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鳳崎落日步道 走一個輕鬆自在天涼好個秋

住在竹北的人,  有多少人不知道竹北其實是個有靠海的城市呢?  以前我還真的是不知道

大部分的時間都生活在高速公路跟高鐵附近的生活圈,  總以為這就是竹北

看其實,  竹北有靠海,  鳳崎落日更是從清朝就被認證的美景,  到現在還是吸引了竹北人

這天是從天德堂這裡出發,  很久前來的上是從蓮花寺,  另外靜善宮也是一個可以上步道的入口

天德堂是天德教在台灣規模最宏偉且最具代表性的廟宇,  sorry我對宗教沒有研究我沒有聽過

不過網站是這樣說的…天德教是融合了儒家的佛教的慈悲、忠恕之道、道家的道德、耶穌的博愛以及回教的清真…

喔…來走鳳崎落日步道,  可以把車停在天德堂前方的停車場…

鳳崎步道是在新豐與竹北濱海公路交界處,  因為連接了竹北的蓮花寺到新豐的天德堂,  又稱作蓮花寺或天德堂步道

全長3公里,  沒有太大的坡度上下,  所以是一個輕鬆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走的步道

這個步道地圖在步道的很多地方都有,  相當的清楚,  全長三公里,  單程大概100分鐘

橘色的路線就是主要的路線,  至於深紅色的部分就是支線…

整個步道大部分都整理得非常好,  有樓梯水泥地,  走起來很輕鬆…

讓人神清氣爽的好天氣,  這天真的是天氣舒服又清爽,  冬天有這樣的陽光就讓人忍不住要出門啊

而且這樣的天氣出來走步道,  不太會流汗…北台灣的冬天總是陰雨多於艷陽天,  一定出來曬曬太陽的

不管在步道入口跟步道中都有告示牌,  原來這步道附近就有軍事區域,  所以大家不要亂闖啊

這步道沒有難度可言,  所以適合闔家一起來…步道中間還有一些健身設施,  讓小朋友可以走步道多點樂趣

景色優美啊…

途中還有一些軍事設施,  這些都是在日本佔領台灣的時候,  用來抵禦美軍用的…

沿路也有不少的芒草啊,  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啊…整個步道真的很舒適…輕鬆走幾個小時也沒留太多的汗…

防空洞…

這是最好看夕陽的地方,  就在輕鬆點與鳳崎小鋪前方,  有免費的涼亭可以休息,  當然也可以進店家喝杯飲料

在鳳崎小站那邊,  有兩條路線可以往蓮花寺,  去程選擇了走正式的步道…不過往前走沒有多久就來到了這泥巴步道

這裡地板上超多的樹根的,  要小心走…不過也增添了樂趣

沿途都是相思樹耶,  毛毛蟲很多…哈哈

一路下到產業步道,  這就是上次我走的路線,  往下直走就可以到達靜善宮,  大概也是幾百公尺就會到

這個路線就真的一路產業道路到靜善宮,  超級好走…

不選產業道路,  繼續往步道走…很快就可以到蓮花寺了

沒多久的時間就來到了不到的另一側蓮花寺,  上次來就是從蓮花寺這裡出發的,  寺前方的停車場位子不少,  挺便利的

這裡除了好停車之外,   在一旁還有公共廁所,  方便所有來走步道的遊客

蓮花寺位於竹北鳳山崎山之上,  據說整座山的地勢很像蓮花座,  所以這廟名取為蓮花,  廟宇建於民國42年主祀觀音佛祖

蓮花寺不到這一側,  以花崗石鋪設的階梯也有枕木的林道,  整個步道整建的非常好

回程打算慢慢走,  想說竟然接近傍晚了,  就來看個美麗的落日吧…

在這各休息區往山上走,   走稜線的概念算是捷徑一路可以走到輕鬆點這各餐廳

輕鬆點,  嘿啊…走到輕鬆點快了一些,  也真的是輕鬆點

這條路線,  就一開始的時候往上,  但是很快就到了稜線,  也是很好走…而且走這路線可以少走10幾分鐘

更高景色更好啊…

連根拔起大概就是這樣…

四點多了,  太陽的熱度也減退了不少,  想說既然都這時候了,  等著落日的餘暉應該是最好的ending吧

回到了輕鬆點這裡,  原來這小店一點都不小啊,  在林間有不少座位,  這樣的天氣在這裡喝茶過一個下午也很好

這天到底是…一陣陣的黑煙就這樣地飄過天邊…

這天的天色真的超美的,  藍天綠樹…可以期待夕陽

風一來…國旗飄揚…然後黑煙也跟著來湊熱鬧

鳳崎晚霞,  在很久以前新竹還是淡水廳一部分的時候,  鳳崎落日被淡水廳誌列為全淡八景之一

以前的淡水廳可是包含了現在大半的北台灣,  顯然這景色獨樹一格絕對值得走一趟

阿里山-給台灣本土咖啡一個讚 阿里山咖啡王子 鄒築園

這幾年台灣咖啡慢慢地興起,  而在這麼多的台灣咖啡中,  阿里山咖啡逐漸竄出成為市場的新寵

鄒築園,  第一次知道這個阿里山咖啡品牌是在冠軍咖啡館興波咖啡,  後來也發現阿里山咖啡好像知名度比起幾年前高很多

中正-興波咖啡Simple Kaffa老宅新設計 文青網美都愛冠軍咖啡

前一個晚上是住在旁邊的金皮雕民宿,  吃完早餐就直接走路過來喝杯咖啡,  阿里山喝阿里山咖啡就是爽啊

其實在這前方,  本來都是茶園的,  不過老闆從種茶改種咖啡,  開啟了阿里山不一樣的咖啡之旅,  然後老闆成了人稱的咖啡王子

景觀咖啡,  哈哈,  其實在門口的涼亭喝咖啡是挺不賴的,  只是天氣冷,  熱咖啡一下子就涼了啊

不過能在這樣的景觀下,  品嘗在地風味的咖啡,  也真的讓咖啡迷的我了了一個心願啊

十大神農…這可是不容易的頭銜啊,  從種茶轉種咖啡是很多阿里山農民的經歷,  而鄒族園是其中的佼佼者

群山環繞的環境,  但還是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咖啡愛好者,  大家都知道這裡的咖啡很棒

