1205
46阿罩霧山台中霧峰區249霧峰-阿罩霧山 全程產業道路 沿路好景觀
47九份二山南投國姓鄉1174
48橫山彰化社頭鄉444
49貓囒山南投魚池鄉1016魚池-貓囒山 輕鬆爬山賞日月潭
50集集大山南投集集鎮1392
51松柏坑山南投名間鄉430
52後尖山南投魚池鄉1008
53鳳凰山南投鹿谷鄉1696
54金柑樹山南投竹山鎮2091南投信義-嶺頭山金柑樹山 順訪忘憂森林迷霧景緻
55石壁山雲林古坑鄉1751
56雲嘉大尖山雲林古坑鄉1299古坑-雲嘉大尖山/二尖山步道 輕鬆享茶園與山林景觀
57梨子腳山嘉義梅山鄉1176
58獨立山嘉義竹崎鄉840
59大塔山嘉義阿里山鄉2663
60大凍山嘉義阿里山鄉1967阿里山-大凍山 外掛頂湖步道 登頂展望佳
61大湖尖山嘉義番路鄉1313
62紅毛埤山嘉義東區150
63大棟山臺南白河區1241
64崁頭山臺南東山區844
65三腳南山嘉義大埔鄉1186
66西阿里關山高雄甲仙區973
67竹子尖山臺南楠西區1090
68東藤枝山高雄桃源區1804
69白雲山高雄甲仙區1044
70刣牛湖山臺南南化區799南化-刣牛湖山 荒煙漫草 冷門小百岳
71鳴海山高雄茂林區1411
72旂尾山高雄旗山區318
73尾寮山屏東高樹鄉1427
74大崗山高雄阿蓮區312阿蓮-大崗山 颱風天撿小百岳 外掛盤龍峽谷一線天
75觀音山高雄大社區169
76笠頂山屏東瑪家鄉659
77壽山高雄鼓山區356
78棚集山屏東來義鄉899
79女仍山屏東獅子鄉804
80里龍山屏東牡丹鄉1062
81萬里得山屏東滿州鄉528
82灣坑頭山宜蘭頭城鎮616
83三角崙山新北坪林區1029
84鵲子山宜蘭礁溪鄉679
85三星山宜蘭大同鄉2352
86祖輪山花蓮秀林鄉1599
87立霧山花蓮秀林鄉1274
88初英山花蓮吉安鄉906
89鯉魚山花蓮壽豐鄉601
90月眉山花蓮壽豐鄉614
91八里灣山花蓮豐濱鄉924
92萬人山花蓮富里鄉886
93都蘭山台東東河鄉1190
94太麻里山台東太麻里鄉1340
95加奈美山台東大武鄉780
96巴塱衛山台東大武鄉614
97紅頭山台東蘭嶼鄉552
98蛇頭山澎湖馬公市20
99太武山金門金湖鎮253
100雲台山連江南竿鄉248

有小百岳當然也要有正宗百岳的計畫啊…只是3000公尺起跳的百岳,  還是得準備好心情還有體能,  加上各種設備

現在只有設備準備好,  心情…需要一點時間,  體能更是需要訓練…

編號山名縣市鄉鎮市區高度文章
56郡大山南投信義3278信義-郡大山 坐車比爬山累…豔陽天出大景
70石門山花蓮3237合歡山-半小時登百岳 編號70石門山
77關山嶺山高雄
桃源3176桃源-百岳編號77 南橫三星之關山嶺山 視野開闊輕鬆走

信義-台北最美天際線 九五峰+南港山+拇指山+象山 輕鬆路線走起來

小百岳探訪的行程終於展開,  在不知道多少天的陰雨綿綿整個人準備發霉後的好天氣

這天選擇了位於台北市最方便的南港山,  小百岳編號No. 13,  海拔374公尺,  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695

看來看去,  發現南港山原來位於南港山系,  四獸三也在這山系裡,  所以整個路程也是以四獸山登山步道為主

這一趟,  九五峰南港山拇指山象山一下子就走了四個小山,  算是收穫滿滿啊

本來這一區的登山步道就是很多台北人喜歡到訪的,  因為高度不高步道建置的非常完整景觀又很好

所以有超多的入口可以進出,  這次選擇了松山慈惠堂旁邊的入口進,  走一大圈象山公園這裡下山

結論,  台北人真的幸福,  可以有這樣鋪設完整又整齊乾淨的步道可以親近山林

不過,  在攀岩路線被封了之後,  只剩下走步道這個選項,  沿路就走走走…沿路就一直走階梯,  其實有點點無趣

還好,  有個個山頭可以收集,  還有不同角度看到飽的101景觀,  讓整趟行程多了些有趣…

雖然說走起來有點無趣,  但是這還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在台北你可以搭捷運坐公車快速到達登山口,  快速地開啟山林之旅…讚

我們是從虎山環狀步道走起的,  然後接到四獸山步道,  最後接到象山步道下山

整個入口處有大大的四獸山市民森林招牌,  這裡有兩條路線,  右手邊就是虎山溪步道,  在市民森林牌子後就是虎山登山步道

這是右邊的虎山溪步道,  這座橋也是超美的打卡景點,  沒有想到根本就在入口處也太方便到達

步道旁有階梯可以下去,   讓你可以輕鬆地接近溪流也可以拍到更美的照片,  從這裡往橋上拍真的絕對好看

快速拍了照片就閃了,  因為今天沒有要走這個步道…不過後來發現,  原來兩個步道相通…

虎山步道…全程都是階梯…一直走階梯其實有點無聊

虎山上有可愛的小老虎石像…之前才一直在討論要來去泰安爬水雲三星的龍虎鳳三座山

那一座虎山,  有1492公尺高,  登高八九百公尺,  跟這一座虎山很不一樣的景致

快速地來到了這個小廟之後,  從後方繼續走…整個步道超多可以休息的點,  吃吃東西喝個水,  或是休息一下賞個美景

高度慢慢地爬升,  景觀也逐漸變好…

一路上的指標都很清楚,  然後每一個指標都好幾個點…南港山系的路線真的是四通八達啊

今天走的路線,  稜線部分也是北大縱走第六段的路線,  據說台北大縱走是很多人壯遊的計畫,  好像也可以考慮…

仁者樂山…

就是這一片,  信義區的天際線很美啊…這天全程就是面對這一片天際線挺過癮了…看不停的101

結果全程不知道拍了多少這樣的照片…很愛…

展望很好,  還可以看到陽明山

這角度也太完整了啊,  沒有任何山的遮蔽…

以前有很多人來南港山攀岩,  查資料時候也有很多人說這裡攀岩很有趣,  不過最新的訊息是幾個攀岩的路線都被封閉了

也豎立了告示牌請大家不要攀爬,  同時把纜繩拆除,  我想應該是山壁陡峭有人在攀爬過程中受傷吧

九五峰…耶…這裡是整個山最高的地方了,  比南港山還要多1公尺呢…大概就是那刻有九五峰大字的大石頭增加的高度吧

舊式這一顆啦,  真的不小…來這樣熱門的步道,  要拍照要抓緊時間,  千萬不要等…因為等一等通常都等到一群大媽團…

據說這個名字的來由,  是因為楊森將軍以九十五歲的高齡登此山,  大將軍身體真的硬朗,  我們這些後輩當然也要走起來

過了九五峰,   再走沒多遠就是南港山了啊,  這天是帶著小百岳護照來拍照的

南港山,  小百岳編號No. 13,  海拔374公尺,  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695

九五峰375南港山374公尺,   就是整個山頭的最高點了,  所以接下來就陸續往下,  一樣是鋪設良好的石頭階梯步道

每到一個展望良好的點,  就忍不住要拍張照片,  整條步道就是景觀好,  到了跨年有煙火的日子,  絕對一位難求

又一個大轉角….

