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AZUMA東居酒屋 日本人也愛的空間

azuma01_thumb 新竹-AZUMA東居酒屋 日本人也愛的空間

開了一整個下午的會 差點被抓去應酬

一整個星期終於結束了 明天又要飛了 在飛之前來吃找個東西吃吧

又來到關新路這裡 這裡餐廳真的很多    本來想吃Omaya麻藥瘋雞但要排一個小時多也太誇張

決定來吃居酒屋了 哈哈事在日本吃不夠嗎? 都回台灣了還吃居酒屋

不過說的也是喔 我好像還真的沒有在台灣吃過居酒屋的

東 居酒屋    從外面的裝潢非常的低調    但木門跟門簾就讓人覺得日式風味濃

這門口有一個大大的紅色燈籠啊   

大紅燈籠高高掛啊 這裡是居酒屋喔    沒有老爺裡面也沒有妻妾成群  

空間很簡單 這牆上掛了各種的魚    備註了各種魚的日文

記得每次在日本吃東西 只要遇到了各種魚類就會來一個日文教學

只是每次吃完立馬忘記    永遠只記得那幾種..

通常日本料理餐廳 重點不是賣餐啊

因為賣酒賺的錢更多    所以只要能擺酒的地方都放了酒啊

獺祭    真的太紅了 這麼大的招牌掛在店內

只是獺祭在台灣售價真的很驚人啊

一瓶750ml的二割三    在這店裡面要價5400台幣啊    有夠貴的

隔壁的日本人問了問就不點了…是啊!!! 我也不想點了

整個店裡面其實還挺舒適的 空間很大而且還有好幾間包廂

這店裡面挺多日本人來的    在包廂裡的日本人真的很嗨    我們每次跟日本人吃飯也都這樣       

酒單菜單的部分中日文都有   

我真的不會點菜    亂點一通

首先上來一小分招待的    川燙的秋葵加上點柴魚片

清清爽爽的一份小菜    秋葵很顧胃所以在日本餐廳常常吃到

這幾年台灣餐廳也挺流行的 最近連老媽都開始弄了    很簡單就可以處理好   

紫洋蔥    加上柴魚片    這一份是生菜沙拉

在日本真的很常吃到這一道菜啊     因為有青翠有爽口

真的很清爽的一道    但我覺得可以在燙稍微熟一點這樣再軟一點嗆度也在更少一些

生魚片 這生魚片就這樣囉    反正只要新鮮就好吃   

不過搭配生魚片的芥末是現磨的啊    好讚吃起來有嗆但不太多

而且也有紫蘇葉 搭配著生魚片跟芥末一起    口感爽度很棒

 

 

 

烤飯糰….我們本來要點蛋包飯的 沒想到這裡竟然只有蛋包麵….

點了梅子飯糰     這三角飯糰烤的還不賴

外面有烤的焦焦硬硬的    加了點醬油但吃起來不鹹只是不單調

整個飯糰真的有夠簡單的 有那個二次大戰時候的簡易版飯糰的FU

裡面就包了梅子 雖然是在新竹的餐廳但那梅子的鹹度有日本的真傳啊

等我們飯糰都吃完了 湯來了    這個服務就有點兩光了

本來飯糰跟味增湯是一套的    本來就是吃飯糰容易乾所以要搭配湯一起

這湯還算不賴喔 裡面雖然只有幾小塊豆腐

但是味增味道濃郁但是又不太鹹    如果跟著飯糰一起來就真的很讚啊

這個炸物就真的很棒了     雖然看起來好像粉有點厚

不過我覺得炸的還不賴 因為看起來熟透但是一點都不油膩    不過很燙吃的時候要小心

這雞肉真的很嫩還保有很多的肉汁 軟嫩好吃用個炸雞塊當結尾還不賴喔  

在廁所看到這一張告示…

之前因為日本東北大地震引發了許多日本進口食品有輻射溫染的疑慮

所以這張告示大家所有店內進口的東西    是來自於關西四國九州北海道

只是…這告示…為什麼…要貼在…廁所裡呢?    哈哈

AZUMA東 居酒屋    300新竹市東區關新路53號    03 668 6918

新竹-博多一幸舍豚骨拉麵 湯頭怎麼了?