庭院可以停不少台車子,  不過外面的馬路車子來往也不多,  所以不用擔心開車沒地方停車

幾乎是一開門就走過來,  但沒想到有人更早呢…不過店裡面還是很安靜,  整個環境很簡單舒適

大部分的桌子就沿著窗戶設置,  大片窗戶採光超好的,  外面的綠意山林讓人超輕鬆的…

真的是美啊…綠樹藍天,  然後有著紅葉的搭配

這些匾額…說多厲害有多厲害了…然後還有很多的小獎盃放在店內各個角落,  把一件事情專注地做到最好就是如此

三步驟….三種主要的咖啡處理方式,  日曬水洗蜜處理,  在不同階段咖啡豆子的顏色不一樣…也會影響咖啡的風味

看著專家沖咖啡是很享受的事情啊,  唯一可惜的是沒有遇到咖啡王子本人展現美劑

店內找到的書,  介紹台灣很多的咖啡達人,  這一篇介紹的就是這裡咖啡王子啊

杯子漂亮,  咖啡好喝…藝妓沒話說,  只是沒想到台灣也可以種出藝妓啊,  網路上也買得到

阿里山鄉公所認證/【鄒族原住民部落】技術合作

網站的說明,  濃郁沁鼻的清甜水果香氣與細緻花香調,  入口時甜滋滋的蜜蔗香, 柑橘香氣在舌尖上跳躍著…很好喝就是

鄒築園觀光休閒農莊  605嘉義縣阿里山鄉二鄰71號  05 256 1118

營業時間: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08:00–17:00

梅山-太平雲梯+雲之南道+孝子路 輕鬆健康拍美照賞美景

經過了梅山36彎來到了梅山,  這36彎可真是有挑戰性…

在空氣圖書館喝了杯飲料拍了照片,  然後就是要來旁邊的太平雲梯走走曬曬太陽  梅山-空氣圖書館之這裡沒有書

其實在來到太平雲梯之前是沒有什麼期待的,  感覺就是條人工的為了促進觀光蓋起來的,  不過整體還不錯

記得之前去七彩吊橋,  一開始也覺得還好,  真的走起來還是開心愜意的…哈哈

信義-沉潛深山的彩色巨龍 雙龍瀑布/七彩吊橋

本來今天的行程就只有太平雲梯的,  不過後來加碼了雲之南道跟孝子山步道,  然後太平老街簡單逛逛吃吃

重點應該不用上班的心情吧,  雖然電話響了LINE訊息來了還是回一下,  但是總覺得星期五下午不用在公司真好

太平雲梯為高山單跨景觀吊橋,  跨跨太平山與龜山間,  海拔1000公尺左右,  長度281公尺

進入吊橋前就要先拍一張全景啊,  在售票口上了Klook買票,  省10元,  然後直接刷QR code進吊橋參觀

這是雲梯入口處有一個景觀平台,  視野很好,  只是來的時候天色太亮然後又有點霧霾看不太清楚

不過看看IG上的照片,  這裡的嘉義風光夕陽晚霞雲海等自然景觀很好,  也可以看到梅山36彎

聽說在入夜後還有精彩燈光,  每天彩虹七彩輪流播送啊,  讓整個雲梯增添了浪漫的氣氛

太平雲梯位於海拔 1000 公尺,  長度又有281公尺,  不只有對流的風加上地形地質限制

所以整個設計很特別, 走的是非對稱的設計,  構南北(主索)及東西(抗風系統)均非對稱

北橋塔二力桿,整體施工難度高,全橋纜索材料均是臺灣自製,也是首座進行風洞試驗的人行吊橋, 可耐十六級強陣風。

北橋塔高 22.8 公尺位在太平山脊,  南橋塔僅高 5 公尺隱沒在龜背山腰中,  入口這裡就是北塔橋囉

雲嘉這裡大部分都是平原,  所以感覺很遼闊,  天氣好點還可以看到台灣海峽

北塔如龍抬頭,  喻二十四節氣的驚蟄,  喻示新的一年要開始給村里帶來好運氣

吊橋為龍身, 龍尾(南橋塔)沒入龜背山, 形成龍龜意象,  有榮歸之意

配合地形設計南側隱沒的橋塔,  猶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賦予了這麼多意義,  讓人走起來更是飄飄然啊

背影來一張…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拍背影照的呢?

