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阿宗芋冰城

4ac5cbd3d1d52 頭城-阿宗芋冰城

熱熱的天氣裡,來一晚涼涼的冰絕對是最好的選擇,雖然按摩的師傅說氣管不好不要吃冰,不過我相信沒有多少人可以拒絕的了這樣的清涼誘惑。

阿宗芋冰城,這是頭份這裡很有名的冰店,賣的很像小時候吃的叭噗。這裡的冰味道很不錯,不管是傳統的芋頭、紅豆、花生、鳳梨,或是新口味的桂圓、紫米,每一樣的味道都蠻濃郁的,吃起來也很綿密,所以所有的人都吃得很滿足。

其實除了東西好吃外,這裡也保留了以前製冰的器皿還有賣冰的腳踏車,看起來這個也是個有年紀的冰店,老闆是從一個流動的腳踏車開始的,這個跟小時候常在學校旁邊賣冰的阿伯一樣,所以蠻有fu的。

地址::宜蘭縣頭城鎮城東里青雲路三段267

電話:(039)777-362

洋溢著50年代美好回憶的叭噗專賣店--阿宗芋冰城

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省道旁的「阿宗芋冰城」,擁有近50年的歷史,是頭城鎮當地極負盛名的傳統叭噗專賣店。阿宗芋冰城第一代創始人黃錫宗早年是宜蘭冰品主要的大宗批發商,由於賣的冰品真材實料、品質好、口味綿密香甜,在大街小巷叫賣,很受鄰里歡迎。業務最好的時期,阿宗芋冰城曾創下單日製作1500公斤冰品的紀錄,所批發的冰品,幾乎遍及了蘭陽溪以北所有叭噗攤販通路。

民國81年,黃錫宗過世後,「阿宗芋冰城」由三兒子黃志安接手經營。從原料採買、烹煮到製冰流程,學理工出生黃志安都以研究學問的精神,一方面傳承父親的傳統技藝、另一方面不斷研發、嘗試,讓道地的傳統叭噗更上層樓。除了採用新鮮原料調配,黃志安特別重視傳統冰品的香Q度。強調-18低溫保存、-8品嚐口感,不加人工香料與色素、發揮食材原味原色以及道地宜蘭芋頭冰口味。

由芋頭、大紅豆、鳳梨鐵三角合組的招牌三色冰,是阿宗芋冰五十年來不變的迷人口味。芋頭冰選用芋心深紫、黏度適宜的好芋頭,煮後燜一小時,再打成糊狀。冰好後的芋頭冰不但綿密香濃,還可以吃到芋頭的顆粒,讓人擁有驚喜的滿足感!大紅豆冰滑潤順口,有著大紅豆樸實的香氣;輕盈透亮的鳳梨冰則是含有鳳梨清爽的水果味,是襯托口味濃郁芋頭冰和大紅豆冰的絕妙組合。

鳳林-金品醬園剝皮辣椒

雖然我不太能吃辣,也不太喜歡吃辣,可是來到這個號稱非常好吃的剝皮辣椒店,我想沒有試試看會有點可惜。

老闆非常的熱情,在買之前,還準備了讓我們試吃的剝皮辣椒跟黃金剝皮辣椒,果真不管是朝天椒或者是黃金辣椒,吃起來非常的香,當然也後勁十足,在吞下去之後才開始發威,我想對於愛吃辣的人來說,應該是非常過癮的吧。所以雖然我不吃辣,但是我還是買了兩罐,孝敬一下馬來王子。呵呵。

這個店我想如果不是認真看地圖的人還真是很容易錯過,店在花蓮往光復的路上,旁邊剛好有一座橋,不小心就是呼嘯的從橋上開過,所以要來記得要用心的看路邊的招牌。

金品醬園剝皮辣椒,將花蓮縣鳳林鎮的道地名產推向全國的舞台!