這大石壁還挺漂亮的,   過了這裡沒有多久就是往拇指山的叉路了

一樣,  101的展望台,  2022年的前兩個月北台灣的天氣真的是讓人心情鬱悶啊,  這天的天色清朗透出藍天超多人走出門的

看到這拇指山頂峰的指標,  0.5公里…這一路往上…還有500公尺喔???   不過十冊後…確認應該是少打一個0吧,  應該是0.05公里吧!

這一小段路線,  真的跟整個步道完全不同,  感覺有趣多了,  只是…也太短了根本還沒開始就登頂

拇指山是台北盆地東側的也是南港山系中的一座山峰,  海拔高320公尺,  從市區看姆指山狀似拇指擎天…這…真的假的?

姆指山是一座單面山,  東坡較平緩西坡為陡坡,  山頂就一大塊岩石構成

這裡的展望非常的好,  有360度的景觀,  不只看到101還有整個台北盆地與四周的山林,  超美…

本來還有點陰陰的天空,  終於出現藍天了啊,  拍照要排隊然後有很多人看著你拍,  有點小尷尬…

馬蹄形平台,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展望好…往右就是回市區象山方向,  如果往左就是往麟光站

沿路依舊是階梯

從拇指山過來,  一路也要兩公里多才會到象山,  不用多介紹了…象山絕對是全台灣遊客最多的山了啊

象山位於台北盆地東緣的南港山系西側,  山形看起來有象的樣子而聞名,  與鄰近獅山虎山豹山合稱為四獸山

山頂海拔183公尺,  擁有無敵的景觀,  特別是可以近距離看到101的景觀,  很多人拍到101美景都是在這裡

攝影平台這裡超多人的啦,  也難怪畢竟這裡景色之好的,  而且天色又更棒了,  藍天沒有什麼白雲,  陽光露臉好燦爛

象山雖然不高,  但是就是層層的階梯上來,  所以下山其實沒有很舒服,  對膝蓋是很大的考驗啊

信義-象山 走春去在這樣美好的時光

象山登山口的指標換了,  換成可愛的大象造形了…很可愛…象山步道真的讓人很可以一訪再訪啊

新豐-鳳崎落日步道 走一個輕鬆自在天涼好個秋

住在竹北的人,  有多少人不知道竹北其實是個有靠海的城市呢?  以前我還真的是不知道

大部分的時間都生活在高速公路跟高鐵附近的生活圈,  總以為這就是竹北

看其實,  竹北有靠海,  鳳崎落日更是從清朝就被認證的美景,  到現在還是吸引了竹北人

這天是從天德堂這裡出發,  很久前來的上是從蓮花寺,  另外靜善宮也是一個可以上步道的入口

天德堂是天德教在台灣規模最宏偉且最具代表性的廟宇,  sorry我對宗教沒有研究我沒有聽過

不過網站是這樣說的…天德教是融合了儒家的佛教的慈悲、忠恕之道、道家的道德、耶穌的博愛以及回教的清真…

喔…來走鳳崎落日步道,  可以把車停在天德堂前方的停車場…

鳳崎步道是在新豐與竹北濱海公路交界處,  因為連接了竹北的蓮花寺到新豐的天德堂,  又稱作蓮花寺或天德堂步道

全長3公里,  沒有太大的坡度上下,  所以是一個輕鬆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走的步道

這個步道地圖在步道的很多地方都有,  相當的清楚,  全長三公里,  單程大概100分鐘

橘色的路線就是主要的路線,  至於深紅色的部分就是支線…

整個步道大部分都整理得非常好,  有樓梯水泥地,  走起來很輕鬆…

讓人神清氣爽的好天氣,  這天真的是天氣舒服又清爽,  冬天有這樣的陽光就讓人忍不住要出門啊

而且這樣的天氣出來走步道,  不太會流汗…北台灣的冬天總是陰雨多於艷陽天,  一定出來曬曬太陽的

不管在步道入口跟步道中都有告示牌,  原來這步道附近就有軍事區域,  所以大家不要亂闖啊

這步道沒有難度可言,  所以適合闔家一起來…步道中間還有一些健身設施,  讓小朋友可以走步道多點樂趣

景色優美啊…

途中還有一些軍事設施,  這些都是在日本佔領台灣的時候,  用來抵禦美軍用的…

沿路也有不少的芒草啊,  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啊…整個步道真的很舒適…輕鬆走幾個小時也沒留太多的汗…

