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扇形車庫 與火車頭的近距離接觸

其實我並不是要追著火車跑的鐵道迷  不過當在網路上看到在彰化有這樣一個車庫

這麼特別用來放置火車頭的   想說如果有機會來彰化一定要來看看  終於這次成行了—哇…12年前來過…好久了

扇形車庫就位在彰化車站旁邊  所以如果是坐火車來彰化的超方便的幾乎是一定要來的景點

這個車庫興建於西元1922年  花了大筆銀子興建成了

網路上說當時興建彰化火車站花了9000元台中火車站花了42000元  而這個車庫則花了70000元

那個年代蓋這樣一個火車頭的家  花了比蓋車站更多的錢…顯然這裡的設計建造比車站困難許多

之所以稱為扇形車庫  看了就知道  主要是為軌道跟車庫從空中往下看就像是一把展開的扇子

這裡主要的功能是火車頭的倉庫  火車頭在經過長時間遠距離的奔馳厚  在這裡進行保養

不管什麼時候來都會看到有火車頭在倉庫裡面  不過倉庫裡面禁止遊客進入  大家看看停在外面的火車頭就好

扇形車庫共有12條軌道  還有一座轉車台  也是東亞地區僅存的還在使用中的車庫

彰化車庫也是全台灣台鐵僅剩下的一個保持完整的車庫  因為相當有歷史文化的價值

彰化縣政府也在2001年將扇形車庫指定為縣定古蹟  車庫的轉車台是一個可以360度旋轉的轉盤

而線狀軌道則沿著轉盤中心向車庫內輻射  所以透過轉車台可以讓火車頭進出車庫或轉向

這車庫還在使用  所以這一個轉車台有在運作  來到這裡運氣好就可以看到實際的作業

工作人員用轉車台把車庫上的火車頭轉向接到了另一邊的軌道

為了方便遊客可以好好的欣賞這個轉車台的運作  台鐵還特別架了一個高台

讓大家可以在比較高的地方欣賞  安全又不會影響到工作人員的工作  只能說是很貼心

還是很佩服前人的智慧啊   透過這樣的轉盤的設計   節省了大量的空間

就這樣火車頭這樣的龐然大物開上了轉車台   就在我的眼前超近的

這是一個需要細心的工作   工作人員再三地確認車頭的位置後   才開始動作

周遭的我們看著他們的動作   瞬間都靜了下來   火車頭是要向前進入車庫還是要後退呢…

結果…就單純換軌道啦…本來以為是一路要開進車庫休息呢

這行程算是文化之旅吧   相當適合帶小孩來的行程

看著平常軌道上飛馳   總是忙碌閃過的火車   這樣的龐然大物就在身邊靜靜的任你好好觀察

彰化扇形車庫:彰化縣彰化市彰美路一段1號

阿里山-從未消失的眠月線 仙境般的存在

火紅的眠月線  剛開始看到有youtuber介紹這曾經被遺忘的一條鐵道時  就迷上那彷彿仙境的美麗景緻

然後就開始想什麼時候可以去呢…在經過了幾個知名步道的洗禮後…我們也把目光轉移到位於阿里山的眠月線了

說實在真的是相當的期待啊…不過暑假期間要能成行還真的需要提早準備呢

要提早訂飯店  今年報復性出遊在暑假期間達到了高峰啊…然後飯店的價位都不便宜…

此要要去眠月線  記得要去林務局的網站申請喔   在眠月線的入口處就有特別標示  台灣一葉蘭自然保護區  非經許可不得進入的

申請的手續不複雜  不過因為眠月線是很熱門的景點要去的人還不少  假日大概都需要抽籤

2020年8月  進入時並沒有任何查核許可證的地方  但是好像要開始罰了…所以還是先進行申請拿到許可證再出發吧

申請網址:https://pa.forest.gov.tw/  在裡面要選取 台灣一葉蘭自然保護區 進行申請許可喔

在一切的準備都就緒之後  就等著出發了…

從沼平車站開始   就沿著鐵路往前走啊…一路上都有樹木夾蔭不太曬的到太陽…走起來超級舒適的

更不用說阿里山這裡海拔有2200左右   本來就比平地低了15度了   八月的夏天白天溫度18-20  真的超級適合健行的

