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萬豪酒店大堂酒廊The Lounge 好吃的buffet

去香港要住萬豪啊  這個酒店我住很多次了啊

不過這是一個商務型的五星級酒店  所以其實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就是

只是上次在這裡吃了他們的沙拉吧  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所以很期待有機會再來

JW Marriott萬豪酒店就位於太古廣場上頭

整個太古廣場有三座  萬豪酒店旁邊還有香格里拉及港麗Conrad Hotel

這三家其實都不錯  可能因為這裡很方便的關係  活動常辦在這裡

也就是這樣  這酒店一整個商務人士來來往往  真的住這裡的觀光客感覺少了點

這大樓的外觀  相當的有菱有角啊  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想法

1352473028-3288878811 HK-萬豪酒店大堂酒廊The Lounge  好吃的buffet

這酒店的Buffet可不是簡單的餐廳啊  openrice開飯喇這香港很夯的網站可是有得名啊

看看底下的說明  這是自助餐前幾名呢

不過價格也不便宜就是

Buffet一個人要港幣270  如果只吃沙拉吧一個人也要160港幣

不過不管多少錢  我根本吃很少  所以我平常根本不吃吃到飽這種東西的

整個餐廳就位於lobby這一樓  一進酒店大廳就可以看到了

不過不是沿著樓梯下去的  樓梯下去的是萬豪廳

其實位置還不少  也有靠窗的  不過我們定的不是那種 

外面就是港島這裡那吃水馬龍高樓櫛比鱗次

這裡的生意非常的好啊  可能是真的很好吃吧

當然這裡選擇性也非常多  食量大的人一定很開心

熱的冷的沙拉水果各國的飲食都有呢

這是沙拉吧的頭  光是生菜就有十幾種了

當然還有很多的配料啊 選好東西之後  服務人員會幫你把材料跟醬料充分的拌勻

這樣吃起來真的跟自己隨便弄一弄不一樣啊

麵也是一樣配料可以自己來

而且很特別的是  不同的配料他們會以不同的時間來煮  所以時間會稍微久一點

不過這樣細心的服務  會讓我們每個食材都剛剛好  不過煮過頭而太老或太硬

這就是我的生菜  看起來一點都不多  不過這可是一整盆啊

拌勻之後看起來真的不一樣   我喜歡這樣的午餐 

非常的輕食  很有飽足感

因為中午吃太多很容易想睡覺啊  吃點沙拉感覺很好

當然吃完了沙拉  一定要吃水果的

這裡的茶也是一個區域  可以單點

不過茶的種類真的是多啊  一整個櫃子的茶都不一樣

當然五星級飯店的茶具也不是普通的  來一壺茶用很精美的磁壺裝著

一整個香氣四溢  飯後來杯茶解解油膩吧

在茶葉前面的是甜點  除了吃了蛋糕  那提拉米蘇好好吃啊  酒香十足

當然我又吃了一個哈根達斯的冰淇淋 

一整個本來要輕食的計劃因為一堆甜點而破壞了

以這裡東西的品質  來這裡下午茶我想應該也是一個很棒的享受吧

這是萬豪廳  也是有名的中餐廳  東西很好吃  不過沒圖沒真相就是

其實我不是很會吃的人  如果不是廠商安排我也不會去吃吃到飽的餐廳

而且這是五星級酒店  東西就的高貴很貴啊

不過還是很開心又來吃了一次大堂酒廊 

 

HK-JW Marriott Hotel萬豪酒店 很商務但很舒服

萬豪酒店算是我來香港住過最多次的酒店了 

老實說這酒店挺不賴的  但是感覺沒啥特色  所以一直到現在都沒寫過

這酒店位於太古廣場上面  而太古廣場這裡有許多的寫字樓

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商場  所以這個酒店適合所有人  商務人士與觀光客

整個酒店本身與太古廣場相通  也跟港島地鐵金鐘站只有五分鐘的路程

所以我想很多人都可能曾經經過這裡吧

這是一棟很怪設計的大樓  因為外觀有菱有角的  所以整個酒店的房間都很怪

酒店的大廳位於四樓  挑高很高但是稍嫌不夠寬廣

一進門就是兩個有名的餐廳  一個是大堂酒廊一個是萬豪廳

這兩家餐廳的食物都相當的不錯啊 

這樓可有50層樓高  這是香港島的特色每一棟樓都比高的

不過現在的萬豪酒店只有到35樓了  因為上面的樓層已經被Upper house拿走了

之前住過一次Upperhouse非常之讚的酒店啊

(請參考HK-Upper House奕居酒店 )

這裡的鑰匙還是用一般的那一種  要插入底下的孔才能夠按要去的樓層

這個梯廳相當的有感覺啊  很大很寬廣運用了大量的燈光

感覺有沒有像是博物館的感覺啊?

因為外觀的關係  整個房間一整個就是非常的奇怪啊

這是從門的位置拍的照片  看不到房間  哈哈

每個房間都是有一個大的角落的感覺  這就是大樓方正的那個角

因為這樣所以房間的設計受到了影響  感覺內部沒那麼好設計

一個大沙發可以坐下來休息  不過老實說我都躺在床上 哈哈

最喜歡五星級飯店的床了  又大又寬又舒服啊

那個柔軟度剛剛好  又有超多的枕頭  哈哈

床幾乎占了大部分的空間了 

浴室的部分是非常的簡單乾淨  不過只有一個洗臉盆

當然有一大堆的毛巾  鋪地板的  大的浴巾小的方巾還有擦手巾

有浴缸跟淋浴間  乾濕分離非常好用

當然BOSE的音響讓大家可以享受音樂 

已經配備apple的插頭  可惜這是舊的接頭   哈哈哈哈

電視不小  42

當然小角落還是有mini bar

浴室裡面放了一瓶水  這是要收費的啊

看看上面的標價 70元港幣  是怎樣這是可以長生不老的神仙水啊 ??? 這麼貴

不過飯店也放了兩瓶可口可樂的礦泉水啦  不用錢的  不要喝錯就是

早餐我就隨便吃了啊  這叉燒包好好吃啊

房間是有海景的  只是看出去還是工地

這就是熱鬧的金鐘道  前面看到中銀大廈了

搭電梯往最低樓  可以到達太古廣場跟地鐵站  要往香港的其他地方

就走路去搭地鐵吧  真的很方便啊

香港金鐘道88號 太古廣場


檢視較大的地圖 

HK-金源小館 南瓜甜點超級好吃


雖然很多人說香港不好玩 不過我可不這麼認為阿 因為香港有好多好吃的東西
除了我們熟悉的港式飲茶 茶餐廳之外 也有許多巷子內的美食餐廳
通常有著非常質樸傳統的外觀 不過卻有著傳統的味道 當然台灣也是依樣
這天在香港有朋友帶著我來吃飯 本來想在我酒店的附近上環找東西吃的
不過看了看四處 沒有認識的餐廳
反正都不太餓 我們就搭著車子走遠一點 來去灣仔吧HK-叮叮車 
香港的叮叮車非常的有歷史  不過走在精華區可以看清楚香港的美景