防空洞…

這是最好看夕陽的地方,  就在輕鬆點與鳳崎小鋪前方,  有免費的涼亭可以休息,  當然也可以進店家喝杯飲料

在鳳崎小站那邊,  有兩條路線可以往蓮花寺,  去程選擇了走正式的步道…不過往前走沒有多久就來到了這泥巴步道

這裡地板上超多的樹根的,  要小心走…不過也增添了樂趣

沿途都是相思樹耶,  毛毛蟲很多…哈哈

一路下到產業步道,  這就是上次我走的路線,  往下直走就可以到達靜善宮,  大概也是幾百公尺就會到

這個路線就真的一路產業道路到靜善宮,  超級好走…

不選產業道路,  繼續往步道走…很快就可以到蓮花寺了

沒多久的時間就來到了不到的另一側蓮花寺,  上次來就是從蓮花寺這裡出發的,  寺前方的停車場位子不少,  挺便利的

這裡除了好停車之外,   在一旁還有公共廁所,  方便所有來走步道的遊客

蓮花寺位於竹北鳳山崎山之上,  據說整座山的地勢很像蓮花座,  所以這廟名取為蓮花,  廟宇建於民國42年主祀觀音佛祖

蓮花寺不到這一側,  以花崗石鋪設的階梯也有枕木的林道,  整個步道整建的非常好

回程打算慢慢走,  想說竟然接近傍晚了,  就來看個美麗的落日吧…

在這各休息區往山上走,   走稜線的概念算是捷徑一路可以走到輕鬆點這各餐廳

輕鬆點,  嘿啊…走到輕鬆點快了一些,  也真的是輕鬆點

這條路線,  就一開始的時候往上,  但是很快就到了稜線,  也是很好走…而且走這路線可以少走10幾分鐘

更高景色更好啊…

連根拔起大概就是這樣…

四點多了,  太陽的熱度也減退了不少,  想說既然都這時候了,  等著落日的餘暉應該是最好的ending吧

回到了輕鬆點這裡,  原來這小店一點都不小啊,  在林間有不少座位,  這樣的天氣在這裡喝茶過一個下午也很好

這天到底是…一陣陣的黑煙就這樣地飄過天邊…

這天的天色真的超美的,  藍天綠樹…可以期待夕陽

風一來…國旗飄揚…然後黑煙也跟著來湊熱鬧

鳳崎晚霞,  在很久以前新竹還是淡水廳一部分的時候,  鳳崎落日被淡水廳誌列為全淡八景之一

以前的淡水廳可是包含了現在大半的北台灣,  顯然這景色獨樹一格絕對值得走一趟

梅山-太平雲梯+雲之南道+孝子路 輕鬆健康拍美照賞美景

經過了梅山36彎來到了梅山,  這36彎可真是有挑戰性…

在空氣圖書館喝了杯飲料拍了照片,  然後就是要來旁邊的太平雲梯走走曬曬太陽  梅山-空氣圖書館之這裡沒有書

其實在來到太平雲梯之前是沒有什麼期待的,  感覺就是條人工的為了促進觀光蓋起來的,  不過整體還不錯

記得之前去七彩吊橋,  一開始也覺得還好,  真的走起來還是開心愜意的…哈哈

信義-沉潛深山的彩色巨龍 雙龍瀑布/七彩吊橋

本來今天的行程就只有太平雲梯的,  不過後來加碼了雲之南道跟孝子山步道,  然後太平老街簡單逛逛吃吃

重點應該不用上班的心情吧,  雖然電話響了LINE訊息來了還是回一下,  但是總覺得星期五下午不用在公司真好

太平雲梯為高山單跨景觀吊橋,  跨跨太平山與龜山間,  海拔1000公尺左右,  長度281公尺

進入吊橋前就要先拍一張全景啊,  在售票口上了Klook買票,  省10元,  然後直接刷QR code進吊橋參觀

這是雲梯入口處有一個景觀平台,  視野很好,  只是來的時候天色太亮然後又有點霧霾看不太清楚

不過看看IG上的照片,  這裡的嘉義風光夕陽晚霞雲海等自然景觀很好,  也可以看到梅山36彎

聽說在入夜後還有精彩燈光,  每天彩虹七彩輪流播送啊,  讓整個雲梯增添了浪漫的氣氛

太平雲梯位於海拔 1000 公尺,  長度又有281公尺,  不只有對流的風加上地形地質限制

所以整個設計很特別, 走的是非對稱的設計,  構南北(主索)及東西(抗風系統)均非對稱

北橋塔二力桿,整體施工難度高,全橋纜索材料均是臺灣自製,也是首座進行風洞試驗的人行吊橋, 可耐十六級強陣風。

北橋塔高 22.8 公尺位在太平山脊,  南橋塔僅高 5 公尺隱沒在龜背山腰中,  入口這裡就是北塔橋囉

雲嘉這裡大部分都是平原,  所以感覺很遼闊,  天氣好點還可以看到台灣海峽

北塔如龍抬頭,  喻二十四節氣的驚蟄,  喻示新的一年要開始給村里帶來好運氣

吊橋為龍身, 龍尾(南橋塔)沒入龜背山, 形成龍龜意象,  有榮歸之意

配合地形設計南側隱沒的橋塔,  猶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賦予了這麼多意義,  讓人走起來更是飄飄然啊

背影來一張…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拍背影照的呢?

看著梅山36彎,  真的是蜿蜒曲折的讓駕駛為難,  不過很有趣啊,  每一個彎都有標註號碼,  然後還有勵志標語,  哈

白色巨龍連繫了兩座山頭,  這天沒有雲霧飄渺的夢幻,  陽光溫暖的照著,  藍天之下綠樹中的美景連連

在南橋塔的這一邊,  你可以選擇直接下山,  也可以一路跟著步道往上,  這就是雲之南道

雲之南道銜算是輕鬆簡單不太長的步道,  雖然一開始是一個陡坡268階的階梯,  還沒真的喘就到了

一路上有好幾座涼亭可以休息,  但最美的就是一路在茶園中穿梭,  綠意盎然的環境搭配著藍天綠樹真的好舒服

開心耶,  就在茶園中穿梭耶…

真的好美啊,  完全不累的行程,  然後可以坐在這涼亭中休息欣賞茶園與山景

真的是可以拍廣告的景觀啊…在這一站之後我們還真的往了拍御茶園廣告的茶園前去,  可以晚了點到過了開放時間

從雲之南道下來就看到了孝子路步道了,  因為還有點時間就走了進去,  沒想到一路就到達了太平老街的太平國小

孝子路步道就位於太平村,  登山入口有有兩處  一處是老街竹林茶坊再來就是今天走著接著雲之南道的茶園產道等

這個步道沿途是翠綠的孟宗竹林,  幾乎被包覆了,  陽光透過縫隙照了真的很漂亮,  那種綠帶著自然那種陽光亮眼不曬人

不知道為什麼,  只要有竹林就想到李慕白,  輕巧的在竹林間飛舞著…

本來還可以一路走到大巃頂步道的,  但是時間不夠沒能成行,  好像說這不道也是很美的

除了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園之外,  還可以看得很遠,  大尖山二尖山也是一片美景

