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小烏來 此烏來非彼烏來啊

只能說秋高氣爽的天氣太適合走步道了     這幾個星期逛了好多地方啊

這天的目的地是小烏來     說實在…枉費我這個在桃園住很久的人….

小烏來是在復興鄉啦…基本上烏來是泰雅族語溫泉的意思….

看著這個地圖其實小烏來還挺多地方可以逛的    步道上上下下的算是有挑戰

開車一旦看到了小烏來風景特定區的牌樓     目前已經停止收費

但是在這裡的寰宇平台就是欣賞小烏來瀑布的最好地點之一 當然遠是遠了點…

聽說還有沿著步道走往瀑布底有更近的地方可以觀賞瀑布 更可以感受那瀑布的氣勢磅薄

不過這天沒有走到 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那一個因為颱風封閉的步道呢?

很多人是沖著天空步道來的啊     天空步道跟一旁的繩橋是這裡唯一需要收費的地方

而想要走天空步道也需要先預約 因為有人數控管    想預約從以下網站進行

//skywalk.tycg.gov.tw/Skywalk/

當然如果沒打算感受一下天空步道的話 這裡完全免費啊

門票全票50    還是來一下好了 雖然看完這個天空步道後 有點空虛…

在天空步道的旁邊的大石頭就是大名鼎鼎的風動石    只是….現在已經滾到河床上了

據說本來是這樣…

風動石高5公尺重約60公噸以上以底部僅0.5平方公尺的面積矗立於河岸的斜坡上

由於大半懸空並斜立於河床上近看彷如傾斜欲倒更猶如風吹會晃動之感因此得名風動石

由桃園市政府規劃並於2010年底斥資八百萬所搭建而成的小烏來天空步道

為仿美國大峽谷天空步道所設計的透明走道    天空步道寬2米長16米距溪谷高度僅70公尺

底部由強化玻璃建造彷如從瀑布上懸空伸出

站在透明步道上俯視下方溪谷雖與美國大峽谷無法相比

但也能充份感受到視覺的刺激及感官上的震憾

…..以上是桃園市政府的廣告….其實一點都不震撼啊!!!    也沒有很刺激…不過就到此一遊吧

花50來拍幾張照片

因為考慮安全因素 每一梯次有人數限制    這也是主要需要預約的原因

台灣團客也都會來這裡 這天好多社區聯誼活動的人來小烏來

 

 

 

距離天空步道只有五分鐘腳程的天空繩橋     我覺得比天空步道有趣多了

這裡跟天空步道共用門票    所以50元門票可以走天空步道跟天空繩橋

這座繩橋以底部鋼索固定繩橋的方式     將全長七十公尺的繩橋架在離地約五十公尺的大利幹溪谷間

整座橋寬度約一百公分的     走起來左搖右晃的其實很有感覺   

很多愛玩遊客特別搖來搖去 就會有廣播聲音提醒你

只是在山谷間搖晃擺盪    看著腳下的河床遠眺一覽無疑的森林景致   

這藍天白雲綠樹青山….

峽谷….

過了繩橋 左轉右轉真的是一個人生的交叉點啊…

左轉走到龍鳳瀑布一下子就到 右轉則可以往義興吊橋    

走的是舊水圳古道     幾乎下到河谷的坡度有許多的階梯 挺有挑戰性的

遠遠的可以看到羅浮 美麗的虹橋    在這青山綠水間跨越溪床   

這裡有人種菜…

上上下下的 其實我覺得挺有趣的

沿路很多的桂竹漂亮     偶爾有陽光照進來    但走在林間相當的舒服

55年興建的的義興吊橋是桃園唯一水管橋    原為引水灌溉附設水管

整修後可以多人通行     義興吊橋長約200公尺     橋上鐵網橋身木頭鋪面15層樓高(約70米)的吊橋

其實很好走挺穩的 重點是走在橋上那高度與河谷的風景還挺迷人的

有沒有看到上面的公路    過了橋之後也可以沿著樓梯一路往上 可以走到烏來遊客中心

和平吊橋…逛了一圈還是回到了繩橋這裡 這是和平吊橋

龍鳳瀑布….上面是龍下面是鳳

可惜一直沒有抓到陽光灑下來的瞬間

從觀瀑亭往上看龍往下看鳳

挺美的….

這樣走一圈也才一個多少時啊 而且不太累…

雖然剛剛從義興吊橋走上來一路上坡的階梯 不過路況很好

有這麼恐怖嗎? 哈哈

看到上面的人走在繩橋上緊張兮兮的

準備走嗎?不不不…吃個東西繼續走

剛剛發現有瀑布底….

好漢坡往瀑布底去

這裡的坡度更大而且階梯的狀況沒那麼好 走起來需要更小心一點

不過因為往瀑布底去啊     感覺很有吸引力

到了這裡幾乎溪谷了啊       

怎麼瀑布底呢?   

