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拉拉山 與神木共舞 台灣最大的紅檜森林保護區

劍及履及…一說到就立馬安排, 訂好房間然後出發, 這次的目標是拉拉山.

疫情期間大家都被悶壞了, 可以的時候就走出戶外, 吹吹飛流流汗, 曬曬太陽讓身體抵抗力加點分.

雖然說…在桃園長大的, 但是…我竟然…沒有…去過拉拉山.  天啊…真的是汗顏…

GPS導航輸入拉拉山神木群步道, 從台7線北橫公路上, 經過拉拉山遊客中心後轉入桃116縣道.

整體路況都還挺不錯的, 只是後段的坡度有點陡, 記得要打低速檔.  然後有部分路段路面不寬, 要小心來車會車.

拉拉山巨木群步道設有上下三處停車場, 車位相當的有限, 頂多可以停百來台車處.

所以要來拉拉山走神木步道, 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停車, 要嘛…要很早到…不然到了管控時間一進一出, 真的不知道要等多久.

在停車場旁邊是本來的生態教育館,  教育館裡面介紹各種森林的小知識,不過現在整修中

拉拉山現在又叫達觀山,在泰雅族語是美麗的意思,  一開始的步道,  是碎石子步道,  很平整很好走

拉拉山目前屬於復興區華陵村的範圍, 神木區位在國有林班地大溪事業處33林班內.

這裡也是插天山自然保留區的外圍緩衝區, 要來這裡不用申請, 現在更不需要門票, 超佛心.

目前全區列為拉拉山自然保護區, 受保護的對象就是神木山毛櫸家族

這陽光好美啊…旁邊還有火災危險度的告示牌,  大家來森林遊樂區千萬別吸菸啊, 保護山林人人有責

本來位於難以接近的深山中, 聽說是在1973的時候, 文化大學教授周彥輝發現的.

看看這步道旁的牆上,  青苔滿佈,  山上長年比較潮濕太陽沒有照到就成了青苔最好的舞台

這片神木群的地理位置約在大漢溪源流區支流卡拉溪上游以東, 塔曼山稜線以西一帶

後來也是文化大學教授胡大維來負責調查區內神木樹齡與樹圍, 目前大家看到神木的資料就是由他所鑑定

曾經被改名為達觀山, 但後來又改回大家熟悉的拉拉,  在1986年時候設立了達觀山自然保護區

全區涵蓋海拔1400-1900公尺間的山林6,390公頃, 目前開放參觀神木的區域為30公頃

目前區內有以自導式的循環步道引導遊客參觀神木成員, 很輕鬆可以完整收集全部的神木.

走著走著…高聳的巨木就在眼前,  本來還以為這麼快就到了神木區了啊…不是喔,  這一顆是前菜

當年的深山, 現在已經有完整的道路可以接近, 雖然要開車兩個多小時,  但是真的是相當容易到達是最平易近人的神木群

整個森林中神木與巨木至少有120棵, 真的是超密集的, 被列為神木的一共有24棵,

但目前有幾棵沒有開放, 但看到經過歲月洗禮依舊茂盛精神抖擻的神木也是難得.

從步道入口走進來,  真的就幾百公尺就可以到達神木一號了

看完4號神木後,  記得就按照順序往5號神木走去喔,  這樣就會依序看到6-9號

5號神木又稱狗熊之窩,   好可愛的名字,  雖然一點都不威…據說是有人在樹洞內發現熊的蹤跡

5號神木是所有神木年紀最大的,  有2800歲了,  這…也太老了點啊…

8號神木有2500年的樹齡了,  是第三年長的神木.   不過好像因為雷擊已經被宣佈死亡了,   真的太可惜了

另外15號神木好像也已經死亡了,  不過今天沒有看到因為步道封閉了啊

9號神木是所有神木最不同的,   因為這一棵是扁柏喔,  而其他的神木都是紅檜,  9號有幫扁柏家族爭光

是的,  好漢也得要低頭喔!   沿著號碼一棵一顆的巨木到訪拍照,  過了這好漢低頭後面的橋,  記得要走右邊往上的樓梯走

如果左轉的話,   就會繞回4號神木那裏的休息區了

有陽光可以拍出這樣好美的顏色…後來才發現,   不小心用上了濾鏡,  不過真的是好美

這裡算是親水區,  雖然感覺就是路邊的小溪流,   但是那山泉水的清涼總是讓人舒爽

拍到這樣的陽光也太厲害了…

13號神木之後,  14-16號神木,  步道封閉了…好可惜…

17號神木這裡,  有休息的亭子…很多人在這裡.

地圖上感覺這裡可以接往14-16號,  但是好像沒有路了,   可惜了

這18號,  也太大了啊,  不過好像這是兩棵,  這是雙生神木啊,  難怪可以有19.2公尺的胸圍…這也太巨了點

以胸圍來說18號神木是整個拉拉山園區裡面最大的,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過來看看啊

只是,  很可惜的,  在1973年的時候,  有遊客在神木下方烤肉不小心傷到了神木,  導致現在神木已經日漸枯萎

以前的人是笨蛋嗎?   這裡是一片森林,  隨便點星火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災害的,  現在人不要學