看著梅山36彎,  真的是蜿蜒曲折的讓駕駛為難,  不過很有趣啊,  每一個彎都有標註號碼,  然後還有勵志標語,  哈

白色巨龍連繫了兩座山頭,  這天沒有雲霧飄渺的夢幻,  陽光溫暖的照著,  藍天之下綠樹中的美景連連

在南橋塔的這一邊,  你可以選擇直接下山,  也可以一路跟著步道往上,  這就是雲之南道

雲之南道銜算是輕鬆簡單不太長的步道,  雖然一開始是一個陡坡268階的階梯,  還沒真的喘就到了

一路上有好幾座涼亭可以休息,  但最美的就是一路在茶園中穿梭,  綠意盎然的環境搭配著藍天綠樹真的好舒服

開心耶,  就在茶園中穿梭耶…

真的好美啊,  完全不累的行程,  然後可以坐在這涼亭中休息欣賞茶園與山景

真的是可以拍廣告的景觀啊…在這一站之後我們還真的往了拍御茶園廣告的茶園前去,  可以晚了點到過了開放時間

從雲之南道下來就看到了孝子路步道了,  因為還有點時間就走了進去,  沒想到一路就到達了太平老街的太平國小

孝子路步道就位於太平村,  登山入口有有兩處  一處是老街竹林茶坊再來就是今天走著接著雲之南道的茶園產道等

這個步道沿途是翠綠的孟宗竹林,  幾乎被包覆了,  陽光透過縫隙照了真的很漂亮,  那種綠帶著自然那種陽光亮眼不曬人

不知道為什麼,  只要有竹林就想到李慕白,  輕巧的在竹林間飛舞著…

本來還可以一路走到大巃頂步道的,  但是時間不夠沒能成行,  好像說這不道也是很美的

除了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園之外,  還可以看得很遠,  大尖山二尖山也是一片美景

大坪老街走到太平國小前方即有孝子亭,為其另一入口,往石階步道經過吊橋,即為太平最負勝名的孟宗竹林。

這園區滿滿的孟宗竹,  孝子路這名字來自於二十四孝當中孟宗為病中的母親在寒冬哭竹生筍孝感動天的故事

雖然這故事有點不切實際,  但是算是讓年輕一輩知道有24孝這故事也不錯

一路走過這吊橋,  底下是台162甲,  高高的位置往下看還挺有趣,  而走完這吊橋也差不多要到太平老街了啊

本來想說太平雲梯沒有什麼…就一座吊橋,  但是搭配了茶園景觀的雲之南道,  還有滿滿被孟宗竹的孝子路步道

滿滿自然景觀中感受梅山的美,  沒有太多遊客的周五下午總是讓人感覺輕鬆,  這樣的旅程很喜歡

梅山-空氣圖書館之這裡沒有書

一直很紅的景點,  在IG上幾乎都是門口這一片牆,  空氣圖書館…一開始還想這啥啊…

這是一間沒有書的圖書館,  位於梅山太平村,  不是方便隨時可前往的景點,  但是卻引大家爭相前往,  就圖著一張網美照

想要來梅山是一張有著雲海夢幻的茶園照片,  開始排才發現這裡有太平雲梯,  然後空氣圖書館就在旁邊啊…

這天絕對是來空氣圖書館的最好的時機了啊,  湛藍的天空超漂亮,  陽光耀眼但不曬,  1000公尺海拔的梅山有著舒爽的空氣

開放式的空間,  雖然不時有著車子來往的喧囂,  但是那無距離的感受這空氣的清新真好

這門面就可以拍不停了啊,  真的是漂亮,  沒話說

其實啊,  就是鐵皮屋吧,  哈哈…不過水泥牆面帶出清水模的質感,  滿滿真的是整間店滿滿的盆栽,  超美…

光看門口就知道這裡為何會成為網紅的景點了啊…

這位置要拍要趁早啊,  因為太多人來拍了…而且這是在店門口,  不用入內就可以拍照所以拍照的遊人真的很多

這梯子真的是可以爬啦…不過這樣拍真的有點害羞,  因為經過的客人都會看…

一進門這個區塊,  還不是餐廳空間,  就是整個植栽與伴手禮的展示區…這裡賣植栽也賣阿里山的茶與咖啡

然後所有的伴手禮都有超美的包裝設計的…讓人手很癢

餐廳內部其實也布置得跟展場很像啦…這種很工整的櫃子把一區一區隔開了,  這樣的設計完全命中我喜愛的樣子

這樣的櫃子使用了各種的擺設來裝飾…光線穿透…開放式的空間,  流動的空氣真的舒適的環境

也放置一些老東西…這片牆是錄音機鍵盤等等的老東西

天花板是挑高的鐵皮屋的設計吧,  還特別使用了可以透光的板子,  所以即使在屋子的中間也保有不錯的採光

一大早來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意拍照不怕打擾到其他人,  後來發現這裡可是很多國內旅遊團的景點…集體來下午茶

整個空間真的是超美的,  雖然在室內但是滿滿的綠意

參陸彎…梅山36彎,  真的蜿蜒曲折就來到了太平了…

 

 

 

 

 

 

 

 

 

好多超美的植栽,  好多滿滿生氣的鹿角蕨…這裡是空氣圖書館

連洗手間都可以拍出超好看的照片,  忍不住在廁所這裡也想多拍幾張,  只是…請小心啊…不小心會被當成偷拍的痴漢

這天天氣超好的,  離開之前逛一圈又看到好拍的地方,  這是餐廳最靠外面的座位,  有溫暖陽光照射著…

秋天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  真的太爽了啊…在這滿是綠意的環境中吃飯喝咖啡都別有風味…

結束這chill的空氣圖書館,  該是出發去觀光一下了,  走…太平雲梯…

空氣圖書館 AIR LIBRARY  603嘉義縣梅山鄉仔2號附12  05 257 2366

營業時間:星期四五六日一二09:00–18:00  星期三休息

三峽-大寮茶文館 最日式最清幽

啊…忘記PO這篇文章了…這是幾個月三級警戒結束後第一次出遊,  然後…現在…接近過年,  好像警報又拉起了…

記得去了銅鑼茶廠之後,  有上台灣農林的官方網站發現了農林旗下有五座茶廠很有特色

而五家裏面就有兩家是位於三峽,  從熊空茶園結束輕鬆地參觀準備下山時候  三峽-熊空茶園 遠離城市探詢茶園之美

又想起了,  一樣位於三峽的另一座茶廠,  立刻google查一下才發現,  原來就在前往熊空的路上啊

魚池-日月老茶廠 週間漫遊 靜靜感受滿室茶香

大溪-大溪老茶廠 體現茶文化之網美戰場

銅鑼-銅鑼茶廠 日式茶廠 山景茶園滿是緑意

從小巷子轉進來,  30秒就到達,  一棟日式老房子就在眼前,  好有味道啊

這裡的老建築可是日本人蓋的啊,  那是早期日本人來台灣種紅茶留下來的…當時這是廠長宿舍

1899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拓展茶園,  於1924年在三峽竹崙地區設立大寮茶場