豆鼓鯪魚油麥菜 
這個菜就是A菜吧 台灣常常吃 不過這裡的做法相當的不同
用豆鼓來入味 鹹度香味都非常夠
重點是加了鯪魚 我是不太認識這個魚是什麼魚
但是因為魚的香味跟青菜的脆度搭載一起 還有豆股特殊的鹹味
真的好好吃阿

這一盤勢豆腐阿 不過忘記了名字
非常簡單的料理方式 不過豆腐軟硬適中 底下的青菜相當的清脆

菠蘿咕咾肉 當然是好吃阿 
這是非常平常的料理 雖雖甜甜的非常的下胃
唯一的缺點是有青椒….這是我的天敵 我沒選擇只能挑掉他
還好這青椒的味道不重 沒有沾到這些好吃的咕咾肉上 不然我就虧大了

雖然吃飽了 不過甜點還是要有的阿 
首先來一份豆花吧 我想起之前在南Y島吃的那個阿婆豆腐花
那種軟嫩入口即化 真的讓人難忘阿
這裡的豆花 沒有阿婆豆腐花的那種嫩 反而跟台灣的豆花比較像
不過這豆花上面加的黃砂糖 那砂糖的脆 跟豆花一起入口
滿滿的把糖融化 混著豆花 真的是把豆花那豆香一整個提升了出來啊

這是南瓜露 之前在香港有吃過芝麻糊 還有杏仁露 
不過沒想到平常只當成蔬菜的南瓜 在香港也是一個製作甜點的好食材阿
其實平常我並不太吃南瓜的 不過沒吃過就想試試看
不過這東西真的太厲害了 我真的一試成主顧阿
那南瓜的香氣很重 其實有點像是南瓜濃湯的感覺
不過甜點的吃法 竟然出人意外的非常搭 一整個好喝到我還想續杯阿 
我只能說香港人太厲害了
這個甜點我真的超級推薦 超愛的

這真的是一家很老的店吧 光看牆壁上這一個菜單就知道了
這會不會太古老了 簡單的紙上寫著菜名跟價位 也不用在意美觀與否阿
反正客人也不太在乎這些 因為東西好吃才是王道 其他的就隨他吧

可惜只有兩個人吃飯 所以只點了三道菜 
離開前我看到對面的一對小夫妻 兩個人點了一大鍋 看起來超級美味的
下次有機會找多一點人來吃飯
八點多的香港 下班的人少了許多 搭上叮叮車慢慢地一路從灣仔晃回上環的酒店
皇后大道一路上的車子不多 跟白天那種車水馬龍的感覺真的大相逕庭阿
隨手拿起相機拍一下 立法院IFC中銀大廈都好美麗啊

香港灣仔大王東街3號地下

檢視較大的地圖 

HK-翡翠 拉麵小籠包

香港的飲食一直都讓我感到滿意的  不管是出差或是旅行  來這裡吃好像才是重點

前一天的中午才吃了好吃的美心皇宮(可惜沒照片阿)

這一天的中午則是來到了位於IFC裡面的翡翠  帶我來的朋友在香港工作過幾年

我們出發前  她底下的小姐就跟我說  找吃的跟著她老闆準沒錯

真的是阿  美心皇宮不只有view東西也很好吃 

我們準備離開的時候  外面已經滿滿排隊人潮

翡翠呢  沒訂位的我們也只能在外面拿著號碼牌痴痴的等阿

這裡拿號碼有分人數的  所以要先告知有幾個人 

這樣他們好因為不同人數的位子空出來  可以好好的安排

因為已經一點了  上班族應該要回辦公室去了  所以我們只等了不到半個小時

時間有點趕  因為等下還有事情啊  所以菜單也不看了 

先來一個傳統的涼拌海蜇皮吧 

這個菜家裡也常做  海蜇皮搭配小黃瓜絲  加上點甜麵醬就很好吃了

感覺這裡的花生香氣特別濃郁  跟清爽的小黃瓜海蜇皮搭起來很特別

鱔魚  台灣大部分是用煮的  這裡炸給你吃

炸起來感覺不像魚了  反而像是我們常吃的零食  酥酥脆脆的

我們是吃午餐  不然就來兩手啤酒  一邊喝啤酒搭著這樣的改良式的美食一口接一口

蘿蔔絲酥阿  我記得上次去吃利苑(也在IFC  就在翡翠的隔壁幾間)的時候

HK-利苑酒家 港式飲茶(米其林一星)

那蘿蔔絲外頭酥脆  但裡面滿滿的蘿蔔香氣  軟爛的蘿蔔絲搭配的讓我記憶猶新

所以這次來也點個蘿蔔絲酥比較一下  到底哪一家的好吃?

果真香港人對於這一道港式的點心相當的拿手阿

(明明翡翠拉麵小籠包是新加坡來的) 

看那外觀的紋路  有沒有跟我們大甲的芋頭酥相當的像阿

有沒有  一口咬下  那露出來的就是蘿蔔餡料阿 

吃起來的軟嫩真的是讓人停不下來  雖然說要比較但是我還真對利苑的口味沒印象了

只是這樣比較不重要啦  重點是我也喜歡翡翠的口味

這個是翡翠的招牌之一  拉麵阿

這拉麵是蘭州拉麵  不過我一直覺得他是擔擔麵阿

所以一上桌  我只想到每次在機場貴賓室裡面吃的擔擔麵那種香氣

這裡的面花生沒有放這麼多  所以花生香氣沒那麼濃  不過芝麻的味道很是很香

特別是這裡的麵條相當有咬勁  湯頭也非常夠味

讓人吃起來還是相當的滿足啊

蝦子很普通阿  不過不能只是用看的阿

這蝦子炸的時候裹了蛋黃阿  而且是鹹蛋黃的香味

把蝦子炸到金黃酥透以後  可是連殼都可以吃的  雖然大部分人還是不吃殼

但是因為殼上面沾的蛋黃實在太可口了  還是忍不住把東西吃光光

芥藍  永遠不會錯的青菜

湯包阿…這個湯包的造型真的太有趣了  整個包子的造型相當的完整  塑形非常完整

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兩層  上面這一層還是包子樣的白色

底下則是也經間的焦黃的金黃色  這是上海湯包最傳統的做法

上下兩層不同的處理  客人光是吃這個皮就愛上了 

因為保有原來一班包子的麵香  當然也有煎炸過後的酥脆感

看到沒有  湯包裡面還有湯汁阿

酥脆的外皮包著滿滿肉汁的內餡  一整個讓人銷魂阿  現在想起來都會流口水了

哎呀…翡翠拉麵小籠包  剛剛只有吃了這裡的拉麵  沒有點小籠包阿

這不就錯過了這店家最招牌的點心了嗎看起來是預留了下一次再來的空間阿  哈哈

聽說翡翠小籠包是一家連鎖餐廳  在香港有相當多的分店阿 連機場都有

下次在香港機場等飛機嘴饞的時候  就有地方去了阿  太好了

 