21號神木的位置很好,   在兩條步道的交叉,  從四號神木走過來也不過200公尺而已,  而且因為空間夠還專門為他設置了觀景台

這21號,  年齡僅次於5號,  有2700歲了

來來回回的一直找22號,  看了地圖,  這是已經傾倒的神木一棵嗎?   沒有看到告示牌說明一直懷疑中,  不過附近也沒別的了就是

一共24棵神木,  23與24都長年沒有開放,  所以這是今天找尋神木之行的最後一棵了

花了兩個多小時超級輕鬆的步道,   不太費力但是也微微出了一點汗,  這體驗太讚非推不可

難怪說是超級親民的神木區了,  除了停車位太容易滿之外,  真的無缺點啦

穿紅色來走神木步道,  會不會太鮮明顯眼啊…

北屯-大坑步道2號+5號 挑戰小腿肌

完全意外的  在台中行的時候又來到了大坑啊…忽然覺得自己很outdoor

這是解封後第二個走出戶外的周末  沒有特別的計畫  單純只是想要到台中吃吃喝喝

不過沒想到竟然約了要來去大坑走步道曬曬太陽啊  沒什麼考慮的就答應了

過去的幾個月都是關在家裡  出門也是匆匆忙忙地買完東西就閃人

出門的時候只想的怎麼避開人群  然後因為出門要戴口罩也讓人不喜歡在戶外待太久  因為實在太悶

上次來過大坑走過四號步道  保持社交距離之餘又想親近大自然  來步道還挺適合的

北屯-大坑步道4號 挑戰軟腳坡的起伏上下

整個大坑步道景點距離市區不到一小時的時間  這樣近就可以從城市叢林投入自然   難怪有很多人說這裡是台中的陽明山

大坑風景區內目前總共規劃有12條登山步道  全長加起來總共有約16公里長

從散步健行級的休閒型步道到需要準備體力跟裝備的挑戰級步道  這裡都有可以滿足各種需求

台中市政府的網頁裡面  有特別針對大坑步道的使用說明…也可以看出來各種步道的難易

運氣真的非常好啊  停車場最後一個位置就被我停到了…過個馬路就是這個步道的入口了

走進步道…這也太美了…平潭的步道…讓人誤會這是一個平坦好走的步道

這牆壁可能長年間都被樹蔭遮蔽  長了滿滿的青苔  這樣天然的綠幕拍起照來也特別好看

二號登山步道…這是走完的時候才拍的   大概中午12點…陽光正是燦爛所以光線帶著迷濛

前面是平坦的馬路   然後這裡是健康步道…

然後…石頭做成的階梯  做成像是木棧道一個樣子…

接著…挑戰開始了   上次在四號真的走這木棧道走到怕了

大坑1至5號5-1與10號步道  屬於難道高的挑戰級啊  說明中不建議有心血管疾病與心臟病的人來

大坑6、7、8、9、9-1號步道較適合男女老少  全家大小可以一起來

上次是去了大坑4號步道  這一個步道被評為難度高的等級  落差極大有一段300公尺的垂直陡坡

走完之後  應該說是還沒走完就已經膝蓋痛  一路真的是舉步維艱的下山

這次朋友說不會再去這麼難的步道了 然後選了2號  殊不知…2號跟4號並列難度高的步道…

大坑步道位於北屯區  屬於頭嵙山系  海拔落在112公尺到859公尺的區間

早期居民聚落山谷間寬闊的坑谷  所以被稱為大坑  台中市政府於1976年開始開發成大坑風景區

整個風景區內擁有30種以上的落葉樹種  所以在步道散步健行真的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如果秋天來的話  更可以不同風情  季節轉換時整片的金黃落葉  有人說是媲美奧萬大

真的來得比較晚   我們才出發就已經有人回程了…老人家都說爬山…五點半就應該出門了啊…哈哈

步道真的不寬  剛剛好可以錯身   不過幾乎全程都在林蔭中太陽不大…雖然天氣有點熱   但不實的一些涼風超舒爽

可以遠眺台中市區   這裡是北屯本來就在原來台中市的範圍內  果真台中陽明山啊

這木棧道對我真的是折磨…過了兩天腳還在痛…哈哈   有點弱齁

整個2號步道全長1200公尺…其實不長啊…哈哈…說的真的很簡單  上山有點喘  真的辛苦的是下山

到了耶…二號的終點…就在這裡有個小賣店…1號過來終點也是在這裡   然後這裡可以往5號去

然後2號1200公尺不過癮   說是要走去頭嵙山啦…然後就往5號步道走去….

不過說實在的   2號的沿路的確是沒有什麼看點…相較之下   沿著陵線走的5號真的美多了

這裡就是大坑2號步道的終點…

5號才走沒多久   就有花園般的美景啊

然後就在這裡拍起照片…

在疫情期間   大部分供遊客休息的亭子都封起來了

這松樹…太美太美了啊

拍個夠的概念….

證明真的有來到5號步道

這天天氣還真的不錯   台中市區還挺清晰的

快到了….

真的很喜歡5號耶  可惜要來到5號   一定要先走1號2號3號4號   總是得經歷一波辛苦才會到

這樣的美景是最好的報酬了啊…

不過啊…我的辛苦才剛剛開始   上山容易下山難啊…

果真跟我預期的一樣…在下山的時候   兩隻膝蓋又開始作怪了…膝蓋後方那不實的疼痛感在每一步腳與枕木接觸時發作

然後…腳已經開始陡…好似無止盡的階梯一階一階…震動一下痛一下啊…

兩天後…我的小腿肚依舊痠痛   感覺有點浮腫…快來冰敷起來…

真的很感謝鋪設步道的每一位工作人員   這一根一根上萬根的枕木   從山下運上來

在這裡施工   環境不佳  更得忍受山區的豔陽與不舒服的天氣   今天我只是走走就唉唉叫了   他們的辛苦一定是數千倍的

陽明山-大屯山 芒草箭竹 捕捉美麗的雲海

春天的天氣真的是後母臉啊…說變就變的…完全掌握不住

這天來到了陽明山   本來的計畫是要去爬小觀音山的…賞一下台北這裡的抹茶山

不過到了山區   這一下子晴一下子又雲霧繚繞的天氣   讓人很多爬幾個小時上山看到一片白牆的

轉個念頭來去簡單很多的大屯山吧…一樣是健行一樣可以流汗   那小觀音山就留待下次吧(已經幾個下次啦?)