沿著路一路又往上走….中間只看到一條不封閉的路   

就這樣我們莫名地走回了入口處 也就是寰宇平台這裡

就是這一個在通過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大門旁       有一觀景平台向外凸出就是寰宇平台

平台上視野極佳不僅能眺望大汗溪上的羅浮橋復興橋更能清楚俯瞰小烏來瀑布全景

真的還好有走到這裡 不然還真的沒看到小烏來瀑布啊

小烏來瀑布屬宇內溪瀑布群之一     就算這麼遠看都覺得整個很壯觀耶     激盪的水花動人心弦

寰宇平台真的是最佳瞭望點     不過也還好有這個平台讓我們躲了暴雨一陣子

後來也發現底下真的有人 所以真的有一個很接近瀑布的觀瀑亭    只能留待下次了….

真的是暴雨啦….後來才發現山下一整個一滴雨都沒下

在中間雨勢稍歇的時候 決定快走去開車

沒想到…這暴雨真的又繼續…650公尺的距離全身濕透透     差不多就是直接跳游泳池的那種程度

上了車把濕透透的衣服脫下來     第一次沒穿上衣開車….

說實在的還好天氣不賴 不然鐵定重感冒啊   

中壢-阿財牛肉湯 台南來的溫體牛

台南的牛肉湯很有名常常聽到有人天還沒亮去排個幾個小時的

原來中壢也吃的到了 就在後火車站

其實這也是一個意外啦 大大的阿財牛肉湯…但是我真的沒有很認識牛肉湯名店

到了吃飯時間就知道了 這裡也要排隊喔

老府城    老口味    看起來很有自信    不過好不好吃呢?

滷肉飯….這不是重點….

傳了帳單給剛好在台南的朋友 他以為我們在台南吃阿財     只問了一句怎麼這麼貴…

是的…這裡是北台灣    當然所有東西來到了北台灣價格就變貴了    只能說北部人命真苦

這裡有火鍋 就跟我們去火鍋店吃的一樣 每一張桌子都有爐子可以加熱

不過沒有很餓所以吃重點 點了一碗牛肉湯跟這一碗牛腩湯

這個牛腩湯我喜歡湯頭 溫體豬就是連清燉味道都很讚

只是這肉真的太有咬勁了點 有筋所以不好咬     整個韌度超高的

其實我一邊咬真的覺得老了牙齒需要加強….還是應該點牛肉湯的

手很抖…只能說有照片也沒真相了….

不過這牛肉湯真的是這裡的招牌     特別是跟前面太韌咬得我牙齒難受的牛腩湯比起來

湯頭是一樣的很清沒有腥味    不需要太多的調味

整個肉質相當的嫩 吃的到新鮮度

這裡的牛都是溫體牛肉     每天新鮮上桌的 跟冷凍牛肉差很多

肉一看就知道是剛剛川燙的

上桌前才用熱水川燙 還有部分呈現粉紅色    那就是最軟嫩新鮮的保證

這蔥爆牛肉還真好吃    這辣椒調色但味道不重吃起來不辣

但是牛肉超嫩的啦    溫體牛就是這點不一樣啊

牛肉的口感覺不會因為冷凍再解凍而被影響 那嫩度是天然生成的啦

而搭配的洋蔥也超好吃的 有夠甜一點都不嗆    炒在一起真的是絕配

阿財牛肉湯     320桃園市中壢區新興路194巷30號    03 468 8896

星期一三四    17:00–00:00    星期二    休息

星期五六日    11:30–14:00, 17:00–00:00

中壢-一番地 壽喜燒 大人氣…

好久沒有吃壽喜燒了    這天忽然想念了起來

來到了中壢中美路的一番地     門口已經有不少人在等待了 所以老話一句要吃請先打來訂位

這店真的還不小    兩層樓超過上百的座位 到了吃飯時間還是座無虛席

沒想到還要一大篇的說明一番地的由來    2009年到現在也開了八年了

這是吃到飽的餐廳

其實我是很不愛上吃到飽餐廳的 因為我的食量不大

更何況吃到飽通常會吃太飽 吃了後反而常常肚子太撐得不舒服

一番地對於壽喜燒得定義 無湯的火鍋 有湯的燒肉

強調用的食材相當高級    美國牛肉有高級的PRIME也有CHOICE     也有澳紐牛肉

就靠這個小小的鍋子囉…

很快速的服務員把所有東西端上    已經放了醬汁

沙拉跟泡菜    都是限量想要吃需要量外點

其他的東西就是無限量囉    牛肉羊肉豬肉    各種青菜 

也有米飯烏龍麵     不怕吃不飽的

建議的烹煮溫度為攝氏90-140    只是…沒有溫度計    這桌上電磁爐可以直接調整嗎?