明明過去幾個星期我都在台灣啊? 怎麼感覺好久沒有寫新竹竹北美食的文章了?

這天本來想吃的是一樣在關新路日光公園旁的魚鮮會社     不過不給訂位不想排

四月的天氣忽然變了果真是春天天氣就跟後母的臉一樣的多變     所以吃熱呼呼的拉麵吧

博多一幸舍 這拉麵店來到新竹也幾年了 不過我一直沒想去吃

可能是因為太常去日本了 日本拉麵隨手可得     所以台灣的拉麵店對我的吸引力不大

博多一幸舍    

不知道怎麼搞的     手機的顏色拍起來就是怪怪的

整個店裡面用了很多的木頭元素去裝潢 所以感覺挺有日本的風格

當然啦 那是木頭的菜單還有日式風味的招牌加分不少

既然是九州博多來的 那當然是要帶給全世界豚骨拉麵囉

豚骨拉麵是九州最厲害的拉麵     一蘭跟一風堂都是從九州發跡的豚骨拉麵連鎖店

整個台灣只有兩家分店    一家在新竹一家在竹北

是怎樣…新竹人真的這麼愛拉麵還是新竹人看到拉麵就排隊比較不挑? 哈哈   

吉村幸助    這是店主人的名字    店主人看起來挺年輕的

這拉麵是平成16年才創業的 到現在也不過10年的歷史

超大燈籠 就是這個FU啊

這裡的點菜方式跟一蘭拉麵相當的類似阿

給客人的點菜單上面有許多地方讓客人選擇

湯的濃度麵的硬度要不要加香油要不要加蔥     都可以客製啊

拉麵冠軍….厲害喔

不過老實說我很怕日本拉麵到了台灣就變調啊

之前吃台北的一風堂拉麵 我覺得一點都不怎麼樣….雖然排隊的人還是很多

店家的位置老實說不太大 因為要放好多的調味料罐子     隨便數一數應該有七八個罐子

加上大蒜跟壓大蒜的夾子     桌子的空間變得很小 還好只點了拉麵

有沒有 就是這個FU

日本的居酒屋就是這個樣子 用木頭板子寫上各種的菜色

加上點絕對日本味道的布簾裝飾 一整個彷彿置身菜日本街頭的居酒屋內啊

黑拉麵    這整碗拉麵端上來湯頭都是黑的

因為加了很多的芝麻所以顏色比較黑 但是味道非常的香啊

黑拉麵裡面沒有木耳     用豆芽菜取代了木耳

但我喜歡豆芽菜在拉麵裡的搭配 清脆的口感很爽口

這叉燒是一大片薄薄的    煮得非常的軟肉上的油花也不太多所以吃起來不膩   

這湯頭很濃郁     跟基本豚骨拉麵一樣濃郁到讓我覺得有勾芡的感覺     當然喝起來很過癮

這湯頭….我覺得有點怪

因為日本的拉麵都偏鹹 所以我們在選擇拉麵湯底鹽分時候 都選擇無或淡

但怎麼這一來整個拉麵的湯頭味道這麼的淡    顯然鹹度真的不太夠

吃起來有拉麵的感覺但是沒有拉麵的味道     想吃拉麵得到一點溫暖的那種暢快一點都沒有

這樣的結果到底應該怪店家還是怪我們自己啊?

個人是覺得讓客人選擇湯底的鹽分量當然很好     但是如果選完了卻失去了原本拉麵的口感

對於客人來說沒有很公平啊     畢竟是拉麵所以不管客人怎麼選 店家應該保證一定的水準的

不然起馬上讓客人知道    選了無鹽或淡的湯底味道可能跟日式拉麵差距頗大

基本的豚骨拉麵    這湯頭就正常多了

裡面加了青蔥木耳跟叉燒     湯頭相當的濃郁

那濃郁的程度真的有感覺像是要勾芡了啊    這樣到底是要說他料好實在還是加了什麼啊?

這麵條煮的還不錯喔     這裡用的是細麵

麵條的硬度可以按照客的需求調整    吃起來的Q度相當好   

這細麵條也是我們在日本大部分的拉麵店會吃到的

這麵條好吃但是對於湯頭的味道     這一碗跟前一碗一樣的讓人失望

果不其然…..之前在一風堂遇到的問題這裡又遇到了

以後應該不會再來吃博多一幸舍了. 但是下次去日本如果看到本店    我會去比較一下

吃飽了 來去Cama買杯咖啡吧!!!