金品剝皮辣椒成立於民國82年,由陳秋金老闆夫妻精心研發而成,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及穩定度,陳老闆自行研發了全台灣唯一一台剝皮辣椒機器,加上乾淨的廠房以及嚴格的品管,使得金品剝皮辣椒成為市場上的第一品牌,許多美食節目如草地狀元、美鳳有約、台灣尚青、及勇闖美麗島等,也慕名相繼到金品醬園拍攝剝皮辣椒的製作過程;另外,金品剝皮辣椒更在民國八十七年獲得消費者保護協會頒發金牌獎、九十一年獲頒傑出專業農家獎,都再再證明了金品剝皮辣椒優良的品質。

堅持料好實在、精緻加工的原則,陳老闆夫妻陸續研發出一系列的精緻美食,每一項產品都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及實驗而誕生,不論是香脆的剝皮辣椒、剝皮朝天椒、或是潤胃的茶油剝皮辣椒,到新推出的山豬皮、辣菇婆均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地址:975花蓮縣鳳林鎮中正路二段 468

頭城-將軍茶葉蛋

說起將軍茶葉蛋,我想很多人應該很熟悉,不管是以前在北宜的店家,或是現在在頭城交流道旁,這裡永遠讓來去宜蘭的遊客一定要停下車來,品嚐一下這個獨特口味的茶葉蛋。

這裡的茶葉蛋口味很獨特,算是少數會用辣椒入味的,不過也因為這樣的配方讓整個茶葉蛋吃起來味道很特別。

除了好吃之外,我想這個茶葉蛋店理最有名的就是底下的這個板子了,據說這是早期店在北宜的時候,因為北宜的路難開的九彎十八拐,所以這個牌子寫著,如果開車的司機想要吃,請在店裡享用,不然店家寧可不賣,這樣貼心的安排,真的是很有趣。

將軍茶葉蛋:頭城鎮青雲路一段117




冬山-就是要輕井澤

當車子緩緩駛進武罕五路,大家就睜大眼睛,想要知道到底我帶他們住什麼民宿。路的四周盡是農田,所以晚上只是一片黑,所以完全沒有辦法看到我們要住的地方,忽然不牢靠的Garmin說出到達終點,大家眼睛馬上一亮,這這個fu真是個surprise阿,我們可以去住老爺嗎?紛紛大家冒出了這一句,因為這個民宿看起來真的沒有任何fu阿,還好原來是那個不牢靠的Garmin搞錯了,這一家是住家,我們要住的民宿就在幾十公尺的前方。

輕井澤,這就是我們這天住的民宿的名字,為何要訂輕井澤,很簡單,因為這一天就是要輕井澤。那天在想要住哪裡,忽然有朋友跟我說有一家民宿還不差,叫做輕井澤,聽到這個名字,我就想住住吧,畢竟這一天原來預定的行程是真的在日本輕井澤的,既然因為那豬感冒期待中的行程被取消,不過能夠住輕井澤民宿,應該算是一種補償吧。

我們住的是後棟,只有三間房間,還有一個客廳,十個人就可以包了,裡面設施齊全,有雙門對開冰箱還有很大的電視。裝潢也還不錯,所以住起來很舒服。冬山鄉這裡的民宿蠻多的,大部分都座落在農田間,我想很多應該都是農舍改建,不過清晨起來,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配合著些許的蟲鳴,真是的很悠閒的日子。照樣,這裡也有單車可以使用,在這裡騎著車子在農田中 穿梭,享受清晨徐徐的微風,真的是非常舒暢的。




花蓮-被浪打到

要去花蓮,當然住宿絕對是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是那些五星級飯店,晶華阿、遠來的,不過老實說五星級的住宿地點,在大陸團來台的風潮開始之後,價格是一路飆漲阿,所以想來想去,還是住民宿好了。

打聽了一下,被浪打到好像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民宿。老實說大家對民宿的想法很簡單,乾淨就好。