當時大量契作阿薩姆茶樹,  生產了聞名遐邇的日東紅茶,  紅極一時成為台灣紅茶的先驅,  大概就在這個位置

1944在這旁邊蓋了很傳統的是木造土牆的日式房子,  當作廠長宿舍在,  2013年台灣農林投入進行整修之後

把這房子的日本特色,   黑簷木瓦,  日式基座通風口及圓窗設計都保留了下來,  希望能夠重現了昭和時期茶場風華

連這招牌都這麼有時代感

傳統的日式建築保存得很好,  可以在這樣的環境喝杯茶,  挺幸福的…來的時候剛剛解封客人不多,  但這樣環境大概也大聲不起來吧

這天,  印象中這裏沒有開放內用吧…

台灣的茶其實挺多的,  但是啊…我偏偏喜歡紅茶…對於台茶18我真的情有獨鍾,  超愛…

很好拍…這樣的環境,  靜靜的看著古物,  這是一脈相承的茶的文化

這就是目前農林的茶園分布,  然後五家都去過…哈哈…莫名的成就…

很舒適的環境耶,  不是現代的,  但是就讓人覺得放鬆…

在整個建物的正前方,  有幾公尺高的平台種了一些茶樹,  後方則有一個階梯步道,  走了一下覺得莫名的存在

唯一的功能大概就是可以拍到這樣一張很美的照片吧

這是另外一棟建築物,  台式的老房子,  沒有日式那樣的歷史感,  但也不像現代建築的新穎,  很熟悉的那個樣子

疫情蔓延,  很多餐廳的內用都被取消…那時候真的只能吃自己…挺讓人沮喪的,  一波波的變種病毒真的改變了大家

希望…有機會再來去,  可以在這樣漂亮的日式老房子裡面,  坐下來好好喝一杯

大寮茶文館  新北市三峽區竹崙路142巷2號  02-2668-1928

 

竹崎-大姑媽咖啡 奮起湖老老街 百年老厝配阿里山咖啡

好久不見得奮起湖,  大概有十年了吧…在疫情之前我一整個是搭飛機不斷往外跑的旅人,  因為疫情才開始探訪各地

對奮起湖的印象模糊的只剩下了便當啊,  這次來也是吃了個便當就隨便走走,  然後因為很想喝咖啡而找到這裡

大姑媽咖啡,  這名字真的很難讓人聯想是咖啡館啊,  不過也是…說是雜貨店好像更貼切點

這裡是奮起湖的老老街裡面,  最近好像正在整理,  要把整條街重新塑造把那百年老宅重新擦亮讓大家認識

這大姑媽咖啡館離奮起湖車站有點距離,  位於奮起湖天主堂這裡,  就在中和派出所旁邊

比起奮起湖車站的人潮洶湧,  一路往老老街走一路越發安靜,  但也越能感受這奮起湖山城的輕鬆美好

這房子真的有老啦,  看看這土角厝…可能現在很多人沒有看吧…小時候還住過這樣的建築…

老闆說,  這個洞啊,  是二戰的時候因為砲彈打進來造成了,  就這樣留下了歷史的印記,  七十幾年了

現在其實已經沒有在賣雜貨了啊,  架子上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咖啡相關了…當然也有茶葉跟一些在地的小東西

對面的建築比老闆所在的這一棟還有老一年,  只能說都保持得很好,  活生生的博物館啊

不過現在這幾間都是大姑媽的管轄範圍啊,  天花板吊著的是各式咖啡菜單啊,  點杯咖啡坐下來慢慢品嘗

滿頭白髮的老闆很親切啊,  介紹著咖啡談著房子與這一整區的興衰

後來看了官方臉書也發現,  咖啡豆子老闆也自己種植自己挑,  來阿里山享受阿里山的咖啡…讚

這天的天氣很好,  坐在門口的座位卻沒有太遊人的打擾,  在奮起湖繁忙的大街上一定想不到有這樣的悠閒啊

大姑媽阿里山咖啡 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20號 05 256 1253
營業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09:00–17:00

大溪-溪州山 登小百岳眺望石門水庫景緻

這一年登了不少小百岳,  走了一些步道,  真的是很有趣的活動,  一步一腳印的認識台灣真好

在石門山的行程中,  發現原來在石門大壩的另外一邊也有一座小百岳,  溪洲山…一樣在桃園得先排起來

龍潭-石門山 眺望最美的石門水庫

不過總是不如人願,  本來約好的兩次都因為天氣不佳而取消啊,  終於…這天頂著寒風有陽光的寒流天前來

要登溪洲山的登山口有好幾個地方,  一為坪林收費站, 另一個在福山巖附近…導航直接帶我們來到福山巖這裡

從福山巖這裡走的步道就是溪洲山登山步道,  位於石門水庫北岸溪洲山的西北側,石門水庫收費站前約1km的福山巖對面

從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下, 循大溪市區慈湖方向前進(台三線),  走台三乙公路前往石門水庫方向

