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Mug-Shenzhen(China)

4ac5ca145d0c4 City Mug-Shenzhen(China)
Shenzeng,深圳。中國大陸的南方大城。由於近年來發展迅速,也是許多台灣廠商興建大陸廠區的所在,所以對於台灣人而言非常熟悉一點都不陌生。深圳的發展,是起源於在80年代成為經濟特區後,商業規模不斷的擴大,現在深圳已經是千萬人口級的世界大城,在經濟能力上,也是大陸數一數二。

杯子上的圖案是羅湖口岸,對於經常經由香港前往深圳的人羅湖口岸是必經要地,從香港前往,要搭乘港鐵東鐵線,到達羅湖火車站後,就可以經由這個口岸入境大陸深圳。目前這個口岸是大陸陸路最大的邊境口岸,而在香港回歸之後,這個口岸來往的人潮,也變成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口岸。

前兩個星期,Joe要去深圳出差時候,我託她買杯子,沒想到她帶回來的是隨手杯,所以當她有客人要去深圳時特別請客人幫忙,她的客人帶了Mug回來,就成了我的收藏。

嚇破膽之有拜有保佑

這不是恐怖片啦!只是最近的膽囊發炎,又讓我想起數年前的嚇破膽事件…

記得那時候,也是因為膽囊發炎,住了十天的院,在這期間聽醫生說明了膽囊發炎的兩種可能的原因,其一是膽結石,不過我沒有;其二是原因不明,我就是屬於這不到百分之五的不明原因。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個所以然,同事們得到一個結論…我被「他」沖到了…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只是時間也真的挺巧合,住院的時間離他離開的時間不過幾天而已。

我認識他一共十個月,每次見到他都是帶著手銬腳鐐,以重刑犯的身分出現,跟他之間幾乎沒有對談,除了每個庭訊結束,我會帶著筆錄過去請他確認內容並蓋手印,每次開庭我都要負責接待他白髮蒼蒼的老父親,每次,他老人家總是淚眼婆娑,訴說著他乖巧的小孩不可能做出這種天理不容的事情。聽看守所管理員說,他父親除了開庭必到之外,每個星期固定的會面時間,也一定會出現,我想對於他老人家來說,他一定想用自己去換取小孩子的自由。當然事情不是沒有那麼簡單,這是一個轟動國內的刑事案件,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答案,不容許姑息,當然也不能誤殺。

死刑…這是判決結果,雖然他掙扎的上訴,不過仍能不敵法官的堅定意志。

那天是八月十三日,一早拿到上級單位的函文,就是今天了。一行人心情沈重開車前往看守所在,今天有兩次跟他碰面的機會,因為我會怕,所以我跟學長協調,我負責執行筆錄。(學長負責的是他離開後的部分。)晚上,整個看守所人人面色凝重,這是件大事情,全所的人總動員。趁著開庭前,我睡了一下,不過睡不著,因為一直在想等下會發生的事情。

在執行庭開完之後,跟以往一樣,我拿著筆錄讓他簽名,他已經完全呆住,對於我們準備的滷味小菜完全沒有辦法入口,只嚐了一口高樑。憲兵上來,幫他戴上頭套,雙手反綁,醫官拿著麻藥準備注射,全部人戰戰兢兢,我想心裡也有些許恐懼。把他架上車時,他使盡全力的說了一句「碰我的,我做鬼也會來找你…」我可以想像架著他的憲兵兄弟們心中的恐懼。

執行的地方很偏僻,是以前的廢棄機場,找了一處土堆,兩台車的車燈打亮全場,仲夏的八月卻是冷冽異常。2:48第一槍響起,我不敢看,不過傳來一陣烤肉的味道,過了四分鐘,第二槍又響起,心中又震了一下。我想應該結束了吧,醫官走過去,以手接近他的頸動脈,想確認他的狀況,不過顯然他的意志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他震了一下,嚇壞了醫官,也讓旁觀的我們看傻。3:12開了第三槍,終於我們的任務結束了。我不敢看,我也不想看,全場安靜的異常,沒有人說話,只是默默的處理接下來的事情。

回到辦公室,大家都累了。天亮之後,學長撥了通電話給他父親,說他走了,請他來處理。本來電話應該是我要打的,但是我做不到。回到台北,迅速的洗了個澡,喝了點高樑,補個眠,希望睡醒後,一切都只是作夢。