用餐內容…泡菜就是開胃菜 還有餐前沙拉

然後有美國牛紐澳牛台灣肉豬培根     最後有甜點做個結尾

這牛肉都在冰箱裡 切好了端上來 看起來油花還挺美的

這些肉真的愛吃多少就吃多少    七分熟的吃法相當好

肉汁會吸收了醬汁    就會有點淡淡的甜度     沾了蛋汁之後很滑順超好入口

鍋子很淺    一下子就滾了    最先放進去的是洋蔥  

服務生加了醬料跟水去煮 一旁也放了醬料跟水    味道濃淡可以自己調整

這肉看起來好好吃阿

當然要吃的時候可以沾著蛋汁     吃起來會比較滑順

蔬菜車來了…這可以一直點一直點…

服務人員不時就會把這蔬菜車推過來    挺貼心的

至於肉一旦吃完    服務人員就會來問    所以也不怕不夠吃

東西還挺多的 只是有些東西放在壽喜燒裡面 

把這些蔬果放進去煮    很多蔬果在煮過後會自然釋出鮮甜   

所以這些清甜用來煮肉 肉的味道更加提升

再來一份洋蔥吧….我好喜歡壽喜燒吃起來甜甜的洋蔥喔

洋蔥本來就是甜的 不過煮的軟軟爛爛的真的有夠好吃

芋頭地瓜也各有特色 豆皮附近去也有跟滷味不同的味道   

胡蘿蔔絲瓜…哈

一整個吃到撐了 不過還有厲害的甜點來做個結尾阿

首先是檸檬片    相當簡單的東西但是很有味道

很薄的檸檬片上放了很多的砂糖    砂糖中和了檸檬的酸度

檸檬的酸砂糖的甜還有兩種東西的口感     更仔細點可以感受到檸檬皮淡淡的苦    好吃

抹茶紅豆冰淇淋    這我就覺得還好囉    不過一整餐相當的滿足啊   

一番地壽喜燒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二段117號    03 425 2588

開放時間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11:00–22:00

中壢-土鍋子 泰式香茅火鍋 風味不同一樣溫暖

天氣涼了     吃個鍋物吧

不過怎麼來到一家泰式餐廳呢? 不過可是生意很好沒訂位可能吃不到喔

看了看網路上的介紹 原來這裡有泰國傳統的鍋物可以吃 當然這不是酸辣湯啦

門口處很簡單的裝潢    一些泰式風格的擺設

不管生意再好還是要透過fb宣傳     招待當日特色菜

這一天招待的是泰式涼拌一盤

當月壽星也有福利    可以來轉轉樂

既然要提供道地的泰式料理 這裡可是不手軟的連容器都從泰國買來

這就是泰國東北引進的手工陶鍋    用這樣的容器當然比用一般鍋子來的有特色啊

不只是好看而已 連味道也會加分

因為土陶鍋耐燒聚熱    有人說是會呼吸的鍋子    湯頭會比較鮮美清甜

而且這裡是用炭火慢慢煮的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就跟我們說要20分鐘才會滾

上來的時候裡面已經放了南薑香茅這些香料了    所以味道很不同   

這一小碟就是打卡送的    泰式沙拉一份     這對我來說還真的有辣

不過這酸甜的味道真的很開胃    讓人一口接著一口的停不下來

不過洋蔥稍微硬了點所以還有點嗆得味道就是

金錢蝦餅

台灣大部分都吃月亮蝦餅    但其實本來泰國是沒有月亮蝦餅的

聽說因為月亮蝦餅太夯了 現在一些泰國的餐廳也引進了

之前在Nara吃過    金錢蝦餅

其實內容都是一樣啦    用炸得裡面用蝦漿魚漿     吃的到海味的

老虎的眼淚…這這這哪裡像眼淚 然後跟老虎有啥關係啦

這是要用來涮的肉 在肉上面本來打了一顆蛋

那顆蛋不是要丟到鍋裡面去煮的喔     既然把肉都均勻地裹上蛋汁然後再下鍋去涮

這湯頭真的很讚     跟台灣的鍋不同也跟日本的鍋不同

熱熱的鍋熱熱的湯頭    有獨特的香茅香氣 南薑的厚度

在開始變冷的天氣 暖暖身子的好方式阿

這鍋子真的還挺漂亮的 一看就知道是手工的

特色的鍋子搭配特色泰國火鍋 當然裡面的食材沒有什麼特別

但是給了大家一個不同的口味 

土鍋子泰式料理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二段89號    03 425 5669

開放時間    星期二三四五六日    11:00–14:00, 17:00–22:00    星期一休息

平鎮-特帛 放鬆一整個下午的桌遊時間

桌遊現在已經成為大家打發時間很好的方式了…不過…沒玩過    哈哈

這天跟著朋友一起來桌遊店     算是趕著潮流吧

外面的天氣相當不穩定今年冬天的第一波東北季風來了 這樣的天氣待在室內最合適了

這天來到的桌遊店位於中壢國小旁邊     交通挺方便的

空間不大但是可以選的遊戲還不少呢

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新玩意啊     我玩過的桌遊應該只有象棋跳棋橋牌跟大富翁了吧

說實在也不知道桌遊這風潮何時開始吹起的    不過各種的遊戲難易不一適合各種玩家啊

而且有張桌子就可以玩了    喜歡的遊戲買回家常玩 但不常玩的就來桌遊店吧

小小的店家但是遊戲也有上百種了啊    一個下午能完幾種呢?

