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稻庭日本料理

4bcc5a236eb90 HK-稻庭日本料理

香港其實美食蠻多的,書上網路都有,不過由香港朋友所介紹的餐廳,東西也是非常的不一樣。這天吃的是稻庭,算是日本的鍋料理。稻庭位於Elements,也就是圓方這個血拼中心。從外觀看來這是一家日本料理店,不過裝潢非常的新穎,整潔明亮。這裡的東西什麼好吃呢?是鍋料理,這裡的鍋跟台灣的鍋主要的特色在於他用的高湯,是白色的,感覺上有點像是豆漿,不過因為一拿來就下鍋煮了,所以我沒有去嚐味道,不過以各種佐料丟進去煮,煮好了不需要再沾任何的調味料,我想應該不是豆漿,只是長的像而已。不過東西真得很好吃呢。

這裡還有麵也很有名,據說是從日本進口的麵條,很多人會點一份麵,丟進去火鍋裡一起煮,聽說吃起來也是很讚,不過我吃不多啦,所以沒有嘗試,不過看著店門口的櫥櫃裡面擺滿了精緻包裝的麵條,可見這個麵可是用來吸引客人的重要產品呢。

PS:Elements位於九龍站正上方,有機場快線跟地鐵經過,所以非常方便。這是一個相對新的mall,所以要什麼有什麼阿,高檔的,中價位的或是評價的都有,也有電影院溜冰場,加上樓上有五星級的W Hotel,所以對於想來香港的人,這裡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這裡的菜單好大一份,有各種不同的食物。

這個真的很有日本的FU。

這個高湯看起來真的很像是豆漿,完全是白色的。

整個鍋其實配料蠻多的,不過還是點了雞翅來嚐一下。

鹽烤明蝦,好好吃喔。

我們吃完了雞翅跟明蝦,鍋子也熱了,放進一堆青菜後看起來很吸引人。

位置很多,不過人也很多。

裝潢也很有日本料理的感覺。

門口還用日本進口的麵阿,醬料阿宣傳。

這就是麵,喜歡的還可以買回家自己煮。

這裡是圓方,隨時隨地都有很不錯的裝飾。

這是全車都用水晶裝飾的BENZ,很亮眼的。

HK-稻香港式飲茶(2010/8/15更新)

到香港,一定要感受一下香港人飲茶的文化(對,飲茶是一種文化,而不是只是單純的滿足我咕嚕咕嚕的肚子跟愛吃的嘴巴)

在香港,飲茶絕對是全民運動,而茶樓也到處都是。這次去的是一家位在住宅區裡的一家連鎖店,不過別以為連鎖店的東西就不好吃,從他滿滿的人潮就可以知道這家的東西也是很好吃的。在台灣,大家習慣在下午吃港式飲茶,不過在香港,時間不是問題,所以我是在早上十點的時候,來吃早午餐。既然嗜吃個早餐,所以一份東方日報或是蘋果日報就是必要的,因為一邊吃飯,一邊看報紙,順便喝個茶,在星期日的一大早,真是種輕鬆的享受阿。

對香港人來說,飲茶真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以價格也非常的合理,甚至比在台灣吃到的都還要便宜,所以就算是一大早阿,也是要肚子吃到撐阿。

這是這家的招牌,杏仁茶加芝麻糊,而且比例自己調。要吃就要點杏仁茶跟芝麻糊各一碗,一湯匙一湯匙的調兩碗的比例,有人喜歡芝麻糊多的,有人喜歡杏仁茶多的,不過都好喝。

腐皮捲。

蘿蔔糕。

腸粉。

 

奶黃包,真的很好吃。

蒸餃。

鳳爪跟芋頭。

真的是開在住宅區,看看旁邊的這一個大社區,每一棟都六十層樓以上。

—————————————————————————————–

2010/08/15更新

哈哈,又來到香港了,又吃了一次稻香,雖然是連鎖的店,但是口味真的很不錯喔,覺得值得一試。這次又吃了幾樣不一樣的。

看這個燒賣,超大的蝦子,而且不只一織喔,每一個燒賣都有三隻蝦子。

看這個價目表,在冷門時段來便宜蠻多的呢。

就這麼一小張紙,就用來計算你點了多少東西,該是東少錢。

這個飯看起來普通,其實是很港式的吃法。不過我覺得台灣人應該吃不習慣。

楊汁甘露,超讚的啦。

HK-香港入境eChannel (e通道) 看到人龍就知道多方便!!!