中環港景街1號國際金融中心商場二期22018-2020號舖


檢視較大的地圖 

HK-Mingle on The Wing 精品酒店名樂居

這次來香港出差  照舊有人幫我出機票錢幫我出旅館錢

雖然這旅館算是我威脅他們之後  他們才願意幫我出錢的

不過老實講  這公司的媽可是台灣最大的金控耶  出一個晚上的飯店錢是會怎樣啊

更何況  我已經很犧牲了  一大早四點多就起床直衝機場搭飛機阿

對我來說這可是相當的配合阿  畢竟大部分的外資  可是不會讓我這樣操的

既然是我凹來的住宿  所以當然沒辦法像之前幾次住得這麼高檔

不過老實說  我個人對於飯店的星級其實沒有太在意

畢竟每次住好飯店  睡一個覺之後就check out離開有時候實在太可惜了

這次他們訂的飯店是位於上環的Mingle on the Wing名樂居

算是精品飯店吧  不過是屬於小而美的那種精品飯店

跟之前住的HK-Upper House奕居酒店  HK-Lanson Place Hotel 不能比阿

看這外觀就知道了  在大陸客佔領了香港之後

香港多了許多這樣類型小但是精緻的酒店

通常位於相當熱鬧的地方  讓觀光客可以相當的方便到達各個景點

這就是香港阿  看看這招牌大道已經跨過了整個小街道

就知道這是香港阿  因為這樣的景色真的是香港限定

在這樣的街道散步  一整個感覺的是三十年前  剛剛開始發展的香港氛圍

這酒店真的相當的方便阿  就在地鐵上環站的出口

有沒有看到前方這個人的正上方  有一個香港地鐵的標誌

從地鐵站A2出口出來  又轉往前走大概50公尺就到了

這樣棒的地點  來旅遊住這裡真的非常的方便阿

不過  我是來出差的  沒差….

因為這酒店真的很小阿  其實挺不好找的

計程車司機還錯過了  所以可是要張大眼鏡好好地看清楚阿

有沒有  這個們也太小了  胖一點還進不去  哈哈哈哈

一進門  一片牆壁  因為這牆壁的另一邊就是一家餐廳

這牆上鏡子的反射  看到了一個小姐正在上網

這裡有提供了兩台的電腦  讓大家可以上網輕鬆一下

雖然是小而美的精品酒店  不過還是相當有心

這真的是用老建築物  重新裝潢設計的酒店

每一層樓只有四間房間  電梯門口一出來就是門了

一進門  看到的就是一張大張的雙人床 

整個的空間就是剛好放下了一張床  真的很小阿

左轉90度  就是浴室  這浴室也很小  小小的洗手台跟小小的鏡子

當然馬桶就位於淋浴間的旁邊 

轉過身來 退兩步  可以拍到門

一大早  香港的街頭人潮慢慢變多

當然叮叮車   一早就開始就慢慢的行駛在港島上

有這樣的車子  才有香港的FU

真的一整個是cost down  這酒店根本沒有餐廳  所以早餐請自理

不過也還OK  香港什麼沒有吃的東西超級多

隔壁的馬路上就有一家HK-新釗記  標準的茶餐廳

我點了這個通心粉  看起來很普通  但是湯頭很讚

不過這東西加上吐司跟咖啡  真的很有趣的搭配

一早的街上  好多人在派報阿

這個是免費的報紙  靠廣告賺錢的那種

以旅遊來說  這個點真的很不錯啊  我想下次來玩可以考慮

從上環要去中環  可以搭地鐵也可以輕鬆地走路

沿途會經過HK-蓮香樓  蘭芳園  HK-沾仔記雲吞麵 等好吃的東西  

也會經過HK-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這樣的景點

上環永樂街105

檢視較大的地圖

HK-Cafe Gray Deluxe 早餐(Upper House 49F)

在奕居的這個晚上睡得非常好啊

整個飯店從入門開始 用非常低調但是有品味的方式

讓客人不時感到驚喜

也因為這樣我第二天一大早就爬起來吃早餐

因為這餐廳曾經榮獲2011年的米其林一星

雖然我知道一星一定不是給早餐的 但是還是有了一點好奇心

加上前一天在飯店門口拍照被阻止

所以我趁著大部分的人還沒起床前 先來這餐廳看看

一邊拍照也享受著清靜的早晨時光

這餐廳在奕居的49 是這棟樓的最高樓了

一出了電梯門就是這樣 明亮的燈光打在木質裝潢上透露出質感

晚上時候那兩排的蠟燭點上 那種讓人感覺慵懶但是舒適的情境 我想一定很不錯

具說這個餐廳的設計是來自於舊時巴黎那種豪華的咖啡廳阿

當然這裡的主廚是獲獎連連的Gary Kunz 我想因為他這餐廳才能夠入列米其林

他想必很厲害 因為餐廳的名字就是他的名字啊

雖然說不到七點 不過其實整個天都已經亮了

這裡在49 早點來可以有窗邊的位置可以坐

真的都沒有人啊 不過所有的燈光已經打上了

一點點的富麗堂皇 但是又有點簡單

這天的天氣不好啊 窗外的景色不優

玻璃上反射的陽光 看起來像是黃昏阿

一整個霧濛濛的阿 這樣的天氣真的是讓人不舒服阿

環境維持得非常好

不愧是五星級飯店阿 整體的環境非常地不賴

加上高樓層有維多利亞港的海景風光

在這裡吃飯真的是一種享受

這裡的早餐不是提供Buffet

但是也好 因為我吃不多太多東西也沒用

不過畢竟是大飯店阿 這早餐並不便宜 還好不是我付錢

一整份其實東西蠻多的阿

全部吃完還蠻撐的呢 那很有特色的茶 竟然沒有拍到阿

其實我真的不會點東西

所以竟然點到了很不愛的Cereal

不過加的不是牛奶阿 是優格

有穀類有水果全部加在優格裡面

酸酸甜甜水果香氣搭著穀物的咀嚼的口感 其實蠻好吃的阿

這烤土司真的是烤得很棒啊 不過我更喜歡這個吐司架

相當的精緻實用

這可頌可真的是油膩膩阿 不過我還是很愛

這是水果塔嗎? 奇異果真的好好吃阿

在餐廳的另一側有這樣一個商務中心

這一樣有好的風景 也有專門的人員幫客人處理事情

快醒醒吧 香港

其實整體而言 這個餐廳很不賴

因為光是維多利亞港這個景觀就相當的值得

早餐的東西不容易展現出主廚的手藝

如果有空來這裡吃正餐也許才能知道東西到底哪裡好吃到可以入選米其林

不過早餐這樣的價位真的不是平常人吃得起阿

 

