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關刀山 出關古道關聖段 超冷門小百岳

小百岳又一座啦,  這天來的是位於大湖三義交界的關刀山

之前看YT介紹,  有人說這裡景觀一般般,  也有人說這裡沒有挑戰性,  所以本來是排除在行程外的

這天的行程本來也沒有排關刀山,  不過出門感覺天氣不優,  仙山的景觀應該會大受影響

所以就臨時改變計畫,  來到了關刀山,  想說…反正本來就沒有景觀,  就算遇到白牆也不會有損失…

前往關刀山主要有兩條步道,  兩條完全不同景致不同,  過程樂趣也很不一樣

一是經由勝興車站前的苗49鄉道和苗56鄉道,  從磚造廢棄茶亭旁的第一登山口出發約半小時即可登頂

二是在苗130縣道聖衡宮(薑麻園停車場更近)附近的「出關古道關聖段」進入

雖然關刀山不是本來的目的地,  但還是不想太混就拿下這座小百岳  所以選擇了出關古道關勝段進入,  就開到了這裡…

在停車場這裡,  這景觀遼闊啊,  雖然大家說關刀山的景觀不怎麼樣,  但是在薑麻黃停車場這裡挺美的…可以來

而且停車免費,  旁邊還有小小的賣店,  還有提供免費的薑茶…冷冷的天濃郁的將汁讓人心也暖了起來

這裡海拔大概700多,  看出去比雲還要高…就有種歐洲鄉村的景致…加上一整排的壯闊山景,  真的很漂亮

如果不是要來關刀山,  根本不會知道有一個薑麻園,  到了桐花季節,  這裡也有桐花步道

這裡是出口,  從薑麻園停車場,  往山下的路回走大概100公尺,  附近有穗花的山奈這個招牌,  是一家客家餐廳

入口處就有這樣的地圖,  真的是風霜滿滿啊,  有清楚標示出步道兩側,  不過這一份是在我們出口處拍的

從聖衡殿這邊上,  海拔730公尺,  經過山頭上下走到三角點,  889海拔…另外一邊的步道口,  是835海拔

先經過的是人家的住家跟果園,  還種了不少花…

梅花耶…

前面的步道是階梯,  算是挺好走的,  雖然路面上落葉很多,  不過因為階梯是石子做帶有摩擦力,  跟石頭的階梯不同

每一百公尺都有指示牌…石頭的

一路都沒有人…一路走到山頂,  沒有看到第二組人馬…

階梯之後就是原始的路徑,  前幾天下過雨有點濕,  加上滿地的落葉走起來有點滑,  整段路程就是濕濕滑滑…要很小心

整段步道都是在林蔭間,  走起來不太會曬到太陽…

這步道是有多累,  前段的步道邊也放太多的椅子,  累了可以休息…但明明從入口進來才一下子而已

雖然天色不佳,  但是看到遠處的山景還是很美…

雖然說展望不太好,  但是來登的登山隊還是很多…到處都綁了條子

從這裡開始…就一路泥濘的有點難走…真的不是適合登山的日子,  雖然沒有下雨,  但前幾天的濕滑都還在啊

沿途有綁繩子,  讓大家可以拉繩前進,  不過真的就是要很小心,  務必要穿登山鞋啦…不過後來想想這天本來就不適合來爬山的

耶…到了三角點了啊,  然後包場包場耶…沒想到竟然可以包場這關刀山的山頂啊

也是啦,  一路上就沒有看到第二組登山客,  可能是天氣的關係,  也可能這裡的展望沒有很好

不過在經過一片泥濘帶著濕滑的路程來到了三頂,  然後天氣清爽還算不錯,   雖然天上的雲感覺有點厚重

關刀山,  海拔889公尺,  小百岳編號36的牌子在這裡…除了熟悉的小青蛙之外,  這牌子上有把關刀….哈

跟小百岳牌子合照,  沒有景觀…我想這是大家說這裡展望沒有很好的主因吧

整個山頂只有這一個角落有景觀,  算是挺開闊的,  但看到的是城市景觀,  遠遠的很多房子建物坐落

這各方向是往西邊,  大概是三義方向吧…右邊一點是銅鑼,  銅鑼茶廠沒有很遠

可能太多山友把登山杖丟在這裡了吧,  有人用登山杖做了裝置藝術嗎?  哈哈

因為來的路程真的太過泥濘,  實在不太適合走下山,  於是就從另一個方向離開…這裡就都是階梯

如果上山說要走30分鐘,  但是啊…這樣的階梯走了步道10分鐘就來到了出入口了…難怪有人說關刀山沒有難度

然後只拍了幾張照片就結束的行程…

出關古道關聖段,  2585公尺…從另一邊出口到三角點大概2.3公尺,  所以也就是說我們只走了250公尺就到山下了…這…

這兩邊的難度落差也太大了點啊…但其實也沒有這麼簡單啦…因為這裡距離苗56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大家說從這裡上山半小時,  但這裡是沒有停車場的,  開車來車子要停在外面的大馬路上

