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Tino Pizza Cafe特色披薩 烤飯麵也都不賴(中原家樂福店)

Tino Pizza是連鎖店  之前在竹北就吃過  不過其實也是好久之前的事情啊  竹北店還在嗎? 哈哈

竹北-提諾披薩Tino’s Pizza 披薩專門店創意披薩多   (確認竹北店還健在喔)

中壢的Tino Pizza在中原家樂福的地下一樓  對面還有品川蘭 中壢-品川蘭 CNN推薦必吃牛肉麵之一

其實本來是要吃樓上的大戶屋的  不過吃飯時間大戶屋的生意很好要等一段時間

不過吃Tino也還不賴啊  因為這裡的烤飯烤麵味道出乎我意外的好啊

雖然照片上看起來沒人  但其實我們坐下來沒多久也就滿了  畢竟外面天氣不好賣場吃東西超方便的

畢竟是連鎖店家  在裝潢上必要有花錢  就營造出一個舒適的環境

不過是在賣場這樣的空間 比較不容易有太多特色的裝潢  這裡的服務人員都很熱心喔

在外面有大大的菜單  本來拍的菜都竟然莫名地消失了

普利亞海港烤飯  這烤飯用的鐵盤子端上來  服務人員提醒這盤子剛出烤箱所以很燙

用這紙包起來也主要是讓大家注意這盤子的熱度

鐵鍋燙手請小心…

烤雞是前菜  烤得剛剛好雞皮呈現了金黃色   肉質很嫩  雞皮相當的Q   很好吃

海鮮烤飯  雖然這裡的披薩好像才是主打  但是這天我們沒有人想吃披薩

這一整鍋飯有濃濃的飯香  顏色的搭配也相當的讓人食指大動

這飯處理的很好吃耶  一點點乾乾的很有咬勁…越吃越香

其他的配菜也都很搭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蛤蠣  感覺好像後來才放上去的…哈

羅勒燻雞貝殼烤麵  看起來很簡單的搭配

不過起司粉加的不多剛剛好  雞肉有嫩而貝殼麵呢  相當的Q  味道也很不賴

這個魚的烤麵  魚好好吃耶  其實加上了檸檬放了一些番茄   這樣的紅醬淡淡的舊好吃

這一份是菜單上沒有的素食…我看到上面鋪的那些紅紅綠綠黃黃的東西就沒了胃口…當然不是我點的

朋友是說很好吃啦  因為各種蔬菜口感各不同  搭配貝殼麵的Q  算是色香味俱全喔

四重乳酪  端上來第一眼  這也太簡單了啊

不過一口讓人上癮…香甜的蜂蜜搭配起司  薄片的口感   這份披薩讓我很驚艷啊

綜合莓果甜星   飯後甜點   也是用披薩當底…

加了很多的奶油跟莓果醬   如果全部一起吃會偏甜   刮掉了一些奶油減少了一些果醬

我很喜歡那披薩的口感   外面有咬勁裡面很軟  有滿滿的麵香  真的很棒

堤諾比薩 Tino’s Pizza Café 家樂福中原門市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華路二段501號 03 463 6226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11:00–21:30

中壢-瑞吉飯店 台式簡餐

在中原家樂福的旁邊 瑞吉飯店

其實我經過幾次有注意到這一家店 不過這個名字有點西式…我老是想到St. Regis飯店

當然這不是這高級飯店啦 只是一家飯館而已

這裡賣的是燒肉飯為主    後來在南崁發現一家菜單一模一樣的黃門

一問才知道原來兩家的老闆是朋友    而瑞吉在開店前有去黃門學習…蘆竹-黃門飯店 南崁燒肉餐聽

相較於黃門其實瑞吉的店內比較簡單

菜單很簡單…

不過不只菜單幾乎一樣 湯跟飲料還有飯都是可以一直吃的 請自己動手就是

泡菜燒肉飯  泡菜半熟蛋    干絲跟燒肉

泡菜是比較台式的口味    有鹹度但是辣度普通    吃起來清脆有咬勁

燒肉烤熟透了很香 肉有韌度不軟爛跟著泡菜一起吃 口感很多元

原味燒肉飯   其實跟前面的是一樣的只是少了泡菜而已

其實吃了這麼多款  我反而覺得越基本的味道越棒耶…

 