大坪老街走到太平國小前方即有孝子亭,為其另一入口,往石階步道經過吊橋,即為太平最負勝名的孟宗竹林。

這園區滿滿的孟宗竹,  孝子路這名字來自於二十四孝當中孟宗為病中的母親在寒冬哭竹生筍孝感動天的故事

雖然這故事有點不切實際,  但是算是讓年輕一輩知道有24孝這故事也不錯

一路走過這吊橋,  底下是台162甲,  高高的位置往下看還挺有趣,  而走完這吊橋也差不多要到太平老街了啊

本來想說太平雲梯沒有什麼…就一座吊橋,  但是搭配了茶園景觀的雲之南道,  還有滿滿被孟宗竹的孝子路步道

滿滿自然景觀中感受梅山的美,  沒有太多遊客的周五下午總是讓人感覺輕鬆,  這樣的旅程很喜歡

芎林-飛鳳山 觀日坪步道 O型健走

本來的計畫是走走溪洲山的,  那是位於石門水庫旁的郊山, 被列入小百岳之一

不過一早起來,  因為桃園下雨毛毛細雨,  但新竹卻是晴空萬里,  臨時的改去飛鳳山,  一樣是小百岳的挑戰

飛鳳山其實離家裡很近,  竹北過去一路到登山口才20分鐘左右的車程

不過就很多年前去過一次,  好像記得很累…現在想想那時候體力到底有多差啦, 這天走就覺得游刃有餘

雖然之前去過,  但還是研究了一下,  才發現之前其實只有飛鳳山直上直下,  都是階梯

比較有趣的走法,  其實是飛鳳山加上觀日坪步道,  O型的走法樂趣十足

先說結論,  O型走法逆時針應該比較有趣,  先走觀日坪步道再走飛鳳山步道

其實飛鳳山真的是新竹人很常去的郊山,  這裡真的可以有運動流汗的感覺,  但又不讓你覺得困難不好親近

而且飛鳳山這裡,  準備了三個停車場,  車位不少等不了多久就有位置,  真的是山友友善的設計

O型健走起登的位置有兩個地方可以選擇,  大概抓3個多小時可以完成,  流汗又不會太累剛剛好的行程

順時針就是從代勸堂開始,  先走飛鳳山步道再接觀日坪步道

反過來逆時針走法是從是修心宮起登,  先走觀日坪步道,  再從飛鳳山步道下來

觀日坪步道就是原始走在林間的步道,  偶爾有一些階梯,  但感覺就是大自然中漫步的感覺

飛鳳山步道,  就比較人工了…幾乎都是水泥階梯,  一直爬樓梯感覺就比較無趣但也是安全很多

起登了,  這是代勸堂前方的涼亭景觀,  這裡高度200多公尺並不高,  高速公路就在前方筆直往南

才剛剛開走就有感覺到坡度了啊,  從代勸堂這裡出發的飛鳳山步道,   以階梯步道為主,  相當適合闔家一起來的設計

接下來就無窮盡的階梯了…

沒走多久就看到了第一個涼亭,  還沒有流汗耶…

不過每一個涼亭都設置在有著很好景觀的位置,  休息也好看風景也罷,  讓你在無聊的階梯外起碼有美景可賞

這天的藍天白雲,  在綠樹間賞著開闊的大景,  心情真的就好了起來,  距離竹北這麼近,  應該要常常來的

大部分的步道都位於林間,  樹蔭遮蔽著不會曬到太陽,  所以真的是輕鬆愜意的步道

然後第二個涼亭就到了,  喜歡跟三角點拍照的人可以在這裡找一下飛鳳山的三角點

雖然號稱三角點,  但這裡並不是整段行程最高點,  觀日亭跟後續的中坑山都高許多

可以看到台灣海峽喔,  天氣好真的可以看得好遠喔

哈哈,   原來才走了800公尺而已啊

相思崖,  相思林上相思崖,   相思崖畔寄相思…不過這裡…視野不好耶,  因為景觀都被前方的樹給遮住了

不知道,  相思崖…到底…什麼意思

過了相思崖就到這一步道最重要的位置了啊…會經過一個大大的三岔路口

觀日亭,  這裡的人真的不少,  我也記得這是上次來的時候到的最高點

這裡居高臨下景觀很好,  坐下來光是吹風就讓人覺得忘憂啊

正前方的建築物,  上方的位置,  有沒有看到101…

當然是沒有啊,  這天的天氣雖然好但是看不到101啊,   很期待有兩星期前去石門山那樣的好運的,  可惜了

這山勢一坡接一坡的,  看到有人用peakfinder來定位每一座山,  很棒的app, 對於喜歡登山的人超實用

101就在前方喔…

觀日亭的另一邊,  一樣是看台灣海峽…右手邊就是竹北左手邊是新竹,   超多高樓的

從觀日坪涼亭後方步道過來, 就會到達步道的最高點小百岳, 中坑山三角點462公尺

看了好幾個地圖都有看沒有懂,  後來才發現不用想這麼多就是往前走…

看到這電波塔就是快到了啊,  本行程的最高點

三角點,  還有中坑山的牌子,  462公尺

這角度有點不同,  左邊是竹北…

既然已經到達了至高點,  快速的回程吧…大概2.8公里的距離走觀日坪步道…從2.8公里開始倒數

 

雖然是12點多,  畢竟是秋天了,  陽光明亮但是不太曬人

這樣的天氣也是最適合爬山的季節了,  微風吹拂的恣意,  汗珠也沒那樣的惱人,  鳥叫聲的陪伴著步伐一步步

有景觀餐廳啊,  聽說這大片山都是這家人的…

 

這小平台的景觀OK,  但在這裡休息的人還不少,  這裡距離登山口已經很近了

整個觀日坪步道,  沒有太多的階梯設置,  大部分都是運用自然的石頭樹根當作踩點

其實這樣的行程走起來樂趣多很多,  但也必須要更專注因為每一步腳下都是不同的狀態

也就是這樣多變帶著些許挑戰的樂趣,  很推薦是走觀日坪步道上,  飛鳳山步道下

陽明山-頂山石梯嶺步道 迷霧中的步道體驗 夢幻柳杉林藏在陽明山中

朋友說,  陽明山有個漂亮的柳杉林,  有著不一般的陽明山景觀…去了不少次陽明山的我真的好奇了…

每次去陽明山,  竹子湖小油坑七星山大屯山…聞著刺鼻的硫磺味,  看著滿山的芒草與箭竹,  原來…還有柳杉林啊

這個行程是頂山石梯嶺步道,  很多的介紹裡面都很推這一段步道,  而柳杉林的確是很吸睛的一部分

開車來的我們,  把車子停在擎天崗停車場,  這裡可以走寬闊視野好的大草原環狀步道,  也可以一路走頂山石梯嶺步道

我相信這裡平常一定是停車位一位難求的,  但是這天天氣不太好所以上山的人不多

還好,  風不大走起來還算是舒服,  如果陰雨綿綿滿是霧氣的天氣,  在颳著冷冽的東北風的話,  這行程鐵定要取消的

整個步道最讓人驚豔的是林相很豐富,  擎天崗有大草原,  沿路也看到闊葉林,  加上柳杉林的清幽…

不過這天是這樣的…有點無言

整個步道是6.4公里,  就從擎天崗的停車場這裡開始,  一路可以走到風櫃嘴

天氣好的話,  來回13公里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健行行程,  不過這天陰雨路滑,  我們到目的地柳杉林就好…不過也來回9公里啊

擎天崗這裡很多避牛樁,  遇到台灣水牛請敬而遠之阿,  不然真的用到這避牛樁就尷尬了

主要的步道就是走在頂山、石梯嶺的稜脊線上,  這裡被大屯山七星山的火山熔岩給覆蓋了,  所以山勢比較平緩

入口以擎天崗嶺頭喦為起點,  沿途行經金包里大路城門,  磺嘴山登山口石梯嶺頂山,  最後抵達萬溪產業道路之風櫃嘴登山口

金包里大路,  不過不是這一條,  只是這古蹟來著一定要拍張照片的

看到這指標,  要看清楚啊…一開始我們是走錯,  然後又繞了回來…要往風櫃口的方向走過去

這天從踏出車門的第一步,  就感受到北台灣冬天陰雨潮濕,  霧氣根本內建水氣…撐傘麻煩但不撐衣服又會濕

但其實最麻煩的,  是步道的階梯都是石頭,  冬天就偏濕滑,  加上地面的泥土豁水成泥, 真的得謹慎的每一步

其實這樣的陰雨天真的別有風味啊,  基本上遊客少得多是真的很清靜的,  只是啊…

在這山區的幾個小時間,  大概都這樣的,  霧氣濛濛的有點神祕有點夢幻,  如果天氣好應該又是很不一樣的景色

雙葉蕨,   這可是珍貴的活化石啊…據說這跟恐龍是同一年代的…查了查網頁,  有人是這樣說的

侏儸紀恐龍腳邊的植物,  活了兩億年的雙傘蕨,  曾經有位英國學者來台灣見此落淚,  國外只看到化石在台灣卻望見真跡

在陽明山這步道上,  還看到挺多雙葉蕨的,  知道這是活化石更需要大家的珍惜與保護,  現在雙葉蕨是淡蘭古道識別系統的標誌

山在雲霧飄渺中,  這告示牌想表示的大概就是眼前這個樣子吧

現在想想,  其實我們也挺有耐心的,  這樣沒有景觀的一路往前…

能見度真的挺差的,  沒有群山環繞沒有秀麗的景觀,  有的只有迷濛一路不變的白

石梯嶺海拔862公尺,  這裡是整座山頭的至高點,  眺望陽明山群峰的極佳據點,  只是啊…今天…沒有景觀…哈哈

陽明山海拔不高,  不過這裡的天氣跟市區竟然會有超兩極化的不同啊,  下山跟朋友碰面才發現,  市區竟然天氣舒適

看著步道慢慢地進入了林間,  外面是針葉林,  我們的終點柳杉林就快到了

如果只是要來柳杉林,  其實從風櫃嘴入口過來比較近啊,  大概來回只要4公里多,  只是…到底在陽明山怎麼來這一片不同的林子呢

原來這些都是日治時代的人造林,  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台灣總督府為了紀念日本皇太子訪臺進行大規模的造林運動