不過可別以為這樣輕鬆就可以回到人間啊…畢竟我們從山的另一邊下來,  要回到停車場好像也是要一番折騰啊

首先這樣的路要走900公尺,  這路很小條,  車子也進不來…很輕鬆慢慢下坡的路,  很好走,  走900公尺後就是苗56鄉道

從一到達這產業道路開始,  就在想…有沒有計程車啊…因為從這裡走回薑麻園停車場要兩個小時…

這裡…有點偏僻…55688…呼叫小黃…都給他開起來…但是…沒有回應…哈哈

就這樣…我們沿著這產業道路走了40分鐘…終於到達一個願意有小黃司機回應的土地公廟…

搞了半天,  本來以為一下子就到了山下,  但是加計這一大段路,  其實從山上下來回到停車場,  也是搞了快兩個小時…

花了260元的計程車前,  回到了薑麻園停車場…這裡景色依舊開闊的讓人心情舒暢…

關西-石牛山 景觀好路線多變有趣的小百岳

想了好久的石牛山終於成行了啊,  在過年前最後一個有暖暖冬陽的日子

想要收藏小百岳,  當然是從最近的桃竹苗開始啊…在溪洲山石門山之後,  環繞石門水庫的第三座小百岳石牛山成了口袋名單

龍潭-石門山 眺望最美的石門水庫

大溪-溪州山 登小百岳眺望石門水庫景緻

石牛山位於新竹與桃園的交界,  好像大部分的人都是從關西這裡進去

稱作石牛山是因為山頂的大石頭就像是一頭巨牛之臥姿,  映著壯闊的山景

石牛山標高海拔671公尺是小百岳之一編號25,  而步道由海拔281公尺起登至山頂671公尺,  高度落差390公尺

跟大多數山友一樣,  我們是來到了新竹關西石福宮這裡,  石牛山沒有其他小百岳那樣的熱門,  所以11點來還有位置停車

石牛山三條登頂路線可選擇,  但其實在石福宮這裡就左右兩線,  左線比較平緩,  非常適合新手全家一起

選擇右線,  在戴宅部分又分成右線與中線,  右線基本上行程較遠的腰繞路,  中線則是大家口中最有趣最有挑戰的路線

有陡峭的石壁,  岩洞巨石,  攀岩拉繩很棒,  加上還有途經溪流與瀑布,  整體景觀變化多,  走起來最讓人意猶未盡

因為我們都有小百岳的經驗,  所以選擇了中線去左線回,  充滿有趣的過程也相對安全的選擇

在靠近登山口的路線都是產業道路,  很好走…這裡還有一些人家半山腰的生活有點愜意

戴宅到了…漂亮的老房子…

就這裡,  往中線往上去

從轉進中線開始,  就進入了樹林裡了…然後大部分就在林間不太會不太陽照到,  走起來是舒服的

一些小瀑布小水池在步道間,  美好的光線讓隨手的照片都充滿了生機啊…看這翠綠的葉子…閃閃發光

沿路還挺好走的,  但是路況變化很多所以很有趣的路線

然後就亂拍…怎麼拍都好看,  有這樣的好天氣…

這天最有趣的經驗就是巧遇了一整團小朋友,  幾個老師帶著來參加小百岳的活動

嘰嘰喳喳的在聊著天,  等著老師幫忙他們往上攀爬…我只能說家長心臟很大顆,  幼稚園也送來,

然後接這活動的老師更讓人五體投地的佩服啊,  石牛山中線對於這些小朋友來說太困難啦…

因為等太久,  我們就直接超車了…在岩洞前已經有一群小朋友坐下來野餐起來,  等著底下的同伴爬山來

準備走的時候,  有個小朋友手上拿了兩片餅乾遞給我,  天啊…好讓人感動,  怎麼可以教得這麼好…

大方地分享餅乾給路過的叔叔,  開心的說著來爬山的樂趣….

朋友說還是聽到了小朋友的小心機…我們太多人一路上來,  只有走最前面的我拿到了餅乾

兩個小朋友討論著…還要給他們嗎?  不用啦,  夠了…哈哈哈哈…對啊,  那可是他們從山下揹上來登山後的小確幸

很棒的路線,  有點挑戰性,  本來感覺輕鬆的行程多了變化就讓人走起來更起勁

到了稜線了啊,  從這裡到山頂不用10分鐘,  而且真的稜線上走起來不太費力

藍天綠樹,  這天也太風和日麗了,  山頂到了心情真好…

石牛山只有海拔671公尺啊,  但是景觀還不錯…群山綿延視野非常的開闊,

另一邊則因為有些樹遮去了一些景觀,  據說可以看到石門水庫

在大石上刻上了石牛山的字樣,  到底是要多麼的老派…不過一邊罵還是一邊要跟這大石拍個合照

這塊石頭就是那大牛了吧…後面的山巒層層疊疊的啊…大中午的陽光非常強,  這裡沒有遮蔽物

還好是冬天來,  如果是夏天來到這山頂應該被曬暈了吧,  但是…無論如何要拍照留念啊…石頭的另一邊是小小的懸崖

真的是石門水庫耶…從山頂走下來100公尺左右的小區域休息吃東西,  然後這裡有石門水庫的景觀,  雖然小小的遠遠的

下山,  沒有什麼手腳並用的路段,  但是因為都是天然的泥土路潮濕容易滑,  所以就是慢慢走一路小心

又回到了產業道路,  大概也快結束行程了啊…

南庄-苗栗國第一高峰 小百岳加里山 拉繩攀岩直上頂峰

幾次的小百岳之後,  真心覺得爬爬山很有趣耶…雖然有時候滿身汗氣喘吁吁, 不過休閒又健康的活動總是要來一點

上次去爬馬那邦山的時候,  朋友去了加里山,  還PO出了山頂拍到完美弧線的彩虹…

加里山…這苗栗國的第一高峰,  現在也是假日山手爭相追捧的熱門山區,  找到個好天氣…我也來湊個熱鬧

其實在出發前我一直都是在猶豫的,  很擔心加里山的難度會讓我不爭氣的膝蓋不舒服…

加里山步道海拔從1280至2220公尺,  高低落差940公尺,  有人說難度中等,  但來回6-8小時,  對我是挑戰

加里山有兩處登山口, 一處是從蓬萊走大坪林道登山口, 另一處則是從鹿場林道入山,橫渡風美溪後再爬升

大家都說鹿場3.2公里來回要6-8小時,  所以完全沒有考慮大坪林道的登山口啊

到鹿場登山口這裡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可抵達,  而私人停車位也很有限,  要開車就真的要很早,  不然只能使用接駁

GPS可以定位在加里山登山口森林露營區,  沿路路況不太好,  坑坑巴巴的一路巔波,  然後車道不寬會車考驗技術

基本上就是苗21縣道走到終點,  然後接著不好走的產業道路就到了

一進登山口,  就感受到這條步道的魅力了啊,  直接高聳參天的柳杉林滿滿的,  讓你走到步道充分感受大自然

基本上這也就是整個前三分之二路程的特色,  一路都走在林間太陽不太曬得進來,  就算夏天也不覺得炎熱

步道兩百公尺就倒了最重要的叉路了…右手邊往下是往加里山,  左手邊則是哈勘尼山

走哈勘尼山,  可以跟加里山組合成0行路線,  只是要10公里就是…加里山則是單程3.2公里

加里山,  是苗栗第一高峰,  海拔2220公尺,  別名加里仙山

甚至在清朝苗栗縣誌就有提到了, 三台山俗稱嘉璃山,  距城東五六十里,  其山高數百丈,  在內山,  溪東生蕃居之, 人不可到

加里仙山, 三台山, 與嘉璃山都指加里山,  且由西東望從墨硯山, 八角崠到加里山有「三台疊翠」的美稱,  被選為苗栗八景之一

第一次爬山來爬山還要越溪的啦,  過了交岔路口就慢慢的下切到溪谷,  不遠…一下就到了風美溪

沒有什麼過溪的難度,  但是這天水清得讓人感動,  藍天綠樹就這樣倒映在水面上,  然後看著魚而悠遊好放鬆

風美溪有一個很有名的苦花瀑布,  所以也有人專程來這裡露營溯溪,  跟加里山組成二日遊的行程

過了風美溪就一路往上囉,  從這裡要一路往上接近900公尺啊,  聽到爬升900公尺我就累了…

然後啊,  整趟路程一路到2.5K處…長的都很像耶…哈哈哈哈…所以啊…就是一直走一直走…柳杉林又是柳杉林

另外據說加里山的山形跟富士山有點類似,  被稱為台版富士山…不過啊…台灣的山巒層層疊疊一峰接著一峰, 哪裡像?

步道旁不時會有超大的巨石,  在林間格外的特別,  這樣的美景一路伴隨…

沒想到加里山這裡也有鐵軌啊,  這是在早年台灣林業最興盛的時候為了伐木工人出入運補的軌道,  走一下軌道懷想一下

到了1.3公里處,  有避難山屋,  有山友留下來的一些雜物,  果真的累休息一下再出發…

其實整個步道,  沒有太多人為的痕跡,  比較像是被走出來的路線,  盤根錯節的樹根要特別小心,  但是也讓遊客有踩點

不過因為天氣很好,  非常的舒適,  一路上爬身體有流汗,  但不像夏天那樣的大漢淋漓

可能最近比較常爬山了,  這天的身體狀況還挺不賴的,  一路都不覺得很喘…累的時候休息一下喝口水繼續

因為大部分都被柳杉林給遮蔽了,  陽光無法照射到地面,  所有地面上的蕨類叢生胎類覆蓋, 也是很美

當然啦,  陰濕的環境也讓整個登山的難度稍增,  濕滑的地面需要特別注意,  建議要穿登山鞋,  也可以持登山杖多一些支撐

其實加里山本來是天然檜木林,  不過日治時期被大肆砍伐,  然後透過鐵軌運送出口

然後日本人在台灣很多的山區大量的種植柳杉,  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  這些柳杉長成筆直入天際…