過溪洲大橋左轉,  注意路邊…走手邊的福山巖牌樓的正對面,  有黃大目豆干…這裡就是登山口的起點

溪洲山就在水庫,  地理位置居高臨下,  步道有多個地方有步錯的景觀,  一邊看水庫,  一邊看桃園台地,  天氣好龜山林口也可看到

因為走步道的時間其實不會太長,  所以順遊石門水庫是一個步錯的行程搭配

溪洲山位在桃園的石門水庫附近,  海拔577公尺,  有一個三等三角點,  我們全程上山需約1小時多一點

原路上下兩個多小時,  其實是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難度,  雖然沒有什麼人工整理的步道,  但也挺好走

步到沿途都在林蔭間,  是那種走起來涼爽又不曬太陽的步道,  非常適合夏天來…

來的時候已經是12月中,  溫度17度,  很舒適的天氣,  只是起登的連續上坡很快就流汗,  冬天的風吹起來有點冷

不知道是時間來得比較晚還是因為這溪州山比較冷門, 沿路的人有點少,  不過路線上都有指標指示方向

不過之前用了離線地圖後,  真心覺得超方便又安全,  有爬山的人都應該在下載來用

這各方向看到的是大漢溪,  左邊是上游沒多遠處就是石門水庫的大壩

從福山巖這裡一路走上來,  到竹林十字交叉路口往左就是溪洲山,  有興趣的還可以接頭寮山走到北橫

在這十字路口如果是右轉的話,  是往石門水庫方向,  可以到新溪洲山

因為今天來的時間是下午,  就簡單地把福山巖一路走到溪州山,  然後原路折返,  下次有多點時間再去看新溪洲山

 

 

層層的山巒在陽光下很耀眼耶….整個溪州山的步道,  大部分都是走在林間的,  少數可以往外看的景觀都很棒

溪洲山就在水庫,  地理位置居高臨下,  步道有多個地方有步錯的景觀,  一邊看水庫,  一邊看桃園台地,  天氣好龜山林口也可看到

因為走步道的時間其實不會太長,  所以順遊石門水庫是一個步錯的行程搭配

雖然有點冷但是這天色真的很美,  那種淡淡藍天有種迷濛的浪漫

過了前面一個平台,  三角點就不遠了啊…

電塔…藍天綠樹紅色電塔,  太美

到了到了…到了山頂先看到這個棚子,   雖然是廢棄的…可能整個山區沒有什麼人管理吧,  所以廢棄了也沒有整理

這是山頂這裡的景觀,  可以看到桃園台地…

趕著要走,  我們竟然連底下都懶得走過去啊,  不過也是不想打擾在這裡慵懶休息中的兩隻小貓

這兩隻看起來都很乾淨耶,  怎麼會在這裡啊…走走…帶你回家…

這個角度就是石門水庫囉,  這天色下的水面,  淡淡的藍綠色,  超級美的,  只可惜…前方有幾棵樹擋住完整視線

溪洲山位在桃園的石門水庫附近,  海拔577公尺,  有一個三等三角點,  我們全程上山需約1小時多一點

原路上下兩個多小時,  其實是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難度,

步到沿途都在林蔭間,  是那種走起來涼爽又不曬太陽的步道,  非常適合夏天來…

來的時候已經是12月中,  溫度17度,  很舒適的天氣,  只是起登的連續上坡很快就流汗,  冬天的風吹起來有點冷

關西龍潭交界的石牛山,  跟石門山溪洲山一起圍繞著石門水庫,  都是小百岳,  所以石牛山將是下一個目標

阿里山-大凍山 外掛頂湖步道 登頂展望佳

莫名的愛上了爬山這個活動,  來到阿里山也想來撿一兩個小百岳,  沒錯…也只能撿小百岳…

前一天因為行程排太滿,  放棄了一座,  這一天怎麼樣也要來一下,  選了位於奮起湖附近的大凍山

大凍山, 又名糞箕山/畚箕山,  位於阿里山鄉,  真的距離奮起湖很近很適合排在一起的行程, 海拔1976公尺是台灣小百岳之一

大部分的人登大凍山,  走的都是多林的路線,  網路上找到的地圖也都是從多林停車場出發的

因為時間關係想說爬完山要找個好地方看阿里山的夕陽,  所以選了比較好走的頂湖往大凍山的路線

1.多林登山口(北登山口):位於多林檢查哨, 公有停車場對面

2.頂湖登山口(南登山口):位於頂湖社區旁觀音石循產業道路可達, 登頂40~50分鐘,  真的喔,  快速可達小百岳的路線

從頂湖停車場這裡上完廁所,  看了地圖看半天有看沒有懂…那就直接上吧

結果走進來的是頂湖環狀步道的,  如果只是真的要走大凍山的人可以不用進來….