被浪打到位在花蓮市區附近的濱海路,因為地點的關係,所以大家也沒有太多的意見。

入住之後,我們發現這個小小的民宿,其實還真的不錯。

1.       非常有濱海風情的設計,雖然從外觀看不出來。我們住的房間都是面海房,房間都有大陽台,甚至有地中海式的躺椅跟陽傘,所以視野很好。

2.       離海邊很近,雖然因為這裡是民宅,沒有辦法像墾丁夏都有專有的海灘,不過離海灘不過百來公尺,真的想去海邊也很方便。

3.       免費單車,這好像已經變成了民宿的標準備配,早晚騎著車子遊市區也蠻不賴。

4.       好吃的三明治早餐。這裡早餐很簡單,不過是現做的,味道也很棒。

花蓮的民宿很多都是原來的住家改裝的,所以外觀一般比較簡單,不過大家其實還是努力的在讓整個環境非常舒服與有特色,所以大家來花蓮的時候,記得挑一間好的民宿住住看,說不定會有跟住大飯店不同的感受。

新埔-鳳山溪枋寮自行車道

這兩天天氣真是好阿,陽光燦爛,真的是適合騎車的好日子,所以Tim建議才去騎一下義民廟旁邊的自行車道,非常巧,這個車道也是我知道住家附近唯一的車道,而我也想去的。因為今天的氣象報告說整天的紫外線都屬於過量級,非常容易曬傷,所以我們約在太陽稍歇的四點多,這時候陽光弱了點,搭配最近午後常吹起的微風,真是一個適合的天氣。

這個車道入口黎義民廟很近,不過這附近都是農田,所以我也很好奇這個自行車道是呈現什麼樣的風情。一騎進來,果真舉目所及都是綠色的稻田,當然還有一棟棟佇立在田中央的可愛農舍。雖然說是農舍,不過這些房子可是蓋的都不錯呢。

這個車道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剛好高鐵軌道有經過,所以喜歡看高鐵的人在這裡可以看到高鐵飛馳,感受呼嘯而過的氣勢。

這個自行車道以義民路分成兩種不同的風情,義民路的南邊就是稻田風光,綠色美麗,而在義民路北邊,則是走路山邊,有坡度起伏的山色風光,不過這一段的路況比較不好,有上有下,路上也比較多的沙子。在這一段路,我們經過了兩個福德正神廟,一個叫做冷井伯公,另一個則是燒炭窩伯公,停下來拜一下順便休息一下,順便享受一下傍晚山間的清涼。

這個車道的人很少,不過就因為這樣騎車更輕鬆,不用跟其他人擠,我想喜歡騎車的人可以試試看這個車道。(不過這個車道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太短了,全長才步道八公里。)

大甲-世界級的盛事媽祖出巡

每年的這個時後,新聞總是以大篇幅報導大甲媽祖出巡到新港奉天宮的消息,當然路上搶轎或是一堆人忙著鑽轎底更是熱鬧,以我的個性其實很不愛這麼人擠人的活動,不過竟然我今年去了。

大概一個多月前吧,Peter說起他每年都去參加大甲媽祖的活動,而且還會跟著神轎一路走到彰化去,不知怎麼的我竟然說我也想去,而當下我也在行事曆上把大甲媽祖的活動記錄下來。很快時間到了,忽然也覺得蠻興奮的,不過對於是不是要跟著神轎一路往前走到彰化,倒是一直很猶豫,畢竟整個活動在晚上進行,如果要參加的話,大概整晚都沒有辦法睡覺,這對我這個愛睡覺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大折磨,所以一直都沒有決定。

不過管他的呢,先參加活動吧!在豐原跟Lily會合接了Peter後,開車到大甲,越是接近大甲,大家就越是開心,特別是我們幾個第一次參與盛事的人。雖然才八點不到,但是大甲的街上已經很多人了,等到Charmian火車到了,我們一行四個人就開始我們的大甲行。

當然今天的主角是媽祖,所以去廟裡面拜拜是一定要的。從火車站往鎮瀾宮首先要經過長長的夜市,今天的氣氛真的很好,滿滿的人,什麼年紀都有,我想對所有人來說剛好在市集這裡儲備好體力以便等一下要好好的奮戰。

