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大唐溫泉物語

過年期間真的有夠冷的,又下雨,真的讓大家都覺得很失望,長長的年假就這樣泡湯了。所以就泡湯吧。

這次泡湯的地方是八里的大唐溫泉物語,聽說是八仙樂園這個集團,去日本大江戶取經之後,回來模仿設立的。因為去的時候是天已經黑了,沒有辦法看清楚這個樂園的外觀,不過依稀可以看到「大唐」的感覺。從一踏進大廳開始,這裡所有的裝潢,用仿古風,想要重現以前大唐盛世的時候的風景。所以走在裡面,是蠻有趣的風格。另外很有趣的還有,遊客在裡面都換上了浴衣,所以大家可以比較融入這裡的裝潢,像是過去來的人一樣。

不過這裡畢竟是泡湯的地方,所以還是要泡個湯,這裡跟其他的溫泉勝地一樣,有湯屋,有大眾池還有裸湯區。根據網頁上表示,這裡的湯可是真的,從地底1100公尺挖掘出來的,可是黃金美人湯,算是碳酸氫鈉泉。泉色呈現輕微的黃色,唯鹼性但無臭味,因為碳酸氫根離子含量很高,所以特別的滑,泡起來更舒服,對皮膚很好,就算是長時間浸泡也都OK。其實也是,如果泡在溫度40度左右的池子裡面,真的超級舒服的,不會太燙所以泡的很久也不會有快要腦充血的不舒適感,而且手腳不會皺喔。不過這次又不小心泡了溫度稍高的泉池,結果造成了身體超級癢,我想以後可能還是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整體來說,這是一個很有創意,也算是有主題特色的景點,裡面不只裝潢還不賴,其實園區裡的園藝造景也不錯,只是因為去的時候天色已暗,沒有辦法看到,但是隱約可以覺得廠商的用心。不過服務上,我想可能再加強一點會更好。

PS1:這裡的票價有點貴。

PS2:這裡的食物非常的普通,千萬不要點菜單裡面的小菜,因為看到你眼睛應該會掉下來。

淡水-渡輪與老街

淡水,很近又很遠的地方,明明交通就很方便,我竟然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去了。說,老實本來這次也沒有打算要去的,只是在逛完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忽然發現時間還早,車子開阿開的就到了渡船碼頭,既然來了,乾脆就來去搭搭渡輪,順便去淡水街上找找有沒有什麼好吃的填填肚子,同時也一邊等人,這樣的安排看起來是恰恰好的。

現在的渡輪已經很好坐了,不像以前的又舊還會冒黑煙(忽然好像透露了我的年紀),所以現在搭船真的是享受。這天的天氣雖然陰雨綿綿,不過還好沒有起風,所以即時搭船在淡水河口,但是也不是太冷。沒有霧氣的時候,不管看淡水岸邊,看八里的觀音山或者是看紅色美麗的關渡大橋,都很清楚,也都很美麗。其實這也是我喜歡搭船的原因,記得之前在紐約在舊金山在西雅圖每一次搭船到岸邊的小島,總是一種美麗的饗宴,能夠在船上吹著海風,欣賞著美麗的城市天際線,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當然啦,如果天氣冷一點,海風會讓人凍暈的。)

淡水河的兩岸,淡水與八里,真的是兩樣情,一個有捷運岸邊滿滿的人潮,一邊則是開始開發的小地方,現在可能可以靠著64號快速道路變發達。在渡船上,眺望兩邊的風情,更有不同的感受。

淡水街上,人潮滿滿滿的,似乎每一攤都有好料的,鐵蛋、阿給都是好料的。沿著河岸,景色也很多變,難怪很多人喜歡來淡水看風景。可惜這天的天氣不好,時而陰雨時而霧起,不然我相信人潮更多。沿著岸邊來到了星巴克,哇,這個位置也太好了,前面廣闊的河面加上對面的山景,我想在晴天的傍晚,美麗的夕陽一定讓人心動阿。(這樣是下次還要來的意思嗎?)

有機會,在晴天的時候一定要再來,再來搭渡輪,再來享受美麗的淡水河景。

後壁-烏樹林五分車

剛開始提到烏樹林,我還一度以前是桃園的員樹林。原來是以前是台糖的糖廠阿。小時候住在雲林的時候,附近就有台糖的甘蔗園,所以也會有小火車負責運送甘蔗的。現在因為糖業已經有點衰退了,所以台糖把許多的糖廠改成休閒園區,每一個都很有特色,而烏樹林就以五分車聞名。