整片柳杉林相單一真的好漂亮啊,  大口呼下一口清新的空氣,  就是柳杉林的神祕感

我們這天來的時候,  整個林間有點迷幻,  少了陽光多了霧氣迷濛,  帶點神祕感想讓人一探究竟

好夢幻….然後…其實有陽光會更好的吧,  那種林間灑滿了透過樹梢的陽光…

頂山石梯嶺步道每200公尺都有里程標示木樁,  去程的時候總覺得怎麼還這麼遠,  但回程走起來好快,  真的歸心似箭

瑞芳-基隆山 360度山海景觀 賞落日觀夜景 只要30分鐘

住在九份除了看看遠處的基隆嶼之外,  一定會注意到一旁的基隆山

很漂亮的一座山,  滿滿的樹木布滿了整個山頭,  仔細點看看還可以看到步道上持續往上的遊客

多看幾次,  想說來登一下基隆山好了,  來九份除了感受九份的日與夜,  走個步道也是不錯的方式

這是從往北34線的三叉路口往山上看過去,  真的不高,  但是這樣的美好天氣走走山流流汗很不賴

基隆山是位於九份與金瓜石的界山,  原名雞籠山因貌似雞籠故名之

整座山不高,  海拔高度約為588公尺,  是一座錐形死火山,  重點是…步道只有900公尺啊,  可以流汗但又不太累的步道

基隆山的登山口還挺好找的,  說是位於隔頂,  其實距離九份老街也不過三百多公尺

不過更好理解的就是九份往金瓜石那三叉路的地方,  在這裡有兩個大停車場算是挺方便的

步道的開始是這樣,  感覺很簡單耶,  而且步道頭還有樹蔭遮蔽挺舒服,  不過沒多久就變開闊了

除了原名叫做雞籠山之外,  也稱作大肚美人山,  因為從金瓜石看過來有點像是個孕婦仰臥在大地上

在光緒6年才取基地昌隆之義更改為基隆山,  跟基隆沒有太多關係,  頂多就是不太遠

雞籠山有個傳說,  清朝時傳說這裡是台灣龍脈的龍首,  基隆嶼就是龍珠,  所以雞籠山不可以開挖不然會遭天譴

但這樣也讓不肖份子-林英林黨兄弟利用這個傳說大家不敢挖,  它們就動手了…然後獲得許多金礦然後逃走

很愛拍…爬山不重要,  拍幾張照片比較重要,  不過也是滿身汗滿是狼狽前留下照片

基隆山屬於基隆火山群是一座錐形死火山,  大約距今170萬年前時活動

石英安山岩侵入時同時發生的礦液而產生了金銅礦床,  也自造就金瓜石九份礦業開墾風光一時的主因

景觀真的超好的啦,  而且沒有走太久就可以看到這樣很開闊的景觀啊,  右手邊就是九份小鎮

不用走到最高就可以看到了鼻頭角,  白色的燈塔很清晰,  原來鼻頭角這麼遠都還在瑞芳鎮啊

瑞芳-鼻頭角台版萬里長城 海濱步道景色壯麗

一階一階樓梯一路往上,  都沒有遮蔽喔,  所以防曬要做好,  不要以為才30分鐘,  真的會曬傷

從登山口到山頂途中有三座涼亭可供休憩,山頂有天線基地台和觀景平台觀濤坪,路程約30至40分鐘

第三座涼亭這裡就是步道的終點了啊,  這裡還有通訊的基地站

爬了半個多小時,  已經滿身大汗了,  不過山頂的景觀真的是最好的回饋…超美的

山頂這裡可以說是有360的景觀啊,  除了可以回頭看看九份所在的山頭

更可以看到美麗的海景,  一路從遠遠的鼻頭角,  北海岸蜿蜒的海岸線,

然後八斗子和平台也都清晰可見,  當然基隆嶼也感覺好近,  然後…101,  是的台北101就在太陽落下的西南邊

除了基隆嶼之外,  真的可以看到遠遠的和平島

有聖光,  很美…然後隱約有看到101

 

硬是要拍一下啦,  小百岳6號基隆山, 588公尺

基隆山上的植物以五節芒為主,  因為這裡的岩層比較硬,  而且一整年海風吹著連與都帶著鹽份,

這天來其實已經是秋天了,  雖然芒草還沒有滿山,  但是這種蕭瑟感已經滿滿

除了芒草之外,  然後還有一些少見的野百合喔

隨著天色漸晚,  太陽西下,  山上這裡人竟然越來越多啊,  因為黑幕降臨的時候九份的萬家燈火將是這裡最美的景色

燈還沒亮就可以感受到了,  可以想像這裡有多美了啊,  IG可以看到一些專業攝影師拍出那種超美的九份,  用基隆山的角度

想要來上山拍照很OK,  可以5點左右再上山,   可以的話帶著頭燈不然也要確認手機的電池夠用可以開手電筒

天黑雖然有這樣的美景,  但是整片山裡面沒有燈光,  階梯一階接著一階的沒有登真的挺危險的

大同-太平山見晴懷古步道 躍上CNN的迷人小徑 輕鬆好入手

CNN評選全世界最美的小徑之一,  這樣的存在還不走起來?

這是見晴懷古步道, 帶著詩意的名字,  光是想的就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見晴懷古步道位於太平山,  就在抵達太平山莊前大概兩公里的地方

一路開車上山除了山路蜿蜒曲折有著陡峭的上坡之外,  一切都好

幾乎全線都是雙線道,  有著非常平整的柏油路,  有著很清楚的指標,  有著綠意盎然的林相

因為是開車過來的,  最擔心的就是停車了啊,  不過你的憂慮太平山都想到囉

從山下開上來,  經過見晴懷古步道後1.3公里的地方,  有寬敞的停車場

停好車,  上個洗手間,  再出發開始古道的探訪,  再美好不過  (古道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3公里處)

有了讓大家方便的停車場,  總不能要遊客走在車道上去見晴吧,  這些太平山都想到了

一路沿著車道邊,  設置了步道,  感受古道前先看看遼闊的山景

整個步道真的就是懸空設置啊,  使用了鐵件與石子,  最搭山區多雨的天氣,  不會積水不會濕滑

只能說運氣太好,  有一個陽光燦爛的好天氣,  記得要防曬啊,  見晴古道不曬但聯絡步道超曬

見晴懷古步道係由太平山見晴線運材軌道部分路段整建而成,  原長有5.5公里

太平山是早期的林場,  所以有很多運送木材的鐵軌與索道,  伐木不在的年代,  這些遺跡讓我們回想那曾經的輝煌時光

本來的步道有2.4公里的,  不過因為風災的關係,  大部分的路段無法修復,  只剩下現在的900公尺

才剛到入口,  就看到超美的景色,  視野寬闊可以看到對面的群山,  蒼翠的綠意包覆

現在雖然只剩下900公尺,  但也因為簡易好走成了適合各種年齡層的休閒小徑

更多的人來這裡更多人認識了曾經輝煌的林業跟依舊美麗的綠色小徑

太平山的網站說,  久雨初晴之際可遠眺奇峰崢嶸的聖稜線,  這不就是今天的寫照嗎?