數年後在電視中,忽然又看到那個白髮蒼蒼的老先生,捧著他的照片,前往各單位進行陳情,因為老父親依舊相信他是被冤枉的。

PS:報導中,我看到牆上貼著一份仇人名單,裡面每一個名字都是當時的同事,老父親把這些人視為仇人,想為他報仇。我平常可能對他跟老父親還不錯,所以名單中沒有我… 

土地公公建廟紀念日

不管在哪裡,到處可見的土地公廟,是台灣人最親近的神明,而也因為轄區比較小,所以土地公公也可以最盡心的照護下轄的信眾,而我們就是在廣源土地公公管轄下的小百姓。每天開車上下班,都會經過廣源土地公廟,而從辦公室的窗子往外看,也可以看到,土地公公從我們搬來這裡開始,就一直照顧著我們,而我們也定期的會去拜拜這個親民的老土地爺爺。

人家說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要拜土地公,不過今天是十月初三,為何要拜土地公阿?有人說,今天是土地公生日,可是怎麼記得土地公生日是二月初二阿?不過管他的,反正有拜有保佑…要拜就一起去拜吧,反正走路五分鐘就到。到了土地公公廟,才發現人還不少呢,原來今天是這個土地公公廟的建廟紀念日,難怪這麼的大張旗鼓,還發邀請函邀請我們來拜一拜。這裡除了有雞酒油飯可以吃,還有引領儀式的道士,再來就是有趣的布袋戲團了。

說是布袋戲團,其實有點太過,它就是一台小發財車,上面準備了所有的道具,包括布景,地點到了以後,把布景拉開,人就在車上演起布袋戲,這種戲班子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今天演的看起來應該是福祿壽喜,最傳統的戲碼,不過也是最適合在建廟紀念日的時候,用來祝賀。

下班時候,棚子已經拆了,不過布袋戲團仍未離開,藉著一把小燈繼續演著,讓土地公公繼續看著這人間為他準備的好戲,享受一年一度的生日壽宴。

記憶家鄉-寫在前面

剛開始寫部落格時,想說要搞就搞大一點的,乾脆來各319走透透好了,就趁著假日,到處拜訪寶島台灣的各個地方,好好的吃喝玩樂一番。畢竟以前總覺得台灣不大人口卻超多,每次出門不是塞車就是塞人,所以總是呆在家裡,一有比較長的假期,就計畫出國去旅遊去,缺少了對台灣一點點的關注。不過現在忽然要寫全台灣,好像野心有點大,正在猶豫之際,忽然想到,其實周遭有不少親朋好友,大家都來自於不同的地方,每個人如果貢獻一篇文章,寫寫自己的家鄉,不管是介紹好吃好玩的,或是關心家鄉的發展,我想都是增加大家對台灣各地方的認識,所以這個想法在幾個願意幫忙的朋友的鼎力相助之下逐漸成形。當然不能只靠朋友,自己也應該貢獻點,所以決定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同一個地方,朋友們以在地人的立場,抒發在地的想法與觀點,介紹的也許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好料,但是絕對在地道;至於我呢,大部分的地方我都是一個過客,可能見的讀的都是最熱鬧最有人氣的地方,透過這樣的方式,想把以前對台灣忽略的關注,重新開啟。這是一個嘗試,其實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不過試試吧!

你的家鄉在哪裡呢?鹿港、車埕、二水還是King Cross或St. Pancras? 呵呵,最後兩個是在倫敦囉!

City Mug-Chiang Mai

清邁เชียงใหม่,是泰國的古都,已經建城超過七百多年,現在是泰國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泰國的第二大城。清邁位于海拔300公尺的高原盆地,四周群山環抱,氣候涼爽,冬暖夏涼,是東南亞著名的避暑勝地。清邁這地方的人極端抗拒現代化、堅持保留傳統,不過也因為這樣,許多古蹟保持的很好,古城牆、護城河,或是城內的寺廟與歷史遺跡,甚至具有泰國色彩的屋子,一個個都是旅客的最愛。清邁當地盛產各色的玫瑰,所以被泰國人稱為北方玫瑰,加上這裡美女多,所以玫瑰與美女是清邁著名的特色。