鬱鬱蒼蒼的林相,  真的數大就是美啊,  然後陽光從葉隙灑落,  光影的閃耀也特別的美…

2.5公里處有小小的休息平台,  接著也就是讓我最喜愛的路段,  但是也是挑戰的開始

巨石區…這一區的石頭比大的啊,  然後上面都長了一層青苔…這高山上的溼度夠陽光明顯不足,  不過還挺漂亮的

過了巨石區,  大概是2.8公里, 這裡的九號救援椿陡升坡這裡就是最精采的幾百公尺了

路標很清楚…2.8公里到目的地3.2公里也才400公尺,  但怎麼走起來這麼久…

後面這一段路高低落差較大,  基本上手腳並用的拉繩攀爬,  完全考驗手腳的協調性與肌耐力

上山其實難度不大,  藉著拉繩的協助讓整個身體往上,  但是下山啊,  有些踩點不清楚的,  其實還真的讓人有點小擔心

神木很美…守護著這加里山的山區

耶…其實開始攀岩之後,  就已經走出了鬱鬱蒼蒼的森林,  在稜線附近…然後開始看到藍天看到白雲

手腳並用真的樂趣無窮啊…

剛剛就從那個方向過來的…

攻頂後視野遼闊,  真的爽啦…因為最怕辛苦了這一陣子遇到白牆了…這天的陽光美好,  山頂的景色好…

根本菜市場吧,  不能出國後台灣人真的把山爬起來

除了眺望雪山聖稜線外,  雲海也挺美的,  雖然沒有整片的那種壯麗,  但也是很美了

只是山頂的腹地不大,  大家來到這裡興奮的一直拍照,  在馬那邦山遇到的菜市場大媽嘰嘰喳喳此起彼落

雖然少了靜下心感受大地美好的心境,  但也讓人覺得人很渺小,  然後大媽很棒體力很好,  我要加油…

聽說春天來,  這裡的山頂更美啊,  森氏杜鵑金毛杜鵑點綴山頭,  不少蘭花勝,  台灣特有種一葉蘭更是整座山的亮點啊

喜歡這天色…

快速下山吧,  然後到了神木這裡,  還是覺得這裡真美…

上山花了三個小時,  其實下山也差不多啊,  畢竟下降900公尺,  走起路來

巨石區,   這大哥就在站在這石頭的前端,  有點像是鐵達尼號的那種壯闊大氣

在ZOE肉比頭的頻道有看到她在這樹下拍照,  然後這…畫虎不成反類犬…

結束了…竟然五點了啊…整個七個小時,  天色已經轉變成溫柔的淡淡藍淺淺的洪…好美啊

整趟行程都有明顯的指標,  每500公尺都有…另外,  樹上也有黃色的牌子,  每100公尺有設置

整趟行程路線明顯,  不過還是很建議下載GPX離線地圖,  看看前人路線可以避免迷路…

大溪-溪州山 登小百岳眺望石門水庫景緻

這一年登了不少小百岳,  走了一些步道,  真的是很有趣的活動,  一步一腳印的認識台灣真好

在石門山的行程中,  發現原來在石門大壩的另外一邊也有一座小百岳,  溪洲山…一樣在桃園得先排起來

龍潭-石門山 眺望最美的石門水庫

不過總是不如人願,  本來約好的兩次都因為天氣不佳而取消啊,  終於…這天頂著寒風有陽光的寒流天前來

要登溪洲山的登山口有好幾個地方,  一為坪林收費站, 另一個在福山巖附近…導航直接帶我們來到福山巖這裡

從福山巖這裡走的步道就是溪洲山登山步道,  位於石門水庫北岸溪洲山的西北側,石門水庫收費站前約1km的福山巖對面

從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下, 循大溪市區慈湖方向前進(台三線),  走台三乙公路前往石門水庫方向

過溪洲大橋左轉,  注意路邊…走手邊的福山巖牌樓的正對面,  有黃大目豆干…這裡就是登山口的起點

溪洲山就在水庫,  地理位置居高臨下,  步道有多個地方有步錯的景觀,  一邊看水庫,  一邊看桃園台地,  天氣好龜山林口也可看到

因為走步道的時間其實不會太長,  所以順遊石門水庫是一個步錯的行程搭配

溪洲山位在桃園的石門水庫附近,  海拔577公尺,  有一個三等三角點,  我們全程上山需約1小時多一點

原路上下兩個多小時,  其實是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難度,  雖然沒有什麼人工整理的步道,  但也挺好走

步到沿途都在林蔭間,  是那種走起來涼爽又不曬太陽的步道,  非常適合夏天來…

來的時候已經是12月中,  溫度17度,  很舒適的天氣,  只是起登的連續上坡很快就流汗,  冬天的風吹起來有點冷

不知道是時間來得比較晚還是因為這溪州山比較冷門, 沿路的人有點少,  不過路線上都有指標指示方向

不過之前用了離線地圖後,  真心覺得超方便又安全,  有爬山的人都應該在下載來用

這各方向看到的是大漢溪,  左邊是上游沒多遠處就是石門水庫的大壩

從福山巖這裡一路走上來,  到竹林十字交叉路口往左就是溪洲山,  有興趣的還可以接頭寮山走到北橫

在這十字路口如果是右轉的話,  是往石門水庫方向,  可以到新溪洲山

因為今天來的時間是下午,  就簡單地把福山巖一路走到溪州山,  然後原路折返,  下次有多點時間再去看新溪洲山

 

 

層層的山巒在陽光下很耀眼耶….整個溪州山的步道,  大部分都是走在林間的,  少數可以往外看的景觀都很棒

溪洲山就在水庫,  地理位置居高臨下,  步道有多個地方有步錯的景觀,  一邊看水庫,  一邊看桃園台地,  天氣好龜山林口也可看到

因為走步道的時間其實不會太長,  所以順遊石門水庫是一個步錯的行程搭配

雖然有點冷但是這天色真的很美,  那種淡淡藍天有種迷濛的浪漫

過了前面一個平台,  三角點就不遠了啊…

電塔…藍天綠樹紅色電塔,  太美

到了到了…到了山頂先看到這個棚子,   雖然是廢棄的…可能整個山區沒有什麼人管理吧,  所以廢棄了也沒有整理

這是山頂這裡的景觀,  可以看到桃園台地…

趕著要走,  我們竟然連底下都懶得走過去啊,  不過也是不想打擾在這裡慵懶休息中的兩隻小貓

這兩隻看起來都很乾淨耶,  怎麼會在這裡啊…走走…帶你回家…

這個角度就是石門水庫囉,  這天色下的水面,  淡淡的藍綠色,  超級美的,  只可惜…前方有幾棵樹擋住完整視線

溪洲山位在桃園的石門水庫附近,  海拔577公尺,  有一個三等三角點,  我們全程上山需約1小時多一點

原路上下兩個多小時,  其實是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難度,

步到沿途都在林蔭間,  是那種走起來涼爽又不曬太陽的步道,  非常適合夏天來…

來的時候已經是12月中,  溫度17度,  很舒適的天氣,  只是起登的連續上坡很快就流汗,  冬天的風吹起來有點冷

關西龍潭交界的石牛山,  跟石門山溪洲山一起圍繞著石門水庫,  都是小百岳,  所以石牛山將是下一個目標

阿里山-大凍山 外掛頂湖步道 登頂展望佳

莫名的愛上了爬山這個活動,  來到阿里山也想來撿一兩個小百岳,  沒錯…也只能撿小百岳…

前一天因為行程排太滿,  放棄了一座,  這一天怎麼樣也要來一下,  選了位於奮起湖附近的大凍山

大凍山, 又名糞箕山/畚箕山,  位於阿里山鄉,  真的距離奮起湖很近很適合排在一起的行程, 海拔1976公尺是台灣小百岳之一

大部分的人登大凍山,  走的都是多林的路線,  網路上找到的地圖也都是從多林停車場出發的

因為時間關係想說爬完山要找個好地方看阿里山的夕陽,  所以選了比較好走的頂湖往大凍山的路線

1.多林登山口(北登山口):位於多林檢查哨, 公有停車場對面

2.頂湖登山口(南登山口):位於頂湖社區旁觀音石循產業道路可達, 登頂40~50分鐘,  真的喔,  快速可達小百岳的路線

從頂湖停車場這裡上完廁所,  看了地圖看半天有看沒有懂…那就直接上吧

結果走進來的是頂湖環狀步道的,  如果只是真的要走大凍山的人可以不用進來….

