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給台灣本土咖啡一個讚 阿里山咖啡王子 鄒築園

這幾年台灣咖啡慢慢地興起,  而在這麼多的台灣咖啡中,  阿里山咖啡逐漸竄出成為市場的新寵

鄒築園,  第一次知道這個阿里山咖啡品牌是在冠軍咖啡館興波咖啡,  後來也發現阿里山咖啡好像知名度比起幾年前高很多

中正-興波咖啡Simple Kaffa老宅新設計 文青網美都愛冠軍咖啡

前一個晚上是住在旁邊的金皮雕民宿,  吃完早餐就直接走路過來喝杯咖啡,  阿里山喝阿里山咖啡就是爽啊

其實在這前方,  本來都是茶園的,  不過老闆從種茶改種咖啡,  開啟了阿里山不一樣的咖啡之旅,  然後老闆成了人稱的咖啡王子

景觀咖啡,  哈哈,  其實在門口的涼亭喝咖啡是挺不賴的,  只是天氣冷,  熱咖啡一下子就涼了啊

不過能在這樣的景觀下,  品嘗在地風味的咖啡,  也真的讓咖啡迷的我了了一個心願啊

十大神農…這可是不容易的頭銜啊,  從種茶轉種咖啡是很多阿里山農民的經歷,  而鄒族園是其中的佼佼者

群山環繞的環境,  但還是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咖啡愛好者,  大家都知道這裡的咖啡很棒

庭院可以停不少台車子,  不過外面的馬路車子來往也不多,  所以不用擔心開車沒地方停車

幾乎是一開門就走過來,  但沒想到有人更早呢…不過店裡面還是很安靜,  整個環境很簡單舒適

大部分的桌子就沿著窗戶設置,  大片窗戶採光超好的,  外面的綠意山林讓人超輕鬆的…

真的是美啊…綠樹藍天,  然後有著紅葉的搭配

這些匾額…說多厲害有多厲害了…然後還有很多的小獎盃放在店內各個角落,  把一件事情專注地做到最好就是如此

三步驟….三種主要的咖啡處理方式,  日曬水洗蜜處理,  在不同階段咖啡豆子的顏色不一樣…也會影響咖啡的風味

看著專家沖咖啡是很享受的事情啊,  唯一可惜的是沒有遇到咖啡王子本人展現美劑

店內找到的書,  介紹台灣很多的咖啡達人,  這一篇介紹的就是這裡咖啡王子啊

杯子漂亮,  咖啡好喝…藝妓沒話說,  只是沒想到台灣也可以種出藝妓啊,  網路上也買得到

阿里山鄉公所認證/【鄒族原住民部落】技術合作

網站的說明,  濃郁沁鼻的清甜水果香氣與細緻花香調,  入口時甜滋滋的蜜蔗香, 柑橘香氣在舌尖上跳躍著…很好喝就是

鄒築園觀光休閒農莊  605嘉義縣阿里山鄉二鄰71號  05 256 1118

營業時間: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08:00–17:00

阿里山-大凍山 外掛頂湖步道 登頂展望佳

莫名的愛上了爬山這個活動,  來到阿里山也想來撿一兩個小百岳,  沒錯…也只能撿小百岳…

前一天因為行程排太滿,  放棄了一座,  這一天怎麼樣也要來一下,  選了位於奮起湖附近的大凍山

大凍山, 又名糞箕山/畚箕山,  位於阿里山鄉,  真的距離奮起湖很近很適合排在一起的行程, 海拔1976公尺是台灣小百岳之一

大部分的人登大凍山,  走的都是多林的路線,  網路上找到的地圖也都是從多林停車場出發的

因為時間關係想說爬完山要找個好地方看阿里山的夕陽,  所以選了比較好走的頂湖往大凍山的路線

1.多林登山口(北登山口):位於多林檢查哨, 公有停車場對面

2.頂湖登山口(南登山口):位於頂湖社區旁觀音石循產業道路可達, 登頂40~50分鐘,  真的喔,  快速可達小百岳的路線

從頂湖停車場這裡上完廁所,  看了地圖看半天有看沒有懂…那就直接上吧

結果走進來的是頂湖環狀步道的,  如果只是真的要走大凍山的人可以不用進來….