這裡的收費方式很多種 打發一個下午的時間一個人大概100吧    很實惠耶

而且在玩遊戲的過程大家聊天可以增進情誼的    有時候真的會讓人笑到流淚…

這一群人比較多 他們玩的遊戲也比較大 感覺比較複雜點    應該是桌遊常客

雖然跟著朋友來的但是朋友也沒有玩很多次

只好請老闆推薦入門款的遊戲     這真的是超簡單的我想國小小朋友也很會

不過本來就不是來挑戰智商的     重點是在遊戲過程中找到樂趣

這個國際咖啡客 我覺得計分規格比較複雜 我們有玩錯

但是適合我們這些愛喝咖啡的人就是…只是…真的感覺不出這遊戲跟咖啡有啥關係…

最好笑的就是這個啦    你畫我猜    後面的人在按照前面猜得繼續畫 然後最後一個人在猜

這小本子回到自己手上就是解答時間了

我承認我的繪畫天分真的是幼稚園等級的…看到題目我真的是無從下筆…

不過就跟看電視裡面的表演一樣 很無厘頭很不知所以然的猜總是讓大家笑破大牙

這一個走私遊戲好玩 有點心機有點冒險還有投資的想法

隔壁桌的人玩的不知道是啥 但感覺是兩個王國的對戰

玩桌遊的人數兩個人就可以玩了 人在多點也可以

我算是開了眼界這個下午第一次體驗桌遊    這樣一個陰冷天氣這樣的安排真不賴

特帛休閒空間    324桃園市平鎮市德育路7巷16號    03 422 5653

開放時間:星期六日    13:00–22:00     星期一三四五    15:00–22:00    星期二休息

平鎮-阿美米干 來自異域滇緬的美食

忠貞新村的米干一直很有名    每年也都辦了龍岡米干節來推廣

這附近的米干店一家接著一家 幾乎每家都有不短的歷史大部分也都生意很好

只是…我還是想不起來為何小時候不知道這裡有米干這樣的特色美食…哈哈

這天來的是阿美米干 也是名店來著不過這是第一次來

走到門口發現這已經是一家經過設計有精美裝潢的餐廳了 

跟想像中米干店都比較小本經營    家庭式的規模很不同

不過這裡還是強調這米跟文化的來由 跟當時異域流亡還有遷徙來台有關係

網路上的首頁照片很有感覺 而對於那一段歷史也有初淺的介紹

//www.amay.com.tw/about/ourheritage/

之前吃過忠貞市場這裡好幾家米干店 說實在的各家還真的口味不同各有特色啊

中壢-唐記米干 米干好吃 紫糯粑粑軟Q好口感

中壢-忠貞市場無名米干 生意真火

中壢-忠貞市場名產 小雲滇米干

中壢-張老旺的國旗屋九旺米干

Amy Noodle Cafe這內有咖啡????