我想今天鎮瀾宮的狀況應該跟大年初一搶頭香一樣吧,真的是人山人海阿,人人手裡一把香,不管點蠟燭也好,參拜也好,都得從人群中使勁的往前擠。不過我們更辛苦,因為我們手上除了香之外,還有旗子。因為Peter來的時候,把Peter媽媽N年前參拜時候所買的旗子帶來了,上面已經看得出歲月,當然整把旗子可能跟著Peter媽媽南北征戰,蓋滿了不同廟宇的印章,所以看的出來有點老舊,不過怎麼能讓Peter專美於前呢,我們也一人買一支旗子拿在手上,很有fu。就這樣,我們一手旗子一手香,穿梭在人群中,拜拜插香拜拜插香,順便也要讓旗子可以過香爐,這樣才能得到媽祖的庇佑。因為人實在太多了,前進的速度實在是很慢,偶爾燒燼的香灰低落,燙到前面的人,而Charmian手上香的灰燼也掉到我衣服裡,這還真是燙阿,只能當成是媽祖的愛了。不過因為人實在太多了,雖然只拜了天公、媽祖、觀世音與文昌帝君(神農大帝),還有媽祖的爸爸媽媽跟地藏王,不過花了好長的時間,把手上最後的香插完的時候,幾乎都已經快要燒完了呢。而在拜拜結束後,今晚的活動才正要開始呢,趕快整裝到門口去佔一個好位置吧。

門口已經很多人了,不過九點多而已,離神轎起駕還有兩個小時,所以還是可以有廟正門口的位置可以佔,Peter說在媽祖起駕前的活動非常的精彩,所以我們也特別期待,大家的脖子都要伸長,手也要拉長這樣相機才能拍到更多東西。因為要歡迎媽祖出場,所有歡迎的陣頭非常的多,舞龍舞獅絕對是基本的、鏽旗隊的阿媽也讓人佩服,聽說她們要跟著媽祖一路走八天,接下來的太子團、神童團等個個也是吸引大家的目光。整個活動真的是熱鬧爆了。整個活動也在起馬炮震撼人的聲響中歡迎媽祖出場。

因為一直站在廟門口,只覺得這裡人聲鼎沸,熱鬧非常,在媽祖準備出場後,我們也開始想辦法往外擠,因為實在很怕如果太晚出去,會因為人太多而走不出來,果真一路往外走,才真正的知道原來人真的是超級多的,我們大概擠了一兩公里,不過兩邊盡是擠滿了要看媽祖的人潮,哇,這種盛況真是難得一見阿,也難怪大甲媽祖出巡的活動被封為全世界三大宗教慶典,這次真的是算開了眼界。

雖然出發前一直想說要陪著媽祖走第一個晚上,一路走到彰化,不過我不是能夠熬夜的人,擠出來都已經快一點了,兩個眼皮實在是不聽使喚,只好提早收工。我想明年吧,一定養好精神陪媽祖夜行。

PS:這回我犯了懶惰跟健忘症,大甲媽祖的活動都已經結束了一個多月,竟然才想到有這樣一個活動一定要介紹的,更糟的是,文章其實已經寫了一半了,唉,暱稱要改成懶惰的安公子了。














龍潭-三坑月眉鐵馬道

Qisda Jr.自從被我從很大的公司牽回來以後,還真的都沒有騎過呢?那天Michael爸爸本來找我一起去晨騎,沒想到還沒騎出門,就遇到了大雨;Una爸爸也約我去永安漁港騎,很好,又是一場小雨,根本是跟我作對阿,這幾天終於豔陽高照,總可以出門好好騎車了。(不過也是不能在正中午出門,很怕中暑…)

Una爸爸說,要去龍潭騎車,這可是考倒我了,龍潭有車道嗎?果真龍潭真的有車道,而且這個車道還接到大溪,這也就是三坑月眉鐵馬道。(這個名字怎麼來的?我完全沒有概念。)這個鐵馬道其實不長,單趟大概七公里多,雖然不長,不過可是有山有水呢?