不過頂湖環狀步道也是很不錯的,  是個輕鬆愜意適合闔家大小一起來走的步道,  感受綠意與舒爽的微風涼意

頂湖步道的竹林也是有名的, 在竹林中穿梭彷彿李慕白會從某個角落輕巧的踩著竹林一路接近

整個環狀步道總長約2公里,  途中也是有不少可以拍照的點,  真的很適合走一下…只是啊…我們就已經趕時間了還走進來…哈

鐵達尼石…這個有像耶,  像是船快沉的時候,  只剩船首還浮在水面上…

如果要直上大凍山,  直接往觀音石走,  那觀音石後方的步道一路往上就可以看到指標了

防空洞…不過這些石頭可都是歷史悠久的

轉了一圈看到了觀音石,  我們要走的大凍山步道,  就在觀音石的後方

沿著產業道路一路上,  很快地來到這一個三叉路口,  往右走就是大凍山了,  直走…則是可以一路走到多林檢查哨

一路上就這樣,  產業道路路寬是車子可以上來的寬度,   但是無法會車就是了,  感覺從頂湖上大凍山不熱門,  人不多

海拔1700公尺有三角點…趕著趕著走到這裡竟然有點喘,  是怎樣…這麼弱…當然不能放棄啦…

結束了產業道路的一路上坡,  終於要轉進往大凍山山頂的步道了啊,  全長500公尺,  可是我一直走一直懷疑這距離不對

觀景平台到了,  終於…明明難度不高的,  但是趕著趕著整個人都覺得緊張了起來…這狗狗…在這裡午睡…我也好想躺下來

景色不錯喔…景觀好的小百岳讓人也有登高感受壯闊山景的大器,  而且才走了不到一個小時呢

山頂的景觀平台視野很好,  展望前方的群山真的很壯觀,  日出晚霞雲海…在這裡我都沒有看到,  但是山景壯闊

大凍山這裡沒有設置三角點啦,  太可惜了,  不過有設置了一木牌標識,  跟小青蛙的牌子

大凍山小百岳編號60,  高度1976公尺…

真的有點狼狽,  一直在趕路想說趕快上山然後趕快下山,  還要去看夕陽…全身溼透了…只剩下內衣…有點醜

山上真的舒爽的沒話說,  微風徐徐吹拂著滿滿汗濕透的身體,  真的是沁心涼的快感啊

也難怪這亭子裡有山友自己帶著茶具,  來到這裡一坐就是一下午,  名符其實的下午茶,  再愜意不過了

大凍山的景觀還不賴,  天氣好可以看到玉山山脈與塔山山脈

這是位於景觀平台旁邊的指標,  到多林2.5公里到頂湖停車場2.2公里…其實兩個入口的距離差不多啊

 

到山下這陽光也太美了啊…剛上山還擔心下雨擔心白牆,  在步道中感覺陰涼溼氣重

超美的陽光…這天的夕陽一定很美吧…是啊…立馬衝頂石棹來看夕陽…

芎林-飛鳳山 觀日坪步道 O型健走

本來的計畫是走走溪洲山的,  那是位於石門水庫旁的郊山, 被列入小百岳之一

不過一早起來,  因為桃園下雨毛毛細雨,  但新竹卻是晴空萬里,  臨時的改去飛鳳山,  一樣是小百岳的挑戰

飛鳳山其實離家裡很近,  竹北過去一路到登山口才20分鐘左右的車程

不過就很多年前去過一次,  好像記得很累…現在想想那時候體力到底有多差啦, 這天走就覺得游刃有餘

雖然之前去過,  但還是研究了一下,  才發現之前其實只有飛鳳山直上直下,  都是階梯

比較有趣的走法,  其實是飛鳳山加上觀日坪步道,  O型的走法樂趣十足

先說結論,  O型走法逆時針應該比較有趣,  先走觀日坪步道再走飛鳳山步道

其實飛鳳山真的是新竹人很常去的郊山,  這裡真的可以有運動流汗的感覺,  但又不讓你覺得困難不好親近

而且飛鳳山這裡,  準備了三個停車場,  車位不少等不了多久就有位置,  真的是山友友善的設計

O型健走起登的位置有兩個地方可以選擇,  大概抓3個多小時可以完成,  流汗又不會太累剛剛好的行程

順時針就是從代勸堂開始,  先走飛鳳山步道再接觀日坪步道

反過來逆時針走法是從是修心宮起登,  先走觀日坪步道,  再從飛鳳山步道下來

觀日坪步道就是原始走在林間的步道,  偶爾有一些階梯,  但感覺就是大自然中漫步的感覺

飛鳳山步道,  就比較人工了…幾乎都是水泥階梯,  一直爬樓梯感覺就比較無趣但也是安全很多

起登了,  這是代勸堂前方的涼亭景觀,  這裡高度200多公尺並不高,  高速公路就在前方筆直往南

才剛剛開走就有感覺到坡度了啊,  從代勸堂這裡出發的飛鳳山步道,   以階梯步道為主,  相當適合闔家一起來的設計

接下來就無窮盡的階梯了…

沒走多久就看到了第一個涼亭,  還沒有流汗耶…

不過每一個涼亭都設置在有著很好景觀的位置,  休息也好看風景也罷,  讓你在無聊的階梯外起碼有美景可賞

這天的藍天白雲,  在綠樹間賞著開闊的大景,  心情真的就好了起來,  距離竹北這麼近,  應該要常常來的

大部分的步道都位於林間,  樹蔭遮蔽著不會曬到太陽,  所以真的是輕鬆愜意的步道

然後第二個涼亭就到了,  喜歡跟三角點拍照的人可以在這裡找一下飛鳳山的三角點

雖然號稱三角點,  但這裡並不是整段行程最高點,  觀日亭跟後續的中坑山都高許多

可以看到台灣海峽喔,  天氣好真的可以看得好遠喔

哈哈,   原來才走了800公尺而已啊

相思崖,  相思林上相思崖,   相思崖畔寄相思…不過這裡…視野不好耶,  因為景觀都被前方的樹給遮住了

不知道,  相思崖…到底…什麼意思

過了相思崖就到這一步道最重要的位置了啊…會經過一個大大的三岔路口

觀日亭,  這裡的人真的不少,  我也記得這是上次來的時候到的最高點

這裡居高臨下景觀很好,  坐下來光是吹風就讓人覺得忘憂啊

正前方的建築物,  上方的位置,  有沒有看到101…

當然是沒有啊,  這天的天氣雖然好但是看不到101啊,   很期待有兩星期前去石門山那樣的好運的,  可惜了

這山勢一坡接一坡的,  看到有人用peakfinder來定位每一座山,  很棒的app, 對於喜歡登山的人超實用

101就在前方喔…

觀日亭的另一邊,  一樣是看台灣海峽…右手邊就是竹北左手邊是新竹,   超多高樓的

從觀日坪涼亭後方步道過來, 就會到達步道的最高點小百岳, 中坑山三角點462公尺

看了好幾個地圖都有看沒有懂,  後來才發現不用想這麼多就是往前走…

看到這電波塔就是快到了啊,  本行程的最高點

三角點,  還有中坑山的牌子,  462公尺

這角度有點不同,  左邊是竹北…

既然已經到達了至高點,  快速的回程吧…大概2.8公里的距離走觀日坪步道…從2.8公里開始倒數

 