聽說Tim去清邁是住四季飯店,豪華到不行,還可以體驗農村樂,看起來是個值得去玩的地方,所以高興之餘,就買了這個杯子回來送我。

City Mug-Nagoya

Nagoya,名古屋,是愛知線首府(愛知線曾經在2005年舉辦過萬國博覽會),是日本第四大城市。位於本州中西部,臨伊勢灣。因為位於東京與古都京都間,所以也有人稱名古屋為中京,也就是因為位在關東與關西中間,所以經過名古屋的鐵公路超多,交通非常方便。而因為市區內的規劃得很好,所以對旅客來說非常方便。

名古屋有一個有名的名古屋,算是日本桃山時期築城技術之代表,氣勢絕倫、睥睨天下,與姬路城、熊本城並列日本三大名城。名古屋城最有代表特色的是大天守閣屋頂一對「金鯱」,因此名古屋城又名金鯱城或是金城。金鯱顯示著徳川氏家的威嚴,不只是名古屋城,也是名古屋的象徴。

去黑部立山時候,是從名古屋機場入境,因為現在有直飛,所以越來越多人到訪北陸,也帶動大家對名古屋的興趣,當然我們的行程中,名古屋的自由活動,也讓大家輕鬆的逛了一下這個多采多姿的城市。

City Mug-Fukuoka

Fukuoka,福岡,位於九州北端,瀕臨朝鮮半島,也是日本離亞洲大陸最近的地方,所以大陸文化由此傳入,十二世紀時蒙古進攻日本也是從這裡登陸。福岡也稱做『雙子城』,由西側的福岡與東側的博多組成,以那珂川為分界。直到明治時期要改制為市時,才以福岡為市名,但許多居民仍稱呼自己為博多子,JR車站也稱為博多驛。喜歡看日本職業棒球的,一定知道福岡巨蛋,而福岡巨蛋是第二做巨蛋球場,也是唯一的開閉式球場,而巨蛋的的另一個特色是外野看台上方的THE BIGLIFE美食街,擁有188公尺全世界最長的吧檯。九州對台灣人而言,是個很方便的地方,只要兩個小時的飛行,氣候也比日本其他地區更溫和一點,而著名的觀光警點包括了熊本城Kumamoto及充滿歐洲風味的豪斯登堡(Huis Ten Bosch),都是台灣人很愛的地方。

這個杯子是Tim去福岡自助旅行買來送的,不過因為方便,所以也計畫去自助。

City Mug-Yokohama

Yokohama,橫濱,位於神奈川縣,是日本的第一大港,也算是東京的外港,是僅次於東京大阪的第三大城市。整個城市面臨東京灣,是一個標準的海港城市。橫濱跟一般的海港城市一樣,為了擴大城市規模,不斷的與海爭地填海造地,所以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來,整個城市的景觀與地形,已經大大的不同。

2004年起,東京與橫濱間多了一條港區未來線的,將兩個大城市串連起來35分鐘即可到達,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到訪東京的時候,可以順便到橫濱一遊,也讓這個城市原本的特色,被更多人發覺,不因位於國際級的東京旁而被忽略。一般認為,橫濱具備了現代與歷史,山海景色與人文特色,幾乎是日本的縮影。曾經在東京的台場,遠遠看到橫濱的摩天輪,在夜空中閃耀,雖然距離不近,但是仍閃耀著光芒與美麗,顯然橫濱也是一個值得到訪的城市。

City Mug-Atlanta

Atlanta,亞特蘭大,美國Georgia州的首府,在美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不過這個城市對我來說蠻陌生的,一直到舉辦過 1996年百年奧運(第26屆)才比較熟悉。除此之外,CNN跟Coke Cola的總部也設在這個地方,也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出生地。至於關於Georgia州最有趣的應該是底下這一個,我想大家都應該聽過”Tie a Yellow Ribbon on The Old Oak Tree”,歌詞中的男主角在被關了幾年後要回家,擔心家中的老婆不能接納他,所以寫了封信告訴他老婆,請她透過黃絲帶的方式,告訴路過的他,是否家人都還歡迎他。當然囉,這個故事是喜劇結局,在家鄉沿路的老橡樹上都繫滿了黃絲帶,全部的人都衷心的期待他的回家。這對主角的家就是在Georgia州喔!