HK-Upper House奕居酒店


每次去香港 常常住在商務酒店
這次也沒什麼不同 因為邀請函上是這樣寫的JW Marriot
這飯店我已經住過許多次了 很不錯 不過沒辦法讓人驚豔
在跟廠商要行程的時候 她回了email跟我說她幫我訂了Upper House
我還一整個狀況外 問了她 What is Upper House???
現在覺得我真的是一整個鄉巴佬阿
光看這個酒店的LOGO好低調簡單啊 就跟酒店的外觀一樣

整個門禁卡的設計也非常的簡單

Upper House是太古集團旗下的第二家酒店
走的是精品路線 特別是有私人精緻豪宅的氣氛

2010年開幕的 整個酒店設有117間客房
位於太古廣場的旁邊而已 嚴格的來說是在JW Marriot的樓上
這酒店的設計者是Andre Fu相當年輕的設計家
整個設計以寧靜雅緻作為主軸 透過這概念呈現出奢華的重點
所以和諧寧靜簡單雅致 在各個地方都可以感受到
Upper House這個名字也具有一定的涵義
太古廣場這一個地方位於金鐘道 一整個車馬喧囂的鬧區
但走進太古 往上到了奕居 那種遠離塵囂的寧靜
就是酒店想提供給旅客那種家一般的舒適自在
不過這樣的外觀 就是豪宅阿

真的不愧是新的酒店阿 整個酒店的裝潢相當的新穎
晚上看起來跟白天不一樣 整個空間用暗黃色的燈光
最可以顯示這酒店要給住客那種像是家裡的感覺啊
不過…一般人的家裡可以裝潢成這樣 應該也要很多錢吧
也許就是因為自己家裡沒有辦法裝潢成這樣的品質與設計
來這裡住一晚補償一下吧

隨手一抓都覺得這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酒店阿
燈光與水與石頭的倒影
不過大廳的服務人員還蠻嚴格的 他們不讓旅客在大廳拍照
因為怕其他的遊客隱私會被侵犯
大概這裡有不小的名人來往吧 不小心這些照片會上了八卦雜誌也不一定阿

整個check in先是在大廳這裡辦手續
不過不像一般的商務酒店 辦完手續就算了
這裡還有服務人員親自帶你到房間裡面 跟你介紹他們酒店的設計理念
 
這樓梯從一樓通道七八樓的高度
可能是底下樓層都還是JW的範圍吧 所以用這樣像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長樓梯
這樣的設計真的讓人非常的好奇

電扶梯上來之後是這樣的一個大空間
我想等人的時候才用得到吧

所有的設計都相當的簡單 但是卻充滿了時尚現代感
大部分時間這裡都沒有人坐

一個通往空中花園的小通道
超級簡約風格 但是設計很到位

其實這也不算是空中花園啦 因為不大而且沒有花
不過這一個空間裡放了陽傘跟沙發
顯然天氣好的時候來這裡不管是曬太陽或是乘涼都是很好的選擇

看看晚上時候 這通道兩旁點滿了蠟燭阿
不但可以照明又呈現出浪漫的氣氛阿

整個梯廳感覺設計相當的新穎阿 漂亮吧

所有的房間 都在38樓以上 所以都是用高速電梯連接
而電梯裡面也有小小的裝潢 不果我還是覺得電梯裡面越簡單越好
最好是只有鏡子

到了到了 房間到了
每一間房間的外面都有這樣的小空間
有燈光投射 不過我其實不太了解為何有這樣的設計
畢竟很少人會在這裡停留吧

在房門的旁邊有一片木頭
上頭標示著房間號碼 底下小小的就是卡片的感應區
把卡片靠上去感應一下 門就開了阿
這個跟其他的飯店大部分的感應設計放在門把上不一樣啊

一開門 有這樣的擺飾
是一顆石頭吧 不過相當的有設計 簡約不複雜
當然透過燈光的運用 呈現出禪意阿

這房間的床好大阿…
是King size的床 軟硬適中真的非常好睡
特別四個枕頭 想躺想抱都可以 非常的方便阿

這電視夠大吧 是Sharp的應該是很貴吧

看床邊的這個燈具 超級有設計感的啦
隨便找個角度拍個照 都覺得每一個細節都漂亮

這沙發區不小呢
這麼大的床加上這麼大的沙發 可以開Party 真的一個人住太lonely阿

這是工作區囉 這房間運用了大量的間接照明
所以空間不太亮 但是呈現的氛圍超棒的阿

隨手可得的美麗
我想這一天是我在酒店房間裡面 花最多時間看這些細節
花時間拍照研究的一次

晚上從玻璃的反光看這個房間 一樣很美

大床還有大大的沙發
難怪號稱這是全香港最大房間的酒店阿
整個房間幾乎跟我自己住的地方一樣了

在工作區的地方 有許多的插座可以讓大家使用
想要把電腦的訊號接出來電視放 這裡就可以用

抽屜裡面放了一個Ipod
如果想要點room service可以用這個點
裏頭也灌好了KKBOX所以要聽音樂也可以 真的是很貼心阿
當然房間已經幫客人準備好轉接頭了 這個也是很貼心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酒店裡面會直接把轉接頭放在房間
不過也是啦 香港的插座跟台灣差很多 萬一忘了帶轉接頭啥都沒辦法用
所以這樣的貼心服務 讓我印象更深刻了

這個冰箱也是放滿滿的飲料 大部分的五星級酒店都非常的小氣阿
冰箱裏頭的東西幾乎都是要付費的
不過奕居這裡真的非常的大方阿
這裡頭除了最上最下兩層的酒之外 全部都免費阿
我算了算 一共有四瓶啤酒十瓶汽水飲料四瓶礦泉水跟一瓶牛奶
這樣的配備 不開party實在太可惜了阿