這天停車停的比較遠   停到了大屯公園第一停車場   在這裡有美麗的小湖泊隨意的走一圈…很美耶

要上大屯山有兩個路線   一條是在二子坪停車場走大屯山車道   另一條則是從鞍部停車場走大屯山連峰步道

不管哪一個…從大屯公園這裡都要走大馬路過去…沿途就是要注意來往的車輛…風景很美

我們選擇了大屯山車道上接照片中看到的連峰步道   然後下山則是大屯山車道下接連峰步道…

兩種不同路線一天都體驗到了   有平整好走峰景開闊的大馬路   在步道中可以感受被箭竹林環繞的石階

回頭看一下小觀音山…其實這天好像天氣很好齁…

車道很寬闊   雖然汽車在假日有管制無法進入   但是有不少自行車的…大家上山下山都挺快地所以要注意小心

這車道的超級髮夾彎

 

雖然沒有往小觀音山去   但是合照一定要的

在觀景台簡短的休息一下…往步道走去

從觀景台走過來只有幾十公尺的距離   就道那連峰步道了啊   總共連峰步道全長1.6公里

這個地方往下   兩旁是芒草   往上則是箭竹林   有完整的石頭步道鋪設   整理的相當好

雲海…天啊…真的太幸運了啊   大屯山看雲海果真沒說錯啊   只是這樣的天氣竟然看到這樣密布的雲海…超厚實的   好美

大屯山三角點這裡…不過這裡沒有平台…只有幾顆石頭可以採但這樣的景色真的太美了

繼續走…繼續經過箭竹林的步道   往觀景平台走去

過了三角點這裡   不久處有兩個觀景平台   大屯山觀景台跟大屯山助航台觀景台

真的太美了啊…

雖然這裡海拔不高   但是因為東北季風的影響   所以整個生態有點不像這一個海拔該有的

沒有太多的樹木   但是可以看到一整片的箭竹跟芒草   雖然跟擎天崗的草原有點不同

這是大屯山觀景台   環顧四邊的群山   大口呼吸屬於這裡的清新   然後看到雲海好興奮

然後當然要假掰一下啊

遇到這一家人….

真的好白好綿好厚實的雲海啊…

在大屯山助航台觀景台這裡   終於看到了這一個大屯山1076公尺   這裡不是三角點喔   三角點是1092公尺

這裡也是整個步道的終點…可以往階梯一路往山下去   不過我們選擇了走回頭路   因為要回去開車啊

山間的氣候真的變化快速啊   飄過來又飄過去   就深在此山中的…

下山就沿著車道往下走   超好走的…沒有車…

拍不完的雲海

沿著車道走到觀景台   就決定走連峰步道下山   這一個路線是會到鞍部停車場的

難度不高   輕鬆走   不很累但是有運動到了…開心   然後接著去竹子湖看看春天限定的海芋吧

陽明山-竹子湖 春天最美的白色浪漫 滿山谷的海芋香

士林-天母親山古道(水管道) 無緣的翠峰瀑布

那天看Spice的youtube影片…原來天母有秘境 直接筆記下來

本來跟朋友約著想要來去筆架山的  不過最近真的太累所以就把行程改天母的秘境之旅

不過也還好有這樣的變更  不然這天我的身體狀況…應該會很淒慘….

 

這樣的秘境在哪裡呢?  沒想到入口竟然在天母的街道上呢…真是怎麼都想不到啊

從捷運士林站搭公車到天母  然後沿著馬路一直走…就到登山入口了…然後就在街道的一個小角落

有人說天母古道步道  沒有看頭啦…整條步道走起來有點累…滿是階梯的…然後到了末端來到文化大學

沒有什麼景觀可言  沒有什麼值得去走的…但是…光是感受林蔭間的涼風舒爽宜人遠離城市喧囂就很夠了

然後…挑戰級…哈哈   其實沒那麼挑戰啦

 

水管路步道是一條位於天母通往陽明山之山徑  沿著步道一直走…終點在文化大學附近的美軍宿舍群

沿途經過草山水道系統的大口徑自來水水管  因而命名

這個大水管可是有悠久的歷史啊…這是在日治時期為了把陽明山上的水引導到市區引用所設置了

而這步道也是為了要進行大水管的維護而設置的…

這天走的路線  從天母(中山北路232巷)一路到陽明山文化大學  全長2.6公里

前半段都是階梯  好像有1300多階  慢慢走會流汗喔…走著走著…經過了一些民宅這裡請大家放低音量

好棒…就是輕鬆又不曬的健行行程…超適合我   哈

說實在的…階梯真的還挺多的

這裡沿途其實都被樹林包圍了  不時可以看到台北市偶爾可以看到紗帽山  但景色就一般

然後沒多久  就看到了黑色水管  整個步道沿途其實都是樹蔭遮蔽…很涼爽的

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走起來身體微微冒汗但是又不會滴出來的那物程度   有點輕鬆  哈哈