所謂的五分車,就是火車的軌道是一般國際標準軌距的一半,這也是台糖小火車的標準軌距。現在每一個小時都還有火車行駛,行駛在以前運甘蔗的路線,不過很多地已經不再種甘蔗了。所以在沿途導覽的小姐,一直在介紹兩旁種的新植物。老實說搭這種小火車,感覺比較重要啦,也不是要講求快,也不是要去哪裡,就是一個感覺而已,不過不管大人小孩都很開心。

整個烏樹林五分車的終點也很有趣,是一個有點像是小吃街的地方,聽說是當地人知道五分車到了這裡車頭要轉方向,所以會讓遊客下車,因此他們在這裡擺攤做生意,客人只有搭著五分車來玩的遊客,而大家也很厲害,趁著短短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每個人都買了吃的喝的,把自己餵的飽飽的。

有機會一定要來,坐一下這裡的火車,運氣好的話,可以坐到蒸汽火車頭拉的喔。

七股-鹽山的故鄉與黑面琵鷺的偶遇

記得在流浪貓去英國流浪之前,我就說要去他家拜訪,那個台南的七股海邊,結果他已經出國了半年多了,而我也才在這個過年的時候,因為北部每天下雨來南部避寒的時候到了這個每年以黑面琵鷺聞名的海邊城鎮。

現在還是黑面琵鷺的季節,雖然好像已經是末端了,但是在過年的時候來到七股海邊賞鳥的人還不少。只是海風大了點,其實黑面琵鷺沒有因為太冷而離開,人們卻因為南部難得的寒流也包的緊緊的。

我覺得我應該是眼睛不好吧,從那望遠鏡頭看過去,看到了一群,有黑色長長的嘴的應該就是是吧,不過怎麼大家都說只有兩隻。不過沒關係,不管幾隻有看到就算是有收穫。

這天的天氣不好,天空灰灰的,記得之前流浪貓回七股的打鳥記裡面,在藍天陽光下一群群海鳥的足跡,不管是不是需要保護的黑面琵鷺,總是這麼的美麗。(請參考七股候鳥過冬)

來到七股,除了看看鳥之外,我想更多人來的是這裡的鹽山。因為以前這裡的台鹽的鹽場,後來因為太多人想來鹽山看一下,所以這裡有了鹽博物館,也有了固定的鹽山。聽流浪貓說,因為現在沒有固定在產鹽了,所以這裡的鹽山,有一部份已經變成假的鹽山,為了要滿足大家對於鹽山的喜愛,所以特別堆出來,其實已經有一部份不是鹽了。其實從外觀看過來並看不出來,不過這不重要,這座鹽山還是吸引了很多人來。

本來以前鹽山是白淨的,不過現在這座鹽山是灰色的,呵呵,可能太多人來爬了也帶來了灰塵不過沒關係啦,對大家來說,來這裡吹海風看海景,爬爬鹽山已經足夠了。

鹽水-台灣詩路

這是鹽水新的景點,台灣詩路。在鹽水最新的旅遊景點上,已經把這個點標出來了,我想以後應該會有越來越多人來這裡。從鹽水市區往南邊開,不用多久就可以到了。

這個地方是鹽水當地人士想要透過台灣詩詞的美,來重現鹽水的文史風情。算是社造的一個成果,由月津文史發展協會主導完成。整個台灣詩路全長150公尺,其實不常,將早期的台灣詩謠用陶片燒成,鑲在牆上。許多的詩記載了台灣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屬於台灣人的內心感受。

在詩路的入口一進來,就會看到兩棵很大榕樹,是情人榕,在榕樹旁的涼亭乘風休息是非常好的休閒;詩路的兩旁重滿了木棉樹,可惜來得早了,不然如果滿滿的木棉花開,火紅的木棉將讓整個詩路滿滿南台灣的熱情。除了木棉之外,整個詩路園區還種了一堆花,春天有木棉、風鈴,夏天則是蓮花、紫薇,秋天有美人樹花、山芙蓉,冬天為波斯菊與向日葵,每個季節來都有不同的風情。

這麼多台灣詩詞,唸起來非常的美,裡面還有幾個熟悉的作者,像路寒袖阿,所以即使對於詩詞沒有研究的我,也可以入門欣賞。

這裡算是新的景點,兩旁還是農田,十分有南台灣的特色,我想過一陣子如果周遭的步道完成,可以讓整個景點更豐富。喜歡台灣文學的人可以來這裡走走。

鹽水-銀鋒冰果室

這然有這麼多的小吃,當然每一個都要試試看。銀鋒冰果室,嗯,聽起來就很有特色。這裡最有名的是月見冰,就是那個打顆生蛋黃的冰。本來我也對這個看起來有點小噁心,吃起來可能也有腥味的吃法存有懷疑,不過因為整晚冰的料很多,滿滿的紅豆加上煉乳,跟著生蛋黃攪拌後,其實大部分的生蛋黃已經看不到,再加上滿滿的冰,這樣的溫度也讓生蛋黃沒有那麼怪,吃起來味道非常的好。