不過頂湖環狀步道也是很不錯的,  是個輕鬆愜意適合闔家大小一起來走的步道,  感受綠意與舒爽的微風涼意

頂湖步道的竹林也是有名的, 在竹林中穿梭彷彿李慕白會從某個角落輕巧的踩著竹林一路接近

整個環狀步道總長約2公里,  途中也是有不少可以拍照的點,  真的很適合走一下…只是啊…我們就已經趕時間了還走進來…哈

鐵達尼石…這個有像耶,  像是船快沉的時候,  只剩船首還浮在水面上…

如果要直上大凍山,  直接往觀音石走,  那觀音石後方的步道一路往上就可以看到指標了

防空洞…不過這些石頭可都是歷史悠久的

轉了一圈看到了觀音石,  我們要走的大凍山步道,  就在觀音石的後方

沿著產業道路一路上,  很快地來到這一個三叉路口,  往右走就是大凍山了,  直走…則是可以一路走到多林檢查哨

一路上就這樣,  產業道路路寬是車子可以上來的寬度,   但是無法會車就是了,  感覺從頂湖上大凍山不熱門,  人不多

海拔1700公尺有三角點…趕著趕著走到這裡竟然有點喘,  是怎樣…這麼弱…當然不能放棄啦…

結束了產業道路的一路上坡,  終於要轉進往大凍山山頂的步道了啊,  全長500公尺,  可是我一直走一直懷疑這距離不對

觀景平台到了,  終於…明明難度不高的,  但是趕著趕著整個人都覺得緊張了起來…這狗狗…在這裡午睡…我也好想躺下來

景色不錯喔…景觀好的小百岳讓人也有登高感受壯闊山景的大器,  而且才走了不到一個小時呢

山頂的景觀平台視野很好,  展望前方的群山真的很壯觀,  日出晚霞雲海…在這裡我都沒有看到,  但是山景壯闊

大凍山這裡沒有設置三角點啦,  太可惜了,  不過有設置了一木牌標識,  跟小青蛙的牌子

大凍山小百岳編號60,  高度1976公尺…

真的有點狼狽,  一直在趕路想說趕快上山然後趕快下山,  還要去看夕陽…全身溼透了…只剩下內衣…有點醜

山上真的舒爽的沒話說,  微風徐徐吹拂著滿滿汗濕透的身體,  真的是沁心涼的快感啊

也難怪這亭子裡有山友自己帶著茶具,  來到這裡一坐就是一下午,  名符其實的下午茶,  再愜意不過了

大凍山的景觀還不賴,  天氣好可以看到玉山山脈與塔山山脈

這是位於景觀平台旁邊的指標,  到多林2.5公里到頂湖停車場2.2公里…其實兩個入口的距離差不多啊

 

到山下這陽光也太美了啊…剛上山還擔心下雨擔心白牆,  在步道中感覺陰涼溼氣重

超美的陽光…這天的夕陽一定很美吧…是啊…立馬衝頂石棹來看夕陽…

嘉義東區-起風 阿里山下的喫茶室 給茶更多的可能

颱風過後的眠月線   相當的順利   感受了不同於都市喧囂的山林靜謐  沿著鐵軌直直走沒有難度   但沿途的林蔭景致讓人沉醉

回到了嘉義市區的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了這裡很紅的茶店   生意很好下午一點就要來啊