紅色真的好吸睛…

這大水管裡面   還真的是有水啊…聽說還有部分的管線持續在運行中的

草山水管系統   文化局館的   哈

不時會看到指標提醒  可能會有台灣獼猴出現…請大家保持距離不打擾

一直很期待可以碰到啊…雖然知道獼猴們很番…只是全程沒有什麼動靜

後半但則是來到了平坦的石子路  據說…這這這底下一就是大水管…長度大概1.6公里的

後半段平坦的讓人如履平地啊   真的是老少咸宜適合全家一起來

真的是滿滿芬多精  然後蟲鳴鳥叫的超放鬆  陽光不時的灑下真的風和日麗的好天氣

要耍各帥了…

從前面的亭子   往下走就是往翠峰瀑布的路線啊   這算是叉離開這步道   很多人往下走可能大家都知道瀑布很漂亮

小小的平台   沒什麼人   看到一整個團往瀑布走   我們就在這裡做下來喝水休息聊聊天

老先生老太太   就在這裡運動啊   甩手甩手…

底下是IG上看到的翠峰瀑布…整個就是小黃金瀑布啦…陽明山的山腳下竟然有這樣好看的瀑布啊

在在在…離開了休息的地方   也就是往翠峰瀑布前的小小休息站   我並沒有下山谷去看瀑布  有點遺憾

不過這遺憾也讓我下次有動力再上天母古道   跟大水管一起上陽明山

這裡…就是我一路衝一路衝…找廁所的地方…哈哈哈哈…不過這兩天腸胃型感冒…一路上找廁所好痛苦…

瑞芳-鼻頭角台版萬里長城 海濱步道景色壯麗

總算是一償宿願嗎?   這天來到了鼻頭角步道   雖然北台灣的天氣不若中南部這樣的美好

但是初春乍暖還寒的   能有這樣一個沒有下雨舒爽的天氣  風和日麗的走走步道絕對是最好的安排了

鼻頭角步道位於鼻頭角…這…好像是說廢話齁…位於新北市瑞芳區   台二線沿海的眾多景點之一

假日來這裡最大的問題就是停車啊…停車場有幾個但是車位很容易滿  所以路邊白線可以停

步道的起點是鼻頭國小的門口   當然也可以反向的從鼻頭角漁港這裡上去   只是從台2線旁看到指標就進來了

鼻頭國小有點可愛   不走門口的階梯也可以通過操場然後經過山海關往步道走去

天色真的不佳耶…不過海象還挺OK的   風也很舒適…不過如果真的有陽光整個步道很曬的

整個海岸線挺美的…還有一些被海浪長時間侵蝕的特殊石頭…

整個步道是有仔細地整理的   有平緩的石頭步道   有層層疊疊上上下下的石頭階梯   也有順勢興建的木頭階梯

步道不只維持良好還相當的乾淨   大部分上山的步道是沒有遮蔽物的   夏天來應該會很曬

不過下山的木棧道從林蔭間開出一條讓大家可以享受綠山綠樹滿滿綠意不時還有小橋流水   也是與林間融為一體

這裡號稱台版的萬里長城   這稱號也太厲害了…有著長城的上下起伏但少了那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浪漫故事

不過上下起伏一點都不累   整個步道就臨著海邊所以山勢根本不到100公尺高啊…

遠遠的山頭…看起來高但是一點都不高   走起來挺輕鬆的啊

每一個上坡  都在你開始感到疲累前就到底頂峰   但是景色的開闊讓人有更多美照可以拍

每一口帶著海味的清新空氣   大口大口的   剛剛好的海風剛好也可以帶去才該要準備流出來的汗

這裡有咖啡館耶  哈哈  只要有人就有賣咖啡…不過這裡這樣的偽裝就知道是軍事重鎮啊…畢竟這裡是海岸線很長

所以應該有阿兵哥長時間在這裡守著   監視著來往的船舶與可能的入侵者

這裡真的超美的…這天真的超級舒適的…在超舒適的春天走在超美的海岸步道  享盡360度無限的景觀  超爽

這好像太刻意了…哈哈

沒多久後…朋友帶著小孩去夜遊北海岸…一路晚上到天亮  鼻頭角的清晨好美…

 

汐止-新山夢湖 青山綠水 輕鬆登山健行拍美照

連假的最後一天  沒有氣象報告的變天  只有一各陽光燦爛風和日麗的陽光午後

來去新山夢湖吧  聽說是一個難度不高可以輕鬆達成但是又可以滿足多種需求的景點

現在的新山夢湖遊客已經越來越多了  主要是挺容易到達的  開車定位新山夢湖步道開到底就到

簡單清楚的地圖…

入口這裡整理得很好的步道耶…但如果看到覺得新山夢湖全程步道都這樣那就誤會大了啊

走…出發  新山夢湖

啊…到了…也太快了點…難怪越來越多人來…想遠離市區找個地方耍費…這裡好適合啊

新山夢湖步道是新山與夢湖的合稱  一山一水的結合讓這裡體驗多元

夢湖在新山山腳下  海拔325公尺  就一個山中小小湖泊  群山環繞

常常因為冬天午後虛無飄渺的薄霧  增加了這小湖的夢幻所以被取名為夢湖

說實在這夢湖也太好到達了  從步道入口走進來走三分鐘就到了吧  要拍出湖上美照原來這樣容易

整個湖真的一點都不大  不用10分鐘就可以繞一圈的大小  不過各種天氣來有不同的美…來拍照的人很多

這天的天氣超級好的…陽光燦爛照耀湖面上映起了波光粼粼  微風徐徐的吹舒適的可以躺在這裡睡個午覺

湖邊有涼亭湖邊有小木頭堤防…就算拍不出夢幻的意境  但這青山綠水也是美好風光啊

這天天氣很好  但風吹起來有點涼   水面上被風吹起的波紋快速的前進

夢湖真的是一眼可以看盡的大小啊   不過被群山環繞的環境真的好清幽

這一區有不少的蘆葦都已經枯了   在對的季節來的話應該也別有一番的美麗

到了到了…這全夢湖最好拍的地方   也是要排隊才能夠拍的到

這天有點估算錯誤啊   在這裡拍照就要花各20分鐘了   如果想一一斟酌照片可能半小時以上都可以

不過因為很多人在排隊啊   不只要有耐心而且還要臉皮厚恥度爆表才行…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

今天真的穿著超運動的啦…UA全身   還好後來爬新山有流汗…不然還真的是假掰了

夢湖位於新山的山腳下  所以一探新山也是很多人到此一遊的目的

湖畔有左右兩條山徑通往新山  左線稍陡右線較緩

左線就在入口的步道處  右線則是在湖邊的小木頭碼頭  一堆網紅拍照的地方

雖然新山不高  大概500公尺左右  從325的夢湖一路往上  登高175公尺

但是全程需要手腳併用  可以滿足登山及健行兩種體驗  不管順或逆時針繞一個小O形都很棒

選擇了左上右回的路線   這一條路線一路向上   其實挺多路段都還挺陡的   也難怪需要手腳並用

大部分的路線其實都不是整理好的步道   沿路都在樹林裏面所以樹根成了步道的一部分

另外就是很多的石頭   被鑿了一個一個的腳踏點   或是泥土的地面有前人走出來的一條路

看著指標   說是幾百公尺啦   但是幾百公尺的距離直上175公尺   有陡….然後這步道長期在林下比較陰涼

不時會有點濕滑   所以很適合穿登山鞋來   我就是小看了這步道穿了休閒鞋過來

真的有陡…左上比較陡…所以一路上其實會累耶…

很多地方有設置了繩索   好好的利用啊   因為地板濕滑有時候看不出來的   而且有可以抓的地方更好爬

哇…原來已經走這麼高了啊   夢湖的四周也太美了…

到山頂了   這山頂沒有太多可以坐下來的空間   不過拍拍照是很OK的

底下那塊石頭我們是沒有下去   因為感覺有點可怕…後來才發現…好多人好多人站上去拍照…很壯觀的照片

山上這裡就是這樣斜斜的   不難但是還是要小心腳步

繼續往前沒多久   右一個上坡來到了另一塊石頭…往回看一下…太壯觀了啦…

就有人這樣拍(IG上的照片  大家看看有多可怕)…我我我…我不敢…

其實只能說   真的要注意自身安全啊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山區風大…四周沒有任何保護裝置   真的危險…