這個杯子,是最近不斷的強調自己是張太太的Eva,剛結婚的先生Pike在出差的時候帶回來的,也好幾年了。

City Mug-Kanazawa

Kanazawa,金沢(金澤)市,位於日本中部的石川縣,是一個已經有四百年歷史的古城,曾經繁華一時,是當時的第四大城。不管是緬懷歷史或是跟其他日本城市一樣,春天的櫻花、夏天的蟬聲、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雪景,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總是能吸引最多的遊客。

當然Kanazawa最有的名,就是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兼六園位於金澤市中心,面積約爲10萬5000平方公尺,與茨城縣水戶市的偕樂園和岡山縣岡山市的後樂園齊名,並稱日本三大名園;兼六園於1676年開始建造,花了170多年才完工,是一座迴遊林泉式庭園。所謂兼「六」園,係出自宋朝詩人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分別是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及眺望,是好的園林的六種特質。

記得造訪兼六園時候,時值五月,本是日本天氣最舒服的時候,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夥人只能撐著傘,享受在美麗庭園中雨中散步的詩情畫意。不過雖然下雨,整個庭園的設計,還是讓人印象深刻。當然來到這一個小而美的城市,找一家日式食堂,享受拉麵並品嚐啤酒,也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經驗。

兼六園根本已經搶了Kanazawa的風采,整個杯子的圖樣,就是兼六園的庭園風光。

City Mug-Houston

Houston,美國東南部的最大城市,也是石油工業中心。當然航太工業也是這裡超級有名的,美國太空總署在這裡就設有研發中心,當年載著太空人上月球的阿波羅號跟後來的Columbia太空梭都是在這裡發射升空的。

Texas到處都是沙漠,也練就了這裡的人充滿了西部牛仔的強悍個性,因為沙漠裡難免遇到嚮馬,所以在這裡的人會比較恰;Houston也是美國民族大熔爐的最佳寫照,不同於其他美國大城市以白人為主的組合,在這裡西班牙裔的人最多,因為離墨西哥太近了,那裡的人比較容易翻牆過來的關係吧。此外Texas在Mexico Gulf旁,所以跟台灣一樣,在夏秋之交很常有颶風來訪,所以我想這裡的人應該很容易跟台灣人交朋友,因為可以交換防颱心得…(也就是因為這樣,最近每每有颶風產生,一堆鑽油平台停工時候,就會造成油價的大幅波動。)

這個杯子的由來蠻有趣,忽然有一天Claudia跟我說有Houston的客人趁著國慶放假要回台灣,其實這個客人我也認識,所以就順道請Claudia請客人幫忙帶這個杯子過來,所以有這個杯子還真的是要感謝Claudia跟Kenneth(雖然他可能不會知道這個杯子最後落在我手上成為我的收藏)。因為這個Houston杯子是在國慶時候搭著飛機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才來到台灣,所以就稱他為Double Tenth Mug吧。

杯子上註明Houston是Magnolia city木蘭花城市,想必木蘭是市花吧。

City Mug-Samui

Ko Samui,蘇美是泰國的第三大島,在 70 年代時期,由一群自助旅行者所發現,這裡處處可見閃閃發亮的白沙灘、清澈溫暖的大海,配上湛藍的天空,整個又是享受。

島上路線非常方便與簡單,一條 50 公里的環島公路圍繞著海岸線,由市中心那東(Na Ton)連接各海灘。搭乘由小型貨運卡車所改裝而成的計程車「松塔歐」(Song Taew)遊覽,既便宜又快速,當然也可以搭迷你巴士,自由自在的探索。在熱帶島嶼,當然潛水是不能錯過的, 蘇梅島最受歡迎的潛水地點在龜島,附近潛入水裡的岩石表面覆蓋著海綿、海葵及珊瑚,有許多地點適合各種級數的潛水探險。海底能見度為 20~40 公尺,有豐富多樣的海洋生態。此外在查汶海灘旁,令人眼花繚亂的餐廳、 pubs 、迪斯可及俱樂部等也豐富了這裡的夜晚風貌。

我並沒有去過蘇美島,不過近幾年來這個地方越來越受台灣人歡迎,特別是在南亞海嘯之後,原本想去普吉的人,紛紛改到蘇美。感謝Kiki送的這個杯,杯子上印著的陽光椰林,是這裡的特色,至於那顆椰子更是特產,難怪這裡也叫椰子島。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