之前在網路上有聽說進香港有更方便的方法了,聽說是用按指紋的,就跟香港本地人一樣。這次來香港,想說需不需要辦呢?

其實我已經有了訪港常客證,所以已 經可以省去在入關時候大排長龍,正大光明的插隊,走專屬的通道,所以基本上已經是非常的快速了。所以每次我都很得意的後發先至。這次在通完關後,馬上有一個小姐迎上來,問我e Channel的事情,她還沒說完,我就知道了,因為網路上已經有人說過。網路上說辦理的程序非常的簡單,剛好我又沒有很趕時間,所以我就決定辦了。

其實辦理的流程真的很簡單,以我們來說,只要準備護照,呆胞證,還有訪港常客證就可以辦理,她們會把我們的護照、呆胞政,常客證建檔,然後照相,按指紋,不用五分鐘就完成了。

以後呢,就香港就更簡單了,可以走香港居民的通道,而且不用跟海關人員乾瞪眼,可以透過呆胞政上的條碼跟自己指紋就完成,除了還是要把完成程序的標籤撕下貼在呆胞證上,當作這次入境的證明,其他的都省了,特別是不用在填在飛機上發的入境表格了。

幫忙辦理的小姐說,現在還是只能在香港使用,不過很快的澳門跟內地都會導入,所以以後可以透過e Channel省掉非常多的排隊入關時間,對於常常往返兩岸三地的人真的是很方便阿。

詳細資料請參考底下官方網站的說明    一年內入境香港3次就可以申請了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入境事務處 訪港旅客使用e-道服務

集集-小火車與集集市區

說到集集,我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集集線吧。集集線現在是台灣三個火車支線之一,跟平溪線、內灣線一樣都是現在很受遊客歡迎的小火車。雖然小火車現在已經從以前的交通工具,進化成被觀光的標的了。集集線在民國19年就興建了,其實是為了要興建日月潭用來運輸建材所興建的。集集線是從彰化的二水鄉開始,途經源泉、濁水、龍泉、水里等站,一路沿濁水溪谷北岸而行,至南投車埕為終點,全程長共29公里,一趟大概要50分鐘。在鐵道的兩邊,盡是山川田野的自然景觀,跟一般我們搭乘縱貫線鐵路不一樣,我想這就是小火車特別的地方。

在火車進到集集之前,就是有名的綠色隧道了,這裡平常是有滿滿的人潮的,特別是來這裡騎騎車,感覺特別舒服,兩排數百棵的大樹架構的綠色隧道一直是這裡最吸引人的地方,不管天氣多熱,在綠色隧道裡面總是十分清涼,兩邊的商家也像是在大樹的庇蔭下,有非常好的生意。

集集車站是這裡的另一個景點,木造的火車站十分有日式的風格,這裡本來已經在921大地震中塌了,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下,重建了這個車站,也讓現在的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個車站的美麗。其實這也跟這裡的人們極力的維持集集線的行駛一樣,本來集集線已經因為經營不善幾乎要停駛了,不過因為大家對於這個車站的感情,努力的爭取,加上整個城鎮的轉型,也帶動了更多人來集集遊玩,小火車就這樣谷底翻身,成了中台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PS:這裡還有一個武昌廟,在921大地震塌了,為了紀念這個大事情,所以並沒有把這做廟打掉重建,讓這做廟變成921的博物館,一看到武昌廟就會想起這個另全台灣人傷感的天災。

集集線的小火車,都是彩繪列車。這列車介紹美麗的台灣杜鵑。

這列車就介紹了日月潭。

火車到,還拍,車都要跑了。

這是在二水這邊,看的出來電氣化設施比較多。

遠遠的列車要駛進集集站,因為一個小時只有一班,所以等著要拍照的人很多,超多巨砲的。

這是集集火車站前廣場的小火車。

這個偷學日本喔,有印章可以讓大家蓋章做紀念。

小火車櫬著後方的火車站主體。

月台上的集集字樣。

集集是火車支線,所以火車站很小,很有感覺。

整個車站都是木造的。

 