不過頂湖環狀步道也是很不錯的,  是個輕鬆愜意適合闔家大小一起來走的步道,  感受綠意與舒爽的微風涼意

頂湖步道的竹林也是有名的, 在竹林中穿梭彷彿李慕白會從某個角落輕巧的踩著竹林一路接近

整個環狀步道總長約2公里,  途中也是有不少可以拍照的點,  真的很適合走一下…只是啊…我們就已經趕時間了還走進來…哈

鐵達尼石…這個有像耶,  像是船快沉的時候,  只剩船首還浮在水面上…

如果要直上大凍山,  直接往觀音石走,  那觀音石後方的步道一路往上就可以看到指標了

防空洞…不過這些石頭可都是歷史悠久的

轉了一圈看到了觀音石,  我們要走的大凍山步道,  就在觀音石的後方

沿著產業道路一路上,  很快地來到這一個三叉路口,  往右走就是大凍山了,  直走…則是可以一路走到多林檢查哨

一路上就這樣,  產業道路路寬是車子可以上來的寬度,   但是無法會車就是了,  感覺從頂湖上大凍山不熱門,  人不多

海拔1700公尺有三角點…趕著趕著走到這裡竟然有點喘,  是怎樣…這麼弱…當然不能放棄啦…

結束了產業道路的一路上坡,  終於要轉進往大凍山山頂的步道了啊,  全長500公尺,  可是我一直走一直懷疑這距離不對

觀景平台到了,  終於…明明難度不高的,  但是趕著趕著整個人都覺得緊張了起來…這狗狗…在這裡午睡…我也好想躺下來

景色不錯喔…景觀好的小百岳讓人也有登高感受壯闊山景的大器,  而且才走了不到一個小時呢

山頂的景觀平台視野很好,  展望前方的群山真的很壯觀,  日出晚霞雲海…在這裡我都沒有看到,  但是山景壯闊

大凍山這裡沒有設置三角點啦,  太可惜了,  不過有設置了一木牌標識,  跟小青蛙的牌子

大凍山小百岳編號60,  高度1976公尺…

真的有點狼狽,  一直在趕路想說趕快上山然後趕快下山,  還要去看夕陽…全身溼透了…只剩下內衣…有點醜

山上真的舒爽的沒話說,  微風徐徐吹拂著滿滿汗濕透的身體,  真的是沁心涼的快感啊

也難怪這亭子裡有山友自己帶著茶具,  來到這裡一坐就是一下午,  名符其實的下午茶,  再愜意不過了

大凍山的景觀還不賴,  天氣好可以看到玉山山脈與塔山山脈

這是位於景觀平台旁邊的指標,  到多林2.5公里到頂湖停車場2.2公里…其實兩個入口的距離差不多啊

 

到山下這陽光也太美了啊…剛上山還擔心下雨擔心白牆,  在步道中感覺陰涼溼氣重

超美的陽光…這天的夕陽一定很美吧…是啊…立馬衝頂石棹來看夕陽…

竹東-舊事生活 台鐵宿舍改建 廢棄園區好拍

這天來到的是竹東車站旁邊的舊事生活,  本來以為是一般街上的一棟老房子改建的

不過走進來才發現這裡不單純啊,  這裡好像是一個園區…查了一下才知道這是竹東文創藝術村

走著走著,  又覺得怪怪的….再查一查,  這園區似乎已經停擺了…好像只有這麼建物沒有離開

這天的天色好美…竹東車站有點老式不大,  也只有內灣線的火車不時會經過停駐

竹東文創藝術村,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不過啊…這裡似乎已經歇業了啊…

這個文創藝術村是由台鐵宿舍改建而成,  車站旁被廢棄不用的老舊宿舍,  重新整理把一些文創單位帶進來

引進有創意的團隊,  想辦法活化這原來比較消極的區塊,  看起來新竹縣政府嘗試要做點什麼…

只是啊,  竹東這裡畢竟不是新竹發展最核心的地區,  竹東也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景點,  顯然也沒有人專程來這藝術村

不過硬體還是留著的,  牆上的彩繪都還留著,  那帶著點設計感的空間感還是滿滿的

這樓真太美…

保持著有點舊式的氣氛,  好拍

舊事生活,  這是今天的重點…很漂亮…不過啊…食物普通…哈哈

這建築很美啊,  感覺這房子是新的設計,  但是把舊的屋子給包在裡面了啊,  有沒有看到裡面的紅磚牆

竹東文創藝術村,  感覺是不復存在了…但是整個園區的幾棟建築還是挺漂亮的,  而舊事生活是少數還繼續營業的店家

這建築很美,  特別外觀設計相當特別,  不是直立而是帶著點傾斜的角度,  在原來牆面上鑲上了窗戶

沿著周圍的這幾個座位,  有點擁擠但是採光好,  面對著外面,  不時有人不時有車,  難後不小心就入了遊客的鏡頭

紅磚牆,  木頭窗框花窗,  再再都是有著時代感好看好拍

空間很美,  四周窗戶很多所以採光非常的好,  採用了黃色的燈光增加溫暖的氣氛

天花板保留著板模的原始,  裝潢有鐵件木材,  但是都有著斑駁的舊樣子,  樣樣好拍的

選了這個小小的,  有點窄的空間,  不過這裡有窗戶對外採光好,  很舒適

這樣的老房子沒有太多的裝潢,  漂亮但是不吸音,  餐廳人多會有點吵雜

免費的小點心,  心意十足…不過這還真的是一大包在賣的小餅乾,  就是很古早味很懷舊

這食物,  有點普通…還好這空間舒適,  老房子有著讓人懷念的氣氛

舊事生活 Old & Crazy  310新竹縣竹東鎮東林路194巷8號  03 510 0940

營業時間:星期三四五六日一10:00–18:00 星期二休息

樹林-來發咖啡所 小巷老宅小清新的咖啡香

算是認真第一次踏上樹林耶,  真的有瞎…這可是搭火車往台北必經的車站啊,  然後上次來就是火車站來搭太魯閣號

不過認真想想,  樹林好像真的沒有什麼景點讓人可以想起的…

這次來是為了來發咖啡,  網路上有人說這是樹林少數的IG打卡景點,  因為整個店的設計感十足

然後發現彭于晏來過,  所以很多人也是追尋著偶像的腳步,  來跟彭于晏喝同一種風味的咖啡

不過殊不知…彭于晏來的店根本就不是今天到訪的來發咖啡所啊…哈哈

來發咖啡有不少分店,  除了創始店Laifa Original之外,  還有土城的來發咖啡城跟三峽的來發咖啡峽

再來就是這天位於樹林國小旁邊但賣著小學生不能喝的咖啡,  來發咖啡所

在工作區牆上的大片世界地圖,  藍色的…材質帶著點日式的慵懶感,  但是藍色確又精神抖擻

整個空間座位不多,  非常讓人放鬆,  不是厲害的設計感,  但是那種輕鬆自在的氛圍很不賴

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外帶就沒有進去拍細部的照片,  好像使用了一些復古感的傢俱去點綴