炸雞塊麻婆豆腐…我喜歡這種蛋的處理    雞塊很酥    這蛋也處理得很好很滑嫩可口

一旁的麻婆豆腐 這樣的組合很怪吧…不過還挺多人愛的    我個人是覺得比較鹹了點

不過這麻婆豆腐可以加一次喔 所以喜歡吃麻婆豆腐飯的話 還挺推薦的

麻婆豆腐燒肉飯  其實跟前面的麻排豆腐炸雞塊很像

咖哩另外裝  搭配著很嫩帶著點半熟的蛋  這些都是豬排的配角

咖哩比較像是日式的沒有辣度  但有香

蛋我覺得處理得相當的好  那種半熟的滑順我愛 豬排中規中矩  全部搭一起吃相當的不賴

這一份跟前面一樣   只是豬排變成了炸雞塊

瑞吉飯店    320桃園市中壢區普義路233號    03 463 5600

開放時間   星期二休息    星期一三四五六日    11:00–14:00, 17:00–21:00

竹北-鬍鬚張魯肉飯 超綿密香甜粒粒分明的魯肉飯

我喜歡吃魯肉飯 所以當然也沒有錯過有名的鬍鬚張  鬍鬚張應該是全台灣最有名的魯肉飯了啊

賣滷肉飯賣到開連鎖店還開到日本去 這店家實在太厲害了啊

當然店紅了就動輒得咎了 去年那魯肉飯漲價事件

讓許多人展開了拒吃鬍鬚張的活動 不過事過境遷後這裡生意還是非常的好

因為是有名的連鎖店所以網站的建立的很齊全  還說到了魯肉飯的歷史

魯肉飯的歷史可回朔到周朝 根據周禮所記  周朝大王每一頓飯會有八道珍貴的菜色

其中的二道為淳熬與淳母都是將肉醬剁好蓋在一盅米飯上 上面澆上脂油肉汁

兩者之差異在於淳熬使用的是糯米飯 淳母使用的是粳米飯

晚上的吃飯時間整個鬍鬚張人聲鼎沸啊

這是從官方網站上下載的照片一個是創始人一個是現在的董事長

左邊這位就是鬍鬚張本人啦 民國49年民生西路的魯肉飯攤

生意太好導致創始人張先生沒有時間整理鬍子啦

久而久之老顧客就叫老闆鬍鬚張了 沒想到這鬍鬚張一紅就好幾十年了

官方網站上一個大大的看板  像是打油詩一樣的寫起了魯肉飯

 店內也有這照片喔…

不知道是生意太好了需要這麼多的服務生  還是因為賺太多了所以請了這麼多服務生

一進門就有人帶位 幾乎跟著你的馬上遞上筷子菜單跟你介紹菜色

同時收碗盤整理桌子的 在廚房準備料理的還有櫃台收錢的

這裡的服務生也太太太多了點啊 這真的跟坊間的小魯肉飯店規模等級差太多了

有沒有 隨便一張照片就看到六個人了  哈哈

因為是連鎖店 整個店面的安排SOP各方面都上了軌道

上菜速度非常的快速 即使生意非常好但是不用等太久

很多人來這裡吃也有許多的人帶走 這裡的生意根本不受之前漲價事件的影響啊

有許多的餐可以選擇   老實說鬍鬚張的東西是不便宜啊 不過大的店家通常比較有保障啦

點菜單很簡單 吃飽再拿著去櫃台結帳

只是看到左下方最後一項肉燥加淋要15元 這真的是第一次看到阿

大部分的魯肉飯店加對於加淋一下肉燥都很大方的啦

果真是連鎖店 看看這個筷子的外面小紙包裝  好可愛的花色啊

首先來的是豆芽菜 其實很少人把豆芽菜當成一道菜的啦

不過燙得很剛好  脆脆的還挺好吃   然後來一盤A菜吧    好清脆爽口

蘿蔔湯 這蘿蔔的軟嫩剛好啊  還有一定的脆度但保有蘿蔔的香甜 我還挺喜歡的

非常快速的魯肉飯就上來了 這是招牌一定隨時都有的阿

在漲價事件的時候鬍鬚張的董事長就上過電視介紹過他們的魯肉飯

他說因為特別講究所以他們東西比較貴一點  鬍鬚張是採用新鮮禁臠肉 每頭豬只有一台斤相當珍貴難得