眠月線原名為塔山線  1913開始開發一直到1915通車  這也是日本治理台灣時代興建的鐵路線

這條鐵道從沼平往東北經對高岳西麓,然後轉向西北沿著大塔下,貫穿塔山山脈向北到松山西麓下的眠月「石猴」

全長9.26公里  原始的橋樑有二十四座隧道十二座(現在橋樑有二十一座、隧道十四座) 終點石猴高海拔2318公尺

大塔山這一段全部為岩層的山岳  貫穿大塔山的2號隧道(原始編號)  更長達414公尺工程十分艱鉅   就是大崩壁的那一區啊…

眠月線這名字取的也太詩意了  跟原來塔山線比起來  這滿是詩意的名稱也增添了大家想一探究竟的心啊

據說日本來興建鐵路的大師  在異鄉的夜晚因為思鄉而無法入眠  望著天上的明月  想著這樣與眠于月下的與大自然共處

就心血來潮的把這地方取作眠月  然後就這樣的流傳下來…具有日本風格的浪漫情懷也讓現代台灣人想望

據說當時坐了一首詩…斧斤走入翠微岑  伐盡千年古木林  枕石席苔散無蹤  鳴泉當作舊時音…但這首詩跟眠月線這名字好像沒關係齁…哈哈

夏天的下午山區常常會有午後雷陣雨   我們六點多就從阿里山車站出發了…一大早的山區真的空氣清新到讓人精神一振…

前一晚的大雨讓整個地板還停潮濕的…不過鐵道狀況很好還是很好走   不過畢竟是潮濕多雨的山區比較多濕滑的區塊   所以還是穿著止滑的鞋子

一早的林間真的很安靜   少了遊客的嘰嘰喳喳   反而林間的蟲鳴鳥叫聲讓人放鬆   一路上腳步輕鬆一邊走一邊拍照

很愜意的感受這清晨阿里山最美的眠月線   林間的霧氣一直很重很有仙境感

置身山林中真的很放鬆  沒有惱人的車馬喧囂  舉目都綠意盎然  清晨的阿里山真的讓人陶醉  所以…要多拍一些照片

超好拍的啦…這是最傳統

到達明隧道是讓人興奮的…因為前面的路段都是走鐵軌沒有什麼變化

這小黑…好像常住在這裡啊   在很多的人影片中都有看到他啊…

他在這裡很寂寞…但是真的很親人…大家都很喜歡  他在朋友的腳上膩了很久…真的很可愛的小狗狗

可以看到清楚山崩的狀況   從921地震開始   這路線受到影響封閉至今   不時的風雨襲來也真的讓這眠月線沒有復駛的一天

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阿里山車站那裏…好快啊這樣不知不覺也過了爬過到另一個山頭了

這明隧道裡面就有鐵軌   因為是隧道有遮蔽   這裡有不少的帳篷…

接下來這一小段就是整段路線最有趣也相對有挑戰性的…不過其實…也才30公尺左右…根本沒有難度啊

看起來就是曾經被地震大大的攻擊啊…整個扭曲變形   這一段的鐵軌已經看不到了…只看到隧道本身的鋼筋裸露

這裡超好走…在開始走之前是有擔一下心的   不過真正走了才知道台灣山林的這些前人真的太厲害…

不只有可以拉的繩索鋼筋   也有可以手扶腳踩鋼筋或石塊   走起來相當的安全…而且重點是…根本整段路線就很短啊

在另一頭拍的照片也很類似

人多的時候請小心但加速通過啊…這位大哥啊…我知道你想在你的妹子前面表現   但你們真的拍太久了…

然後你的那些妹子啊…都這把年紀了   是眼花了嘛…看不到有多少人在等著通過嘛

明明有不用卡住步道的地方可以拍啊…

整個明隧道就這樣備切成了兩半啊…

這些帳篷像是住下來一樣…感覺應該是旅行社常駐的帳篷   因為收拾的好乾淨啊…回程看到完全沒東西在裡面啊

從明隧道開始就有一連串的隧道   這也是整個行程中很有趣的地方

不過隧道長短不一  只是裡面都很黑   有些裡面真的路況不好積水…所以帶著頭燈過來相對安全…

爬到隧道上拍出美照吧…

謝謝好朋友先發難  帶著我們在這裡拍了好些好看的照片  濕滑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一定要小心