如果是一個人來也有這樣的吧台座位可以使用,  然後整個空間大家都挺安靜的,  一如位於學校旁習慣的安靜一樣

空間不大,  人手也不多,  等飲料是要等挺久的,  趁著等飲料的時候可以在外面的牆面拍一些文青照

聽說這裡的甜點也很厲害,  不過因為完全沒有座位只能外帶,  就借其他客人點的甜點拍一張

喜歡這藍色地圖的杯子設計,  小小的世界地圖裡承載著多少人的夢想啊,  你插旗了幾個洲多少個國家,  什麼時候可以旅程重啟?

硬要假掰…

在外頭的牆面,  掛了衝浪板跟自行車在牆上,  簡單兩片鮮豔的門片,  這組合很有澳洲某個海邊的想像

結果這門…可以開…然後就是一進門點餐的地方…

楊宗憲,  是那個楊宗憲嗎?

你所做的一切努力,  並不會立即給你想要的一切,  但可以讓你逐漸成為你想成為的那一種人

是啊,  你想成為的那一種人是什麼樣的人呢?  過著平凡人生也許庸庸碌碌,  或是忙碌的追求著成功讓周遭人羨慕…

這杯子真的很美啊,  雖然就是世界地圖而已,  但是藍色白色的搭配感覺很有設計感,  不過我手沖反而杯子不怎麼樣

咖啡很好喝,  手沖要難喝真的不容易啦,  因為我也不是專家能多厲害的辨識出咖啡的細節

LAIFA Coffee Store-來發咖啡所  238新北市樹林區啟智街111號  02 2684 6263

營業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10:00–22:00  星期日10:00–18:00

芎林-飛鳳山 觀日坪步道 O型健走

本來的計畫是走走溪洲山的,  那是位於石門水庫旁的郊山, 被列入小百岳之一

不過一早起來,  因為桃園下雨毛毛細雨,  但新竹卻是晴空萬里,  臨時的改去飛鳳山,  一樣是小百岳的挑戰

飛鳳山其實離家裡很近,  竹北過去一路到登山口才20分鐘左右的車程

不過就很多年前去過一次,  好像記得很累…現在想想那時候體力到底有多差啦, 這天走就覺得游刃有餘

雖然之前去過,  但還是研究了一下,  才發現之前其實只有飛鳳山直上直下,  都是階梯

比較有趣的走法,  其實是飛鳳山加上觀日坪步道,  O型的走法樂趣十足

先說結論,  O型走法逆時針應該比較有趣,  先走觀日坪步道再走飛鳳山步道

其實飛鳳山真的是新竹人很常去的郊山,  這裡真的可以有運動流汗的感覺,  但又不讓你覺得困難不好親近

而且飛鳳山這裡,  準備了三個停車場,  車位不少等不了多久就有位置,  真的是山友友善的設計

O型健走起登的位置有兩個地方可以選擇,  大概抓3個多小時可以完成,  流汗又不會太累剛剛好的行程

順時針就是從代勸堂開始,  先走飛鳳山步道再接觀日坪步道

反過來逆時針走法是從是修心宮起登,  先走觀日坪步道,  再從飛鳳山步道下來

觀日坪步道就是原始走在林間的步道,  偶爾有一些階梯,  但感覺就是大自然中漫步的感覺

飛鳳山步道,  就比較人工了…幾乎都是水泥階梯,  一直爬樓梯感覺就比較無趣但也是安全很多

起登了,  這是代勸堂前方的涼亭景觀,  這裡高度200多公尺並不高,  高速公路就在前方筆直往南

才剛剛開走就有感覺到坡度了啊,  從代勸堂這裡出發的飛鳳山步道,   以階梯步道為主,  相當適合闔家一起來的設計

接下來就無窮盡的階梯了…

沒走多久就看到了第一個涼亭,  還沒有流汗耶…

不過每一個涼亭都設置在有著很好景觀的位置,  休息也好看風景也罷,  讓你在無聊的階梯外起碼有美景可賞

這天的藍天白雲,  在綠樹間賞著開闊的大景,  心情真的就好了起來,  距離竹北這麼近,  應該要常常來的

大部分的步道都位於林間,  樹蔭遮蔽著不會曬到太陽,  所以真的是輕鬆愜意的步道

然後第二個涼亭就到了,  喜歡跟三角點拍照的人可以在這裡找一下飛鳳山的三角點

雖然號稱三角點,  但這裡並不是整段行程最高點,  觀日亭跟後續的中坑山都高許多

可以看到台灣海峽喔,  天氣好真的可以看得好遠喔

哈哈,   原來才走了800公尺而已啊

相思崖,  相思林上相思崖,   相思崖畔寄相思…不過這裡…視野不好耶,  因為景觀都被前方的樹給遮住了

不知道,  相思崖…到底…什麼意思

過了相思崖就到這一步道最重要的位置了啊…會經過一個大大的三岔路口

觀日亭,  這裡的人真的不少,  我也記得這是上次來的時候到的最高點

這裡居高臨下景觀很好,  坐下來光是吹風就讓人覺得忘憂啊

正前方的建築物,  上方的位置,  有沒有看到101…

當然是沒有啊,  這天的天氣雖然好但是看不到101啊,   很期待有兩星期前去石門山那樣的好運的,  可惜了

這山勢一坡接一坡的,  看到有人用peakfinder來定位每一座山,  很棒的app, 對於喜歡登山的人超實用

101就在前方喔…

觀日亭的另一邊,  一樣是看台灣海峽…右手邊就是竹北左手邊是新竹,   超多高樓的

從觀日坪涼亭後方步道過來, 就會到達步道的最高點小百岳, 中坑山三角點462公尺

看了好幾個地圖都有看沒有懂,  後來才發現不用想這麼多就是往前走…

看到這電波塔就是快到了啊,  本行程的最高點

三角點,  還有中坑山的牌子,  462公尺

這角度有點不同,  左邊是竹北…

既然已經到達了至高點,  快速的回程吧…大概2.8公里的距離走觀日坪步道…從2.8公里開始倒數

 

