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拾米屋 老米倉新風格 咖啡巧克力精巧搭配
趁著萬豪調高Aloft的等級之前…又用點數換了房間 來北投住一晚
其實Aloft所在的位置其實看似偏僻 但其實交通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方便啊…離北投站還挺近的
在check in完畢後 就出門探索一下北投站這裡有什麼有趣的店吧…
這天來到的是拾米屋 是老米倉…有歷史有故事的地方喔
這是躲在捷運軌道旁邊小巷子的米倉…真的很好拍…
一進門這裡是一個小小的庭園 滿滿綠意的空間超舒適
轉個身…看看這建築上那歲月的痕跡…
老房子吸引人的地方就在這裡了…這種時間刻印在建築上的印記 不是人為輕易可以創造出來的
拾米屋在自己的臉書專業上貼了一些關於北投穀倉的歷史資料
簡單的說…北投一度是北台灣種植蓬萊米最多的地方 所以有不少的穀倉來保存
話說 原來台灣人早期食用的是在來米比較硬一點
日治時代日本人把他們的米帶過來經過了試驗改良的越來越好吃 陸續取代了在來米…就是我們常見的蓬萊米
北投地區於二十世紀初漢人大量移民帶來較高之農耕技術,開始由平埔族漁獵游耕,漸漸發展為較高收成之農耕作業。
早期的穀倉台灣到處都有 但在1960/1970年代後 台灣農業漸漸式微
民國85年內湖穀倉拆除之後 台北地區保存完整穀倉就只剩北投穀倉
北投穀倉興建於昭和十一年(西元1937年) 現址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大同街153號
除了單純的儲存米之外 在二戰發生的時候穀倉也成為政府彈性配給公糧 很特別的功能 在光復初期這樣功能也繼續沿用
北投穀倉於民國89年指定為直轄市古蹟 指定古蹟本體儲倉庫與機房外還包含碾米機具與中央輸送帶
北投穀倉建成以來(西元1937年)至今也僅七十餘年 之所以能夠被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非年代久遠
台灣自先人開墾以來一向以農業為生 春耕夏耘秋收與冬藏為農業社會人民生活的最佳寫照
但慢慢的農耕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社會 穀倉也漸漸失去碾米與貯藏的功能 北部的各個穀倉紛紛的被拆除
只留下北投農會穀倉聳立在這片平原當中 為台灣北部農業發展歷史留下見證
就這樣…在歷史建築中喝咖啡吃甜點…人很多喔…真的想來要打電話過來預約…
在吧檯的座位是沒有低銷的 其他座位低銷則是一杯飲料
整間餐廳最厲害的就這個牆了 說這是網美牆一點都不為過啊
如果人比較多的話 服務員會請你在這板凳上坐一下 但是啊…這裡真正的功能真的是拍照…一定要來一張
這個小桌子上是販賣區…有咖啡也有酒
一進門就會遞上菜單 這一間拾米屋只有賣飲料跟甜點還有巧克力而已
如果想要吃飽的話 這裡是沒有提供餐點的…拾米屋有另一家叫做拾米屋To Go有賣…在新北投站附近
我們因為很餓…近來看到菜單…就起身離開跑去吃附近厲害的牛肉麵啊
北投-吳家牛肉麵 牛筋入口即化牛肚Q彈好口感 超好吃牛肉麵店
我其實注意到比較多的是巧克力大賽…世界盃銀牌…就衝著這厲害的頭銜…我點了巧克力來配咖啡
這一氣泡冰咖啡…服務人員說…這咖啡的濃度比較高 不能加糖 我個人是覺得好苦啦…
這一杯是巴西 我因為想吃厲害的巧克力…點了套餐…不過手沖就只有這個囉…沒得選
這是搭配巧克力的風味所選的 感受一下
這巧克力就真的三個小小的…小小的…一開始看到會有點失落…這樣200元喔
不過啊…這個三個都是有得獎的…而且後來想到Godiva的巧克力也沒有比較便宜啊…
一邊吃的時候記得要看一下這個說明書喔
茶與酒入巧克力…真的很好吃….入口的巧克力香 但是隱約的茶酒慢慢的在舌頭上蔓延…
用這樣的美好組合做結尾 還不賴喔
拾米屋 112台北市北投區大同街153號1號倉庫 02 2892 2800
開放時間:星期六日12:00–20:30 星期一二三四五12: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