雖然是12點多,  畢竟是秋天了,  陽光明亮但是不太曬人

這樣的天氣也是最適合爬山的季節了,  微風吹拂的恣意,  汗珠也沒那樣的惱人,  鳥叫聲的陪伴著步伐一步步

有景觀餐廳啊,  聽說這大片山都是這家人的…

 

這小平台的景觀OK,  但在這裡休息的人還不少,  這裡距離登山口已經很近了

整個觀日坪步道,  沒有太多的階梯設置,  大部分都是運用自然的石頭樹根當作踩點

其實這樣的行程走起來樂趣多很多,  但也必須要更專注因為每一步腳下都是不同的狀態

也就是這樣多變帶著些許挑戰的樂趣,  很推薦是走觀日坪步道上,  飛鳳山步道下

泰安-馬那邦山 登頂的一抹楓紅

最近愛上了戶外活動啊, 在山林裡面大口呼吸,  把俗事丟在腦後…流流汗真的讓人神清氣爽

在北得拉曼山,  石門山之後,  再一個目標是馬那邦山啊, 也是小百岳之一,  這樣的稱號讓人更有想征服的野心

龍潭-石門山 眺望最美的石門水庫

尖石-北得拉曼山 迴音谷神木巨石瀑布

啊…只是…小百岳,  怎麼講的跟登上玉山群峰一樣的壯志豪情…哈哈

這天來的是馬那邦山(Manapang)又稱馬拉邦山,  這裡有一等三角點,  標高1406公尺

這裡算是泰雅族人的聖山啊,  馬那邦泰雅語是山景壯麗的意思,  讓人很期待山景的壯闊景觀

本來以為這是一個六七小時的行程很挑戰,  後來發現沒這麼誇張啦,  選了大家說最簡單的珠湖登山口

這個登山口,  有私人土地的停車場,  停好車可以上個廁所再開始行程,  來回三個小時,  輕鬆舒爽啊

還沒開始走,  就看到了細道邦山…很多人在這裡走Y型的路線,  一次把馬那邦山跟細道邦山一次搞定

真的是停好車就可以直接進登山口,  好近

馬拉邦古道為早年泰雅族北勢群交通往來及狩獵的山徑,  這裡曾發生泰雅族人抗日事件,  所以立有紀念碑

步道經杉木造林地, 櫸木植群,  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情,  多變化的景致也是讓遊客想要一再來訪的主因

山頂景觀其實不錯,  可以看到蜿蜒群山間的大安溪,  大霸尖山及雪山之間的聖稜線更是讓人仰望,  這是官方的介紹內容…

一路上各種的路面都有,  整個星期天氣都還不賴,  所以走起來不濕滑

一路慢慢往上,  大概從海拔1000公尺一路要上到1406公尺,  上升400公尺的不太累的行程

回首來時的路,  天氣好山色美…還可以看到停車場

珠湖停車場走過來大概幾百公尺就到了這岔路口了啊,  這裡可以往細道邦山,  也通往上湖登山口

當然馬那邦山山頂1.55公里,  真的是輕鬆如意的距離啊

馬那邦山是有名的賞楓景點,  走在撲滿落楓的步道,  抬頭看見一抹紅葉…這也是安排來馬那邦山的主要原因啊

啊…十一月底…來了才知道還沒有太多紅葉,  可能晚個一兩個星期會更好就是

紀念泰雅族人抗日事件,  這裡立了紀念碑,  只能說…日本人真的…是要踏遍台灣嗎,  竟然在這深山裡跟泰雅人有衝突

據說是這樣…光緒二十八年(1902)日人對原住民展開全面的殺戮,  原住民忍無可忍下展開反擊

在馬那邦山登山口至稜上石門一帶就是當時的主要戰場,  這是歷史上曾經的一段…

除了這抗日紀念碑,  在山頂還有一個徐慶榮紀念碑,  為了紀念在印度登山失蹤的年輕人徐慶榮

石門,  整個路上很重要的點…不過太多人等著拍照了啊

牠真的太可愛了,  一路前後的跑動,  一會前的一會後的,  然後也上了山頂啊

快登頂的這段階梯整個陡了起來…

這路面上滿滿的落葉,  而且都紅的…但是看起來又不太像是新落下的

說這裡是菜市場真的不誇張啦,  人也太多…

再一個樓梯上來來到了山頂,  人真的超級多的

 

 

山頂這一棵楓已經轉紅了,  漂亮…

就是要跟看板拍個照…

 

超美的啊…這是大安溪…

很多人走馬那邦山,  都會順把一旁的細道邦山一起走一走,  細道邦山位於馬那邦山的東北方,  高約1300公尺

其實從珠湖入口這裡,  才剛剛接近登山口就可以看到了,  山頭有點禿沒有植披

下山經過叉路的時候本來很想去細道邦山的,  不過看到這路況…直接放棄

龍潭-石門山 眺望最美的石門水庫

馬上就要變天了,  這周末的好天氣怎麼能不把握呢?  來爬座小山吧…

石門山,  在桃園相當知名假日總是遊客絡繹不絕的步道,  找了好友就來走一趟

步道主要有兩個入口,  北端與南端,  北端入口是由民治路的牌樓進入石門山步道

南端入口則是由勞工育樂中心旁的觀音像這裡進入步道

我真的只知道北端入口,  所以每次都從這裡進入,  這裡的好處是兩旁馬路很寬廣車位很多

不過這天來的時間有點晚,  車一路就開進了石門水庫,  付了80元入場費,  車位選擇多任你挑

當然,  這樣要多花點時間走到步道口,  但也多了石門水庫的壩頂的風光還有沿路大片槭樹林超適合這天的秋日暖陽

在北端入口這裡根本就是菜市場,  來的時候已經十點多了但是還是滿滿的攤販,  除了登山必備的工具外,  也有賣青菜水果

很多人爬完山之後,  可能順便在這裡買菜之後回家做菜吃飯吧,  好像是不錯的行程齁…

石門山牌樓,  這是少數登山步道入口有這麼大的牌樓,  是要多浮誇…龍潭-石門山 老少咸宜的小百岳

這是在步道上不時可以看到的路線圖,  但是我覺得要看很久…然後這路線圖上沒有看到石門山三角點

然後離線地圖上也沒有,  花了一些時間找三角點,  想說怎麼樣也要證明有到達這石門山最高點的…

這個網路上找到的路線圖,  比較清楚

今天的路線,  從北端登山口進入步道後,  在叉路並沒有走景春步道反而是左轉,  然後右上好漢坡

然後一路走到了太平山的三角點,   三角點解說牌,  接著往前走找了一下石門山的三角點沒找到

最後從太平山三角點這裡一路走景春步道,  由原來的北端入口離開

步道的前段都是泥土路,  沿途坡度平緩挺好走的,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地面高高低低低不時還有樹根盤結