說實在的還真的是以為有咖啡廳的設置呢     不過後來發現沒有

只是裝潢上真的跳脫了小店用簡單但是有質感的設計方式 看起來也適合賣咖啡

一進門的地方 用鋼製水壺擺設成的裝飾

當過兵的人都認識這個水壺啦 只是用這水壺來裝潢還真的有創意啊

異域孤軍大事記     這在官方網站上也有說明    這一段歷史真的有很多的爭議

忠貞這裡本來就是眷村的大本營 以前念書的時候有很多同學都住在這裡   

這一區塊看起來就是餐廳區啊 這裡不接受預約假日來可能要有點耐心

這個裝潢實在太像是咖啡廳了 不過仔細看看菜單上沒有咖啡這一項喔

本來想說這是另類的經營方式吧    原來不是

燈光的關係整個照片非常有味道 哈哈

菜單很簡單 主要就是米干米線 然後就是豬肝肉蛋等不同的組合

首先來個小菜吧

這一看就知道是沒有雞腳的雞腳凍吧     這入口即化的口感相當的好吃

當然這些裡面富含油脂的    滿滿膠原蛋白

木耳 酸酸甜甜地又帶點脆度的很開胃

木瓜絲    好好吃啊 淡淡的辣木瓜絲相當有咬勁

搭配酸酸甜甜還加了點花生粉口感很多元

紹子面     酸菜花生粉蔥跟豆瓣醬      這是乾的米干吃法   

紹子麵有附清湯    

肉蛋米干

一端上來這顏色真的比起其他家來 讓人容易接受的多啊

吃過一兩家整個湯的顏色相當的深 吃起來也很是重口味

不過阿美米干這裡的湯頭 相當的正常啊    看起來這裡的東西味道比較剛好喔

不用說這半熟蛋相當適合搭配米干吃   

肉則相當的嫩 沒有特別的調味但是有湯汁一起 味道剛剛好

米干不用說 就是那樣不走Q彈口感     但就有獨特的一種咬勁    當然也不是爛爛的那種

這一整碗的口味相當適中     湯頭也不會太鹹喜歡喝湯的人也不會覺得有負擔的

這是招牌多肉  跟前面的肉蛋一樣的好吃

麻辣牛  這是鍋燒但又是麻辣鍋的概念啦  對我這個不太能吃辣的人直接敬謝不敏

不過朋友說這湯頭不辣  雖然顏色有紅但不不見那麻那真正的紅色辣椒與辣油

裡面的肉大塊又軟嫩  米干是端上桌才放上去的  米干不會因為煮久就爛掉

也是很好吃的一款料理

桃園市平鎮區中山路142號(忠貞市場內)    03-456-7399    營業時間: AM 06:00 ~ PM 09:00

中壢-石二鍋 冬天來一鍋 人氣涮涮鍋

冬天快要來了啊 今年第一個東北季風颳來整個天氣立馬溫度降低

在這微涼的季節裡吃個鍋物吧     其實我平常鍋物吃得少因為大家都只想吃麻辣鍋

這天來吃吃涮涮鍋吧    在中壢中美村這裡有不少可以選擇

這一棟樓我一直有印象    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裡成了美食大樓了 

可能是天氣轉涼關係 這來吃鍋物的人還真多啊

餐廳裡面已經滿了 在外面等候的人數也真夠多的     今天大概等了有一個小時吧餓昏了

特別是在外面透過透明玻璃看到裡面一窩鍋鍋的熱氣飄起那饕客的滿足表情…齁

有人排隊的後 服務人員會先發給號碼牌 

只能現場候位等服務人員叫到你號碼 他會先把菜單給你看然後幫你點餐

石二鍋是王品集團的餐廳 不過算是跟聚要做市場區隔 這裡走的是中低價路線

看看主餐基本上是216起跳 而且不收服務費

要先選湯鍋 有石頭鍋涮涮鍋札幌味增鍋跟歐霸泡菜鍋四種可以選

然後主餐….搭配副食的飯麵 當然飲品檸檬冬瓜冰沙更是大受歡迎

終於有位置啦 服務人員先把沾醬材料拿過來

蔥薑蒜辣椒醬油跟醋…要吃多少拿多少

檸檬冬瓜冰沙    真的沒話說的好喝啊 淡淡的檸檬香氣淡淡的冬瓜甜度

冰沙冰冰甜甜涼涼的 但在這樣的天氣卻也不覺得太冰啊

湯鍋底來了 石頭火鍋有先處理過   

一旁的服務人員忙進忙出的 有在準備蔬果的也有在負責切肉片的

石二鍋     這一大鍋的蔬果放在鍋裡   保證湯頭鮮甜啊

而且有飽足感又有很多的膳食纖維    吃鍋不只有肉這也是重點

石二鍋    這幾個字就印在豆腐上面

副食 有烏龍麵跟白飯    不過今天選了冬粉

先下蔬菜吧….

 

很貼心的還上了每人一個勺子可以用來撈鍋中的雜質

特別是涮了肉之後 那雜質會一下子變很多啊

把雜質撈起來之後喝一點湯 溫暖一下身體

石二鍋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一段12號    03 426 9193    開放時間:每天11:30–22:30

中壢-賣咖啡 賣咖啡不只賣咖啡

賣咖啡…這店名太直接啦   

雖然說很容易記啦 但是很也容易被誤會而忽略了    咖啡店不賣咖啡賣啥???

這是位於中壢大潤發旁福州街的小店     經過進來的     不過感覺還不賴

一次吃完晚飯來一次中餐前來 兩次店內的客人都不多

這裡的地點說實在沒有很好 我覺得在這裡開店壓力應該不小

店長自己顧店我想應該是校長兼撞鐘的吧    整個空間小規小但味道還不賴

全部都是壁貼      但我必須說壁貼搭配上燈光跟木頭的桌椅    味道有出來

有點鄉村有點美式     環境還挺不錯   

不過有一個缺點 冷氣不太冷    我覺得這是很多小店會發生的問題

客人不多老闆想要省冷氣的電費就把冷氣關起來或調低

當客人進來感覺有點悶    下次就不會來了 然後生意不好繼續把冷氣給關起來….

