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寮茶文館 最日式最清幽

啊…忘記PO這篇文章了…這是幾個月三級警戒結束後第一次出遊,  然後…現在…接近過年,  好像警報又拉起了…

記得去了銅鑼茶廠之後,  有上台灣農林的官方網站發現了農林旗下有五座茶廠很有特色

而五家裏面就有兩家是位於三峽,  從熊空茶園結束輕鬆地參觀準備下山時候  三峽-熊空茶園 遠離城市探詢茶園之美

又想起了,  一樣位於三峽的另一座茶廠,  立刻google查一下才發現,  原來就在前往熊空的路上啊

魚池-日月老茶廠 週間漫遊 靜靜感受滿室茶香

大溪-大溪老茶廠 體現茶文化之網美戰場

銅鑼-銅鑼茶廠 日式茶廠 山景茶園滿是緑意

從小巷子轉進來,  30秒就到達,  一棟日式老房子就在眼前,  好有味道啊

這裡的老建築可是日本人蓋的啊,  那是早期日本人來台灣種紅茶留下來的…當時這是廠長宿舍

1899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拓展茶園,  於1924年在三峽竹崙地區設立大寮茶場

當時大量契作阿薩姆茶樹,  生產了聞名遐邇的日東紅茶,  紅極一時成為台灣紅茶的先驅,  大概就在這個位置

1944在這旁邊蓋了很傳統的是木造土牆的日式房子,  當作廠長宿舍在,  2013年台灣農林投入進行整修之後

把這房子的日本特色,   黑簷木瓦,  日式基座通風口及圓窗設計都保留了下來,  希望能夠重現了昭和時期茶場風華

連這招牌都這麼有時代感

傳統的日式建築保存得很好,  可以在這樣的環境喝杯茶,  挺幸福的…來的時候剛剛解封客人不多,  但這樣環境大概也大聲不起來吧

這天,  印象中這裏沒有開放內用吧…

台灣的茶其實挺多的,  但是啊…我偏偏喜歡紅茶…對於台茶18我真的情有獨鍾,  超愛…

很好拍…這樣的環境,  靜靜的看著古物,  這是一脈相承的茶的文化

這就是目前農林的茶園分布,  然後五家都去過…哈哈…莫名的成就…

很舒適的環境耶,  不是現代的,  但是就讓人覺得放鬆…

在整個建物的正前方,  有幾公尺高的平台種了一些茶樹,  後方則有一個階梯步道,  走了一下覺得莫名的存在

唯一的功能大概就是可以拍到這樣一張很美的照片吧

這是另外一棟建築物,  台式的老房子,  沒有日式那樣的歷史感,  但也不像現代建築的新穎,  很熟悉的那個樣子

疫情蔓延,  很多餐廳的內用都被取消…那時候真的只能吃自己…挺讓人沮喪的,  一波波的變種病毒真的改變了大家

希望…有機會再來去,  可以在這樣漂亮的日式老房子裡面,  坐下來好好喝一杯

大寮茶文館  新北市三峽區竹崙路142巷2號  02-2668-1928

 

三峽-熊空茶園 遠離城市探詢茶園之美

連著好幾個星期都走outdoor路線啊,  疫情當道走戶外行程感覺比較安心

本來是打算來挑戰一下馬拉邦山或北得拉曼山的,  然後就遇到了颱風來襲

雖然台灣還在路上,  但是畢竟天氣變化大,  立馬把行程轉乘熊空茶園

為什麼是熊空茶園呢?  之前發現台灣農林台灣有五座茶廠,  已經去過了三間了

魚池-日月老茶廠 週間漫遊 靜靜感受滿室茶香

大溪-大溪老茶廠 體現茶文化之網美戰場

銅鑼-銅鑼茶廠 日式茶廠 山景茶園滿是緑意

熊空茶園位於三峽,  跟之前去過看櫻花的大熊櫻花林同一條路線,  更裡面就是

三峽-大熊櫻花林 瘋狂塞車會車的賞櫻行

看了一些文章的介紹,  過了大熊櫻花林之後大概要開5公里,  這沿路的路況不太好

經過了實際的駕駛之後,  的確路面狀況不佳,  但還可以接受

只是整個路線有些部分真的不寬,  不太好會車,  假日時候,  新手真的要小心

從三峽下了交流道之後大概要開40分鐘左右,  說遠不遠的距離

不過這天因為是補班日,  路上出門玩耍的車輛不多,  所以沿路開起來算是輕鬆愜意

整個熊空茶園,  屬於台灣農林旗下,  占地168公頃,  位於海拔700公尺的小山頭

園區裡面,  除了重點茶業之外,  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風貌,  只能說農林算是很用心