重建的感覺跟原來的很像,也保存得很好。

難得月台上沒有人。

高高掛著的集集車站。

向前延伸去的鐵道。

我很喜歡拍這種照片。

來這裡,不騎車走路也很舒服。

以前運木材的鐵道。現在變成了單車道。

很舒服吧,綠樹夾道。

這裡還有一些舊的飛機阿,讓大家欣賞。

芳苑-王功蚵仔原鄉

為何想來王功?記得那次開車,聽著公共電視台在介紹王功,這一個蚵仔的故鄉。跟其他的地方一樣,有一些對於故鄉十分有熱情的人,不斷的再把這裡的特色介紹給其他人。

沒錯,王功這裡就是要來看跟蚵仔有關係的,特別是那些青蚵嫂。整條街上,都可以看到忙著剝蚵殼的人,跟印象中一樣,她們真的有人是戴著斗笠還有防曬的袖套,幾乎是悶著頭的不斷的剝著蚵殼,聽說就是這麼認真的剝,不過其實是賺不了多少錢的,只是在這個沿海的小地方,除了這個工作,也許也找不到其他餬口的方式了。

因為是沿海,所以天氣一旦不好,就有點冷,即使在四月初,不過冷冷的海風吹拂下,還是得把衣服拉緊。

竹管厝可是平埔族式的房子,已經非常難找到了。竹管厝就是以竹子為主架,再塗上用牛糞、蚵殼粉、黏土混合的黏土做成的竹管屋的牆壁,在物質不甚豐富的早期,這樣的建築非常堅固可以遮風避雨,相當讚。

海寮也是王功非常特別的建築,這是當地古代先民看守養殖場的瞭望台,也是漲潮時可以讓人休息地方。

在海邊則有一座長長的拱橋,在這裡還可以看到裝飾用的風車,雖然小小的跟其他海邊負責發電的大風車不能比,不過還蠻可愛的。

在海邊則有許多的觀景平台,來這裡可以看到一些蚵田,也可以賞鳥看螃蟹。

海邊的漲潮退潮非常的快,海中間本來有一條路,可以讓漁人到遠遠的海中央去,這天來的時候,有一點點小漲潮,所以路面是被海水淹過的,不過還是有漁人開著車子一路的往前開,感覺上好像在水上漫步一樣,很有趣,不過也看的出來這裡的漁人非常的努力。

這裡還有很有特色的燈塔,是芳苑燈塔,不過因為位在王功,所以又稱做王功燈塔,據說這是台灣本島最高的燈塔,高達37公尺。這個燈塔的顏色黑白相間,跟印象中只有白色的燈塔不一樣,所以看起來也特別的漂亮。

既然是海邊,而且也有不少人來這裡觀光,所以當然要有個美食街囉,一樣海產是這裡的特色產品,所以來這裡吃吃東西也非常的不錯。

社頭-夜光高鐵


因為住離高鐵沒有太遠,而且也算常常坐高鐵,所以對高鐵非常的熟悉,不過看著高鐵快速的呼嘯而過,還是一種很棒的感覺,所有有機會還是會去嘗試。台灣人就是這麼厲害,就因為有許多人喜歡看高鐵,所以在高鐵的沿線就開了不少可以看高鐵的餐廳,專門讓想要欣賞高鐵的人可以坐著悠閒的看著。

社頭,乍聽這個名字也許還不知道在哪裡,這是彰化在八卦山脈旁的一個小地方,因為高鐵,每每在傍晚的時候就吸引了許多人上了小山,成群結隊的在這裡喝咖啡聊是非,順便欣賞快捷的火車飛過。這裡有好幾家這樣的餐廳,這天來的是夜光高鐵(其他還有山荷苑、銀河鐵道等),雖然不是最近的,不過地勢比較高,所以可以遠遠的看著山下的點點燈火。當然已經說了社頭是個小地方,所以這裡的夜景是比不上大城市裡的萬家燈火,不過在稀疏的夜光中,高鐵忽然的疾駛而過,還是會讓人覺得挺開心的。

其實這裡的東西好吃嘛?有吃過的人可以分享一下,因為我只是來感受高鐵的魅力的。

(看這個餐廳的logo就是高鐵囉。)