起風  這是2019年底才開幕的店家   主打台灣茶…不賣咖啡喔…老宅重新整修的店家

生意真的很好  客人真的是絡繹不絕的進來  整個空間的氣氛很好  重新整修但是保留了很多房子本來的元素  拍照是好看的

看了一下官方臉書  「起風時能給暖陽的地方。」

生活不時會揚起擾人的風   日復一日   偶爾會有些感到無奈無力   那時就來這兒吧  這兒風平浪靜

哇…這裡風平浪靜的…是啊…想要逃離生活的壓力與困頓   找一個讓人放鬆的地方

這房子…以前是大戶人家吧…整個庭院還挺寬闊的啊…感覺就是可以種花種草的

沒有太多很刻意的裝飾   但是這老房子的復古樣子還是讓人覺得很輕鬆   這裡的偉士牌好拍…哈

室內座位不夠的時候   在這庭院也設置了很多的座位…戶外空間簡易許多  但是其實還不難看

只是只是…要嘛天氣很熱要嘛午後雷陣雨…要座戶外還是有點辛苦的…

室內空間就真的很舒適啊…因為外面太熱不然就下雷陣雨…能在室內找到位置真的太過爽快

老房子的結構都沒有變更  但重新整修的相當到位啊…一進門就是櫃台   後方放了很多的茶…冰櫃裡面也是已經有很多泡好的茶

店內的服務非常的好…真的要好好的稱讚一番   一進門就很清楚的說明如果有需要等候的也給予清楚的說明

 

放了一些老東西  使用了白色的紗…帶著點韓風的感覺

這裡只賣茶…只賣茶…只賣茶…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其實一進門就跟大家說明了…但因為我比較晚進門沒聽到