昨天下雨那一陣莫名的大雨,  洗淨了天空也照亮了對面的聖稜線,  大霸小霸都清楚

不過據說在下午常常就變天啊,  白茫茫的霧氣上升籠罩了整個步道

在白茫茫的霧中,  反而湧起渴望見晴的心情,  所以稱這一個步道為見晴,  詩意滿滿啊

整個步道就以這已經廢棄的鐵軌開始,  這鐵道是一路帶領我們走到終點

太平山是之前北台灣很重要的林場,  所以這鐵道是用來運送木材用的,  當然不砍樹了,  這鐵軌也跟著廢棄了

走在鐵路旁,  我沒有揹著吉他…sorry…這歌詞太老了…

高山的步道,  總是有著很美的林相外,  也有著很美的小植物,  長在不太照得到陽光的潮濕角落,  但是又有著超健康的綠

一共900公尺很短的距離,  但還是每100公尺有一個告示牌,  讓你知道完成了多少

不過也因為只有900公尺,  更讓人珍惜每一段的美景,  有點感嘆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

不自覺就要大口呼吸啊,  這山間的空氣真的清新得讓人肺都清乾淨了…每次去山區,  打開車門那一瞬間真的讓人感動

陽光灑下來,  這太美了

軌道轉轍器,  用來變換鐵軌用的,  廢棄了生鏽了長了青苔了讓人懷思古之幽情了

整個軌道的路基已經被掏空了,  所以這裡蓋了新的橋讓遊客通過,  舊鐵道得到自由放任青苔長滿

真的很漂亮的環境,  信手捻來都是好照片

 

跟鐵橋拍照很好,  但千萬不要踏上去啊,  路基都掏空加上長滿了青苔會滑,  保護自己也愛護自然

真的可以遠眺前方的大山,  看著白雲快速地飄過,  超舒服的.   但不久的時間,  雲氣爆開,  然後就成了一片白牆遮住視線

越是原始越是好拍啊,  一樣是被青苔的滿布的鐵道

這是流經這一區的白嶺溪,  只能說水不能再清了啊,  超清澈見底超清涼的消暑

這裡步道600公尺的疊石親水區,  把從山壁淙淙瀉下的山泉匯集而成,  可以喝,  敢嘗試看看嗎?

這扁柏也是巨木等級了,  好像有兩棵長在一起,  生生不息…

吊橋,  在步道的後段有兩個繩索做成的吊橋,  用最簡單的方式讓遊客通過,  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兩座吊橋其實都不長,  第一座吊橋旁邊還有步道可以通行,  但第二座吊橋則是步道本身的一部分

雖然有點搖晃,  但是這設計就是很好走的,  雙手扶著吊橋兩側,  腳踩著中心一步步,  橋一點點晃動,  但也是有趣的體驗

這樣的橋,  想起了小時候國小課本裡面的,  白羊黑羊過橋,  如果誰都不讓誰的話,  就會卡在橋上兩邊都過不了橋了

吊橋上快速拍一張照片

就用這張來記錄這見晴懷古步道的終點吧,  在山林的深處…走到讓人開始覺得步道很有趣的時候就結束了

 

 

陽明山-向天池向天山面天山 走一段台北大縱走

有沒有這麼outdoor啊!!!  前一天才在艷陽天下騎了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  今天就來爬面天山

也是啦,  因為疫情的關係2021年被凍結了好幾個月,  疫情慢慢的穩定之後,  當然要出來曬曬太陽的

這天的目的地是大屯山系之一的面天山啊,  沿途會經過向天池跟向天山,  環狀的走法一次一網打進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官方網站上,  面天山的推薦路線是從二子坪這裡開始的,  不過我們選擇了不同路線

從北投清天宮這裡開始我們的行程,  登山步道的入口就在清天宮的正後方大概50公尺的地方

從北投捷運站旁邊的公車站,  搭乘小6公車大概25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清天宮了,  是終點站絕對不會迷路

搭乘小巴從北投一路上到海拔五百多公尺的清天宮,  一路蜿蜒往上坡度頗大,  不時聽到巴士底盤刮到路面,  有點驚嚇…哈

這天天氣也太好了…不知道這樣的天氣要走個好幾個小時會不會有問題呢?

走沒有多久,  就視野遼闊了啊,  已經看到觀音山跟淡水河了

原來這裡是台北大縱走的路線之一部分耶,  喜歡健行登郊山的人,  可以去挑戰一下大縱走,  充分感受大台北的很多步道

看似簡單的步道,  但其實坡度也是一路向上的,  還好大部分的步道都有林蔭的遮蔽不會太曬

然後不時有涼爽的微風輕輕地吹,  搭著四周的鳥叫蟲鳴與偶爾的流水聲,  好一個愜意的時光啊

出來就是要拍照啊,  看似輕鬆但其實也挺累人的步道,  總是要找點樂子的

走了1.2公里來到了人生的三叉路口,  旁邊的人說,  挑戰組可以往向天池的方向走…

但其實如果想要去面天山的話,  怎麼走都還是挺累人的啊

雖然我不年輕但我可是也參加了挑戰組…哈哈,  往向天池方向去

離開了主要的階梯區之後,  這一段路有比較平緩的步道,  走起來很輕鬆,  根本健步如飛啊

陽光穿越了林間灑下來,  這樣的光影真的太美,  不拍不行

這裡有皇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  立碑時間 1925年11月15日,  當時的日本皇太子裕仁有經過這裡

但是啊…又有一說皇太子沒有來這裡登山耶,  這跟我想得比較接近,  這裡怎麼樣也挺累人的,  皇太子怎麼可能來啦

來到向天池的時候我還挺興奮的,  想說可以看到火山口積滿水的美景啊,  殊不知…這池子一整個是乾的

向天池位於向天山西側,  是陽明山相當完整的火山口,  是一個漏斗形狀的池子

這池子不大直徑370公尺,  有著平坦的地步

旱季的時候向天池底部整個是乾涸的狀態,  長滿了禾本科草類,  低漥的部分則是生長著代表溼地逐漸陸化的燈心草

但是雨季一來會完全不同,  可以積水達到5公尺的深度啊,  不過說實在的真的看不出來

只能說…我今天穿的顏色很適合搭配這藍天綠樹,  拍起來真的好看

簡單的在池邊把帶來的食物吃完,  小黑蚊蜜蜂不實在腳邊叨擾,  在這裡吃中餐很有野餐的

從向天池到向天山,  不過600公尺的距離,  想起來距離不長,  但一路爬坡還是讓人有點受不了

整條步道,  都有這樣的指標,  有起點終點跟現在的位置,  很容易辨識走了多遠還有多遠才會到

 