用了廣角感覺就好高的樣子…但其實不會啦…這顆石頭沒有那麼大

就一階一階的下山吧   因為錯估時間得趕快趕回飯店去check out  有點可惜這樣美好的天氣不能都待些時間

下山的這一段路   也就是右上的步道   這一段明顯比較溼滑

走在陽光照耀的林間   陽光灑進來一點點溫柔  但是那林蔭的遮蔽整個好舒適

整個步道難度不高   大概一個小時可以走完全程1.9公里   這樣短的步道讓你感覺像是登山但其實是健行

等走到了石階的步道之後…就是終點快到了   快回到夢湖邊了啊

八里-觀音山 硬漢嶺 景色開闊享受臺北盆地大屯山與台灣海峽

可能是最近去了幾次淡水…每每在淡水河畔喝咖啡散步甚至看夕陽  對岸的觀音山總是多變

從觀音山上往淡水這裡看又是什麼樣子呢?  充滿挑戰被稱為硬漢嶺的步道  到底是不是真的很硬呢?

好像是N年前  曾經到過觀音山一次  一階一階的階梯層層往上  不長但會讓人汗水直下的步道

幾個星期前就打算來觀音山上走一遭了  但是那天的霧霾嚴重空氣差  實在不適合要大口呼吸的活動

這次終於找到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下午  在淡水河左岸找了間餐廳吃飯  沿著海岸線散了個步

趁著好天氣的清風徐徐  就來個硬漢嶺小挑戰吧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將觀音山周邊有七條步道  各種等級都有要挑戰高難度要合家歡親子同遊都可以

牛港稜登山步道/福隆山登山步道/硬漢嶺登山步道/楓櫃斗湖登山步道/尖山步道/牛寮埔登山步道/林梢步道

這天在觀音山遊客中心附近停好車後  就選了一個方便也是相對輕鬆的方式  楓櫃斗+硬漢嶺步道上山

硬漢嶺登山步道是要往觀音山硬漢嶺的主要步道  登山口位於凌雲禪寺附近  全長1563公尺

楓櫃斗湖登山步道  風櫃斗湖步道是攻頂路程最短之路線  由觀音山遊客中心旁腰繞後陡上

於稜線接上硬漢嶺步道里程約950公尺處  全長788公尺   雖然行程較短  但坡度陡峭  沿途有濃密的竹林

觀音山位於台灣新北市五股區八里區交界  海拔標高616公尺

由淡水河北岸向南遙望  遠遠眺望似觀音躺像而得名  全區有十八連峰山頂稱硬漢嶺是唯一超過600公尺之地

觀音山西臨台灣海峽  東北隔淡水河遠望關渡  昔日的坌嶺吐霧為淡水八大景之一

這個花很美耶…沿途的步道都相當好走   鋪設很平整也相當的乾凈

沿途沒有什麼叉路   所以不太會迷路的   除了硬漢嶺之外也有尖山可以挑戰一下

其實坡度也還挺陡的耶   走起來會累…

 

 

 

 

 

很快的就從楓櫃斗步道轉到硬漢嶺步道了啊   等到硬漢嶺步道的只是到達1500就差不多到了

很美的觀音啊…這底下其實是奉茶…觀音山這裡的奉茶也很有名耶…這可是山友從山下揹上來的啊

忘記帶水或是已經喝完   能在這山上喝到一口水   真的讓人太感動了

眾樂園….然後這照片最引人注意的是AED  哈哈

硬漢嶺為觀音山最高峰 海拔609公尺,擁有相當好的視野

台北港淡水河大屯山台北盆地  天氣好據說可以看到聖稜線[

硬漢嶺的展望台市整個行程的目的地  上面設有硬漢碑是大家拍照打卡的重點

 

 

硬漢嶺布道興建的原因竟然是為了要受訓  1961年憲兵學校的受訓成員在此地做體能訓練而設立當時稱為硬漢路

登頂前的階梯設立牌樓  上坡面刻有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  下坡面刻有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這也真的合理了在這地方有這牌樓的原因啊  如果不是有這背景  看到那牌樓的文字應該滿滿的黑人問號吧

真的超多人要拍照的  沿途再怎麼心跳加速的讓人卻步  但也是來到了山頂…拍張照片到此一遊

我也不懂…我是人品很差嘛    怎麼別人的照片這麼美…

不過我是覺得已經運氣很好了   氣象預報說第二天會有寒流   所以晚上開始就會降溫   這天的風和日麗已是幸運啊

蜿蜒的淡水河…還有接進淡水河的基隆河   遠遠的有臺北盆地天氣真的是一覽無遺…好像還可以看到101

雖然才616公尺  但是這山上的天氣也是變化莫測啊   沿路走來還覺得風和日麗的   但上了山風吹起帶著涼意

然後一下子的時間   霧氣就從台灣海峽飄了過來啊   也許後續就是雲霧飄渺慢慢的遮蔽了景觀

有沒有硬…看看流了許多汗就知道了

在IG上看了其他人的照片   這人品很好所以有整個大景可以欣賞…

沒有在山頂待太久   因為實在是很多人啊   整個景觀台都是遊客   幾十分鐘的步道是很多人周末散步的地方

所以快速下山吧…傍晚來爬山的人很多   畢竟得趕在寒流來臨前趕快出門走走

其實除了整理得好好的水泥階梯步道之外   很多叉到樹林裡小路也可以走…小小的探險然後又走回原來路線

觀音山的山不高   但是視野遼闊景色很棒   硬漢嶺有點硬但又不那麼硬…選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線   用自己的速度享受