所以點餐的時候又要點單品咖啡   哈哈哈哈   小小的尷尬了啊   不過也是啦…阿里山的茶這麼有名…專賣茶也可以很有特色也是時尚

牆上一個使用紙條貼成的心型…但其實這是一個特別日曆撕下來每天   這一個角落很是文青

這一個空間也很特別   又一台機車

地板…樓梯  磨石子地板…好喜歡這樣的空間  家裡早期也是這樣啊…

二樓…的榻榻米空間  沒有那麼好坐   一直聽到服務人員跟客人說明的…甚至也一直抱歉說只剩下榻榻米的座位

這是一樓   整個空間就是很舒適啦…外面太熱了裡面的冷氣讓人躲太陽…然後也躲了午後的雷陣雨

這裡的茶…都好好好好喝…我一直都是喜愛喝紅茶的…但是對於台灣的高山茶烏龍茶沒有太多的研究

但其實台灣的茶真的很有水準   而起風真的把台灣茶的特色表現的不錯

除了茶本身水準很夠之外   不同的茶搭配不同容器來裝盛   也讓我們有不少驚喜

起風  嘉義市東區興業新村40號  05 228 4688

營業時間  星期四五六日一1–9PM 星期二三 休息

阿里山-從未消失的眠月線 仙境般的存在

火紅的眠月線  剛開始看到有youtuber介紹這曾經被遺忘的一條鐵道時  就迷上那彷彿仙境的美麗景緻

然後就開始想什麼時候可以去呢…在經過了幾個知名步道的洗禮後…我們也把目光轉移到位於阿里山的眠月線了

說實在真的是相當的期待啊…不過暑假期間要能成行還真的需要提早準備呢

要提早訂飯店  今年報復性出遊在暑假期間達到了高峰啊…然後飯店的價位都不便宜…

此要要去眠月線  記得要去林務局的網站申請喔   在眠月線的入口處就有特別標示  台灣一葉蘭自然保護區  非經許可不得進入的

申請的手續不複雜  不過因為眠月線是很熱門的景點要去的人還不少  假日大概都需要抽籤

2020年8月  進入時並沒有任何查核許可證的地方  但是好像要開始罰了…所以還是先進行申請拿到許可證再出發吧

申請網址:https://pa.forest.gov.tw/  在裡面要選取 台灣一葉蘭自然保護區 進行申請許可喔

在一切的準備都就緒之後  就等著出發了…

從沼平車站開始   就沿著鐵路往前走啊…一路上都有樹木夾蔭不太曬的到太陽…走起來超級舒適的

更不用說阿里山這裡海拔有2200左右   本來就比平地低了15度了   八月的夏天白天溫度18-20  真的超級適合健行的

眠月線原名為塔山線  1913開始開發一直到1915通車  這也是日本治理台灣時代興建的鐵路線

這條鐵道從沼平往東北經對高岳西麓,然後轉向西北沿著大塔下,貫穿塔山山脈向北到松山西麓下的眠月「石猴」

全長9.26公里  原始的橋樑有二十四座隧道十二座(現在橋樑有二十一座、隧道十四座) 終點石猴高海拔2318公尺

大塔山這一段全部為岩層的山岳  貫穿大塔山的2號隧道(原始編號)  更長達414公尺工程十分艱鉅   就是大崩壁的那一區啊…

眠月線這名字取的也太詩意了  跟原來塔山線比起來  這滿是詩意的名稱也增添了大家想一探究竟的心啊

據說日本來興建鐵路的大師  在異鄉的夜晚因為思鄉而無法入眠  望著天上的明月  想著這樣與眠于月下的與大自然共處

就心血來潮的把這地方取作眠月  然後就這樣的流傳下來…具有日本風格的浪漫情懷也讓現代台灣人想望

據說當時坐了一首詩…斧斤走入翠微岑  伐盡千年古木林  枕石席苔散無蹤  鳴泉當作舊時音…但這首詩跟眠月線這名字好像沒關係齁…哈哈

夏天的下午山區常常會有午後雷陣雨   我們六點多就從阿里山車站出發了…一大早的山區真的空氣清新到讓人精神一振…

前一晚的大雨讓整個地板還停潮濕的…不過鐵道狀況很好還是很好走   不過畢竟是潮濕多雨的山區比較多濕滑的區塊   所以還是穿著止滑的鞋子

一早的林間真的很安靜   少了遊客的嘰嘰喳喳   反而林間的蟲鳴鳥叫聲讓人放鬆   一路上腳步輕鬆一邊走一邊拍照

很愜意的感受這清晨阿里山最美的眠月線   林間的霧氣一直很重很有仙境感

置身山林中真的很放鬆  沒有惱人的車馬喧囂  舉目都綠意盎然  清晨的阿里山真的讓人陶醉  所以…要多拍一些照片

超好拍的啦…這是最傳統

到達明隧道是讓人興奮的…因為前面的路段都是走鐵軌沒有什麼變化

這小黑…好像常住在這裡啊   在很多的人影片中都有看到他啊…

他在這裡很寂寞…但是真的很親人…大家都很喜歡  他在朋友的腳上膩了很久…真的很可愛的小狗狗

可以看到清楚山崩的狀況   從921地震開始   這路線受到影響封閉至今   不時的風雨襲來也真的讓這眠月線沒有復駛的一天

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阿里山車站那裏…好快啊這樣不知不覺也過了爬過到另一個山頭了

這明隧道裡面就有鐵軌   因為是隧道有遮蔽   這裡有不少的帳篷…

接下來這一小段就是整段路線最有趣也相對有挑戰性的…不過其實…也才30公尺左右…根本沒有難度啊

看起來就是曾經被地震大大的攻擊啊…整個扭曲變形   這一段的鐵軌已經看不到了…只看到隧道本身的鋼筋裸露

這裡超好走…在開始走之前是有擔一下心的   不過真正走了才知道台灣山林的這些前人真的太厲害…

不只有可以拉的繩索鋼筋   也有可以手扶腳踩鋼筋或石塊   走起來相當的安全…而且重點是…根本整段路線就很短啊

在另一頭拍的照片也很類似

人多的時候請小心但加速通過啊…這位大哥啊…我知道你想在你的妹子前面表現   但你們真的拍太久了…

然後你的那些妹子啊…都這把年紀了   是眼花了嘛…看不到有多少人在等著通過嘛

明明有不用卡住步道的地方可以拍啊…

整個明隧道就這樣備切成了兩半啊…

這些帳篷像是住下來一樣…感覺應該是旅行社常駐的帳篷   因為收拾的好乾淨啊…回程看到完全沒東西在裡面啊

從明隧道開始就有一連串的隧道   這也是整個行程中很有趣的地方

不過隧道長短不一  只是裡面都很黑   有些裡面真的路況不好積水…所以帶著頭燈過來相對安全…

爬到隧道上拍出美照吧…

謝謝好朋友先發難  帶著我們在這裡拍了好些好看的照片  濕滑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一定要小心