這條路線蠻特別的,去年才落成的,有一半真的是開出來的,因為兩旁還是人一樣高的茫草,不過另外一部份,經過的韮菜田飄來陣陣的韮菜香,是非常特別的風味,當然騎到大溪這頭,接到了大漢溪的河岸,就有水岸風光。到了大溪橋這裡,如果時間還早,記得要留下來吃吃這麼的名產大溪豆干阿。

在三坑這一頭還有老街可以留下來逛一逛,這裡的老街不是日式的,反而是紅磚式的建築跟三合院的台灣式的房子,也很有特色。

(這裡的老街很有台灣風格。)

(老街的廟)

(從老街這邊上去自行車道,要先把自行車扛上去,這個車道的地形差異太大,所以不得不。看到這個,讓我想到去姬路城借自行車的時候Himeji無料bike)

(三坑這個部分的標示。)

(到處都有的地圖。)

(因為坡度太大了,所以一直有標示要大家小心。)

(有像是騎在草叢中,不過這一段坡度很大。)

(這個車道的人不多,可能是剛開通沒有多久,喜歡騎車的人要來喔)

(這裡真的好多韮菜喔)

(嵌津大橋,這個角度看過去還蠻不賴的。)

(大溪橋這邊有很大的停車場,所以想要騎這個車道,來這邊比較方便停車。)

芎林-鹿寮坑桐花趣





四五月是桐花的季節,時節還沒到,就已經有一大堆關於桐花季的宣傳,特別是新竹苗栗這兩個縣,這裡的天氣地形特別適合桐花,從好幾年前,就常常聽到有人要去賞桐花。

勞動節放假一天,做什麼呢?賞桐花去吧!今天翔寧帶著老婆跟祐祐一起來。老實說雖然桐花已經熱了好幾年,不過我還真的只知道南庄、三義,還好翔寧有做功課,他在網路上找了十三條賞桐花路線,免得我這個地主搞不清楚狀況的難堪。看了看這幾條路線後,我們決定去最近的一個點,芎林。

鹿寮坑,這是在所有路線中最近的,就在芎林,不過我還是對這個地名沒有一點概念,也不知道怎麼走,聽說只要沿著線縣道120即可以到。(原來東興路,途經高鐵站,往竹林交流道,一直接到台三線的這條路,就是縣道120)後來才發現,其實蠻好找的,而第一站是我們吃中飯的鹿寮坑驛站,這是一個紅磚建築的餐廳,主要供應客家菜,東西算是蠻好吃,不過因為生意太好了,所以服務並不是很讓人滿意。在這個餐廳的旁邊,就是號稱三百年的茄苳樹,真的好大好高,樹蔭好乘涼,底下還有一個土地公廟。這個樹真的不知道是多少樹齡,旁邊的大看板寫著估計約超過三百年,不過幾個自稱從小在這裡長大的阿媽說,她們小時候這個大樹不過才這麼高聽起來感覺這個樹沒有三百年,不過不管老茄苳是幾歲,它真的長得很健康,很高很壯,一定是要好好保護的

在吃飽喝足,也跟茄苳樹照過相後,我們前往今天的目的地,桐花步道。一般我們看到的桐花,大部分在山坡的樹上,一片一片白白的,這樣遠遠的看其實真的搞不清楚桐花是什麼樣子,所以桐花步道就給大家一個近一點看桐花的機會。在鹿寮坑這裡共有三條步道,不過因為路況不適合祐祐走,所以我們只挑了其中一條。

桐花步道非常的舒服,因為桐花樹比較高,所以步道幾乎都是在涼涼的樹蔭下,走久一點也不會流汗。很多人稱桐花是五月雪,真的,滿地都是飄落的桐花花瓣,走在步道上,徐徐的風吹來,偶爾飄落的桐花花瓣,真的感覺很美。

在桐花步道中間,有一個點剛好腹地大一點點,所以這裡有許多人架好相機,準備拍攝桐花片片飄落的美景。忽然發現有一群來自日本的朋友,他們一群人竟然也來到這個偏僻的小地方,跟我們一起體驗桐花趣,我忽然覺得,我白住了新竹這麼久,竟然到今天才知道有這麼一個也算熱門的賞桐花景點。