看到這芒草中開出來的步道就是到達向天山了啊

 

 

向天山,  這裡真的什麼都沒有,  然後就在步道的中間有三角點跟向天山的標示

四周就都是芒草啊…秋天芒草開花的時候這裡應該很美的

 

 

向天山很快速的就要帶過,  因為真的什麼都沒有…然後繼續往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面天山出發吧

就是那裏…有個板子的那個地方,  那裏就是面天山啊

 

 

 

 

 

面天山標高977公尺,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區,  地理上屬於大屯火山群是大屯山的寄生火山

面天山大約在四十萬年前形成,  是大屯火山群晚期活動的產物,  是鐘狀火山

 

 

 

面天山標高977公尺,位於台灣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區,行政區屬於新北市淡水區,靠近台北市北投區,地理上屬於大屯火山群的大屯山亞群,乃大屯山寄生火山,岩層主要由角閃石兩輝安山岩所組成。面天山大約在四十萬年前形成,為大屯火山群晚期活動的產物,山形圓潤整齊,為典型的鐘狀火山。與它隔著淡水河遙遙相對的是觀音山,淡水河在彼處流入台灣海峽,因兩側的火山熔岩與碎屑物漫流入海,而形成火山海岸。

 

面天山的往剛剛走過來的向天山看過去,  可以看到遠遠的觀音山啊,  就在那遠處有點被雲遮蔽的山形

景色真的很好,  可惜這天的天氣有點點霧,  所以酸然有藍天有白雲,  但比較遠的地方就看不清楚

這各方向看到的是大台北地區,  基隆河匯入淡水河的地方啊

這裡看到的,  應該是三芝方向吧…遠遠可以看到台灣海峽,  不過今天沒有那麼樣的清楚

這個方向應該是金山啊,  因為有看到不少靈骨塔

山頂沒有什麼遮蔽物所以沒有待很久就要下山了,  轉入往山下的步道,  然後就面對著台北…很美的景觀

600公尺一路往下的階梯步道,  真的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一直聽到有人說,  什麼…才200…

這一條就是地圖中從二子坪往清天宮的路線,  我們來的時候沒有走的,  因為我們走到中間就左轉了

沿著這條步道走,  就會接回我們原來走的路線,  然後一路就可以走回清天宮了

這一段兩邊綠樹環繞行程了綠色隧道,  就算在正熱的大中午還是可以接受,  就是沒有風有點悶

地面沒有特別的整理,  黃泥巴的地面,  不時有石頭凸出來,  不難走就是得注意腳下

 

 

 

 

 

走到這裡休息了一下,  因為這時候我的老症狀又發作了,  右腳膝蓋後方每走一步都是折磨啊,  好痛

這裡大概距離清天宮只剩下400公尺了啊,  這林間還有人放了椅子可以坐著休息

終於…腳快痛死了…看到了清楚的觀音山跟淡水河…

貢寮-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 隧道涼爽愜意 台2線海景無敵

一整天被太陽追著跑的自行車行程結束後,  開玩笑地說我真是被朋友騙來的…

是啊,  不愛曬太陽的我怎麼可能會答應在夏天在東北角沿著台2線騎自行車呢?

朋友說,  我們來去舊草嶺隧道騎自行車?  我想說在隧道中騎車超涼爽的,  可以來回五次…

殊不知,  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  一個O型的路線,  舊草嶺隧道這一段只佔了小部分的距離

不過開心的,  曬了一整天的太陽,  雖然整個手臂曬傷變黑,  但是整個碧海藍天的美景真的有迷人

搭火車到福隆之後,  買好水, 買好便當, 租了腳踏車…上路

一般的自行車100元不限時間,  電動自行車,  2個小時300元, 每增加一個小時150元

如果是你你會租哪一種呢?  不想受到時間限制的我們,  選擇了一般自行車

然後,  在台2線熱得要死還不時上坡的時候,  拼命的後悔…哈哈

整個路線的走法,  走一個逆時鐘的O型

福隆車站–舊草嶺隧道–隧道南口–台2線 極東公園–馬崗漁港–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港–福隆車站

只是中間我們到了隧道南口後,  又往石城漁港騎去,  在觀景涼亭上吃福隆便當

以距離來說大概21公里左右,  但是因為是悠閒的拍照行程,  所以一直邊拍照邊休息,  花了大半天的時間

超熱…這種藍天綠樹,  車道的最前面是柏油路很好騎,  只是好熱…跨越了鐵道之後,  就差不多要到隧道了

到了到了,  隧道好美啊,  舊草嶺隧道已經快要有100年的歷史了啊,

早年就是台北宜蘭間火車會經過的隧道,  一出這隧道口就是宜蘭了,   馬上看到龜山島

不過因為隧道的寬度只能容納一條軌道,  單線行駛真的不敷使用啊

所以1986年就在旁邊蓋了新草嶺隧道,  之後這隧道就被廢棄了,  一直到被改建成自行車道

全長2167公尺,  騎車大概差不多10分鐘不到

整個隧道以的概念是鐵道博物館,  地面上還有像是鐵軌的圖樣,  讓你感覺就騎在鐵軌上

沿途的照明也有點古早味道,  像是油燈一樣的燈罩,

然後,  兩旁的牆面上還保留著紅磚牆,  真的是很有時代感啊

舊草嶺就在新草嶺隧道旁,  新草嶺隧道就是現在的火車隧道啊,

所以騎車在隧道裡面,  不時火車也經過隧道還可以聽到轟隆隆的火車聲啊

外面的艷陽高照是壞曬傷人的,  但是一進到隧道裡面真的超級舒服的,  真的是天然的冷氣

不過假日整條隧道不開放行人的喔,  如果想要進來算部的話得平日來

在隧道中間這個新北與宜蘭的交界,  不少人停下來拍拍照,  不過千萬要小ㄒㄧ

這是舊草嶺隧道的南口,  一出來…這太陽真的讓人受不了

很多人就單純的隧道來回,  不用太多時間又可以體驗古蹟中騎車的美妙,  這樣的行程就很適合扶老攜幼一起來

這一棵樹像是休息站一樣,  大家在這裡休息一下換個心情,  準備再出發

然後這裡也有觀景台,  因為龜山島就在遠處,  既然已經騎車騎到了宜蘭,  當然要合照一下的

龜山島,  蘭陽平原的守護者

好想搭北宜的火車喔,  一出了新草嶺隧道,  真的是沿海美景看不完的

來到了石城漁港,  其實只是想找個地方吃便當的,  沒想到來到漁港這裡竟然有視野遼闊景觀超棒的觀景亭

一旁的山不高,   不時就有火車境過,  有著火車疾駛而過的忙碌,  也有著望著海面平靜的悠閒

這裡距離石城車站也不遠,   一個小小的無人車站,  是從台北進入宜蘭的門戶

好好好…美…,  但其實是好曬,  大中午的太陽強烈的眼鏡不太張得開,  即使戴上了墨鏡卻完全感覺不到墨鏡的遮蔽

小漁村,  面對著大海,  在這裡生活是不是很愜意呢?