當然還有茶包跟巧克力阿 盡量吃盡量吃都不用錢
當然想帶走也可以啊

這裡也有四種不同的糖果 隨你吃
不過吃完了牙齒應該也蛀光了
底下還有咖啡機跟水壺 看來也是名牌阿

要喝茶要用好的茶杯阿

完整一套的刀叉湯匙

烤麵包機?真是難想像阿
所以在這裡早餐都可以自己來了 哈哈哈哈

房間之外 打開這一到們就是另外一區 真的是大量的木頭裝潢阿


洗臉區 有兩個洗臉盆 適合兩個人同時使用
連這一區都有間接照明的設計

搞什麼啊 連馬桶都這麼的有設計感

這裡是更衣的區域 空間也太大了

看這裡的衣架 看起來在這裡住一天實在太短了

浴室 好漂亮啊

這是有超大對外窗的浴室
而且在高樓層 其實外面不太有人可以看出來
雖然說隔壁的幾棟高樓 也都不低
不過距離還滿遠的 有勇氣是可以不拉窗簾洗澡的哈哈哈哈

一邊泡澡一邊可以看電視阿 超級享受的

水龍頭 空間不大還不能用這一種阿
他們連用來磨腳的都有準備阿

超級大的花灑已經相在天花板上了

淋浴間是沒有門的設計阿
不過因為空間夠大 所以其實水也不太會噴出來啊
底下大一圈就是出水孔阿 所以水也不會溢流到其他區域去
這樣又美觀又實用真的是很棒的設計

當然洗澡需要不錯的沐浴乳等
這裡一應具全 而且每一瓶都有100ml
用不完嗎? 一定要帶走啦 這樣得東西丟掉太可惜

晚上的時候拍一下浴室的燈光效果
真的是喔 希望有一天家裡也可以弄成這樣 哈哈

晚上的窗戶上就會呈現浴室的反光 也很漂亮啊

這是所有室內的控制鈕 全部都鑲在床旁邊的矮桌上了
新的設計就有這種好處 全部都不外露

希望大家環保一點嗎 是得能夠重複使用的東西請不要每天都換
大部分的酒店都是一張紙
這裡用這樣美觀的壓克力座 連這樣的東西都要時尚一下

熨斗不時尚啦 不過並不是每間都有
需要的時候請call一下服務人員 他們會送過來

這是窗簾的遙控器

這是盥洗包 跟長途飛行一樣 他們準備了盥洗包讓旅客使用
這裡面真的是什麼都有一應具全
大部分的酒店只有牙刷牙膏等 但這裡連護唇膏護膚乳液都有了
而且用盥洗包的方式 就整包帶走阿 太貼心了

還有小禮物 哈哈哈哈 雖然只是筆記本一本
但是也附上了管理人員的信一封 哈哈

雖然在這裡只待了短短的一個晚上 但整個住宿經驗真的非常的好
這真是一個會讓人想再來住一晚的酒店阿

UpperHouse官方網站 www.upperhouse.com
香港太古廣場
金鐘道88號
電話: +852 3968 1111


檢視較大的地圖 

HK-利苑酒家 港式飲茶(米其林一星)

這次來出差的行程本來一整個是在深圳的阿

不過後來發現特地從日本來的客人 他們沒到過香港

所以我們臨時決定把最後一天的中餐拉到香港市區

來一個道地港式飲茶的中餐 讓日本人可以體會一下香港的美食

 

我對中環比較熟 而在中環吃東西也比較方便

可以先在機場快線把行李check in

輕鬆的在IFC輕鬆地逛街吃東西

吃飽喝足搭個機場快線不用半個小時就可以到機場

所以即使大家的班機下午兩點多 十二點多我們都還在市區逛

 

我們找的飯店是相當知名的港式飲茶連鎖店 利苑酒家

這一家可是米其林的常客阿

所以能夠來這一家店吃 連我都是沾了客人的光

因為這樣我們也都非常的期待

 

看看這個米其林2012 利苑酒家中選的也太多家了

The MICHELIN Guide Hong Kong Macau 2012 – Two Stars

Lei Garden (Mong Kok)

The MICHELIN Guide Hong Kong Macau 2012 – One Star

Lei Garden (Central)

Lei Garden (Elements)

Lei Garden (Tsim Sha Tsui)

Lei Garden (Wan Chai)

Lei Garden (Causeway Bay

Lei Garden (North Point)

Lei Garden (Kowloon Bay)

Lei Garden (Shatin)

Lei Garden (Macau)

是太期待了嗎? 我們在餐廳剛剛開門十一點半整就出現在門口

其實也是因為這裡吃東西有時間限制一共只有75分鐘就要還桌子

為了避免來不及當然是要準時來啊

更何況大家這麼期待

真的很早吧 我們是第二個來報到的

但是卻是第一個進場準備點餐的

這也太厲害了 菜單還真多 各種的菜色各種的組合 就是要你多點一點啦

煎蘿蔔糕

好吃阿 第一道蘿蔔糕就很好吃

有很濃的蘿蔔香氣 也看的到明顯蘿蔔的顆粒

鹵水豆腐

豆腐很嫩阿 鹵的也很入味

蝦餃

看起來晶瑩剔透阿 裏頭的蝦子超大隻的 有呼之欲出的感覺

不過可惜照片失焦了

叉燒包

香港的叉燒包真的很有特色阿

外面的麵皮熟來不爛 裡面的叉燒香氣四溢 搭配得起來剛剛好

下次吃這個要先講人肉叉燒包的故事給日本人聽聽才行

飄香荷葉飯

這米沒有這麼黏 但是依舊有荷葉的香氣

想吃飽點這個就沒錯了哈哈

芝麻腸粉

這是原為阿 腸粉裡投並沒有包任何的東西

簡單的撒上芝麻粉

沾上各種的沾醬 非常的單純味道

蝦仁腸

當然腸粉裡面有包著超級大的蝦子

這樣才真的是腸粉阿 呵呵

不過這個麵皮一點都不爛 真的是技術阿

指天椒鼓油

這也要錢喔 果真是星級餐廳阿

本來想說來個辣椒沾著吃味道更好 不過這一點點要15元港幣

牛肉球

相當的Q 不過總覺得不屬於港式飲茶的一味阿

鮮蝦腐皮捲

這個好好吃阿 外面炸的超級酥脆的 不過油了點

椰香煎甜薄撐

椰香不是我的菜

鼎湖素果粉

雖然是素的 但是晶瑩透替的外皮搭著吃還是很香

蜂巢芋盒

看起來需要很多技術的 外酥內軟

裡面的芋頭是鹹的

蘿蔔絲酥餅

這個超級好吃阿 裡面的蘿蔔絲超級軟嫩的

我最喜歡這個

燒賣

已經飽了耶不過飽滿的燒賣還是很受歡迎

川汁雲吞

夠了夠了 我承認這一家的東西很好吃

這樣算貴嗎?