關西-馬武督探索森林(綠光森林) 風和日麗輕鬆走步道

馬武督探索森林  嗯聽起來一個很陌生的名字

不過這裡的另一個名稱我想大家都會熟悉很多     綠光森林對這裡就是綠光森林   之前偶像劇的拍攝景點

而在偶像劇播放後的N年後這裡已經變成了新竹一個有名的森林遊樂區      應該說本來就是個遊樂區      但現在知名多了啊

好久了啊…上次去已經是11年前了啊…沒想到這麼久之後才又從我腦海中浮現   還是因為看到朋友PO出照片

綠光森林就位於羅馬公路   就是復興鄉的羅浮跟關西馬武督間的公路

非常漂亮的一條路沿途綠蔭遮蔽    雖然路況上上下下   不過現在已經成為鐵馬族很喜愛的挑戰路線

從關西市區過去大概要13公里    說遠不遠的    不過假日來這裡吸收芬多精也還不錯

可能是因為綠光小學很有名   所以這裡除了來自新竹地區的遊客外    也還有一些來自外地的遊覽車所以人潮還不少

這個森林遊樂區    簡單分成三區   第一是烤肉區不過因為我對烤肉十分沒有興趣   所以這個部分對我完全沒有吸引力

第二部分我想應該是所有人覺得最有趣的   也就是綠光小學    綠光小學就蓋在停車場旁邊   所以位置很好容易到

當時的偶像劇   所以這個小區域的名氣遠比馬武督探索森林來的大

因為在劇中綠光小學是一個森林小學    所以這裡有一些小朋友喜愛的木偶跟遊樂設施    但在這麼多年後   其實也不太看到了

而教室呢也是主角    很漂亮的小木屋    當時拍戲時候所留下的課桌椅黑板等   都變成現在最熱門的拍照點

遊樂區裡面的第三部分就是森林步道    這也是這天來這裡的主要目的

這裡的步道入口就從綠光小學起兩旁滿滿的柳杉木    又高又直遮住了所有的陽光   不管再怎麼熱的天氣來在這裡只有感受到涼爽舒適

輕裝簡便的…這樣的風和日麗最適合走走步道了啊

姑婆芋…連這樣有毒的植物   在這樣的美好陽光下也變得好美

沿路有兩個瀑布   一個是虹橋瀑布另一個是馬武督瀑布   雖然規模不大    但是人家都說瀑布的負離子非常多

不過今年下雨下的少    瀑布都沒有什麼水啊…本來想說瀑布旁邊要放慢角度休息一下喝個水一邊吸收負離子的    只是水也太少了….

整個步道其實沒有很遠   全程走完大概也只需要一個多小時

雖然天氣熱但是在森林步道裡面非常舒適    頂多微微的流汗   老實說這樣不是太算運動

不過來親近親近森林呼吸點大自然的芬多精   讓被忙碌工作佔據的大腦清新一下也是非常不錯的

馬武督瀑布…水也是不多…

路況維持得還算不錯   雨下得少所以路況也被破壞的少啊

這石頭很漂亮

到了楊梅樹公樹婆的觀景平台了

有看到第一停車場   連自己的車子都可以看到耶

這是楊梅樹公   楊梅樹長這麼高壯

竹林步道…簡單平坦很好找

這裡是桃園台地…

在第二停車場這裡賞個櫻花吧   最近幾年台灣賞櫻花的地方增加了很多   一月二月大家到處賞櫻花啊

在馬武督探索森林這裡也種了不少   兩個停車場都有花可以賞…

三峽-鳶山 登高望遠 擁抱最寬闊的二高景致

耶…鳶山耶…距離上次來已經四年了啊…只能說歲月如梭…白駒過隙…哈哈哈哈   三峽-鳶山頂 視野遼闊

每次二高往北經過三峽的時候  抬頭就可以看到小小的鳶山大鐘的亭子  然後難免又要想到當兵時的那一段

那時候每幾個星期就要到八德去開會  走在二高上看了看鳶山…好小好小的啊…沒想到這裡竟然成了現在的網美聚集地啊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三峽賞櫻花  然後就順便來鳶山看看風景  這天風和日麗的美好天氣比起上次簡直完美

上次上去的時候天氣不佳遊客很少  直接車子開了上來…這是最懶但也是最方便快速的方式

不過要開車上去要注意停車  因為鳶山大鐘旁邊的停車位很少  要開車上山只能停路邊

然後接近山上的一段路  基本上很狹窄根本無法會車  所以要開車還是要先考慮清楚

這次…就因為停車的問題…我們選擇了一路走上山  大概單程45分鐘…一路上的坡度其實不小走上山很累走下山膝蓋會痛

不過沿路都是柏油路   其實算是挺好走的…而且綠樹夾蔭的其實挺舒服的…就是坡度陡…

鳶山大鐘是74年為了紀念光復40年所打造的    位於海拔270公尺處重6頓60公斤

這個鐘號稱台灣最大 之前有開放可以敲鐘  感覺鐘聲可以傳遞整個三峽鶯歌都可以聽到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開放敲鐘了

鳶山面對著大漢溪    山頭因形似一隻飛翔的鳶而得名

這裡不高但是是少數可以享受大台北地區晨昏美景的地點    列三峽五景之一(其他四景是?)

有趣的傳說是鄭成功的軍隊曾駐紮於此     但遭到兩隻怪鳥的侵襲

鄭成功下令軍隊以大砲攻擊它們其中的一隻則掉在三峽區的山頭上…所以成了鳶山…啊???