將肉切成寬3mm長3~5cm的長條肉絲 以獨家配料用小火慢慢熬煮四到六個小時

每十五分鐘攪拌一次而且過濾多餘油汁 再用科學方式去檢驗甜鹹熟爛含油量

的確這裡的魯肉真的很軟爛 一整個入口即化幾乎是吃不到肉的感覺啊

就是魯了很久很久之後 整個肥瘦都幾乎融化了  鬍鬚張魯肉飯用的米也很不錯 這個真的吃得出來

只是真的很小一碗啊 每碗都是以150公克的米飯來搭配38公克的粹魯

鬍鬚張說這個是黃金比例啊 本來以為肉燥太少了

不過其實充分拌勻之後 還是可以讓每一顆米粒都沾到滷汁好吃  但是因為太少所以一定吃不飽啊

鬍鬚張的網站上說整碗滷肉飯是吃巧不是吃飽 哈哈官網自己承認份量太少了吧

最後那個紅紅的叫做奈良漬 酸酸甜甜的搭配滷肉飯真的挺合適的

雖然小碗的真的小小一碗吃不飽的分量

不過這一碗可是有接近400大卡的熱量呢?    果真不能看不起小碗魯肉飯

必須說鬍鬚張有名還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啦

東西好吃而且已經開店開到日本去了 所以喜歡吃魯肉飯的人一定不可以錯過的

鬍鬚張魯肉飯(竹北光明店)

地址:302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105號

電話:03 558 5466  營業時間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上午10點到晚上11點

中壢-韓本家 簡單的韓式料理但份量不大(中壢家樂福店)

又來到中山東路的家樂福…因為下雨天懶得到處找停車位 家樂福有地下停車場相當方便

本來是要吃石二鍋的  已經知道這一家石二鍋恐怖的人氣

抽了個號碼牌…前面有27組客人…這個數字…少說也要一個小時吧

中壢-石二鍋 真的是熱門店來著生意也太好(中壢家樂福店)

好吧…就走一圈吧…雖然我覺得家樂福裡面的餐廳都還好而已  看到了韓本家想起好久沒有吃韓國菜了…

這個位置我記得之前是角子虎的樣子…只能說生意難做

整個店家主要是紅色黑色算是很大器的裝潢方式  簡單帶著工業風的時尚感

天氣冷了…還是想吃點湯湯水水的東西  不然其實我是很愛拌飯的…

一坐下來很快速的就送來了六種不同的小菜…份量都不多  不過也夠了

基本上算是韓式泡菜跟中式小菜的組合  這些小菜看起來紅紅的但是不辣

整體的味道算是爽脆但是偏甜的味道

招牌順豆腐  點任何鍋都還附上一碗飯  這樣的湯加在飯上面一起吃超適合

其實有時候看韓劇他們也都是這樣吃的  因為這些不是單純的湯而是搭配份的主菜

基本上這一鍋的份量其實有點小  吃完有點感覺空虛…哈哈

大醬湯  這是韓國常見的家常料理   主要特色是加了味噌跟韓國辣醬

這一份裡面除了影響味道的這兩種調味之外  就加了肉蛋豆腐金針菇還有馬鈴薯南瓜

整個味道不辣但有濃郁的味噌香氣  鹹度剛剛好   味道還算不錯

韓本家 中壢店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山東路二段510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10:00–21:30

中壢-石二鍋 真的是熱門店來著生意也太好(中壢家樂福店)