步道就在樹蔭下,   雖然是美麗的豔陽天但是在這裡一點都不感覺熱啊,   綠色隧道的涼意直接幫這部到加很多分

很快地就來到了這裡的賣店,   其實這裡也是步道的分岔處了,  雖然是簡易的環境,  不過爬完吃個豆花很爽

一路上來第一個明顯叉路,  有指示牌…直接選了好漢坡啊,  大部分的人都是走景春步道往上,  之前來的時候我也是

不過這次想換個方式看看,  於是選了好漢坡的路線,  到底這好漢坡有多麼硬呢

好漢坡,   小小的字不太起眼…不過後來發現整個步道有兩個好漢坡啊,  如果走景春步道在三角點告示牌邊也有一個好漢坡

不過這一個比較厲害,  路線比較長比較陡峭,   短短的步道卻讓你有爬百岳的感覺

這一段好漢坡只有400公尺,  不過坡度落差將近200公尺,  真的有挑戰喔!  得拉著繩索向上

往上看一路向上,  這坡度真的挺大的…設置了繩索隨時可以拉,  不過真正走起來好像也沒有這麼難

因為已經有很多人上上下下了,  已經有清楚的踩點了,  往上其實很好走啊

倒是,  如果是往下的話我覺得比較辛苦耶,  因為這裡長年都在林間比較潮濕,  往下走需要比較小心

走這樣的步道,  沒有非穿登山鞋不可,  但是如果可以穿著真的增加抓地力是比較安全的

拉起來…

好漢坡的終點,  直接是此行的最高潮啊,  幾步路就是這樣的景觀,  超美的石門水庫

真的超級美的…這裡看到的就是石門水庫的壩頂啊,  就是大家可以開車開過去的那個壩頂

秋天了…這樣的陽光超級舒適,  然後藍天很美,  群山環繞中的水庫超美的

有看到101嗎,  上次沒有注意到,  這次真的是人品爆發啊,  天氣超好然後空汙也不太嚴重,  所以101就隱約的存在

走去找三角點…

意義不明的照片一張

沒找到石門山的三角點,  反而有太平山的三角點

太平山三角點這裡看到的是市區景觀

其實有嘗試著去找石門山的三角點,  想說怎麼樣這是石門山步道,  然後石門山又是小百岳,  總是要拍個合照的

往前走了一段路還是沒有看到石門山的三角點,  殘念啊,  所以就下山吧…

一往下就是前面說的,  另一個好漢坡,   長度不長…也沒有前面那一個好漢坡那麼陡,  走起來挺輕鬆的

景春步道走起來,  一路踏上回程了

只能說…超美…這陽光真的太好拍

真的不難啊,  我看他們兩姊弟真的輕鬆地跑起來了…

這天氣太美好了,  這天走的太舒適了,  流了一些汗但是天氣環境太舒適了啊,  下次一定要再來…

只是…還在想幾年前來的時候,  為何我會覺得這麼累啊…哈哈哈

瑞芳-基隆山 360度山海景觀 賞落日觀夜景 只要30分鐘

住在九份除了看看遠處的基隆嶼之外,  一定會注意到一旁的基隆山

很漂亮的一座山,  滿滿的樹木布滿了整個山頭,  仔細點看看還可以看到步道上持續往上的遊客

多看幾次,  想說來登一下基隆山好了,  來九份除了感受九份的日與夜,  走個步道也是不錯的方式

這是從往北34線的三叉路口往山上看過去,  真的不高,  但是這樣的美好天氣走走山流流汗很不賴

基隆山是位於九份與金瓜石的界山,  原名雞籠山因貌似雞籠故名之

整座山不高,  海拔高度約為588公尺,  是一座錐形死火山,  重點是…步道只有900公尺啊,  可以流汗但又不太累的步道

基隆山的登山口還挺好找的,  說是位於隔頂,  其實距離九份老街也不過三百多公尺

不過更好理解的就是九份往金瓜石那三叉路的地方,  在這裡有兩個大停車場算是挺方便的

步道的開始是這樣,  感覺很簡單耶,  而且步道頭還有樹蔭遮蔽挺舒服,  不過沒多久就變開闊了

除了原名叫做雞籠山之外,  也稱作大肚美人山,  因為從金瓜石看過來有點像是個孕婦仰臥在大地上

在光緒6年才取基地昌隆之義更改為基隆山,  跟基隆沒有太多關係,  頂多就是不太遠

雞籠山有個傳說,  清朝時傳說這裡是台灣龍脈的龍首,  基隆嶼就是龍珠,  所以雞籠山不可以開挖不然會遭天譴

但這樣也讓不肖份子-林英林黨兄弟利用這個傳說大家不敢挖,  它們就動手了…然後獲得許多金礦然後逃走

很愛拍…爬山不重要,  拍幾張照片比較重要,  不過也是滿身汗滿是狼狽前留下照片

基隆山屬於基隆火山群是一座錐形死火山,  大約距今170萬年前時活動

石英安山岩侵入時同時發生的礦液而產生了金銅礦床,  也自造就金瓜石九份礦業開墾風光一時的主因

景觀真的超好的啦,  而且沒有走太久就可以看到這樣很開闊的景觀啊,  右手邊就是九份小鎮

不用走到最高就可以看到了鼻頭角,  白色的燈塔很清晰,  原來鼻頭角這麼遠都還在瑞芳鎮啊

瑞芳-鼻頭角台版萬里長城 海濱步道景色壯麗

一階一階樓梯一路往上,  都沒有遮蔽喔,  所以防曬要做好,  不要以為才30分鐘,  真的會曬傷

從登山口到山頂途中有三座涼亭可供休憩,山頂有天線基地台和觀景平台觀濤坪,路程約30至40分鐘

第三座涼亭這裡就是步道的終點了啊,  這裡還有通訊的基地站

爬了半個多小時,  已經滿身大汗了,  不過山頂的景觀真的是最好的回饋…超美的

山頂這裡可以說是有360的景觀啊,  除了可以回頭看看九份所在的山頭

更可以看到美麗的海景,  一路從遠遠的鼻頭角,  北海岸蜿蜒的海岸線,

然後八斗子和平台也都清晰可見,  當然基隆嶼也感覺好近,  然後…101,  是的台北101就在太陽落下的西南邊

除了基隆嶼之外,  真的可以看到遠遠的和平島

有聖光,  很美…然後隱約有看到101

 