燈光用的還挺好的     除了冷氣不太冷之外我覺得很舒服

而且這裡的音樂都是最流行排行榜上的 很有共鳴的那種

1883的糖漿    在首爾有去過一家店教做1883   裡面滿滿的是這1883的糖漿

老闆說這牌子的糖漿品質很好味道很自然 而且瓶子好看可以當擺飾

這牆真的很不賴 很有美式的味道

這種斑駁感也很不錯

外面天氣很好    秋天的太陽有時候還是很厲害的

不過這一個角落相當的有趣啊

這一大張桌子是鎮店之寶嗎?    通常這樣的桌子喝茶很適合

但放在一個風格這麼美式的環境 感覺是有點不搭的

來杯茶吧    不過茶的味道淡了點全部被奶給蓋掉了耶

上次來喝的是氣泡飲    我覺得是甜了點啦

飲料我覺得都普普但是我喜歡這裡這種空閒不擁擠

只是不擁擠生意不好感覺店家撐不了多久    真的是很兩難啊….

MINE CAFE’ 賣咖啡   桃園市中壢區福州路63號    03-466-2617   11:00-21:00(周二公休)

龍潭-美樂地我家小館

爬完東眼山回中壢路上 怎麼大溪這裡塞車可以塞車這樣啊???

眼看真的要塞到天荒地老了 回頭往龍潭去吧…這路繞地可遠了….不過讓我們來到了美樂地

說實在的美樂地 我只會想到可愛的美樂地    說是餐廳應該也是義大利餐廳吧

沒想到這個美樂地可是道地的客家料理呢     而且在龍潭這可是很知名的餐廳

整個餐廳很大吃飯的時候是座無虛席的 沒有訂位就等一下吧

等…是在外面等會廣播叫號…所以到了先跟店家問一下他會給菜單跟號碼牌的

要點啥….不用看菜單就看牆壁上吧 這大概是招牌的幾道菜吧

又開啟了雙鏡頭模式 拍遠處就會變成這樣

這是廚房重地啊 裡面有十個廚師同時在料理著外場的服務人員也很多 生意真的是大興隆啊

我家油雞

這油雞還真的挺好吃的 雖然我照片拍的角度怪怪的….

整個油雞吃起來一點點冰冰的 不油膩但是肉質很紮實    但該有的軟嫩也沒有少

蟹黃豆腐煲

下飯的蟹黃豆腐     淋在飯上面整個香氣濃郁   

不只有蟹黃還有螃蟹肉喔    吃起來有口感有味道

五更腸旺

又一個下飯的料理 豬血搭配大腸這是標準的麻辣鍋底啊

腸旺本來就是又麻又辣的    讓人一口接一口的扒飯

吻魚滑蛋

這真的拍不太起來的一道     吻仔魚跟蛋一起的料理

很適合小朋友口感營養兼具的一道菜    

打拋豬肉

這真的跟其他地方吃到的不太一樣    但超下飯的

應該是有很多的荸薺切小塊    搭配辣椒蔥大蒜去炒

非常爽脆的口感 辣度也夠相當有泰式地風味    有這一道飯可以多吃一碗啊

糖醋排骨

乍看之下我還以為是拔絲呢….這糖醋排骨的味道很好就是甜了點

肉質吃起來很軟     肉可以輕易地從骨頭上剝下來

美樂地我家小館 

325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590號    03 470 9801

開放時間:星期四-二  11:00–14:00, 16:30–21:00    星期三  休息

大溪-後慈湖 清幽舒適彷彿桃花源的秘境

慈湖…哈哈 說沒去過應該很難相信吧    不過我這個桃園人還真的沒去過….

不過去慈湖不是為了要謁陵     來去後慈湖走走吧

大家都說這裡美景如畫啊 既然這樣來去看看吧     趁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來去散步

後慈湖在2009年才開放參觀啊 讓大家得以一窺這屬於蔣先生的秘密行館

不過現在為了要保護這裡的生態    每天有人數管制因此要進入後慈湖得先事先申請的

目前「後慈湖申請系統」每天固定開放一個月後的日子給人預訂(系統從九點開始開放報名)