博多一幸舍拉麵 新竹店

地址:新竹市關新東路256號

電話:03 577 2700

新竹-Pane e Vino義大利麵 義大利主廚的好料理

如果沒有記錯這家餐廳應該在一年多前就有人找我來了 不過因為忙沒有餐與

這次在跟廠商的午餐約會來到這裡 也沒有時間去查評價如何 自己試試看囉

聽說這餐廳是由義大利的主廚掌廚 所以標榜的是好吃道地的義大利料理阿

整個空間不大 裝潢倒是做得挺有味道的香蔥風格的文化石搭配上有特色的吊燈

黑色白色的顏色搭配相當的有特色

看這菜單 嗯還不便宜呢 這樣的價格我得好好吃吃看

基本上400起跳的單點在新竹絕對排的上前幾名

這樣的價位怎麼可以隨便給一個水喝呢? 這裡的礦泉水標榜都是進口的

所以水資要每人60元 可以選擇Sparkling或是Still

礦泉水是義大利進口平常是貴族才喝的品牌啊 不過平常人絕對喝不出來

只能說有sparkling跟still可以選擇 就讓人有置身國外的感覺了

不過說起來也是很精緻啦 每一張餐巾上面都繡了餐廳的名字

當然這樣東西不會更好吃啦

只是可以感覺這餐廳想要呈現出一種相當高級的質感

沒多久那胖胖的義大利主廚就出現了 真的很有廚師的份量….

每一張桌子上都擺了這個 這可不是裝飾品啊

這是可以吃得而且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有點像是餅乾但又更脆了點

首先是麵包 這看起來就很對我的口味啊

考得酥脆的外皮有濃郁的麵香 脆脆的口感讓人咀嚼有味

淡淡的鹹度真的是允指回味啊 這可以放在單點菜單裡面了 因為我會買哈哈

沙拉很基本 但是因為醬料調的還挺不賴的

我覺得應該是以油醋醬為底加了一點點的蜂蜜 所以吃起來甜酸組合剛好啊

海鮮燉飯

我很愛吃燉飯所以我們點了燉飯來分享 看這個分量其實還蠻夠的

這裡的燉飯很義大利味道啊 也就是那個米心還有點硬硬的口感

我覺得這樣的口感也挺有特色的 而整體的搭配我覺得相當有水準

海鮮食材也不少如果一個人吃一份應該很飽

老實說我真的還挺想念這裡的燉飯的 因為色香味十足啊

披薩 我本來想說這一個披薩小小的沒想到跟連鎖的披薩一樣大

當然這批薩是手工的 吃了手工披薩之後就不太能接受連鎖披薩店的機器披薩了

其實手工披薩就是吃麵皮的那種原始麵香與口感啊 真的跟機器做的很不一樣

而且這裡這批薩的味道台灣人一定很愛 雖然有滿滿的起司

但是因為這火腿並沒有太鹹 而且我覺得加了一點點甜度的調味料去處理

所以手工披薩最容易發生的問題-鹹度 在這裡完全沒有發生

好的口感適度的鹹度還有起司火腿的組合 真的讓人一口接著一口

當然濃郁起司的東西總是很有飽足感啊 所以每個人吃了兩片就已經撐了

我們雖然點的東西不多 但是我們都相當的飽 當然也很喜歡這裡的口味

最近又來了兩次Pane e Vino  這裡的東西真的很好吃啊!!

這個墨魚燉飯一整個超級特別  雖然一邊吃整個嘴巴牙齒都黑到爆

但是那口感真的很棒  用了進口米做的燉飯相當的Q

非常剛剛的口感   吃起來保有燉飯的Q彈彈性  但不會感覺到義大利米的生

我常開玩笑說  用聞的會有點像是肉粽一樣的香氣  真的是啊

不過那味道還多了點大海的鮮味啊   整體超Q超好吃

前次一起來吃的朋友一直說這裡的墨魚燉飯可是打敗了黑米呢?

信義-黑米 墨魚燉飯真的太銷魂了啊!!