硬是要拍一下啦,  小百岳6號基隆山, 588公尺

基隆山上的植物以五節芒為主,  因為這裡的岩層比較硬,  而且一整年海風吹著連與都帶著鹽份,

這天來其實已經是秋天了,  雖然芒草還沒有滿山,  但是這種蕭瑟感已經滿滿

除了芒草之外,  然後還有一些少見的野百合喔

隨著天色漸晚,  太陽西下,  山上這裡人竟然越來越多啊,  因為黑幕降臨的時候九份的萬家燈火將是這裡最美的景色

燈還沒亮就可以感受到了,  可以想像這裡有多美了啊,  IG可以看到一些專業攝影師拍出那種超美的九份,  用基隆山的角度

想要來上山拍照很OK,  可以5點左右再上山,   可以的話帶著頭燈不然也要確認手機的電池夠用可以開手電筒

天黑雖然有這樣的美景,  但是整片山裡面沒有燈光,  階梯一階接著一階的沒有登真的挺危險的

士林-劍潭站到劍南路站 橫跨劍潭山 老地方觀機平台賞台北

梅雨季的雨瘋狂的下著  逮到一個好天氣就是要出門曬曬太陽…

計畫隔天要去鼻頭角…但是看到了更容易親近更容易到達的老地方觀機平台立馬變心  真的是犯懶啊…哈哈

老地方觀機平台  在IG上面早已經紅透了啊…視野遼闊景觀良好  松山機場的飛機起飛降落  遠遠的101也是清晰可見

當然  因為疫情的關係幾乎飛機起降完全停擺了  但是好天氣出門走走曬太陽流流汗也真的是很讓人放鬆的行程

劍潭站一出來就看到這大圓球啊…這是還沒有開幕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很特殊

準備要跨掛很大條的中山北路   其實看到的對面就是劍潭山了啊…這天氣藍天綠樹   還有翠綠的草皮…真美

當然走斑馬線比較快   但是這裡的地下道很有特色很推薦過來看一下   從這地下道一出來就可以看到登山口了

上面…都是圓形的日光燈管啊   使用了玻璃帷幕的設計   白天光線可以透下來   很多的反射很美

登山口位於中山北路四段公車劍潭站旁,爬山真的一點也不難,尤其是從劍潭山入門。由捷運劍潭站出發輕輕鬆鬆就找到登山口

甚至搭公車來的話   一下車的劍潭公車站旁就是入口處  真的超方便

劍潭山就超接近市中心的  劍潭捷運站聚集的滿身登山裝備的人們幾乎都是為了他而來的

二話不說  出發…其實是因為一堆人擠在這裡…也拍不到什麼啦…

劍潭山海拔153公尺  位於士林圓山風景區  是圓山飯店後山的北稜  是臺北市最接近市中心的小山

你可以一時還想不起來那是哪裡  但其實你常常經過的…也就是圓山飯店所在的那一座山…

搭乘捷運淡水線往淡水方向或是由高速公路進入台北市區  圓山飯店就住佇立劍潭山上歡迎你

因為接近市中心  所以這條步道也是很多市民晨運健身的場所

沿途各式各樣的早覺會山友會羽球社就在步道兩旁  說這裡是公園也許更貼切

人們把這裡當公園也像是鄰居聚集的交誼廳  卡拉OK麻將泡茶聊天…真的超級有趣…

沿著稜脊步道緩緩前行可抵達其他山岳  走起來幾乎是輕鬆自在  所以很適合闔家一起來…

走沒有多久就到了第一個平台   可以先拍拍照   擦一下汗喝個水的    其實沿途真的可以休息的地方很多

小山丘上的電波塔…我想念東京鐵塔了

一下子就到了劍潭山的三角點了  海拔153公尺…台灣小百岳   哈哈

看到指標就要乖乖地跟隨啦…別亂鑽…前幾天一直下雨地板很泥濘   所以還是穿個比較不會滑的鞋子比較方便喔

在步道兩旁許多人工栽種植被與經濟植物  讓步道滿滿的綠色走起來可以享受芬多精跟小蚊子的親吻

所以記得…要帶防蚊液…然後防曬也做一下  在觀機平台這裡還挺曬的

又一個平台…

這裡曾是軍事管制區與保安林地  所以不時就會看到衛兵哨的設置

也因為是管制區所以比較沒有被破壞  自然林相與生態植物保存的相當完整

今天的目的地「老地方」位於稜線上  是很多人主要的目標  因為整段路線步道設置的完整   雖然說要100分鐘   但是其實也沒那麼久

老地方…石頭上刻了一個台灣   然後一定要拍照的啦

老地方這個平台比較高一點   然後啊…兩旁的樹比較少   角度更開闊視野更遠大

不用說   這麼美的景色…當然要認真的拍照…不用說  超多人要合影的…所以請排隊啊…

雖然說沿途的步道建置的相當的好   真的是很好走   但是一路走下來也是滿身汗的   非常好的運動

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這張不錯…硬要放我的後腦勺

然後就是要來背影一下…到哪裡都用背影示人的概念

疫情已經漸漸的緩和了   但是還沒有辦法出國啊   看著松山機場   那是我每兩個月會跑一次往東京飛去的起點

心裡想著…東京有好多的我的記憶   曾幾何時想要飛一趟變得這麼樣的困難…期許一切順利的   日常可以恢復正常

這天一直走是走到內湖捷運劍南路站   其實本來是打算原路上下的   不過後來想到了林俊傑的咖啡館…Miracle Coffee

於是決定一路走到內湖去   去喝一杯手沖清涼一下

就這樣幾個人邊走邊聊…不知道過了多久在林間穿來穿去   沿路的小徑都挺好走的

只是不時會打擾到在這裡長眠的先人們   不過靜靜地走過就是了…

一路走到了柏油路啊…越市區越好走…從這個方向往劍潭山走   往山區一點還不少人把車子停在路邊的

劍南路站旁邊的劍潭古寺…行程就在這裡結束   從劍潭一路走過來不到六公里   雖然上下走這麼遠   但是其實算是很好有難度不高

三義-火炎山 迷你大峽谷 感受大自然鬼斧奇怪

來往高速公路  我想沒人不知到火炎山啊…

從台中一路往北…在苗栗端歡迎大家北上的就是這氣勢雄偉  但看起來嚴嚴厲害著火紅面罩的火炎山

這幾年…火炎山…成了知名景點…起碼對我來說  也是從IG上面才看到原來這裡的步道還挺吸引人的

Google map搜尋  火炎山登山口  整個路線相當的清楚  在登山口的正前方高速公路下方可以停車…

火炎山位於臺灣苗栗縣三義苑裡交界為臺灣小百岳之一  火炎山  海拔高度602公尺 三等三角點159 號小百岳編號35號

說實在的高度並不高   但是這裡因為有著特殊的地質景觀也成了大家爭相來訪第一名的登山步道

這天運氣很好…臨時決定但是卻是一個適合登小山的風和日麗好天氣

在路口就可以看到清楚的路線圖  雖然說登山口到三角點上面寫著3.2公里大概1小時50分

但是啊…我們一邊走一邊拍照…走到一大半的大峽谷就已經快兩個小時…所以真的要走到三角點可能快三小時…

所以請斟酌身體狀啊…我看很多老人家也來走…我只能欽佩

因為我走大峽谷來回…下山我的膝蓋就已經不行了…超痛的…就算我還特別帶了護膝啊…

整個步道真的比較特別  主要是紅土砂質…所以走起會比較滑  務必要穿著抓地力比較好的鞋子

再者  拍美照更是要特別注意…現代人喜歡拍攝具有挑戰性或是很振和厲害的照片  不過這樣的危險性也高…

火炎山這裡崖邊都很危險  因為土石相對鬆軟  有不少土石流失的狀況  如果太靠近崖邊真的相當的危險

在走完這讓我腳痛了很久的步道之後…才知道就在兩天之前…一位年輕人在這裡摔下去…因為太靠近崖邊不堪重量就崩塌了

一開始路線兩旁可是綠色隧道的氣氛啊…不過地板上就已經都是石頭了…

剛好是油桐花開花的季節啊

火炎山的地質相當的特別  跟大部部分的山都不一樣  以錦水頁岩火炎山相香山相組成

主要地質構造為厚層礫石間夾著薄層砂岩所構成   表層已有紅土化現象   光看顏色就知道了…也難怪看起來這麼紅…

火炎山就緊鄰著大安溪  由於風化與雨水的侵蝕作用切割成許多尖銳山峰的組合

在山谷谷地內則堆滿沖刷下來的礫石  有如礫石河流  看起來很特別…因為這些石頭都是平常在河邊才會看到的鵝卵石啊…

整個看起來壯觀的山壁  其實是崩塌斷崖地理景觀  原生馬尾松林林相  看起來真的很壯觀?但是其實卻是滿布風險啊

剛開始走沒有多久   就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了…平常都是高速公路上仰望火炎山啊