這天天氣超好,加上元宵節吧,所以行人非常多,本來想要再嚐一次的不過看到外面排隊的洶湧人潮,實在是懶阿,不過這個號稱月見冰的創始店,真的是相當有特色阿。

PS:銀鋒就位在八角樓旁邊喔。

地址:台南縣鹽水鎮中山路4巷1號

鹽水-胡家豬頭飯

到鹽水,要吃啥呢?意麵,是阿,意麵是鹽水的特產,不過今天沒有吃,呵呵,今天吃的是豬頭飯,這個光是名字聽起來就夠吸引人的東西。不過到底豬頭飯是什麼阿?聽說是用豬頭的滷汁去煮飯,所以其實就是飯。米是用在來米,跟我們平常習慣吃的米有一點點不一樣。

豬頭飯端上桌的時候,有一點點傻眼,真的就是飯耶,不像爌肉飯,或是排骨飯,有一個主菜,真的豬頭飯就是一碗飯,什麼配料都沒有。老實說吃的時候,真的是不習慣阿,因為在來米煮起來真的是粒粒分明阿。不過當然既然是鹽水的小吃,一定有特別的地方,雖然是一碗飯,不過因為是用豬頭滷汁去煮的,所以是有微微的香味的。搭配起各樣的小菜,很好吃的。喜歡嚐鮮的人,可以嘗試一下。

PS:聽說很多鹽水人把豬頭飯當成早餐。

PS:胡家豬頭飯在點心城裡面,這裡面還有兩家很有名的意麵,老是大排長龍阿。

鹽水-古鎮巡禮

 

說到鹽水,對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一樣,就是每年元宵節舉辦的鹽水蜂炮。不過我沒這個膽啦,也沒這個時間,所以當然不是參加了蜂炮的活動。只是來到鹽水這個古鎮,不看看這裡留下來的歷史遺跡也有點可惜。

說鹽水是古鎮,絕對不誇張,而且不只是古鎮,還是非常熱鬧的城市,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大家應該知道一府二鹿三艋舺,而在這三個地方之後的就是四月津,也就是現在的鹽水。因為鹽水位於曾文溪及急水溪,以前是鹽水港,這也是三百多年前能夠這麼發達的原因。

鹽水真的是一個小鎮,好像只有一萬多居民,所以平常人真的不多,只是一年一度的鹽水蜂炮,讓全台灣的人都把眼光注視在這裡,這個活動可以吸引十幾萬來而這裡一起瘋狂。

說起蜂炮,就一定要來參觀一下這裡的武廟,也就是關帝廟,武廟也就是蜂炮的主辦廟宇。武廟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基本上市鹽水商人的信仰中心,聽說是早期流行瘟疫,所有居民束手無策,只好求救關老爺,而關老爺降旨要大家在正月十五日以蜂炮驅逐,後來就演變成今日在元宵節時候大家都以蜂炮來慶祝,成了跟北天燈一樣聞名的元宵節活動。

 

除了武廟,這裡還有八角樓這個地標,八角樓就是八角形的屋面,在道光年間所興建的,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日本伏見宮貞愛親王駐守在鹽水並以八角樓作為營舍,後來還立碑紀念,現在在八角樓門前還可以看到。八角樓是一洞兩層樓建築,由福州杉及石灰建成,原本有三進,不過現在只留下一進了,還是有點可惜。

鹽水還留有早期的天主教堂,不過這個教堂很有趣,是走中國風,整個建築的模式跟其他的天主堂完全不一樣,中國的建築風格搭配著天主的精神,嗯,早期的天主教為了要融入台灣社會,還真是用心阿。

月津港已經整治好了,旁邊的橋南老街算是新的景點。橋南老街就位在港口邊,算是最早的一條路吧,清代的時候,從鹽水通往南部其他鄉鎮的交通要道,所以在以前是非常熱鬧的,當然現在差多了。最近在社造單位的營造下,把有些沒有人住的房子做了一些整理,所以也吸引了一些人過來看。不過老實講,有點特色不足,如果能夠更彰顯出這裡老街的歷史情懷應該會更好。在老街這裡一定會看到泉利百年打鐵老舖,來這裡,你還會看到第N代傳人在這裡顧店,一個很有去的老先生,雖然你跟他講話,他一直都自顧自的說著自己的菜刀有多好用,連日本人也會買,完全不管你在問什麼,不過這個店在他的加持下,真的很有FU。有來的話,一定要來這一家。