開始這…騰空鐵軌的行程…前後好多的橋梁真的很美…除了原來鐵軌上的枕木   在中間也放置了木板

所以記得腳要踩在枕木與木頭的交叉  會穩很多

鐵道不管是直的  還是彎曲的   帶著點神祕感的那種未知   超美的…

一座一座的橋樑走過   真的感受到當時建造橋樑的人…真的很偉大啊…光是這些鐵軌底下的枕木..從山下搬上來   這麼多這麼遠…

真的跟預計的一樣啊…接近中午時間那霧氣就飄上來了…整個仙境的氣氛爆表…這是迷霧森林吧…往前走去邁向未知

真的夢幻到了極點啊…空氣中的溼度明顯提升  是要下雨了嗎?   不過也因為有這霧氣的加分   讓我們感受了不同層次的美景

 

來到了最多人飛空拍機的22號橋梁了啊   這裡比較開闊   不過也真的很高…兩旁真的都沒有可以扶的地方請務必小心

我們都沒有懼高症   或者說我們也都享受著這難得的鐵軌行走經驗   因為人越來越多拍照得快速進行

真的是很好拍的地方…啊…我又穿了紅色出來…

回程又來到了塔山站   沒多久的時間這裡的帳篷已經一一的搭好佔據了整個月台   很多來這裡阿溪縱走的人會選擇在塔山這裡搭營…

不過也因為太多人在這裡住宿   這裡還有搭了簡便的廁所  不過說實在的對於環境已經開始有影響了…據說要開罰了…

整個路線真的很好走啊   先是有看到比我老的中年人團…在來就是國小團…來回走這麼久…沒有什麼坡度…

果真天氣變幻莫測啊…在22號鐵橋那裡感覺到雲霧繚繞   濕度上升有種風雨欲來的氣氛…一路回頭…然後就看到這雲層逐漸變厚…

在明隧道裡面滿滿的遊客啊…很多人自己帶著爐子食材來這裡煮   那香味四處飄散真的引的人口水直流的想吃

在一個又一個隧道穿梭   在一坐又一座鐵橋上穿越   整條眠月線真的是好美…而且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就可以征服…

很推薦一大早就出發   因為人少真的拍起照來好自在…

士林-Goodman Roaster日本人推廣阿里山咖啡

這次來住士林萬麗算是一償宿願啊…快速check in後去游泳池泡了水…然後就是咖啡時間了啊

沒那麼常來士林   所以照舊谷歌一下   找到了位於天母的Goodman Roaster   選這一家的原因是據說老闆是日本人

位於天玉街   距離天母最熱鬧的商圈有一點點距離   整個就在住宅區所以環境很清幽   外面不是大馬路所以沒有什麼往來的行人

但是生意還挺好的   顯然已經有口碑了   大部分客人都是專程前來的

天母這裡有很多的外籍人士   美國學校日僑學校都在這裡   也有好幾各認識的日本人是住在天母的…這各商圈非常國際化

是的…門口的報紙…老闆真的是日本人   不過這一天來並沒有看到老闆本尊

讓阿里山咖啡全球飄香   太有趣了…一個日本人在台灣推廣阿里山咖啡   伊藤篤臣

整個空間不大   只要就這一張大桌子   周邊還有幾張桌椅加上位置很怪的吧檯椅子…

 

 

裡面的桌椅沒有特定的樣式…有點隨興…這張復古的沙發很可愛

後方是辦公區…goodmans only…哈哈   然後還畫了阿里山耶   可見這店跟阿里山的淵源挺深的

用玻璃隔了一個隔間  裡面放了很大的烘豆機…這裡也是自家烘焙啊..

這司康…好大一個啊…挺好吃的喔   會先加熱再上桌

外酥內濕潤   就算不沾奶油或果醬都還不錯   不會太乾…上面的巧克力增加了口感與風味

看起來好厲害啊…

 

 

好看耶…這冰拿鐵…這樣的天氣不喝冰的真的很難啊…

阿里山的咖啡…自家烘焙的…阿里山是咖啡的新興區域…產量不大但據說風味還不賴

老闆特別推薦了…水洗的…喝起來有點像是茶喔…沒那麼咖啡感   日曬的反而果香氣比較明顯

這天有促銷豆子…點一杯咖啡不少錢   但是如果買一包豆子…這一杯就只需要50耶…好實惠

Goodman Roaster(阿里山咖啡)  台北市士林區天玉街110號  02 2872 6572

營業時間  每天11點-6點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