//backcihu.tycg.gov.tw/Cihu/index.aspx

運氣很好我想到才去申請 竟然申請到兩天後的

每天參觀人數上限600人(每個時段限制50個名額)    假日則增加到700人

申請到了之後     要準時到導覽服務站辦理報到手續     順便買門票

門票100元 戶籍在桃園市的市民則優惠50元

這慈湖導覽服務站就位於慈湖的正門口     蔣先生銅像旁邊

基本上100元很划算啊 每一梯次也都有隨行的導遊

搭乘接駁車至「百吉隧道口」下車    然後開始3.85公里的步行觀賞之旅    這接駁車還真可愛…

「後慈湖」的秘境步道由於全程都在樹陰之下相當為隱密

全程走路3.85公里幾乎沒有坡度 但是有最後有一小段式階梯所以不太適合帶嬰兒車

每一梯次都有導覽人員講解 針對沿途的生態風光都有解說

這也是要花2.5到3小時的原因啊 不然一直在想怎麼3.85公里要這麼久…

真的全程都很舒適的有林蔭遮蔽啊     在南管制門之前(收門票前)還有車子

因為可能有些遊客是要去爬白石山的…據說白石山是挺有挑戰性的行程

白石…地衣…真的是生態很豐富的地方

我覺得很適合國小小朋友來…大人好像就少了那麼點學習的動力…

從秘境之南這個南管制口開始 就正式進到後慈湖了

導覽人員是退休老師 義工來著

隨便拍都挺美的     走起來一點都不累…很適合中老年人的行程…

一整個森林公園啊     整理跟維護都很好啊   

這種地方早就應該開放了啊 人都走這麼久了還有什麼軍事機密不能公開的…

喜愛拍照這裡很好拍

園區豐富的生態有人面蜘蛛、鳥類、蛙類十分多樣

後慈湖發源於白石山上的小溪澗  原名為龍過脈埤是桃園農田水利會的灌溉埤塘

整個後慈湖佔地七公頃    湖面面積約4.6公頃    軍事管制了半個世紀

景色優美卻也因為管制而自然生態也未遭到破壞

本來做為戰時指揮所的後慈湖    因已無軍事用途    在2007年的時候由(桃園縣政府)接管

桃園縣政府隨後也開放了這塊祕境之地

湖光山色啊….只是這個水怎麼這麼綠….

水面的的倒影是拍照最美的重點啊

這天的天色真的太美了    天空的藍讓我懷念起倫敦的天色

當然水如果更清一點就更完美了啊     據說這裡有很多魚啊…不過水不清沒看到

這路真的很好走….一點都沒有挑戰性

沿途對於各種不同的植物都有介紹 真的很適合戶外教學的行程

應導覽人員的要求    拍了這一張照片

也是啦 這裡隨處都是美景的    春天更是來後慈湖的好季節啊 這裡有櫻花

雖然只是用手機拍 但照片還是挺好看的

台灣特有種肖楠木的森林步道

波光粼粼

這是招牌     在後慈湖的首頁上面就是這個竹筏…可以想像以前要視察大漢溪要搭這個嗎….

這些椰子高聳筆直啊

整個後慈湖也只有6棟主要建築一棟是先總統蔣中正與其子蔣緯國的住屋

其餘五棟混凝土建築則是辦公室    其實是很優雅的建築物

就算是用現在的標準也挺時尚的啊    用來開咖啡廳真的挺適合的

因為沒什麼風水面平靜無波 也到映出更美的天色

湖邊步道透過階梯跟辦公室相連結    

真的挺美的

二號辦公室設計成一個咖啡廳

其實雖然說大部分的步道都有樹蔭遮蔽 但是湖邊的樹就相對少了

這天真的有夠熱的 進到室內來一杯冰咖啡…真的是無敵的清涼解渴超級消暑氣

太不真實的藍

結束囉…到最後真的有點悶了…一直超前導遊人員很多…

從一號辦公室沿著階梯走下來就是慈湖陵寢了

「慈湖陵寢」因先總統-蔣介石先生長眠於此而聞名

慈湖的湖岸水色迷人    楊柳垂青頗有江南風光之美當年蔣先生以此處酷似浙江奉化老家

並對母親思念之情而命名為慈湖    並闢建行館(閩浙混合式建築),民國六十四年逝世便奉厝在此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 剛好趕上一個小時一次的衛兵交接啊

這天的天氣真的太好…豔陽底下站五分鐘等

衛兵交接時間  9點~ 16點45分(整點交接,最後一場時間為16點45分,遇雨取消)

我才站五分鐘就已經….累了滿頭汗

他們真的太辛苦了 站在那裏不太能動又穿這麼厚重的制服

手上的槍也很重    要盡量維持著不動的姿勢

可以想像汗已經濕透了衣襟而兩頰留下的汗滴更是順著眼角眉毛 看是不能擦…

往外走大概不用幾步就看到前慈湖了啊    這裡也挺美的

沒有拍到慈湖那兩個字的石碑…因為…有中國遊客在拍

不過現在中國遊客已經少了    喧鬧聲小多了啊    

最美的風景….藍天青山綠水    國旗飄揚著….