鹽水鎮上其實不大,所以有時間的話可以用走的,挺有趣的。 

左營-餛飩湯

聽說左營的這家餛飩湯很好吃,所以在高雄簡單的停留,決定吃個餛飩湯再走。這個店就在公有市場的入口,很好找,因為開車經過就可以看到有人在排隊。湯很棒,餛飩料好實在,包了很嫩的絞肉,重點是碗中是滿滿滿的餛飩阿,吃一碗就飽了,在冷冷的天的時候,吃一碗,超滿足。

這店是在53年就開了,已經四十幾年的歷史了,嗯,好東西果真很多人賞識,所以才可以開這麼久阿。

高雄市左營區左營大路86號

新埔-日勝粄條

之前提過,因為住在新竹所以開始吃到好吃的粄條,之前曾經為了要吃粄條,靠著車上的GPS在新埔市區找了找,後來發現原來這也是找好吃的其中一招。

放假嘛,總覺得找東西吃很麻煩,想說就開車去新埔找粄條吃好了,打個電話找朋友一起去,結果從開車變騎車,當然啦,過年期間難得的好天氣,一路慢慢騎車去也不失一個好的運動,一會的粄條也會更好吃。

從家裡出發一路到新埔街上,大概要七八公里,其實不遠,一邊騎就一邊看有沒有什麼店可以吃的,嗯,台灣人愛排隊,有人排隊的店通常不會太差,所以就在日勝粄條前面停了下來。

還沒有進門,就在牆上看看大大的剪報,嗯,原來以前蔣經國來過,而且來過三次,這也讓這家店的名氣更加響亮,所以顯然是有名人加持,難怪生氣這麼不錯。不過從之前蔣經國來到現在也幾十年了,我想店家應該也是有持續把好手藝傳承下來。粄條炒的、乾的還有湯的,味道都不同,我想客家的酢料是最大的原因。除了粄條,還可以來點客家小炒,桔醬雞肉或薑絲大腸,每一種東西都讓你胃口大開。來到新埔,可以嘗試一下這家店。

日勝粄條:新埔鎮中正路329

   

尖石-錦屏美人湯

冬天要泡湯,去了苗栗泰安、還有北投,怎麼可以忘記所在新竹的尖石呢?雖然拒離去尖石泡湯已經很久,但還是要來介紹一下啦。

美人湯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錦屏村,其實附近也還有其他的,不過美人湯這個算是相對好的,特別是這個名字總是讓人覺得在泡完熱熱的湯後,好像皮膚就會變的跟美女一樣吹彈可破。所以對這家溫泉飯店的印象也特別深刻。

這裡之所以叫做美人湯呢?也是學日本的,在日本所謂的美人湯,只要碳酸氫根的含量超過每公升350mg,便可稱之為『美人湯』,而這裡,碳酸氫根的含量卻高達561mg,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完全可以自稱為美人湯,以這個日本的名字,應該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日本觀光客。

其實從住的地方去到錦屏,其實不近,但是總覺得在新竹泡新竹的湯,別有一番風味。如果是從外地來的人,我想把泡湯結合內灣小鎮的一日遊行程,應該可以吃飽喝飽看進美景,還泡了一身好湯。

PS:其實對美人湯比較有印象,是某一年的颱風,新聞報導美人湯的一部份房子被淹起來的大水沖掉了,也是美人湯就在河邊,其實天氣好的時候可以一邊泡湯,順便看一下水色山光,感覺還真的是不錯呢。

Be With You現在很想見你

 

其實這是一部好幾年前的片子了,只記得很好看。

整部片子算是一個愛情片嗎?算是吧,網路上把這樣純純的愛情電影,命名為純愛風的電影,這好像是日本電影獨有的一種形容,比較有名的片子還有「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

其實從劇情的安排,真的就是要表達人與人間最簡單真摯的感情,不管是愛情或是親情,而且這電影不像有些電影感覺灑狗血,搞的好像感情驚天動地的,只是很簡單的鋪陳,來說明兩個人注定要在一起。很棒的電影。

除了劇情以外,電影的場景,真的又一次的介紹了日本的美麗風景,加上好聽的主題音樂,整部電影看起來非常溫馨,難怪在日本的賣座這麼好。也因為賣座很好,後來還拍了日劇版。

PS:電影中有許多細微的安排,仔細看會發現編劇的用心。

——————————————————— 

佑司五歲時,媽媽澪不幸因病過世,留下了巧和佑司相依為命。臨終時,澪囑咐巧,要繼續努力生活,好好照顧孩子,她會回來確認的。沒想到就在一年以後的梅雨季節,澪真的回來了!只是澪失去了所有的記憶。巧和佑司面對澪可說是又驚又喜,三個人不可思議地再次共同生活。二度墜入愛河的澪和巧,二度重回母親懷抱的佑司,一切都是那麼的幸福美好。可是,六個星期之後,雨季即將結束,一切漸漸劃上句點,澪,再一次從巧和佑司身邊離開。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