桐花樹真的都蠻大棵的,而花幾乎都長在高高的枝頭上,所以其實我們看到的,都是集結幾十朵的在一起,要看花,只能等它飄下來,不過還好的是,桐花飄落並不是因為凋謝了,而是被風吹落,所以飄下來的花都蠻完整的,也讓我們可以看清楚桐花的長相。

因為步道不長,所以很快就走完了,車子開著繼續往前,就在一個三叉路口我們看到了今天最漂亮的一棵桐花樹,不但花開得很密集,而且整棵樹上好多好多的桐花。

回程看到有路可以到關西,所以我決定帶祐祐一家人去關西吃東西,吃什麼呢?當然就是之前介紹的這幾家囉。真順冰城關西臭豆腐ㄤ咕麵,走的這條小路,真的很小,連會車都辛苦,不過這條路算山路,至高點的視野非常廣,也可以看到滿山的桐花樹,在今天這種涼爽的天氣,在這裡休息一下也是非常棒的。

 

中壢-夜市總是吃的很飽

又逛夜市了,透過逛夜市,吃好料順便抒解壓力,呵呵中壢夜市,這個號稱全桃園縣最大的夜市,據說是全年無休,不過我還是擔心weekday的攤位不多。不過顯然擔心是多慮了,因為這天是連假的前夕,所以這裡的攤位很多,來的人也算不少。(不過要感受人山人海摩肩擦踵的盛況,還是要星期六來才有。)

這次也真的吃了好多東西,而且跟上次都不一樣。

豬腳麵線,我一直都很愛吃豬腳,所以看到這一攤豬腳滷的顏色,就讓我非得嚐一嚐,果真豬腳滷的很入味,吃起來也很Q,不過他的麵線,是比較硬的那一種,我吃的不太習慣,不過整體是很棒的味道。

宜蘭蔥餅,記得上次來的時候,這一攤宜蘭蔥餅排隊的人潮真的是讓我嚇了一跳,不過今天不是週末所以人少了點,趁著這個機會,當然要品嚐一下。不過這個蔥餅也沒有讓人失望,包滿了三星蔥的餅,搭配著胡椒,吃起來真的非常的香。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大家分一個吃,搶起來更好吃。

潤餅,這個我吃過最好吃的潤餅,上次這裡也是排滿了人。詳見中壢觀光夜市

米粉湯,人氣超夯的米粉湯,要吃得拿號碼牌。在這裡,發生了今天最好笑得一段。話說,我們幾個拿著號碼牌,看著老闆熟練的動作,一邊等待一邊討論我們要點什麼東西,其實前面已經吃了好幾道東西,所以大家都已經半飽了,不過看到這裡的人潮這麼多,好像不嚐一嚐有點可惜,所以再怎麼樣也要吃一點,所以我們打算點一兩碗米粉湯跟一些小菜,一邊等,而後面排隊的人也越來越多。忽然我們撇見老闆挖了一堆東西往高湯裡面加,看了看仔細,我們懷疑那是味精,哇四五匙,這樣還得了,所以我們開始討論起是不是應該就不要吃了,當然如果真的不吃了,我們手上的號碼牌就派步上用場了,所以我就說了一句「如果我們不吃,我們就把號碼牌送人吧」沒想到話還沒說完,討論也還沒有結論,旁邊就出現了一聲「給我」呵呵,有個小姐就舉手大聲要我們把手上的號碼牌給她,這個舉動還真讓我們嚇了一跳,當然後來我們還是決定坐一下吃一點,不過也不想讓她難堪,所以我就跟她們說沒關係我們可以幫你們點,就這樣,我們一群人從四個變七個,不過佔了滿滿一桌,卻還是只點了260元。雖然幾個小姐們一直強調每樣都好吃,不過我們親自嘗試的結果還是覺得味精太重,感覺不是太好。不過我想這裡有這麼多人捧場,偶一嘗試還是不錯的。