開始這…騰空鐵軌的行程…前後好多的橋梁真的很美…除了原來鐵軌上的枕木   在中間也放置了木板

所以記得腳要踩在枕木與木頭的交叉  會穩很多

鐵道不管是直的  還是彎曲的   帶著點神祕感的那種未知   超美的…

一座一座的橋樑走過   真的感受到當時建造橋樑的人…真的很偉大啊…光是這些鐵軌底下的枕木..從山下搬上來   這麼多這麼遠…

真的跟預計的一樣啊…接近中午時間那霧氣就飄上來了…整個仙境的氣氛爆表…這是迷霧森林吧…往前走去邁向未知

真的夢幻到了極點啊…空氣中的溼度明顯提升  是要下雨了嗎?   不過也因為有這霧氣的加分   讓我們感受了不同層次的美景

 

來到了最多人飛空拍機的22號橋梁了啊   這裡比較開闊   不過也真的很高…兩旁真的都沒有可以扶的地方請務必小心

我們都沒有懼高症   或者說我們也都享受著這難得的鐵軌行走經驗   因為人越來越多拍照得快速進行

真的是很好拍的地方…啊…我又穿了紅色出來…

回程又來到了塔山站   沒多久的時間這裡的帳篷已經一一的搭好佔據了整個月台   很多來這裡阿溪縱走的人會選擇在塔山這裡搭營…

不過也因為太多人在這裡住宿   這裡還有搭了簡便的廁所  不過說實在的對於環境已經開始有影響了…據說要開罰了…

整個路線真的很好走啊   先是有看到比我老的中年人團…在來就是國小團…來回走這麼久…沒有什麼坡度…

果真天氣變幻莫測啊…在22號鐵橋那裡感覺到雲霧繚繞   濕度上升有種風雨欲來的氣氛…一路回頭…然後就看到這雲層逐漸變厚…

在明隧道裡面滿滿的遊客啊…很多人自己帶著爐子食材來這裡煮   那香味四處飄散真的引的人口水直流的想吃

在一個又一個隧道穿梭   在一坐又一座鐵橋上穿越   整條眠月線真的是好美…而且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就可以征服…

很推薦一大早就出發   因為人少真的拍起照來好自在…

竹南-崎頂子母隧道 苗栗秘境舊海線隧道 那道光… 就在不遠處啊

知道崎頂子母隧道已經很久了啊 不過一直沒有機會到訪

趁著有朋友自遠方來 開車帶他們過來    讓這些住在城市小國的人看看台灣美麗的地方

GPS設定崎頂子母隧道    車子從西濱轉進來我還挺擔心找錯地方

後來發現一點都不用擔心 因為這裡已經是知名景點了GPS上的資料是對的

停好車後一下就到這這裡了 這是整個子母隧道這裡僅存的鐵軌

這裡人挺多的    很多人來這裡遛小孩因為火車很吸引小朋友

只能說台灣的秋天真的太舒服了啊 雖然這一天一整個夏天的豔陽

但是沒曬到太陽的地方整個超涼爽舒適的

下午兩三點來這裡真的是避暑的好地方啊

從鐵軌這裡看過去 不遠處就是隧道啊

其實這裡最讓人覺得漂亮的 應該就是隧道那一端的光明了吧

很多的電影裡面都有這樣的設計 從這邊看隧道那邊那是希望啊!!

既然叫做子母隧道 其實是兩個隧道

而這兩個隧道基本上只是長度不同而已   

崎頂一號隧道長約130.78公尺    二號隧道長約67.48公尺

整個隧道是雙軌舊磚造構築保存的相當完整   

隧道是在1928年所興建的 到現在也已經快要90年了啊    果真又是日本人蓋的….

人很多…真的    而且扶老攜幼

來這裡走隧道看火車 不用錢…哈

整個隧道的洞門設計採用水泥磚砌成洞門    看起來很大氣

隧道內襯上半部的圓拱採用紅磚襯砌下半部之側壁延續運用水泥磚襯砌

這裡跟之前去的功維敘隧道不太一樣    苗栗-功維敘隧道 舊山線百年隧道 七彩夢幻時光隧道

整個隧道裡面都是乾的 不那麼長所以比較亮走起來很輕鬆

崎頂其實是竹南以北前一站   來往車次很多 但是因為是小站有停的班次不多  

就是那個光…有沒有

整個隧道大部分都披了小石子 北往南的方向右手邊則設計了步道

這裡也是自行車車道    有騎車環島的人應該都騎過

這裡還有早期留下來的彈痕    有看到嗎?