要找到剛好靠外面的位子還真的不太容易,雖然晚上風景看不清楚,不過還是有夜景。

 

整個建築是玻璃為主,在晚上透過LED燈的點綴,真的很漂亮。

停車場附近,用類似反光原料所設計的牆面,還有可愛的米老鼠。

田中-王記豆花


我想應該住田中的人都知道這家好料的豆花吧。聽說這已經是第二代的老闆了,不過因為東西好吃,所以還是維持著高人氣,來的時候,還是有許多多的人來排隊吃豆花。這裡的豆花有什麼特別呢?老實說也說不太上來,不過吃了就會喜歡,因為這裡的冰不是冰而已,可是綠豆湯去結凍在挫出來的,所以跟其他白冰加糖水的不一樣。除此之外,這裡豆花所加的料也都很紮實,粉圓很好吃很Q,綠豆煮的也很爛。

吃完這個小地方的豆花,忽然想起新竹清大那家屌到不行的立晉豆花,因為生意不好,老闆的態度差到不行。可憐的新竹人是沒有選擇吧,只能看著老闆的臉色,再怎麼痛苦也是去買。什麼時候有人願意跳出來跟立晉豆花挑戰的,只要東西好吃,保證生意興隆阿。呵呵

記得上次夏天來的時候,人超多的,可是長著長長的人龍。這次來天氣沒有這麼熱,所以人少了點。不過生意感覺還是很好。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店面而已。

這裡可是上過報紙的呢。

選擇性很多喔,看看他們的菜單。

芳苑-王功洪維身

 

說到王功,應該就會想到海邊一大片的蚵田以及有一群歐巴桑在路邊剝蚵仔。因此來到王功,若不吃一點蚵仔就不算來過王功。就像入寶山空手而回。

王功這裡只有一小條街,幾乎大家都把蚵仔放在門前剝,這樣觀光客也可以慢慢的看,雖然說看了正在處理的手續會讓人有點不敢吃,不過來王功不吃蚵仔實在說不過去啦!

正在頭痛不知道去哪一家吃的時候,忽然到了一家生意很好的店,嗯,就這家吧,看起來客人滿滿滿的,每個人也都很滿足。

菜一道一道的上,我忽然覺得我是外星人,我不懂王功洪維身的美味。

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村漁港路海埔段1923

二水-大明火燒麵

趁著在等火車的空檔,吃個中飯好了。不過二水這麼小,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吃的,沿著火車站前面的路走一走,怎麼好像大部分的商家都不太想做生意。就在想半天想不出各地點可以吃,想起剛才迴車的時候看到一個有趣的名字,火燒麵,好吧就這一家了。

在這樣的情形下進來的店,沒想到有比預期中來的好很多的美食喔。

火燒麵,看起來這是招牌,其實就是炒麵,我也沒有看到師傅在炒麵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特技,不過混著各種料的炒麵吃起來不爛,但是一點點辣,對我這種不吃辣的人來說,的確是屁股快燒起來的感覺,哈哈,難怪叫做火燒麵阿。好吃好吃。

老闆娘說還有酥炸粉腸是他們的招牌菜,的確炸的非常的酥,跟平常吃的粉腸都不一樣。配著香香辣辣的火燒麵,很棒。此在,簡單的虱目魚湯,也很可口,清魚湯就是吃新鮮的,所以很甘甜,除了我因為刺太多不太會吃魚之外,其他的都很讚囉。

大明火燒麵:彰化縣二水鎮員集路724號

彰化-木瓜牛乳大王

說到彰化木瓜牛乳大王,大家一定會想到孔廟對面(位於中華路上)的木瓜牛乳大王(因為好像時尚玩家有介紹過)。但據我所知中華路這一家木瓜牛乳是第二店,而本店則是我想介紹的,是位於成功路上,也就是在永樂夜市旁。 

 

這一家木瓜牛乳大王也是彰化在地人朋友所介紹的好滋味。當我們一走入這家店,就可以看見一籃一籃的木瓜,可見熱銷的程度一定不在話下。而且他們的木瓜光光用看的就非常好吃的樣子。 

木瓜牛乳好喝的關鍵除了是食材的新鮮度外,最重要的是木瓜與牛奶的比例,比例對了才能恰到好處。而這一家木瓜牛乳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喝起來十分順口,不會太澀或太淡。