所以走吧…就沿著這個鳶山聖蹟後面的路走去吧

大概幾分鐘就可以看到電塔了…而要看鳶山最好的景觀的入口就在這裡…沒有難度

這裡只能拍到這樣的景色 一樣是視野遼闊北二高從腳下

以一個完美的弧度經過    那車子如螞蟻一般但是井然有序的慢慢駛過

真的好開闊的地方    只是空間相當有限主要是幾顆大石頭佔據了這個頂峰

其實風很大而且真的沒什麼屏障    雖然底下還有空間但是真的跌下去大概也很難救…但大家就為了美景拚了命    在石頭上站著真的要特別小心

其實真的是有簡單的繩子讓大家抓 也當成一個分隔線跨出去就真的比較危險了

看了很多網路上的照片 好多人來這裡拍晨景拍夕陽就直接站在線的外面真的藝高人膽大

就這個石頭…   角度取的好 就感覺是雙腳騰空坐在懸崖上頭

不過好像應該是從另一面拍過來    效果更像是雙腳騰空

石頭上被刻了很多字    這裡景色這麼美白天晚上各有各的情調

想必來約會的情侶也很多    不過還是有一些沒有公德心的人在石頭上刻了一堆有的沒有的    小小的破壞了自然的景觀

鳶山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鳶峰路

北屯-大坑步道4號 挑戰軟腳坡的起伏上下

臨時決定來台中  吃吃喝喝逛一下…然後就帶來大坑爬山了…

只能說最近的行程都很健康  多加了很多曬太陽的行程  也走了很多厲害的步道

大坑真的是有點陌生的地方啊   不過台中大坑有很多步道這件情也知道很久了…朋友說要來走走也好一陣子了

位於台中北屯  真的就是台中的後花園的概念啊  到了假日很多人來這裡散步踏青爬山練身體…可以滿足各種需求

記得…google map帶的路…很小條很難走…大家務必要小心啊…

從東東芋園那邊上來走的路會比較寬比較好開   所以第一次來開車千萬要小心谷哥大神帶你走進小路   超多岔路很難分辨…

大坑位於台中北屯  海拔112公尺至859公尺  算是郊山吧…據說曾被票選為台中十大熱門景點

其實也是啦…智者樂山仁者樂水  大坑這裡的步道難易都有  可以闔家一起來也可以專程挑戰的進階級啊

而且在這郊山通常都是視野遼闊伴隨著各種生態  季節變化時候也還有不同的風光…走走路流流汗還可以舒暢身心

走過這橋…就是入口了…在露營區那裡停好車走到這裡也要10分鐘啊

大坑風景區內共有12條步道  其中1~5號及5-1號共6條步道與頭嵙山相接

整座山的稜線使用了大量的相思木圓木來舖設木棧道  兩旁並架設了扶手  安全性很夠

也因為這樣的特殊木棧道設計  也變成大家口中的台中萬里長城啊…

就是這個….木棧道…

在台中市政府的網頁裡面  有特別針對大坑步道的使用說明…也可以看出來各種步道的難易

建議老年與高血壓者盡量不攀登大坑1至5號及5-1號步道

大坑4號步道由於落差極大有一段300公尺的垂直陡坡需要特別注意

大坑6、7、8、9、9-1號步道較適合男女老少攀登而1至5號及5-1、10號步道對登山客較有挑戰性有心臟疾病或體力差者請勿任意嘗試

然後呢…第一次來對著1-10號的步道沒有任何了解  朋友直接就帶往4號步道

4號步道也是其中最具挑戰性的  主要是整個步道的坡度落差頗大

其中一段長約300公尺的垂直陡坡  被稱為軟腳坡  通常都會說好漢坡…用軟腳來形容也太直白了一點  哈哈

踩著圓木步道登上稜線考驗著登山客的體力平衡感身體協調性

4號步道終點即抵達頭嵙山三角點  山頂極佳的視野可俯瞰台中市區太平區新社區東勢區一帶

其實大概走到1000就很想回頭了   而且肚子很餓啊…

然後不認識的山友…就…快了啦…撐一下啦…一下就到了…這次走上山下次不用再來了…哈哈   經過了一群人的慫恿…就繼續走

走…據說要走到對面山頭的電塔…當然啦…我是沒有走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走到電塔就是終點了

不過大坑這裡幾條步道是相通的   體力好可以一次走好幾條…但我們是休閒組的啦…走開心就好…有流汗運動到了

整個路線上面有不少可以休息的涼亭

這一區涼亭有好幾個啊   有不少人來這裡中途休息   有人帶著鍋子泡麵來煮中餐  然後有來泡茶喝咖啡

 

 

 

 

4號是全程約1900公尺海拔475至805公尺之間  其實我們沒有走完…走到了1400就回頭了…

主要是時間的考慮…雖然表定說不用走太久就可以到   但其實這步道說好走也沒有那麼容易   再者…我們又得趕回去飯店check out

不過也還好我們在這裡折返啊…我我我…下山的時候膝蓋就開始痛了…走回原點的時候我已經走路一拐一拐的了….超級痛…

這樣的步道…上不容易…下其實更難啊…因為必須要更專注的   然後因為往下本來就重心都在前腳…

而因為是柱狀的木頭   重心更容易集中在腳尖啊…我想膝蓋痛跟這個應該很有關係吧…下次得帶一個更厲害的護膝了

這樣腳踏實地的空間也有鋪木頭喔   止滑功能比較多

被稱做萬里長城…就這樣…其實真的挑漂亮的

 

蘆竹-羊稠步道 秋高氣爽散步看高鐵賞落日

才剛剛想到在蘆竹有幾個不賴的步道  上次去過了五酒桶山這次就來羊稠坑吧

只是還沒出門就看到朋友的臉書PO出了羊稠步道看到的高鐵…這…就一定要衝了

羊稠坑步道位於蘆竹  一路從南崁往山區開

其實有好幾個入口  第一個遇到的入口根本就是在市區的住宅區中間啊  沒地方停車

車一路開到沿著仁愛路三段指標開到了六福路附近的另一個入口  車可以停在路邊

從六福路這邊往市區的方向走  是整個下坡的路線  說實在的挺輕鬆的

不過也不能這麼說啦  是因為我們走到一半就接到朋友要去看電影的電話

就這樣…只走了一半…還沒有到最有挑戰的好漢坡  哈哈

沿途有好幾個地圖可以了解自己身處何地啊..