這是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戰鬥機想要癱瘓日軍交通動脈攔截追擊日軍的軍事運輸火車

所以在子母隧道磚牆上留下清晰可見的纍纍彈痕    所以來這裡也是一趟文化之旅呢    哈哈

隨邊拍一下指標 好像也挺有感

這觀景台的景色不賴 可惜有幾棵樹擋住了好的視野角度

不過往北拍這些大風車挺清楚的 還可以看到南寮的焚化廠

當然整個海灣海浪一杯杯 淺淺的白色浪花挺美的

隨著太陽漸漸地西沉    陽光漸漸變得溫和也更適合拍照

有人說這是神隱少女的FU    仿佛我們要走進另一個世界了

陰影拍起來也挺漂亮

很有感啊 陽光陰影的變化 隨便一拍就上手啊

果真大自然的變化讓人驚豔 其實單拍隧道真的沒有什麼

但是加上了光影 一整個好美

還一張影子吧

陽光變得溫和後 拍隧道另一邊的出口    光線不在這麼強烈的造成眩光

喜歡拍照的人應該很喜歡這裡

看了很多人的介紹    上午來拍的照片跟下午的風格不太一樣

所以這裡可以來好幾次啊    

整個隧道旁邊就是在現在的海線鐵軌旁邊    所以不時有火車經過    

沿著鐵道走 很快就可以到崎頂車站了

老衢觀海 從隧道一路走過來上了個坡就看到這一個觀景台了

其實在往上走沒幾公尺就到崎頂火車站了

所以崎頂子母隧道對於喜歡搭火車旅行的人也是一個容易到達的景點

這天看到好多個外國人背著包包過來  

景色真的挺美的

好漂亮的風景啊 天竟然這麼的藍啊

在老衢觀海的觀景台這邊 往下看就是火車鐵道

在這裡等候火車過來真的是有趣的事情 大家相機手機都準備好

喜歡攝影的人應該卡在這個位置等    火車久久才來一般錯過就要再等好久

吼…我們真得太晚來了    又沒準備好竟然沒有拍到火車好看的照片

在老衢觀海這裡 除了看海看火車之外 當然看夕陽也不賴

只是這一天的雲彩多了點 我們拍了這些照片之後就出去好望角了

後龍-好望角     後龍-再訪好望角 碧海藍天

不過就算沒有待到太陽西下 但已經讓星國朋友讚嘆這裡的美麗了啊!!!   成功!

苗栗-功維敘隧道 舊山線百年隧道 七彩夢幻時光隧道

感覺好像部落格裏面都是吃的喔!!!    這天來做個健康點的活動吧

前一天看了功維敘隧道的介紹 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跑過來    而且還七點就出門比上班還早

功維敘隧道位於苗栗市的貓貍山公園這裡 從苗商門口這條路沿著小坡道上山

停好車後首先看到的是這個賴氏貞節牌坊    賴氏貞節牌坊 來由

這裡是貓貍山公園    貓貍=苗栗?    我不會講客家話一直在想是這樣的意思嗎?