進園區走200公尺就可以有大景可以看啊,  從這裡看過去,  最右邊應該是觀音山吧,  然後中間台地上的好像是泰山

天氣好可以看到台灣海峽,  眼睛張大點…真得遠遠的路地的盡頭跟天空的中間,  有種不同顏色的藍

園區內真心成就四季不同的美,  春天有舞春風的桃花與浪漫的櫻花,  秋天則是有被染紅的楓樹與落羽松

另外則是柳杉木林,  高聳筆直上千棵的林間,  不同天氣的樣貌變化多端

茶樹是這裡的重點,  整片山坡上都種滿了茶樹,  其實沒有什麼味道耶…

走著走著忽然想起熊空這個名稱,  為什麼叫做熊空呢?   直接google查一下

說法很多,  字面上來看,  說以前真的有熊但現在熊都走光光了所以叫熊空…哈哈…

但更多人相信,  熊空的空,  就是洞台語的發音,  所以熊空就是熊洞…曾經在這裡有熊住過啊

熊空茶園中還有一個休憩的空間可以喝茶喝咖啡,  不過因為疫情禁止內用,  這裡也是只有賣外帶的茶跟點心

說實在的,  這環境真的很舒適耶,  四眼放去綠意盎然的,  在室內吃吃喝喝休息一下再繼續逛,  輕鬆愜意還挺不賴的

這屋子的設計簡單,  但是好看,  不只四面採用了大片玻璃與落地窗,  連房子的天花板都開了天井讓陽光灑入

採光好,  環境舒適有冷氣,  如果不是禁止內用,  鐵定是一個在好不過的茶藝館啊

這哪招?   哈哈   到底誰帶書出來的啦,  真的太瞎…

在林間看這小屋,  這設計採用了大地的深色,  跟這一片綠意放在一起一點都不突兀

真的滿山遍野的綠意盎然啊,  當初在這裡種茶也是看上這裡的好山好水吧

落雨松大道…一路綿延種了很多,  原來落羽松在這個季節的顏色這樣的翠綠鮮豔,  也是好美

當然,  如果年底來這裡顏色褪去,  然上了滿樹的金黃,  整條大道可是成了遊客的伸展台呢

一路走下來想說看看茶廠的,   殊不知…好像什麼都沒有

但這裡景觀也是很美…運氣真的超級好的,  其實這一天強烈颱風已經接近南台灣了,  但是身在北部的我們還可以跑出來晃

整個園區也種植了很多的櫻花樹,  所以也很適合賞櫻,   春天可以來看看,  如果覺得大熊櫻花林人太多,  這裡可以更幽靜的賞花

三峽-大熊櫻花林 瘋狂塞車會車的賞櫻行

繼續逛茶園…

喜歡這裡,  雖然才700公尺海拔,  但是視野很好啊…特別人很少,  可以好好享受一個不被打擾的周六

古炭窯,  不知道已經幾年的歷史了,  滿滿的青苔幾乎已經遮蔽了這曾經輝煌的窯

很美很美的環境

這是遊客中心,  也是入口處…要在這裡買門票每張100元,  不過這裡的100不能抵飲料

所以只能買買這裡茶葉或乾貨等等的小東西

外用區的平台陽傘都收了起來,  不然本來是一個很棒的室外用餐環境的,  當然是不太熱的時候

室內空間,  簡約的

位於園區大門的遊客中心對面,  這一片柳杉林也是很棒…有上千棵的柳杉筆直筆直地往上生長,  留著些縫隙讓陽光灑進來

 

只有努力的生長才可以有更多的陽光才能長得更高,  怎麼…人好像也是這樣…部段的處於競爭環境中

這天的行程竟然無風無雨還有著視野遼闊跟藍天白雲,  一點都不像颱風準備接近的樣子

熊空茶園  新北市三峽區竹崙里竹崙路238號  02-2668-1589

銅鑼-銅鑼茶廠 日式茶廠 山景茶園滿是緑意

沒想到南庄的兩個景點竟然都這樣的輕鬆簡單啊  大概中午就已經走完…那下午呢?  要去哪?