這裡的生意很好喔,因為東西好喝又貼心吧,牆上貼了一張紙提醒大家木瓜牛乳容易變苦,所以要快點喝完。

彰化-幸福臭豆腐

幸福臭豆腐,聽這個名字就很溫暖。事實也是如此,當你走進這簡單擺設的店,第一眼就可以看見一對年輕的夫婦在為他們的未來而努力。說到臭豆腐,可以說是我的最愛。我心中的臭豆腐是外酥內嫩,他們的臭豆腐就是這樣。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兩年前的事了,是剛開幕的時候,門前還掛著開幕的彩球,那時想說兩個年輕夫妻一起經營臭豆腐,還真是不容易,心中就想說不知道能撐多久。過了這麼久發現,原來他們東西已經有口碑了,所以人越來越多。當然要吸引人主要是他們的東西好吃,臭豆腐炸的酥脆,搭配著天下第一辣的辣醬還有濃濃的大蒜醬,真的是好吃。雖然我不擅長吃辣,不過我還是忍不住在原味之外要加一點天下第一辣體驗一下。臭豆腐之外,搭配臭豆腐的泡菜也很好吃,酸度剛好而且泡菜很脆,吃起來非常爽口,特別是一口臭豆腐加上一口泡菜,感覺很棒。老闆非常的願意投資,竟然讓所有的顧客可以品嚐不用錢的豬血湯,而且可以讓你無限暢飲,喝上一點熱呼呼的豬血湯,其實也很過癮的。(記得豬血湯也要加天下第一辣的辣醬還有濃濃的大蒜醬)

 這裡還有幸福公佈欄,告訴你怎麼吃才更幸福,呵呵。

幸福臭豆腐:彰化市中正路414號

鳥松-濕地公園

準備要進澄清湖的時候,一邊停車,忽然發現一個我不曾聽過的一個教育公園。在好奇心及新鮮感的驅使下,我參觀了這一個濕地公園。說實在的,我對濕地公園這個名稱並不熟知,在拜訪這公園之前,我對濕地的概念也僅僅止於關渡那的紅筆仔。 

一進來這一個濕地公園,你就會被一大群樹木所吸引,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在入口的右邊,你會看見有一小木屋正歡迎你以及向你介紹這公園的一切。 

在進入公園後你可以沿著搭好的木棧道,去一一欣賞這些大自然的景致。再往裡面走一段,你就會看見有一個池塘,那裡有一大群應該是鴨子之類在水面上划水,當然也有一群是在池塘邊覓食。 

在這裡還有一處是供人賞鳥的小木屋,那間木屋是經過設計,坐的椅子、供你放東西的桌子及你視線所及之處都設計的恰到好處,你可以很悠閒的在那喝茶賞鳥,我想那應該是一大樂事。

我對這個濕地公園完全沒概念,找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大家加減看一下。

高雄都會區在三百年前亦為一大面積的濕地,經過三百年的開墾,而幾乎消失殆盡,因高雄地區的濕地及埤塘大量被填土移為他用,如高雄市立美術館將內惟埤填平;高雄長庚醫院及勞工公園使小貝湖消失等等。所以近年來,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紛紛改弦易轍,不再開發濕地,轉而保護尚存濕地,並且積極設法重建已消失的濕地,使得濕地重建成為環保重要課題之一。

這樣的一種濕地利用型態,使人與大自然環境達成一個完美的平衡與和諧狀態,為濕地利用與生態維護兼顧的極佳典範。在這樣的概念下,最後在澄清湖大門口東側,麥當勞速食店後的那一塊土地,就成了最佳選擇,這一塊三角形土地面積約二公頃,目前為省水利局所擁有,作為「沉砂池」之用,目前該筆土地,三分之一為水塘,三分之一為泥灘沼澤地,三分之一為林地,目前的自然生態相當不錯,常有紅鳩、小環頸、紅冠水雞、緋秧雞、紅尾伯勞等鳥類在此活動,已具備濕地公園及自然教室的雛型了。

一個夢想能否實現,有賴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配合,以時機而言,現在民眾要求生態環境保護及提高居住休閒品質的呼聲日益高漲,是推動濕地自然公園的大好時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