我們點了這麼多樣 一共1040元港幣 平均一個人大概400台幣

當然如果來這裡一吃飽 可能要再多花一點

不過也差不了太多了

所以即使是米其林一星的餐廳 港式飲茶的價格都算是相當的平價的

所以又好吃又便宜真的可以算是港式飲茶的特色阿

有機會到香港 我想這應該是一定要嚐嚐的餐廳阿

HK-南Y島之建興阿婆豆腐花與榕樹灣後街

從洪聖爺海灘過來經過了一些店面不過好像沒有什麼好吃的

終於在這個超級簡單的鐵棚子底下的店家看到了好味道

首先是咖哩魚蛋跟關東煮

這老闆是一個挺漂亮的小姐手法非常的俐落也挺客氣的

前兩天在銅鑼灣的街上看到許多的香港人超級愛這種路邊攤口味的

在咖哩醬汁中滷的軟嫩的魚丸超級入味

那雞皮也是又辣又香

不過其實這只是前菜阿重點是這旁邊的建興阿婆豆花

好多報導阿….真的是開始流口水了

記得上次去大澳漁村的時候也有阿婆豆腐花

那種軟嫩的口感美妙的滋味還在我舌上跳躍

這裡不知道是不是一樣的味道阿?

這阿婆豆花的老闆是阿公阿

不過這店家的環境真的是太陽春了棚子下用最簡單的廚具

我想這樣的店能在生存東西應該不錯吧

這都花熱騰騰的上桌了那黃豆的香氣真的是撲鼻而來啊

而且看起來就好嫩阿

這豆腐其實跟台灣的豆花一樣但是更軟更嫩了

基本上完全是入口即化根本咬不到東西啊

也不像台灣的用薑汁或糖水

這裡要甜味請直接加糖

我喜歡原味一點點甜甜的好吃好吃

真的吃起來真的是底下的文字一個樣

又香又滑又平軟軟嫩嫩的

不過這個海報也太手工了點不過東西好吃比較重要

這阿婆豆腐花真的是很有名阿

看底下這一張南ㄚ島的地圖上面標了許多的景點

沒想到這小小的店家阿婆豆腐花也有標在上面呢

不過這豆腐花跟台灣的豆花口感超不同的真的好吃到難以忘懷阿

離開阿婆豆腐花後也接近榕樹灣了

所以人多了許多店家也變多了

這一家車仔麵生意很好

我們來到了榕樹灣大街了來這裡逛街的人多好多阿

果真榕樹灣是熱鬧的地方

榕樹灣後街這裡有好多不同種類特色的店家

因為競爭激烈的關係這裡已經不能像阿婆豆腐花一樣靠實力吸引客人了

這裡的店家有濃濃的歐洲日式風味

有空的話也可以坐在那露天雅座上看後街上往來的人潮

更悠閒的就坐在海景的雅座吧

那種新舊西方香港各種特色的東西在同一條大街上並存

在榕樹灣這裡也有一間天后宮這間廟宇有相當悠久的歷史

無從考證何時興建的不過在清光緒二年(1876)重新修建

廟前的一對西式石獅子這裡的漁民都覺得這是對漁民的庇佑

石獅子建成後漁民的漁穫便豐富起來

上面這些香一直點著所以香灰一直掉下來許多香港的廟都是這樣啊

從榕樹灣碼頭往大街上看這樣真的是有歐洲的風味阿

真是漂亮啊

不過這裡還真的是漁村旁邊有許多的漁船停泊

喜歡的人也可以搭船出海去看看感覺應該也很棒

這些在釣魚的阿婆們魚一釣到馬上送到店家去

船來了人還真多啊

大部分人從中環都搭到榕樹灣因為這裡可以只在榕樹灣後街這裡逛逛享受海鮮

整個南Y島的行山路線全線都是三合土或石塊築成的路面

非常的平坦寛闊又好走上下坡度也不大真的是老少咸宜阿難怪標示是寫家樂徑

不過沿路上幾乎沒有太多樹蔭幾乎都比較空曠

這天天氣陰陰的沒有太陽如果天氣好的時候一定要做點防曬不然可是會曬暈的阿

全程慢慢走大概兩個小時相當的輕鬆愜意


HK-南Y島之硬是要行山

 

南ㄚ島算是香港這個大城市的後花園吧

近年有不少城市族和外籍人士都搬到了這裡

不過我是遊客不打算來搬家來這裡所以就來這裡行山吧

(行山是香港人健行的說法吧在中環碼頭準備搭船的時候

就看到旁邊有海報在介紹南ㄚ島的行山路線了)

整個南ㄚ倒因為都沒有車而整個地勢也不沒有太高的山

所以其實真的一個相當適合行山的地方

目前的行山路線大概有三條路線從地圖上可以看到紅色的線條就是行山路線

路線一:榕樹灣大街洪聖爺灣泳灘家樂徑觀景亭索罟灣

路線二:索罟灣模達灣→,菱角山索罟灣

路線三:路線一+路線二  (哈哈這叫做路線三有點瞎)

因為時間的關係決掉要選擇路線一

不過考慮船班的關係決定把路線一整個顛倒過來走

因為從榕樹灣回中環的船比索罟灣回中環的船班多一倍

跟著人群走就會看到這個路牌

往天后宮往蘆鬚城海灘往榕樹灣都是同一個方向阿

索罟灣碼頭這裡其實什麼都沒有啊所以不囉嗦出發行山去

索罟灣這裡是香港最大的養魚區之一

所以其實風景非常特別因為有許多的魚排

從索罟灣碼頭走到大街後經過一些海鮮酒家及商店後來到天后廟

這個天后宮跟榕樹灣的那個天后宮不同不過都是保佑漁民的廟宇

整個廟不大也只有一個們出入

來這裡虔誠地拜一下希望香港的神也可以渡海保佑我啊

在這裡空地可以登左方階梯往菱角山

整個步道都整理得非常好啊

原是1998年進行的工程把步道整理好可以吸引更多人來

的確在全程走完後整個步道的工程相當的成功而且保養得相當好啊

可惜天氣不好沒辦法看到網路上那種碧海藍天的美景

還好陰陰的天氣沒下雨風吹起來不冷

走起來一點都不熱相當的舒適阿

這島上完全沒有汽車也有很多人來這裡騎自行

整個空間真的不像是在香港阿

這個環境真的一整個綠阿滿滿的樹映著水面也綠成一片

看就是碧水環繞的一個美麗之島阿

難過有人說南ㄚ島是香港人的南方之珠阿

前面就是我們剛才下船的索罟灣阿

這就是前面提的魚排阿在這裡捕魚的工具

也難怪有這麼多人要專程來這裡吃海鮮阿

這個岩洞看似普通不過可是神神風洞

據說是當年日軍為了隱藏炮艇而開闢的

真厲害日本人連這麼小的地方也來了

這真的是世外桃源阿看看這裡還有老太太在這裡種菜

一整個自給自足阿這樣的生活還蠻愜意的

走著走著來到了蘆鬚這裡本來是島上的工業重鎮阿 (公元7-9世紀的時候好久以前)