六福路這個入口進來就有兩個涼亭   以後就會在這裡蓋公廁囉

然後那個獨角仙公園…也在這裡…不過忘了拍照…哈

羊稠坑這裡  是早年牧羊人的路線  在這裡踩踏南崁溪支流的坑谷地在林間牧羊

當然現在沒人牧羊了 但這一個步道讓人可以想像一下那當時

整個羊稠坑森林步道總長約3.3公里  大致上屬平緩好走

羊稠森林步位在蘆竹的羊稠坑

主線沿著丘陵穿越七分山/八分山/尖山/九分山和羊稠坑山幾個低矮的山頭

全程坡度平緩綠樹成蔭  指標清楚  走起來相當的舒適

六福路這個入口進來走沒有多久就來到這個最迷人的   高鐵與高速公路的景觀

運氣就這麼好…一到沒一分鐘…高鐵就衝出來到了鏡頭裡面…這是北上的方向

沿途也設置了一些石頭的樓梯  減少泥濘造成的滑溜

這是瞭望台   往西看很好的地方   不但可遠眺龜山林口台地

也可以看到遠遠很多亮點的桃園機場跟台灣海峽   有沒有看到有飛機耶…

是的這個地方又是一個高鐵的隧道…

網路上有人說  可以看到陸海空同時出現…如果空氣好視野清楚的話   現在霧霾有點嚴重很難了…

說實在從六福路入口進來一路是下坡  走起來相當的輕鬆

但是也有些許的坡度   往回走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些微冒汗的感覺

不是大汗淋漓的那種暢快   而是毛細孔微微張開呼吸的那種  很秋天的那種

市區的中山路羊稠巷的話  位於張榮發基金會文物館/長流美術館旁的旁

有可愛山羊石雕的登山口  寬敞的土石路徑走起來不費力

接下來就是好漢坡的挑戰一共有215階的階梯  走完會心跳加快的開始冒汗…

可惜這次行程臨時中斷沒有幾乎感受一下好漢坡  在這樣的秋天走一下流個汗真的很棒

一來一回又到了這瞭望台…這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候了…陽光的顏色變得很蛋黃顏色…

這樣的秋高氣爽   超級適合出門走一走的…不用登大山在這個步道輕鬆的散步   全家一起來很適合

走完羊稠森林步道不過癮的話  可以接著走附近的五酒桶山

蘆竹-南崁五酒桶山 輕鬆走看日落

石門-青山瀑布步道 輕鬆愜意舒適賞瀑布

雖然天氣不佳一直像是要下雨的樣子 但我們的導遊相當的堅持一定要帶我們來這裡

青山瀑布…其實我還真的不知道有這個地方 而且石門我只知道這裡有海岸線啊

從老梅過來其實還挺近的  這裡真的很鄉下轉個彎離開台2線整個風光馬上不同

本來是沿著北海岸的寬闊海景  轉個彎往山路走去路變小條也多了鄉村的靜謐

沒多久來到了青山瀑布步道的入口  從這裡往裡面走就可以到目的地青山瀑布

雖然位於石門  但這裡也是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  步道全程長1.3公里路程約40分鐘

一開始走真的不相信這是一個不具難度的步道  因為一開始的石階還挺陡一路向上

大夥都嚷著說被騙了…這真的是一個輕鬆好走的步道嗎?   根本睜眼說瞎話啊…

不過不用多久真的就進入簡單舒適的石板路了 中間這一段的步道整理得相當好

沿途有好幾個攤子有老太太在賣菜…

很不懂他們麼為何是扛著大包小包的在步道中間賣菜   而不是在入口處…

只能說辛苦了…可以想像要把這些菜從入口提上來  萬一沒賣完還要扛下去

我想在夏天時候這裡一定很受歡迎  大部分的步道其實都有樹蔭的遮蔽

而且步道的設置沿著山壁  蜿蜒迂迴其實每一個轉彎都有不同風景

標準的林蔭小道  有時候在被綠樹包圍  有時又可張望對面的山頭

天氣好的時候很棒  但像我們這天的陰雨綿綿  那種仙氣只能感受

植物的綠真的千變萬化啊

眺望著對面的山頭…也挺遠了…

沿途已經遠離人居  基本上蟲鳴鳥叫伴著大家一路前行   真的很愜意

如果不是這天的天氣真的一副風雨欲來的樣子   絕對是要帶個午餐切個水果在瀑布野餐啦

蟲鳴…就這樣看到了…

這一段路的石板真的布置得非常細心  很好走

只是還是要小心啊畢竟不是平整的路線偶有縫隙   加上天雨路真的是會滑

步道兩旁植物種類繁多  其實相當適合做生態觀察

據說這裡曾調查發現蕨類達77種  這天天氣不適合不然其實漫遊的方式也很棒

但其實就算只是走過  兩旁的各種植物也真的讓人驚豔的

因為長年都在樹蔭下不見陽光  許多地方穿上薄薄的植披  相當美麗  不過長地上的就要小心滑就是….

跨過兩三座鐵橋之後  那樂見涼爽的感覺也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

這是第一座鐵橋…算是指標吧

這一天導遊真的是半哄半騙的…史內基團隊激勵使用到極致…重點是不露痕跡…

配合著回頭其他遊客的快到了   無形中默默的接受然後走到終點青山瀑布

接近舖到的時候  就回到石子路了  走在大小石頭的中間落葉散布到是要小心每踏出的腳步

第二座橋…

然後就到了  哈哈

青山瀑布的水流快速像是白色箭鍊自山壁間奔騰而下  這裡海拔約310公尺  落差高達30餘公尺

青山瀑布的水源來自於高聳的竹子山  這裡匯聚了山中的豐沛水量水流順勢流經了具高度落差的溪谷斷層

垂直的撒下在這石門山林中的  青山瀑布  雖不高但是因為離觀景台離瀑布很近  也挺壯觀

觀瀑平台真的很小啊…擠了不少的人

這一群人一起來…還真的切了西瓜…空氣中漫步著西瓜的香甜味道

有空的話  就坐在大石頭上賞著遠處的瀑布也是很棒   滿滿的芬多精加持

回程竟然出了些許的陽光…那從林蔭間灑落

本來綠色的樹葉多了金黃的閃耀…地板上本來不起眼的石頭  多了陰影的點綴…

遇到了攝影愛好者  來這裡上課….我想主要應該是教水流吧

仙氣真的繚繞啊…不過這也表示大雨將至啊

回程走到一半就開始低落斗大的雨滴…我們離開沒多久那雨可是狗啊貓啊的用倒的

不過這裡真的輕鬆舒適可以挑戰的  有機會來北海岸倒是可以考慮來這裡感受一下很不同的石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