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馬祖新村 老眷村新風貌 感受50年代的美好記憶
這幾年隨著電視劇的撥放 眷村時代那生活的小美好又成了大家的嚮往 那是一段屬於台灣特有的記憶模式
不管是不是眷村的成員 我想五六年級生的學生時代多少有些跟眷村有關的記憶
我雖然不是住在眷村 但是也是軍人子弟 家裡附近更是有好幾個眷村 就這樣我也曾經擁有那單純的美好
電視中呈現的是現代社會不容易看到人與人間的親密 媽媽們小孩們那種互相幫助也串串門子還有一起玩耍
沒想到離家裡不到五分鐘的車程的馬祖新村 竟然也大變身成為了被保留下來的眷村文創基地之一
馬祖新村不是在馬祖喔…這個名字真的很容易讓人誤會…馬祖新村位於中壢…在龍岡附近
之所以叫做馬祖新村呢…非因當地居民來自馬祖而得名
全台灣眷村真的很多名字真的隨便取 蔣宋美齡帶領勞軍團前往馬祖慰問為了穩定軍心
所以把這些這些駐守前線官兵在台眷屬安置在這裡所以取名叫做馬祖新村(這樣也可以喔…)
這裡除了房舍之外 還有活動中心禮堂公園…環境超優的…現代人要這樣功能齊全的社區要花好多銀子呢…
眷村的形成在歷史轉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從建築到人文風情都是相當的特別難以回復
因此桃園文化局推動眷村保存 是在四四南村後全國第二個因為文化資產保存法保存的眷村
民國九十三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給予文化資產的身份 後來又被國防部選定為全台十三個眷村文化保存園區
本來整個空間因為所有的居民都搬遷之後整個從熱鬧變蕭條 但現在開始舉辦各種活動
也邀請藝術家還有商店的進駐 遊客走進來會感受到滿滿屬於那個年度的特色
有歷史感的老房舍 黑瓦紅磚 紅白大門…是不是…大家都有這一段回憶吧…(是嗎?是嗎?)
畢竟這裡也有快70年的歷史了…有一些房舍也因為年久而被拆除…
所以看到的樣貌還是有點不同 但是這樣紅磚外露的樣貌 更讓人認識了以前的建築
這裡雖然已經開放了一陣子 但是畢竟是在龍岡這裡名氣還沒有很大 遊客並不多
可是確定好拍的地方一定會很快被電視或網紅報導的…所以這時候來真的是時候…
哈哈 這個看板就有點刻意了啊 但是這些海報也有太復古了 這真的不是我這個年代的
那個全票10元…喔喔 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整個園區裡面真的綠樹高聳啊 特別公共區域那樹木都十幾公尺高…可以想像傍晚時候幾張板凳下棋聊天
第一次來的時候 還看到清潔人員在清掃 也難怪整個園區幾乎看不太到什麼垃圾 就算是落葉也不多
很多戶的門口都還有水井呢
明明都已經四月底了…還是屬於冷熱交替的春天…前一天還熱到穿著短袖就出門了…這一會雨來了又濕涼了
只能說這裡真的很好拍耶…不是過度裝飾的場所 雖然是有點年代但是飽滿的顏色讓每張照片都好看
再者 目前遊客還不太多 不用擔心太多人來來往往的不好拍…
這一家主要是有DIY的活動 門口大藍色日式的招牌很吸睛…
這跳格子竟然還在耶…
這裡有一個故事館 展出那個年代的一些東西也介紹一些住在這裡的長官
彈珠 ㄤ仔標 橡皮筋繩 沙包…好讓人懷念的遊戲啊
這裡也慢慢的有商家進駐了…大家在逛完了文創園區之外 也來這裡吃吃喝喝逛一下…
中壢-馬祖新村Ya Bistro早午餐 眷村老建築中的南歐風 法式吐司好好吃
桃園市中壢區馬祖新村03-2841866
開放時間 星期二三四五六09:00-18:00星期一 休息