又來石二鍋…真的是冷天超棒的夥伴

其實是要感謝中華電信提供的VIP優惠劵    送一鍋不用錢所以想說不用白不用

之前吃過是在中壢中美村的分店     中壢-石二鍋 冬天來一鍋 人氣涮涮鍋

這天來的是中壢家樂福的分店    只能說台灣人也太愛鍋物了吧…

因為客人太多所以設置了號碼牌 請按照門口這個螢幕使用

50組候位真的有誇張     如果不是有好心人放棄排隊把號碼牌給了我

我想我應該也是抽了號碼牌就閃了…

只能說無所不用其極地推出新的口味    連燒酒雞都有了

一樣    有石頭鍋涮涮鍋還有勁香辣姊鍋不同湯頭的選擇

然後再點不同的肉     基本款就吃超飽的了 因為有飯跟麵等主食可以搭配

乾淨舒適的環境 夏天更是很多人吹冷氣吃火鍋

廚房 看那一大盆的東西準備要上 裡面有機器專門在切肉還挺好玩

檸檬冬瓜真的很好喝 跟麥茶比起來太懸殊

上次來真的有傻傻地因為天氣太冷了點了麥茶…除了是熱得之外沒啥可以形如

檸檬冬瓜酸酸甜甜 又冰涼    很爽口開胃

這是辣鍋要先加一些腥香料然後在加辣湯

這湯頭喝起來香香辣辣的 竟然有泡麵的感覺…是…就是紅燒牛肉麵那樣的香辣

基本上石二鍋給的蔬菜盤挺大的阿

而且裡面好多種不同的配料 雖然都一點但是加起來很多

吃這樣的鍋可以吃到好多的蔬菜 雖然也是一大盤的肉 但是相對健康的多阿

雪花牛

肉片選擇不少也是價位不同的主要原因

涮涮鍋基本上湯頭比較清淡 加上我又是一個不太吃醬料的人

吃起來覺得沒有很多的負擔     當然喜歡重口味的人可以自己選擇

一人一鍋的吃法也是讓我喜愛的一部分 因為這樣可以確保不會吃太多…

石二鍋(中壢家樂福中山東店)320桃園縣中壢市中山東路二段510號    03 4561702

開放時間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11:00–22:00

中壢-品川蘭 CNN推薦必吃牛肉麵之一

會想吃品川蘭原因很簡單   因為號稱CNN推薦台北必吃八大牛肉麵店之一

來中原家樂福時候    看到品川蘭的廣告    然後寫了CNN推薦…

就這樣品川蘭一直在我的期待名單中…

果真到了現場    在電視牆各種菜色介紹裡面     這一個頁面依舊不斷的撥放

這天來的有點早 不到五點所以客人還不多

只是雖然不到五點    服務人員還是應該要快速一點

因為看到裡面位置一大堆卻需要在外面等候服務人員帶位    感覺還是不很好

川蘭極勁香    就這五字訣 在菜單裡面也是這樣分類的

在品川蘭的官方網站裡面介紹這餐廳以發揚大中華飲食文化元素為品牌精神

好好地品嚐    川–川味牛肉麵的發源地四川    蘭-清燉牛肉麵的發源地蘭州

所以就是不管紅燒清燉都要好吃的意思嗎?

除了紅燒跟清燉之外 還有牛排麵    是用PRIME等級的牛排肉做的

不過有點貴 先試試基本款再說

小菜我覺得普通啦 不過是跟烏梅汁組合的    所以價格還好

這烏梅汁味道很夠 很好喝   

筋肉雙盛牛肉麵

這一份是川味的     湯頭也處理得很好因為沒有太多的油膩感   

整個湯頭有加了香料 微微的辣度但是不強烈不能吃辣的人應該也可以接受的

牛筋的部分處理得很好一整個是入口即化 吃下滿滿膠原蛋白的感覺

牛肉的部分   應該是魯的切片放進來的    有一點點味道…不太會形容

基本上算是OK的 只是說要到必吃又覺得好像太過了點

雪花牛肉麵

這是五花肉的牛肉麵 雪花牛的肉片切得很薄

基本上應該是簡單川燙一下就端上來的    滿滿的蔥調色也增加整份的口感

不過五花肉來做牛肉麵的肉片讓很想起火鍋裡面的五花肉    吃多了還是有點膩

但是這湯頭我覺得很喜歡 有蔬果的甜度喝起來相當的讚    我很喜歡

這裡除了牛肉麵之外也有斤餅    不過實在吃不下沒有點

從店外有櫥窗可以看到服務人員現做斤餅    感覺應該不賴 下次有機會試試看

品川蘭  中壢店03-4514724    桃園市中壢市中華路二段501號(中原家樂福B1)