雖然是12點多,  畢竟是秋天了,  陽光明亮但是不太曬人

這樣的天氣也是最適合爬山的季節了,  微風吹拂的恣意,  汗珠也沒那樣的惱人,  鳥叫聲的陪伴著步伐一步步

有景觀餐廳啊,  聽說這大片山都是這家人的…

 

這小平台的景觀OK,  但在這裡休息的人還不少,  這裡距離登山口已經很近了

整個觀日坪步道,  沒有太多的階梯設置,  大部分都是運用自然的石頭樹根當作踩點

其實這樣的行程走起來樂趣多很多,  但也必須要更專注因為每一步腳下都是不同的狀態

也就是這樣多變帶著些許挑戰的樂趣,  很推薦是走觀日坪步道上,  飛鳳山步道下

泰安-馬那邦山 登頂的一抹楓紅

最近愛上了戶外活動啊, 在山林裡面大口呼吸,  把俗事丟在腦後…流流汗真的讓人神清氣爽

在北得拉曼山,  石門山之後,  再一個目標是馬那邦山啊, 也是小百岳之一,  這樣的稱號讓人更有想征服的野心

龍潭-石門山 眺望最美的石門水庫

尖石-北得拉曼山 迴音谷神木巨石瀑布

啊…只是…小百岳,  怎麼講的跟登上玉山群峰一樣的壯志豪情…哈哈

這天來的是馬那邦山(Manapang)又稱馬拉邦山,  這裡有一等三角點,  標高1406公尺

這裡算是泰雅族人的聖山啊,  馬那邦泰雅語是山景壯麗的意思,  讓人很期待山景的壯闊景觀

本來以為這是一個六七小時的行程很挑戰,  後來發現沒這麼誇張啦,  選了大家說最簡單的珠湖登山口

這個登山口,  有私人土地的停車場,  停好車可以上個廁所再開始行程,  來回三個小時,  輕鬆舒爽啊

還沒開始走,  就看到了細道邦山…很多人在這裡走Y型的路線,  一次把馬那邦山跟細道邦山一次搞定

真的是停好車就可以直接進登山口,  好近

馬拉邦古道為早年泰雅族北勢群交通往來及狩獵的山徑,  這裡曾發生泰雅族人抗日事件,  所以立有紀念碑

步道經杉木造林地, 櫸木植群,  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情,  多變化的景致也是讓遊客想要一再來訪的主因

山頂景觀其實不錯,  可以看到蜿蜒群山間的大安溪,  大霸尖山及雪山之間的聖稜線更是讓人仰望,  這是官方的介紹內容…

一路上各種的路面都有,  整個星期天氣都還不賴,  所以走起來不濕滑

一路慢慢往上,  大概從海拔1000公尺一路要上到1406公尺,  上升400公尺的不太累的行程

回首來時的路,  天氣好山色美…還可以看到停車場

珠湖停車場走過來大概幾百公尺就到了這岔路口了啊,  這裡可以往細道邦山,  也通往上湖登山口

當然馬那邦山山頂1.55公里,  真的是輕鬆如意的距離啊

馬那邦山是有名的賞楓景點,  走在撲滿落楓的步道,  抬頭看見一抹紅葉…這也是安排來馬那邦山的主要原因啊

啊…十一月底…來了才知道還沒有太多紅葉,  可能晚個一兩個星期會更好就是

紀念泰雅族人抗日事件,  這裡立了紀念碑,  只能說…日本人真的…是要踏遍台灣嗎,  竟然在這深山裡跟泰雅人有衝突

據說是這樣…光緒二十八年(1902)日人對原住民展開全面的殺戮,  原住民忍無可忍下展開反擊

在馬那邦山登山口至稜上石門一帶就是當時的主要戰場,  這是歷史上曾經的一段…

除了這抗日紀念碑,  在山頂還有一個徐慶榮紀念碑,  為了紀念在印度登山失蹤的年輕人徐慶榮

石門,  整個路上很重要的點…不過太多人等著拍照了啊

牠真的太可愛了,  一路前後的跑動,  一會前的一會後的,  然後也上了山頂啊

快登頂的這段階梯整個陡了起來…

這路面上滿滿的落葉,  而且都紅的…但是看起來又不太像是新落下的

說這裡是菜市場真的不誇張啦,  人也太多…

再一個樓梯上來來到了山頂,  人真的超級多的

 

 

山頂這一棵楓已經轉紅了,  漂亮…

就是要跟看板拍個照…

 

超美的啊…這是大安溪…

很多人走馬那邦山,  都會順把一旁的細道邦山一起走一走,  細道邦山位於馬那邦山的東北方,  高約1300公尺

其實從珠湖入口這裡,  才剛剛接近登山口就可以看到了,  山頭有點禿沒有植披

下山經過叉路的時候本來很想去細道邦山的,  不過看到這路況…直接放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