南庄-神仙谷 無難度到達鬼斧神工小峽谷

南庄-四十二份湧泉自然生態步道 清爽宜人小秘境

苗栗很大  但考慮時間不多又不想太累…那就找一個可以坐下來的地方吧  現在疫情內用很多限制…那就找一個室內外都有的空間吧

銅鑼茶廠  對齁  這一個茶廠一直是在拜訪清單中  趁著這一個天氣有點謎樣陰晴難捉摸  走一趟茶園說不定有不同的美感

銅鑼茶廠就是位於銅鑼囉  這裡隸屬台灣農林  是這公司五座茶廠之一  之前去過了兩座大溪老茶廠跟日月老茶廠

大溪-大溪老茶廠 體現茶文化之網美戰場

魚池-日月老茶廠 週間漫遊 靜靜感受滿室茶香

開心  沒想到這天來到這裡   人不多  更可以好好看看這茶廠

跟之前去過的大溪還有日月老茶廠不一樣  銅鑼茶廠的建物是新的  2014年才蓋的  不知道就得建物現在是怎麼使用的?

說實在的  這一座建物蓋的真的很漂亮  相當具有設計感  不知怎麼得我就想到京都的三十三間堂  可能一樣都是很長的建築吧

真的是茶園景致   好美啊   讓人很放鬆   這是入口處的地方   有一片水池….搭配著遠方的茶園與山景

這茶廠的建築走得非常日式簡約的風格  整個長達50公尺的建築  有點狹長  可能是因為位於茶園最高點的關係才這樣設計

整個建築就順著山丘蓋巧妙地融合在這片土地上  從上往下的視野超級開闊

前面與四周都種滿了茶樹  這樣的角度非常方便管理  然後往前看有鐵道有公路還有高聳的山脈  做成民宿也是適合

感覺這裡比較像是展示空間了  雖然四周種滿了茶葉  茶廠裡面也放置了些製茶的器具更是販賣了很多的茶葉也提供內用空間

但是好像沒有完整的生產線啊  不過也沒有關係  對我們這種常常在看熱鬧的人來說  這樣的空間夠了…

一路走進來   這是往門口拍攝的方向   大片落地玻璃對望   大部分的角落都可以看到茶園風光

當然要買個茶業囉…

現在疫情期間   雖然開放內用但是有限制每桌的人數以保持社交距離

這天人真的不多   不會太吵雜   然後…冷氣夠冷來這裡吹冷氣避陽光應該很不賴

這是另外一區的內用區  這裡就看不到茶園了

這些可以是擺設也是陳列著販賣的商品   簡單的層架帶著點日式的簡約設計

入場費100   但可以抵消費   夏天當然是要來一壺冰冰的茶囉

唯一讓我覺得有點困惑的是   裡面有很多這樣風格的展覽品   但我總覺得有點不搭這日式的簡約

這裡也有展示一些製茶的器具   但跟大溪老茶廠比起來還是少很多

銅鑼這裡地處丘陵台地  整個土質屬酸性粘質紅泥土壤   然後日夜溫差大濕度也高  是相當適合種茶的環境

 

 

銅鑼茶廠的主要茶產為東方美人茶  蜜韻紅茶  醇翠綠茶  雅藏烏龍茶  特別東方美人茶最具代表性

茶園以栽種最適製東方美人茶的青心大冇茶樹為主  採收的時間農曆芒種前後

茶菁嫩芽受小綠葉蟬吸食後  在茶葉邊緣會出現捲曲萎縮  採其一心二葉  芽尖具白毫絨毛肥厚

東方美人茶是半發酵茶  跟烏龍一樣  因此東方美人也稱作白毫烏龍  茶湯澄明亮 琥珀色潤澤  具有熟果香氣甘潤香醇

這台茶18紅玉紅茶…我超愛的…因為真的好好喝

 

對面最高的就是雙峰山  標高538公尺  位於銅鑼台地東南隅  本來屬於關刀山山脈的支稜

但三義斷層於南端橫斷後  四周低陷山體凸起的突出地貌  從由苗栗平原往南望就看到這雙峰…被稱為雙峰山…這名字真的很引人遐想..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