在騎車之前,  我對朋友說的大圈沒有什麼概念,  一直到路邊看到這地圖,  才發現還有10公里,  這距離在這太陽下,  我真暈啊…

這照片是在台2線的石城服務區前面拍攝的,  本來是進到灆咖啡Seaview Coffee去做一下的,  但竟然就直接略過繼續騎

灆咖啡Seaview Coffee還挺有名的,  本店在頭城市區附近,  這間分店則開在宜蘭北邊,  這裡也可以看到龜山島喔

這裡距離舊草嶺隧道南口不遠,   算是踏上回福隆的路上,  騎沒多久就會到了,  很適合中場休息

我…應該是…正在頭痛吧,  好熱…這樣的陽光下曬10公里,  好暈….

沿途的景色真的很美,  這一區好像叫做萊萊磯釣區,  很多人在岩石上海釣,  很壯闊很霸氣,  然後沿岸的時候超美

終於…看到了三貂角燈塔,  但其實…看到跟騎到還是有很長的距離啊,  特別步道入口根本再山的另一側啊

極東公園,  就在台灣最東邊的小公園,   設置了一些裝置藝術讓大家拍照

在極東公園的旁邊巷子進來,  順著車道指引進來就是馬崗漁村了,  這是台灣最東邊小漁村

小小的漁村最近有點紅,  不少遊客選擇走進來,  也有在地遊子願意回到家鄉進行社區營造

在馬崗漁村的入口處,  讓人看到就覺得一定要進來的,  這是馬崗記憶生活館,  這時候剛好有展覽…

望海的日子好像挺不賴的,  只是可能要涼爽一點,  不然被曬暈就不好了

離開了馬崗漁村,  過馬路就往三貂角燈塔的步道了,  從入口處走道燈塔只有450公尺,  很近

好美的燈塔啊,  在藍天的襯托下更是純白了,  幾近百年的歷史迄今依舊是海上船隻最好的指引

順著車道指引來到了卯澳漁村,  其實停留下來的原因是要上廁所

大廟前面的車停得滿滿的,  好多遊客趁著好天氣來到東北角放風

但是我們跟其他人不一樣,  我們發現了在熱鬧的餐廳旁不遠處的可愛咖啡館

草豆子,  在這傳統漁村的一個角落,  賣著手沖咖啡與甜點

把老房子整理好後漆上了亮眼的Tiffany藍,  然後在門口放上了陽傘

室內冷氣涼颼颼的吹著,  但是我們選擇坐在戶外,  有陰影遮蔽的座位竟然可以感受到海風的微涼

這是福連國小的正前方,  也就是彩虹樓梯的景觀,  很多人在遛小孩

只能說我真的歸心似箭,  這太陽真的曬得我不要不要的啊,  離開了卯澳漁村之後,  下一站就是福隆車站了啊

必須說整個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  雖然大部分是在台2線旁,  但是都有分隔島跟車道隔開來,  然後柏油路鋪得完整

真的是一個相當有規劃,  是和大家一起來騎車的地方,  當然啦…如果是騎電動車在這樣的天氣會更好

經過了東興宮,  穿越這一片小樹林,  幾乎就是海水浴場了啊,  然後就回到了市區,  熱鬧滾滾的福隆車站

一整天的行程相當得充實啊,  海景看好看滿,  熱力四射的陽光讓人充分地感受到夏天還在,  雖然疫情吞噬了大半個盛夏

合歡山-半小時登百岳 編號70石門山

老派的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啊,  我沒有這麼outdoor,  但是能夠出門走走真的是開心

這次要跟朋友一家人來去合歡山,  搜尋了一下才知道合歡群峰原有這麼多座屬於百岳

合歡山主峰, 合歡山北峰,  合歡山西峰,  合歡山東峰,  還有石門山…

然後,  看看大家的介紹,  原來這幾座入列百岳的山,  竟然有好幾最超親民

不是outdoor咖的我們,  就趁著這個合歡山的行程,  把征服百岳當成目標然後沒有企圖心的選了石門山

這是合歡山遊客中心停車場對面的觀景台,  就在松雪樓旁邊,  底下有廁所所以幾乎每一組遊客都會來

石門山步道入口位於省道台十四甲線33.4公里處

花蓮過來, 從太魯閣走台8線到了大禹嶺,  轉台14甲線經小風口, 過克難關即可抵達石門山步道入口

埔里出發由台十四線往花蓮方向走, 到達合歡山遊客中心後往前約400公尺可到達石門山登山口

石門山是合歡群峰中最容易攀登的台灣百岳(編號70), 海拔3237公尺,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與南投縣仁愛鄉之間

石門山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  登山口位於從台14甲線約33.4公里處,

步道只有750公尺,  鋪設有棧道與石階,  從從登山口出發沿著步道約30分鐘就可登頂

真的一下子就到了石門山步道入口了….其實這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停車場,  而且也有階梯可以通往合歡尖山

高山上的小花很美呢…

回頭看就是合歡尖山啊…不過好像大部分的人都是從遊客中心後方的步道一路往上的

正前方看到的步道,  整個平整的階梯一路往上,  應該是很好走

這步道其實就沿著馬路慢慢地往上,  像極了愛情嗎?  hahaha…好老的梗…

雖然在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上,  但是這步道750公尺真的太適合扶老攜幼大家一起來

沿途看著壯闊的山景,  好接近藍天,  而雲霧就在手掌中穿越,  大口的呼吸著帶著有點冰但是清新無比的空氣

超爽,  把所有的俗事都拋在山下,  感受大自然也了解事情不過就是這樣啊…真的…人好渺小一生不長,  真的沒什麼該計較

沿路漲了滿滿的箭竹啊, 滿滿的綠色讓人心情就很放鬆,  很美

真的有夠愛拍照的…哈哈,  果真是充滿了活力的年輕人啊

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No.6389,  走到了山頂自然是要跟石門山的牌子還有三角點合照的啦,  畢竟…下次的百岳不知是何時了

這裡高山林立啊,  可以看到更多百岳,  南湖大山中央尖山,  還有奇萊…

這雲霧也上來得太快了吧,  而且什麼時候不來,  就在我們登上石門山頂的時候,  一下子遮住了四周的壯闊景色

三角點在石門山的牌子後方,  搞什麼…怎麼白牆啦…

石門山,  人生第一座百岳…哈哈,  不過好像得小小聲講齁…

只能說真的像極了人生,   這一片雲霧來的快去得更快,  沒幾分鐘我們又看到藍天露出,  翠綠的山巒再度現身

這一塊石頭就在山頂旁邊,  很漂亮的一塊石頭,  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  但是啊…其實一點都不平,  站起來有點危險吧

我只能這樣…可以用高處不勝寒嗎?  哈哈   拍起來照片是真的很好看啦…有種孤獨感…

準備回程了,  這天邊的雲一會來一會散的,  下山時候又還我一個清晰的視野,  看著遠處的合歡尖山,  慢慢地輕鬆的

花了一個半小時來回,   大概有一大半時間在拍照,  讚嘆這景色的美好,  這樣的百岳,  不登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