(這家都豆花據說也很好吃,不過太飽了,所以沒試。)

五峰-清泉

從雪霸下山回竹東的路上,會經過許多山地部落,而其中最有名的就屬清泉部落了。這個地方本來是以溫泉聞名,這半年來又因為張學良故居的重新落成,一再地被介紹,也成了週末假日的熱門景點。我們下山這天是星期天,車子還沒到清泉,就已經遠遠的聽到清泉這裡的廣場上載歌載舞的歡呼聲。

其實清泉這裡的腹地不大,但是車子還是停的滿滿的停車場,四處走走才發現原來這一個看似小地方,確有好幾個可以讓人參觀的地方。

首先當然就是張學良故居囉,前一陣子才新落成,不過這個故居,是按照真的故居重新興建的,因為舊的故居,已經淹沒在颱風天的土石流中了。張學良,我想大部分的人對他的印象就是西安事變中挾持蔣介石的那位先生,在歷史上這可是真的留下一筆的。

老實說,一來是我真的沒有太多人文氣質,再者也是時間有限,所以我的花在張學良故居的時間還蠻少的,也許對我來說去泡泡腳跟走走清泉一號橋更具吸引力呢。說到泡腳,這可有趣了,清泉這裡就是以溫泉聞名的,所以這裡見了一個讓遊客泡腳的泡腳亭,所有的人來到這裡可都是不客氣的把鞋襪脫了,好好享受一下泡腳的樂趣。不過這裡的溫泉水還真是燙阿,泡腳根本就不是享受阿,簡直就是虐待自己呢?白白的腳放在水了泡個一分鐘,可是像是煮熟了一樣紅透透。不過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坐在泡腳池泡腳時候,往上看到的清泉一號橋,真的非常引人注意,這個吊橋是原始的橋,所以現在已經不太使用,我想大部分走在上面的都是觀光客吧。

這裡除了張學良故居外,其實還有一個故居,就是名作家三毛的故居,很多人跑去看,可是我因為沒找到所以錯過了,我想只能下次再去看看了。

 

雪霸遊其他文章:觀霧雪霸路難行雪霸休閒農場野馬瞰山林道

雪霸-野馬瞰山林道(五峰)

如果我們在雪霸只有走了那個長達一公里,沒有任何挑戰性的雲霧步道的話,我想回來一定會被笑,所以我們的行程中特別安排了另一個森林步道野馬瞰山林道。這個林道就緊鄰著雪霸休閒農場,所以如果不是住這裡,我們大概也不知道吧。整個林道的海拔比農場高一點點,大概就是2000公尺左右,這裡有相當多的特色動植物,當然主要是以台灣柳杉為主。

這裡的地板非常的柔軟,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有太多的朽木腐葉堆積在地板上,所有想地毯的觸感。整個林道就是繞著幾座山間行走,中途還可以遠遠的眺望我們所住的雪霸休閒農場,主要是難度並不高,所以大人小孩可以一起參加阿。

 

不過在這裡可以看到以前日本人對於台灣的破壞,想當初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候,因為台灣這裡位於亞熱帶,所以高中低海拔各有不同的林相,所以當時日本人是卯足了勁的砍阿,不管是外銷或是回銷到日本,都賺了飽飽的錢,當然被犧牲破壞的就是咱們台灣的林相囉。還好那天那個麥當勞先生因為高山症身體不舒服,所以沒有去走這個林道,不然喔,我一定好好的跟他說明一下這一頓日本霸台的辛酸史阿。不過話說回來,才2000公尺就高山症發作,我開始懷疑,難不成是咱們山區的守護神,看到麥當勞先生看起來就是東洋客的樣子,給他下的spell呢?

(這顆很特別,算是在日本大砍特砍的時候剩下來的,因為它有其他的任務,它的身上綁著鐵繩,用來作為運送時候支撐用的。)

(這是一顆已經被雷擊燒焦了的檜木,很特別,所以大家都跟它拍了張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