貓貍山原稱為將軍山因此公園舊稱為將軍山公園

而山上又立有抗日烈士羅福星之銅像    也被稱為福星山公園

公園的入口處設有蔣公銅像公園中心點有座思親

忠烈祠牌樓就位在思親亭的後方    公園佔地寬廣草木扶疏景色優美

登至山頂還可以眺望苗栗市區是民眾休閒登山踏青的好去處

不過這些一切的一切    我們都沒有管 因為今天只是踩一下這新興景點

基本上這裡的指標相當的清楚    在涼亭的旁邊有指標    而大部分的人也都是來走走隧道的

從涼亭到隧道真的也挺近的    頂多才兩百公尺吧

這天天氣還真的是有夠熱的啦    明明都十月了…怎麼還可以35度啊

小小的走道就位於火車鐵軌旁邊 不時還有火車呼嘯而過啊

走在隧道裏面也可以感受一下火車急駛而過    那種震撼

這就是現在的火車鐵道 真的就跟功維敘隧道平行

當然現在已經是雙軌並行    這也是舊山線退休的主要原因吧

這樣的角度還可以看到舊山線的功維敘隧道跟現在的隧道    有夠近的

小小的生態池裡面開了漂亮的蓮花啊

整個功維敘隧道保存相當完整    看起來其實更像是城牆所以也是全台唯一城牆式隧道

說實在真的啊 因為只看這樣感覺真的有像是城牆 不太像是隧道

北口這裡的這個題字功維敘隧道   是日本總督兒玉源太郎為了紀念興建隧道的有功人員所做的

這是日本人在台興建鐵路隧道中    少數沒有被水泥覆蓋的一座

雖然因為年久了紅磚已斑駁在縫隙中也長出了不少雜草

但這樣的歷史痕跡反而讓這隧道的更增添了點味道    百年建築因此更有看頭

1902年興建,隔年1903年完工通車,命名功維敘隧道。

1935年:因地震停止使用,3年後修復重新通車。

1993年:因六二水災,左上角隧道口土石崩塌,無法保存當初建造的原貌。

1998年:因山線鐵路雙軌化完工後,列車改行台鐵新闢的「苗南隧道」,本隧道因此停用。

2003年:經苗栗市公所整理後重新開放。

2007年:大同里活動中心後方入口啟用。

整個隧道其實不長啊 只有460公尺   

隧道裡面因為比較陰涼    看到了整個隧道的上方都長了青苔

就像是時光隧道一樣 走進了隧道裡面往外一看    這根本就是走向未來的那個門嗎

剛到的時候人不多 還可以拍到這樣的照片啊

不過沒多久的時間人超多的    這才發現原來許多的旅行團已經把這隧道納入行程裡面了

超多人扶老攜幼的全家一起來走隧道    而且真的就是走過去走回來    就算征服了隧道

在整修完畢後的確讓大家多了一個地方可以觀光    裡面現在打了燈

不時真的有聽到隔壁有火車經過 上方的燈泡會因為震動晃個不停    

不只有燈泡照路 還有LED的搭配

不只藍色還有紅色綠色的搭配 整個隧道在有了顏色加持後變得挺漂亮的啊

帶了腳架想說這裏面的燈光比較暗 可以拍照容易晃到

就拍出了這樣的效果 曝光時間比較久就看到了人移動的效果

朋友說 這幾張照片是要拍星芒   有沒有看到那隧道上方的燈泡

把光圈變小後拍出來這樣的效果 挺漂亮的

可惜人真的太多了 人來人往的效果也呈現在照片上面

隧道雖然不長就是這樣     不過老實說火車隧道能走的還真的沒幾個

如果不是廢棄了怎麼可能讓我們任意的悠閒的在這裡散步呢?   

在輕鬆體驗的時候    也別忘了這裡有百年歷史了    如果是新興建的隧道也許就一點FU都沒有了

這裡那一點點的斑駁一些些的水漬    都是歲月的痕跡啊        

因為隧道上方好像有水源 所以一直有水流進隧道裡面

可能水裡面還有礦物質吧    在地上長時間的累積出了這樣的地形

這是我們在地理裡面看到的喀斯特地形嗎? 

牆面上甚至有看到鐘乳石呢?  一百年左右的隧道裡面累積了好小一點像鐘乳石的東西

可以想像那看的到的鐘乳石需要多少時間去累積了

在這裡絕對是一個很好教育地方啊    大家要保護這樣的地理環境啊

460公尺後 是一個步道可以走人也可以騎車

所以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走下去

奉茶    真的還假的?

在隧道的這一邊 其實已經看不到那城強勢的隧道口了

這一邊的隧道口 已經用鐵架做成入口     所以要拍美麗的隧道要在北口喔

如果騎車進隧道的話 請記得要用牽的

畢竟隧道裡面挺窄的人又多    所以騎車挺危險的啊    所以請用牽的

來這裡基本上不會流汗    也挺適合全家大小的   

喜歡火車的人應該都要來 對火車沒感覺但是喜歡體驗新鮮景點的也會來

走完這隧道不需要太多時間 然後去市區吃個美食吧!  苗栗-湯家大肉圓 人氣店家只是油了點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