在慈湖旁的這一片真的太美了啊    水面上映著藍天白雲

這一個雕刻公園真的還挺多銅像的

小時候學校裡都有銅像 這些現在都已經被處理掉了

聚集在這裡也算是很好的歸屬吧…這是屬於他的園地

不管歷史的評價如何 曾經他是這一個土地的領導人…

復興-東眼山 藍天白雲青山綠樹…景色壯觀視野開闊…還有美麗的彩虹

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待在家裡真的太可惜啊     走….爬山去吧

最近真的是走健康陽光路線 連著好幾個星期都在爬山

雖然爬的都是小山但是走走路流流汗 在林間步道多西點芬多精

這天來到的是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本來以為午後有機會看到雲海的

整個東眼山有四個主要步道     不過選來選去好像大家主要都走自導式步道

美啊…這藍天白雲天氣下    輕風徐徐非常的舒適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桃園市復興區霞雲

東眼山的名稱來由    源於遠望酷似一隻朝東瞭望的大眼睛    故得名東眼山

東眼山為復興區最高之山峰    海拔1,212公尺

循東眼山自導式步道登山約1小時可達山頂    遼闊的視野可眺望四周群山美景

這也是公認最能夠感受東眼山魅力的路線 全程來回不到4公里

這天的天色真的有夠適合走步道的

天氣涼爽不熱不冷    有微微的風吹拂著不太會流汗

整個步道幾乎都在林蔭間也曬步道太陽     而且整理得很好適合全家一起來

往上的步道真的整理得很好     往下走的時候就比較多石頭路線了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300多公頃的針葉林

以人工造林為主    闊葉林區主要樹種有香楠紅楠山黃麻青剛櫟樟樹九芎等

林下有秋海棠菇婆芋捲柏倒地蜈蚣及蕨類蕈類

鄰近的北差天山有珍貴的山毛櫸純林林相隨季節而變化

看看這接近地面的青苔 真的長得很好很美

很美的天氣

這裡的生態非常的多樣化 所以沿途有很多的告示牌來介紹

每一部每一個轉角 其實都很有趣

如果人多一點還可以申請導覽 對於想進一步了解這裡的動植物生態相當有幫助

好美的天色啊….

三角點到了….

三角點旁邊有一個觀景平台     說實在看的還真遠

可以看到101新光三越大樓 新店溪淡水河也都在視野範圍     當然還有七星山

這天雖然天色很好 但其實遠遠的那一到彩虹代表了遠遠的水氣還挺豐沛的

說實在算是運氣很好吧 不然怎麼可以藍天白雲青山綠樹間還看到彩虹呢? 太棒了

抵達海拔標高1212公尺的步道最高處又是另一番風情

從觀景平台遠眺    四周群山環繞令人心曠神怡

在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遠眺大台北盆地

在觀景台上    不時有雲霧飄來與綠色山巒交織出絕美風景

以上是東眼山官網的介紹 真的今天完全感受到這樣的美景

忽然感覺天色的雲往這邊飄啊…這快點下山比較好

跟上山的時候感覺有點不同    雖然林相有點像

整個步道的安排在下山的沿途比較沒那麼好了 有階梯但有更多的石子

就在這一張照片之後 烏雲帶了來毛毛雨

即使太陽依舊高掛著 但是雨絲一滴一滴的落下多了點朦朧美

不過我們運氣相當的好 雨是在我們幾乎到達餐廳的時候才變大

在大雨中如果還在步道上的話相對就危險了啊     因為石頭本來就容易濕滑

這真的是美景….即使與一直下著但遠處的夕陽正是最美的橘黃色

這時候的山上看到的彩虹應該是壯觀吧?

走道入口出開車時候 剛好看到這景色

可惜手機無法拍出這種美的千萬分之一

那火紅的太陽圓圓的一顆就在那山頭上    準備要下山囉….而我們也該下山了

中壢-藍瓦咖啡 隱藏版生活雜貨混搭小店

又是一個沒風沒雨還出了點太陽的颱風假啊    只能說放也被罵不放也被罵這些官員還真難當…

颱風前一天風強雨驟的    這一天則下沉氣流搞的天氣悶熱

這樣的天氣躲在咖啡廳裏面吹個冷氣最好了 只是怎麼到處都是人啊…

Sogo旁邊的慈惠三街 有幾家還不錯的咖啡廳    

中壢-丹馬克咖啡 溫暖空間少數開到半夜的咖啡廳

中壢-At Cafe 輕鬆簡單悠閒的午後奶茶時光

每次經過這一家藍瓦都以為這只是一家生活用品店 沒想到咖啡廳躲在後面啊

看這招牌是不是只會注意到生活用品的部分呢?     還是我眼睛不好啊?

從外面看是這樣啦….真的沒有走進去不會發現別有洞天

但是旁邊其實咖啡廳有另一個門

喝咖啡或來杯茶 點個鬆餅或蛋糕 這是一個下午茶的空間

空間沒有很大 有二樓但不是營業用的

做成樓中樓的設計所以天花板不高 感覺上比較有壓迫感

白色文化牆的牆面    搭配木質地板跟桌椅整個空間優雅輕鬆舒適

剛好背光啊…這樣拍起來的感覺還不賴

只是無聊的來打發時間 跟朋友閒聊

當然還是要玩一下華為雙鏡頭的功能     有景深的效果真的很棒

朋友來咖啡廳帶著一本劉燦榮關鍵歷史…有點跳tone… 哈

藍瓦生活    320桃園市中壢區慈惠三街157巷8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六    10:00–22:00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