蘆鬚城這裡的海灘很小有點偏僻不過相當的清靜

不來游泳來這裡散步也很舒服

看那管理員不時就在撿拾垃圾阿

難怪這海灘維持的相當的乾淨幾乎沒有什麼垃圾

沙子真的是很細阿水也很乾淨

在沙灘旁邊就是沿岸阿這裡還特別準備了烤肉區讓大家可以玩耍挺貼心的

漂亮啊

這裡真的是保持了相當原始的建築風貌

每一家都在戶外曬衣服這種感覺跟台灣的小漁村也蠻像的

這是一家相當特別的小石板屋非常鮮豔的顏色在這傳統的小地方非常搶眼

原來是一家商店阿

我想這樣的店開門的後生意一定非常好的

牆上也貼了發哥的照片

這港灣真的是多變化阿遼闊的海岸風光真的讓人神清氣爽阿

到處都一樣啊亂塗鴉

其實這風景真的蠻漂亮的只是天氣有點霧霧的

因為這步道的難度不高屬於可以全家一起來親子同樂的等級

香港人稱這樣的步道叫做家樂徑好可愛的名字啊

遠遠的那三根大煙囪是火力發電廠阿

這裡的山壁都是岩石阿不過也長了不少的樹阿

看看這地圖大概已經走了步道的三分之二了

到了到了過了觀景亭之後就是山頂亭

走了這麼久終於在這裡看到有攤販了

在離開索罟灣後幾乎就沒有地方可以買水了

所以要來南ㄚ島行山一定要帶水阿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

說實在整個南ㄚ島是不方便阿因為是離島所以這裡沒有汽車

所以得物資都要從香港來所以要賣東西也要從香港批過來賣

要沿著山路扛上山就更辛苦了所以這裡東西都不便宜阿

這裡是相對高點視野遼闊天氣好可以看到長洲及大嶼山等地方

過了這個山頂亭之後的路就是一路向下了

遠遠的那個地方就是我的目的地榕樹灣阿怎麼走了這麼久了還是好遠的樣子

來這裡欣賞海岸的蜿蜒碧綠的海水天氣好時的金黃夕陽

不過這天都沒有啊….殘念

山火拍雖然這山頭並不陡峭不過也是交通不方便啦

所以在路邊就準備了這個滅火專用的消防栓阿

不過香港人取的名字山火拍還真的很有趣阿

回頭一看就是這樣的小上坡不過這路維護的真的很好啊

下了這一個大下坡後又到了海灘了這次這個海灘是洪聖爺海灘

整個洪聖爺海灘在榕樹灣的東南面真的是水清沙細阿

雖然冬天還沒有過去所以沒有人來這裡戲水

不過可以想像的南ㄚ島的人沒有這麼多來這裡游泳烤肉享受碧海藍天景色

絕對是相當棒的享受阿

到了這裡就已經離榕樹灣很近了不用20分鐘就到了

在洪聖爺海灘的正前方原來就是前方發電廠阿

這火力發電廠的三支大煙囪真的是大啊有一點破壞了這附近的風景

再走一段路看到了不小的商家了

這是一路上從索罟灣過來最熱鬧最多人的地方了哈哈

HK-南Y島 我來了

香港這地方我真的來很多次了不管是來出差或者是來玩

因為很小所以很多地方都已經去了不只一次

不過既然來了就繼續開發之前沒去過的景點吧

這次選擇了香港的離島南ㄚ島最為這次的主要行程

可能是對於香港那市區車馬喧囂的既定印象

每次到了比較郊區的地方那種漁村景色鄉村風光是大家不認識的香港

而我也很喜歡這樣很衝突對比的香港精緻所以每次的探索都有不同的感覺

(請參閱鯉魚門大澳漁村)

先來看一下南Y島的位置

Y島位於香港島的西南方

因為整個島的形狀像是樹椏又位於香港的南部所以稱之為南丫島

整個島的面積大概為面積約十三點六平方公里是香港境內的第三大島嶼

從這個可愛的地圖來看一下

南ㄚ島上放了一個大龍蝦沒錯來這裡很多人是為了美麗的海鮮料理

要前往南Y島是要從香港島上的中環碼頭搭港九小輪 在四號碼頭

中環碼頭也是大部分的離島渡輪出發的地方

其實位置就在IFC旁邊在天星小輪碼頭的旁邊而已

IFC往碼頭方向走很快就會看到這一個看板

不管事到大嶼山島到長州島道坪洲島或是到南ㄚ島都在這裡

南ㄚ島是第四碼頭也就是往榕樹灣跟索罟灣這兩條路線

二到六是往離島  下次的目的地可能就是長洲了哈哈

IFC走過來非常的快大概只要五分鐘吧

到了中環碼頭仰望一下超高的IFC 真的很漂亮的大樓阿

只可惜這天的天氣還真的是一點都不美麗啊

一整個陰到不行

IFC的正對面就是新的ICC

ICC已經取代了IFC成為整個香港最高的大樓了

樓上還開了全世界最高的五星級飯店麗緻 Ritz Carlton

到了絕對不怕走錯啊

四號碼頭的正前方大大的字寫著南Y

南ㄚ島共有兩個碼頭與中環間有渡輪往來

都是從四號碼頭這邊發船的當然兩個碼頭開過來的船也是在這裡停靠

中環-榕樹灣 4號碼頭出發有普通渡輪和快速渡輪運行

普通渡輪大約需要35分鐘快速渡輪大約需要20分鐘

星 期 一 至 六
星 期 日 及 公 眾 假 期
中 環 開
榕 樹 灣 開 
中 環 開
榕 樹 灣 開 
*

*
*

*
*

*
*
#
*
#
*
#

{02:30} 06:30
07:00
07:30
07:50
08:10
08:30
08:50
09:10
09:30
10:10
11:00
12:00
13:00
13:45
14:30
*
#
*

*
*

#
*

*

#

#
^

15:15
15:50
16:30
17:20
17:40
18:00
18:20
18:40
19:00
19:30
20:00
20:30
21:30
22:30
23:30
00:30
*
*

*
*

*
*

*
*
#
*
#
*

06:20
07:00
07:20
07:40
08:00
08:20
08:40
09:00
09:20
09:40
10:30
11:20
12:00
13:00
13:45
14:30
*
*
#
*