其實也算是走在林蔭大道裡面啊…整體的步道算是不難走…雖然都是使用鵝卵石鋪設而成還都有沙在上面   但還不是那麼滑

不過也很有趣…這些石頭不是應該在河邊才看到的嘛…只能說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具有無窮的力量…

沿路也都有繩子   讓登山的人可以拉著…搭配著登山杖…

只能說有前人種樹鋪路真好啊…這些石頭也堆疊的太整齊了啊    說這樣的山太危險還真的不太容易讓人相信的

不要輕忽了這火炎山的威力  雖然高度不高但是強度算是中等以上了  請大家也要務必斟酌自身的體力並做好準備

記得要穿著合適的鞋子  要抓地力夠的  因為大部分的步道都是石頭而且長滿布著沙

記得要帶著登山杖  看似幫助不大但是對於上下階梯有輔助功能可以減少對腳造成的壓力

記得帶著足夠的水…這裡只能一氣呵成…中間沒有休息站…水只能自己帶沒人可以幫忙

記得穿著透氣舒適的衣服…最好是短褲…因為看似不常的步道還是讓你汗流浹背

記得不要太靠近懸崖邊拍照  的確可以拍出很美的照片  但前提是要能夠安全的下山…這點超級重要的…務必遵守警示牌子的說明

登山口到大峽谷來回大概4公里沒有洗手間  這也要注意一下就是了…不然很尷尬…因為連想隨地上個廁所都沒有適合的地方啊…哈

這種光凸凸的山景…很少看到…重點是這土質…看起來就是很容易坍方滑下去的樣子…也難怪要立這麼多警示牌

這裡真的什麼都沒有…務必要帶水   也可以帶點吃的在身上…如果可以就帶各野餐布可以舖在地上…感受混著風吹砂一起吃的美好野餐時光

真的很可怕…根本就是被掏空的地基啊…

好漢坡…看起來還好但走起來挺累的…絕對讓你滿身汗的有氧運動…

這種路面走起來會比較辛苦   需要穿抓地力強的鞋子   而且風一起…就是滿身的風沙的…爬完整個人都是沙…而且還是紅色的

大峽谷小峽谷距離不遠…但是距離三角點都很有距離…

這種景觀真的很特別…幾乎絕無僅有了啊…不過真的仔細看就會發現這裡真的是充滿了危險的場域

前面有人的地方就是大峽谷了啊…再加油一下…不過其實啊…這一整區的景觀都很像啦…只是角度問題


大峽谷的角度是這樣…的確比較完整..但是啊…就為了與這樣的景色合照很多人都豁了出去…然後也有年輕人因此喪命

所以…請大家務必要注意…別再住在懸崖邊了…雖然照片很漂亮…但是這裡的地質特性真的非常難預測…不小心就有萬一啊…

號稱大峽谷但畢竟還是迷你了許多啊   沒去過真正的大峽谷但來這裡些許感受一下這種紅土地型的壯觀

感覺非常的名符其實   很有火炎山那久壯觀有點險惡的感覺…更是有牛魔王就多在這裡的幻想

看完大峽谷就往回程了…還沒走到大峽谷的路上   遇到了旅行團的導遊小姐…簡單聊一下

她要離開時後說…我看你們沒什麼準備…還是別往三角點去了…怕你們到那裏又餓又冷…我我我…被發現腳力不好了  哈哈

所以回程稍遶一下到了小峽谷…就高度比較低  但是整體來說也是具有可看度的…不過一樣的…要注意安全…

 

找一個安全的地方  拍照我的招牌背影照…謝謝今天陪我來爬山的朋友   謝謝提醒我要注意的朋友…

其實如果我出發之前就知道兩天前才有個年輕警員在這裡掉下去…我應該是不會來爬的…

這是一個國家級的景點   步道建制的還不錯   走起來其實還挺紓壓的…所以只要注意安全遵守告示牌的警告…應該會是一個美好的健行小登山行程的

復興-東眼山 藍天白雲青山綠樹…景色壯觀視野開闊…還有美麗的彩虹

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待在家裡真的太可惜啊     走….爬山去吧

最近真的是走健康陽光路線 連著好幾個星期都在爬山

雖然爬的都是小山但是走走路流流汗 在林間步道多西點芬多精

這天來到的是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本來以為午後有機會看到雲海的

整個東眼山有四個主要步道     不過選來選去好像大家主要都走自導式步道

美啊…這藍天白雲天氣下    輕風徐徐非常的舒適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桃園市復興區霞雲

東眼山的名稱來由    源於遠望酷似一隻朝東瞭望的大眼睛    故得名東眼山

東眼山為復興區最高之山峰    海拔1,212公尺

循東眼山自導式步道登山約1小時可達山頂    遼闊的視野可眺望四周群山美景

這也是公認最能夠感受東眼山魅力的路線 全程來回不到4公里

這天的天色真的有夠適合走步道的

天氣涼爽不熱不冷    有微微的風吹拂著不太會流汗

整個步道幾乎都在林蔭間也曬步道太陽     而且整理得很好適合全家一起來

往上的步道真的整理得很好     往下走的時候就比較多石頭路線了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300多公頃的針葉林

以人工造林為主    闊葉林區主要樹種有香楠紅楠山黃麻青剛櫟樟樹九芎等

林下有秋海棠菇婆芋捲柏倒地蜈蚣及蕨類蕈類

鄰近的北差天山有珍貴的山毛櫸純林林相隨季節而變化

看看這接近地面的青苔 真的長得很好很美

很美的天氣

這裡的生態非常的多樣化 所以沿途有很多的告示牌來介紹

每一部每一個轉角 其實都很有趣

如果人多一點還可以申請導覽 對於想進一步了解這裡的動植物生態相當有幫助

好美的天色啊….

三角點到了….

三角點旁邊有一個觀景平台     說實在看的還真遠

可以看到101新光三越大樓 新店溪淡水河也都在視野範圍     當然還有七星山

這天雖然天色很好 但其實遠遠的那一到彩虹代表了遠遠的水氣還挺豐沛的

說實在算是運氣很好吧 不然怎麼可以藍天白雲青山綠樹間還看到彩虹呢? 太棒了

抵達海拔標高1212公尺的步道最高處又是另一番風情

從觀景平台遠眺    四周群山環繞令人心曠神怡

在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遠眺大台北盆地

在觀景台上    不時有雲霧飄來與綠色山巒交織出絕美風景

以上是東眼山官網的介紹 真的今天完全感受到這樣的美景

忽然感覺天色的雲往這邊飄啊…這快點下山比較好

跟上山的時候感覺有點不同    雖然林相有點像

整個步道的安排在下山的沿途比較沒那麼好了 有階梯但有更多的石子

就在這一張照片之後 烏雲帶了來毛毛雨

即使太陽依舊高掛著 但是雨絲一滴一滴的落下多了點朦朧美

不過我們運氣相當的好 雨是在我們幾乎到達餐廳的時候才變大

在大雨中如果還在步道上的話相對就危險了啊     因為石頭本來就容易濕滑

這真的是美景….即使與一直下著但遠處的夕陽正是最美的橘黃色

這時候的山上看到的彩虹應該是壯觀吧?

走道入口出開車時候 剛好看到這景色

可惜手機無法拍出這種美的千萬分之一

那火紅的太陽圓圓的一顆就在那山頭上    準備要下山囉….而我們也該下山了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