只是這照片還真難拍…一整個黑

在來一份最基本款的義大麵    白酒蛤蜊義大利麵

麵條剛剛好的熟度    剛剛好的味道    其實在這裡感覺就沒有多麼特別了啊

這裡的甜點也不錯   布丁提拉米蘇都不賴     不過沒拍到照片

這一份則是最義大利式的甜點    Cannoli是西西里經典的傳統甜點

這真的是很特別的一道甜點    餅皮吃起有餅乾的口感內餡是起司

上面加了一點點的檸檬皮    清淡的檸檬香氣一起吃下    非常特別又好吃啊

朋友說這一家的老闆很有個性 所以所以是他們辦公室的拒絕往來餐廳

不過在我們到訪的這一個中午 倒是沒有發生什麼怪事

而且我這次在吃完飯結帳時候還跑去跟他聊天

感覺挺有趣的一個人   說要拍照還特別擺Pose啊!!

很滿足的一餐        來自義大利的主廚帶來最義式的料理    非常享受的一餐

Pane e Vino

地址:300新竹市東區關新路61號

電話:03 578 8381

新竹-Warm窩輕食 環境不錯但食物不合我胃口

放假了放假了    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吃個早餐了   

這一天的天氣變好了阿    雖然風一吹依舊感到微寒但是太陽暖暖的

這樣的天氣不出門太可惜了是吧

這天來到了關新路這裡    現在這一個區塊發展得相當快速阿很多高樓

日光公園的四周大樓樓下也開了許多的餐廳    來這裡吃早午餐相當的適合

這天來到的是Warm窩    從外面看請起來裡面暗暗的

不過這餐廳的大門是落地玻璃    從裡面看出來應該很不錯

 

一進門就是這樣讓人開心的畫面    簡單的牆面裝飾著幾個紅酒盒子

一台自行車恣意的停著    陽光灑下溫暖的帶來了影子讓整個畫面變得豐富

整個空間還蠻大    挑高的空間走的是工業風黑色油漆但是可以看到明顯的裝潢輕鋼架

很簡單的設計但是風格還挺有特色的    木桌搭上了紅色黑色的椅子相當搶眼

在櫃台後方還放了些酒

吧檯內的員工非常的忙碌阿    這裡也是他們的作業區

大片窗戶啊    外面陽光燦爛感覺相當的舒適

很不容易拍到這照片啊    我是等到客人都走了新客人來的的空檔拍的     很舒適啊

這裡賣的是早午餐套餐     選擇還蠻多的

裡面是甚至有一些中式改良的

來杯咖啡先….這套餐就是一杯咖啡跟主餐     咖啡就這樣   

我點的是蛋沙拉三明治

這三明治的麵包烤得不多    蛋沙拉的味道普通

不過因為這一份有四個三明治    份量是足夠的         

整份餐點東西其實還不少

有沙拉    這沙拉感覺好像加了一些芥末吃起來有點嗆

培根跟香腸的味道還不錯    煎得沒有太油

幾片的水果     中間那是紫米粥    紫米很Q不太甜相當的好吃

這一份式鬆餅套餐    整個組合不太一樣

有鬆餅炒蛋沙拉    看起來挺普通的

一切都還不錯    不過當我們吃到比利時鬆餅的時候     我傻眼了

我沒有吃過比利時鬆餅也不知道比利時鬆餅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啦    店家有不斷的解釋比利時鬆餅的不同    但是我的味覺直接告訴我    這….

整個鬆餅很硬    有起司的味道    但是吃起來位於嚼蠟啊

失望失望失望    跟服務生反映了後他說要找主廚來說明

可能因為主廚很忙    所以服務生又來跟我說明一次

他完全沒有注意我是用很難吃這幾個字形容我的感覺….不管怎麼得特別

我的感覺只有很難吃….   

好啦!!!我承認啦    可能是我味覺今天不中用感覺怪怪的啦

店裡面的客人還蠻多的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的點一樣的比利時鬆餅套餐的喔?

把照片編輯成黑白對比的老照片    超有FU的

這店的二樓是很大的兒童遊戲區     也有桌子所以大人在吃小孩在玩這空間真的很大   

好了….就這樣    下次不來就是了    哈哈

Warm窩輕食

地址:新竹市300新竹市東區關新北街153號

電話:03-579-8877


檢視較大的地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