周一至四:11:00~14:30、17:00~21:00     周五至日:11:00~21:00

竹北-得義家洋食坊 橄欖油義大利麵清淡有特色

從日本回來的第二天    好累阿

不過半澤直樹讓我欲罷不能的一直看下去連午餐都差一點錯過了

來去吃燉飯吧    這次選的是位於竹北家樂福正後方的得義家洋食坊

整個店家真的是相當的不顯眼阿   

其實就在家樂福停車場入口過來一點點的光明九路上

我真的是錯過又回頭的   

整個餐廳有二樓    雖然已經一點多了但是人還蠻多的

沒有訂位的話還是要等各十幾二十分鐘    不過為了燉飯來的可以忍著餓

推門一進餐廳先看到的就是這一個黑板了   

這好像是很多的義大利餐廳喜歡用的裝潢方式

用手寫的介紹餐廳裡面的餐點

整個空間的裝潢一點鄉村風    不過掛了不少的畫

義大利的地圖高掛在櫃台  

一樓沒有位置往二樓去吧     這樣的角度挺不賴的

歡迎光臨

餐廳裡面放了好多的礦泉水水瓶    這樣的裝飾別有簡單創意的風格

菜單設計的相當的漂亮     一大本感覺像是高檔的餐廳阿

先看看今天的目標    燉飯

這裡的料理算是蠻齊全的  

紅醬白醬青醬橄欖油燉飯焗烤披薩都有阿    相當的厲害

首先來一個南瓜湯吧

味道還不錯    有濃濃的南瓜香味

這麵包相當的簡單    但是沒辦法我是麵包控還是好吃

沙拉來一盤

其實義式的沙拉蠻簡單的    真的就是吃草阿

不過我還蠻喜歡這些青菜綜合再一起的口味   

特別加上一點起司或是橄欖油更好

首先燉飯了阿    這是奶香豆乳嫩雞燉飯

上面那好幾片的雞肉真的是吸睛阿   

吃過這麼多的燉飯還沒有吃過這樣處理的白雞肉阿

整個燉飯的味道還不錯奶香味挺濃厚整個米粒算是中庸的硬度   

比真正義式的那種硬硬吃的到米心的燉飯不太一樣

不過我想這樣的口感會比較符合台灣人的需求

雞肉的部分真的很像簡單的雞胸肉    味道比較淡

燉飯跟雞肉的搭配感覺沒有很搭    比較像是兩種食物放在一起而已

燉飯我覺得是還不錯囉   

松阪豬肉的義大利麵

另一份沒有點青醬白醬紅醬    點的是比較少看到的橄欖油口味

老實說這一到餐點端上桌我愣了一下下   

這一盤義大利麵好沒有義大利麵的樣子阿

當然這不是青醬白醬紅醬    光這一點就跟常吃的義大利麵不太相同了

一開始吃覺得這一份好青但阿    真的有點不習慣

不過後來發現其實在盤子底下有比較多的橄欖油   

把全部的筆管麵拌勻之後味道大大的不一樣啊

整個筆管麵屬於稍硬的口感    橄欖油做了些處理所以有點味道

麵吃起來相當有咬勁還有一點淡淡的香氣

松阪豬肉非常的Q    對於這一份義大利麵有加分的作用   

當還那畫龍點睛的花椰菜更是重要

整份的義大利麵味道還不錯    想試比較清淡的義式餐點這裡適合

整個餐廳的味道還不錯    但是我的印象竟然是太清淡

不知道這樣的評語是好還是不好啊?

 

得義家洋食坊

地址:302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九路151

電話:03 558 3988


檢視較大的地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