*
*

#

#

#
^

15:15
16:00
16:30
17:15
17:50
18:10
18:30
18:50
19:20
20:00
20:30
21:30
22:30
23:30
 
02:30
07:30
08:00
08:30
09:00
09:30
10:00
10:30
11:00
11:30
12:00
12:30
13:00
13:30
14:00
14:30

@

@

@

@

^

15:00
16:00
16:30
17:00
17:30
18:00
18:30
19:00
19:30
20:00
20:30
21:30
22:30
23:30
00:30

@

@

@

@

@

06:40
07:30
08:00
08:30
09:00
09:30
10:00
10:30
11:00
11:30
12:00
12:30
13:00
13:30
14:00
14:30

^

15:30
16:00
16:30
17:00
17:30
18:00
18:30
19:00
19:30
20:00
20:30
21:30
22:30
23:30
附 註 :
{ } 只 限 星 期 六 , 不 載 貨
* 可 載 少 量 貨 物 的 航 班 , 不 載 大 型 或 大 量 貨 物
# 可 載 大 型 或 大 量 貨 物 的 航 班 ( 須 提 早 預 約 以 便 作 出 適 當 的 安 排 )
@ 必 要 時 加 班 服 務
^ 尾 班 船
船 票 價 目 表
($港 幣)
星 期 一 至 六
星 期 日 及 公 眾 假 期
成 人
$16.10
$22.30
小 童 ( 12 歲 以 下 )
$8.10
$11.20
長 者 ( 65 歲 或 以 上 ) / 傷 健 人 士
$8.10
$11.20
3 歲 以 下 小 童 ( 須 有 成 人 陪 同 )
免 費
免 費


中環-索罟灣 也是4號碼頭出發所有渡輪都是快速渡輪大約25分鐘

 

星 期 一 至 六
星 期 日 及 公 眾 假 期
中 環 開
索 罟 灣 開
中 環 開
索 罟 灣 開

#

07:20
08:35
10:20
11:50
13:50
15:20
16:50
18:45
20:20
21:50
23:30

#

06:45
08:00
09:35
11:05
12:40
14:35
16:05
17:35
19:35
21:05
22:40

@

@

@

@

@

#

07:20
08:35
10:20
11:50
12:50
13:50
14:35
15:20
16:05
16:50
17:35
18:45
19:20
20:20
21:50
23:30

@

@

@

@

@

#

06:45
08:00
09:35
11:05
12:40
13:50
14:35
15:20
16:05
16:50
17:35
18:35
19:35
20:20
21:05
22:40

 

附 註 :
# 不 載 貨
@ 必 要 時 加 班 服 務

 

船 票 價 目 表
($港 幣)
星 期 一 至 六
星 期 日 及 公 眾 假 期
成 人
$19.80
$28.00
小 童 ( 12 歲 以 下 )
$9.90
$14.00
長 者 ( 65 歲 或 以 上 ) / 傷 健 人 士
$9.90
$14.00
3 歲 以 下 小 童 ( 須 有 成 人 陪 同 )
免 費
免 費


整個渡輪碼頭其實還是蠻不修飾的

到處都是用這樣簡單的海報方式來呈現

向這個時刻表A4紙印出來然後護貝哈哈

南ㄚ島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代言人ㄚ發哥

因為周潤發在南ㄚ島出生甚至小時候也在這裡生長

當現在這麼紅了有機會當然要為自己的故鄉說些話阿

不過其實島上的人更以他為榮才是阿

因為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照片阿

要搭的船入港了不過整個碼頭都封起來了

透過玻璃拍照一整個模糊阿因為玻璃的那一邊都是水氣阿

整個渡輪真的簡單裡面都是塑膠座椅阿

哈哈嘔吐袋

可能是海上的海象沒辦法控制

即使航程不過半個小時而且大部分都在內海上航行

開船了就經過了在九龍的ICC門前

這建築真的是高人一等阿

走著走著青馬大橋也到了

不過沒有這麼近所以沒有辦法拍到照片有點可惜

從船尾往後看這激起的浪花還真的是大阿

每一個座位底下都有救生衣

不過沒有跟大家一一的說明如果不是我眼鏡戴的夠深

可能就完全忽視了這麼重要的東西

長榮的船耶

船的工作人員非常的熟練把纜繩綁在岸上的樁上

讓船可以穩定的靠在岸邊讓乘客下船

到了到了大家依序的下船

除了香港本地人外其實也有蠻多的外國人來

我們搭的這一艘海揚號是對流式單體船

28.5公尺寬度7公尺最高可以載410最高航速每小時16海浬

真的是很快阿

雖然索罟灣人比較少不過還是要歡迎蒞臨阿天氣不怎麼樣不過既來之

還是要行山去啊

 
檢視較大的地圖 

HK-譚仔雲南米線

去香港好幾天 每一餐都要吃不一樣的東西

除了港式飲茶 茶餐廳之外 還有什麼呢?

看看openrice就知道 因為他們每年都有票選好吃的店家

譚仔雲南米線 就是在名單上

其實這也是一家連鎖餐廳 在很多地方都看到

之前有經過 不過總覺得來到香港應該要先吃有香港特色的東西所以沒有考慮

不過來了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N次後 終於也該輪到了 哈哈

 

這店家生意其實還蠻好的 店面不大座位不多 也依直保持的滿座的狀況

而且來吃的很多看起來是當地人

這口味主要是按照湯頭不同來區分

當然也保留了讓客人自己選擇加的料 加得越多價錢越高

其實我本來以為雲南米線跟台灣吃的米干是一樣的

那種米做的扁扁的

不過這東西一端上桌才發現原來一整個都不同啊

這裡的米線其實根麵條一樣的形狀

不過因為是米做的 所以口感跟米干有點類似

這湯頭有三種 除了原味之外還有酸辣跟麻辣

喜歡吃辣的人來試一下麻辣應該很不錯

不過這一碗裡面看那豬肉片燙的那麼剛剛好

吃起來好軟嫩 不太像是豬肉片阿

這樣簡單的東西可以做的適中好吃 真不容易啊

當然來一份魚蛋口味的也不錯

因為香港的魚但總是非常的Q

還有那豆皮 在台灣很少人這樣加到麵裡面一起去燙

不過這樣其實還蠻不錯的 因為豆皮不是用炸的 豆的香味才能凸顯

這裡的烤雞翅既然也出名 那就來一份吧

這是新疆口味 就是撒了許多的茴香調味 烤的適中還保留肉的原汁原味

而茴香也把味道提出來 相當好吃阿

我想大家來香港很少人會把雲南米線放到食物首選

不過吃完其實還蠻訝異這東西的美味的 所以也算是值得推薦的美食之一喔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